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知名品牌的Logo往往簡潔而富有深意,它們背后的故事和設計理念不僅令人著迷,也為品牌賦予了獨特的個性和價值。
每款知名企業標志logo設計都是極具創意與挑戰性的,對品牌logo標志設計的重視度也是極高,接下來欣賞下全球20大知名logo標志設計,下面欣賞下這些logo及創意背后的故事!
1、NBC美國廣播公司創意標志logo
NBC美國廣播公司(National Broadcasting Company)的孔雀Logo是品牌視覺識別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了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
自1956年首次亮相以來,孔雀標志已成為NBC品牌和形象的核心。它見證了公司從彩色電視技術的先驅到多元化業務的拓展,以及對創新的不懈追求。盡管歷經多次調整,Logo的核心元素和象征意義始終如一。
NBC Logo中的六根孔雀羽毛分別代表公司的六個主要部門,每根羽毛的顏色象征不同領域的專業精神:
孔雀頭部向右的設計象征著NBC對未來的前瞻性和創新精神,展現了公司對媒體技術領導地位的自信。
2、NIKE極簡風格標志logo
Nike之名源自希臘勝利女神,象征著速度與勝利,其形象常被描繪為帶有翅膀,傳遞著力量與成功。
1971年,俄勒岡州波特蘭州立大學的學生卡羅琳·戴維森設計了耐克的"Swoosh"標志,靈感來自勝利女神的翅膀,創造了一個簡潔而充滿動感的圖案。
"Swoosh"標志不僅成為了耐克品牌的標志,也隨著時間成為了全球最知名的品牌標志之一,其設計費用最初僅為35美元,但如今價值連城。
耐克品牌自20世紀70年代起迅速崛起,成為全球運動和休閑服飾的領導品牌。"Just Do It"的口號與Swoosh標志共同激勵人們追求卓越。
為了表彰戴維森的貢獻,耐克后來贈送給她鑲有鉆石的金Swoosh別針,以及公司股份和額外的設計費補償。
耐克的品牌故事和Logo設計證明了一個視覺符號如何成為品牌核心,并在全球范圍內產生深遠影響,成為創新、動力和卓越的象征。
3、百事可樂Pepsi創意標志logo
創始人Caleb Bradham最初稱其飲料為"Brad's Drink"。1898年,因發現其成分中的胃蛋白酶(Pepsin)有助于消化,他將飲料更名為"Pepsi",源自"Pepsin"的拉丁文。
百事可樂的Logo歷經演變,但其標志性的紅白藍配色始終未變,成為品牌識別的核心。
4、運動品牌AirJordan標志logo
以NBA傳奇球星邁克爾·喬丹命名,是耐克旗下的子品牌,代表了籃球文化與運動精神的融合。
品牌的標志來源于喬丹一個標志性動作的攝影作品。1997年,喬丹在《HOOP》雜志的采訪中透露,這一動作實際上是一個芭蕾舞動作,他站立跳躍并分開雙腿,被攝影師捕捉下來,后來簡化為剪影形式,稱為Air Jordan的Logo。
Nike的設計師Tinker Hatfield是Air Jordan系列的主要設計者,他不僅留住了喬丹,而且通過設計讓"Jumpman" Logo成為籃球和運動文化的象征。
"Jumpman" Logo以其簡潔有力的設計,傳達了運動的優雅與力量,與喬丹在籃球場上的卓越表現相得益彰。Air Jordan品牌超越了籃球,成為全球文化現象,產品線涵蓋運動鞋、服裝和配件。
5、加倍佳創意標志logo
盡管與超現實主義畫家達利的關聯頗具話題性,但這一軼事缺乏確鑿證據,故其真實性尚待考證,這也為品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
加倍佳的品牌故事凸顯了對顧客體驗的重視和對產品創新的追求,其簡潔而有效的解決方案體現了品牌的核心價值。
6、FedEx聯邦快遞標志logo創意設計
FedEx(聯邦快遞)的標志logo是品牌設計中的一個經典案例,其背后的設計故事體現了創意與功能性的完美結合。以下是對FedEx商標故事的優化敘述:
著名設計師Lindon Leader于1994年設計了FedEx的標志性商標,其設計過程充滿挑戰,旨在創造一個既顯眼又巧妙融入品牌名稱的箭頭。
標志logo中的箭頭被巧妙地放置于"Ex"和"Fed"之間的空白區域,象征FedEx的快速遞送服務和向前的動力,同時指向"Ex",暗示公司的未來方向。
盡管FedEx的商標經歷了細微的調整,箭頭的概念始終是品牌標識的核心,傳達公司的可靠性、速度和全球覆蓋能力。
7、華碩品牌標志設計
華碩的品牌名稱"ASUS"融合了希臘神話中天馬(Pegasus)的首字母"AS",以及"Unique"和"Solutions"的縮寫"US",寓意公司提供獨特解決方案和創新產品的承諾。
華碩的Logo以天馬為靈感,采用帶有翅膀的方形圖案,象征創造力、靈感和超越,傳遞公司追求創新和卓越的精神。
華碩的品牌理念"In Search of Incredible"與天馬的形象相呼應,體現了公司對創新和卓越的不懈追求。
8、亞馬遜標志商標設計
杰夫·貝索斯選擇"Amazon"作為公司名稱,靈感來自亞馬遜河,象征公司宏大的愿景和廣度。同時,"A"字母開頭在目錄和搜索中的優先位置,增加了品牌的可見性。
自1994年成立,亞馬遜從在線書店成長為涉足電子商務、云計算、人工智能和消費電子等多個領域的科技巨頭。
商標logo設計
亞馬遜商標中的箭頭從"A"指向"Z",不僅代表品牌提供全面商品和服務的能力,其形狀也構成一個微笑符號,傳遞出亞馬遜致力于提供優質顧客服務,讓顧客滿意的企業文化。
9、安卓系統品牌機器人logo
安卓(Android)操作系統的Logo設計故事是一個關于創意發想和品牌形象塑造的佳話。
谷歌的設計師IrinaBlok面臨將"Android"這一概念轉化為視覺形象的挑戰。一次偶然的公共場合經歷,廁所門上的性別圖案激發了她的靈感,她巧妙地將男女形象合二為一,創造出了代表安卓系統的機器人Logo。
這個簡單友好的綠色機器人Logo隨著安卓操作系統的發布而迅速普及,成為全球最知名的移動操作系統標志之一。
自2008年面世以來,安卓不斷演進,其Logo也隨著系統更新而有所變化,但始終保持著獨特且具有辨識度的機器人形象。
11、家樂福連鎖品牌創意logo
"Carrefour",法語意為"十字路口",象征匯聚與連接,體現了家樂福作為零售商的定位,即提供一站式購物體驗,滿足消費者多元化的需求。
家樂福的商標由兩個方向相反的箭頭組成,代表顧客從四面八方匯聚而來。箭頭相交形成的負空間構成字母"C",巧妙地將品牌名稱與視覺設計相結合。
自1958年在法國成立以來,家樂福迅速發展成為國際知名的大型零售連鎖企業,以其大型超市和便利商店遍布全球,提供包括食品、日用品、電子產品在內的廣泛商品選擇。
盡管家樂福的商標隨時間經歷了細微調整,但其核心設計元素和品牌理念始終如一,傳達了品牌的穩定性與前瞻性。
12、IKEA家具品牌創意logo
IKEA這一名稱源自創始人Ingvar Kamprad的姓名首字母"IK",以及他成長的地點——瑞典南部的農莊Elmtaryd的"E"和附近村落Agunnaryd的"A",這三個元素共同構成了"IKEA"。
宜家以其創新的產品設計和模塊化組裝引領家居行業,提供價格合理、設計美觀且功能實用的家居解決方案,滿足全球消費者的多樣化需求。
IKEA的品牌故事體現了其瑞典傳統和對家居生活的熱情,同時展現了對創新和可持續生活方式的承諾。宜家已成為全球家居行業的領導者,其產品和理念在全球范圍內產生了深遠影響。
13、索尼品牌創意logo
14、奧迪品牌logo
奧迪的名字來源于創始人奧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的姓氏。"Horch"在德語中意味著"聽",而"Audi"是"Horch"的拉丁語翻譯,同樣表示"聽"。當霍希因為與股東的分歧被迫離開自己創立的公司霍希汽車公司后,他選擇了這個名字作為新公司的名稱。
汽車聯盟的成立:1932年,奧迪與霍希、DKW和Wanderer(流浪者)四家公司合并,形成了汽車聯盟(Auto Union)。這次合并是德國汽車工業的重要里程碑,四家公司聯合起來,共同開發和生產汽車。
