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MC曾為大家分享過Drobo 5N2 NAS的使用體驗。憑借獨家的BeyondRAID技術以及上手簡單的Drobo Dashboard管理軟件,這款NAS較強的易用性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時隔數月,一款同樣來自Drobo的DAS也已經抵達MC評測室,它就是Drobo 5D3。
規格參數
支持硬盤數量:5
支持硬盤類型:3.5英寸SATA硬盤或2.5英寸SSD,mSATA SSD
主機接口:雷電3×2、USB 3.0 Type-C×1
支持特色功能: BeyondRAID、Apple Time Machine、熱插入
散熱:固定式120mm可調速散熱風扇
管理功能:Drobo Dashboard
硬件特性:免工具、免托架;內置電池,提供斷電保護;可用Kensington電腦鎖,保護設備安全(需單獨購買)
尺寸 150.3mm×185.4mm×262.3mm(寬×高×深)
重量 3.9kg(不包括硬盤、電源適配器與包裝)
參考價格:8500元
優點:傳輸速率快、易用性較高、配備雷電3接口
缺點:沒有配備M.2 SSD接口
Drobo 5D3的外觀采用了諸多Drobo家族式的設計元素,所以無論看正臉還是側臉,Drobo 5D3和我們此前為大家介紹的Drobo 5N2長得幾乎一模一樣。例如,Drobo 5D3同樣采用了免工具拆裝的磁吸式前面板,并在側面設計有散熱孔以利硬盤的散熱。同時,Drobo 5D3的機身正面同樣配備了眾多指示燈。通過這些指示燈,我們可以非常清楚的了解Drobo 5D3的工作狀態。此外,Drobo 5D3也擁有5個3.5英寸的硬盤插槽,并且其機身底部還有一個mSATA SSD插槽,在加裝mSATA SSD之后可提高Drobo 5D3的傳輸速率。
▲Drobo 5D3擁有5個硬盤插槽,并支持HDD和SSD混合擴容。
▲底部有1個mSATA SSD插槽,在加裝mSATA SSD之后可提高Drobo 5D3的傳輸速率
當然這兩款產品的不同之處還是有的,由于主要集中在機身背部,所以并不顯眼。首先,Drobo 5D3機身背部配備了兩個雷電3接口,而不是Drobo 5N2所配備的兩個千兆網絡接口,所以Drobo 5D3具備高速直連數據傳輸能力,并且不支持網絡傳輸功能。同時,Drobo 5D3的兩個雷電3接口還可以支持1組5K或者兩組4K視頻輸出。此外,Drobo 5D3的機身背部還配備了一個USB 3.0 Type-C接口。
▲Drobo 5D3的背部配備了兩個雷電3接口和一個USB 3.0 Type-C接口。
目前,Drobo的產品以上手簡單、易用性強著稱,本次要為大家介紹的Drobo 5D3也不例外。首先,在Drobo的官網首頁上,Drobo 5D3的整個安裝過程都有詳細的向導,即使是首次使用的用戶也能輕松上手。同時,得益于Drobo獨家的BeyondRAID技術,Drobo 5D3的易用性也很強。因為BeyondRAID是一種智能化的RAID技術,簡單來說,用戶可以在Drobo 5D3上裝入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硬盤,它可以根據硬盤數量、容量的不同自動選擇合適的RAID模式。
因此,你不先去學習太多復雜的設定,甚至不用關心傳統的RAID磁盤陣列是什么。你需要做的就僅僅是將額外的硬盤裝進去,剩下的事情交給Drobo 5D3就好。而且就我的體驗來看,從裝進硬盤到Drobo 5D3自動完成容量擴充,整個過程僅耗費3分鐘左右,可謂是省時省力又省心。
▲Drobo Dashboard可直觀顯示Drobo 5D3的工作狀態。
