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我們從功放展開話題,繼續向讀者介紹那些瘋狂的家用功放。首先要分清“膽機”和“石機”的區別。
“膽機”是電子管放大器的昵稱,源自香港。由于電子管由電燈泡演變過來的,電燈泡在珠三角地區又稱“電燈膽”,于是“膽機”就這么來的。發燒友喜歡玩膽機,主要是膽機線路相對簡單,DIY容易,而且更換電子管非常方便,不同牌子的膽,聲音截然不同。
而“石機”是晶體管放大器的昵稱,由于功放所使用的晶體管里面的半導體材料是從礦石提煉出來才有此名字。
接下來,就為各位介紹那些千瓦級輸出功率的石機,幾乎所有的音箱都難不倒它們!
McIntosh(美國麥景圖)MC2KW
McIntosh(美國麥景圖)MC2KW單聲道功放是目前已知的、能買到的家用音響里面功率最大的功率放大器。從型號命名就告訴你,它的輸出功率為2000W,而峰值能到8000W,沒有什么音箱是推不了的。MC2KW是分體電源設計,光電源部分就有2個機箱,每個機箱重達68.9公斤,功放部分為1個機箱,重量為57.6公斤。總重量嘛!各位自己算一下吧。
Boulder 3050
Boulder 3050是Boulder目前的旗艦單聲道后級,輸出功率1500W(8歐姆),使用120只功率管,供電部分共4個變壓器,而且3050的失真很低,8歐姆下1500W輸出時總諧波失真為0.0035%,4歐姆下1500W輸出時為0.0045%,聲音非常的干凈,清晰,音染很低,且驅動力強勁,是一款很出色的千瓦級別功放!
Dan D'Agostino RELENTLESS(左面,綠色指示燈亮)
Dan D'Agostino是KRELL的原創始人,但后來用自己名字創立新品牌。RELENTLESS單聲道功放是目前的旗艦型號,取名“RELENTLESS”意思是“無盡的”,意味著“深不見底、無窮無盡的力量”。它的輸出功率是1500W(8歐姆)/6000W(2歐姆),峰值輸出電流高達400A!在電源部分,RELENTLESS采用1只5.5KVA的變壓器供電,電容濾波的總容量達600000微法,而單臺機的重量是258公斤。
說到Dan D'Agostino,也還必須介紹KRELL。KRELL也是大功率功放的代表,它的MRA單聲道后級曾經是家用音響里面輸出功率最高的功放,每聲道輸出功率1000W(8歐姆),使用176只功率管,所以它的低阻抗負載時輸出能力非常厲害,0.5歐姆負載時能輸出1.6萬W功率。
SPM14000 MKII是Chord Electronics上一代的旗艦單聲道后級,它的供電部分采用高頻電源技術,得到幾乎接近純正的直流電,每臺SPM14000 MKII配置了3組高頻電源,其功率達到12000瓦,保證功放有充沛的電源,功放部分使用64只功率晶體管,輸出功率為1000W(8歐姆)/2000W(4歐姆),重量達到86公斤。SPM14000 MKII被后來的Ultima所取代,雖然輸出功率降低到780W,但失真卻大幅度地降低。
Chord SPM14000 MKII
5500 NextGen是Goldumnd的旗艦單聲道后級,輸出功率1000W(8歐姆),重量260公斤。為了減少占地面積,5500 NextGen采用立式機箱的設計。機內絕大部分的空間都是供電部分。其中,變壓器使用1只6400VA的環牛,24只濾波電容,總容量達到360000微法。盡管5500 NextGen是千瓦級別功放,聲音聽起來卻是溫暖柔順,驅動力效果卻不像Boulder 3050那么瞬猛有勁。
Goldmund 5500 NextGen
英國老牌Musical Fidelity(音樂傳真)也曾推出過一款千瓦輸出功率級別的旗艦立體聲功放,型號叫TITAN。它為分體式設計,一個機箱是功放電路,另一個機箱是供電部分。功放部分是全平衡放大設計,一共使用20只功率管,輸出功率為1000W(8歐姆)/2000W(4歐姆)/4000W(2歐姆)。
Musical Fidelity TITAN
從售價方面,TITAN千瓦級別輸出功率當中比較便宜的一款機型了。而當年同期發布的還有一款型號為Primo的電子管前級,組成“前膽后石”的經典搭配。
放就是家庭影院的核心中樞,它用于和影像播放源、輸出設備等配合,產生視聽合一的震撼效果,它作為家庭影院的中心,很多時候需要連接多個播放設備以及輸 出設備。功放安裝要注意接線正確、安裝牢固、走線美觀、方便調試、注意通風散熱這幾個方面的因素。下面小編帶來功放機接線圖,一起來看看吧!
