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如今的ICT市場,熱火朝天。互聯網大潮席卷當下,阿里巴巴赴美上市賺得盆滿缽滿;小米、錘子、魅族等新興商家無風起浪,令人刮目相看;曙光登榜上交所,市值如火箭躥升;傳統豪強華為,豈止于大,還要做得更大、更強……
昔日的PC三強,聯想全線開花,氣勢逼人;惠普分拆,紛紛擾擾;戴爾,在做什么?
這是一次獨家采訪,也是一次輕松的“聊天”,關于戴爾。
和“會聊天”的人在一起,你會覺得時間過得很快……
彭宇恒,戴爾大中華區企業級解決方案部市場總監,按通俗的定義,就是我們常說的CMO。他還是一位“金牌主持”——在他的把控下,戴爾的很多大型會議、活動,都張弛有度、互動頻繁。
是的,他是一位很棒的Speaker。
市場營銷新話題
微博、微信、微視等社交媒體早已經影響到每個人,互聯網思維(Internet thinking)和數字營銷(DigITal marketing)的浪潮,已經是每個企業必須面對的重大議題。
如今市面上,這股浪潮早已在B2C領域中風行。
而對于戴爾公司的B2B業務,是如何應對的?我們的對話,由此展開。
簡單來說,用戶會因為廠商的一個廣告或者活動而吸引,從而實現購買——這就是典型的B2C模式。特別是普通的電子產品以及快消品,用戶基本上從線上就能夠得到較為完整的信息;同時,這些類型的商品呈現“標準化”和“通用化”,并不需要用戶做出過多、更深的了解。“通過線上線下的多種載體,用戶很容易、快捷地實現購買。”
彭宇恒喜穿西裝而不打領帶,Michael Dell同樣如此。在他們身上,你能很明顯地感受到一種對于工作的熱情和活力。
他介紹說,而B2B業務的產品,因所含技術含量、與其他產品具有的關聯性,以及應用場合等多種要素,都決定了其難以“拿來就用”。
以戴爾擅長的服務器產品為例,就必須結合用戶的主機數量、存儲配置、網絡結構,以及應用類別等多重因素,做出針對性、綜合性的的考量。
盡管購買模式不同,但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營銷在B2B業務中,有著巨大的施展舞臺和揮灑空間。
其核心表現為——利用互聯網平臺以及各類社交媒體,進行信息的傳遞和分享。
學物理出身的彭宇恒,在戴爾公司先后負責過存儲、服務器和網絡解決方案的市場管理工作,同時對產品、技術等輕車熟路。但他很少用專業、純技術性的冷僻詞語,而盡量使用大眾化、易懂熟知的詞語來闡述問題——這跟他多年從事marketing工作分不開。
事實上,回望戴爾的發展歷史就知道,作為曾經的“PC直銷之王”,戴爾的官網就是一個龐大的銷售平臺——用戶在網上下單,戴爾工廠定制生產,并通過迅捷的物流,實現產品快速交付,戴爾就是憑借這一高效的供應鏈而稱霸業界多年,領時代之先。
如今,熟識網絡、利用網絡仍是戴爾持續成功的基因。“通過社交媒體如博客、微博等進行營銷工作,戴爾五年前就在做,這在所有IT公司中也是最早的。”
從昔日“PC制造商”過渡到“IT硬件提供商”,乃至近年來積極塑造的“端到端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提供商”——伴隨著戴爾全面轉型,互聯網思維以及數字化營銷成為了marketing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
而這一行為,自兩年前成為常態,并在公司組織機構上予以確立。
彭宇恒記性很好,自2007年加入戴爾公司以來的很多工作細節,他都信手拈來。“當時,戴爾在全球進行品牌推廣,提出了The Power To Do More的口號,并希望利用盡可能多的市場宣傳工具和手段,來擴大戴爾品牌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由此,公司組建了專門的業務團隊,配置專業人員,進行大規模的、系統的數字營銷工作。
離不開的微信
從早先的網頁、EDM、論壇,到此前的博客、微博,以至如今正熱的微信朋友圈、微視等載體,戴爾始終把握熱點,緊扣當下,其表現也由單純的文字、頁面、圖片而擴展有視頻、Webinar、Virtual event等,內容和形式都在不斷豐富。
