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里只提供過程和方法,用于技術探索研究。由于水平有限,難免很多不足,有的地方顧及不到,還請諒解。文章中所提到的軟件和工具,請到網上搜索下載,這里就不提供了。
準備工具和軟件:
1,兩個大于8G的U盤(10.15.X的蘋果系統鏡像盤推薦16G或者32G),一個制作成pe工具箱以備應急,另一個制作成蘋果系統盤。制作pe工具箱的方法,請看我的另一篇文章:PE : 純凈的PE工具箱 電腦系統故障不用慌 自己也可以輕松裝系統。
2,MacOS鏡像,有帶clover的鏡像和不帶clover的鏡像,這里推薦自帶clover的鏡像。鏡像文件請從網上搜索獲取。
3,TransMac、Etcher、UltraISO,其中任意一款即可(刻錄工具)
這里說一下電腦配置。不是所有電腦都能安裝macOS。
先說說顯卡,由于macOS Mojave 10.14.x黑蘋果系統已經不支持NVIDIA顯卡了(N卡最高支持到10.13.6版本)。所以,推薦的顯卡用A卡,比如:RX480、RX560、RX 570、RX580、Vega56、Vega64。特別是Vega 56、Vega 64 都是免驅,無需搭配集顯也可完全硬件加速。(注意:RX 580 縮水的閹割版2048SP的RX580馬甲卡不是免驅的,標準2304SP才是免驅卡)。
CPU選擇英特爾平臺推薦i7 7700及以上CPU,AMD的CPU聽大佬們們說要刷內核。顯示器最好2k以上的默認使用dp接口;硬盤推薦SSD256G以上;內存推薦8G以上;主板b250以上。
先用刻錄工具制作蘋果系統安裝盤,然后把要裝蘋果系統的硬盤轉換成GPT格式(GUID)。
轉換完成,把U盤插上電腦,開機選擇U盤啟動,開始進入clover引導界面
回車,出現跑碼,就是所謂的啰嗦模式
進入加載界面
選擇語言
選擇磁盤工具
選擇安裝盤,抹掉
關閉窗口返回,選擇安裝macOS
繼續安裝
同意條款
選擇安裝盤
加載安裝
第一次安裝完后會重啟,重啟還是選U盤啟動,進入clover界面選擇Boot MacOS from 你剛剛抹掉的那個安裝盤的名字。繼續啰嗦
加載進度
第二次安裝完,黑蘋果就安裝到你的硬盤了,重啟后還是選U盤啟動,進入clover界面選擇 你抹掉磁盤的名字,進入蘋果系統;下面就和之前在虛擬機的過程一樣。
到出現系統界面安裝完成,真正把蘋果macOS系統裝進了電腦中。
安裝到此算是成功了一大半。由于現在還是U盤啟動,接下來開始更改為硬盤啟動。打開Clover Configurator,找到左側掛載分區
掛載EFI的兩個分區,
掛載會要求輸入密碼
將U盤的EFI文件夾復制到硬盤里面
復制完成后的界面
到這里,就可以把U盤從電腦取下來,開機就會直接硬盤引導啟動了。其實現在的蘋果系統還有很多問題要解決,比如顯卡驅動、聲卡啟動、網卡驅動等。如果驅動全部安裝好,那就是完美的蘋果系統了,就接近于真實的蘋果電腦了。
關注“科技魯工”,分享給你更多的技術知識。
使用WinPE的過程中難免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我們收集了其中一些典型“癥狀”及其解決方式,希望能對大家的使用有所幫助。
● winPE下找不到硬盤
一般來講,應該是PC打開了AHCI模式,現在很多版本的WinPE是不支持AHCI的,啟動會找不到硬盤或者無法進入。進BIOS把SATA硬盤模式改成IDE或者兼容模式(Compatible)就行了。如果要安裝的是Windows XP操作系統,那么必須使用IDE模式,否則轉為硬盤啟動模式后,也識別硬盤而造成引導失敗。
如果希望使用較低版本的WinPE處理更高端SATA模式的硬盤,就必須具備SATA驅動或者版本較新的WinPE系統。一般來講我們不能用XP內核的PE安裝6.x系統的Windows(Vista/7),如果需要安裝較新的系統,最好采用PE2.0或者PE3.0,也就是6.x內核的PE。
● winpe下找不到USB存儲設備
使用WinPE時有時需要連接其他的USB存儲設備,但插上U盤,在資源管理器中卻可能看不到U盤盤符,而在桌面的右下角卻可能有USB設備的圖標,這有可能是WinPE的即插即用能力不足造成的問題,解決方法也很多
