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安靜”的追求一直是部分DIYer的追求,我們后臺的留言也不時有求靜音顯卡/外設甚至是全套裝機方案的求助。在靜靜的夜里,沒有噪音煩擾下玩電腦,的確是一個能打開放空頭腦的好時間。那么,裝一臺靜音PC,該怎么著手呢?
01、最大平臺要靜音:選擇靜音機箱
對于裝機來說,首先就是容納所有部件的平臺——機箱,必須考慮到靜音的需求。
很多時候,側透、易拆鋼化玻璃面板設計意味著機箱面板的密封不嚴密,因為他們更多的借助空隙、公差都很大的長槽,以“插入式”來安裝側透面板,以使得用戶能夠更方便地拆下側透面板,這會讓更多的噪音傳到外面。
反而采用傳統的螺絲拆裝方式后,再加橡膠減震墊圈的安裝拆裝方式的機箱,會讓側板的振動噪音減小。許多靜音電腦機箱,還有多種靜音措施。例如,內板也會配備多層特殊吸音和減震材料,可降低機器的整體噪音水平。
因此,最好選擇具有降噪功能的靜音型 PC 機箱,如密封性更好、采用吸音材料的機箱,以防止內部噪音外泄并干擾周圍環境。
02、風扇是最大的噪聲源
在如今裝機多加風扇不僅是為了散熱,更是為了美觀,碩大的支持ARGB神光同步燈效的風扇組,是機箱光污染美觀性最大也是投資最小的元素(畢竟板卡散熱器ARGB貴)。不過,風扇如果只是注重美觀性或者散熱性(轉速極值),那么就會導致噪聲控制出現問題。
選擇靜音風扇,一個是看它的軸承類型。從大的類型來說,電腦風扇軸承分為兩大類,也就是油封軸承和滾珠軸承。兩個大類下面又分出各種小的改進型分類。
油封軸承結構簡單一個軸外面一個套,裹上一層油,蓋子封上口,就成了。里面的空隙靠油填充,開始用噪音很小,用久了會吸灰,潤滑油發熱揮發,摩擦和振動越用越大,噪音也越大。
但是基于油封軸承發展出來的技術就有不少靜音性不錯,例如液壓軸承(液壓油封)。這里小A推薦的是磁懸浮軸承,轉子與定子之間不接觸,軸芯負載小,配合液壓油封等工藝原理,靜音性能非常好。
海盜船的ML系列就屬于磁懸浮軸承風扇
而另一類滾珠軸承,無論單滾珠還是雙滾珠,還是各種新材料滾珠軸承,主打的其實是高性能高壽命,但是噪音方面相對改進型油封技術就不如人意了。
另外,如果可能, 盡量選擇 140 毫米或更大尺寸的 PC 風扇,因為它們能以較低的轉速移動更多的空氣,達成降溫要求,從而降低噪音。
03、控制風扇的轉速
另外就是風扇的接口問題。如果是現代的主板風扇接口,那么由于支持主板的PWM一類的轉速智能調整功能,甚至具有零轉速停轉功能,風扇的噪音自然可以更小。即使你是老主板,也是可以通過安裝第三方風扇控制器來智能控制風扇轉速的。
但如果是采用傳統的IDE硬盤供電接口的風扇,雖然便宜,但大部分是恒定轉速或者無法實現無級智能調整轉速,噪音自然就會大。
04、采用智能啟停技術的電源
臺式機里面除了CPU散熱器、機箱風扇外,另一個包含風扇發出較大日常噪音的噪音源,就是電源里。
如果我們購買的是用料好,不虛標的高品質的電源,那么它的實際負載就不會太高,發熱量就會降低,風扇也不會被迫達到很高的轉速,從而使其更加安靜。此外,選擇具有零轉數、智能啟停技術的機型也很重要,它可以在低負載情況下保持低速甚至關閉風扇,從而不會產生噪音,除非溫度過高或負載過重。
海盜船、安鈦克、Be Quiet!德商德靜界、銀欣、酷冷至尊、海韻和許多其他制造商都生產高質量、低噪音的靜音電源。
Be Quiet!的靜音技術DIYer群體中口碑一向不錯
05、注意硬盤的降噪
機械硬盤除了是很多朋友的低成本大容量數據盤外,還“負責”了不少聲音和振動,因為硬盤內部有一個負責移動磁頭的機械臂,加上內部盤片高速旋轉,所以產生的的噪音是無法杜絕的。而7200RPM以及更高轉速(比如SAS硬盤)的硬盤,由于振動帶動的硬盤托架的連帶振動,其產生的噪音會更大。
如果你想獲得最大程度的靜音效果,你最好忘掉它們,選擇一個好的固態硬盤。固態硬盤內部沒有移動部件,因此運行時完全靜音,此外,固態硬盤經過優化,數據傳輸速度更高。
而如果必須采用固態硬盤,請注意一下機箱的硬盤托架是否是有減震墊圈,如果沒有,建議用第三方的減震硬盤托架代替。
一些第三方硬盤架會采用懸浮式安裝加減震墊的設計,降低硬盤的工作噪音
06、自加吸音材料
減少電腦內部噪音的最后一種方法是:對電腦結構進行噪音隔離。市場上有幾種專門用于吸收聲波的材料,也可以用在電腦機箱內,以吸收聲波并防止聲波在機箱內跳動。
為此,我們需要一個小尺寸的吸音泡沫墊,密度越大越好,因為每立方米的重量越大,吸收能力就越強。然后,您必須裁剪適合機箱的吸音泡沫墊,并將每塊泡沫墊粘在機箱側面和頂部,前后留出空隙,以便正確進氣。
07、正確走線,勤于維護
很多朋友認為理線、走線,不過是為了美觀而已,而付出的勞動和裝機時間卻成倍上升。如果不為了美觀,自用機器不用講究。
實際上,通過在 PC 機身內正確鋪設線纜,可以增加新鮮空氣流量,減少機箱內的熱空氣;降低風扇所需的轉速,從而降低噪音水平。如果線纜相互纏繞,就會妨礙其他組件并阻塞氣流,從而導致系統發熱過多;為了充分冷卻,風扇被迫以更高的速度旋轉,從而發出更大的噪音。
因此,注意合理走線,完善理線,也是降低整個系統噪音的因素之一。
