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U-Z可以說是測試CPU的頭號軟件, 軟件型號十分地小巧,也在第一時間增加對于新款CPU的支持,基本上每次CPU測評都會測試CPU-Z的性能。不過之前在從事CPU-Z測試的時候,由于軟件的限制,英特爾的新一代處理器測試的性能為P核+E核的混合性能,而這也引起了AMD的不滿,稱英特爾將PE核在一起運算并不公平,自家則是純大核運算,有本事就P核硬碰硬。如今CPU-Z似乎實現了這個愿望。
根據最新版本的CPU-Z,版本號將升級到2.09,增加了對于Intel Meteor Lake處理器的完整支持,原來僅支持識別P核和E核,現在包括P核、E核、LP核,包括核心、緩存數量等具體參數,另外針對英特爾將于下半年發布的Arrow Lake處理器,CPU-Z 2.09版本也進行了初步識別,應該是能夠順利識別出處理器的型號等基本參數。而AMD這里則支持最新的Hawk Ponit、Hawk Point 2,包括增加對于Zen 4與Zen 4c的識別。此外針對P核 E核的測試,CPU-Z也進行了改進,現在消費者可以直接使用CPU-Z進行全核心與單獨P核的測試,從而更好地了解大核的性能。毫無意外的是,等到CPU-Z 2.09版本的大規模普及,估計到時候關于P核E核的口水戰將會愈演愈烈。
除此之外針對高通驍龍處理器,CPU-Z推出了CPU-Z for ARM64版本,增加了對于驍龍8cx Gen1/2/3等處理器的支持,以及大小核、指令集的顯示。畢竟現在驍龍等處理器在PC的市場份額越來越高,自然也引起了CPU-Z的注意。
為最常用CPU檢測軟件的CPU-Z,不但能收集處理器名稱、編號、代號、進程和緩存等信息,以及實時監測每個內核的內部頻率和內存頻率,還能收集主板和芯片組,內存類型、大小、時序
此次CPU-Z 2.09版里,增強了對英特爾Meteor Lake的支持,并初步支持了Arrow Lake,同時還支持了AMD的Hawk Point和Hawk Point 2(Zen 4/Zen 4c),不過沒有說明到底是初步支持還是完全支持。此外,該版本還增加了對英偉達GeForce RTX 4070 SUPER(AD104-350-A1)GPU的支持。現在軟件不僅能確認頻率和緩存大小,還能詳細說明每種內核類型的數量,對于Meteor Lake這種配備三種不同內核類型(P-Core、E-Core和LP-Core)的CPU來說特別有用。
CPU-Z 2.09版主要的更新支持內容:
改進了對英特爾Meteor Lake處理器的支持,以及對Arrow Lake的初步支持。
支持AMD Hawk Point和Hawk Point 2(Zen 4/Zen 4c)。
英偉達GeForce RTX 4070 SUPER(AD104-350-A1)。
基準測試現在可以在單個核心集/集群上運行。
內置的基準測試也已更新,允許用戶在單個內核集/集群上測試CPU,似乎代替了“Threads”設置,為用戶提供了更多的選擇。有趣的是,盡管GeForce RTX 4070 Ti SUPER和RTX 4080已經發布了,但這次更新也僅支持RTX 4070 SUPER,這意味著接下來很快會有另外一次更新。
CPU-Z 2.09版,地址:點此前往>>>
ntel第12代酷睿發售已經過去一年,而現在代號Raptor Lake-S的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終于正式登場。第13代酷睿改進了制造工藝、微架構增加了核心數量,為用戶帶來了性能更強大的裝機選擇。
↓↓↓點擊視頻了解新平臺 ↓↓
<script src="https://lf3-cdn-tos.bytescm.com/obj/cdn-static-resource/tt_player/tt.player.js?v=20160723"></script>
Intel對第13代酷??偨Y了4大“香”點、共13大亮點。包括“平臺實力香”、“游戲玩得香”、“超頻體驗香”、“揮灑創意香”,總之就是包含了玩家和設計師用戶最關注的點,帶來更高執行效率和更好使用體驗。不過,第13代酷睿是怎樣做到這些提升的呢?讓我們來看個究竟。
第13代酷睿臺式機處理器代號Raptor Lake-S,性能核代號Raptor Cove,能效核依然是Gracemont。工藝方面還是Intel 7工藝,不經過升級到了第3代Intel SuperFin晶體管,擁有更好的通道移動性,頻率可以做到更高,能效方面也有更佳表現。
