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多少才叫做“夠用”,可以分成2個維度來討論。
1個叫做“又不是不能用”,另1個是“夠不夠你用”,一個個來講。
首先來講“又不是不能用”,它指的是車子在滿載狀態下還能開出去。
吃飯也不就這個道理嘛?別人大魚大肉可以吃飽,我5個饅頭,不是照樣可以吃到撐的嘛?
我們按照最極限的情況來算:1輛坐滿5個人,貨也塞滿的車子,大概是2t重的樣子,然后最高開120km/h。
如果車子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開得起來,就叫“夠用”了。
車子在平路上面開,需要克服滾動阻力、空氣阻力。
滾動阻力就是輪胎和地面的摩擦力,而空氣阻力和車速、車輛迎風橫截面面積、風阻系數等等這些有關系的。
參考易金花等人發表在期刊《汽車技術》上面的論文,《車輛行駛阻力測量風洞法與滑行法對比試驗研究》。
里面說:2t重的車子,在每小時120km的速度下,產生860N的滾動阻力和空氣阻力,大約需要40匹馬力,才能克服這2項阻力。
馬路不是平的,有時候還不是有上坡的嘛?還要克服坡度帶來的阻力。
我國是有標準的,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規定:常見的高速公路,最大的上坡,垂直升高距離和水平移動距離的比值,坡度系數,不會超過4%。
我們利用坡度阻力的公式:爬坡功率等于車子的重力、坡度系數以及車速3者的乘積(P=G*i*v ),可以算出來,爬坡需要的馬力大概是30匹。
算下來,滿載的車,在高速上行駛還要開上坡,要70匹馬力。
除了正常行駛需要的動力,車上還有電氣設備的。
空調要不要開?儀表盤總要亮的,照明燈總要亮的,中控屏幕也要看的。當然這些也是要消耗馬力的,是比較少,但不是沒有。
以前我們視頻算過的,大概要用掉個5kw功率,折合一下,7馬力左右。算到這里,車子想要載著5個人出行,動力還算夠用,大約就需要80匹左右的馬力了。
但是發動機動力輸出到輪上面,功率是有損失的。
于秩祥在期刊《汽車實用技術》上面發了1篇論文,《減少汽車機械損失的節能技術》。
里面說:各項傳動裝置,例如變速箱、傳動軸等等,消耗的功率一般為發動機輸出的10%到30%。
我們再預留10%的馬力,大概估計一下,90匹馬力算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值,車子開起來也是比較夠用了。
我們拿2臺市面上很小的家用車來舉例子,我們來看看它們馬力夠不夠。
老款奔馳smart,夠小了吧?0.9T發動機,90匹馬力,車重才956kg,1t沒到,即使加上乘客,市區跑跑游刃有余。
寶駿310,1.2L自然吸氣發動機,排量算小吧?80匹馬力,好像比90低一點,對不對?
可車子才985kg,就算坐滿了人,也是遠遠小于2t的重量,開起來也不存在大問題。
稍微大點的車子舉個例子,馬自達昂克賽拉,2.0L自然吸氣發動機,158匹馬力,和我們計算的90匹馬力比,都快超過1輛寶駿310的馬力了,當然夠用。
馬力多少才夠用,其實還有另外1個維度,叫“夠不夠你用”。我們講第2個階段,多少馬力能夠滿足,開車駕駛的時候對動力的額外的需求。
和電腦選配置一樣的,有的就是,“我打開來office軟件能用,文檔能看就可以了”。
有的人打進去要玩3D大型動畫游戲的,怎么也得有個RTX顯卡,這個就不一樣了,對不對?夠不夠用。
有的朋友本身用車的環境就比較特殊,比如他是在高原地區的,對車子的動力要求是會更高的。
許征發表在期刊《科技傳播》上面的1篇論文,《發動機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及處理》。
里面說:高原地區的海拔高、氣壓低,造成發動機空氣供給量不足,使進氣量減少,導致馬力值變低。
人有高原反應,汽車也類似的。
我被抓去當苦力了,每餐吃肉,1次搬10塊磚頭。你給我吃個青菜,我有可能搬不到10塊,也可能只搬到7塊了。
具體低多少?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m,大氣壓力下降大概11.5%,空氣密度減小9%,汽車的動力下降10%左右。
比如說,一輛80匹馬力的車子,在海拔5000m的西藏開,可能只剩下40匹馬力了,爬個小坡都費勁,喘死了。
另外,開車的時候,超車與被超車也是個很常見的場景。
車子動力充足夠用,就能短時間完成超車,是比較安全的,時間越短越安全,也不會干擾到其他車輛的正常行駛。多少的動力水平,才能安全超車?