1.在WinPE系統的桌面上,鼠標右擊“我的電腦”,依次選擇“管理”,“磁盤管理”,可以看到右側窗口出現了磁盤1,這表明WINPE其實已經識別到了USB存儲設備,只是沒有給它分配盤符而已。那么給它分配盤否即可,在磁盤1的分區上鼠標右擊“更改驅動器名和路徑”,選擇“添加”-“確定”,給它分配一個盤符。接著按下鍵盤上的Ctrl+Alt+Del,打開Windows任務管理器,在“進程”里選中EXPLORER.EXE,接下來點“結束進程”,U盤會自動重新啟動,并且在“我的電腦”中也出現新的存儲盤符。
2.在WinPE系統中打開WinPM工具軟件,同樣可以看到WinPE系統已經認出了USB存儲設備(磁盤1),只是沒有給它分配盤符而已。在移動硬盤分區上鼠標右擊“裝載”,“確定”,“關閉”,就給它分配了一個盤符。這樣在“我的電腦”或“資源管理器”里面都出現了U盤盤符。
3.如果用方法1在磁盤管理中給移動硬盤分配好盤符后,在磁盤管理中無法打開,而是彈出分區不存在的警告,一般只要重做一次就行了。
4.遇到方法3的問題,也可以直接在IE瀏覽器的地址欄輸入你剛才分配的盤符如e:,并且回車,就會發現進入了這塊硬盤的界面,可以正常使用其中的數據。
5.如果遇到方法3的問題,也可以使用WinPE中經常附贈的強力的文件管理工具Total Commander,用Total Commander一般都能正常訪問和使用其中的數據。
● WinPE下生成的X盤
在使用WinPE時會發現系統中多出了一個數百MB的分區X盤,而使用硬盤啟動后,在硬盤上卻看不到這個分區,有些人會懷疑WinPE占用并隱藏了硬盤空間。其實這一分區是為了安放WinPE系統文件和一些功能,而在內存中虛擬出來的存儲空間,系統重啟后就會從內存中釋放,并不會占用硬盤空間。
● UEFI引導問題
在使用WinPE安裝win7系統時,可能會發現efi part有個紅叉造成無法安裝,這很可能是在BIOS中使用的UEFI模式硬盤引導的問題,這在一些新的設備中已經是默認的硬盤引導方式了,我們可以將其改成MBR,或者使用安裝的系統盤重新分區,就能進行安裝了。
● 硬盤分區知識
在使用WinPE進行系統維護的時候,會頻繁接觸到新的硬盤分區和引導問題,UEFI、MBR、GPT是其中最重要的概念。
UEFI,全稱(Unified Extensible Firmware Interface統一的可擴展固件接口),是一種用于電腦的標準固件接口,旨在代替BIOS(基本輸入/輸出系統),旨在提高軟件互操作性和解決BIOS的局限性,前面提到的EFI其實就是UEFI的早期/簡化版本。UEFI擁有BIOS所不具備的諸多功能,比如圖形化界面、多種多樣的操作方式、允許植入硬件驅動等等。這些特性讓UEFI相比于傳統BIOS更加易用、更加多功能、更加方便。UEFI拋去了傳統BIOS需要長時間自檢的問題,讓硬件初始化以及引導系統變得簡潔快速。換種方式說,UEFI已經把電腦的BIOS變得不像是BIOS,而是一個小型固化在主板上的操作系統一樣,加上UEFI本身的開發語言已經從匯編轉變成C語言,高級語言的加入讓廠商深度開發UEFI變為可能。
Windows 8開始全面支持UEFI,促使了主板廠商紛紛開始支持UEFI,使其逐漸成為主板的標準配置。UEFI帶來的一個變化就是GPT(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 Partition Table Format,全局唯一標識分區列表)分區方式開始引入Windows系統,在Windows 8及更新的操作系統中設置新磁盤時,系統會詢問想要使用MBR(Master Boot Record,主引導記錄)還是GPT分區。
MBR和GPT是在磁盤上存儲分區信息的兩種不同方式。這些分區信息包含了分區從哪里開始的信息,這樣操作系統才知道哪個扇區是屬于哪個分區的,以及哪個分區是可以啟動的。MBR曾經作為Windows系統的分區標準,它最早在1983年在IBM PC DOS 2.0中提出,一直使用到了最近版本的Windows,所以擁有最好的兼容性,已經成為磁盤分區和啟動的工業標準。MBR支持最大2TB磁盤,它無法處理大于2TB容量的磁盤。MBR還只支持最多4個主分區,如果需要更多分區,就要創建所謂“擴展分區”,并在其中創建邏輯分區。
