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中我們每天都在和數據打交道,每天產生無數的數據給我們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解決了不少問題。筆者因為工作的原因,每天都需要拍攝照片和弄文檔,所以數據量都是按GB來存儲的,有時出門攜帶也不方便,常用的有時帶個U盤或者移動硬盤,但也有忽略忘記的時候。如果是給客戶分享或者查看也不方便,其實家里也有NAS系統,但設備需要升級也要花很多錢!以前筆者使用過帶有USB功能的路由器,但可惜現在都取消了。好在辦法總是有的!近日就入手了一款不錯的產品:蒲公英路由器X1,它可以很輕松打造一個輕便的NAS環境(有可稱為個人私有云)。除了可以隨時隨地讀取,還可以遠程查閱、下載文件,基本能滿足筆者的日常需求了,那么這個隨身私有云到底表現如何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先來看看開箱,從包裝盒來說延續了蒲公英系列產品的風格,全黑色主色調整體看起來是很簡約的,側面有產品名稱!機身三圍尺寸為:70*70*18mm,重量約為46g,十分的小巧輕便。
全家福方面,除了主機外,還有一根Micro-USB電源線,以及一本說明書。在使用之前可以先翻看下說明書,這樣可以更快的上手。
外觀方面,蒲公英路由器X1的機身四周有倒角處理,看起來很圓潤,機身采用的是塑料材質,表面加入了類膚質感的涂層處理,觸感十分舒適光滑。中間僅有一個品牌logo,同時也是狀態指示燈,當接通電源后可通過不燈效的顏色來判斷運行狀態。背面有產品信息,比如產品名稱、產品型號、管理地址等,下方位置還有SN碼和二維碼。這樣方便綁定的時候使用~
接口方面,蒲公英路由器X1有一個網口,它可以作為LAN/WAN接口連接路由器或連接NAS主機,旁邊是Micro-USB接口用于搭給蒲公英路由器X1供電,旁邊還有一顆Reset按鍵,關鍵的時候可以進行路由器的重置。另外一側還有一個USB接口,可以接U盤或者移動硬盤或者硬盤盒,彌補了現在路由器無法掛載外置硬盤的不足。
將網線接入蒲公英路由器X1中,然后連接電源,正面的Logo就會亮起。開始啟動時,logo是白燈閃爍,如果沒有設置好網絡則會顯示紅燈,正確配置好后就會顯示藍燈狀態。亮燈的狀態下,還別說挺好看的~
體驗方面,蒲公英路由器X1可以直接連接U盤或者移動硬盤進行數據共享,相當于搭建了一個專屬的私有云,不需要任何專業技術也可以操作。正確設置后,可以隨時在電腦、手機、平板上查看,下載數據,整體穩定性也不錯。那么到底如何操作呢?接著往下看~~
通過網址進入蒲公英后臺管理,智能組網需要綁定Oray賬號,并且建立或加入已有組網,可以找到SN碼登陸和綁定(機身背面),也可以用自己的賬號登陸再綁定,然后將成員添加進來,不過目前免費的設備只允許3人建立免費組網,另1個人可共用一個人的賬號,不過也是可以選擇購買成員數量的。綁定后,首先是路由器的設置,只需按照提示操作即可,整個過程其實挺簡單,如果有不懂的問題也可以訪問官網來觀看視頻。進入頁面后,可以看到三個主要玩法:私有云、遠程訪問NAS、云打印/遠程調試,沒想到這么一個小產品竟然有這么多功能,筆者最開始以為只是一個連接U盤的設備。其它兩個功能也很實用,比如遠程訪問NAS,云打印,這些功能對于數據要求存儲,訪問頻繁,有辦公需求的用戶來說很方便!
筆者選擇的是私有云,因為主要是數據訪問和存儲的需求。在頁面左側是菜單欄,可以通過二級菜單來設置搭建私有云,在使用時需要將共享開關打開,并且設置訪問權限。從截圖上可以看到所連接硬盤的容量,比如總體容量和已使用容量。作為私有云,自然安全很重要 ,可以設置訪客的登陸密碼,這樣就能保證安全和保護隱私了。也可以下載蒲公英手機APP來設置,如圖上所示,路由器管理內的功能也非常豐富,可以直接對路由器進行管理,也可以設置文件共享的功能,同時可以直接在“資源庫”來查看私有云(存儲設備)的內容!