2016年信息與知識技術國際會議上有提到過,關于超車的數據。
公路限速為70到90km/h;高速公路限速是90到120km/h,想要事故率最低,超車動作要在2.8s以內完成。
根據功率與加速度的公式,超車需要的功率等于超車加速度、車子質量以及超車時的速度,3者的乘積。
這個公式比較復雜,屏幕上你看看就行:(P=?v/?t*m*V)。
可以算出來,高速路上想要安全超車,150匹的動力足夠了;普通公路上想要安全超車,170匹的動力也是足夠了。
除此之外,有些人開車還需要追求一些駕駛樂趣。多少馬力才叫爽?那我們挑一個動力級別來舉個例子。
美國有個《消費者報告》的,它做了一期緊湊運動車型的測評,提到了3款2.0T運動的車型,分別進行評價。
189匹馬力的Mini Cooper,它評價是“動力輸出平順,動力充沛”。
210匹馬力的Golf GTI,評價是“駕駛樂趣十足的車型”。
268匹馬力的Subaru WRX,評為“比上一代更令人興奮”。
光聽文字就感覺,這種緊湊型的車子,2.0T的動力,馬力超過200匹,已經是有不錯的駕駛樂趣了。
所以總得來講,車子會動,拿來就用,直接就是上上班的,90匹馬力,足矣足矣。你要爽,200匹以上,才有可能叫做爽。
但目前來講,市面上一般超過200匹馬力的車子,比較少、比較貴。
那我買個低點的馬力,ECU刷一刷,渦輪給它改一改,不是照樣很猛的嘛?
我們可不可以這么干?這么干有什么風險和代價?
同樣是1.6T,家用車只有100多匹馬力,怎么F1的1.6T,可以達到上千匹馬力的?技術相差10多倍的,到底是為什么?
想要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備胎說車」,回復關鍵詞「動力」就可以了。
每天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干貨、文字、音頻、視頻都有,挑你自己喜歡的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易金花,陳麗霞,嚴杰.車輛行駛阻力測量風洞法與滑行法對比試驗研究[J].汽車技術,2019.
[2]JTG B01-2014.公路工程技術標準[S]
[3]于秩祥.減少汽車機械損失的節能技術[J].汽車實用技術,2016.
[4]許征.發動機動力下降的主要原因及處理[J].科技傳播,2015.
TX 1060可謂是游戲界一代神卡,其超強的性價比讓它持續流行了許多年,時至今日的部分3A大作仍然以它為配置要求基準。不過,GTX 1060稱霸的時代可能已經結束了,目前PC玩家間最主流的顯卡已經變為RTX 3060!
此前我們一直認為1060仍是PC玩家使用率最高的顯卡,它在每個月的Steam硬件調查榜上都居于首位。不過最近外媒tomshardware指出:這是因為Steam把3060顯卡的使用情況給分開計算了,3060桌面版(臺式電腦)和3060移動版(筆記本電腦)在Steam的硬件調查中每次都是單獨列舉的,但1060卻沒有這么區分。當我們把兩種3060的使用率加起來后,就會發現3060的使用率在今年6月就已經超越了1060、成為新一代“卡王”!