具體來看,Raptor Cove性能核最高睿頻提升了600MHz。而且,在標準電壓下,可相對上代提升200MHz,而在標準頻率下,電壓可降低50mV以上。此外,Raptor Cove的二級緩存也增加到了每核心2MB,同時采用了全新的動態預取算法“L2P”,進一步提升了緩存工作效率。
大家可能注意到,首發6款第13代酷睿都把能效核的數量增加了一倍,同時每個能效核集群的二級緩存也增加到了4MB,頻率最多提升了600MHz,無疑大大增加了第13代酷睿的多線程性能。
相對于上代Alder Lake-S,Raptor Lake-S在內存控制器方面也進行了升級,支持的基礎頻率從DDR5 4800升級到了DDR5 5600,環狀總線頻率也最多提升了900MHz,最高可達5GHz,由此可以大幅提升內存帶寬和降低內存延遲。此外,Raptor Lake-S的三級緩存也從最多30MB升級到了最多36MB。
綜合上面的改進,Raptor Lake-S在SPEC rate2017 Int測試中最多可獲得15%的單線程性能提升和41%的多線程性能提升。
得益于改進版Intel 7工藝,酷睿i9 13900K的每瓦性能也得到了加強,在65W功率下即可獲得相當于酷睿i9 12900K 241W功率的性能,而同為241W時多線程性能更是高出37%。
在第12代酷睿發布時,我們就曾經介紹過Intel為了核心的最優化調度專門在處理器中設置了一個硬件線程調度器,搭配Windows11可以實現更優化的調度。而第13代酷睿則對這個硬件線程調度器進行了進一步升級,讓它可以通過機器學習技術來更新線程級別邊界,讓P核和E核的調度更加合理和高效,同時Windows 11 22H2版也對此進行了針對性優化。
綜合以上的改進,第13代酷睿無論是單核性能還是多線程性能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時在能效方面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首批上市的第13代酷睿包括了6款K系產品。包括酷睿i9 13900K/KF、酷睿i7 13700K/KF、酷睿i5 13600K/KF,而我們首測使用的Intel測試套裝中包含了酷睿i9 13900K與酷睿i5 13600K。
酷睿i9 13900K/KF具備8P+16E的核心規格,相對上代增加了8個E核,同時P核最高睿頻也從5.2 GHz提升到了5.8 GHz,E核睿頻也提升到了4.3 GHz,具備32MB二級緩存和36MB三級緩存;酷睿i5 13600K具備6P+8E,P核最高睿頻從4.9 GHz提升到了5.1GHz,E核睿頻則可達3.9 GHz,具備20MB二級緩存和24MB三級緩存。
兩款處理器均內置20條PCIe通道(16條PCIe 5.0和4條PCIe 4.0)、可最多支持 128GB DDR5 5600/DDR4 3200雙通道內存,內置UHD 770核芯顯卡。TDP方面,兩款處理器PL1功率均為125W,酷睿i9的PL2功率為253W、酷睿i5的PL2功率為181W,相對上代有一定增加。
主板方面,Intel也同步推出了新的Z790主板芯片與第13代酷睿搭配(第13代酷睿同樣也支持上代600系主板),新平臺提供了更多的PCIe 4.0通道和USB 3.2 20Gbps接口,方便用戶打造更為強大的旗艦主機。技嘉作為Intel重要合作伙伴,也在第一時間上市了Z790系列主板,本次測試我們就使用了其中的Z790 AORUS MASTER超級雕。
技嘉Z790 AORUS MASTER超級雕(以下簡稱Z790超級雕)配備了20+1+2相直出式數字供電,其中20相處理器供電配備了105A電源級芯片,在高品質MOS芯片和鉭聚合物電容的加持下,響應更快、紋波和工作溫度更低,輕松滿足酷睿i9 13900K全力輸出的供電需求。
Z790超級雕還為VRM供電電路配備了超大超厚的散熱裝甲,具備第三代堆棧式散熱鰭片,并增加了納米碳涂層,有效提升了散熱面積和散熱效率。
內存部分,Z790超級雕配備了SMD內存插槽,并使用了第二代低損耗PCB,大幅增強電氣性能,可支持到DDR5 8000+的極高頻率。主板BIOS也提供了對XMP 3.0與EXPO標準的支持,玩家可以一鍵超頻內存享受極速,也可選擇內存自動超頻,在系統高負載的時候自動提升內存頻率。
