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機和路由器的連接方式看似簡單,實際需要記住其中的步驟,以及各類注意事項也需要同步牢記。本文將圍繞這一種普遍的連接方式,對其細節進行解析。
一、兩種連接方式的解析
1、局域網內交換機連接另一交換機再連接路由器、電腦。也就是說,有的電腦要通過無線路由器連接,有的電腦不通過無線路由器直接與交換機連接。
2、寬帶連接—調制解調器—無線路由器—交換機—電腦。也就是說,有的電腦通過了交換機連接,有的電腦直接從無線路由器連接,有的電腦直接從調制解調器連接。
二、兩者連接需要注意的事項
1. 物理連接:使用標準的以太網線(如Cat5e、Cat6等),將交換機的任意端口通過線纜連接到路由器的LAN端口上。通常情況下,路由器的WAN端口用于連接到外部網絡,而LAN端口用于連接內部網絡設備,包括交換機。
2. 邏輯配置:在物理連接的基礎上,還需要對交換機和路由器進行適當的配置,以確保網絡的正確運行。這可能包括設置VLAN、配置DHCP服務、NAT轉換等,以便實現跨網段用戶互訪、IP地址分配以及內外網的通信。
3. 檢查配置:完成物理連接和邏輯配置后,應該檢查配置結果,確保所有設備都能夠正確通信,內網用戶可以訪問外網,同時外部網絡也能夠訪問到需要公開的服務或資源。
4. 注意細節:在進行連接時,需要注意細節,比如不要使用路由器的WAN端口連接其他路由器或交換機,因為這可能會導致網絡循環或不必要的網絡問題。
5. 安全性考慮:在連接過程中,還應該考慮到網絡安全性的設置,比如防火墻規則、訪問控制列表(ACL)等,以防止未授權的訪問和潛在的網絡攻擊。
6. 端口開啟:確保路由器上連接交換機的端口已經開啟,并且設置了合適的速率和雙工模式,以保證網絡的穩定性和傳輸效率。
7. 星形拓撲:在大多數網絡環境中,交換機通常作為星形拓撲的中心節點,連接包括路由器在內的所有網絡設備。
8. 設備兼容性:確保交換機和路由器的端口類型兼容,例如使用相同類型的以太網端口(例如RJ-45),并確保設備的端口支持相應的速度和協議標準。
9. 電源管理:為防止意外斷電,應確保所有設備的電源供應穩定,并考慮使用不間斷電源(UPS)為關鍵網絡設備提供備用電力。
.以ping為例,PC1先構造ICMP 回顯請求報文,然后封裝IP報頭,其中IP報文中 源IP 10.0.0.1 目標IP 10.0.0.2,協議號1。
2.PC1查看自己的路由表時發現目的IP 10.0.0.2 是自己的直連網段地址;
3.PC1查看ARP表中目標地址10.0.0.2對應的表項, 如果有則調用并刷新ARP老化計時器;并完成以太網幀封裝,轉發數據; 若無10.0.0.2對應的ARP表項,則進行ARP解析。
4.ARP過程:
a. PC1構造對IP地址10.0.0.2的ARP請求報文,此報文被廣播的發出; 交換機收到后進行洪泛,并進行MAC地址表項學習,將PC1 MAC和 接收報文端口記錄下來,
b. PC2收到后,將ARP請求報文中源IP(10.0.0.1)和源MAC(PC1 MAC) 的對應關系學習到ARP表項中,并單播發送ARP回應報文,將自己的IP和MAC填寫到ARP報文中的源IP和源MAC處;交換機收到此報文,查看MAC地址表,按照MAC地址表條目記錄的出接口進行轉發, 并進行MAC地址表的學習,將PC2 MAC和接收報文端口記錄下來;
c. PC1收到ARP回應報文后,將報文中源IP(10.0.0.2)和源MAC(PC2 MAC)的對應關系學習到ARP表項中;
5. PC1查詢剛得到的ARP表項,得到10.0.0.2對應的MAC地址,完成ICMP報文的以太網封裝,目的MAC PC2MAC 源MAC PC1 MAC 類型值0x0800,將報文發出;
6.交換機收到報文后,查看MAC地址表,按MAC地址表項進行轉發(步驟4已學習到PC2MAC的表項,若無表項則泛洪處理),并進行MAC地址表項的學習;
7.PC2收到報文后,查看報文目的MAC地址是自己則接收,并解封裝,根據以太網中類型值0X0800,將DATE交給IP協議處理,查看目的IP是自己則解繼續解封裝,根據協議號1,交給ICMP協議處理,ICMP發現是ICMP回顯請求報文,則構造ICMP回顯回應報文進行回應。
8.回應報文處理流程同上,區別在于ARP表項 MAC表項已構建完成。 注意:跨網段訪問進行ARP查詢時,將以網關進行查詢,以太網幀中目的地址是網關的MAC。
先,需要先把PC和交換機連接在一起,這樣才能進行管理。可網管型交換機都附帶一條串口電纜,供網管員進行本地管理。先把串口電纜的一端插在交換機背面的Console口上,同時擰好螺釘,防止接觸不良。串口線的另一端插在普通PC的串口上,此時要記住電纜插在COM1還是COM2口上,以后設置會用得著。
二、設置“超級終端”
連接好后,接通交換機和電腦電源并開機。Windows 98/Me/2000都提供“超級終端”服務,如果沒有可以在“添加/刪除程序”中的“通訊”組內添加。你也可以使用其他符合VTY100(終端的一種標準,現在很少見)標準的終端模擬程序。
在第一次運行“超級終端”時,系統默認為通過Modem連接,會要求用戶輸入連接的區號,隨便輸入一個即可。如果你的電腦中沒有安裝Modem,則會提示“在連接之前必須安裝調制解調器,現在就安裝嗎?”,這里點擊[否]按鈕。
程序運行之后會提示你建立一個新的連接名稱,我們在這里輸入“Switch”。點擊[確定]按鈕后,會出現一個窗口,要求用戶選擇連接時使用哪一個端口。這里一定要注意,應該選擇你連接的PC串口的序號。如果不太清楚,可以用“串口1”和“串口2”分別試試。
串口號后,點擊[確定]按鈕,會出現一個COM口屬性的窗口,里面有波特率、數據位、奇偶檢、停止位、流量控制等參數設置。這么多參數,如何設置呢?其實不要緊,只要點擊一下[還原默認值]按鈕,就會調用最保守的參數設置。默認參數在大多數的連接狀況下都能適用,這樣用戶就不必再花費時間研究這些參數了。
設定好連接參數后,程序就會自動執行連接交換機的命令。咦!界面怎么一片空白?不要急,按一下回車鍵,交換機管理主界面的廬山真面目終于出現了。
從現在開始,你就得忘記鼠標的存在,所有的控制都要通過鍵盤來實現。不過操作非常簡單:用回車鍵執行命令,用“Tab”鍵或箭頭鍵在選項中移動,用空格鍵或鍵盤字母鍵、數字鍵改變某項參數。登錄操作系統之前,用戶需要輸入管理員用戶名和密碼。大多數設備管理員的默認用戶名都以“Admin”、“Super”等有意義的英文單詞命名。有的交換機有初始口令,有的則沒有,只要仔細查看交換機使用手冊就可以了解這些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