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手機在生活中已隨處可見,電腦又何嘗不是呢,如今可供消費者們選擇的電腦品牌那叫一個多,很多還是大牌,有蘋果、聯想、小米、華為、榮耀等,這些品牌推出的電腦在市面上的反響都是很不錯的,但最受歡迎的還是蘋果推出的Mac,Mac有iMac和MacBook之分,臺式與筆記本電腦的總銷售量非常高,Mac不只在我們國內受歡迎,在全球都是非常火爆的。
眾多消費者會選擇購買Mac那定是有它的原因,蘋果電腦的系統很便捷,操作起來簡單,功能也十分強大,使用起來要比windows系統簡便許多,Mac的外觀比普通電腦顯得高端許多,使用年限也很長,不過,再長的年限終究敵不過電子產品的更新速度,當今時代發展的步伐越來越快,無論是科技還是經濟都在加速發展,Mac的性能、功能以及配置都在更新升級,每次升級成功就代表著一款全新的Mac即將上市,這會吸引眾多消費者搶購,即使現有的Mac還能正常使用,甚至可以再用個好幾年,他們面對全新升級的Mac毫無抵抗力,會毫不猶豫地淘汰手中的去選擇購買新品,如此更換,便會產生眾多大家不用的廢舊Mac,也就是人們口中的“電子垃圾”。
其實它們有些不能算作垃圾,還能使用的那一部分完全可以選擇一個好的平臺回收處理,因為如今回收市場的現狀還是比較令人驚訝的,發展的比之前要好許多,如果淘汰的Mac被閑置、被扔掉、被廢品回收商收走,這將導致大量資源的浪費,不僅如此,更嚴重的是會污染自然環境,一旦被污染,需要經過很多年才能降解,而且不一定會被完全的化解,所以大家在處理舊Mac時,一定要選擇回收處理,保護好環境!
當我們在選擇回收平臺時要仔細考慮,多個平臺對比,則其優,沒有一點頭緒的Mac用戶可以試著選擇正二品平臺,不管是Mac、iPhone還是iPad等等,來這個平臺都能賣個很不錯的價格,回收方式也比較獨特,郵寄+上門回收模式,這是很多其他回收平臺不具備的,正二品平臺成為很多蘋果產品用戶回收的首要選擇!
科技3月5日消息,蘋果更新了MacBook系列,新款Air沒有意外的依然堅守了8GB內存版本,這也是蘋果有意而為之,因為就是靠存儲賺錢。
蘋果深知這么設計背后的利益,因為8GB內存升級16GB或24GB分別需要額外花費200美元和400美元的費用,這個利潤非常可觀。
很多蘋果電腦用戶對視頻剪輯的需求很大,這也就倒逼他們不得不升級內存。
蘋果全球產品營銷副總裁Bob Borchers之前接受媒體時表示,M3 MacBook Pro上的8GB內存,可能會和其它系統上的16GB內存是比較接近的,蘋果調用內存的方式會更有效一些。
其實翻看蘋果在內存賺錢上的套路,就不奇怪了,在Windows陣營標配16+512的時候它是8+256,在Windows陣營普及32+1T的時候它還是8+256,而且仍然堅持增加8G內存加價1500的傳統,256G硬盤升級到512G要加1500。
至于旗下的iPhone系列,就更是如此了,所以蘋果是懂如何通過存儲賺錢的,哪怕存儲白菜價,他們依然可以大賺。
實筆者身邊有不少朋友想買筆記本的時候,都會來詢問到底買哪一款型號會好一點,通常在這個時候,一般會問需不需要用筆記本打游戲,如果對筆記本沒有游戲需求的話,那還是建議統一使用MacBook。畢竟相對于Windows來說,Mac系統的穩定程度和日常易用程度要好一些。
如果你恰巧還是用的蘋果iPhone,那么還會解鎖蘋果全家桶生態這個隱藏功能,凡是用過蘋果全家桶的用戶,應該都知道蘋果生態用起來的爽快程度。但蘋果MacBook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它的配置太低了。別誤會,這里并不是說M系列芯片的性能差,畢竟M系列芯片的性能還是相當強悍的,所以這里主要指的還是MacBook的內存實在是太小了!
