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為電競游戲本的頂級品牌,用20999元買了一臺外星人m15 R7 3070Ti。重度使用兩個月后,對這款產品有了比較全面的理解。整體游戲表現滿意,尤其是鍵盤手感非常好,稍顯一般的是散熱能力,最好在空調房內玩。更多結論,詳見視頻。

    起游戲本領域的標桿,詳細童鞋們首先就會想到一個“ET”腦袋的標志。沒錯,Alienware外星人就是無數游戲玩家的夢想裝備。而提起Alienware,在很長一段時間也都是以碩大的機身和十足的分量示人,反正就是和電腦桌上的臺式機搶位置的“巨無霸”。

    早期的Alienware 13設計

    真正一改Alienware“巨無霸”形象的產品,無疑就是該品牌旗下的13英寸產品線:Alienware 13。最早的Alienware 13體重僅有2kg,并武裝了GTX860M級別的獨立顯卡,還可通過Graphics Amplifier性能放大器外接臺式顯卡。可惜,這個時期Alienware 13的處理器為英特爾四代酷睿Haswell-U低壓版(如i5-4210U),孱弱的CPU性能成為了拖油瓶。

    隨后,Alienware 13家族還升級到五代酷睿Broadwell-U(如i5-5200U)/六代酷睿Skylake-U(如i7-6500U)+GTX960M/GTX965M,雖然便攜性依舊但CPU仍是整機的瓶頸所在。

    考慮到真正的游戲玩家可以忍受便攜性的缺失,但游戲性能卻不能含糊的需求,Alienware 13終于在2016年實現了進化:將處理器升級到了六代酷睿中性能級的Skylake-H(如i7-6700HQ),顯卡也一步到位換成了GTX1060,真正在游戲性能上比肩臺式機,并得到了VR Ready認證,而代價僅僅是重量變成了2.6kg,就同檔次的游戲本而言依舊有著便攜性上的優勢。

    步入2017年后,Alienware 13再度得以升級:處理器更新到了英特爾七代酷睿KabyLake-H(如i5-7300HQ),而顯卡也增加了GTX1050Ti的可選項,低配版(i5+GTX1050Ti)的起價僅有11998元(網友:很便宜嗎?!)。

    今天智趣狗為大家帶來的體驗產品,就是新版Alienware 13中的頂配型號,采用13.3英寸OLED觸控屏,i7-7700HQ+GTX1060組合。在這些夢幻般裝備的加持下,新版Alienware 13到底能帶來多少體驗上的提升?別著急,咱們慢慢往下看。

    上周智趣狗曾做過Alienware 13的開箱圖賞,并征集了小伙伴對這款產品的疑慮和問題。所以下面的內容,智趣狗就從大家的問題入手,解讀一下新Alienware 13的變化和特色。

    新Alienware 13到底笨重不?

    這是很多童鞋的顧慮所在,畢竟Alienware 13是將很多15.6英寸甚至17.3英寸游戲本的硬件硬塞進了13英寸的機身里。

    智趣狗的答案是,新Alienware 13便攜性還不錯哦。還記得第一代Alienware 13(搭載i5-4210U的版本)的厚度是多少嗎?答案是接近28mm。而新Alienware 13在配置和性能提升之余,厚度反而被削減到了22mm(非觸控版)和24mm(觸控版),變得更薄了。

    但是,為了解決散熱壓力,新Alienware 13改用了前置轉軸設計,將散熱架至于屏幕轉軸的背面。這種設計雖然可為散熱模塊留出更為充裕的空間,但卻讓新Alienware 13變得“更寬”了。第一代Alienware 13長寬分別為328mm×235mm,而新Alienware 13則提升到了330mm×269mm,增加的34mm寬度就是其為更強性能做出的犧牲。

    變薄了,變寬了,更重了,這就是新Alienware 13給咱們交出的答卷。但即便如此,新Alienware 13的三圍依舊要比市面上絕大多數14英寸游戲本更小,更是完勝同配置的15.6英寸游戲本。從這個角度來看,新Alienware 13依舊是便攜型的游戲本,只是沒有早期產品那般極致而已。

    不過,相對于這點點犧牲來說,相信童鞋們還是更期待新Alienware 13在性能上的質變吧?嗯,用便攜性上的一點點量變換取性能上的質變,你會選擇允許還是拒絕呢?

