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運行日常APP時依賴的CPU,還是在打游戲或觀看視頻時發揮關鍵作用的GPU渲染,甚至是在拍照時負責處理圖像信號的ISP,以及接收信號的基帶,乃至某些AI應用所需的NPU,都離不開處理器的支持。因此,處理器的性能不佳,不僅會影響游戲體驗,更可能導致整體使用體驗的下降。
當然處理器好的手機不一定就是絕對的好手機,還涉及到品牌對處理器性能的調用優化,但處理器不好的手機,自身上限就低,即便再優化也達不到非常好的效果。
那7月份對于想買手機的用戶而言,該選擇哪些處理器更好呢?接下來給大家帶來最新的手機CPU綜合性能天梯圖,數據來源@極客灣
先來看看匯聚各個品牌的綜合性能排行榜,可以看到天璣9300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其全大核架構、出色的能效比以及強大的AI處理能力,都是亮點,緊隨其后的就是高通的驍龍8 Gen3,兩者差異不算大。整體來說,天璣9300在CPU跑分、GPU性能以及功耗控制方面略有優勢,而驍龍8 Gen3在綜合性能和某些特定場景下也有其長處。
大家選擇旗艦機型時,如果您更看重性能、能效比和游戲穩定性,天璣9300可能是一個更好的選擇。而如果您更看重綜合性能、跑分表現和新技術支持,驍龍8 Gen3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蘋果A系列芯片
蘋果自家的A系列芯片可以說是自成一派,對于用戶來說其實沒啥可以糾結的,畢竟想要性能就無腦買最新款手機、平板就可以了,最新的即是最強的。如果硬要和高通和聯發科比較,這一代的A17 pro在單核性能上略強。
整體來說,蘋果的手機芯片一直以高性能和出色的能效比著稱,其最新芯片在性能上繼續保持領先地位。無論是處理速度、圖形渲染能力還是AI性能,都為用戶帶來了極致的體驗。蘋果芯片在能效比方面的優化也極為出色,能夠在保證性能的同時降低功耗,延長手機的使用時間。
高通驍龍系列芯片
高通驍龍系列一直是手機芯片市場的佼佼者,其出色的性能、功耗控制和廣泛的兼容性備受用戶好評。驍龍8gen3作為高通最新的旗艦芯片,繼承了前代產品的優點,并在性能上有了顯著提升。它采用了先進的4nm制程工藝和強大的CPU、GPU架構,無論是日常使用還是游戲娛樂,都能提供流暢、高效的體驗。
整體來說,驍龍8 Gen3憑借4nm制程工藝,實現了更高集成度與更低功耗,帶來流暢持久的體驗。其全新CPU架構設計顯著提升了單核與多核性能,輕松應對大型應用和多任務。同時,其強大的GPU性能為用戶帶來逼真的游戲畫面和流暢體驗。此外,驍龍8 Gen3還支持Wi-Fi 7和藍牙5.4技術,提供更快更穩定的連接。是目前當之無愧的旗艦CPU。
聯發科天璣系列芯片
聯發科天璣系列芯片憑借其卓越的性能、低功耗和創新技術,它的表現近兩年可謂出類拔萃。
其旗艦級的天璣9300采用了全大核CPU架構,擁有4個Cortex-X4超大核和4個Cortex-A720大核,主頻最高可達3.25GHz,這使得它在處理多任務和高負載應用時游刃有余。同時,天璣9300還搭載了Immortalis-G715旗艦GPU,支持移動端硬件光線追蹤技術,為游戲玩家提供了更加流暢、逼真的游戲體驗。
在能效方面,天璣9300采用了臺積電第二代4nm工藝制程,并引入了MediaTek自研的6nm低功耗AI處理器單元(APU),有效降低了功耗,提升了續航能力。此外,它還集成了第七代HyperEngine 5.0游戲引擎,提供更智能的游戲調優和AI插幀技術,進一步提升了游戲流暢度。
綜合考慮性能、功耗和創新技術,天璣9300無疑是當前值得購買的芯片之一。對于追求高性能、低功耗和優秀游戲體驗的用戶來說,搭載天璣9300的手機將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華為麒麟系列芯片
華為麒麟系列芯片一直以來都是華為手機性能的核心支撐,憑借其卓越的性能和穩定的功耗表現,贏得了廣大用戶的喜愛。麒麟系列芯片不僅在CPU和GPU性能上表現出色,還在AI、通信等方面有著強大的能力。
麒麟9010作為華為麒麟系列的最新旗艦芯片,其性能更是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它采用了先進的制程工藝和架構設計,使得CPU和GPU性能都得到了顯著提升。無論是日常應用還是大型游戲,麒麟9010都能輕松應對,為用戶帶來流暢的使用體驗。
在AI方面,麒麟9010也具備了強大的處理能力,支持多種AI應用場景,為用戶提供了更加智能的使用體驗。同時,麒麟9010還支持最新的5G通信技術,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快速、穩定的網絡連接。
綜合考慮性能、功耗和新技術支持等方面,麒麟9010無疑是華為目前最值得購買的芯片之一。它不僅具備強大的性能表現,還具備出色的功耗控制和先進的通信技術,能夠滿足用戶對于高性能、長續航和快速網絡的需求。
備注:處理器的專業稱謂是SOC,即「System On Chip」,它集成了眾多核心組件,如CPU、GPU、可能存在的NPU與ISP、調制解調器(基帶)、可能配備的協處理器以及DSP。這些元素共同構成了現代智能手機的心臟。
(8816707)
機處理器最新跑分排行榜,你的手機什么水平?
