近大家是不是都要陸陸續續開始返校啦~而且很多考試也要開始報名啦!網上報名考試,當然少不了證件照啦~
但照相館里普通的證件照一般需要20—30元;若是在海馬體拍證件照就得100左右了。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尤其是對學生黨來說!
如果想要省下這筆開支,就可以使用手機拍攝證件照哦!0成本、操作也非常簡單,今天給大家介紹了3款好用的相機軟件,趕緊往下看!
01一鍵摳圖
這是一款主打摳圖的手機軟件,也有網頁端和電腦端。
功能非常豐富,包括圖片編輯、一鍵拼圖、智能證件照、高級消除筆、濾鏡、人臉變清晰等等,非常實用、且簡單易上手!
打開軟件,進入首頁后點擊選擇下方的【工具】按鈕,在工具頁面點擊選擇【智能證件照】功能;
就能看到多種證件照尺寸,如常規尺寸、護照簽證、考試照片等;點擊選擇【一寸】,就能調出相機拍攝啦~
拍攝后,就可以選擇更換底色、自定義尺寸;根據需要設置后,直接保存即可!可以保存為png或是JPEG格式。
02美圖秀秀
這是一款大家熟悉的拍照P圖軟件,不僅可以拍攝證件照,還支持在線美顏修圖、換裝等功能。
軟件支持美圖證件照、老照片修復、畫質修復等功能,其中【美圖證件照】功能非常強大,支持制作多種類型的證件照,無需后期修改即可使用!
打開軟件在應用工具頁面,點擊選擇【美圖證件照】功能,就能生成各種普通寸照、職業資格、公務員、學歷考試等證件照,操作也非常簡單!
任意選擇證件照類型,就能查看相關的標準參考和拍照指南,按照步驟操作就能得到證件照啦!
如選擇‘教師資格證筆試’點擊直接拍攝或相冊導入即可;
一鍵預覽證件照效果,還可以更換背景色、美顏、更換服裝,最后可以選擇紙質版還是電子版證件照,直接下載即可!
03夸克
夸克是一個瀏覽器工具,最主要的功能就是搜索、查閱各種資料。
其實它還有一些其他實用的小工具,如制作證件照、文件掃描等等。
打開該工具,找到并點擊選擇【自拍證件照】功能,導入照片也可選擇尺寸拍攝;
有幾十種證件照尺寸可以選擇,還可以設置規格、背景、美顏、換裝、換發型等,最后點擊保存即可完成。
以上,就是關于證件照制作的全部內容分享了!文中分享了3款相機軟件,一鍵點擊拍攝就能完成證件照制作啦!
有需要的小伙伴,趕緊選擇適合的相機軟件去試試吧!
著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選擇遠程辦公的企業越來越多,雇主們也開始大量采購監控軟件以保證員工們沒有在家中“摸魚”。當然,只要透明公開,企業跟蹤員工的工作狀態也完全合理。然而,這一次場景換成家中,這種一舉一動都要記錄在案的處理方式似乎就有些冒犯之意。
上圖為一名男子在自己堪薩斯州歐弗蘭帕克家中的后院里處理工作。
老板那邊來郵件了。
每一位供職于 Axos Financial 公司的員工都收到了這封郵件,其中提示:企業方面會跟蹤你在計算機上的操作、記錄你訪問過的網站。而且每隔 10 分鐘,企業就會截取電腦上的當前內容并保存上傳。
所以,都好好干活——否則后果自負。
這家網上銀行的 CEO Gregory Garrabrants 在 3 月 16 日接受彭博新聞社采訪時評論道,“我們發現,幾乎每一位員工都會利用居家辦公這種不對稱的方式幫自己偷懶?!币虼?,如果日常任務沒有完成,他們的員工“將受到紀律處分,甚至有可能被直接解雇?!?/p>
這話可能說得有點簡單粗暴,但 只要透明公開,企業跟蹤員工的工作狀態也完全合理。事實上,多年以來,有些公司辦公室的臺式計算機上一直安裝有數字監控軟件,用來保證員工的正常工作效率。只是這一次場景換成家中,這種一舉一動都要記錄在案的處理方式似乎就有些冒犯之意。