微信,是這些載體中的一個重頭戲。戴爾內部稱微信群稱為chatter,彭宇恒具體舉例介紹,戴爾企業級業務有一個專門面向銷售的微信群,“銷售人員可以隨時隨地查看每個季度的業務進程、促銷活動,以及會議和培訓等各方面的信息。以前我們都是通過郵件傳遞這些內容,但結果差強人意,經常有人因為未看郵件而耽誤事。很顯然,采用微信的方式可以保證及時性和互動性,效果很明顯。”
微信,以其短平快、超越時間空間和覆蓋面驚人等突出特性,極大豐富和擴展了信息傳遞、人際交流的模式。
擅用新媒介、把握時下主流應用,這樣的企業稱為“青春逼人”。彭宇恒也剛四十出頭,正青春著呢。
此外,還有一個專門介紹戴爾案例的解決方案的微信群,“有銷售去拜訪客戶,提前五分鐘到群里看看,就知道我們有哪些最新的案例,以及適合客戶的方案。”彭宇恒笑稱,這正所謂“臨陣磨槍不快也光”。
面向外部的微信群中,主要有針對直接客戶和渠道合作伙伴兩類。“戴爾一些最新的產品信息、成功案例和市場活動、培訓等信息,推送、分享給他們,當然在內容上各有側重。這兩類微信群,活躍度都很高。”
另外,戴爾還和第三方合作,建立了一套單獨的數字化系統,以供渠道合作伙伴進行商機報備等工作。
小小的微信,戴爾也要有專門人員來管理維護?
的確如此。戴爾是一個注重實效而甚少務虛的企業,大而化之、虛頭巴腦的東西,似乎很少在戴爾身上出現,從其曾經的直銷模式、高效供應鏈,以及近些年斥資130多億美元收購20多家公司而謀求轉型,甚至是令業界一片驚呼的退市豪舉,無一不顯示出扎實穩妥、著眼未來的務實之心,這已經成為而立之年的戴爾公司不可磨滅的基因。
對任何一項投入,都會追蹤其效果,這正是戴爾的做事風格和方式。“整個數字營銷的投入和回報,都納入到我們的追蹤體系中,會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去考察結果。每個季度,數字營銷在整體營銷投資的占比,所產生商機在所有商機中的占比,所帶來的收入在所有業務收入中的占比……我們都會有詳細、系統的報告。”
彭宇恒并未給出具體的數字,他定性地指出,“數字化營銷所帶來的投資回報,要大于傳統營銷模式。”
線下實現
彭宇恒講話的邏輯感很強,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從其口中順序道來,脈絡分明。同時,多年來做市場營銷工作,頻繁接觸媒體,他很清楚記者們想要什么。所以,一場正式的采訪對話,變成了一次輕松的聊天。
互聯網思維和數字營銷,已經是戴爾至關重要的工作,“但其帶來的商機最后能夠轉化成業務收入,還是需要依靠傳統模式,即線下銷售人員和客戶進行面對面的、深層次的交流、溝通。”
道理并不難理解,正如前文所講,B2B業務涉及的技術含量以及產品、方案的復雜程度,遠非B2C業務可比,也遠非線上的推送信息和簡單交流就可搞定,而需要結合客戶實際的應用環境等眾多因素,給予針對性、定制化的設計。
事實上,“這也正是我們一開始就預料到的,而我們自己追蹤的最終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我經常強調,數字營銷很重要,但并不是全部,我們還是離不開傳統的銷售手段和工具,對于B2B業務尤其如此。”
說大點,是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營銷,說小點,就是網絡銷售和線上推廣——對于這些,戴爾都有著先天優勢和持續的跟進。但是很顯然,眾多的方式方法起到的終極作用,即信息推送、信息分享。
總結來說,數字化營銷大大豐富了企業的市場推廣工作,極大地增加了受眾覆蓋面,進一步激發和創造了商機。
身為CMO,彭宇恒對此評價很客觀,“說數字化營銷就是一切,我不贊成。實際上,無論如何都離不開我們的銷售人員、技術人員去做線下的溝通和支持,離不開傳統的客戶管理,這對于戴爾的B2B業務尤其如此。”
“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營銷,未見得會對企業真的有多少幫助,但是我敢保證的一點是,如果現在不跟上,早晚有一天會被同行給甩掉。不敢說現在有了互聯網思維,就比其他人強,但是如果不跟上,將來絕對就會比別人弱。”
談具體,還得聊抽象;說操作,還得作總結——彭宇恒是戴爾CMO,一個核心職位。
套用那句大俗話——互聯網思維不是萬能的,但是沒有互聯網思維是萬萬不能的。
“抓眼球”與“扎痛點”
為什么說彭宇恒是一位很棒的Speaker?因為,他不僅能夠提供你想要的,還會給你更多。
前些年,市場上大談“眼球經濟”,這在B2C領域簡直被奉為圭臬。然而,做好B2B業務,還遠不僅于此。