    OLED屏幕是個什么鬼?

    智趣狗拿到的新Alienware 13采用了OLED屏幕,于是很多童鞋都在問它的屏幕和手機領域的OLED有啥區別。答案是,原理一樣,只是屏幕面積更大。

    怎么說呢,OLED屏幕最大的特色就是無需燈管,而是每個像素自發光。因此,你不用擔心新Alienware 13的OLED屏幕會出現漏光問題,而且可以顯示最完美的純黑色背景。網上有資料稱這塊OLED屏幕的sRGB色域可達210%,相比之下像雷蛇靈刃的120% sRGB色域、技嘉P55W的110% sRGB色域就都顯得蒼白無力了。

    可以說,如果你想拿筆記本搞圖像設計,OLED版的新Alienware 13完全無需外接顯示器,其屏幕自身的素質就能滿足設計師對色彩的要求了。

    對了,OLED屏幕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性,就是在顯示黑色背景時幾乎不耗電。因此,新Alienware 13默認的壁紙、通知和設置界面都是以黑色作為背景,目的就是將OLED省電的優勢發揮到極致。

    需要注意的是,OLED雖然在顯示黑色或深色時省電,但卻在顯示純白或亮背景時更耗電。所以,在外出旅途中使用新Alienware 13的電池供電時,建議大家將瀏覽器、資源管理器的背景色調成暗色系以延長續航效果。

    總的來說,新Alienware 13的OLED屏幕在顯示效果上堪稱完美。可惜,新Alienware 13的屏幕表面覆蓋了一層保護玻璃。于是,新Alienware 13可就不是時下游戲本最熱衷搭配的“霧面屏”,而是“鏡面屏”。雖然官方稱其具備防眩光效果,但在光線下依舊會出現反光,映射出你的倒影。所以,對屏幕顯示要求較高的童鞋,還是拉上窗簾,在暗光環境下用新Alienware 13打游戲吧。

    對了,新Alienware 13還存在一個小小的缺陷,那就是A面的寬度較大,嵌入13.3英寸屏幕后存在較寬的邊框,特別是下邊框更是達到了35mm左右,讓我們有一種“視野”被壓縮的不過癮的感覺。如果新Alienware 13可以引入戴爾自家兄弟XPS13和燃系列的窄邊框概念,塞進14英寸屏幕,相信能進一步提升視覺沖擊力。

    新Alienware 13到底有多強?

    新Alienware 13的配置屬于“強強聯合”,它搭載了英特爾最新的七代酷睿i7-7700HQ處理器,雖然它的工藝制程依舊是14nm,但其默認和睿頻加速頻率卻分別較上代酷睿i7-6700HQ提升了200MHz和300MHz,所以它的運算性能表現更值得期待。

    至于顯卡,智趣狗拿到的新Alienware 13武裝了GTX1060,并配備6GB GDDR5顯存。有關NVIDIA Pascal架構移動顯卡的特性小編實在是懶得多說了(感興趣的童鞋可以點擊《筆記本臺式機顯卡差多少?這5張圖告訴你!》查看Pascal顯卡的特色)

    只要大家能了解一點,GTX1060(移動版)的性能已經可以超越臺式機領域的GTX970,更是完勝筆記本領域的GTX980M。換句話說,新Alienware 13能在1080P+最高畫質下流暢運行你能想到的所有游戲。如果你非要將分辨率提升到2K,那像“刺客信條:梟雄”級別的游戲就需要適當降低畫質了。

    不要忘記,新Alienware 13只是一款13英寸的游戲本,能有如此性能依然足以讓游戲玩家振奮了。如果你非要較真,那還可以通過新Alienware 13背后的擴展塢接口連接Alienware顯卡增強加速器,里面塞進一塊GTX1080臺式顯卡,那現在就沒有新Alienware 13玩不動的游戲了。

    當然,較真的童鞋畢竟是極少數的。就小編的體驗來說,如果早期的Alienware 13還有連接外置顯卡的需求,那最新版的Alienware 13的擴展塢接口已經是可有可無的存在了。GTX1060移動版的性能,真的足以讓絕大多數游戲玩家滿意了。

    新Alienware 13搞的定散熱要求嗎?