這樣的監管當然招致員工們的不滿,但大部分員工也確實不熟悉居家辦公的感覺,往往因為午睡或者照顧孩子而不知不覺影響了工作進度。雇主們認為,全面監控有其合理性,因為監控能夠遏制可能帶來巨大經濟代價的安全漏洞,同時也有助于業務的順暢運轉。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的爆發,選擇遠程辦公的企業越來越多,雇主們也開始大量采購監控軟件以保證員工們沒有在家中“摸魚”。
監管軟件開發商 InterGuard 公司 CEO Brad Miller 表示,“最近的情況讓企業客戶們困擾不已。他們一方面被迫允許員工居家辦公,但另一方面又必須保證一定的安全性與生產效率?!?/p>
Axos 公司發言人 Gregory Frost 在一份聲明中指出,“之所以要加強對居家辦公員工群體的監控,是為了保證居家辦公的員工們能夠以可持續的方式參與生產”,最終達成與預期相符的整體質量與生產率標準。
不過,Frost 拒絕評論 Garrabrants 本人(他曾在 2018 年被評為全美薪酬最高的銀行機構 CEO 之一)居家辦公時,是否需要接受同樣的監控。
不只是 InterGuard,Time Doctor、Teramind、VeriClock、innerActiv、ActivTrak 以及 Hubstaff 等軟件開發商也都擁有自己的屏幕監控與生產率指標(例如當日發出的電子郵件數量)跟蹤工具,用于幫助管理者確認員工是否對得起自己拿的這份工資。
ActivTrak 公司 CEO Rita Selvaggi 表示,該公司的入站請求在過去幾周內增加了兩倍。Teramind 公司全球運營副總裁 Eli Sutton 也強調稱,他們同樣迎來了類似的增長。InnerActiv 創始人 Jim Mazotas 則指出,最近業務聯系電話已經被打爆。
一旦員工做出某些令人擔憂的舉動,例如打印機密客戶名單及履歷表、或者與競爭對手聯系并準備攜內部資料跳槽,InterGuard 等軟件會即時向管理人員發出警告。
Miller 認為監控軟件與安保攝像頭的作用類似,“這不是因為缺乏信任,而是因為有這種必要性?!?/p>
這類軟件還能幫助企業雇主為普通員工提供更大的靈活性,讓工作內容更好地對接日常生活。除此之外,管理人員也能夠借此意識到人手冗余或者某些業務環節需要介入協助等現實問題。
首席市場營銷官 Courtney Cavey 解釋道,“平心而論,作為 Hubstaff 的用戶,我很喜歡他們提供的監控與生產力保證功能。我個人的建議是,員工應該充分利用軟件中的優勢,借此機會向經理證明自己在工作中的積極性與自我管理能力。”
Cavey 表示,Hubstaff 能夠幫助用戶了解自己的權限范圍并充分加以利用。另外,由于大多數監控功能都可以深度定制,因此不同的員工往往會受到不同形式的監控。
羅格斯大學法學院教授 Stacy Hawkins 指出,雖然監控軟件非常重要,但企業雇主不應該在工作時間之外繼續觀察員工的一舉一動。
但員工們仍不滿意,他們在 CodeAhoy 等論壇上頻繁發帖,呼吁使用那些老板無法監控的設備。
辦公咨詢網站 Ask a Manager 網站創始人 Alison Green 指出,“我看到很多類似的反饋,員工反映老板要求他們在工作時段內全天保持視頻通話狀態。雖然在某些特定場景下,持續通話確實很有必要,但除此之外企業并沒有全程跟蹤員工行動的正當理由。”
Green 還提到,也有部分經理采取技術含量較低的管理手段,例如要求員工不斷更新當前工作狀態。
在她看來,“大家應該受到公平的對待,比如經理自己也應該實時更新當前狀態?!?/p>
來看軟件開發商 Teramind 的 Sutton 也認為,用人單位太過關注員工的一舉一動,有可能引發更大的問題。
