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電腦時右鍵菜單是最常用到的功能,例如新建文檔,新建文件夾,刷新,顯示設置,個性化等。但這都是默認的菜單功能,那如果想增加一些其他右鍵功能怎么設置呢?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分享一下方法技巧,老哥們坐穩了準備開車了!
1、我們使用組合鍵WIN+R打開運行,輸入“regedit“,點擊回車鍵進入注冊表編輯器;
2、找到:HKEY_CLASSES_ROOT\AllFileSystemObjects\shell;
3、接著下面依次進行如下操作
新建項命名為Windows.organize
新建6個字符串值,如下:
1、CanonicalName,數值數據設置為:{7ddc1264-7e4d-4f74-bbc0-d191987c8d0f}
2、Description,數值數據設置為@shell32.dll,-31412
3、Icon,數值數據設置為shell32.dll,-16753
4、MUIVerb,數值數據設置為@shell32.dll,-31411
5、NeverDefault,數值數據默認為空
6、SubCommands,數值數據設置為
Windows.cut;Windows.copy;Windows.paste;Windows.undo;Windows.redo;|;Windows.selectall;|;Windows.layout;Windows.folderoptions;|;Windows.delete;Windows.rename;Windows.removeproperties;Windows.properties;|;Windows.closewindow
4、接著還有像這樣的4個注冊表也要進行如第3步相同的操作。
HKEY_CLASSES_ROOT\Drive\shell
HKEY_CLASSES_ROOT\Folder\shell
HKEY_CLASSES_ROOT\Directory\Background\shell
HKEY_CLASSES_ROOT\LibraryFolder\shell
5、當所有注冊表都設置完成之后,我們在右鍵點擊下電腦空白處看下你的也存在一個組織選項,里面包含剪切、復制、粘貼、撤銷等常用功能。
6,那如果不想要這樣的功能怎么辦,很簡單嘛,把剛才的全部設置的注冊表刪除
好了本次的教程到這里就結束了,以上就是我們簡單又好用的功能豐富的右鍵菜單,大家可以嘗試去設置下 !
相關推薦:
不多說,直接上教程,嘻嘻嘻。。。。
首先是QQ透明頭像,分兩種。一種部分透明,方法是需要下載QQ2012日本版(手機端),直接上傳是png格式的頭像。png頭像和可以通過網上直接百度或者用PS等工具制作(教程可能在之后文章中詳細介紹)
另一種是全透明的,這個就簡單了,電腦直接換一張特殊的圖片就行,需要的圖片在文末有獲取方式。
接下來是QQ昵稱為空,方法是在電腦上新建一個TXT文件,右鍵插入AAFS,然后右鍵點擊顯示Unicode控制字符,按住Ctrl+A,然后Ctrl+C,去QQ里面的編輯資料里的昵稱粘貼就OK了。最后改好了就是下面的效果。
最后分享一下文件夾名字為空的方法,也很簡單,也有好幾種方法。一種是在電腦搜索里搜字符映射表,拉到大概四分之三的位置找到好幾個空白的,直接雙擊復制,粘貼到文件夾新名字了嗎就行。
另一種方法是直接在文件夾名字里面按住Alt+小鍵盤上的0160(必須是小鍵盤哦)。改完了是下面的效果,有木有感覺棒棒噠!
全透明頭像獲取方式,關注公眾號旺旺微號助手回復透明即可獲得(不是小編墨跡,是小編不敢亂放鏈接啊啊啊)
或許你對這幾個小技巧并不滿意或者有什么更好的方法,歡迎留言分享交流哈!
巧 | 最酷炫實用的應用方式
測試平臺:Core i7 6700K/技嘉Z170X-GAMING 5/金士頓DDR4 2600 8GB×2/華碩GTX950/三星850 Pro 256GB+金士頓V300 64GB+金士頓HyperX 240GB×2/航嘉MVPLAND K650/Win10 64bit 專業版
我們知道,給電腦硬盤分區,分配的盤符是用字母來表示的。但是,英文字母只有26個,那要是分區太多,把這些字母都用光了(從A~Z全部用完),再添加分區會怎樣?實際上,已經有玩家做了這樣的實驗,一些喜歡DIY的朋友已經有所了解,而筆者本期要驗證的是,在26個盤符字母被分配完之后,一些特別的應用會遇到什么情況,喜歡搗鼓和鉆研的朋友,不要錯過喲。
科普一下:Z盤之后是什么?
