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然OPPO Find X2還要等到3月份才正式發布,但這款手機在微博上早已成為熱點,也有不少與之相關又或真或假的傳言,而其中有些消息更是引起了爭議,比如Find X2的屏幕是否屬于3K分辨率的問題。所以我們今天就決定和大家聊聊屏幕分辨率這些年的進化歷程,以及這款手機到底能不能被稱為3K屏幕。


    先說說其它手機


    與電腦屏幕不同,智能手機屏幕的分辨率經歷了數次火箭般的提升,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了從320×240到800×480的蛻變。而在進入720P的高清時代后,手機分辨率更是得到了突飛猛進的提升。以Google自己的手機為例,十年前的Nexus One分辨率僅為800×480,而去年發布的Pixel 4 XL分辨率已經來到了3040×1440,與此同時,大多數筆記本的屏幕才剛剛開始向1080P邁進,有些筆記本電腦甚至還執著于1366×768的屏幕面板。


    這種面板現在仍未絕跡


    既然手機屏幕分辨率已經追上、甚至是超越了電腦屏幕的分辨率,手機品牌出于宣傳上的考慮,也開始將原本描述電腦或電視的概念施加到了手機上。為了方便起見,業內一般會根據短邊的像素點數量當作屏幕分辨率的縮寫,比如1920×1080會被稱之為1080P分辨率,或者FHD分辨率。


    這種應用雖然有些跨界,但好在使用時也還算方便。雖然電腦屏幕是橫著的,而手機屏幕是豎著的,但兩者的長寬比一般都還是16:9,所以將手機屏幕稱之為FHD屏幕,或是1080P屏幕并無不妥,因為兩者的短邊也確實有1080行像素。


    來到18:9的增高屏時代,屏幕只是增加了豎直方向的顯示面積,也就是說長邊的像素突破了1920點,但寬度依然保持在1080像素點,為了與16:9的FHD最初區分,業界一般將這種“更長”的屏幕分辨率稱之為FHD+。即便屏幕比例發生了改變,但大家依然按照這短邊像素點的數量來描述屏幕的分辨率。


    Find X2怎么就攤上問題了


    那么我們現在把注意力轉回到Find X2身上,為什么有人說這塊屏幕不屬于真正的3K屏幕呢?剛才我們說到,智能手機的屏幕分辨率大多是根據短邊的像素來分級的:比如一加7 Pro的屏幕分辨率為3120×1440,其中短邊達到了1440像素的標準,所以被叫做2K+顯示屏。


    但在此前曝光的Find X2顯示界面中,我們不難發現,這塊屏幕的實際分辨率其實是3168×1440。按照我們之前得出的結論,這款手機應該只是一款2K屏幕的QHD+手機。


    OPPO Find X2 3K屏幕預告


    關于這點爭議,OPPO 副總裁在微博上以非企業認證賬號做出了解釋:這里將Find X2歸類到3K是因為其屏幕的長邊超過了3000像素點,按照屏幕測試機構DisplayMate的標準,這款屏幕是符合3K規范的。只是我們平時說的屏幕分辨率都以短邊來計算,所以在我們更常用的標準中,這塊屏幕只屬于2K屏。


    其實這也不是DisplayMate第一次因標準不同而引發爭議了,去年三星發布了他們的年度旗艦Galaxy S10系列。而在DisplayMate的產品介紹中,它們也同樣將分辨率只有3040×1440的Galaxy S10標注成新3K屏幕,即使在我們常用的標準中,它僅能被當作2K QHD+手機。


    三星Galaxy S10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


    標準不同,結果不同


    看到這里,相信大家也都明白這次Find X2的爭議出現在哪里了:如果根據我們平常的說法,Find X2只能說是2K QHD+的寬屏手機,但因為送測的DisplayMate采用了另一種計算標準,所以這款手機也被冠以3K屏幕的名號。說到底,這也是因為兩者使用了不同的評判標準而帶來的結果。


    就像索尼的Xperia 1一樣,在這款手機發布后,不少人都認為這款分辨率只有3840×1644的手機只能被算作2K QHD+屏幕,不應標注為4K手機。


    不同4K有不同的標準


    但因4K在電視與電影行業中存在不同標準,索尼雖然不符合電視4K的標準,但適用于電影4K的標準。因此在短邊分辨率不足2160的狀況下,也依舊稱自己為4K手機。


    所以消費者該怎么選


    雖然不同品牌有不同標準,不過從一個消費者的角度,我還是希望品牌可以明確標示出手機究竟是在什么標準下達成的認證,盡可能地減少模棱兩可的地方。當然了,選擇權最終還是在我們消費者手中,所以在下單購買之前,我建議大家還是先來到產品的規格頁面,認真對比每項參數后再做決定。規格頁面通常會有最完整的手機規格信息,詳細的分辨率與PPI也會一并列出。