“監控用戶本身并不是重點。重點在于,既然決定雇用,企業就應該充分信任員工。缺少這種信任,員工當然沒有理由把自己看作企業大家庭中的一員?!?/p>
看過上面一段之后,可不要覺得遠程“監工”是什么新鮮事兒,隨著科技的發展,利用技術手段來“保證員工認真工作”的案例不在少數。
同樣發生在近期的一件事更是讓人見識到了監控軟件的“本領”,據 BussinessInsider 報道,為了在遠程工作時保持高效率,一些公司開始使用像 Sneek 這樣的辦公軟件。如果單看下圖可能感受不到什么,因為這就像大家平時遠程開會一樣,多人同屏而已:
Sneek 軟件界面
但如果告訴你:這款軟件會平均每 1-5 分鐘調用員工筆記本電腦攝像頭,對其工作狀態進行拍照,你還會覺得正常嗎?此外,如果老板、同事想要跟某一個人單獨聯系,只需要點擊此人的臉,就能直接撥通并與之對話,且不需要對方同意。
不過,該軟件的聯合創始人 Del Currie 也表示:員工也可以將軟件設置配置為僅手動接受呼叫,或僅可以手動拍攝照片——當然一個大前提是,他們的老板得愿意。
Currie 進一步解釋道:“Sneek 軟件不是用來監控的,它被創造出來的目的是建立一個良好的互聯工作環境與企業文化,或許有人覺得它侵犯了隱私,但實際上這款軟件并非是針對這類人(認為它侵犯隱私的人)的解決方案,而是讓團隊保持聯系一起工作?!?/p>
更早一些的時候,亞馬遜就在探索:如何利用 AI 來幫助管理者對員工的行動進行“深入了解”。
2019 年 4 月,科技媒體 The Verge 聲稱獲得了一份曝光文件,文件顯示:亞馬遜內部已經構建了一套 AI 系統,可以追蹤每一名物流倉儲部門員工的工作效率,統計每一名員工的“摸魚”時間(Time Off Task,簡稱 TOT),然后自動生成解雇的指令。這份曝光文件的內容多達幾十頁,有近 900 名員工都是被這套系統判定為“工作效率低”而被解雇的。
據了解,這套系統會在員工長時間不掃描包裹的時候發出警告,并進行記錄,最終可能會解雇員工。當時就有批評者表示:這套系統只看到數字而忽略人,被監控的員工就像機器一樣工作。
疫情期間如何遠程管理團隊確實是個頭疼的問題,有人在論壇上發帖求助,問有沒有什么合適的遠程監控軟件,也有一些軟件以此為噱頭進行宣傳。
某遠程監控軟件宣傳截圖
不可否認,在遠程辦公的過程中確實會存在員工因為臨時有事,比如照顧孩子、做飯等等導致沒能第一時間回復消息、完成工作,也確實會有一些“摸魚”、“劃水”的現象存在。但是,這似乎并不能成為企業利用監控軟件肆意查看員工隱私的理由。
同樣的,因為一些客觀因素或者主觀原因沒能按時完成工作,對于團隊、公司的效率也會有較大的影響。尤其在疫情期間,各行各業都處在比較艱難的時刻,生存本就困難,還要因為各種因素影響生產效率、無法完成目標,長此以往對公司的損失自然也會是巨大的。
國內知名技術博主、MegaEase 創始人陳皓(左耳朵耗子)在今年 1 月發表了一篇 有關遠程辦公的文章,在他看來,人才的招聘很重要,為合適的人、有能力的人設立共同的目標,輔之以合適的文化、方法,不少問題都是可以迎刃而解的,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文末了解更多查看完整的文章。
疫情期間的遠程辦公暴露出了不少的問題,不論是企業管理還是用人方法,每家公司都在反思,每個行業都在適應與調整?!爸灰枷氩换?,辦法總比困難多”,雖然大部分行業、企業都在艱難求生,但相信隨著更多經驗的推廣,每家公司都能夠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辦公節奏,同時也希望疫情盡快得到有效控制,工作、生活、學習等等活動都可以盡快回到以前的狀態。
關注我并轉發此篇文章,私信我“領取資料”,即可免費獲得InfoQ價值4999元迷你書!
