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外表的美觀和整體的穩固之外,機箱還擔當著支撐硬件和構建風道的重任。如果對整機的性能有更高的要求,希望硬件的搭配可以更好地發揮出優勢,一款合適的機箱也是必不可少的選擇。
機箱架構影響用戶安裝硬件和使用
ATX,BTX,RTX,不同的架構有著不同的設計,讓很多朋友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些架構在相似的設計中存在著不同,下面我們就為您解析一下不同架構機箱的設計優勢及區別,看看您應該選擇哪種架構的機箱產品。
ATX是Advanced TechnologyExtended的縮寫,直譯為先進技術擴展,是由英特爾公司在1995年制定的標準。ATX標準是擴展型AT結構,用于規范臺式電腦,在ATX規范下設計的機箱也被稱為ATX機箱。
在ATX規范下設計的ATX架構機箱
ATX主板的尺寸為305×244毫米,衍生的主板規格還包括MicroATX(244×244毫米),Flex ATX(229×191毫米),NLX,WTX及Mini ATX等。
ATX機箱的特點為CPU位于主板上方,顯卡位于下方,硬盤前置,電源后置,新款機箱也多采用電源下置設計,并且加入了背部走線功能,提供更加整潔的內部空間。
采用改進ATX架構的機箱
ATX的主板比起老舊的AT主板有更多優勢,因此廣為現代的臺式電腦使用,至今仍然是市場的主流,ATX機箱也是眾多廠商采用的主要架構。
改進的ATX架構機箱的內部空間更大
在經過漫長的發展后,機箱廠商對ATX機箱進行了升級,新的設計將電源和硬盤單獨配置,獨立的風道設計可以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同時在機箱的產品設計上也有更加美觀的表現。
升級的ATX代架構
此外,升級改進的ATX架構機箱更加適合背板走線,分區設計方便硬件的布局,讓機箱有更好的兼容性,不同硬件之前的干擾減少,機箱內部可以更加簡潔,也受到了很多廠商和DIY用戶的歡迎,在機箱新品中開始嶄露頭角。
現在的機箱由于取消了前置的硬盤籠還有光驅位,所以讓機箱前部節省了很大的空間,這樣就能讓機箱的兼容能力更進一步的得到提升,這對于很多的玩家來講,就會獲得更好的裝機體驗。
取消電源倉后的開放式架構設計
除此之外,很多玩家詬病,說取消硬盤籠之后,自己的硬盤沒有地方放置,但是目前很多的機箱將硬盤架采用懸掛式的設計,在滿足硬盤位的同時,又節省了空間。
懸掛硬盤架設計
機箱架構發展到今天,很多的游戲玩家在選擇機箱的時候并不只是簡單的追求顏值了,還有更好的內部架構,因為良好的內部架構可以讓玩家能有更好的裝機體驗,這也就導致目前很多的機箱都針對光效進行了特別的優化。
游戲悍將“元級五金”架構
近期,游戲悍將推出了一款極具創新的“元級五金”的機箱架構,機箱內部針對目前玩家打造光污染效果的特點進行設計,可以給玩家很好的裝機體驗以及視覺沖擊力。
超炫酷光污染設計
機箱架構發展到今天,在不斷的進行改變來適應玩家們的需求,對于一些陳舊的機箱架構,就會慢慢的被淘汰出歷史的舞臺,玩家在選購機箱的時候一定不能只看機箱的外觀,要更多的關注一下機箱的內部架構情況。
天所要介紹的是關于我們日常使用的臺式主機,它的基本構造,假如我們組裝一臺主機,哪些是必備的,哪些部分是可升級的,組裝所需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等方面,接下來請跟隨我的腳步來一探究竟吧!