在正確設置和連接后,可以在APP查看U盤/移動硬盤中的內容,無論是文檔還是圖片,或者是視頻都可以實現在線瀏覽,這樣就方便了很多,不用擔心出門遺忘了帶資料,也可以讓我們輕裝上陣。另外,也可以直接下載的!除了查看文件外,也可以直接上傳文件,圖片,視頻 等內容。
在PC上下載蒲公英訪問端,登錄之后如果能ping通,表示設備運行正常。Windows在輸入\10.168.1.1局域網IP地址即可訪問(根據主機IP輸入),Mac用戶直接在訪達的網絡文件夾里就可以看到Oraybox的文件夾,進去訪問查看硬盤文件即可。在電腦端可以非常方便的復制,下載,查看文件,也可以直接拖動文件到共享端。基本上和本地使用差不多!不過筆者在測試時,發現復制速度不是很快,不知道是哪里設置的問題。好在,性價比很高,使用時沒有太大的影響,不然筆者就得找官方客服來解決了。
如果單獨作為路由器使用也是不錯的,設置和一般路由器差不多,比如無線網絡名稱、WiFi信號密碼,以及無線頻寬模式、設置信號強度等等,使用沒有任何門檻。通過專業APP測試信號和穩定性,蒲公英路由器X1的上傳/下載速率不錯,從圖中可以看到蒲公英路由器X1的信號非常好和信道的穩定性表現優秀,在房間內,WIFI信號一般在-5dBm至-28dBm左右,數值越小信號越好。
總結:蒲公英路由器X1作為一款打造個人私有云的硬件設備,在體驗方面整體還是不錯的。除了小巧的機身設計,極簡的設置,讓組網變得再簡單不過了,就算小白也很容易操作使用!實現了花最少的成本解決遠程訪問本地文件的需求,不僅支持U盤,移動硬盤等設備,還可以實現遠程訪問NAS,云打印服務。另外,手機,電腦,平板等設備可以輕松訪問共享內容,不受空間的影響,只需要連接網絡即可!這無論是移動辦公,還是居家工作都帶來了極大的便利,雖然不能和專業的NAS比較,但滿足私人云服務是已經足夠了!
于從事圖片設計、視頻剪輯等工作的朋友來說,往往有大量的素材資料需要儲存,而電腦有限的儲存空間不足以滿足我們的儲存需求。希捷睿翼桌面移動硬盤不僅擁有著超大儲存容量,再多的素材資料也能夠輕松儲存。同時其擁有出色的讀寫性能,對素材資料的加載讀取提供快速的響應速度,加上移動便攜的特點,能夠讓辦公更高效。
作為一款桌面移動硬盤,希捷睿翼桌面移動硬盤的機身尺寸為178.75*41.9*125mm,重1.176kg。在便攜性上雖然不如常規的小容量移動硬盤,但還是保留了便于移動的優點。其不僅體積小巧,而且還是采用豎立式設計,這樣放在桌面便不會占用過多空間。
既然是放在桌面上使用,那便需要考慮美觀性。在造型設計上,其棱角分明,四周線條橫平豎直,搭配典雅黑色,稍顯硬朗之風。而機身表面是采用傾斜紋理設計,使其外觀整體顯得既不花哨、也不會過于單調,不管遠看近看都顯得很有質感,而且紋理表面在觸碰后不易留下指紋。
在做設計時,需要用到的圖片素材往往是高清原圖,一張RAW格式的圖片一般在30MB左右,視頻素材就更不用說了。而且隨著工作的積累,這些素材會越積越多,所以在儲存方面的需求是巨大的。而希捷睿翼桌面硬盤提供了8TB、10TB、12TB、14TB以及16TB這五種容量規格可選,超大的儲存空間,不僅能夠滿足工作素材資料的儲存,打造個人的桌面數據庫,就算給是記錄生活的vlog和照片等數據,也能放進來儲存管理,以釋放電腦的儲存壓力。
除了擁有超大儲存容量外,可移動的特點也便于數據傳輸轉移、或者在不同電腦設備上打開編輯。要想在數據傳輸轉移上更加便捷,除了能夠輕松移動外,還需要高速的傳輸速度。其標配USB3.0接口,高帶寬提供快速的傳輸速率。另外其向下兼容USB2.0,在滿足快速傳輸需求的同時,還兼顧了接口選擇上的便利性。