文作者為體驗師 @捉到一枚金大叔,首發于糖紙眾測。
這段時間拿 OPPO Find X3 Pro 拍了些照片,順便錄了些視頻,這個過程給我的體驗還真不錯,素質過硬的雙主攝,靠譜的直出色彩,姜文濾鏡的加持,好玩的顯微鏡,自動模式不用后期就能拿到不錯的片子,正如題目所說,攝影變得如此簡單,而且那么有趣。我在這里先分享三支用 OPPO Find X3 Pro 拍攝的小短片吧,加起來不到一分鐘,均由手機默認相機在默認設置下手持拍攝,無后期任何調整,僅第一支視頻臨時加了背景音樂。
下文會繼續分享照片樣張,本篇分享的所有樣張均為原相機直出,無裁剪無后期。
第一支視頻:超廣、廣角、2X、5X 四個焦距都有用到,直出色彩
第二支視頻:使用姜文電影一號濾鏡
第三支視頻:使用姜文電影二號濾鏡
這些年,拍照這件事變得越來越簡單。我們不需要拿著笨重的單反,也不需要準備不同焦段的鏡頭,甚至不需要繁雜的后期,利用現成的手機就可以完成很多的生活記錄和影像創作。倒不是說手機能抗衡專業相機,只是手機確實讓更多的人愿意去拍照,而且能夠拍出好照片。即便是專業攝影師,也或多或少會用手機進行創作,所以影像能力成為了選擇手機最重要的標準之一。
作為一名手機攝影愛好者,很高興能在糖紙眾測體驗到 OPPO Find X3 Pro 這款旗艦機型,確實感受到了手機影像能力的強大和便捷,當然在其他方面, OPPO Find X3 Pro 同樣給我帶來了不少驚喜。
我個人在選擇一臺手機的時候,第一還是看外觀,好的產品,就應該有好的外觀設計。手機發展到如今,單從正面已經很難區分一臺手機,而背部的鏡頭模組排列方式,變來變去似乎也就那幾種,所以手機外觀的設計變得極具挑戰性。 OPPO Find X3 Pro 的外觀在 2021 年絕對具有辨識度,正如姜文在 OPPO Find X3 系列的廣告片里提到的「未來感」三個字, OPPO Find X3 Pro 是一臺具有未來感的手機。
我拿到的這款 OPPO Find X3 Pro 是鏡黑配色,此外還有凝白、霧藍和宇宙摩卡 3 款顏色。包裝內除了主要的充電頭和數據線,還附帶了一個手機殼和一副耳機,配件也都有著不錯的品質。
聚焦手機背部, OPPO Find X3 Pro 創新性地采用了「環形山」的造型設計,讓鏡頭模組與整個背部渾然一體,用一整塊完整連續的玻璃打造手機背板,連續的曲線讓其充滿了未來感。
黑色鏡面的設計和背部的連續曲線相得益彰,黑色的深邃,鏡面的反射,連續的曲線,細節之中無不突顯著未來感。當然,鏡面設計帶來的弊端就是容易收集指紋,魚和熊掌難兼得,不過平時戴著手機殼也就無所謂了。
手機為雙曲面設計,背部、中框和屏幕的銜接順滑自然,背部的觸感溫潤細膩,手機拿著有一定的分量,但有著舒適的握持感。位于手機右側的電源鍵加入了綠色高亮元素,算是小小的點綴。
手機背部的右下角是 OPPO 的商標,底部分別是揚聲器、 Type-C 接口、麥克風和 SIM 卡槽。整體而言,無論設計、工藝還是手感, OPPO Find X3 Pro 有著很高的水準,作為旗艦機型沒什么好挑剔的。
點亮屏幕,可以看到 OPPO Find X3 Pro 使用了最主流的左上角打孔方式,無論是從美觀上還是實用性上,我個人更接受這種全面屏處理方案。
在說屏幕之前,我還想插一句,OPPO Find X3 Pro 附贈的這個手機殼真的很實用,軟硅膠的材質,手感親膚柔軟,同時十分的輕薄,設計也很簡約大方,所以根本不需要再花錢去單獨購買手機殼。
這是手機殼戴上后正面的效果,殼子的四個角落有一個突起設計,可以起到不錯的屏幕保護作用,兩側的包邊是略微低于屏幕的,這樣可以不影響屏幕側滑操作。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配件,但還是給了我一點驚喜。