對于戴爾來說,提升的是解決方案,完全靠“抓眼球”還遠遠不夠,更需要“扎痛點”。
從形式上吸引用戶的眼球,這一點固然重要,更應該做的事情是——讓客戶很容易地感受到,戴爾所談到的正是他們急需解決的難題,戴爾的方案正好能夠滿足他們的需求,“正好扎到他痛的地方”。
“所以,一方面從大方向上給客戶良好的直觀感受,另一方面給客戶提供一擊必中的應對之道,解決客戶當前如芒在背的麻煩。”
空說無憑,彭宇恒用實例來闡述。
說到x86服務器,戴爾已經很少宣傳自己是中國市場第一的這種空洞信息。“我們會在B2B數字化營銷時,談論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應用負載,例如數據庫負載、虛擬化負載、高性能計算負載、電子郵件負載……這些細分的、個性化的應用場景。如果有客戶正好有做郵箱的需求,這就扎到了痛點上,客戶當然會對我們的方案更感興趣。”
圍棋術語中有一個詞叫“急所”,“大場”十分重要,但“急所”刻不容緩——這就是“痛點”的含義吧。
小眾的營銷策略
其實這次采訪的方向,是互聯網思維和數字化營銷。但不覺間,“聊天”的話題逐漸延展……
吉林大學畢業的彭宇恒,1998年拿到了電子工程博士,又于2006年在加拿大獲得MBA學位,可謂文理通才。2007年進入戴爾,讀MBA所學到的市場管理及營銷知識,大派用場,由此進一步確定了他的職業方向。
戴爾這些年在市場上不斷地加大投入,但是對于一些企業級解決方案中很基本的內容,“比如虛擬化等這類已經比較成熟的話題,我們的投入越來越少。現在,我們更多是針對一些比較小眾的領域而做較大的投資、宣傳,比如全閃存陣列(SSD)和軟件定義網絡(SDN),在這些新興的、受眾并不是很多的領域,戴爾要成為領導者,這是我們營銷工作的一個方向和策略。”
此時的彭宇恒,又顯露出東北漢子的豪爽勁——他是不是在泄露戴爾的商業機密?
對一些熱門領域,比如云計算、大數據等,戴爾投入并不大。IT行業,永遠不缺少熱點。事實上,“云計算、大數據等,都是一股大潮,當大潮退去的時候,花掉的投資不見得會有任何回報。”
事實上,在這些領域,戴爾也都有很好的解決方案,但并不需要花很多的錢去持續熱炒,因為已經有太多廠商在做這些事情。“大家都在抬轎子,所以我們沒必要再去使上一份力,因為沒有我,這個轎子也掉不下來。”
作為CMO,彭宇恒經常強調“投資回報率”(ROI)。“在投資有限的情況下,我們盡量少參與這些熱門話題的討論。相反,很多小眾的領域及方案,具有較高的ROI,我們會花更多的精力。”
這一刻,戴爾CMO坦誠可親——“我是學物理的,大家都知道,壓力作用在一個面上,其效果并不明顯。而如果這個壓力作用到一個點上,那就會有非常顯著的壓強。”這個物理常識,很形象地描述了戴爾如今的市場營銷戰略。
彭宇恒直言,他并不喜歡人云亦云地去跟風。
就B2B業務來說,解決方案一定是小眾的、個性化的。“我喜歡做B2B業務而不是B2C,因為B2C只看重抓住更多的眼球就可以了,是在面上使勁;而B2B需要扎痛點,是在點上使勁。從我個人來說,比較擅長去了解、總結、整理并提升——我們戴爾解決方案中那些能夠標新立異和具有內涵的精華成分。”
轉型“慢慢來”
對話還在繼續,彭宇恒還在爆料,更多以前未曾公開的戴爾marketing策略和思路,在這次聊天中顯現。
戴爾近兩年正積極謀變,轉型成為“端到端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提供商”。對于這一點,彭宇恒有自己的思考。
還是直接參看他的原話吧——“此事不能操之過急,要慢慢來。戴爾要做解決方案提供商,要成為用戶可以信賴的建議者,而讓用戶信賴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也許得到信任的速度越快,失去信任的速度也就越快。要想進入用戶的核心應用層,我們所要花費的精力和時間就得更多一些,而一旦進入,那么被代替的可能性就越小。因此,要成為用戶以及渠道合作伙伴可以信賴的解決方案提供商,就得讓他們一點點地了解戴爾。我們會一步步地來,首先是筆記本、臺式機,然后是服務器、網絡、存儲、軟件等,一旦有了充分的信任就會得到長期的合作,客戶和渠道都會著眼于戴爾長期的路線圖和發展態勢,所以這是一個穩步漸進的過程,我們要走長期的非常扎實的路線。”
看到彭宇恒的這番話,我們再說戴爾是一個務實、踏實的廠商,不是溢美之詞吧?
