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筆記本退役了,固態拆下來了。
只有64G,不堪大用,丟了可惜,尋思當個U盤用不是挺合適的嘛。
于是就簡單改裝了下
連接(安卓)手機也沒問題
需要手機具備otg功能,現在的安卓手機標配
發了個朋友圈很多人問怎么弄的,其實真的非常簡單,就是加個硬盤盒子就完事了,這個具體的操作過程真沒什么好講的,但我想還是借這個機會簡單聊一下相關的一些基礎知識點,畢竟很多小白其實竟然對這個事情一無所知。
而你要進行這樣的操作,或者有這樣的想法,還是要適當了解一點東西。
以下我只是談一下很基礎的淺顯的東西,不做深入。
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下固態硬盤的種類
目前,固態硬盤就外形來份,其實主要就兩類,一類是樣子跟傳統的機械硬盤一樣的SATA接口的固態硬盤,尺寸是2.5英寸,長這樣
跟機械硬盤是一樣的sata3.0的接口,以前的帶有光驅的筆記本,光驅也是這個接口,所以老的筆記本雖然主板上沒有額外的固態硬盤的預留位置,但是可以通過把光驅拿掉,替換一塊固態硬盤上去,實現加裝固態硬盤的目的,再做個系統遷移,電腦的速度一下子就快很多了,算是經典的曲線救國的方法。
另一種是M.2(簡稱m2),也叫NGFF接口的固態硬盤,長得跟內=內存條差不多,我那個也是。
常用的又有這幾種規格,寬度一樣,長度不同
這種小巧的固態硬盤主要是為輕薄的筆記本設計的。它們兩者的區別,除了體積,能支持的傳輸速度也相差很大,sata接口的硬盤理論最高數據傳輸帶寬為6Gb/s,而M2接口走PCI-E通道的傳輸帶寬可達10Gb/s(m2也有走普通的sata通道的,速度沒有差別)。
媽的,那PCI-E又是啥
PCI- E是總線接口,通道,你可以理解為公路,高速公路,而對應的SATA通道就是普通的二級公路,所以也有M2接口但是走SATA通道的固態硬盤,速率自然是不能跟PCI-E相比。
還有一個東西,就是協議,就是上圖中硬盤上的“NVMe”,支持NVMe協議的高速固態硬盤,一定是要走PCI-E通道,反之則不然。我知道我說的亂七八糟,你也聽的云里霧里,反正你記住,NVMe就是更快就得了。
我們還是說改裝移動硬盤的事吧
所謂移動硬盤,或者U盤,就是通過電腦的USB接口連接,而硬盤本來就是連接在主板上的東西,當然是不能直接連接USB接口的。這就需要一個東西,就是硬盤盒,硬盤盒說白了就是一個包含接口、芯片、電路的盒子,外置的硬盤連接到硬盤盒的接口,然后通過數據線在跟電腦或者移動設備連接,這就構成了移動硬盤。
自然,不同的硬盤,有不同的硬盤盒,機械硬盤、固態硬盤、m.2硬盤的盒子,淘寶都有,直接搜就可以了。
用我這個舉例,我這個是M2的硬盤,那就買個m2的盒子。
盒子本身沒什么講究的,有多大屁股扯多大褲衩,你可以買便宜的塑料的,也可以買更好的金屬的,實現功能的就是里面的主板,這上面有主控芯片,接口,電路,都可以找到對應的,支持的速率也不同,買的時候與自己的硬盤對應就可以了。
一般的話你就直接搜關鍵詞“m2固態硬盤盒”/“sata硬盤盒”就可以了,如果你是NVMe協議的高速固態,那就要買支持這個的,這個如果看產品詳情頁眼花繚亂,直接問客服就是了。
還有就是注意m2的接口,其實有好幾種,它們之間可能是不兼容的,一定要注意,搞不清楚就跟客服確認一下。
我的這個就是B&M key
M.2 ,2242規格的固態硬盤,長度是42mm
而且并不是NVMe協議個高速固態
你的硬盤要是NVMe協議的
就要買支持的
如果你的硬盤是超級快的外置硬盤
要雷電接口的,也有
注意一般的都是支持usb3.1
長度方面,普遍都是支持這幾種的,所以完全不用擔心,上面那幾個孔,就是針對不同規格的m2硬盤設計的。
安裝很簡單
將硬盤插入,然后在尾端用插銷螺絲固定
蓋上盒子,完成。
我這個很普通,很糙,好點的就買金屬外殼的,質量也更好,比如綠某的這種。
20個G的指環王高清電影,直接插手機上流暢播放,一般的U盤你試試?
其實你如果是需要一個U盤這樣功能的移動存儲介質,這個東西就非常妙了,沒必要買新的,你自己拆機下來的舊固態,或者隨便買一個別人的二手的,64G的價格也就五六十塊錢,然后一個硬盤盒子也就五六十塊錢,加起來100左右你就可以擁有一個速度碾壓U盤但是同樣小巧精致穩定的移動固態硬盤。二手的128G的M2固態價格在100左右,同樣不貴。以后你電腦如果用得著,還可以拿出來給電腦裝,豈不美哉?