在使用硬盤測速工具進行測試的結果中,我們可以看到其順序讀取速度高達197.8MB/S,而順序寫入速度為182.6MB/S。
當我們需求在再不同電腦設備打開時,便需要考慮其兼容性。希捷睿翼桌面移動硬盤能夠兼容Windows系統和Mac系統,即插即用無需格式化,便于跨設備編輯儲存在桌面硬盤中的素材資料,為工作帶來便利。
無論是設計海報還是剪輯視頻,往往需要在電腦上經過數次修改編輯。而對于修改過的版本,為了保持電腦端的和桌面硬盤的一致,我們會選擇復制替換來更新。但現在,我們可以借助希捷Tookit軟件中的鏡像功能,當我們在電腦上對某一份文件進行修改之后,其會自動同步到希捷睿翼桌面移動硬盤中,隨時保持資料數據的一致性。
希捷Tookit軟件除了鏡像功能外,還有自動備份和還原功能。對于重要辦公資料或珍貴的生活vlog,為了避免誤刪丟失,我們可以將其備份起來。通過Tookit軟件,自定義設置備份時間頻率和文件夾,可以實現自動備份。當某一份數據資料丟失時,可以通過還原功能進行找回。就算該文件之前已經修改了好幾個版本,也可以根據備份時間線來找到你所需要的版本。
顯而易見,希捷睿翼桌面移動硬盤之所以能夠勝任桌面數據庫這個重任,靠的不僅僅是超大的儲存容量。在快速的讀寫、廣泛的兼容性以及希捷Tookit軟件的實用性加持下,使其能夠為我們在數據使用和數據管理方面帶來更大的便利性。
態硬盤進入家用已有多年,各種特色設計也是層出不窮,但有些是奇思妙想,有些則是氣死人不償命的愚蠢設計,今天存儲極客為大家盤點史上最蠢的固態硬盤設計。
不加緩存沒法用的固態硬盤:
2012年,為了降低固態硬盤成本,JMicron設計出了無需DRAM緩存的JMF602主控。作為無外置緩存固態硬盤的鼻祖,JMF602的隨機讀寫卡到比機械盤IOPS還低,而且還不支持Trim指令,越用越慢只想扔掉,讓JMF這個品牌形象受到多年影響。
買到JMF602的固態硬盤,只有加個內存緩存軟件給它才能湊合使用,固態硬盤里省出來的成本,最終還是消費者買單。JMicron目前已經退出固態硬盤主控市場。
看不見的帶燈固態硬盤:
以海盜船、雷蛇為代表的高端硬件廠商把燈光玩到了極致,CPU顯卡散熱、鍵盤、鼠標甚至是鼠標墊,一切你能想到的地方都加如了LED燈光特效。而固態硬盤領域也有一家臺灣廠商動氣了這方面的腦筋,以燈條內存聞名的Avexir宇帷推出了帶燈的S100固態硬盤,有紅、藍、綠、白四種顏色燈光可選。
宇帷設計師完全沒考慮到99%的機箱硬盤位都在看不到的角落里,即便側透機箱也看不見S100那點可憐的燈光,而且加入燈光后S100的高度超出了標準的9.5毫米,標準硬盤位裝不下它。所以這款固態硬盤淪為定制機箱和展會專用的花瓶,幾乎沒有真正的用戶會買。
棺材蓋般不透風的固態硬盤:
最蠢旗艦固態硬盤當屬影馳的HOF PCIe,這款來自顯卡大廠的作品使用了類似于公版顯卡的“棺材蓋”設計,將散熱片完全用前后蓋遮蓋嚴實。
HOF固態硬盤的視覺效果看上去不錯,內部鋁制散熱片面積也不小,然而設計師完全沒考慮到顯卡是有風扇的,而這款HOF PCIe固態硬盤上卻沒有風扇可用。沒有風道,又將散熱片遮蓋這么嚴實,不積熱才怪了呢。
越捂越熱的NVMe固態硬盤散熱片:
另外一個然并卵的散熱設計同樣是針對NVMe固態硬盤的。微星為主板設計了M.2 Shield,號稱可以降低NVMe固態硬盤溫度,提高使用性能。然而散熱片太過單薄,也沒有設計紋理增大空氣接觸面積,使用效果不佳。
國外GamersNexus網站測試得出結論,微星的這個散熱片越捂越熱,不如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