他還專門提到,最近有不少客戶反映,“感覺與戴爾的關系越來越近了”——這正是戴爾一直以來最希望看到的。
轉型解決方案,不是短期的事情,戴爾已經做好了從“賣設備”到“提供解決方案”的長期準備。
戴爾的私有化,原因也正基于此。“華爾街不給我們這個時間,那么我們干脆就直接私有化吧,從而讓我們有充裕的時間來做好這件事。”
即使花費了249億美元的天價,也值得。
讓時間來證明吧
是的,很多事情需要用時間來磨礪和捶打,一飛沖天固然可喜,鐵杵磨成針才來得真實、長久。而今日新月異的快節奏時代,我們不可以矯情地說讓自己慢下來,那太不現實,而只是希望能有更充裕的時間,讓自己把本分的事情做得盡量完美。
今年11月初在美國奧斯汀的DellWorld大會上,Michael Dell公開強調,“我們可以把全部精力,投到在合作伙伴和客戶身上。”而他本人,在私有化的這一年中,“見面的人數大約有一千人次”。
上下同心,其利斷金。不管是當前的戰略轉型,還是其愿景中成為業界的thought leadership,戴爾一直都在平靜地做著實事。
2014年就是這樣過來的——年初戴爾銷售端劃分為東北和西南兩大區、3月企業級解決方案發布、4月香港渠道合作伙伴峰會、7月長白山高層客戶峰會、9月13G服務器發布及張家界渠道大會、10月杭州技術論壇、11月全球DellWorld大會,以及貫穿全年的“激發無限”解決方案全國巡展……
基業長青并不虛幻,未來其實也沒多遠,就在你一步一個腳印中……
一個小時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那好吧,下次再聊,期待有更新鮮的猛料。
及戴爾,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或許是其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然而,大牌產品果真皆為優質之選嗎?實際上,從國內市場來看,戴爾的表現尚有待提高。首先,在筆記本領域,戴爾并未展現出亮眼的表現。盡管這一言論鮮為人所信服,但讓我們通過以下幾點進行深入剖析。
首先,戴爾筆記本在外觀設計上乏善可陳,難以滿足現代消費者尤其是年輕群體對美觀與實用性的雙重需求。在設計理念方面,戴爾過于保守且缺乏創意,難以觸動追求時尚潮流的用戶。此外,戴爾筆記本在性能表現方面也略顯乏力,盡管配置不低,但相較于同等價格區間內的國產品牌或日本品牌,其競爭優勢并不顯著。
戴爾筆記本的性能與配置
繼續探討戴爾筆記本性能與配置的問題。眾所周知,筆記本性能表現取決于其CPU、顯卡以及內存等關鍵組件。盡管戴爾在此領域表現尚佳,但并未顯露卓越特性。許多戴爾電腦普遍采用市場主流配置,如IntelCPU與NVIDIA顯卡,盡管穩定性優良,卻無法在競爭中脫穎而出。
此外,戴爾筆記本在部分型號的配置選擇方面顯得較為保守。如某些入門級機型,可能搭載性能稍遜色的賽揚處理器或僅配備DOS操作系統,此類設計主要是為了控制生產成本。盡管售價相對親民,但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難免影響用戶體驗。對于追求尖端性能的消費者而言,這類配置誠然無法滿足其需求。
戴爾筆記本的散熱與電池
關于筆記本電腦,散熱與電池續航能力無疑是關鍵要素。然而,就此而言,戴爾的表現尚待提升。眾多使用者反映,長時間操作后,戴爾筆記本易出現散熱問題,導致機體過熱,從而使使用體驗受到嚴重影響。此外,續航能力亦成其短板,尤其在高強度運行環境下,電池耗損速度較快。
或許,這與戴爾的設計理念密切相關。為追求輕薄,戴爾有時會犧牲散熱及電池的某些性能,盡管外觀更為時尚,但實際應用中卻引發了諸多不便。此外,戴爾電池曾曝出如自燃等安全隱患,進一步加深了消費者對其產品的質疑。
戴爾筆記本的售后服務