    嗯,這個問題小編也很看重。所以拿到新Alienware 13的第一時間就對其進行了拆機,研究了一下它的散熱模塊設計。

    新Alienware 13的拆機難度很低,只需擰下幾顆螺絲就能拆下D面的擋板。

    而新Alienware 13的內部結構給小編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潔與規矩。怎么說呢,新Alienware 13在PCB主板和底蓋之間還覆蓋著一層防滾籠,起到了結構支撐和對芯片電路的保護作用。很多游戲本之所以很輕盈,就是因為取消了類似的防滾籠設計,拆下底蓋就能看到裸露的芯片和電容,如果底蓋受到較大的壓力或沖擊時就會很危險。

    新Alienware 13對內部的所有接口和排線都做出了標注和說明,方便玩家進行配件升級或深度的拆機。

    新Alienware 13標配2個DDR4內存插槽,感興趣的童鞋可以再購買一根內存升級。

    這款產品標配512GB PCIe SSD,同時還預留了1個M.2插槽,覺得硬盤容量或速度還是不達標的童鞋可以再買個SSD,或是組成磁盤陣列。

    新Alienware 13左右各配了2個揚聲器,帶來了頗為震撼的音量和音效。

    新Alienware 13的散熱模塊由2組散熱風扇和三根熱管構成,如果你想對風扇進行除塵清灰,需要擰下背后的2顆螺絲,取下覆蓋散熱鰭片上的套件后才能進行。

    為了提升散熱效率,新Alienware 13在機身后部和兩側都配備了出風口。

    通過測試,新Alienware 13在拷機測試時可以將CPU和GPU的溫度都控制到90度以內,CPU不會因溫度的疊加而降頻,睿頻加速可穩定在3.4GHz左右。由于新Alienware 13的機身很寬,所以發熱源都位于機身靠后的位置,高負載運行時掌托、觸控板和鍵盤區域都能保持較為清涼的狀態,除了風扇噪音增加外,你不會感到任何不適。

    總的來說,新Alienware 13的散熱效率足以讓我們用著放心,感覺舒心。

    新Alienware 13還有啥絕活?

    作為動輒上萬的新Alienware 13,它自然還具備很多絕活。比如,新Alienware 13集成了家族前輩們的RGB燈鍵盤,A面的外星人Logo、C面的電源開關、鍵盤和觸控板的背光都可隨意調節改變,想怎么炫就怎么炫。

    新Alienware 13預裝的音效軟件可以進行豐富的聲音設置,對聲音要求較高的童鞋在這里可以找到很多驚喜。

    殺手網卡自然也是少不了的,不僅可以降低游戲時延問題,還能通過隨機軟件對所安裝的程序進行聯網權限的分配,和手機上的流量防火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設置起來沒有一點難度,讓平時只有高級玩家才會的網絡資源分配變得傻瓜起來。

    新Alienware 13還配備了豐富的視頻輸出接口,包括雷電3、HDMI和迷你DP,多屏輸出妥妥的。

    最后就是獨特的外觀設計了,比如A面三條延伸至棱邊的凹槽、可以翻開到180度的屏幕等等。

    這個游戲本可以有!

    幾天的體驗下來,新Alienware 13給智趣狗的感覺就是爽歪歪:無比驚艷的OLED屏幕、炫酷依舊的外觀設計,澎湃的性能動力,相對便攜的機身和豐富實用的“軟實力”。可以說,除了18999元的售價,新Alienware 13處處都散發著無比誘人的吸引力。

    問題是,Alienware的潛在客戶群都是不差錢的游戲玩家......所以價格對Alienware的潛在消費群體而言從來就都不是事。

    如果你想擁有一款可以隨時背起就走的“專業游戲平臺”,新Alienware 13的表現一定不會讓你失望。如果你的預算不是特別充裕,哪怕是11998元起的低配版,GTX1050Ti的性能也是值得肯定的,在1080P+中高畫質環境下駕馭常見游戲也沒有半點問題。