此外,相信不少Mac用戶都知道,Time Machine 是專門為Mac用戶提供的數據備份工具,通過它對Mac進行備份和恢復都比較方便。不過美中不足的是,Time Machine 會把所選磁盤全部可用的儲存空間都拿來進行數據備份,這樣會造成資源浪費,但如果用戶在Drobo 5D3上進行備份,這種問題可以輕松解決。因為它針對Time Machine做了特殊優化——在Drobo 5D3的Dashboard管理工具中,用戶可以事先設定將要給Time Machine備份使用的容量,從而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Drobo Dashboard可為Time Machine單獨設置備份容量
▲Time Machine使用Drobo Dashboard單獨分配的備份分區可避免資源浪費。
在功能上,Drobo 5D3可謂是一塊非常“省事兒”的DAS,那它的性能如何呢?我們為Drobo 5D3裝入了兩個希捷酷狼4TB硬盤以及1個西數10TB紅盤,并使用雷電3接口連接Macbook Pro進行了性能測試。從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Drobo 5D3在拷貝大容量電影文件的的讀取速度達到230MB/s,該速度已經十分逼近CrystalDiskMark的理論測試性能。同時,在拷貝1000張照片文件時,其讀寫速度也能夠達到100MB/s。
不難看出,Drobo 5D3在傳輸速度方面的表現值得肯定。此外在官方資料中提到,Drobo 5D3的雷電3接口只能用在Mac OS操作系統中,而Windows系統目前還只能用USB3.0接口訪問Drobo 5D3。因此,如果你想要感受雷電3接口帶來的高速存取體驗,我們建議你將Drobo 5D3與Macbook Pro搭配使用。
▲CrystalDiskMark理論測試成績。
總體來說,Drobo 5D3具有Drobo產品諸多令人稱贊的特性,例如上手簡單、易用性高都是它的亮點。同時,從我們的測試成績也可以看出,Drobo 5D3在傳輸性能方面的表現也比較喜人。對于專業攝影師、影像工作者以及創意研發大師等用戶來說,Drobo 5D3能夠成為你提高工作效率的好幫手。
值得一提的是,Drobo 5D3還支持HDD和SSD混合擴容。如果你想充分利用雷電3接口的帶寬,我們建議你可以自己準備一個2.5轉3.5寸的硬盤轉換架,并為Drobo 5D3加裝SSD,這樣你便能讓Drobo 5D3的傳輸性能更上一層樓。
前,佳能在售單反相機有12個型號,覆蓋了從2500元到35000元的價格范圍。再加上一些舊款產品,初學者在選購時往往感到眼花繚亂。
作者:@ETPHOTOS
來源:公眾號相機筆記(已得到授權)
【命名規則】
佳能EOS系列數碼單反以“數字+D”命名,1位數產品檔次最高(如EOS-1D X),2位數產品其次(如70D),3位數產品再次(如750D),4位數產品檔次最低(如1200D)。
在1位數產品中,數字越小等級越高,例如EOS-1D X定位高于5D系列,5D系列高于6D系列;其他位數產品,數字越大代表發布時間越晚,例如70D比60D新、750D比700D新。
【價格和發布時間】
目前,佳能在售數碼單反有12款產品,發布時間和價格分別是:
價格/時間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3萬元以上 | EOS-1D X | ||||
1-2萬元 | 5D3 | 5DS R5DS | |||
0.8-1萬元 | 6D | 7D2 | |||
0.6-0.8萬元 | 70D | ||||
0.4-0.6萬元 | 750D760D | ||||
0.3-0.4萬元 | 100D700D | ||||
0.3萬元以下 | 1200D | ||||
600D、60D、5D2等產品已經停產,不推薦購買。
▲佳能在售數碼單反產品線
【感光元件】
佳能在售數碼單反中,6D、5D3、5DS(R)和EOS-1D X采用了35mm全畫幅CMOS。其中,5DS(R)的分辨率表現最佳,EOS-1D X的高感表現最佳,6D、5D3相對來說則要均衡一些。
其他產品(從1200D到7D2)全部采用APS-C畫幅CMOS。佳能APS-C畫幅的面積比尼康、索尼、賓得的APS-C畫幅略小一些(約9%),這意味著有效像素相同時,佳能的單像素尺寸會略小一些,在高感控噪方面會吃虧一些。另外,佳能APS-C畫幅相機的等效系數是1.6x,尼康、索尼、賓得APS-C畫幅相機的等效系數是1.5x,這意味著搭配相同焦距鏡頭時,佳能相機的視角會窄一些。