縱使Mac系統有再多優化手段,8GB內存就是不夠用
可能有人會說,內存小你自己去加不就得了,但問題就在于蘋果這個內存感覺就是金子做的,即便是一萬多塊起步的最新款15英寸MacBook Air,也是8GB起步,想要加到16GB內存,那就得再加1500元,如果不想加的話,那不好意思,你只有8GB內存可以用。
那么8GB內存夠用嗎?先說答案,自然是肯定不夠用的,不管是對于Mac還是Windows來說,8GB內存還是太小了,用起來相當難受。Windows自然就不用多說了,8GB現在好多老一點的3A游戲都玩不了了, 更別說日常娛樂了,但Mac用戶一般不玩游戲,體驗是否又能好一些呢?
但問題是,雖然Mac沒有很多的特大3A游戲,但日常的軟件可體積一點都不小,如果是用來做剪輯等工作的話,8GB內存用起來只會讓人感覺痛苦。每當內存不夠用的時候,Mac系統還會啟動“備用方案”,那就是用固態硬盤當做虛擬內存,用于存放非活躍的進程,蘋果把這個方案稱為“統一內存”。
這樣做的好處自然是減小了內存的占用,用戶表面上用起來會更舒服點,不過壞處就在于CPU和GPU經常容易出現互相搶占資源的情況,如果要外接顯示器的話,那更是占用內存大戶,即便什么軟件都不開,8GB的內存很有可能被占滿了,這樣GPU應用把內存占滿了,CPU只能使用固態硬盤做的虛擬內存,體驗感又會大大下降。
不僅如此,購買8GB內存版本的用戶,一般還是8+256GB的基礎存儲組合,而256GB的固態硬盤,都只有一個NAND閃存芯片,這就意味著如果長時間使用固態硬盤的話,就會出現反復擦寫的情況,這樣不僅會影響到固態硬盤最后的訪問速度,還會比其他雙NAND閃存芯片機型的壽命要低不少。
所以可能最開始想要省錢的用戶,購買基礎丐版的用戶,反而帶來不貼心的體驗,這多少有點得不償失了,畢竟即便是丐版的MacBook,價格也是不便宜的。
起步又貴還想額外賺錢,蘋果的如意算盤打翻了
如果有留意電腦市場份額變化的話,我們就會發現近幾年Mac陣營正在逐漸下滑,有不少Mac用戶都是重新轉向了Windows陣營,即便Windows系統經常會有一些陰晴不定的缺點和BUG,但還是都放棄了MacBook,選擇了Win本。這可能讓蘋果有些納悶,即便我們的Mac系統玩游戲確實不爽,但這幾年Mac OS做得越來越好,M系列芯片也足夠給力,為何消費者還不來買呢?
這里可能感覺蘋果把消費者想得太簡單了,首先打游戲的用戶肯定都是選擇Windows陣營,這就不過多解釋了,即便是不玩游戲的用戶,也有一大把的商務本可以供選擇。并且看到蘋果8+256GB的存儲組合,即便是再佛系的用戶也不會去選擇它吧,畢竟得益于上游供應鏈的降價,如今大部分的萬元級筆記本,都是16+512起步了,甚至還有1TB固態硬盤起步的產品,只有一個系統優勢MacBook自然讓大多數人沒有了興趣。
好在近期有一則關于未來M3芯片的爆料,讓不少Mac潛在用戶看到了希望,根據部分海外大神的爆料稱,從第三方軟件開發商的測試日志中,發現了疑似M3芯片的產品,采用的是12GB版本,這是過去從未出現過的版本,大概率就是起步的版本。雖說12GB內存,也不太夠用,但是還是比8GB好多了,這可以讓Mac系統徹底脫離8GB時代了。
當然,可能有用戶表示,自己就是想體驗一下Mac系統的感覺,多少GB都無所謂,那筆者還是建議在第三方平臺上購買3000元左右的M2版本的Mac mini,性價比比丐版的MacBook要高太多了,絕對是入門Mac系統的最佳設備沒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