功放機接口詳解
mic是話筒麥克風;旋鈕是調音量的;effect是外置效果器;off和on是開關;SENSOR傳感器;vcr錄像機;dvd磁碟機;video out是視頻;黃色和紅色代表兩個聲道;freq是頻率調整;sub vol調重低音音量;sub out是重低音輸出;vcr磁帶錄像機;tape磁帶音響信號;rec表示錄音;preamp是前置放大器;in代表輸入,out表示輸出。兩組表示一路 輸入,一路輸出;l是左聲道;r是右聲道;Digital/COAXIAL/SPDI是同軸接口,作用是音頻輸出;CBL/SAT是衛星接收/機頂盒(有 線電視)的輸入源接口;HDMI IN是HDMI輸入接口;HDMI OUT:支持輸出到3個監視器。
功放如何連接DVD
首先,我們先進行接線,將DVD(音源),功放,音響,之間相連,在連接之前我們注意!要將功放前面板的旋鈕依次調到最低音量,也就是全部向左擰。
5.1聲道環繞解法:
先把DVD與您的電視相連接:電視與DVD的連接,只需一根音頻線,一端插在電視后邊的黃色插口(標識大多為:視頻音頻輸入),另一端插在DVD后面板的黃色插口(標識為:TVOUT)
再將DVD與功放相連,音頻線的一段有兩個顏色的接頭(紅白),先將音頻線一端插在DVD的后接口面板上。
DVD后面板輸出接口處
共有6個接口,依次是
FRONTLR-------------------------(前置主音箱接口)
REARLR----------------------------(環繞接口)
CENTER----------------------------(中置接口)
SUBWOOFER---------------------(低音炮接口)
標準接法:
需要將音頻線依次插入這三組接口,音頻線的另一端我們也要插入對應功放的三組接口內。
(DVD)FRONTL連接(功放)FRO白色接口
(DVD)FRONTR連接(功放)FRO紅色接口
(DVD)REARL連接(功放)SURR白色接口
(DVD)REARR連接(功放)SURR紅色接口
(DVD)CENTER連接(功放)CEN接口
(DVD)SUBWOOFER連接(功放)S-WOOFER接口
如果都依次對應插完,那就已經成功將DVD與功放連接上了。
汽車功放機接線步驟
黃——常火,就是電瓶過來的12伏正極,該線用于機頭儲存各項設置參數,也就是維持機頭的記憶功能。
紅——接ACC,就是車鑰匙控制的12伏正極,只有車鑰匙點火,12伏才接通,機頭主機才能啟動,平時停車后機頭的主機是不通電的。
黑——地線,接電瓶負極。
藍——這是天線控制線,接鑰匙開關ACC,鑰匙點火后,啟動主機天線才能升起來。
其余的為汽車喇叭線,灰(右前)、白(左前)、綠(左后)、紫(右后)4個喇叭的4組8根線,每組一種顏色中帶黑邊的線是喇叭負極,不能搞錯,否則音頻的相位不對,喇叭音量就會相互抵消。
另外還有車上的天線插頭,直接插機頭的天線孔;低音炮的音頻輸入接機頭的RCA輸出。
簡單的說就是黃色、紅色、橙色、藍色接12V,黑色接地。
點歌機和功放怎么連接
點歌機輸出(音頻與視頻)直接連接電視,然后電視音頻輸出連接混響器,同時話筒接收機也連接混響器,最后混響器輸出連接功放,功放輸出連接音響。這時就可以K歌了。
材料:音頻線一根 (連接點歌機功放用)、視頻線(接電視)、音箱線兩根、長度看音箱和功放距離
具體步驟:
1、首先連接點歌機和功放
