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知道現在流行什么數碼產品,那就看看哪款假貨最多,打開淘寶搜索“Beats”關鍵字,可以找到 14000 多條商品,從十幾塊到三千塊錢的都有,而作為筆記本編輯的筆者,也經歷了對這個名詞從陌生到熟悉的過程,以 Envy 14 為代表的筆記本今年也在音頻系統中全面加入了Beats的 Beats Audio 技術,所以筆者也以一個學習者的角度來看看,到底什么是Beats,Beats背后隱藏著什么?
Beats公司給我們的印象總是年輕有活力,但其實卻是個老牌的音頻廠商。Beats Electronics創立于2006年,創辦人是傳奇音樂人兼唱片制作人Dr. Dre與Interscope Geffen A&M Records唱片公司董事長Jimmy Iovine。旗下產品包括我們熟知的Beats耳機、線材以及音頻周邊產品。
Beats高質量輸出 ENVY 14音效芯片分析
經過了二十多年的發展,Beats的業務已經不僅僅局限于Monster線材,同時也推出了Beats耳機這個更為賺錢的品牌產品,并且為美國歌星和專業的音樂藝術家、工程師以及錄音棚提供優質的音樂制作設備所需的線纜,也逐漸的為 HTC、惠普等通訊、PC 企業提供高品質音頻系統解決方案。
一直以來Beats與HP合作密切
和森海塞爾、AKG、拜亞動力等傳統的耳機廠商不同的是,Beats耳機與時尚流行走的更近,最早的Beats耳機就是著名音樂人 Jimmy Iovine 和超級 Rap 歌星 Dr. Dre 共同開發的,而且Beats還攜手美國當今嘻哈界天王級歌星,如 Lady Gaga, 吹牛老爹,Dr. Dre 等,共同設計打造了一系列專門聆聽各類流行樂的耳機。
我們無法否認 Beats 的影響力。在很多的歐美 MV 中,我們都能看到他們的耳機產品,甚至 Lady Gaga 的原版專輯中居然有 Beats 的宣傳單,在蘋果官方授權店里,所有的 iPod 的試聽耳機不是 Bose 就是 Beats,隨處可見的一些大牌音樂制作人、運動員、明星出街,佩戴的耳機幾乎是一水的Beats,也讓Beats耳機成為時尚的象征。而且Beats耳機一般有著超酷的外觀,多種酷炫的顏色搭配以及為明星操刀且有著明星符號設計的限定版,讓Beats逐漸成為時尚玩家的新寵。
許多歌手和明星都喜歡充滿個性的 Beats 耳機
不過對于 Beats 耳機來說,在 HIFI 界其實并不被很多人認可,多數人認為 Beats 耳機虛有其表,只是通過數字技術手段改變了音樂的體驗,對于有著”聲音潔癖“,無法容忍過量低頻的 hifier 來說,這種質疑是理所應當的,他們認為跟老牌音頻設備制造商 Sennheiser, AKG, Beyerdynamic 相比,Beats耳機更像一個時尚品牌。很多人會抱怨Beats耳機過量的低頻,失去了 HIFI 的真正核心,不夠還原高保真,唯一能和 HIFI 接軌的恐怕只有價格了,Beats耳機的售價之高,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Beats 已成為生活中的一種時尚元素(圖片來自網絡)
Beats的受眾人群很大一部分來自年輕人,而在中國,90 年代出生的消費者們更注重個性上的表達,也同時更容易被偶像影響,現在的 90 后年輕人伴隨著互聯網成長起來,看著日本二次元 ACG 漫畫,接受宅腐文化,聽 Lady Gaga,學 Justin Bieber,他們崇拜 LeBron James,也競相佩戴相同款的 PowerBeast 耳機。
耳機的裝飾作用在Beats身上得到了放大,一方面是Beats耳機的設計確實很好的與現在的嘻哈文化相匹配,年輕人更容易接受這種新鮮的帶點潮味的設計,隨著明星們不分場合的“代言”,逐漸讓人們認識到了Beats耳機的單品搭配作用,西裝革履可以搭,連帽運動衫可以搭,民族/搖滾風也可以搭配,總之,Beats耳機慢慢的變成了可以穿在身上的電子時尚單品。
