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的電腦監控軟件能監控到什么程度?手機被監控了這樣解決
電腦監控軟件對于很多員工來說就是惡夢般的存在,某些公司裝了監控后,一些員工連手機聊天都不敢了,因為有的監控軟件什么都可以監控到,包括電腦實時畫面、歷史屏幕截圖、歷史聊天記錄、網址記錄等等。
其實就相當于把自己的電腦全畫面操作直播給老板看。
有的電腦監控軟件還能夠設置關鍵字,假如有員工觸發了關鍵字,那么老板就會接到報警提示,你想到的和想不到的關鍵詞都有,例如“離職、“摸魚、“劃水”等。
以前上班的時候,會經常與朋友穿插著用電腦聊天,突然有一天,朋友發消息和我說,他們公司可能安裝了電腦監控,讓我上班時間最好不要發消息給他,如果有事用電話聯系。后來才知道,由于用上班時間閑聊和網購,被公司處罰了300元。而且,他每天瀏覽哪些網頁,用過哪些客戶端,用于工作的時間是多少?發了什么郵件?公司也都是明明白白的…
為什么很多公司會安裝電腦監控軟件?具體是什么原因呢?
1、確定員工工作是否積極,安排“充實”工作內容
2、了解員工動態,以及對公司的真實想法
很多員工在公司會與他人聊天吐槽對公司的真實想法,有的公司效益不好拖欠工資,員工還會考慮仲裁,在監控軟件的監控下,老板可以實時掌握動態,抽時間與員工“談心”。
檢查個人電腦被監控的方法:
1我們按鍵盤的win+R,使得運行框調出來 2接著我們輸入下【cmd】,點【確定】 3我們就直接輸入【ipconfig】,按下鍵盤的【ENTER】 4這里我們主要就是找到【自己的IP地址】 5接著我們再次輸入【netstat -an 】,按下鍵盤的回車鍵 6我們就要找下有沒有自己剛剛查詢到的【自己的IP地址】,有,則電腦沒被監控,沒有則被監控了!
公司的電腦監控軟件能監控到什么程度?手機被監控了這樣解決
手機被監控了這樣解決
1、恢復出廠設置
恢復出廠設置的意思是手機中的所有設置將恢復到出廠狀態,包括手機上的照片、文件、信息、聯系人等等所有信息都將抹掉,成為一部“新手機”。打開手機,選擇系統“設置”;選擇“存儲和備份”;點擊“恢復出廠設置”;根據需求選擇恢復項,點擊“開始重置”即可進行恢復出廠設置操作。
手機恢復出廠設置,其實基本就是對手機上的所有資料進行清除處理。包括病毒軟件、流氓軟件、黑客木馬也同樣會付之一炬,但給機主帶來的后果就是你存儲在手機的數據也會隨著付諸東流。
2、加強云備份密碼
現在智能手機都有云備份賬號。包括主流的蘋果、華為、小米。但很多人為了方便,設置的密碼都是弱口令,而且還與其他的賬號口令相同。導致被破解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導致重要數據極容易流失,所以加強云備份密碼是很重要的。
3、尋求專業機構幫,如果嘗試多遍也無法得到解決,就需要找到專業人士處理。針對個人的惡意監控存在指令入侵與軟件監控,這讓被入侵者即使關機和換掉SIM卡也無法避免。如果貿然的寄回廠家或去手機專賣店,然而會導致更重要的數據泄露。
常有人咨詢歡哥這個問題。其實很多需要監控的公司基本都有充足的理由,否則也沒有必要去做這種事情,這個合法不合法,各有各的理,有過不少借此作為開除員工的依據。行為管理也不只是用于監控方面,不過對于對通訊軟件做監控的行為,我還是很鄙視的。
總結一下:
如今4G ,5G 時代,流量用不完,想唯一確定不會被監控的方法就是用自己的流量
歡哥點評:
此種監控最慘的可能是筆記本了,因為無論在不在公司,當連入公司內部網絡時候將上傳至服務器,如果是開啟外網上傳的那就是實時了,這種客戶端一般都占系統資源。
應對辦法(針對自己的筆記本,公司的電腦不給監控,找你算賬不要找我哦)
一般來說只要是這種方式的監控,都需要2個端口通信(收,發),用Windows防火墻屏蔽客戶端的通信端口就可以了。
那么你要問我,我怎么知道軟件是什么?端口是什么? 我是小龍人,不告訴你。
比如大名鼎鼎的深信服上網行為管理,此種監控大部分信息不需要在用戶電腦安裝客戶端的,但是QQ這種IM通訊軟件,需要在客戶端安裝插件。畢竟QQ總是不停的更新,把這種搞監控的累壞了,當然他們很開心啊,因為客戶監控不到了,要升級,服務又到期了,只能續費。
應對方法:用自己的網絡嘍!