點歌機后有很多插孔,可 找 R L 兩個孔 (audio out)連接到功放的 (audio in) 一般功放輸入分幾種 如 vod cd dvd 或 A ,B任選一組即可,然后在面板按下相應的輸入選擇(輸入選擇)(in 打頭的字母)還有個視頻接口 (video out)接電視的(video in)
2、然后接功放和音箱
音箱線分正負(就是紅接紅,剩下的接黑色的)端口,功放后面有個接口SPK應該標明L(左) R(右)接到音箱上的兩個接線座上就可以了。
注意:紅接紅,不能錯。
功放機怎么連接其他設備
功放機連接電腦
用一根3.5mm轉RCA接口(也叫蓮花頭)的轉換線,將3.5mm插頭插入主機的綠色音頻插口,RCA插頭(通常是紅白二色,白色是L左聲道,紅色是R右聲道)插入音響的音頻輸入接口,即可完成主機與功放的連接。
功放連接電視
功放連接電視機方法較為簡單,視不同情況而定。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如是左右聲道的,一般有兩根連線,分別為白色(音頻左聲道)、紅色(音頻右聲道),按照連線的顏色連接在電視的AV音頻輸出接口;
如是一體的,只有一根連線,直接連接在同軸輸出接口,再通過音響功放連接至家庭影院相應的揚聲器(主揚聲器/中置/環繞/重低音)上。
連接完畢,再按電視遙控器“菜單”→“聲音”→“揚聲器(或者叫音箱系統)”→“外置”。
功放與音響連接
將喇叭線的一端接入功放后面板一個英文標識接口之后,喇叭線的另一端就要接入對應的音箱接口。
注意:在一組接口處是有正負極之分的,如果音箱是大型揚聲器,務必將喇叭線兩端的正負極對應連接,否則音質會大打折扣。
例如:如果先接前置左音箱,那么先將喇叭線的一端插入功放后面前置左音響的一組接口,然后喇叭線的另一端插入您的前置左音響后面的接口。這樣前置左音響與功放就連接完了,其他音箱以此類推。
連接好后就要連接信號了,把高清電視盒,DVD,硬盤播放器等播放設備連到功放的HDMI輸入上,從功放的HDMI輸出連接到電視機上。
買一套音響系統的理由很簡單,無非是希望下班或周末在家,自己(和家人朋友)能聽聽喜歡的音樂,同時又不耽誤聊天或做別的事情。疫情之下,這種有點私人化,又能多人共享的居家娛樂活動,還是挺值得投入的。
趁著開春季,我們便為各位想買音響系統,又不知從何下手的朋友準備了這份入門版的選購攻略,以下是與入門級桌面音響系統選購和使用相關的十個問題。
音響系統是一個廣泛的概念,但將使用場景限定在“桌面”之后,能被歸類到其中的音響產品/組合自然而然具備某些特征,比如產品的體型都比較輕巧,音箱多是桌面/書架音箱,能被放置在一般大小的桌面上。為了盡量少占空間,系統配置也要簡潔,因此功放基本是合成式、多功能設計。
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腦海中已經浮現出了一套桌面音響系統的雛形。沒錯,目前市面上大部分桌面音響系統仍是由無源音箱、合并式Hi-Fi功放和CD播放機組成。但在此基礎上,又演變和分化成許多針對不同音源、滿足不同功能的音響組合/套裝。
如果你仍然傾向于較為傳統的搭配,那么只需在預算范圍內選擇自己喜歡的音響品牌即可。相反,如果你有著更多樣的播放需求,預算又有限的話,那么在選擇桌面音響系統時,一方面要慎重一些,不要被眼花繚亂的功能迷惑,另一方面要打開思路,擴寬眼界,才能挑選到最適合自己的產品/組合。
首先要理清自己常聽或想聽的音源是什么。舉個簡單的例子,不聽CD唱片,則買CD播放機毫無意義。功放內置唱放、支持FM收音功能、讀取TF卡等固然是賣點,但你真的需要嗎?假設你平時打交道的只有流媒體音樂,組建音響系統的目的是重播更高品質的流媒體音樂,那么你應該集中精力和金錢,選購解碼能力更強、支持更高音頻規格的流媒體播放機或DAC功放一體機,以及聲音品質更好的音箱,而不是浪費在一些可有可無的功能上。反過來說,對流媒體音樂不感興趣,只聽CD碟片也是同樣的道理。