一臺主機的基本構造有:處理器CPU、主板、顯卡、內存(運行內存)、硬盤(固態和機械)、CPU散熱、機箱、風扇、電源、光驅、聲卡、網卡(有線和無線)、擴展卡、顯卡支架等等。以及軟件系統。
處理器CPU的全稱【中央處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是計算機系統的運算和控制核心,是信息處理、程序運行的最終執行單元。是電腦的核心配件之一,相當于人類的大腦一樣,是主機的必須要有的重要部件之一。
目前主要的生產商【Intel】和【AMD】,其他的實際市場應用很少,就不做介紹了。CPU的性能優劣,是直接影響整個主機的性能,在選用的時候可根據實際情況選購。
Intel 處理器:截止9102年中,桌面級CPU已經發布到了酷睿第九代,預計2020年初第十代CPU也將會面世市場。
AMD 處理器:截止9102年中,桌面級CPU已經發布到了銳龍第三代,預計2020年中第四代CPU也將會面世市場。
大家可以參考桌面級CPU的天梯圖 地址:http://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cpu/
【CPU散熱器】根據其散熱方式可分為風冷、熱管和水冷三種。主要參數有材質、尺寸、風量、風壓、轉速、噪音值、供電接口、額定電壓和電流、功耗等等。部分低壓超低功耗處理器可以采用無散熱器的自然方式散熱,但是對于絕大部分處理器都是需要散熱器的。
【顯卡(英語:Video card、Display card、Graphics card、Video adapter)】是將計算機系統所需要的顯示信息進行轉換驅動顯示器,并向顯示器提供逐行或隔行掃描信號,控制顯示器的正確顯示,是連接顯示器和個人計算機主板的重要組件,是“人機對話”的重要設備之一。顯卡可分為集成顯卡和獨立顯卡,是主機的必須要有的重要部件之一(獨顯或者集顯至少有一)。
目前可生產的生產商比較多,除了NVIDIA和AMD公版顯卡以外,還有很多廠商可生產非公版顯卡,同型號的顯卡不同廠商生產出的顯卡從性能來看會有略微的差異,參差不齊,但是只要選用一些知名的廠商基本都是不會有太大問題。
大家可以參考桌面級顯卡的天梯圖 地址:http://www.mydrivers.com/zhuanti/tianti/gpu/index.html
【主板(英語:Motherboard, Mainboard,簡稱Mobo)又叫主機板(mainboard)、系統板(systemboard)或母板(motherboard)】是構成復雜電子系統例如電子計算機的中心或者主電路板,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鍵盤和面板控制開關接口、指示燈插接件、擴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電源供電接插件等元件,供處理器、顯卡、聲效卡、硬盤、存儲器、對外設備等設備接合,是主機的必須要有的重要部件之一。
主板的核心部分【芯片組(Chipset)】分為Intel芯片組和AMD芯片組
Intel芯片組 型號目前主要有 Z390、Z370、H370、B365、B360、H310、X299、Z270、H270、B250 、C232、X99、Z170、H170、B150、H110、B85、H81 等等。
AMD芯片組 型號目前主要有 X570、X470、B450、X399、X370、B350、A320、A68、780L、760G 等等。
不同型號的芯片組也有對應的CPU系列,不同系列不可混用,intel和amd也不通用,在選擇的時候一定確定好CPU型號和主板型號是否對應,否則將無法使用。
【內存】是計算機中重要的部件之一,它是與CPU進行溝通的橋梁。計算機中所有程序的運行都是在內存中進行的,因此內存的性能對計算機的影響非常大。 內存(Memory)也被稱為內存儲器,其作用是用于暫時存放CPU中的運算數據,以及與硬盤等外部存儲器交換的數據。只要計算機在運行中,CPU就會把需要運算的數據調到內存中進行運算,當運算完成后CPU再將結果傳送出來,內存的運行也決定了計算機的穩定運行。 內存是由內存芯片、電路板、金手指等部分組成的。內存又稱主存,是CPU能直接尋址的存儲空間,由半導體器件制成,內存的特點是存取速率快,是主機的必須要有的重要部件之一。
內存分為筆記本內存和臺式機內存還有服務器內存等,今天主要來講臺式內存,目前比較常見的就是DDR4和DDR3,DDR2和DDR以及更早的SDRAM都已經被淘汰,預計未來兩年DDR5內存也將會正式面世。內存常見參數主要有:類型、容量、CL值、時序、工作電壓、頻速、適用機型、燈效、馬甲、散熱等等,我們在選購的時候主要根據類型、容量、頻速、燈效參數就可以了,目前容量規格2G/4G/8G/16G,其他的規格很少見,頻速DDR3主要有:1333/1600/1866(少見)等等,DDR4主要有:2133/2400/2666/3000/3200/3600/4000及以上等等。
在選擇內存的時候必須要根據主板接口和CPU支持的內存類型進行選擇,通常來講同一類型內存的高頻率一般都是向下兼容的,但是也應避免浪費,盡量選擇CPU最大支持的內存頻率及以下。