這塊屏幕觀感真的很舒服, OPPO Find X3 Pro 依然采用了頂級的屏幕,高色準,高色深,廣色域,一個不落。10 億色彩提供了豐富的色彩信息,讓顏色過度更加自然,這次配合拍照、存儲,實現了全鏈路 10bit 色彩。3216*1440 的高分辨率加上絢麗的色彩顯示,眼前所見,生動細膩,真的是一種視覺享受。
OPPO Find X3 Pro 還帶來了超感畫質引擎,可以提高視頻分辨率,讓視頻更清晰,并支持 SDR 轉 HDR 技術,讓視頻色彩更生動,搭配表現不錯的雙揚聲器,帶來不錯的影音體驗。
120Hz 高刷已經不再新鮮,高刷能帶來流暢的視覺體驗,但是難免增加功耗,犧牲續航時間,OPPO Find X3 Pro 這次搭載 LTPO 自適應刷新率技術,可以根據畫面內容智能適配刷新率,在保證流暢的同時,又能夠減小功耗,起到提升續航的作用。
再聊聊曲面的問題,至于曲面屏還是直屏一直是備受爭議的話題,其實我個人而言更傾向于直屏,它能夠帶來平整直接的畫面內容展示,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曲面屏在視覺上確實有更大的沖擊力,一定程度上提升手機的科技美感,這就是為什么有些網友說非曲面屏不買。但是曲面屏的弊端就是讓畫面左右兩邊的內容彎曲,并且會有反光出現,影響觀看體驗。
OPPO Find X3 Pro 依然采用了曲面屏的設計,但是把曲面的部分做的十分小,也就是所謂的微曲面,能讓畫面基本處于平整的狀態,已經是很成熟的曲面屏形態了。實際上即便微曲面,對于攝影人士來說,還是會造成小概率的誤觸,由于碰到邊緣而按不下快門,而且對于手機修圖來說,也有一定的影響。
OPPO Find X3 Pro 一共配備了四顆攝像頭,分別是廣角,超廣角,長焦和顯微鏡,前面三顆鏡頭基本涵蓋了平時常用的焦段,而加入的第四顆顯微鏡鏡頭并沒有湊數的意思,它帶來了完全不一樣的拍攝體驗,平時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可以很好的以照片的形式呈現出來。下面 6 張圖是不同衣物的表面,可以看到不同的材質,不同的編織。
有了這顆顯微鏡鏡頭,可以看到很多平時肉眼根本看不到的細節,在微觀世界里能找到一種別樣的秩序美。這顆鏡頭帶來的另外一個最大的趣味性就是給別人展示,有一次當面給朋友拍顯微的效果,朋友立馬用自己的手機拍起來,調到微距模式發現半天也拍不出來,解釋過后兩眼大放光彩,這種分享算是具備了社交屬性,輕松打開話匣子。
OPPO Find X3 Pro 主打的還是廣角和超廣角,均采用了 10 億色 5000 萬像素 IMX766 傳感器,雙主攝,高像素,高畫質,不管是白天還是夜晚都有著高素質表現,這兩顆鏡頭是大多數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平時使用頻率最高的鏡頭,其中超廣角有著很好的抗畸變能力,對于拍攝建筑而言很友好。只是稍有些遺憾的是長焦鏡頭畫質一般,不過在白天光線充足的情況下還是可以用一用。
放兩組同場景下分別在白天和夜晚,用廣角和超廣角拍攝的照片,左邊為廣角,右邊為超廣角,對比下來,兩者的顏色和畫質都很統一,都有著不錯的表現,不同于以往的單主攝,雙主攝讓拍攝時不用糾結畫質,可以任意選取合適的焦距,如果未來長焦畫質也能跟進就真的完美了。
OPPO Find X3 Pro 支持 10 億色的拍攝,只需要打開相機設置,勾選「10 億色影像」,系統會提示同時還要將圖片記錄格式設置成 HEIC 格式,HEIC 格式十分的節省空間,我對比了一下差不多能省將近一半的體積,照片多的話,優勢一下就體現出來了。但是需要注意的時 HEIC 文件導入電腦后需要特定的軟件才能打開,這個時候可以用相冊自帶的轉 JPG 功能,有點不太方便的是只能單個轉換。