惠普ENVY系列一直以來都與Beats合作在其產品中內置Beats專門調音的聲卡芯片以及音效調試軟件,與Beats專業音響品牌合作,對HP的消費級筆記本來說就是一個很有新意的產品策略。Beats帶來的技術主要體現在音頻信號傳輸和相位控制上,減少耳機接口對音頻信號通過時的衰減作用,在接口出采用了無金屬材質,從而能夠降低噪音。
Beats Audio音效增強功能
簡單介紹下Beats Audio的工作原理及細節設置:首先筆記本能夠出聲不僅僅需要有揚聲器的配備,主板上更是需要有音頻解碼芯片,系統上同樣需要有硬件驅動支持以及擴展的音效調音軟件。Beats Audio不僅是一款調音軟件,更是深層次于音頻芯片上的產品,從硬件基礎進行調音,再由系統級別軟件調音輔助,發出更加動聽的聲音。
Beats Audio音效設置界面
可以設置細節如圖形均衡器
同時在錄音方面也有相印的優化
近年來,不同領域的品牌跨界合作正日趨成為一種流行,Beats與HP合作開發的Beats Audio音響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當前筆記本產品的競爭,已經從曾經的比配置拼價格,轉變為注重用戶體驗,以便攜性和舒適性為終極目標,并且最大限度的滿足消費者對于個性與潮流的追求。
惠普ENVY1 14的Cool Sense技術采用了內置式的加速計作為自動探測設備,無論筆記本放在哪兒,只要打開Cool Sense軟件,都會根據當前情況,自動優化散熱,降低風扇噪音。筆記本的發熱情況與使用環境有關,通常情況下,筆記本很少滿載運行,惠普Cool Sense技術根據筆記本負荷強度,來設置散熱模式,較好的改善了散熱情況。
設計師在此設計的四排散熱窗
軟件方面的技術,惠普ENVY 14做到了智能化,硬件方面對散熱的優化同樣保持著高水準。 在機身底部我們不難發現設計師在此設計的四排散熱窗,可以有效將冷風從底部散熱窗進入,經過主板上的各個發熱元件,再由散熱風扇從一盤吹出,帶走大量淤積的熱。
揚聲器
低音單元
大尺寸散熱風扇
純銅熱管
處理器與獨顯分別有一根散熱銅管
從前面的溫度分布圖中不難發現,惠普ENVY 14筆記本大部分鍵盤區域的溫度都很低,打字或者游戲時可以獲得較為舒適的操作體驗,HPCool Sense散熱系統起到了不少作用。而合理的硬件分布及風道設計也有效的提升了ENVY 14的散熱效率,可以說是軟硬兼備的散熱系統。
Beats公司給我們的印象總是年輕有活力,在時尚界也是紅得發紫,對于惠普這款主打游戲、娛樂和時尚的ENVY 14,Beats的音效是在合適不過了。
王冬奇
銳炬顯卡媲美中端獨顯回頂部
【PConline 單機評測】自2011年初英特爾發布Sandy Bridge處理器發布后,一個全新的名詞出現在世人面前——核芯顯卡(Intel HD Graphics)。核芯顯卡不同于集成顯卡,傳統的集成顯卡是位于主板上,而核芯顯卡則是GPU與CPU的“合體”之作,位于同一塊內核芯片上。時至2013年6月,英特爾推出了更高性能的核芯顯卡——銳炬(Intel Iris Graphics),它有著2-3倍于普通核芯顯卡的性能,其中還包含性能更為強勁的銳炬Pro顯卡,銳炬Pro的性能在銳炬之上。
惠普 Envy 15-k301tu 圖片評測論壇報價
銳炬顯卡共有兩款,分別是標準版的Intel Iris Graphics 5100,與更高性能的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得益于數倍于普通核芯顯卡的性能表現,令英特爾銳炬顯卡有了可以和獨立顯卡一較高下的機會,當時正值NVIDIA GeForce 700M獨顯時代,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性能完全可以媲美NVIDIA GeForce GT 740M,令它可以完爆當時主流網游,且能流暢運行大部分單機游戲。