四個相互連接的環節:汽車聯盟的標志由四個相互連接的圓環組成,每個圓環代表一個合并的公司。這個設計不僅象征著四家公司的團結和合作,也代表了它們各自的獨立性和特色。四個圓環的標志后來成為了奧迪的官方標志,并一直沿用至今。
奧迪標志的演變:隨著時間的推移,奧迪標志經歷了一些變化,但四個圓環的核心元素始終不變。這個標志已經成為奧迪品牌全球認可的象征,代表著公司的創新、質量和技術實力。
15、蘋果極簡風格創意標志logo
由聯合創始人羅恩·韋恩設計,展現了艾薩克·牛頓在蘋果樹下的形象,寓意深刻但未廣泛使用。
1977年,設計師RobJanoff創造了彩虹蘋果標志,其"咬一口"的設計不僅區分了蘋果與櫻桃,更象征了蘋果II電腦的彩色顯示技術。彩虹條紋代表了多元文化和創新精神。
1998年,蘋果推出了簡潔的單色標志,提高了品牌的通用性和識別度,適應了產品多樣化和全球化的市場需求。
蘋果標志的每一次演變都是對創新和美學追求的體現,從牛頓的蘋果到現代的單色標志,反映了公司的成長和品牌形象的塑造。
每個logo的變化都跟時代性與設計趨勢潮流有很大關系。
16、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logo
不僅是豪華汽車領域的標桿,其標志更是品牌歷史與創新精神的象征。品牌的故事始于戈特利布·戴姆勒的遠見,他在明信片上繪制的星形圖案,預示著公司未來的輝煌。這顆星不僅代表了戴姆勒家族的愿景,也象征著公司對技術與品質的不懈追求。
隨著戴姆勒汽車公司(DMG)的發展,星形標志逐漸成為品牌的核心。1926年,DMG與卡爾·本茨的公司合并,梅賽德斯-奔馳品牌正式誕生。其標志也從單一的星形演變為今天的三叉星,代表著品牌在陸地、海洋和空中的全方位發展愿景。
梅賽德斯-奔馳的標志不僅是一個視覺符號,更是品牌傳承和價值觀的體現。它見證了品牌從創立至今的創新歷程,引領著汽車行業不斷向前發展。
17、維珍集團標志logo
20世紀60年代,理查德·布蘭森及其合伙人在創立唱片公司時,通過一次聚會上女孩的提議,選擇了"Virgin"作為公司名稱,象征著新鮮、純粹和對音樂的熱愛。
在布蘭森的領導下,維珍集團已成為全球性品牌,業務遍及世界各地,展現了品牌策略對公司成功的關鍵作用。
"Virgin"一詞不僅代表了公司在音樂行業的新起點,也體現了布蘭森對品質的追求和對商業的真誠態度。展
維珍集團的品牌超越了字面意義,擴展到航空、鐵路、移動通信和金融服務等多個行業,成為創新、品質和客戶服務的象征。
18、Instagram品牌logo
這個全球知名的社交媒體平臺,其名字背后蘊含著“即時”與“電報”的概念,由創始人Kevin Systrom和Mike Krieger共同孕育而生。"Instant"代表著即刻分享的便捷性,而"Telegram"則讓人聯想到快速傳遞信息的傳統方式,這兩者的結合完美地詮釋了Instagram的核心理念——快速分享視覺內容。
自2010年面世以來,Instagram以其獨特的設計理念迅速俘獲了全球數億用戶的心。它不僅徹底改變了人們記錄和分享生活的方式,更對廣告、營銷和個人品牌建設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隨著社交媒體趨勢的演變,Instagram不斷創新,推出了Instagram Stories、IGTV、Reels等多樣化的功能,滿足用戶多變的社交需求。
Instagram的品牌故事是創新精神和技術革新的典范,它將“Instant”和“Telegram”的概念巧妙融合,打造出了一個在全球范圍內廣受認可的獨特品牌形象。這個平臺不僅是視覺藝術的展示窗口,更是全球文化交流的大熔爐,讓每一個瞬間都有機會成為永恒。
樸琢品牌編輯觀點POOZHUO
知名LOGO、優秀標志、簡約LOGO、品牌升級
迎大家來到小趙愛聊天的頻道,請帥氣與貌美的帥哥美女們動動你們的發財的小手手點贊、評論、轉發,謝謝大家!小趙在此也祝大家龍年大吉,事事順利!2024年點進來看這篇文章的你必定好運伴隨!財運亨通!