如果只是在手機上瀏覽、分享,比如發微信、分享到微博,基本不用擔心轉換問題,系統默認就轉換了,但會有一定的畫質壓縮,我對比過微信原圖 HEIC 傳送到電腦和主動轉換成 JPEG 再傳送的情況,直接 JPEG 傳送的照片沒有觀察到畫質壓縮。
下面這組樣張是平時比較常見的拍攝場景,公園,城市街道,花草等等,OPPO Find X3 Pro 的直出色彩很舒服,幾乎等于肉眼所見,顏色絢麗但力度拿捏的很準,只要眼前所見為美景,按下快門便是風景。
長焦并不是太滿意,畫質很一般,光線條件好的話倒是可以用用,分別放一張白天和夜晚的樣張。
夜景的拍攝也很強大,廣角和超廣角都有不錯的畫質,畫面純凈,色彩舒適,對于拍城市夜景來說太友好了,我對比了一下普通模式和夜景模式下的夜景拍攝,其實普通模式也完全夠用,而且拍照速度快,弱光下會自動降低快門,夜景模式則會默認快門久一些,但得到的畫面也相對亮一些,總體而言夜景拍攝體驗很好。
此外,OPPO Find X3 系列和姜文推出了兩款姜文電影濾鏡,讓攝影的趣味性再提高一截,這兩款濾鏡都有著鮮明的特點。引用官方的介紹,姜文電影一號:用更突出的高光打造暖黃色調電影回憶感,就像在陽光燦爛的午后重溫舊照,滿滿回憶殺;姜文電影二號:有豐富層次的黑與白,平凡場景一入鏡,就變成張力十足的黑白膠片。
姜文電影一號濾鏡是復古暖黃色,很適合拍攝老街等充滿年代感的地方,給大家分享一些此濾鏡下的樣張。
姜文電影二號濾鏡則是張力十足的黑白,很適合拍攝光比大或者建筑類照片,同樣也給大家分享一些此濾鏡下的樣張。我個人也偏愛這款濾鏡,適用的場景很多,無需后期直接出片。下面這些照片里,除了前三張是室外光線明亮的情況下拍攝的,其余都是攝于弱光環境之下,畫質表現我個人挺滿意的,不同情景搭配這款濾鏡,帶來不同的觀感。
總的來說,OPPO Find X3 Pro 在手機攝影這一塊可玩性真的很高,最常用的廣角和超廣角都有著不俗的畫質,直出色彩精準耐看,并支持 10 億色采集,只是長焦鏡頭有點拖后腿,另外一顆特色鮮明的顯微鏡鏡頭充滿趣味,滿足人們的好奇心。
除了原相機直出色彩,選中姜文電影濾鏡就能立馬讓畫面充滿電影感,視頻也可以直接用,得益于不錯的防抖效果,隨手就能拍出穩定的畫面,我在開頭分享的三支視頻,均為默認設置,如果打開超級防抖的話,穩定效果更好。OPPO Find X3 Pro 給我的感受,真的就是讓攝影變得如此簡單。
這是我第一次體驗 ColorOS 系統,前些年我印象中,大部分手機廠商系統 UI 都不盡如人意,有著一種廉價感,這兩年逐漸有所好轉。這次全新的 ColorOS 系統交互界面給了我眼前一亮的感覺, UI 顏值很不錯,簡約時尚,色彩搭配也很協調。
我個人傾向于將圖標大小調節的稍微小一點,顯得更精致一些,圖標形狀有多種選擇甚至可以自定義,我個人偏愛材料風格,設置完后,每次點亮桌面可以看到精美的圖標,感覺很不錯。
單獨夸一夸 ColorOS 的壁紙,壁紙的選擇很豐富,有靜態壁紙,動態壁紙,重要的是壁紙整體都很漂亮,尤其是 Art+ 壁紙,目前提供了 71 組壁紙,不同風格都有,一定能挑到自己滿意的。
ColorOS 系統的實用性也頗高,能輕松應付日常的生活需求,包括刷公交、快速打開支付、掃碼別物、拍證件照、同步快遞等等,由于我之前一直是使用一加手機的極簡系統,相對比之后就覺 ColorOS 系統方便太多。應用分身相信不少朋友都體驗過了,很剛需的一個功能,而系統分身這個功能我倒是頭一次使用,雖然不一定所有用戶都能用上,但確實為一部分用戶解決了需求。