硬盤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硬盤有固態硬盤(SSD,新式硬盤)、機械硬盤(HDD 傳統硬盤)、混合硬盤(HHD 一塊基于傳統機械硬盤誕生出來的新硬盤)。SSD采用閃存顆粒來存儲,HDD采用磁性碟片來存儲,混合硬盤(HHD: Hybrid Hard Disk)是把磁性硬盤和閃存集成到一起的一種硬盤。絕大多數硬盤都是固定硬盤,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盤驅動器中。機械硬盤 HDD 和固態硬盤 SSD是目前市場上應用最為廣泛的,臺式機中可以有多個硬盤,可以同時使用HDD和SSD。是主機的必須要有的重要部件之一(HDD和SSD只少有一)。
固態硬盤SSD 讀寫速度快。采用閃存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盤更快,固態硬盤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固態硬盤度非常驚人,同時價格也稍高一些,適合作為系統盤和軟件盤使用。
機械硬盤HDD 機械硬盤即是傳統普通硬盤,主要由:盤片,磁頭,盤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接口,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由于價格優勢,所以可以采用高容量規格機械硬盤作為存儲盤。主要參數如下:
機箱 一般包括外殼、支架、面板上的各種開關、指示燈等。作為電腦配件中的一部分,它起的主要作用是放置和固定各電腦配件,起到一個承托和保護作用。此外,電腦機箱具有屏蔽電磁輻射的重要作用。市場比較普遍的是 ATX、M-ATX、E-ATX,MINI-ITX等,主要參數有:尺寸、材質、主板兼容規格、CPU散熱器限高、光驅位、硬盤位、風扇位、面板接口、音頻接口、顏色、是否支持水冷、顯卡插槽和尺寸、電源位和規格、散熱系統等等。
電源 是一種安裝在主機箱內的封閉式獨立部件,它的作用是將交流電變換為+5V、-5V、+12V、-12V、+3.3V、-3.3V等不同電壓、穩定可靠的直流電,供給主機箱內的系統板、各種適配器和擴展卡、硬盤驅動器、光盤驅動器等系統部件及鍵盤和鼠標使用。主要參數有:接線類型,安全認證、轉換效率、支持寬幅、額定功率、峰值、風扇和啟停、輸入電壓、PFC、拓撲架構、電容類型、電源線長度、電源輸出接口、是否支持溫控、尺寸、材質等等。
機箱和電源也需要尺寸匹配,購買時候請注意,這兩者也是主機的必須要有的重要部件之一。
像機箱風扇、光驅、聲卡、網卡(有線和無線)、擴展卡、顯卡支架等等,現在的主板都是集成了聲卡和網卡,這些主機配件是可以選配的,根據實際需求進行個性化搭配。
目前微軟桌面系統有 Windows 10、Windows 8.1、Windows 8、Windows 7、Windows XP等系統,現在主要使用的是Windows 10,其他版本的系統由于已經缺少微軟官方支持,很多主板廠商已經不再支持,如果需要安裝其他版本系統,一定要在選擇硬件時候注意看是否可以支持。
最后,我相信您能閱讀到這里,一定對臺式主機的構成有了一定的了解了,如果您想要或者需要定制一臺屬于自己的主機,再搭配選擇上有什么疑問,不知如果選擇的時候,可以 私信我哦!!! 小編會及時回復您哦! 您也可以找小編給您自己搭配一臺個性化的臺式主機電腦,我隨時都在!!! 如果您喜歡 那就關注轉發我吧!!!
示例
面幾篇文章無水君講述了我們常見的電腦小故障的判斷和處理方法,今天開始,帶大家認識電腦的組成,首先我們看看主機箱里都有什么、各個部件都有什么作用。學會和掌握了這些,小伙伴們也可以自己攢機DIY了,會給我們生活中帶來不少樂趣呢。
電腦主機箱內部結構示意圖
電腦機箱內都有些什么呢?我們打開機箱仔細瞧瞧:那個最大的電路板叫主板,它是一個大的電子平臺,也叫母版,就像人的心臟一樣控制著數據的交換。
主板
在它上面插了CPU,就在大風扇下面,CPU的主要作用就是負責處理和計算數據,可以理解為人的大腦。
CPU(在風扇下面)
那個長條狀的叫內存條,用于暫存數據,簡單的說內存就是CPU和硬盤之間的一個緩沖,硬盤速度太慢了,跟不上CPU的需求,這時速度很快的內存會將需要的數據先從硬盤中提取出來,然后再供給CPU使用,可以理解為空間,比如就像一個人一樣,空間越小,活動起來越不方便,所以內存越大,運作就順暢。
內存條
主板旁邊的大的鐵盒子叫主機電源,是負責給所有機箱內部部件供電用的,因為都是 要安裝額定的電流才能保證配件不超過電壓,損壞,它的里面也有一個大風扇,給自身降溫。
主機電源
電源斜對面的小鐵盒子是硬盤,負責存儲所有數據,包括操作系統和軟件、用戶數據,可以理解為一個倉庫。
硬盤
所有的這些東西我們都裝在機箱內,保證元器件和我們自身的安全。
電腦主機箱
今天我們先了解了電腦機箱內都有些什么東東和它們的主要作用,明天開始我會通俗滴分別講解主板、CPU、內存條、電源、硬盤、顯卡的型號和選購,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