在本月初,惠普推出了一款搭載銳炬Pro顯卡,即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顯卡的“集顯”游戲本——ENVY系列E神超級游戲本新銳版,并邀請《英雄聯盟》知名解說、電競女神小蒼為其代言,于是這款游戲本也被親切地稱作“惠普E神小蒼本”(以下簡稱惠普小蒼本)。惠普小蒼本搭載Intel Core i7-4750HQ處理器,核心主頻為2.0GHz,睿頻最高至3.2GHz,TDP最大熱功耗為47W,內建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銳炬顯卡;其它方面內存容量為8GB DDR3L 1600MHz,硬盤為500GB HDD機械硬盤。
■ 惠普E神小蒼本:銳炬顯卡媲美中端獨顯
在2015年初,英特爾在美國CES中發布了第五代Broadwell酷睿處理器,其中內建的核芯顯卡就包含Intel Iris Graphics 6100,也就是Haswell時代Iris 5100的升級換代版,至于更高性能的Iris Pro尚未發布,有消息稱后者也就是Iris Pro 6200將于今年中期發布,最有可能的時間節點就是在6月份召開的臺北COMPUTEX期間。
在筆者印象中,Iris 5100這款銳炬顯卡應該是蘋果“特供”,似乎尚未在別的產品中看到,而且最新版蘋果MacBook已使用Iris 6100,所以惠普似乎只有唯一一個選擇,那就是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至于Iris 6100與Iris Pro 5200之間孰強孰弱,筆者還未得到相關的數據對比。
Intel第四代Haswell給出了三種版本,分別為GT1、GT2(HD 4600/4400/4200,工作站方面為P4700/P4600)和GT3(HD 5000/5100)。這其中在GT3又包含了GT3e(HD 5200)一個子版本。說子版本其實并不正確,因為GT3e的性能要高于其它版本,所以英特爾分別給它單獨命名為“銳炬Pro(Iris Pro)”,而由于HD 5100只在28W的版本中提供,在核心頻率上有不少優勢,因此命名為“銳炬(Iris)”。
性能對比
● Intel Core i7-3840QM處理器GPU單元為:Intel HD Graphics 4000
● Intel Core i7-4900MQ處理器GPU單元為:Intel HD Graphics 4600
● Intel Core i7-4950HQ處理器GPU單元為: 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
● Intel Core i7-4950HQ(PL1=55W)處理器GPU單元為: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PL1=55W是標準版47W TDP i7-4950HQ的加速升級版,性能會有10%-20%左右的提升)
到了第五代Broadwell處理器,共有4類核芯顯卡型號,分別為GT1、GT2、GT3與GT3(28W):
● 28W GT3:Iris 6100,48個執行單元;
● 15W GT3:HD 6000,48個執行單元,頻率略低;
● 15W GT2:HD 5500,24個執行單元,低端i3為23個執行單元;
● 15W GT1:HD Graphics,12個執行單元。
其中GT3(28W)性能最高,為Intel Iris Graphics 6100;其次是GT3,也就是Intel HD Graphics 6000;然后是GT2,即Intel HD Graphics 5500;最后是GT1,對應的是Intel HD Graphics。至于最高性能的Intel Iris Pro Graphics 6200,要等到2015年中期甚至下半年才會出現。
● Intel Iris Graphics 6100:i7-5557U、i5-5287U、i5-5257U、i3-5157U
● Intel HD Graphics 6000:i7-5650U、i7-5550U、i5-5350U、i5-5250U、
● Intel HD Graphics 5500:i7-5600U、i7-5500U、i5-5300U、i5-5200U、i3-5010U、i3-5005U
2Iris Pro 5200性能實測回頂部
■ 惠普E神小蒼本:Iris Pro 5200性能實測
