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網友猜測為微軟意向投資子彈短信的照片,后被羅永浩辟謠(圖源sina.com)
雖然事后羅永浩對本次照片瘋傳事件背后的解讀進行了辟謠,但是“子彈短信”的火爆確實有目共睹,在上線兩天的時間,沖到蘋果APP Store社交排行榜第一、全榜第四名,長時間占據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載量前列。上線第7天,就拿下了1.5億元A輪融資,上線11天后,用戶下載激活量超500萬。
微軟MSN PK 騰訊QQ:騰訊勝!
騰訊系即時通訊軟件一家獨大,寡頭地位穩固。“子彈短信”的橫空出世,無疑是給了平靜的湖面丟下了一顆石子。加上“子彈短線”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如此傲人成績,即使微軟有投資意向,也顯得合情合理,畢竟微軟在社交領域,走的不是很順暢。
曾紅極一時的MSN登錄界面(圖源網絡)
在PC時代,和騰訊QQ并稱為中國即時通訊軟件的兩座大山的——微軟MSN,在2013年第一季度,微軟停止了全球MSN服務,彼時,相比騰訊QQ的7成市占率,MSN還不足5%。
MSN在產品、開發、運營、推廣上都落后于騰訊QQ,應用功能和服務都與QQ差距越來越大,例如廣告過多、界面不美觀,缺少視頻通話、離線發送、斷點續傳、截圖功能、群組功能等。用戶體驗非常糟糕,安全機制又比較脆弱。
在騰訊QQ快速發展的同時,微軟MSN幾乎沒有改進和更新,再加上微軟對MSN的定位數次改變,導致MSN失去了一個又一個機遇,因此MSN走入絕境也不足為怪。
飛信 PK 微信:騰訊勝!
要說現在最火的及時通訊軟件非微信莫屬,微信已經不僅僅是個通訊軟件,微信已經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然而即時通信軟件歷史上,有一個軟件不得不提——中國移動當家產品飛信。
微信和飛信(圖源sohu.com)
在08年~09年的時候,飛信成了手機必裝的應用(那時還不叫APP),當時還是2G的天下,09年3G也剛剛來臨,當時流量資費較貴,短信還是1毛錢1條,而飛信依靠免流量神一般的操作,獲取了大量用戶。熟人之間只要都是移動手機號,就可以互相添加為好友,同學、同事之間還能組建飛信群,在電腦上也可以直接給好友發短信,可以說是非常便捷。
飛信在巔峰時期,注冊用戶高達5億,活躍用戶達到9000萬。只可惜,中國移動硬生生將飛信這張好牌打得稀巴爛。中移動為了維護壟斷地位,飛信只有在移動用戶之間使用才會免費,其他運營商不能注冊飛信。
2011年微信橫空出世,加上3G的傍身,真正實現了用戶之間溝通免費。在飛信還只能發文字的時候,微信已經能發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溝通方式,微信最初支持QQ好友、通訊錄等好友一鍵導入,整個社交鏈被微信一舉拿下,飛信只能仰天長嘆咯。
子彈短信PK微信:猛如子彈還是言過其實
子彈短信在8月20日錘子新品發布會上推出,子彈短信的熱度一直還在延續,近期老羅和騰訊方面的“碰瓷”事件,又讓“子彈短信”火了一把。對于子彈短信的出世,大部分媒體認為其將對微信構成威脅、打破中國傳統社交領域的傳統格局,甚至是威脅微信的霸主地位。
子彈短信(圖源sina.com)
點燃子彈短信的三把火
第一把火:在科技圈,說到營銷,不得不提錘子科技的老羅,能將手機新品發布會開成相聲大會的,科技圈也就僅此一人了。老羅持續在微博上為子彈短信造勢、制造話題、宣傳子彈短信的優勢,運營團隊也在不斷解決軟件所遇到的問題,拉近和用戶之間的距離。
第二把火:相較微信,子彈短信解決了非子彈短信用戶和子彈短信用戶跨平臺交流問題,不受網絡限制,有信號即可,雖然目前非子彈短信用戶還不能給子彈短信用戶跨平臺發信息,但是減少了網絡對平臺社交軟件的限制。
第三把火:子彈短信界面清爽,沒有多余功能,全局懸浮按鈕聊天更便捷。老羅獨愛的語音識別傍身,首創語音和文字同時發送,語音進度條可調整。永久顯示好友使用過的歷史頭像、保留與好友的最初幾條對話,避免好友過多以及勤換頭像帶來的的尷尬。
子彈短信撼動微信:機會渺茫
子彈短信雖然一路自帶光環,但是有很多不足。朋友圈是用戶非常看重的一個功能,子彈短信竟然缺失。社交+資訊備受爭議,大多數用戶認為這樣的設計脫離了專注溝通的初心。大多數用戶下載注冊后發現好友太少,僅僅是為了嘗鮮,在發覺缺失聊天樂趣后,卸載軟件的用戶大有人在,軟件流失率高。
微信在社交領域叱咤僅8年之久,用戶已養成習慣,粘性極高。作為一個集社交、支付、娛樂與一體的大生態,微信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獲取的一部分。除了微信龐大的用戶量,資本優勢也是子彈短信無可比擬的。
羅永浩曾在直播中透露子彈短信融資細節:騰訊投資部門要投資,幾十家排隊等B輪。然而在9月10日晚,騰訊投資并購部回應稱“并無此事,只是在多日前曾在微信上有間斷溝通,未曾提及投資事宜”,可見騰訊并沒有將子彈短信放在心上,不然依照騰訊的做法,早就投資了。
除了子彈短信,微信就可以高枕無憂了嗎?——未必!