第1名:天璣9300
第2名:驍龍8Gen3
第3名:A17Pro
第4名:天璣9200
第5名:驍龍8Gen2
第6名:驍龍8Gen1
第7名:天璣9000+
第8名:蘋果A16
手機芯片的“剩宴”:誰在為過剩的性能買單?
近年來,智能手機市場一片繁榮,新機型層出不窮,性能更是不斷攀升。在這場看似欣欣向榮的景象背后,卻隱藏著一個被忽視的真相:手機芯片性能過剩
。
從最新發布的手機處理器性能排行榜中不難發現,即使是定位“入門級”的第五梯隊芯片,其性能也足以滿足大部分用戶的日常需求。刷視頻、瀏覽網頁、使用社交軟件……這些操作對于如今的手機芯片來說早已不在話下。手機廠商們仍然樂此不疲地追求更高的跑分,更強的性能,仿佛進入了一個“唯跑分論”的怪圈。
是誰在為這些過剩的性能買單呢?
答案顯而易見:消費者
。
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手機廠商往往將旗艦芯片下放到中低端機型,并以此作為宣傳噱頭,誘導消費者為“不必要”的性能溢價。而消費者在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性能焦慮”的裹挾下,往往難以理性選擇,最終成為這場“芯片軍備競賽”的最終買單者。
更令人擔憂的是,這種性能過剩的現象帶來的負面影響遠不止于此。
它加劇了電子垃圾的產生。
為了追逐最新的性能,用戶被迫不斷更換手機,而被淘汰的舊手機則淪為電子垃圾,對環境造成巨大負擔。
它阻礙了手機技術在其他方面的創新。
當所有廠商都將注意力集中在芯片性能上時,其他方面的技術進步,例如電池續航、屏幕顯示、散熱設計等,就容易被忽視。
它也扭曲了用戶的消費觀念,助長了消費主義的蔓延。
當人們習慣于為“性能過剩”買單時,就會逐漸失去理性消費的能力,陷入無休止的物質追求中。
我們該如何跳出這個怪圈呢?
需要手機廠商轉變發展思路,將關注點從“唯跑分論”轉向用戶體驗的提升。
開發更人性化的功能,更持久的續航,更舒適的握持感,這些都比單純追求性能更能贏得用戶的青睞。
媒體和評測機構也應該擔負起引導消費的責任,避免過度渲染性能的重要性,引導用戶理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手機。
作為消費者,我們也應該擦亮雙眼,不被商家的營銷手段所迷惑,根據自身實際需求選擇手機,而不是盲目追求“性能過剩”。
手機芯片的“性能盛宴”已經持續了太久,是時候回歸理性,關注用戶體驗,讓科技真正服務于生活了。只有這樣,才能構建一個更加健康、可持續的智能手機生態。
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我們可以借鑒一些其他領域的例子:
汽車行業:
汽車的發動機功率一直在提升,但城市道路限速卻并未發生太大變化。很多時候,我們購買的汽車都擁有遠超實際需求的動力。
電腦行業:
很多用戶購買的電腦配置過剩,實際使用中卻很少能夠充分發揮其性能。
這些例子都說明,性能過剩并非個例,而是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從根本上改變人們的消費觀念,讓理性消費成為主流。
行動號召:
你認為手機芯片性能過剩嗎?你是否曾經為“不必要”的性能買過單?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