    這里還是以一加7 Pro為例


    而且有些手機的高刷新率只能運行在指定分辨率下,又或者某些制式的網絡必須配合某張指定的SIM卡使用,只有真的自己檢查過詳細規格才能做到心中有數。畢竟無論宣傳上如何花哨,過硬的產品素質才是最重要的。

    購買新手機的時候你最關注的是什么?CPU的核心數一定要多?屏幕一定要足夠大?相機像素一定要高?……很多人買手機都喜歡先關注“參數”,通過參數的對比來判斷手機性能的優劣。

    孰不知,這些參數上面存在很多誤區,今天就帶你來看一看買手機時最容易陷入的“參數誤區”。

    攝像頭像素高≠拍照好

    在這個全民“暴曬”朋友圈的時代,手機拍照功能越來越重要,很多小伙伴在購買手機時都會特別關注手機像素的高低。

    “像素越高拍照越好”可以說是最常見的一個誤區,像素的確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畫質,但是這并不是主要因素,影響手機拍照好壞的因素是非常多的比如傳感器的尺寸、鏡頭模組的特性、廠商的調教等等。

    比如感光器CMOS(互補型金屬氧物半導體晶體管),決定CMOS轉化質量的關鍵在于兩個尺寸:一個是CMOS的總體尺寸,尺寸越大照片總體畫質越好;還有一個是單位像素面積,決定照片100%放大以后的局部畫質。所以,感光器CMOS的面積越大,感光性能越好,能夠帶來更細膩的畫質,因此買手機單看像素是比較片面的。

    手機分辨率越高≠越清晰

    在購買手機的時候,屏幕分辨率也是經常被提及的,一般都會偏向于買分辨率高的手機。隨著手機技術不斷發展,2k屏、4k屏不斷崛起,然而屏幕分辨率越高真的越好嗎?

    雖然理論上講,在屏幕大小一定的情況下,高分辨率的屏幕通常會獲得更加優異的顯示效果,展示的畫面也更加細膩。但大多人的人眼分辨能力都在300PPI左右,也就是說,如果不拿放大鏡的話,326和441清晰度基本無區別,尤其是在正常的手機使用距離看的話,肉眼無法分辨哪個PPI更高了,因為對于已經超過了肉眼分辨率的手機來說,反而是其他因素更多地影響了你的感官效果。

    因此,1080P分辨率已經能滿足我們人眼的需求,再細致的屏幕在我們的眼睛接觸范圍以外的都會變成擺設。

    CPU核心數越多≠性能越好

    買手機時還有一個常見的參數誤區就是“CPU核心數越多性能越強”,如今手機處理器的核心數的確是越來越多,從幾年前的單核到雙核再到四核、八核乃至十核手機處理器的性能的確是有了不少的提高,但是處理器的性能強弱并不是和核心數的多少成正比。

    事實上,處理器的性能雖然與核心數有關,但還要看它的構架與主頻等。CPU核心數量只是參數的一個部分,而CPU的運行速度由多方面因素來決定的,如:主頻、管線構架、緩存等。另外,也與廠商的產品定位與優化有關系,還需考慮與手機其他硬件配置搭配能發揮出多大效能,所以手機不是核心數越高就代表手機性能越好!

    如今,廠商的宣傳噱頭除了核心數、主頻、運存之外,還多了一個64位的處理器。這個是什么筆者就不多說了,但是還要說一下這也有一個誤區,那就是不要因為數字上的變化,而簡單的認為64bit處理器是32bit處理器性能的兩倍。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64位計算,光有64位的處理器是不夠的,還要有64位的操作系統以及64位的應用軟件才行,三者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任何一種要素都是無法實現64位計算的。這不僅是在電腦上,手機上也是如此的。

    屏幕參數多≠顯示效果好

    很多手機廠商往往也喜歡在屏幕上玩噱頭,把一些屏幕參數列上去。其實對小伙伴們來說,手機顯示沒有那么復雜。

    比如說手機亮度、對比度。其實,亮度決定你在陽光下能不能看清,如果太弱,陽光強烈時(比如中午)就看不清屏幕了;而對比度決定屏幕的顏色是不是鮮明,如果原始對比度不行,后期調節就會丟色彩。還有一個參數是色域,色域決定著手機能夠顯示真實世界的色彩范圍的大小,正常情況下,72%的NTSC色域(NTSC標準下的顏色的總和)就夠用,85%就算出色。

    所以,看著很花哨的手機參數,其實大多只要在正常的規格內,完全可以滿足小伙伴們的使用。

    (新華網重慶頻道綜合自中國質量報等媒體)

    人都是產品經理社區推出產品經理培訓課程,讓BAT產品總監手把手帶你學產品吧!