    只是,新Alienware 13還是有著一些需要改進的細節和缺陷。比如,新Alienware 13身上沒有了讀卡器,類膚材質的掌托容易留下油污,鏡面屏幕的反觀問題以及較寬的屏幕邊框等等。希望今后的Alienware 13升級版可以給我們帶來更多驚喜吧。

    有酷睿 i9—8950HK、NVIDIA GTX 1080 以及 Tobii 眼球追蹤功能,ALIENWARE 17 是你眼中的頂級旗艦嗎?

    從英雄聯盟到守望先鋒,伴隨著職業賽事的不斷完善,電競產業也越來越走向正規化。在這個大背景下,與之相關的各個鏈條,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對空間利用率相對更高的游戲本,就是其中一個。

    過去的兩年里,PC 行業涌現出了眾多的游戲本品牌。但要說被更多人所認可的高端游戲品牌,可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 ALIENWARE。前不久我們拿到了全新頂配版 ALIENWARE 17,下面一起來聊聊,這款產品到底貴在了什么地方。

    更加硬朗的外觀以及足夠精致的做工

    ALIENWARE 17 的 A 面采用「陽極氧化鋁」材質打造而成,同時也保留了標志性的外星人圖案以及三條延伸至棱邊的凹槽,給人一種比較沉穩的感覺。

    除了以上我們提到的這些,ALIENWARE 17 采用了前置轉軸設計,看起來十分硬朗,同時也能夠在保證散熱面積不變的前提下,減少整機厚度。

    當然,在視覺效果之外,增加機身后方突出部分主要的目的還是從散熱角度去考慮。同時,也為接口的排布提供了更多的空間。就我們拿到的全新 ALIENWARE 17 而言,它的接口大部分做到了機身后方。

    其中包括 RJ45 網線接口、Mini DP、HDMI、Thunderbolt 3 以及 Alienware 顯卡增強加速器端口。其它擴展接口方面,其機身左側提供 1 個 Type-C 接口、1 個 USB 3.0 接口以及耳機、麥克風接口;右側提供 1 個 USB3.0 接口。

    幾乎我們平時常用的視頻、音頻、數據傳輸接口都包含在內,可以說全新 ALIENWARE 17 的接口類型足夠豐富。就現階段實際使用便捷性而言,其實你會發現兩個 USB 3.0 接口還是顯得略少,大概只能夠滿足外接一套鍵鼠的需要。

    不過換個角度來看,包括蘋果在內,幾乎所有筆記本廠商都在努力「干掉」傳統 USB 接口,周邊設備更換接口類型大概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無論從 ALIENWARE 的角度出發,還是之于用戶本身,目前其所采用的這套設計在之后的幾年里都是具有競爭力的。

    為游戲而打造的屏幕和手感很棒的操控

    翻開來看下屏幕部分。我們手里這臺 ALIENWARE 17 配備了一塊 17.3 英寸的 QHD (2560 x 1440) TN+WVA 防眩光屏(支持 G-SYNC),屏幕刷新率為 120Hz,最高亮度 400nit。除此之外,其還提供了 FHD (1920 x 1080) IPS 防眩光屏可選。

    簡單說下 ALIENWARE 17 所采用的這塊 TN+WVA 屏幕。其實它本質上依舊是 TN 屏,我們知道,其相比 IPS 屏最大的優勢之處在于響應速度更快,相對來件不容易出現畫面撕裂的情況這也是為什么很多游戲本或者說電競顯示器選擇 TN 屏很大的一個原因。回到我們手里這臺 ALIENWARE 17 身上,由于其支持 G-SYNC,進一步保證了游戲顯示畫面。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 ALIENWARE 還采用了 WVA 技術(全稱 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技術),來保證其可以擁有相當不錯的可視角度。換句話說,用它玩游戲,你大可不必擔心會出現畫面撕裂以及可視角度不足的情況。

    除了一眼就能看到的整體外觀,其實 ALIENWARE 17 在產品細節的處理上,也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它在屏幕底部以及 C 面上方各加入了一條鋼琴烤漆面亮條,很巧妙地提升了產品本身的檔次感。