那么,什么情況下你會需要一臺多功能的一體機或功放呢?當你愛好廣泛的時候。舉個例子,你的家里有一些CD碟片,并有持續購入CD碟片的想法,與此同時,你還想將流媒體音樂、黑膠唱片收入囊中,閑來無事,覺得聽聽FM收音機也不錯,甚至希望這套系統可以改善電視的音質。簡單來說,在音質和功能之間,你更偏向于后者。別問為什么不能兩者都要,這不是幾千元預算能滿足的事情。但是,選擇得當的話,還是可以找到基本符合你需求的音響組合。
之前我們在許多專題文章中,都提到過“黑膠復興潮”,也推薦過不同級別的黑膠唱機。目前市面上多便宜的黑膠唱機都有,組裝一臺黑膠唱機也只需不到10分鐘的時間,有些黑膠唱機甚至不需要組裝,本身就是是自帶音箱的一體機,還支持藍牙功能,能連接手機播放流媒體音樂,輕而易舉地就將模擬和數碼音樂融為一體。要是圖新奇,就想玩一玩黑膠,這種一體機隨便買,基本不會相差太遠。
不過,要是你對音質有一定要求,想認認真真地聽聽黑膠音樂,首選就不應該是這些一體機,而是知名品牌的入門級黑膠唱機,售價肯定上千,但品質有一定保障,造型時尚靚麗,配件齊全,組建簡便,有些自帶功放,可以直接通過有線無線方式,連接功放/音箱使用。還有一些配備USB輸出接口,可以連接電腦,將黑膠唱片的內容轉換成數碼格式保存。
買一臺自帶唱放的黑膠唱機,再搭配一對有源音箱,就能同時滿足你聽流媒體音樂和黑膠音樂的需求。如果唱機不帶唱放,那么搭配帶唱放的有源音箱也一樣。通常情況下,大多數有源音箱還會配備光纖、RCA、AUX和USB等接口,方便你按需接入不同的信號源。
當然有。雖然沒有黑膠復興那么聲勢浩大,但膽機也迎著復古潮流重新進入了大眾市場。和當前現代化晶體管放大器相比,它在工作時電子管會發出暖黃色的微光,擁有更加甜潤柔美的音色,即傳說中的“膽味”。相對應的,膽機的輸出功率較小,驅動力非常一般,不好搭配音箱。選購一臺純粹的膽機,也意味著要放棄數碼功放的豐富功能和接口。
順著這個邏輯,再結合黑膠的情況,各位大概就能想象目前入門級膽機的樣子。前膽后石的設計是這類膽機的最大特色。也就是說,由電子管負責前級放大,晶體管充當驅動音箱的主力,從而揚長避短,讓喜歡膽機音色的朋友無需太顧慮推動力的問題。放心,膽機該有的儀式感還是有的,通電之后肯定可以看到電子管發出的暖光。
一般來說,這類膽機功放會同時支持藍牙功能,配備光纖、同軸、AUX、USB等接口,甚至支持FM調頻收音功能。有些品牌推出的套裝中,還加入了一臺同品牌的CD播放機,方便你一次性全套買齊。
出現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于桌面音響系統多選用桌面/書架音箱。箱體和單元的限制,讓音箱實在無法重播出能量強勁的低頻效果。日常聽聽音樂的話,能有相對均衡的三頻表現其實已經夠用。問題是看電影和打游戲時,會感覺隔靴搔癢,不夠過癮。在買桌面音響系統之前,如果你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要不就轉道去買Soundbar系統,要不就考慮組建一套2.1系統,即外接一只低音炮。
方法很簡單,留意功放和有源音箱有沒有配置低音炮輸出接口,有的話,再選購一只和音箱同品牌、同系列的有源低音炮就行了。低音炮的價位、規格、尺寸都由你自己決定。或者,你也可以直接選購一套“有源音箱+低音炮”的組合。不少音響品牌都推出了類似的套裝。低音炮的體型不大,到時放在桌子下方即可,不用擔心占據太多空間。