按照傳統測試形式,可能無法展現Iris Pro 5200銳炬顯卡的真實情況,因此筆者特意進行了更為詳細的測試方式與內容。
● 3DMark Vantage
點擊查看原圖
3DMark Vantage是業界第一套專門基于微軟DX10 API打造的綜合性基準測試工具,并能全面發揮多路顯卡、多核心處理器的優勢,能在當前和未來一段時間內滿足PC系統游戲性能測試需求。
● 3DMarK 11(E、P、X)
點擊查看原圖
3DMark 11測試:3DMark 11使用原生DirectX 11引擎,在測試場景中應用了包括Tessellation曲面細分、Compute Shader以及多線程在內的大量DX11新特性。它包含四個圖形測試項目,一項物理測試和一組綜合性測試,并重新提供了Demo演示模式。該測試程序使用了Bullet物理引擎,支持新的在線服務,并在原有英文支持的基礎上,加入了德語、芬蘭語以及簡繁體中文的原生支持。
點擊查看原圖
點擊查看原圖
● 3DMark
點擊查看原圖
3DMark測試:新的3DMark除了給出測試分數,還會同時給出每個場景測試期間的實時曲線圖,全程記錄幀率、CPU溫度、GPU溫度、CPU功耗。不同負載的場景:FireStrike(專為基于DirectX11顯卡的高端產品設計)、CloudGate(支持基于DirectX10的主流硬件)以及IceStorm(為入門級DirectX9設備打造)。新增的Sky Diver也是基于DX11的,但主要面向主流桌面顯卡、筆記本顯卡、集成顯卡和其他在Fire Strike里幀率不超過10FPS的系統、設備,相當于在普通畫質下跑DX11顯卡。
3《英雄聯盟》上手體驗回頂部
■ 惠普E神小蒼本:《英雄聯盟》上手體驗
《英雄聯盟》(簡稱lol)是由美國Riot Games開發,騰訊游戲運營的英雄對戰網游。《英雄聯盟》除了即時戰略、團隊作戰外,還擁有特色的英雄、自動匹配的戰網平臺,包括天賦樹、召喚師系統、符文等元素。
筆者分別在最低、中等、最高三個畫質下,對游戲的運行幀數進行了實測,看看Iris Pro 5200究竟能實現何樣的跑分表現。
經過30秒的對戰實測,在最低、中等、最高畫質下游戲運行平均幀數依次為146.8、108.8、88.2幀,由此可見,惠普小蒼本以及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可以以最高畫質暢玩《英雄聯盟》這款網游。雖然《英雄聯盟》對配置的需求無法代表所有網游,但相信憑借其最低88.2幀的FPS表現,市面上主流網游與很多單機游戲,都能夠實現流暢運行。
4家族臉式的清新外觀回頂部
■ 惠普E神小蒼本:家族臉式的清新外觀
從命名上我們就能知道(ENVY系列E神超級游戲本新銳版),惠普小蒼本是威猛E神系列的后續之作,因此在外觀方面惠普小蒼本并未有任何變化,依舊是大家在2014年中期見到的那個樣子。也是因此,筆者才將惠普小蒼本的外觀介紹放到了性能測試的后面,因為相較于英特爾銳炬Pro顯卡而言,外觀不是本篇評測的重點。
無論是去年推出的威猛E神,還是如今的惠普小蒼本,它們都在設計上具備了大量hp家族基因,即便沒有頂蓋上的“hp”LOGO,也能讓消費者一眼辨別其品牌。
惠普小蒼本頂蓋為復合材質構成,表面采用極具金屬質感光澤的銀色涂層,在提升時尚感的同時還將重量與質感問題完美解決。同時圓潤邊角設計也是惠普筆記本值得稱道慣有特色,我們在之前介紹的多款HP產品中都能看到類似設計,這也可以算作品牌家族臉的一種延續。
游戲是惠普小蒼本定位,因此它保留了一些針對游戲需求的接口,譬如RJ-45有線網絡接口,相對于無線來說它更加的穩定,掉線/故障率要低于無線連接方式;DVD光驅也是游戲玩家不可或缺的接駁方式,因為有些游戲的安裝程序必須要采用光盤方式。另外3個USB3.0接口足以能夠滿足其游戲定位的使用,以及HDMI高清輸出也能滿足外接大屏顯示器影音娛樂的使用需求。
5Beats魔聲+背光鍵盤回頂部
■ 惠普E神小蒼本:Beats魔聲+背光鍵盤
與此前威猛E神有所不同的是,新銳版惠普小蒼本只有15英寸版本,并且將屏幕分辨率穩定在1920×1080全高清,屏幕類型也僅有霧面屏一種。