文|小趙愛聊天
編輯|小趙愛聊天
當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和科技創新的不斷推進,各行各業都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而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背景下,公司作為現代經濟組織的重要載體,承擔著推動經濟增長、引領產業發展、實現可持續發展等重要使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全球范圍內,涌現出了眾多知名的跨國公司,它們不僅在商業領域取得了舉足輕重的地位,更是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成為了時代發展的見證者和引領者。
每一家知名公司的成長歷程,都離不開時代背景的烘托和市場環境的影響,而這種發展的歷程,往往也會成為時代變遷的縮影,反映出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的方方面面。無論是從最初的創業階段,還是逐漸壯大的成長歷程,這些公司都在不斷地適應和引領著新的市場趨勢,推動著全球經濟的蓬勃發展。
每一家知名公司,都有其獨特的發展歷程和成長故事。以亞馬遜公司為例,它是由杰夫·貝索斯在1994年創建的,當時的互聯網泡沫時代為其提供了良好的發展契機,也為其未來的快速擴張積累了寶貴經驗。
隨著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普及和應用,亞馬遜公司也在不斷完善自己的商業模式,從最初的在線書店逐步拓展到如今的電子商務、云計算、人工智能等多元化領域,為消費者帶來了全新的購物體驗。
在當今世界,有許多知名的跨國公司,它們在全球范圍內擁有極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成為了各自領域的佼佼者。而在這些知名公司中,又有一些公司的規模和實力更為突出,被譽為全球最大的公司,它們分別是蘋果、谷歌、微軟、亞馬遜、臉書、阿里巴巴、特斯拉和強生。
1. 蘋果公司
蘋果公司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成立于1976年,由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恩·韋恩共同創立。作為蘋果的第一款成功個人電腦,Apple I的推出標志著蘋果公司的正式成立,而后來推出的Macintosh、iPod、iPhone、iPad等產品,更是在全球范圍內掀起了科技革命的風潮。
2. 谷歌公司
谷歌公司成立于1998年,由拉里·佩奇和謝爾蓋·布林共同創立,是全球最大的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商,也是互聯網廣告市場的領軍企業之一。谷歌公司的使命是“組織世界的信息,讓人人皆可訪問并從中受益”,在不斷探索和創新的道路上,推出了許多備受用戶喜愛的產品和服務,如谷歌搜索、Android系統、谷歌地圖、YouTube等。
3. 微軟公司
微軟公司成立于1975年,由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共同創立,是全球最大的個人電腦軟件開發商,也是個人和企業云計算解決方案的領先提供商。微軟公司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統和Office辦公軟件,深刻影響了全球的科技產業,而Azure云計算平臺的崛起,也為其在云計算領域的發展壯大提供了有力支撐。
4. 亞馬遜公司
亞馬遜公司成立于1994年,由杰夫·貝索斯創立,總部位于美國西雅圖,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和云計算公司,也是全球最具價值的品牌之一。亞馬遜公司的發展歷程被稱為“亞馬遜速度”,其堅持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不斷進行創新和變革,為用戶提供更便捷、豐富的購物體驗。
5. 臉書公司
臉書公司成立于2004年,由馬克·扎克伯格等人創立,是全球最大的社交網絡平臺之一,也是互聯網廣告市場的主要參與者之一。臉書的使命是“連接全世界的人,讓世界更開放、更聯系”,通過不斷推出新功能和產品,如臉書、Instagram、WhatsApp等,為全球用戶構建了豐富多彩的社交生態圈。
6. 阿里巴巴集團
阿里巴巴集團成立于1999年,是中國領先的科技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和零售平臺之一,其創始人是馬云。阿里巴巴集團的使命是“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致力于打造未來的商業基礎設施,為中小微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數字化、智能化的商業服務。
7. 特斯拉公司