主板第一條PCIe 5.0顯卡插槽采用SMD工藝,配合合金裝甲大幅提升抗干擾與抗物理損壞的能力。
主板提供了4個M.2插座,其中第一條加裝金屬裝甲,支持PCIe 5.0×4,并最高可支持安裝新的25110規格SSD,第三條M.2插槽也可支持2580規格。為了保證高速SSD穩定工作不掉速,主板給全部M.2插座都配備了散熱裝甲,其中第一條更是配備了第三代M.2散熱裝甲,超大的散熱片可輕松吸收PCIe 5.0 SSD的熱量。
I/O部分,Z790超級雕提供了前置+后置USB 3.2 Gen 2×2 Type-C接口,帶寬高達20Gbps,而網絡部分,更是提供了AQC113C萬兆網卡和Wi-Fi 6E無線網卡,輕松滿足玩家高速網絡傳輸需求。
易用性方面,Z790超級雕提供了EZ-Latch Plus免工具快拆設計,M.2 SSD和顯卡裝機更輕松。
綜合來講,Z790超級雕強悍的供電與散熱堆料、強大的擴展能力與各種易用性設計,都堪稱Z790主板中的旗艦,特別適合發燒玩家搭配酷睿i9 13900K這樣的高性能處理器使用。
測試平臺
處理器:酷睿i9 13900K
酷睿i9 12900K
酷睿i5 13600K
酷睿i5 12600K
|散熱器:技嘉水雕PRO 360
主板:技嘉Z790 AORUS MASTER
內存:技嘉AORUS DDR5 6000 16GB×2
顯卡:技嘉AORUS GeForce RTX 4090 MASTER 24G超級雕
硬盤:技嘉AORUS NVMe Gen4鈦雕 2TB
電源:技嘉UD1000GM PG5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
基準測試部分,CPU-Z中,酷睿i9 13900K單核直接跑到了940分以上,相比酷睿i9 12900K提升14%左右,酷睿i5 13600K也跑到了836分,已經超越了酷睿i9 12900K??梢奟aptpor Cove架構的性能核確實效率更佳。多核方面,酷睿i9 13900K相對酷睿i9 12900K提升了近50%??犷5 13600K多核得分也很接近酷睿i9 12900K,數量翻倍的小核功不可沒。
再看看Cinebench R23,酷睿i9 13900K在這里優勢明顯,單核性能相對酷睿i9 12900K領先13%左右,而多核得分更是突破了4萬分大關,遠超上代的27753分??犷5 13600K相對上代在多核方面提升了37%左右,甚至離酷睿i9 12900K也不遠了。Cinebench R20的情況也差不多一樣。
從整個基準測試成績部分來看,酷睿i9 13900K單核性能相對上代最高提升了14%以上,多核性能更是提升了近50%;酷睿i5 13600K單核性能也相對上代最高提升了14%以上,多核性能則提升了近39%,也是飛躍式的增長。
3D渲染應用部分,由于酷睿i9 13900K擁有超多的核心和更高的頻率,相對酷睿i9 12900K的提升最高超過了51%??犷5 13600K也相對酷睿i5 12600K提升了37%以上。由此可見,如果你要打造一臺用于3D建模渲染的設計師主機,選擇第13代酷睿相對上代基本上等于效率提升一半。而對于視頻剪輯和圖片編輯應用來講,兩款第13代酷睿相對上代也分別有最高約13%的效率提升,所以用三件套的朋友也知道該怎么選了吧。
接下來是玩家最關心的游戲測試部分,先看看網絡電競游戲?!禖S:GO》中處理器對幀率的影響相當大,酷睿i9 13900K在1080P最高畫質下已經超過870fps,相對酷睿i9 12900K提升了大約12%,酷睿i5 13600K的表現也很不錯,甚至超過了酷睿i9 12900K?!妒赝蠕h2》對Intel處理器的優化比較好,酷睿i9 13900K的平均幀率直接超過了500fps,要不是游戲鎖600fps上限,酷睿i9 13900K經常撞幀率墻的話,實際成績其實有可能更高。當然,酷睿i5 13600K表現也挺好,已經超越了酷睿i9 12900K?!队⑿勐撁恕防锩妫犷9 13900K保持了最高的幀率,酷睿i5 13600K也比較接近酷睿i9 12900K的表現。
《魔獸世界:暗影國度》的timetest中,酷睿i9 13900K再次領跑,大幅超越酷睿i9 12900K,甚至連酷睿i5 13600K也打平了酷睿i9 12900K?!蹲罱K幻想14》中酷睿i9 13900K突破300fps拿下第一,遠超酷睿i9 12900K,酷睿i5 13600K也明顯超過了上代?!督^地求生》中依舊是酷睿i9 13900K表現最好,比酷睿i9 12900K高出了8%。酷睿i5 13600K在這里比上代酷睿i5 12600K高出了22%,同級別提升很明顯。