    C 面整體布局上,全新 ALIENWARE 17 最左邊一排依舊是快捷按鍵,搭配小鍵盤最上方的 4 個,一共設計了 9 個可編輯快捷鍵。

    ALIENWARE 17 的鍵盤按鍵設計是我比較喜歡的地方。它支持「全鍵無沖」技術,同時由于鍵帽是略帶弧度的,所以與手指的貼合度非常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其按鍵本身做成了梯形狀,增加了相鄰按鍵之間的接觸距離,實際按壓過程中,減少了誤觸的情況。

    至于按鍵調教方面,就個人的使用體驗而言,它的反饋力調節相對適中,不會讓人感覺到太硬,同時也沒有太軟。另外,它的鍵程為 2.2mm,可以帶來非常快的響應速度。

    絢麗的燈效已經成為了游戲本必不可少的元素,作為筆記本界有名的「燈廠」,ALIENWARE 在「玩燈」這件事情上可以說是輕車駕熟了。

    ALIENWARE 17 的燈飾包括頂蓋上方的外星人圖案、左右兩側兩組 (四條) 燈帶、B 面屏幕下方的 ALIENWARE 字樣、電源開關鍵、鍵盤背光以及觸控板。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調節不同的燈光顏色以及效果。

    兩側的燈帶可以獨立設置燈光色彩以及點亮動作。

    非常具有辨識度的外星人圖標。

    鍵盤區的燈效調節采用分區的方式。

    ALIENWARE 17 采用了玻璃觸控板,加入了燈效之后,看起來十分漂亮。

    i9-8950HK + GTX 1080,足夠強大的性能表現

    作為游戲本,性能表現終究是考量它是否足夠出色重要的標準之一。首先硬件配置上,我們手里這臺 ALIENWARE 17 搭載了英特爾酷睿 i9-8950HK 處理器,與之搭配的是 16GB DDR4 2666MHz N 內存,機身存儲部分,其配備了一塊 512GB PCIe SSD 以及一塊 1TB HDD,顯卡則為 NVIDIA GTX 1080。

    重點來說下它所搭載的這顆酷睿 i9-8950HK 處理器。它采用了 6 核心 12 線程設計,同時從 HK 后綴也可以看到,其依舊支持超頻。按照英特爾官方以及 CPU-Z 給出的數據來看,它的默認頻率 2.9GHz,單核睿頻可達 4.8GHz,四核睿頻為 4.5GHz,默認 TDP 為 45W。

    具體到 ALIENWARE 17 這里,就 CINBENCH R15 給出的跑分數據而言,其單核成績為 198cb,多核成績為 1150cb。在測試過程中我們發現,接近空載的情況下,它可以超頻至 5.0GHz。

    GPU 部分,大家應該對于 NVIDIA GTX 1080 這塊卡比較熟悉了。它擁有 2560 個流處理器和 64 個 ROP 單元,頻率為 1582MHz,顯存位寬 256bit,顯存帶寬為 320GB/S,支持 8GB GDDR5X 顯存。從以往我們測試的結果來看,它的性能比桌面版稍微差一些,但對比移動版 GTX 1070 優勢是很明顯的。

    當然,從游戲玩家們的角度出發,實際游戲過程中它的表現如何可能更具參考價值一些。有關游戲測試部分,這次我們選擇了《守望先鋒》以及《奇點灰燼》兩款游戲。

    • 守望先鋒測試

    從 2016 年發布至今,《守望先鋒》的玩家基數可以說非常大,這也是此次我們選擇它作為測試對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作為一款射擊類游戲,我們也想要通過它來考察下 ALIENWARE 17 在實際游戲中的屏幕顯示效果如何。

    和以往游戲測試一樣,開始之前首先關閉了垂直同步,同時將其幀率限制調節為上限 300 幀,畫質效果設置為極高。為了大家看起來更加直觀一些,我們通過 Fraps 軟件得出的數據繪制了一份折線圖。從圖表中可以看到,一段時間內,它的幀數穩定在 140 幀以上。就實際游戲體驗而言,沒有出現絲毫卡頓的情況,這也比較符合我們的預期。