GPT和UEFI是相輔相成的兩個技術標準,它會為每個分區分配一個全球唯一的標識符(Globally Unique Identifier,簡稱GUID)——這是一個隨機生成的字符串。它支持最大128PB(1PB=1024TB)硬盤,可劃分幾乎無限個分區數量,卻無需創建擴展分區,其分區數量限制只在于操作系統,因為Windows只支持最多128個GPT分區。
MBR磁盤將分區和啟動信息是保存在一起,如果這部分數據被覆蓋或破壞,將造成災難性的后果,而GPT在整個磁盤上保存多個這部分信息的副本,因此它更為“健壯”,一旦有副本遭到破壞可以恢復信息。GPT還為這些信息保存了循環冗余校驗碼(CRC)以保證其完整和正確,所以GPT可以主動發現數據被破壞,并從磁盤上的其他地方進行恢復。
使用GPT的驅動器會包含一個“保護性MBR”信息,以MBR標準識別時會認為GPT驅動器有一個占據了整個磁盤的分區,這樣可以避免老式的MBR磁盤工具把GPT磁盤當作空白磁盤,進行誤操作。
在基于UEFI的計算機系統上,64位版本的Windows Vista/7/8/8.1/10,以及其對應的服務器版本,都只能從GPT分區啟動,而且包括32位版本的所有Windows Vista/7/8/8.1/10都可以讀取和使用GPT分區,理論上講基于這些版本的WinPE也可使用GPT分區標準。它并非Windows操作系統專享的標準,Linux和蘋果公司基于Intel芯片的操作系統公司Mac電腦也支持這一分區標準。
在有些情況下,我們可能會需要轉換硬盤的分區標準,最基本的方式當然是使用微軟自己的命令提示方式,使用過DOS操作系統的資深用戶可能會感到這一過程非常眼熟。
1.打開Windows的命令提示模式,其實就是使用我們上文提到的CMD.exe,輸入diskpart 進入diskpart界面。Win10/7/Vista用戶直接在開始菜單的搜索框中輸入diskpart回車(圖1),也可打開diskpart界面(圖2)。
2.在diskpart的提示符下輸入list volume列出所有分區(卷),使用select volume將焦點移動到硬盤上對應的分區,如: select volume f即可選擇f分區,然后執行delete volume即可將當前選中的分區刪除,重復選擇分區與刪除分區的操作,直至刪除需轉換硬盤上的所有分區。(一定注意不要誤刪分區,特別是主硬盤和主分區)
3.需轉化的硬盤上所有分區都刪除之后使用list disk列出計算機中的所有磁盤,然后使用select disk命令選中硬盤,最后執行convert gpt或convert MBR即可。
4.在轉換過程結束后,用exit命令退出DiskPart
另外,我們也可以使用硬盤分區工具例如DiskGenius進行轉換,相對于命令行模式,轉換工具更加直觀便捷,例如在DiskGenius中,我們只要選擇“硬盤”-“轉換分區表類型為GUID格式”(圖3)或“轉換分區表類型為MBR格式”即可實現分區格式的互轉。
需要注意的是,在針對硬盤分區的各種操作中,即使使用宣稱可以保全數據的第三方工具,也一定要對重要數據做好備份,做好備份,做好備份,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夜滿樓聽風雨
創作立場聲明:站在一個普通玩家及普通消費者的情況下分享以下內容,文中所提到的所有商品及軟件內容與小夜無任何利益關系。如果您覺得我整理的資料和建議對您有幫助,請點贊、關注、留言、分享。
【寫作說明】:2021年的所有電商節已結束,大部分值友們已經買到了自己想要的產品,在電腦裝機完成后需要安裝系統,有的值友會安裝系統,也有值友可能還不會安裝系統,小夜這里就再給大家分享一下,新電腦、新硬盤安裝系統一般是需要一個PE盤的,有了PE盤能幫助我們更容易的安裝系統。當然PE盤不止是能裝系統,還能解除系統登錄密碼,無損分割硬盤,制作雙系統等等。這里小夜就先教大家如果制作一個PE啟動盤,至于其他的功能小夜后期抽空在給大家分享。
PE本身占用500M左右,PE制作后還要放一些系統,比如:XP,WIN7,WIN10等,除了XP系統以外,其他的一般都是4G左右,所以需要一個8G或則8G以上的U盤,最好是一個USB3.0的U盤,因為USB3.0的U盤讀取速度能更快一點,這樣裝系統時候就能更快一點。