從A~Z字母全部分配給分區后,再增加分區,在這里就看不見了
筆者首先將測試平臺的64GB硬盤按每分區1GB的規格,分了24個分區,加上系統盤的兩個分區,剛好把A~Z的盤符占完,此時還剩了一些未使用空間用作試驗。
我們知道,系統給硬盤分區分配盤符時,默認是從C開始,那么分配到Z之后呢?經過筆者實驗,當C~Z都被占用之后,再新建分區分配盤符時,就會依次使用A和B,其實很多年前,A和B是分配給軟驅用的,軟驅淘汰后,這兩個盤符就閑置了。
那么A和B也被占用之后呢?這時再新建分區,就無法再使用單個字母作為盤符了,這時候你需要把新建的分區映射到之前已經分配了盤符的分區里的一個文件夾里,要訪問這個沒有盤符的分區時,點擊這個文件夾圖標即可。
沒有盤符可分配的新分區,必須映射到已經有盤符的分區之下的文件夾中
CPCW這個文件夾的內容,就是新增無盤符分區的內容
比如,筆者在Z盤之后增加分區,將這個分區映射到了Z盤下的CPCW文件夾中,此時在資源管理器中,就可以點擊Z盤下的CPCW文件夾圖標進行訪問。其實,這只是為沒有盤符的分區指定了一個訪問路徑而已,CPCW這個文件夾并不會占用Z盤的空間(其實它只是一個快捷方式),它對應的是新增無盤符分區的空間。
超過26個分區后的這些東西你得知道
——NTFS格式才能映射分區
在26個字母被分區占用完之后,新增分區需要映射在已有分區中的文件夾才能訪問,這個“已有分區”的分區格式是有要求的,必須是NTFS格式,其他格式是絕對不行的,創建分區路徑的時候選項為灰色,無法點擊到。
——映射分區的性能只與其所在磁盤有關,和映射文件夾所在磁盤無關
比如筆者把26分區之外的新增分區映射到Z盤的文件夾里,此時雖然映射的文件夾在Z盤,但訪問這個文件夾時的傳輸速度只與新增分區所在硬盤的性能有關,和Z盤是無關的。
——插上U盤無法自動識別,需要手動映射
由于新增分區已經無盤符字母可用,所以插上U盤之后,是無法自動分配盤符的,也就是說,你在資源管理器里是找不到U盤的,插入其他移動存儲設備也是如此。
那要在這樣的電腦上使用U盤怎么辦呢?其實和映射新分區的方法是一樣的,在磁盤管理界面里,右鍵點擊U盤空間圖標,選擇更改路徑,指向已有分區里的文件夾即可,前面圖中Z盤下的USB文件夾,指向的就是U盤的空間。
不過,映射的文件夾是一對一的,也就是說,每換一個U盤就得單獨映射一次。另外,這樣的情況下,彈出USB設備的菜單中也無法找到U盤了,你只能直接拔,等待微軟搞定這個問題吧。
——格式化有映射文件夾的分區,映射分區的內容不受影響
前面筆者已經把超過26個分區之外的分區映射到了Z盤的文件夾中,此時就算格式化Z盤,也不會影響到映射分區中的內容,因為那個映射文件夾本身就只是一個快捷方式,并非真正意義上的文件夾。Z盤被格式化后,映射文件夾當然就不見了,此時我們只需要對無盤符分區重新進行映射,就又可以訪問到它里面的內容了。
——超過26個分區,會影響一些程序的使用
一些磁盤測試工具只認盤符,所以沒辦法測試通過映射來增加的分區了
由于超過26個分區后,新增的分區只能映射到文件夾里,這對一些應用程序來說可能會造成訪問上的問題。因此,筆者進行了一些驗證。
測試表明,可以訪問文件夾路徑的應用就不會受到影響,比如安裝程序、安裝游戲什么的都可以正常搞定。但是,只能訪問盤符的應用,就沒辦法訪問到超過26分區之外的分區了,比如一些磁盤測試軟件(如ATTO Disk Benchmark),當然,你還是可以用FastCopy來測試磁盤傳輸速度,畢竟它是可以認文件夾路徑的。
——掛載帶區卷無壓力,最終還是映射到文件夾
如果刪除了RAID0分區,對應的映射文件夾就變成一個普通的空文件夾
如果在26個分區之外,再增加硬盤并組建軟RAID會怎樣呢?筆者找來了額外的兩個金士頓HyperX 240GB硬盤,接在這臺已經有26個分區的電腦上。磁盤管理器里當然可以很順利地識別到它們,接下來就是把它們轉換為動態磁盤,然后組建一個帶區卷(相當于軟RAID0),然后系統就會提示給它分配盤符或指定路徑,盤符是肯定選不了的,于是筆者就把它映射到Z盤的RAID0文件夾下。
事實證明,這個帶區卷的訪問路徑變成了Z:\RAID0,除此以外,使用起來并沒有什么問題。當然,只能訪問盤符的程序,還是沒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