【佳能單反的動態范圍】
到目前為止,佳能在售數碼單反全部采用自主設計的CMOS。由于CMOS和模數轉換電路(ADC)采用分體式設計,因此信噪比控制不佳,直接體現在DxO等機構的動態范圍測試中,得分大幅落后于采用索尼CMOS的產品。
需要說明的是,動態范圍和寬容度其實是兩個概念。動態范圍有嚴謹的科學定義,即滿阱容量÷本底噪聲(看不懂沒關系記住“噪聲”就可以了),取決于相機的圖像處理流程和感光元件的制造加工工藝。而寬容度則是一項感性指標,是感光元件或膠片對曝光的容錯范圍。說白了,就是欠曝后提亮幾擋或是過曝后壓暗幾擋,畫面還可以接受。
一般來說,動態范圍大的相機,寬容度也會好,但兩者之間并沒有一個具體的換算關系。
▲佳能5DS(R)上的模數轉換電路與1200D并沒有什么不同(來源:LensRentals)
【兼容鏡頭】
佳能全畫幅單反可以使用佳能EF、騰龍Di、適馬DG系列鏡頭。千萬不要接裝佳能EF-S或EF-M型鏡頭,這會造成相機硬件損壞。
佳能全畫幅單反接裝騰龍Di II或適馬DC鏡頭時,取景器中會出現黑圈,感光元件也不能得到充分利用。雖然不會造成硬件損壞,但這也是不推薦的做法。
佳能APS-C畫幅單反可以使用佳能EF/EF-S、騰龍Di/Di II、適馬DG/DC這些鏡頭。無論是搭配全畫幅鏡頭還是APS-C畫幅專用鏡頭,都要按照鏡頭上標注的焦距數字乘以1.6得到等效焦距。
【對焦性能】
一個相機的對焦性能是由AF模塊、處理器、測光模塊共同決定的,同時具體表現又可以劃分成對焦精度、單次對焦速度、連續對焦可靠性等多方面。這里ET只能給出一個粗略的分級。
使用光學取景時,對焦性能從高到低依次是:
5DS、5DS R、EOS-1D X
7D2、5D3
750D、760D、70D
700D、6D
1200D、100D
使用液晶屏取景或進行短片拍攝時,對焦性能從高到低依次是:
70D、7D2
750D、760D
100D、700D
5DS(R)
1200D、6D、5D3、EOS-1D X
▲佳能5D3、5DS(R)和EOS-1D X配備了61點對焦系統
【液晶屏】
佳能在售數碼單反中,700D、750D、760D和70D具備旋轉式觸摸屏,100D的液晶屏支持觸摸操作但不可旋轉。
▲佳能760D的旋轉式觸摸屏
【短片拍攝】
佳能在售數碼單反相機中,全畫幅產品最適合短片拍攝的是5D3。6D、5DS、5DS R和EOS-1D X沒有3.5mm返聽接口,不利于在拍攝中監聽聲音。
APS-C畫幅產品中,目前最適合短片拍攝的是70D。它不僅具備速度非常快的全像素雙核(Dual Pixel)CMOS AF技術,同時還提供了旋轉式觸摸屏,便于各種角度的取景拍攝。
▲佳能70D、7D2具備全像素雙核CMOS AF技術
【無線分享】
佳能在售數碼單反相機中,750D、760D、70D和6D內置了Wi-Fi網絡模塊,可以實現無線分享和遙控拍攝功能。
100D、700D、7D2、5D3、5DS(R)可以通過選購東芝FlashAir等Wi-Fi SD卡實現無線分享功能;7D2、5D3、5DS(R)還可以選配專業版的無線傳輸適配器,那是一個價格4000多的玩意兒,對絕大多數消費者屬于然并卵的產品。
使用相機內置Wi-Fi功能時,需要先在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上安裝Canon Camera Connect應用。
【存儲卡】
除EOS-1D X外,佳能在售數碼單反都支持SD卡。對于7D2、5DS、5DS R,使用高速SD卡或高速CF卡都可以,不會影響持續連拍能力。但對5D3來說,如果想要進行持續連拍,務必要搭配高速CF卡。
佳能5DS、5DS R的有效像素達到了5060萬,單張RAW格式照片的大小可以超過60MB,推薦購買128GB或256GB存儲卡,目前可以買到的產品基本上只有Sandisk一家。其他相機,推薦32GB或64GB的存儲卡,高速CF卡推薦東芝Exeria 1000x系列,高速SD卡推薦三星PRO系列。
【保修條款】
最后,但也是最重要的。