小夜的PE盤容量一般是32G,里面要存放一個XP、1個WIN7、1個WIN10、1個centos7以及一些常用的軟件,平時還要拿來拷貝文件,因為現在價格很便宜,所以買大一點適用性更強。
U盤的品牌建議這里小夜推薦閃迪,其他的小夜也試過,拷貝的時候容易掉速,閃迪的U盤速度較為穩定。
今天小夜作為演示,這里準備的是一個16G的U盤(六年前買的)。
16G的閃迪U盤
PE的軟件有很多,百度搜索出來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大白菜
老毛桃
深度
微PE
小夜今天要給大家講的就是小夜常用的微PE,至于他們的區別,小夜直接點出,當你安裝純凈系統時候,其他幾款軟件都會默認在你的系統中加入各種軟件(這個主要是關系到他們的利益,畢竟軟件面給你用了,還不讓他們打打廣告嗎?),雖然道理都懂,但是小夜還是不喜歡流氓行為,小夜就選擇了微PE。
為了避免涉嫌引用外部鏈接,小夜這里直接教大家怎么搜索把。通過百度引擎輸入微PE,找到以下圖片中的即可。
百度搜索微PE
點擊下載后 選擇最新版本2.2下載即可
下載時候注意看一下下劃線那段話。
可以選擇不捐贈下載
一般選擇64位就好了
下載完成后是.exe運行文件,如果是壓縮包請解壓。
軟件圖標
U盤插入下載好軟件的電腦上。
插入U盤
我的電腦里面查看U盤是否識別成功
進入我的電腦,查看U盤是否成功,一定要保證U盤能正常識別。
這里也順帶講解一下當你U盤無法讀取時候,可以右鍵我的電腦,點擊管理,選擇磁盤管理進行查看是否識別到你的U盤。
當U盤識別成功后,我們雙擊PE軟件,會彈出下面這個界面。
雙擊之后的界面
我們這里選擇右下角的安裝PE到U盤
選擇后會彈出這個界面
安裝方法、待寫入U盤、格式化選擇
修改U盤名稱和添加壁紙
這里小夜就自己選一個壁紙,不截圖了,然后點擊 立即安裝進U盤 。
點擊開始制作會格式化U盤,請確保U盤中的文件是不需要的
重要事情說三遍
點擊開始制作會格式化U盤,請確保U盤中的文件是不需要的
點擊開始制作會格式化U盤,請確保U盤中的文件是不需要的
點擊開始制作會格式化U盤,請確保U盤中的文件是不需要的
點擊開始制作后,等待制作完成即可
提示這樣就算制作完成
我們同樣的方式,右鍵桌面我的電腦,管理,存儲下的磁盤管理查看你的U盤是否制作完成。
制作好的PE截圖
接下來我們測試一下U盤PE是否制作完成。
重啟計算機,或則關機后按開機鍵,然后狂按啟動項快捷鍵,這里小夜提供一些常見的品牌啟動項快捷鍵。
啟動項快捷鍵
如果遇到沒有啟動項快捷鍵的主板,就需要按DEL修改啟動項,這里小夜沒辦法每個品牌都給大家講解,只能舉例自己的電腦了。
先重啟電腦,按F9(我是惠普的筆記本 對應快捷鍵是F9)
重啟狂按啟動項快捷鍵
顯示這個界面,看到第一個閃迪的標識
同樣的是重啟電腦,但是是狂按進入BIOS的快捷鍵,臺式機一般是del,我這里是惠普筆記本F10。常見的就是F2 F10 F12 ESC DEL,大家依次嘗試就好了。
惠普的BIOS界面
選擇系統設置中的啟動選項
修改啟動項順序就好了
因為每個主板的設置不一樣,這里小夜沒辦法一一說起,一般移動順序的快捷鍵是F5、F6 或則F7 主板有相應的提示,大家可以仔細看看。當修改完成啟動順序后按F10保存重啟就能進入PE了。
重啟后的界面
一般情況下我們選擇第一個就好了。
這就是PE的界面
這張圖片就是PE的界面,進入這個界面就表示PE已經制作完成了。這個PE的背景圖片就是我自己選擇的背景圖片。截圖也是PE中按ALT+CTRL+A快捷鍵截圖保存的。
這里再總結一下步奏
1、準備U盤、硬盤(注意保存數據)
2、下載PE工具
3、根據以上步奏制作PE工具
4、重啟電腦按響應快捷鍵進入PE,測試是否制作完成
注意一下U盤最好選擇大一點的,反正現在U盤價格也不貴,其次PE最好選擇沒有廣告的PE,如果您有其他無廣告,不耍流氓的PE也可以留言告訴其他只有
PE制作完成后就是可以安裝系統了,小夜抽空在給大家講解安裝系統把,今天就先講到這。
最后感謝各位的觀看與支持。您們的點贊與關注是小夜后續內容的動力。小夜還在繼續努力。如果對您有幫助,請一定要點贊
、關注
、收藏
。小夜十分感謝
!
作者聲明本文無利益相關,歡迎值友理性交流,和諧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