    做了幾個移動端的項目之后,深感移動端尺寸換算的必要性,在此做個總結。

    先介紹下各自的定義:

    • px:pixel,像素,電子屏幕上組成一幅圖畫或照片的最基本單元
    • pt:point,點,印刷行業常用單位,等于1/72英寸
    • ppi:pixel per inch,每英寸像素數,該值越高,則屏幕越細膩
    • dpi:dot per inch,每英寸多少點,該值越高,則圖片越細膩
    • dp:dip,Density-independent pixel, 是安卓開發用的長度單位,1dp表示在屏幕像素點密度為160ppi時1px長度
    • sp:scale-independent pixel,安卓開發用的字體大小單位。

    以下是換算關系:

    一、pt和px

    公式一: 1pt=(DPI / 72) px

    當photoshop中新建畫布的分辨率為72ppi( 即 72dpi時 ), 1pt=1px; 當新建畫布分辨率為72*2=144ppi時,1pt=2px

    二、ppi和dpi

    dpi最初用于衡量打印物上每英寸的點數密度。DPI值越小圖片越不精細。當DPI的概念用在計算機屏幕上時,就應稱之為ppi。同理: PPI就是計算機屏幕上每英寸可以顯示的像素點的數量。因此,在電子屏幕顯示中提到的ppi和dpi是一樣的,可認為

    公式二:dpi=ppi

    三、ppi計算方法

    ppi是指屏幕上的像素密度,其計算方法為:

    公式三: ppi=屏幕對角線上的像素點數/對角線長度=√ (屏幕橫向像素點^2 + 屏幕縱向像素點^2)/對角線長度

    以小米2s為例,該屏幕分辨率為720px*1280px,4.3英寸。則點密度為 √ (720^2 +1280^2) /4.3=342ppi。

    四、px和dp

    dp為安卓開發時的長度單位,根據不同的屏幕分辨率,與px有不同的對應關系。

    安卓端屏幕大小各不相同,根據其像素密度,分為以下幾種規格:

    1dp定義為屏幕密度值為160ppi時的1px,即,在mdpi時,1dp=1px。 以mdpi為標準,這些屏幕的密度值比為:ldpi : mdpi : hdpi : xhdpi : xxhdpi=0.75 : 1 : 1.5 : 2 : 3;即,在xhdpi的密度下,1dp=2px;在hdpi情況下,1dp=1.5px。其他類推。

    公式四: 1dp=(屏幕ppi/ 160)px

    以WVGA屏為例,該屏幕為480px*800px,按3.8寸屏算,點密度 √ (480^2 + 800^2) / 3.8=245,約等于240,對應于hdpi屏幕,所以該屏幕1dp=1.5px

    五、dp和sp

    dp和sp都是安卓的開發單位,dp是長度單位,sp是字體單位。sp與dp類似,但是可以根據用戶的字體大小首選項進行縮放。Android系統允許用戶自定義文字尺寸大?。ㄐ?、正常、大、超大等等),

    公式五:當文字尺寸是“正?!睍r1sp=1dp,而當文字尺寸是“大”或“超大”時,1sp>1dp。

    一般情況下可認為sp=dp。

    總結:由于做設計時以xhdpi為模板,xhdpi條件下,1dp=2px。若新建畫布時,將畫布分辨率設為144ppi,則1pt=2px=1dp。此時,即可將pt等同于dp。標注長度的時候,將長度像素除以2即為dp值。

    PS:在photoshop cc中切圖時,可直接在.png 圖片圖層名稱前加上200%獲得2倍大小的圖,其他比例的切圖以此類推。輸出的兩倍圖不模糊的前提是,該圖是photoshop中用形狀工具畫出來的未被柵格化的圖形,而不是已被柵格化的圖層或外部導入的圖片。

    #專欄作家#

    Snow,微信公眾號:用戶體驗報告。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專欄作家,東南大學工業設計研究生,每周更新一篇原創產品體驗報告,分析產品設計體驗的好壞,以此進步。愿與大家共同進步。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