小巧的固態移動硬盤確實很舒服,如果你們覺得這玩意好,年底我考慮可以定制一批,做超低福利搞一個周邊?有想法發在評論區。
要把臺式電腦主機的側面的整個方形裝
飾蓋板拿下來,
DVD光驅的兩個窄側面都不得有凸
起的螺絲(如圖五和圖六所示)。
臺式電腦的前面有一個黑色的裝飾蓋板,
側面有三個卡扣,把三個卡扣扳開,
就能拿下整個裝飾蓋板(如圖二、圖三和
圖四所示),然后從前面把光驅慢慢的放
入放光驅的位置(如圖七所示,光驅必須
從前面安裝,如果從主機內部就放不進光
驅)(光驅的出倉口朝向自己,按鍵開
關也朝向自己),然后再用螺絲
把光驅固定在主機的側面外殼上(如圖九
所示)。
光驅后面共有兩個插口,都朝向自己,
從左往右依次,第一個是寬一點的插口標
注有:SATA POWER(P15和P1)(光驅
電源線接口),
第二個窄一點的插口標注有:SATA DATA
(S7和S1)(光驅數據線插口)。
光驅的第一個寬一點的插口插入固態硬盤
的任意一根扁平的電源線(共有三根扁平
的插線,如圖十三所示),
光驅的第二個窄一點的插口插入扁平數據
線,這一根扁平的數據線另一端再插入主
板的猩紅色的插口(如圖十四所示)。
圖一
圖二
圖三
圖四
圖五
圖六
圖七
圖八
圖九
圖十
圖十一
圖十二
圖十三
圖十四
著現如今消費者對電腦數據讀寫的要求越來越高,固態硬盤開始走入人們的視線,但是一般品牌機一塊固態硬盤要多花上幾百上千元,著實肉疼。今天,就來教你如何給筆記本加裝固態硬盤。
本篇教程所改裝的筆記本型號:ASUS 華碩 N551JW4720
固態硬盤的安裝
這個是個取舍問題,你是不要光驅呢,還是直接換硬盤呢?
你面臨著兩種選擇:
①拆了硬盤換固態,保留光驅。
②拆了光驅,要兩塊硬盤。
通常我們選擇后者————光驅并沒有什么卵用。對于部分人來說是這樣的,裝系統也有U盤這種東西可以代替光盤了。
好了,在你糾結的情況下————我們先惡補一下關于固態硬盤的知識。
由控制單元和存儲單元組成的固態硬盤。
儲存單元現在基本用的是采用Flash芯片,DRAM芯片還是比較少見的。
Flash芯片在固態硬盤中分為三種————SLC,MLC,TLC
其性能和壽命————SLC>MLC>TLC
SLC全稱Single-Level Cell(單層單元)1bit單元
MLC全稱Multi-Level Cell(多層單元) 2bit單元
TLC全稱Trinary-Level Cell(三層單元) 3bit單元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興趣看這個————那就直觀的介紹一下它們的區別好了,買固態硬盤乃至買蘋果手機的時候都細心看一看。固態硬盤等價位的情況下,SLC優選,MLC優選,TLC可別買啊!
SLC的擦寫壽命約100000次,由于是1bit單元,單位體積中的存儲空間小,但是及其快速!即————壽命長,速度快。然而由于其高昂的造價……一般頂級固態硬盤才會選用。
MLC的擦寫壽命由廠家的工藝決定,在3000次————11000次之間。復合單元容量擴大2倍,成本一般。為主流固態硬盤和高端手機首選。速度較快。
TLC是三層單元,擦寫壽命500————1000.這里的這個1000次仍是個理論值,至今尚無廠家做到擦寫1000次,TLC芯片造價低廉,一般U盤里用的就是這逼貨。在壽命短的同時,讀寫速度較慢。
光驅改固態硬盤教程,特別簡單:
(注意一下你的筆記本光驅厚度,買的時候注意買相應的支架)
首先,你需要有一臺有光驅的電腦。
其次,有一顆已準備舍棄光驅的心。
然后,你需要螺絲刀,十字的一把。
再之,光驅位硬盤支架是必須買的。
最后,一個你精心挑選的固態硬盤。
教程開始
首先,彈出光驅,然后關機
然后,筆記本蓋上,拿起你的螺絲刀,把筆記本D面朝上。
如上圖,
看見沒,那里有顆小螺絲。擰下來,然后輕輕松松的,把光驅取下來。
接下來我們需要光驅位硬盤支架和固態硬盤。
把你的固態硬盤放進硬盤架里,把硬盤架再塞進光驅位里,把送的塞子塞上。
最后擰上螺絲,大功告成。
怎么樣,是不是so easy?
(文章首發于華碩貼吧,經作者Xncui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