作為旗艦機型,OPPO Find X3 Pro 必然是配足性能三件套,驍龍 888+LPDDR5+UFS 3.1 ,性能自然不必多說,手機游戲即便拉滿效果也不在話下。速度很大程度來說也是性能的體現,OPPO Find X3 Pro 指紋解鎖速度很快,手指放在屏幕上那一刻幾乎同時點亮了屏幕,而且除了指紋解鎖,它的面部解鎖同樣很靈敏,幾乎感受不到延遲,無需等待即可上滑進入桌面。另外,系統分身的切換也算迅速,大概兩秒左右。
良好的優化能帶來流暢的交互體驗,為了測試,我同時打開了三十多個應用,任務的切換十分迅速,沒有卡頓情況出現,配合 120Hz 的屏幕刷新率,屏幕滑動十分流暢,操作也很跟手。其實對于我個人來說,旗艦手機基本已經是性能過剩,所以我更看重的是其他方面的體驗。
我十分看重手機的振動反饋,此前我一直是物理鍵盤手機的擁泵者,很享受實體按鍵按下去帶來的那種精準反饋,然而進入全面屏時代很難再有那種打字的快感,不過值得慰藉的是一塊玻璃也可以通過良好的振動馬達帶來不錯的反饋,這種反饋能夠精準的告知你是否觸碰到屏幕,讓扁平的操作變得更加「立體」,可惜一直以來并不是很多廠商在意這個細節。
值得高興的是,OPPO Find X3 Pro 采用了線性馬達,然而有點失望的也是這塊線性馬達,相較于我兩年前開始使用的一加 7 Pro,OPPO Find X3 Pro 的振動反饋還是弱了一些,振感相對松散,這可能是我感知上最明顯的一個小遺憾。雖然我知道有些朋友覺得它是一件無關痛癢的事,但是個人還是希望 OPPO 能夠在這個小細節上關注一下。
手機屏幕的高分辨率及高刷新率,帶來了舒適流暢的視覺體驗,但同時也增加了電量消耗,續航自然就受到影響,就這段時間體驗來看 OPPO Find X3 Pro 的續航表現尚可,算是中規中矩,平均來看,差不多剛好一天一充,不過就最近兩天在外集中拍攝手機樣張的時候,耗電有點高,維持的亮屏時間大概在三個多小時,多少會有一點充電焦慮。
不過得益于屏幕采用了 LTPO 自適應刷新率技術,有些時候能也能帶來高達七個多小時的亮屏時間,所以續航很大程度決定于不同的使用情況。
不過好在有 65W 的快充,雖然沒有其他品牌 120W 的充電速度那么夸張,但這個速度確實夠用了,我實測了一下,每五分鐘記一次電量,繪制了一個充電曲線,從 7% 的電量開始,半小時左右就能夠充滿電,基本上十分鐘左右就能充到一半的電量。
而且這次配備了 30W 無線快充,搭配 65W 有線快充真的很穩,無線快充可以間歇性的為手機充電,十分的靈活,比如在早上起床后,只要隨手將手機放在充電底座上,保證滿電狀態出門,可以一定程度減少續航的憂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我手中有一塊 OPPO Watch ,由于手表和之前的安卓手機連接穩定性并不理想,后來處于吃灰狀態。這次恰巧體驗到了 OPPO 手機,所以 OPPO Watch 又重回戰場,果然還是自家適配最完美,手表每天 24 小時和手機保持穩定連接,并且能夠及時的彈出手機通知,手表的續航也感覺強了不少,一天下來掉電就 30% 左右,可以做到 3 天一充電。
同時由于在手表上就查看了大部分消息,大大減少了看手機的頻次,既減輕了對手機的依賴,又間接地增加了手機續航,這又算是一個小驚喜吧。
就個人而言,我很喜歡 OPPO Find X3 Pro 這款手機,當手機拿到手的第一刻開始,從觀感上就十分具有好感,隨之而來的就是不錯的握持手感,在之后一段時間里的實際使用體驗中,也愈發喜歡這臺手機,畢竟使用起來十分稱手。
美觀易用的系統滿足生活日常,雙快充組合解決充電焦慮,素質優異的屏幕帶來極佳的視覺體驗,成熟的影像系統讓拍照變得簡單便捷,當然,如果能把長焦做得更好一點,振動反饋再提升一下,那就再好不過了,沒有完美的手機,只有合適的手機, OPPO Find X3 Pro 是一款有著自己個性的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