    • 奇點灰燼測試

    相比于守望先鋒,有著硬件殺手之稱的奇點灰燼在硬件配置上的要求要更高一些,當然也能更好的體現出設備本身的性能表現是否足夠出色。和前邊的步驟一樣,在測試之前我們同樣將其設置為最高畫質,同時關閉了垂直同步。

    由于奇點灰燼游戲本身自帶 BENCHMARK,所以測試結果較之守望先鋒來講要相對更加客觀一些。在這部分的測試環節中,ALIENWARE 17 交出了 52.9 幀的成績。就實際游戲畫面而言,整個測試過程中它的流暢度足夠高,并沒有出現卡屏的情況,比較令人滿意。

    游戲本中不多見的出色散熱性能

    提及筆記本電腦,散熱可能是大家比較關注的一點。尤其是游戲本往往需要在長時間、高負載的情況下運行,這也意味著它對散熱性能的要求也更為嚴苛一些。

    前邊在測試性能的時候也提到了,這次我們拿到的這款 ALIENWARE 17 搭載了英特爾酷睿 i9-8950HK 處理器以及 GTX 1080 獨立顯卡,想要很好地解決這兩個發熱大戶所帶來的熱量,其實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但經過幾天的體驗之后,可以說,ALIENWARE 17 的散熱表現是最近一段時間所有我摸過的游戲本中最好的。究其原因,我們認為主要得益于兩方面,一方面是其搭載了經改進的 Alienware Cryo-Tech V2.0 散熱技術,另外一方面就是采用全新模具之后,它的通風效果較之老款產品有了大幅提升。

    首先在散熱窗的布局上,除了早些時候比較常見的側置散熱窗,全新 ALIENWARE 17 在機身前方突出的部分上又新增了兩個散熱窗,也就是說,現在它的出風口為 4 個,這也大幅提升了其通風效果。

    同時,由于它新增的兩個出風口是位于機身前方的,所以絲毫不會影響到實際的用戶體驗,這一點你大可不必擔心。

    為了能夠保證設備工作工程中盡可能吸入更多的空氣,它的進風口做的十分夸張。從上圖中也可以看到,其占據了機身底部非常大的一部分區域。另外在進風口的細節處理上,它的格柵其實做的很寬。

    這樣的好處在于,可以盡量增加空氣的吸入量,但也同時意味著很容易吸入灰塵。對此,ALIENWARE 17 的解決辦法是在內部做了金屬網,從而來盡可能降低以上我們提到的這個問題。

    實際散熱表現部分,我們采用游戲體驗 + 極限拷機測試兩種方式。前者比較貼近于大家日常的使用場景,所以也更具參考性,后者則是為了考察它在某些極端情況下的表現。和前邊測試性能一樣,我們依舊選擇了守望先鋒作為測試對象。

    在連續運行 30 分鐘游戲之后,通過溫槍測得的數據可以看到,其掌托部分的溫度只有 25℃,幾乎等同于室溫(空調屋),手掌絲毫不會感覺到溫度上升。

    相對而言,位置更加靠上的鍵盤區溫度要稍微高一些,為 35.9 ℃。但這個溫度依舊控制的非常低,在實際游戲過程中,并不會給操控體驗造成影響。

    極限散熱部分,我們選擇利用 Furmark 拷機軟件對 ALIENWARE 17 進行測試,Furmark 會將整機的兩大發熱部件 CPU 與顯卡全運轉起來。從圖中 GPU 的溫度曲線變化可以看到,運行 15 分鐘之后,其最高溫度上升到了 86℃,之后趨于平穩。

    值得一提的是,整個過程中,溫度上升的幅度相對來講是比較緩慢的,大概 8 分鐘的時候才來到了峰值。這也從另外一個角度說明,它的散熱表現確實是非常棒的。

    一個有趣且實用的黑科技:眼球追蹤

    2016 年 ALIENWARE 剛剛更換新模具之后,我曾評測過 ALIENWARE 17,有些遺憾的是,當時拿到的那臺機器并不支持 Tobii 眼球追蹤技術。所以在拿到全新頂配 ALIENWARE 17 之后,我們也在第一時間體驗了其 Tobii 眼球追蹤功能。