目前,佳能對大陸銷售的單反、鏡頭提供1年免費保修。維修時需要提供保修卡,同時最好攜帶發票以確認購買時間。維修渠道優先選擇官方快修中心,然后是技術服務店或銷售服務店,再不行可以考慮寄送維修。
一般來說,購買產品后15天以內聯系經銷商(就是賣你相機的人),超過15天后直接聯系生產商(也就是佳能)。15天以內為便于退換,建議保留購買相機時的全部包裝。
在香港、澳門購買的單反、鏡頭憑保修卡(上面需要有經銷商的篆體印章和“在中國大陸享受1年聯保”字樣)和發票可以在中國大陸享受1年保修。在其他國家、地區購買的產品,無法在中國大陸享受保修服務。特別提醒:佳能在日本銷售的數碼單反大多沒有中文菜單,低端產品連機身上印刷的型號都不一樣。
(本節內容僅供參考,具體執行時請參照佳能官方網站或快修中心的公告)
為在國內NAS/DAS市場中相對小眾,但產品卻獨具自身特色的品牌Drobo,在被全球知名存儲廠商StorCentric并購之后有差不多一年時間的新品空窗期。不過在2018年年底,這一狀況得以結束,Drobo帶來了其全新的產品——Drobo 8D DAS。
Drobo 8D規格參數
支持硬盤數量:8
支持硬盤類型:3.5英寸SATA硬盤或2.5英寸SSD
主機接口:Thunderbolt 3×2(第二組接口可以支持連接其他Thunderbolt裝置,可支持一組5K或者兩組4K顯示器(僅支持Mac OS ))、USB 3.0 Type-C×1
支持特色功能:BeyondRAID、macOS Time Machine、熱區數據快取功能
散熱:固定式雙風扇
支持操作系統:Apple MacOS 10.12及更高版本
支持文件系統:macOS:HFS+
管理功能:Drobo Dashboard
硬件特性:免工具、免托架;內置電池,提供斷電保護;可用Kensington電腦鎖,保護設備安全(需單獨購買)
尺寸:309.1mm×138.7mm×358.1mm(寬×高×深)
重量:7.4kg(不包括硬盤、電源適配器與包裝)
參考價格:18000元
在一年多以前MC曾經評測過一款來自Drobo的DAS產品,型號為5D3,其上手簡單、易用性高的特點加上雷電3接口為其傳輸速度的加持都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這次的新品8D,則是定位更高的DAS產品,與5D3和同盤位NAS 5N2在外觀設計上如出一轍類似,8D也和自家8盤位的NAS B810n有著差不多的造型。
Drobo家族式的設計對于我們來說已經很熟悉了,8D的前面板也是采用可拆卸式設計,但是與5D3容易成為指紋收集器的鋼琴烤漆質感面板不同,Drobo在8D上采用的是啞光磨砂質感處理,我個人是更喜歡這樣的設計。
面板的正面與側面都有大量散熱孔,以便給硬盤帶來更好的散熱效果。前面板上對應每個盤位位置的指示燈也是Drobo產品的一個特色,不光比一般產品更大,能起到一定的裝飾效果,還能通過不同顏色展示硬盤或硬盤位當前的狀況。
在8D上安裝拆卸硬盤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它采用了無托盤的設計,安裝拆卸硬盤都是免工具的。盤位下灰色的卡扣是關鍵,安裝硬盤時只需按下它,直接推入就好,拆卸硬盤同樣如此,按下卡扣硬盤便會被彈出一點,方便用戶抽取。整個安裝和拆卸的過程都是比較順手的。8D目前可以支持最高128TB容量,并提供了對目前市面上14TB硬盤的支持,而在未來更大容量的硬盤上市之后,8D能夠支持的總容量可達256TB。
▲8D的硬盤插槽采用無托架的免工具安裝拆卸方式,插入硬盤時只需要按下旁邊的灰色卡扣,推入硬盤后再松開卡扣即可卡緊。硬盤位是3.5英寸的設計,如果要使用SSD固態硬盤,需要自行準備轉接托架。
8D的重量不輕,達到7.4kg,其中有一個原因是因為它內置了電池。它內置有一個Power IC偵測電源的狀態,當遇到停電或外部電源適配器斷電的情況下,8D會自動切換到內置電池供電模式,此時系統也會進行自動備份,并在完成該項工作后關機,保證正在進行操作的數據不會丟失,并省去了用戶單獨為DAS搭配UPS的麻煩和花費。
▲背部兩側各有一個風扇,確保了內部的散熱效果。