切中話題,如何知道公司是否有監控呢,如果是第一種方式的話,通過查看端口 netstat -an
排查,如果是第二種方式是,如果是深信服的話,一般會有禁止頁,打開個小姐姐站點,禁止你訪問那就是第二種了,如果沒有設置這個方面安全策略的話,是沒辦法知道的。最穩妥的辦法,找管這塊的小哥哥問下,沒有什么一頓飯搞不定的事情,如果搞不定,兩頓吧。
需要更多探討和了解的話,歡迎關注留言。
版權聲明: 本文由歡哥的部落格首發于“”,謝絕自行轉載,謝絕東方頭條抓取。
因為需要配圖,隨便配個圖
么東西
使用率最高、跟你最親近?
相信很多人第一反應都是它:
手 機
為了方便大家使用
如今手機功能越來越五花八門
從最開始的打電話發短信
到點外賣、網購、視頻、玩游戲
……
最近,小伙伴們要注意了!
手機的這個功能,千萬別開!
屏幕共享
這一功能
千!萬!別!開!
什么是屏幕共享功能?
一旦點擊屏幕共享
你在手機上的所有操作
對方都看得一清二楚
其實這個功能不少小伙伴用過
打開屏幕共享功能
女子64萬不翼而飛
近日,廣西南寧劉女士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是她戶籍所在地“警察”,讓她登錄某網站查看“逮捕令”。對方稱,目前案件由某地警方偵辦,要求她添加辦案民警QQ接受調查。
劉女士登錄后,果真看到一份“逮捕令”,她頓時慌了,馬上添加對方。
南寧市公安局良慶分局蟠龍派出所教導員吳海:對方稱,辦案人員不能前往實地詢問 ,而是通過一個社交軟件對她進行詢問。然后劉女士就按照嫌疑人指示,去到一個賓館里進行操作。
隨后,對方要求查驗資金流水,劉女士便按照要求下載了某App→打開共享屏幕功能→打開支付寶→微信和銀行卡賬戶→將余額展示給對方查驗。
對方叫劉女士不用轉錢至“安全賬戶”,只需將錢轉到劉女士本人名下另一張銀行卡即可,劉女士就按照對方提示操作,給自己銀行賬戶進行轉賬。
劉女士這一系列操作后,不法分子登錄了劉女士的手機銀行,將64萬余元分成20多筆轉了出去。
直到對方又讓劉女士借錢轉入她自己的銀行卡時,劉女士才發覺自己上當。
其實,類似案例近期已經發生了多起。
使用屏幕共享
被騙9萬多
江蘇常熟就有一名受害人接到陌生電話,稱其貸款賬戶沒有注銷會影響征信。在對方誘導下,他下載了某App,通過屏幕共享功能,輸入身份證和驗證碼,結果被騙了9萬余元。
浙江老人用了這功能
被騙5萬余元
近日,浙江海寧長安一位老人向派出所報案,稱自己被騙5萬余元。
案發當天,老人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稱其在某平臺購買的商品有質量問題,可以進行3倍賠償。老人一聽有3倍賠償,便立刻按提示添加了對方QQ。
隨后,對方將老人拉入一個售后群,不一會兒便稱錯將十萬元轉給了老人,老人一聽著急了,這么多錢肯定要還給別人,于是按照對方指示,點擊了分享屏幕功能。
就這樣,老人在對方的“監視”和“指引”下,把自己卡里錢分幾筆,轉到了對方提供的陌生賬戶,直到老人被移出“產品質量售后”群,才發現自己上當受騙,共被騙5.9萬余元。
什么是屏幕共享功能?
相信不少人都稀里糊涂用過
但還并不是很清楚
給大家科普下
“屏幕共享”相當于手機的錄屏操作。它會把屏幕上顯示的內容全都記錄下來,并同步讓對方看到,包括彈框顯示短信、微信、其他App推送的內容。
也就是說,你在手機上的任何操作,對方電腦上都能看到,包括輸入密碼、解鎖的過程。
下圖就是
將一部手機的屏幕
分享給一臺電腦的實際效果
可以看出,雖然有少許延遲
但是手機所顯示的所有內容
都會原封不動顯示在電腦上
▼▼▼
無論是你的登錄賬號密碼
還是支付密碼
只要點擊了“屏幕共享”功能
對方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騙子的常用套路
初步騙取當事人的信任
不法分子通過網絡軟件改號,電話聯系當事人,并準確報出(通過非法渠道獲取)當事人的個人信息,如身份證號碼、職業、住址等隱私信息,以獲取當事人的初步信任。
引導當事人開通屏幕共享或視頻會議
不法分子通過一些App自帶的屏幕共享功能或者視頻會議的形式,假借引導當事人進行操作為由,實則實時監控當事人手機上的所有操作,盜取當事人的個人隱私信息和驗證碼等內容。
轉賬
不法分子監控當事人手機后,開始引導當事人轉賬,如被發現,或者當事人遲疑,不法分子將通過偷偷獲取的驗證碼進行轉賬操作,在當事人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轉賬。
對此,警方發布提醒——
一旦你與詐騙分子開啟屏幕共享功能,即使詐騙分子不主動詢問,也能看到你手機上的所有信息,包括密碼、驗證碼等,從而轉走卡內資金。
因此不要與陌生人開啟屏幕共享功能,涉及私人信息,特別是銀行卡密碼、驗證碼時,一定要謹慎。如若被騙,請立即撥打110報警。
來源:人民日報、江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