再來看看策略類游戲?!厄T馬與砍殺2》千人基準測試中,酷睿i9 13900K領先上代12%以上,而酷睿i5 13600K甚至戰平了酷睿i9 12900K?!段拿?》的AI測試中,單回合完成時間酷睿i9 13900K最短,酷睿i5 13600K也明顯超越了酷睿i9 12900K。
3A游戲部分,《古墓麗影:暗影》中酷睿i9 13900K以22%的優勢勝過了酷睿i9 12900K,酷睿i5 13600K在這里也超過了酷睿i9 12900K?!豆聧u驚魂6》里第13代酷睿也很猛,酷睿i9 13900K相對上代又領先了約18%,而酷睿i5 13600K也超過了酷睿i9 12900K。
《殺手3》中,酷睿i9 13900K依舊保持了領跑的優勢,相對酷睿i9 12900K提升了約18%,而酷睿i5 13600K也贏了酷睿i9 12900K幾幀?!犊撮T狗:軍團》酷睿i9 13900K領先上代13%,酷睿i5 13600K也領先了酷睿i5 12600K大約14%。
綜合來看,第13代酷睿的游戲性能相當不錯,酷睿i9 13900K相對上代最高提升幅度達到24%,而酷睿i5 13600K相對酷睿i5 12600K的平均提升也接近20%了,甚至接近酷睿i9 12900K的水平,可以說性價比非常高了。
內存性能測試
第13代酷睿在高頻內存方面的支持能力也得到了增強。從我們實測來看,酷睿i9 13900K搭配Z790超級雕默頻使用DDR5 6000毫無壓力,而直接把內存頻率拉到DDR5 6400也一樣十分穩定,此時內存帶寬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實際上,Z790超級雕還支持DDR5 BOOST功能,可以一鍵選擇預設最優化超頻方案,讓玩家手中的高頻DDR5內存發揮更多潛力。
超頻、功耗與溫度測試
首先來看看酷睿i9 13900K的考機情況。在Cinebench R23考機測試中,處理器滿載功率最高達到了277.041W,VRM溫度最高保持在了58℃,可見技嘉Z790 AORUS MASTER超級雕的VRM供電與散熱都非常強悍,應付第13代酷睿旗艦處理器都毫無壓力。
酷睿i5 13600K的考機功耗最高達到157.899W,對于技嘉Z790 AORUS MASTER超級雕來說也是小菜一碟。
酷睿i9 13900K在滿載狀態下的溫度不可小覷,因此我們嘗試了降壓超頻,將電壓降低0.04V之后,性能核全核頻率超頻到5.6 GHz、能效核頻率超頻到4.5 GHz,此時CPU-Z多核分數進一步提升。當然,如果玩家有更加強悍的散熱器,也可以嘗試更高的頻率。
得益于相對較低的頻率與TDP水平,酷睿i5 13600K的超頻潛力不錯,我們手中這顆不用加電壓就輕松超到了性能核全核5.5 GHz,CPU-Z多核分數突破一萬分大關,已經可以媲美當年的HEDT平臺旗艦處理器了。
總的來說,得益于進階版Intel 7工藝,第13代酷睿的頻率上限是非??捎^的,只要玩家的散熱手段足夠強悍,主板供電與散熱足夠給力,應該可以挖掘出更多的超頻潛力。
現在來簡單總結一下。第13代酷睿使用了進階版的Intel 7工藝,Raptor Cove性能核也改進了架構、增加了緩存、能效核的數量也得到了翻倍,最高5.8GHz的睿頻頻率使得單線程性能相對上代綜合提升14%左右,多線程性能更是提升了50%左右,堪稱飛躍式的進步??梢哉f酷睿i9 13900K同時解決了生產力和游戲兩方面的高性能需要,堪稱當下綜合性能登頂的處理器。
酷睿i5 13600K也相當搶眼,它作為主流級的處理器卻提供了多達20個線程,解鎖功耗墻的情況下更是可以跑到全性能核5.1 GHz的水平,在游戲性能方面甚至和上代旗艦都非常接近,綜合性能表現也可圈可點,加上第13代酷睿可兼容600系高性價比DDR4主板,性價比簡直高得驚人,想不火都難。
總而言之,不管你是發燒級游戲玩家,還是追求高效生產力的設計師用戶,第13代酷睿都是當下絕對性能和性價比都非常突出的選擇。當然,要發揮出第13代酷睿的全部潛力,一塊優秀的主板也是必不可少的,例如技嘉Z790 AORUS MASTER超級雕,就是用料豪華、做工設計一流、擴展能力強悍的Z790代表作,用來搭配酷睿i9 13900K這樣的旗艦處理器再合適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