▲兩個風扇中間有一個2.5英寸SATA插槽,支持用戶安裝SSD來進行加速。
區別于我們熟悉的網絡附屬存儲NAS,8D所屬的DAS是直連式存儲,這點從它背部提供的接口其實就能看出。和NAS背后的網絡接口不同,8D并沒有任何網絡接口,而是提供了兩個Thunderbolt 3接口,其接口規格為我們熟悉的Type-C。它可以與同樣支持Thunderbolt 3并具備相應接口的PC、筆記本電腦直連以傳輸數據,Thunderbolt 3支持的最大傳輸速度是40Gbps,大大超過USB 3.0。
▲8D的輸入輸出就靠背后的這兩個Thunderbolt 3接口,只提供了對MacOS系統的支持,也就是說它是“蘋果專用”。
同時,8D的兩個Thunderbolt 3接口還可以支持1組5K或者兩組4K視頻輸出。不過和我之前評測過的5D3不同,8D這次沒有提供USB 3.0接口,通過查詢官方資料,我也發現它不支持Windows系統,只能應用在使用蘋果MacOS系統的整機和筆記本電腦上。
▲附件不多,除了電源線,最主要的就是這根Thunderbolt 3數據線。
每次設置Drobo的產品都是一件讓人省心的事,將8D連接到電腦上,然后根據包裝盒中的提示進入Drobo官方網站,其整個安裝過程都有詳細的向導,即使是首次使用的用戶也能輕松上手。Drobo的“獨門絕技”智能型磁盤管理功能,可支持傳統硬盤與固態硬盤同時插入硬盤槽,系統會自動分辨并將儲存與加速分開管理利用。另外它還可以彈性管理磁盤空間,用戶可以隨需求變更扇區大小,用戶也可以選擇手動或者是設定幾個選項后讓磁盤管理功能幫忙自動規劃扇區大小。
▲磁吸式設計的前面板,取下來后可以看到8個硬盤位,前面板內側詳細說明了不同顏色指示燈所代表的意義。
你可以這樣理解,在8D上裝入不同品牌、不同容量的硬盤,它可以根據硬盤數量、容量的不同自動選擇合適的RAID模式。也就是說它不用我們去學習RAID的設置,也不用了解哪種RAID模式適合你自己,只需要把手上的硬盤全部裝進去,剩下的工作就讓8D去幫你處理就行了。
相信不少Mac用戶都知道,Time Machine 是專門為Mac用戶提供的數據備份工具,通過它對Mac進行備份和恢復都比較方便。不過美中不足的是,Time Machine會把所選磁盤全部可用的儲存空間都拿來進行數據備份,這樣會造成資源浪費,但如果用戶在8D上進行備份,這種問題可以輕松解決。因為它針對Time Machine做了特殊優化——在8D的Dashboard管理工具中,用戶可以事先設定將要給Time Machine備份使用的容量,從而避免造成資源浪費。
從設置到使用上來看,8D都真正做到了易用、好用,那么它的性能表現如何呢?我在8D上插入了2塊14TB容量的希捷IronWolf Pro硬盤和1塊4TB容量的希捷IronWolf硬盤,一方面看看它對于14TB大容量硬盤的支持,另一方面看看它對于不同容量硬盤的支持,結果都沒問題。測試時通過Thunderbolt 3接口與Macbook Pro連接,并進行相關傳輸速度的測試。
從測試結果我們可以看到,8D在進行大容量電影文件的讀取與寫入時,速度都超過了220MB/s,參考我們以前測試的NAS,基本上能發揮出類似RAID 5的傳輸速度。同時,在拷貝890張照片文件時,其讀寫速度也都超過了125MB/s,表現讓人滿意。可以看到其實Thunderbolt 3接口的瓶頸其實是在于機械硬盤,如果對數據傳輸速度有更高要求,同時對成本不敏感的用戶,則可以考慮用SSD固態硬盤作為存儲介質,這樣便能更好地發揮Thunderbolt 3的威力。
8D很好地繼承了Drobo產品的各項特色功能,提供給了用戶非常簡單,快速就能上手的易用體驗。8個盤位足夠滿足對容量有較高要求的用戶,而機械硬盤與固態硬盤混插,Thunderbolt 3接口則為對數據傳輸速度有要求的專業人士提供了扎實的保證。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這款存儲利器只是蘋果用戶的專享,Windows用戶如果有此類需要,則可以考慮Drobo之前推出的5D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