PC是Personal Computer個人電腦的首字母縮寫,顧名思義,PC-Hi-Fi即用個人電腦作為主要信號源,來組建Hi-Fi系統的意思。對于使用桌面音響系統的用戶來說,預算和空間有限,很多時候不想再額外添置CD播放機或其它的信號源設備,便打起電腦的注意,用CD捉軌的方式將音樂文件保存在電腦上,或直接登錄Apple Music、TIDAL、Qobuz等流媒體音樂平臺和音樂網站,在線播放和下載高品質無損音樂。
以上都容易實現,問題在于如何將電腦和功放連接起來,充分發揮高品質音樂的潛力。這個時候就要看功放是否配備PC-USB(Type-B)接口,以及這個接口支持多高的音頻規格了。目前一些中高端功放可以支持高達24bit/384kHz MQA和32bit/384kHz PCM格式。幾千元價位的入門級功放則基本能支持24bit/192kHz規格。使用時,用USB線將電腦和功放連接起來,并選用功放的DAC進行解碼播放即可。
其實大部分Hi-Fi功放都不配備HDMI接口,因為沒有連接電視的需要。但有些廠家考慮到用戶會將桌面音響系統放置在客廳,電視也順理成章地成為主要音源之一,因此貼心地為功放或一體機配置了一個支持ARC(Audio Return Channel)音頻回傳通道的HDMI接口。
這個接口的作用在于讓電視和功放/一體機之間的連接變得更簡單。以前你用功放傳輸HDMI信號給電視,同時想把電視的音頻信號傳回功放,需要在電視上找到音頻輸出口,再接一路線給功放,有了支持ARC功能的HDMI接口之后,只需通過一條HDMI線,就能回傳電視的音頻信號了。
早在2019年,藍牙技術聯盟就發布了藍牙5.1版本,但目前多數影音設備采用的最新版本還是藍牙5.0。相比于前代藍牙4.2版本,藍牙5.0在無阻擋的條件下,傳輸距離可達300米,帶寬是原來的2倍,且功耗更低。如果你非常依賴藍牙功能來傳輸手機的流媒體音樂,那么要特別關注音響系統的藍牙版本和所支持的壓縮編碼/解碼格式。
另外,藍牙功能也分輸入和輸出。有些黑膠唱機或功放的藍牙功能主要起配對和傳輸音頻的作用,能將音樂傳輸給音箱或耳機。有些功放的DAC部分則只給藍牙功能服務。在購買產品前要了解清楚。
排除產品質量問題,最常出現的情況如下:
*CD機不支持播放SACD碟片,而你播放的剛好是SACD碟片,兩者非常相似;
*功放沒有切換到準確的信號源,比如你要播放的是CD碟片,但功放的播放源選擇的是BT藍牙;
*音箱線和的接線端的連接出現問題。
和環繞聲/全景聲音響系統相比,兩聲道Hi-Fi系統的擺位算得上簡單,但也有一些注意事項。
*音箱與墻壁的距離
很多桌面/書架音箱為了增強聲音的能量感,背面板會配備倒相孔,記住千萬不能將音箱貼近墻壁,這樣重播出的聲音會變得發悶渾濁。建議音箱與后墻/側墻之間留出20-50cm的位置,并擺放在堅固的桌面上,以免發生嚴重的共振。
*音箱與音箱的距離
受箱體和單元等硬件條件的限制,大部分桌面/書架音箱更適合小空間、近距離聆聽。兩只音箱的距離最好保持在1.5-2m之間,且擺放在同一水平面上,不可一高一低,一前一后。
*人與音箱的距離
考慮到高音具有較強的指向性,建議音箱擺放的高度,能使高音單元與聆聽者的耳朵保持水平,并將箱體向內旋轉一定角度,讓音箱朝向聆聽者。音箱的前方不可有遮擋物,以免對聲音造成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