談及戴爾,其卓越的售后服務無疑是值得稱贊的。在中國市場,戴爾的售后服務表現良好,對于筆記本電腦的硬件問題,戴爾能迅速響應并提供相應的修復或替換服務,這無疑是其優勢所在。
然而,戴爾的售后服務仍需關注一些細節問題。例如,其售后條款有時較為繁瑣,消費者在選購時要認真研讀,以免在使用過程中產生紛爭。此外,戴爾的部分售后服務并非全免費,部分項目需額外支付費用,對預算有限的消費者而言,可能會帶來額外經濟壓力。
戴爾筆記本與其他品牌的對比
Dell筆記本作為行業翹楚,需與眾多知名競品(如Lenovo、HP、ASUS等)進行對比。相較于競爭對手,Dell筆記本在部分領域具備顯著優勢,然而亦存諸多短板。
例如,在散熱技術實施方面,華碩筆記本表現優異,散熱系統設計科學,長久運行亦無過熱現象。而在工藝及配置層面,聯想ThinkPad系列顯現其強競爭實力,堅固耐用且性能穩定。對比之下,戴爾筆記本便略顯平淡。
戴爾筆記本的用戶評價
最終,我們將審視一下消費者對戴爾筆記本性能的評價。整體而言,戴爾筆記本在消費者中展示出不同的反饋。部分使用者對其產品質量及售后服務贊譽有加,使用時頗為安心。然而,也有相當數量的消費者指出,戴爾筆記本存在散熱不良、電池續航時間短暫以及配置不平衡等問題。
雖非全部用戶觀點,然戴爾筆記電腦的確存在部分問題明顯。對有意購置此產品者,此類言論具有重要借鑒意義。
戴爾筆記本的市場表現
針對戴爾筆記本的市場業績分析,可著重關注其銷售量與市場份額。戴爾的個人電腦產品在全球首先獲得認可,展現出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然而,在我國國內市場上,戴爾的成績稍顯遜色。
在我國筆記本電腦領域的激烈競爭中,眾多國際化以及本土化品牌相互角逐,戴爾正面臨著顯著的劣勢。尤其是國產筆記本品牌崛起以后,這種狀況已產生更為嚴重的威脅,導致其市場地位岌岌可危。
戴爾筆記本的未來發展
探討完戴爾筆記本的現狀后,讓我們展望其未來發展。作為全球知名品牌,戴爾在未來道路上將面臨市場激烈競爭、提升產品性能及用戶體驗以及完善售后服務等諸多挑戰。
戴爾未來的道路并不易行,然而,唯有持續創新并提高產品質量,才能使其筆記本電腦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畢竟,對于普通消費者而言,最重要的始終是產品的品質及用戶體驗。
爾今天宣布推出兩款新的Latitude Chromebook Enterprise筆記本電腦。這些新的Chrombooks采用第8代Intel Core i5和i7處理器。為滿足移動員工的需求,這些Chrombooks支持LTE寬帶。正如用戶對Chromebook的期望一樣,這些設備可提供全天的電池續航時間,并支持Express Charge快速充電。戴爾還提到,這些Chrombooks可以承受日常嚴苛的商業用途,通過17次MIL-STD測試。
戴爾Latitude Chromebook Enterprise可配置10個本地化語言鍵盤,在50個國家/地區提供全球最廣泛的Chromebook Enterprise設備,用戶可以維護和升級內存、存儲和電池,并是第一個提供操作系統前硬件診斷的Chromebook,DELLProSupport Suite客戶可以使用SupportAssist技術,該技術在用戶問題影響生產效率之前預測并主動識別用戶問題。
Latitude 5400 Chromebook企業版上市時間8月27日,起價699美元,Latitude 5300二合一Chromebook企業版上市日期8月27日,起價819美元。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Latitude型號已經有預裝Windows10的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