特斯拉公司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專注于電動汽車、太陽能產品和能源存儲系統的創新型公司,由艾伯哈德·塔彭寧等人共同創立。特斯拉的愿景是“加速可持續能源的推廣和應用”,通過不懈努力和持續創新,公司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推動了整個汽車產業的綠色轉型升級。
8. 強生公司
強生公司成立于1886年,是一家全球知名的醫療健康公司,總部位于美國新不倫瑞克,也是全球最大的醫療器械和日用消費品制造商之一。強生公司的產品涵蓋醫療器械、非處方藥、個人護理產品等多個領域,為全球消費者的健康和美麗提供全方位的解決方案。
每一家知名公司的背后,都有一群優秀的創始人和團隊,他們懷揣夢想,勇于創新,最終開創了屬于自己的商業傳奇。而這些創始人的個人經歷和創業故事,往往也會給人們留下深刻的啟迪,成為社會各界熱議的話題。
1. 馬云: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
馬云,是中國著名的企業家和商業領袖,也是阿里巴巴集團的創始人之一,他的創業故事被譽為是中國互聯網創業史上的一部“勵志傳奇”。曾經的英語老師,通過一次次的堅持和努力,馬云成功地將阿里巴巴打造成了全球電子商務巨頭,實現了“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的宏偉愿景。
2. 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微軟公司的創始人
比爾·蓋茨和保羅·艾倫,是全球IT行業的傳奇人物,也是微軟公司的創始人。1975年,他們在美國的新墨西哥州阿布奎基,創建了微軟公司,開啟了個人電腦時代的全新篇章。而微軟推出的Windows操作系統,更是成為全球用戶耳熟能詳的“電腦界之王”。
3. 杰夫·貝索斯: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
杰夫·貝索斯,是全球電子商務領域的開創者和領軍人物,也是亞馬遜公司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他曾經在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工作,然而面對互聯網的巨大發展潛力,他毅然決然地選擇創業,并創建了亞馬遜公司,成為“全球最有影響力的網絡零售巨頭”。
4. 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恩·韋恩:蘋果公司的創始人
史蒂夫·喬布斯、史蒂夫·沃茲尼亞克和羅恩·韋恩,是蘋果公司的三位創始人,他們的合作,開創了蘋果公司燦爛輝煌的發展歷程。1984年,蘋果公司推出了標志性的Macintosh個人電腦,隨后又相繼推出了iPod、iPhone、iPad等劃時代的產品,成為了全球科技創新的領頭羊。
眾所周知,一家公司能夠取得長足的發展,離不開創始人的智慧和勇氣,更離不開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和奉獻精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行業的佼佼者,這背后往往還隱藏著一系列成功的秘訣和獨特的發展戰略。
1. 團隊合作和創新
在當今知識經濟和創新驅動的時代,團隊合作和創新能力被視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源泉。優秀的團隊,能夠匯聚各方的智慧和力量,不斷推出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實現可持續的創新發展。
2. 以用戶為中心
“以用戶為中心”已經成為了當今商業發展的重要理念,而這也恰恰是許多知名公司能夠脫穎而出的重要原因所在。無論是在產品設計、服務體驗還是市場營銷中,始終將用戶的需求和感受放在首位,傾聽用戶的意見和建議,與用戶真正產生共鳴,才能贏得持續的市場認可和支持。
3. 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和進步,公眾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戰略提出了更加迫切的期待。在實現自身健康發展的同時,公司也需要積極承擔起社會責任,關注環境保護、公益慈善、員工福祉等多方面的議題,為社會和可持續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可以說,公司就如同一棵參天大樹,而其創始人和員工,則是這棵大樹茁壯成長的根基和力量所在。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相信各家知名公司將繼續秉承初心,勇于創新,為推動經濟社會的全面發展,為實現人類美好生活的愿景,不懈努力和拼搏奮斗!
責聲明:文中有一些圖片來源自網絡,如有版權請通知我刪除,謝謝!
“結繩記事”是計算的開端
如果說“結繩記事”僅是計數,那么“算籌”就是真正的計算工具
算盤也是我們老祖宗的杰出發明,最擅長“加減乘除”,包括但不限于乘方、開方、對數等。還能進行開發智力的“珠心算”。別小看算盤,不信做連“加”連“減”,保準比計算器還快速、準確。我有珠算“四級”證書,你呢?