可以看到鍵盤面右側轉軸處有“beatsaudio”紅色LOGO,這是惠普小蒼本的一大特色,它采用Beats魔聲音效系統,除Beats認證的揚聲單元外,惠普與Beats還專門針對小蒼本推出一整套解決方案,在音質、音效、音量等方面進行了深度優化,即便外放也可為玩家呈現相當不錯的綜合體驗。
與機身整體有所不同,惠普小蒼本鍵盤面采用了手感更佳的金屬材質,尤其是掌托區域的感覺相當不錯,銜接處的處理也很細膩,不會產生任何不適感。布局方面惠普小蒼本同樣采用了具備家族特色的孤島式鍵盤,按鍵鍵程、回彈力均較為適中,鍵帽表面的類膚涂層觸感也很不錯。
惠普小蒼本觸摸板采用一體式設計,不過仔細看可以發現觸摸板被分為兩片區域,中間與兩側。這是惠普針對Windows 8操作系統特別設計的觸摸板,其不僅可以實現傳統觸摸板功能,還能針對Windows 8系統實現一些特殊功能,比如通過兩側區域可以直接調出“右側邊欄”等。
6綜合表現定位輕游戲回頂部
■ 惠普E神小蒼本:綜合表現定位輕游戲
● 極限散熱測試
我們使用Furmark拷機軟件對所有產品進行測試,Furmark會將整機的兩大發熱部件CPU與顯卡全運轉起來,運行30分鐘后溫度會上到一個極限的高度,為了讓大家可以更加直觀的看出每臺機子在運行時的散熱情況,我們還使用了FLUKE紅外熱成像儀,分別觀察各個位置的溫度升溫情況。(溫度跨幅28°C-50°C:低于溫度下限會顯示黑色;超過溫度上限會顯示白色)。
● PCMark 8(Home-OpenCL)續航測試
PCMark 8是針對Windows系統的整機性能基準測試軟件,家用(Home)測試是其中一種測試模式(共5種),主要是模擬普通用戶的使用環境,測試項目涵蓋了網頁瀏覽、文檔處理、圖片邊間、視頻聊天以及輕負載游戲等等,并包含OpenCL加速與傳統兩種測試模式,在選擇續航測試時軟件會循環運行直至電池耗盡。
● 產品配置及跑分數據表
魯大師是PConline評測室全新引入的一款測試軟件,這是考慮到跨平臺以及非專業用戶的需求,魯大師的評測完全是“傻瓜式”,用戶只需輕松一點即可知道自己PC性能所處等級,這對于電腦小白來說是最佳選擇。
■ PConline評測室總結
惠普小蒼本雖然僅采用Iris Pro 5200銳炬顯卡,但其性能卻可媲美中端獨顯,其在3DMark 11測試軟件下能夠得到2367分,與NVIDIA GeForce 840M獨顯算是伯仲之間,要比NVIDIA GeForce GT 740M稍高一些,這樣不禁讓我們更為期盼,即將在今年推出的升級換代版——Iris Pro 6200。
在游戲實測過程中,惠普小蒼本與Intel Iris Pro Graphics 5200銳炬顯卡,能夠在最高畫質下流暢運行《英雄聯盟》這款時下最熱門網游之一,這基本也能代表當前網絡游戲的整體水平,間接表明小蒼本性能可以勝任所有的網絡游戲。
回歸產品本身, 惠普官方已將小蒼本定義為“輕奢游戲本”,就已經表示它不適合運行“硬件殺手”級別的游戲,但是對于很多人喜愛的網絡游戲而言,惠普小蒼本還是完全無壓力的。而且惠普小蒼本還是一款具備較高顏值的產品,相信一定能夠受到很多女性玩家的傾心!
T之家(www.ithome.com):蘋果重塑Beats音樂,將融入iTunes
現在看來,音樂產業正處于另一個變動中,這個市場的訂閱服務和銷量正在下降。這也是蘋果為何收購Beats Audio的一大原因,現在又傳來了Beats流媒體服務發展計劃的最新消息。
《華爾街日報》報道,蘋果iTunes音樂銷量從今年年初開始下降了13%到14%,這對iTunes而言是一個相當大的下降;iTunes去年也有所下滑,但是幅度沒有這么大,2013年iTunes僅下降了2.1%。看上去蘋果意識到了這一變化,但認為自己無法很快地打造符合其標準的流媒體服務,因此收購了Beats。
蘋果看上去打算將Beats融入到iTunes中,這不是很令人吃驚。外媒TechCrunch上個月報道,蘋果最快會在明年上半年宣布這一變動。現在的問題是該服務會是什么樣子。(via:Phoneare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