    簡單來說下它的原理。當我們的眼睛看向不同方向時,眼部會有細微的變化從而產生一些可以提取的特征,設備可以通過圖像捕捉來提取這些特征,實時追蹤眼睛的變化同時做出反饋,從而達到利用眼鏡來操控的目的。

    在 ALIENWARE 17 上,Tobii 眼球追蹤功能可以實現的功能有三個,包括通過檢測人眼來自動點亮屏幕、Windows Hello 解鎖界面以及游戲控制。另外,Tobii 目前應用還有一個方面是記錄視角方向,通過可以觀察到職業電競圈手在比賽時的觀察方法,根據視角方向分析來提升技術。

    目前而言,筆記本上常見的 Windows Hello 解鎖方式大致有兩種,一種是指紋解鎖,另外一種是面部解鎖。ALIENWARE 17 的眼球解鎖和面部解鎖有些相似,但其實有著本質區別。它的原理其實和三星 S8 系列的虹膜解鎖一樣,通過識別虹膜來完成。

    同時,二者的提取方式也基本是一樣的,都是主動投射紅外線等光束到虹膜來提取特征。就實際體驗來看,它的錄入過程非常簡單,而且實際識別精度很高,解鎖速度也很快。但有一個問題是,由于 ALIENWARE 17 的眼球追蹤識別儀位于屏幕下方,所以屏幕開合角度會對其產生一定影響。

    它的另外一個功能是喚醒屏幕。簡單來講,在 ALIENWARE 17 處于息屏狀態的時候,你可以通過眼睛注視眼球追蹤儀來喚醒屏幕,而視線脫離屏幕的時候,其會自動熄滅。一方面起到了節能的作用,另外一方面也多多少少對個人的隱私起到了保護作用。

    當然,Tobii 眼球追蹤功能最新奇的一點是它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代替鼠標的一些功能。尤其是在游戲過程中,你可以通過眼睛來非常方便地控制視角。

    包括《湯姆克蘭西:全境封鎖》、《看門狗 2》、《殺出重圍:人類分裂》等大家相對比較熟悉的游戲在內,其目前支持的游戲數量已經超過了一百款,可選空間還是比較大的。

    不過在實際體驗過程中我們也發現,相對于鼠標,通過眼睛來控制的方式響應速度上還是有所差距,會有些許延遲。同時,長時間利用這種方式去進行操控,眼睛會有些累。

    總結來看,現階段 ALIENWARE 的 Tobii 眼球追蹤功能可能更主要的作用是解鎖以及自動點亮屏幕。但最值得期待的顯然還是它在游戲中的應用。如果未來能夠做進一步的優化,這種全新的交互方式顯然會讓操控這家你事情變得更加簡單。

    一款不折不扣的頂級游戲本

    到這里文章差不多也要告一段落了。回過頭再來看文章開始我們提出的那個問題,其實 ALIENWARE 17 的貴確實是有著一定道理的。首先就產品品牌價值而言,得益于在高端游戲本領域多年的積累,ALIENWARE 獲得了眾多玩家的認可。

    在這之外,其本身在產品的打磨上也表現的足夠出色。首先配色方面,除了我們拿到的銀色版本,其還提供黑色可選,這也兼顧到了不同人群的喜好。而在硬件配置上,英特爾酷睿 i9-8950HK 處理器加之目前游戲本中頂級的 NVIDIA GTX 1080 獨顯,讓它在應付絕大多數游戲時,都能表現的非常令人滿意。

    當然,Tobii 眼球追蹤技術的加入也為 ALIENWARE 17 帶來了更多的可能性。正如前邊我們所說的一樣,未來如果能夠做進一步的優化,這種全新的人機交互方式,實用性以及便捷度上都有著非常大的發揮空間。

    整體而言,作為 ALIENWARE 家族中的頂級產品,無論是外觀設計還細節處理,ALIENWARE 17 都做的非常出色。可以說,它各方面都表現出了一款頂級游戲本該有的水準。 ■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