而由于 PC 機箱內氣流的變化,許多灰塵會隨空氣積聚在內部組件上,特別是風扇葉片上。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灰塵會阻礙風扇的自由轉動,從而產生各種噪音和摩擦,因此需要經常維護和清潔電腦,至少每半年1~2次。
迎來到大丫工作室太陽能直接供電方式也不新鮮了,生活中很多產品和太陽能息息相關,很多都帶有蓄電池,今天 給大家制作一款太陽能直接驅動的無葉風扇,原創不易本文作者大丫工作室,請文章二道販子尊重原創非常感謝
材料準備,10w12v系統電池板(可以使用10w至20w的最低為10w才能驅動)、輕木板、2個電腦散熱風扇
2個風扇并聯,然后固定
輕木切好尺寸固定風扇下方位置,打孔走線,外面做一個便攜式接頭
放置最上方的面板,做好尺寸下方流出進風口,上方流出出風口
這樣簡單的太陽能無葉風扇,制作完成了有太陽陽是風扇運行,沒有太陽停止運行
建議使用20w的電池板這樣風扇的弱光時候照常運行,夏天使用算是合理了,太陽好的時候天熱,風扇自動運行,下雨陰天時風扇停止運行,好了今天的制作就到這里了,雖然制作的簡陋一點原創不易,如果喜歡請幫忙訂閱轉發一下,本文原創作者大丫工作室,視頻版以做好喜歡可以看一下視頻版制作教程
著像蘋果new MacBook,華為HUAWEI MateBook X 等超級本的亮相,越來越多的無風扇設計的電腦為大眾所熟知。到底無風扇的設計是屬于超級本領域嘗試性試水,還是今后的所有電腦的發展趨勢呢?今天我們就此來分析一下。
世界上第一臺計算機“ENIAC”于1946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誕生。它可以說是一個龐然大物,用了18000個電子管,占地170平方米,重達30噸,耗電功率約150千瓦,每秒鐘可進行5000次運算,這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但在當時卻是破天荒的。,是計算機的第一代。電子管計算機由于使用的電子管體積很大,耗電量大,易發熱,因而工作的時間不能太長??梢婋娔X剛出來時設計的那么大發熱問題也是制約起發展的重要部分。
時間跳轉到科技日新月異的21世紀,2014年9月5日,在德國柏林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英特爾正式發布了Core M處理器,這也算是Core M的第一次正式亮相。Core M作為第一款14nm工藝制造的產品,可以說傾注了英特爾大量的心血,當然這些付出是會得到回報的。14nm處理器剛一發布,便吸引了全球媒體的目光,而官方給出的各種數據中,我們能夠看出Core M非常不錯的表現,與第四代酷睿處理器相比,封閉體積減小50%,功耗降低60%?;谒梢栽O計出更小、更薄,甚至是無需風扇的主板,更是驚艷四座。
散熱風扇:目前散熱風扇的技術和性能方面已經完全達到了成熟的階段,并不斷有新技術出現。風扇規格尺寸從8mm到280mm,電壓有5V,12V,24V,48V,110V,220V,380V,外形有方形,圓形,橄欖形等。通過空氣對流來帶走散熱片上堆積的熱量
無風扇設計的三大好處:1實現零靜音,創造極致的辦公環境。2機器更輕薄,實現更極致的機身尺寸。3密封性加強,避免灰塵的侵入甚至能做到三防。
就目前來說core m其功耗已降低至4.5W,在執行有效工作負載的情況下,可將電池的續航時間延長達20%(1.7小時)
今年推出的第二代Skylake架構Core M處理器更是劃分為Core m3/m5/m7三個更明確的產品等級,現在已經有很多高性能的Win10平板采用了新的Core M處理器,也有些用的是低電壓版Core處理器。
拿目前主流的Core m5與Core i5相比,同樣都屬于i5系列。但前者是沒有風扇散熱的,后者則有風扇主動散熱,這也導致了Core M雖然發熱低但是實際溫度比低電壓Core處理器高得多,也是因為這個原因導致了core的性能遠遠好于m系列,為了控制發熱Core m5會時不時降頻降壓減少發熱,而有主動散熱的Core i5則可以長期高頻運行,不用太過擔心溫度的問題。但在輕載的時候比如編輯文檔和看在線視頻什么的兩者表現是沒啥差別的,只有在玩游戲或者批量處理圖片等重載時會有明顯的差異,實際上買這些設備的朋友大多數都不會太多的重載應用,Core M實際上就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性能需求,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大多數高性能Win10平板采用Core M的原因。
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高性能、無風扇的筆記本會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面前。無風扇設計必將成為時代的弄潮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