對于微信,甚至是整個騰訊系,最核心的價值是什么?關系鏈!目前頭條系的興起對微信來說是個非常大隱患,為什么這么說?頭條系,尤其是抖音,截至到2018年8月,抖音公布的全球月活用戶數已經達到5億,接近微信的一半,微信從1到10億,用了7年,而抖音到今天也只有兩歲大。
用微信的你,還記得有一個似乎被世界遺忘的產品嗎?目前還在無聲無期默默耕耘著,它就是中國移動的親兒子——飛信。
日前,中國移動發布兩則招標公告,一是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二是2017-2018年和飛信業務運營支撐服務項目。這兩則招標公告證明了曾經紅極一時,又因微信等OTT興起而沒落的飛信仍舊在運營。
值得一提的是,兩個項目服務期均僅為一年,其中,中移互聯網有限公司2017-2018年和飛信客戶端技術實施與支撐項目,招標金額達3626.5萬元,和飛信業務運營支撐服務項目招標金額達4764.6萬元,總計招標金額達8391.1萬元。一年服務費便超過8千萬元,足以說明現在飛信并沒有大家想像的那樣一蹶不振,反而活得應該很好。
就幾年前來說,曾有一款產品對騰訊QQ形成了不小地挑戰,不過,伴隨著微信的誕生,這款產品最終被徹底擊敗。它就是中國移動2007年推出的飛信,可以免費收發短信、并在手機和PC端間切換,也可在不登陸情況下通過短信與對方交流。這個功能在當時是非常領先的,曾被視為QQ的有力挑戰者,注冊用戶量達到3億。
特別是在2012年之前的大學校園里,學生會等就喜歡用飛信來通知和群發消息。因為獲得了學生、上班族等年輕用戶的青睞,一時間飛信被視為QQ最有力挑戰者,注冊用戶最高的時候達到5億之多,活躍用戶也近1個億。
但是這一切都在遇到最大的競爭對手微信之后發生了轉變,2015年的數據顯示,手機飛信人均業務量從2014年12月的42條下降至29條,零消息量用戶從55%增長至83%。對于飛信的月活躍用戶,也呈現出日益下降的趨勢。
隨著移動互聯網時代來臨,微信等眾多社交工具崛起,飛信逐漸被人們淡忘。
那么,現在的飛信在做什么?
在2016年,飛信已經改名了,叫做和飛信,主打企業市場。此前飛信短信業務下線,一度傳言中國移動將徹底關閉飛信業務,但中國移動進行了否認。現在根據中國移動飛信部門人員透露,飛信已經推出企業版,為企業提供同辦公整體解決方案。
中國移動還是無法放棄飛信,想推出企業版的和飛信正面挑戰釘釘、企業版微信,搶奪最后的防線。企業版和飛信可以獨享專線網絡,有類似微信朋友圈的“工作圈”、OA應用、考勤打卡、審批、團隊云盤、企業通訊錄、團隊協作等功能。
此外,結合運營商的通信優勢,企業版飛信還推出“雞毛信”功能,支持短信與消息的上下線互通,用戶不安裝APP也可以收到信息,完成企業內部溝通。
如今社交領域已經是騰訊的天下,你覺得飛信還有翻身的機會嗎?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電腦報新媒體矩陣更多精彩
多年前的飛信
相信有很多人都對飛信都不是很陌生的把,而隨著科技的蒸蒸日上,并且經過電腦端就可以發送信息到手機上,所以以至于到現在慢慢的淡出我們的生活照,飛信也是一款聊天的軟件,有很多人或許根本就不知道中國移動之前還曾推出過這樣的軟件,這個品牌防水防塵、抗摔還有拍照方面還是得到的認可的。然而飛信還是淡化在人群里,而這里面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三家運營商爭鋒相對
我們國家有三家電信運營商,而他們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雖然說只是三家運營商,但是至今都沒有找到競爭與合作的平衡點,只是相互的將把對方當成了敵人,已致在最開始的時候,兩家運營商還是黑白分明的,例如中國聯通和中國移動用戶之間短信是不可以互相發送的,而對于現在來說是不是感覺很不可思議呢。而飛信是中國移動的成功,在以前的年代也是不支持給中國聯通用戶發短信的,也不支持中國聯通的手機號碼注冊,把飛信的用戶圈之允許放在自己的網內,盡管是強大了自己而打擊到了對手,但是往遠一點來看就是給用戶帶來了很多的不便。然而現在微信好像就帶有天然的連接屬性,只有是有手機號碼的都是可以注冊成功呢,并且qq號碼也可以進行注冊,各大運營商之間就紛紛筑墻,而互聯網公司相反的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間。
均被微信所替代
這個主要可以說明都缺少長遠的眼光。從最開始的短信大戰,移動公司就推出了飛信這樣的神器,在到后來的流量大戰,而飛信的推廣也是在短信收入降低的前提下來實現的,一直到目前為止,就好比說用戶每發出一條短信,有很多的運營商都在增加流量的額度。還有他們沒辦法適合不了互聯網這個行業,而互聯網公司節奏和運營商是完全不一樣的,互聯網公司是有很多的人員流動的,并且大部分都是保持在一個年輕的陣容,就這一點運營商遠遠達不到的,運營商是央企,在員工都是非常固定的,而且運營商的特長是擅于把各種都外包出去,在這一點上互聯網的大部分都是專業的,所以說為什么運營商是很難趕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