契克卡德和他制造“計算鐘”。威廉·契克卡德是德國數學、天文學教授?!捌蹩丝ǖ掠嬎沌姟笔?623年~1624年研制的,可以進行四則運算。契克卡德被認為是研制機械式計算機器的第一人。
“算盤”的影響力很大,1642年由年僅19歲的法國科學家、數學家布萊斯·帕斯卡參考“算盤”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帕斯卡計算器(也叫滾輪式加法器)。
如果需要乘法,需要萊布尼茨乘法器。1673年德國數學家萊布尼茨設計了一架可以進行乘法的機械計算器。它能進行乘法、除法、平方的演算,可以進行四則運算,最終答案可以最大達到16位,并且參考了“陰陽八卦”,提出了“二進制”數的概念。
巴貝奇差分機,1819年英國科學家巴貝奇設計。這臺機器能提高乘法速度和改進對數表等數字表的精確度,還可以進行函數運算。為現代計算機設計思想的發展奠定基礎,有人稱巴貝奇為計算機之父。
這是Curta計算器,二戰后期的1947由奧地利工程師Curt Herzstark發明?,F在市場存量還不少,已經被作為古董收藏。
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這是著名的“ABC計算機”(為啥叫ABC?知道的請在評論區留言),是世界第一臺電子計算機,在1935~1939年間由美國阿塔納索夫和克利福德·貝瑞共同研發,用于求解線性方程組。
這是圖靈和他的“圖靈機”。艾倫·麥席森·圖靈在1939年,為破解德軍的英格爾碼密碼而制造。圖靈是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能之父。1954年6月7日,圖靈被發現死于家中的床上,床頭還放著一個咬了一口的蘋果。 警方調查后認為氰化物中毒,調查結論為自殺,年僅42歲。據傳喬布斯的蘋果公司使用的LOGO,就是向圖靈致敬。
這是世界著名的,第一臺通用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于1946年2月14日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美國國防部用它來進行彈道計算。它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
IBM 701,IBM公司在1951年推出的第一臺商用電子計算機,它是一臺使用電子管和磁鼓存儲器的計算機。這標志著計算機開始進入商用領域。
TRADIC晶體管計算機,1955年由貝爾實驗室研制出的世界上第一臺全晶體管計算機。它裝有800只晶體管,只有100瓦功率,占地也僅有3立方英尺。
IBM360計算機,1964年4月7日,在IBM成立50周年之際,由年僅40歲的吉恩.阿姆達爾(G. Amdahl)擔任主設計師,歷時四年研發的IBM360計算機問世,標志著第三代(集成電路)計算機的全面登場,這也是IBM歷史上最為成功的機型。
1968年HP公司在廣告中稱為“個人電腦”的HP 9100A。
Kenbak-1是世界公認第一部個人電腦,1971年在《科學美國人》雜志上做廣告銷售,當時售價750美元,不過銷售量僅為40臺。
Alto電腦,1974年在施樂帕洛阿爾托研究中心建造。該電腦首次出現了圖形化界面及“鼠標”。喬布斯、比爾蓋茨都參觀過呀,呵呵!
Apple I型電腦,1975年6月29日,由斯蒂夫·沃茲尼亞克在惠普公司辦公室手工打造而成,這只是一臺原型機。
Apple II 來了,這是一種最先出現且最成功的個人電腦。國外內出現了很多“兼容”機,香港的“HKC8800”、大陸的“中華學習機”。CPU使用的是大名鼎鼎的MOS 6502,這也是任天堂“紅白機”用的處理器。很難想象,我第一用AppleII竟然是玩電腦游戲“淘金者”。
CEC-I中華學習機是由電子工業部計算機與信息局組織,清華大學主持聯合設計,多家企業參加研制成的微型計算機,Apple IIe微機兼容,并有所增強。
這是我1985年用過的萊賽310電腦,香港偉易達公司設計制造,處理器是Z80。用電視機做顯示器,用錄音機做存儲,是我學電腦的“首機”,現在依然無比懷念。
IBM PC 5150,IBM 在1981年8月12日推出的“個人電腦”,使用英特爾8088微處理器,微軟MS-DOS操作系統。一經上市,它很快占據了市場主導地位,很快又出現各種品牌的“兼容”機,也為后世的“組裝機”打下了伏筆。
1983年,蘋果公司推出的第一臺圖形界面的個人電腦Lisa。由于售價高,運行速度慢等原因,Lisa在市場上并沒有獲得成功。
1984年蘋公司推出的Macintosh電腦,這款電腦非常成功,后來稱蘋果電腦為Mac機就是來源于此。
東芝T1100,日本東芝在1985年推出的世界上真正意義上的“筆記本”電腦。
1993年蘋果公司開始制造,采用ARM處理器,具備觸控屏幕、紅外線、手寫輸入(甚至支持草書)等,是一個先于時代的產品。
1998年,第一代iMac G3橫空出世,率先將 CRT 顯示器、電腦主機、音響集成在一體的同時,又將體積控制在當時看來“嬌小”的程度。
iPad是蘋果公司于2010年1月27日發布的平板電腦,采用了蘋果1G赫茲的A4處理器,帶有9.7英寸IPS觸摸屏,內置了麥克風、虛擬鍵盤、支持連接藍牙鍵盤、電子羅盤、加速度計(持握方向傳感器)、環境光線傳感器等。
您第一臺電腦是啥?評論區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