tomshardware對Steam的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后表示:如果只考察DX12顯卡,并且把3060桌面版和3060移動版合起來計算,那么截止今年9月份,RTX 3060顯卡的使用率已經達到10.53%,成為目前唯一一款使用率達到兩位數的顯卡。
而即便只觀察Steam的原始數據,也能看到RTX 3060九月份的總使用率為7.52%,GTX 1060使用率則為6.94%。八月份的數據也是3060總使用率略高一點。這樣看來,目前PC游戲玩家最常使用的顯卡已經不再是1060,而是3060。
此外,tomshardware還預測:就算不合并計算3060桌面版和移動版,它們的增長趨勢也非常明顯,估計在2023年某個時候就會分別排到Steam硬件調查榜第一、第二的位置。
RTX 3060本身確實也是一張不錯的顯卡,它支持1060所不具備的光追、DLSS2等功能,性能方面也比1060強很多。只是它的定價可能還有些偏貴。或許等它的價格降下來后,RTX 3060將會徹底取代GTX 1060的地位,成為新一代神卡。
卡的性能好壞與否,決定了游戲的流暢度和幀數高低,如果您在玩游戲的時候,出現了游戲畫面卡頓,或者幀數不高,基本都是顯卡性能不夠導致的。我們在選購顯卡時,可能會在N卡和A卡之間糾結,尤其對A卡性能不了解的小伙伴還是占多數的,自己選的型號不知道相當于N卡的什么檔次,其實對于小白來說,最直觀的還是參考最新的顯卡天梯圖,下面裝機之家分享一下臺式電腦顯卡天梯圖2023年7月最新版,來看看吧。
顯卡天梯圖
小知識:
顯卡主要分為兩大陣營,即NVIDIA和AMD,NVIDIA和AMD為顯卡核心芯片廠商,顯卡搭載著NVIDIA GPU芯片,我們稱之為N卡,而搭載著AMD GPU芯片,稱之為A卡。NVIDIA和AMD自家顯卡稱之為公版,公版指的是NVIDIA或AMD在新品發布之初,原廠設計(或者授權設計)的PCB版型,包括電路、接口、用料、散熱都方面都是有統一標準的,而且顯卡的核心頻率也都一致,并指定OEM廠商生產的顯卡。
不過絕大數消費者購買的顯卡都是非公版,例如華碩、微星、技嘉、影馳、七彩虹、耕升、盈通、索泰、映眾、銘瑄、藍寶石、迪蘭等品牌均為均為OEM廠商,采用的均為NVIDIA和AMD提供的GPU芯片,我們稱之為“非公版”,相同GPU芯片顯卡的情況下,這些OEM廠商會設計不同的顯卡外觀、做工用料、接口、燈效、散熱,并劃分低端、中端、高端多個版本賣不同的價格,包括有些型號的顯卡在核心頻率預設高一些,當然性能差異不會太大,主要還是做工用料和散熱的區別。
目前N卡在市場份額占有率最大,產品線相對更加豐富,并在高端顯卡市場遙遙領先,在技術上相對更有優勢,例如在光追技術,DLSS技術等,優化上也更勝一籌,而A卡相對性價比更高,同級別顯卡,價格更為實惠。
一、裝機之家桌面版顯卡天梯圖
裝機之家桌面版顯卡天梯圖的N卡包含了部分老舊型號、10系列、16系列、20系列、30系列以及新推出的40系列顯卡。而A卡主要是部分老舊型號、RX5000系列、RX6000系列以及新推出的RX7000系列顯卡。需要說明一下,本顯卡天梯圖主要是臺式電腦顯卡各個型號的性能排名,不包括筆記本移動版顯卡型號。
桌面版顯卡天梯圖2023年7月版
注:顯卡天梯圖上的芯片型號越高,則代表性能越強,顯卡天梯圖具備時效性,新顯卡推出,天梯圖也會隨之更新。
二、市場常見顯卡選購:
第一階梯:(1080P分辨率,適合輕量級游戲)
N卡:
GT1030 D5:相對比較便宜的亮機卡,性能比RTX750強一些,除了亮機使用,比較適合LOL、穿越火線、地下城、夢幻西游之類的輕量級網游,暢玩騰訊全家桶。例如在1080P高畫質下,可以穩定130幀-150幀左右,暢玩英雄聯盟完全沒有問題。但如果想要暢玩絕地求生之類的網游,建議GTX1650起。
GTX1630:雖然是新推出的16系顯卡,也可以玩一些主流網游,但是性價比極低,個人覺得定價完全不合理,性能還不如GTX1050Ti,真不如加一兩百元考慮GTX1650,或者選RX6400。
GTX1650:適合玩一些主流網游和騰訊全家桶,也是1080P主流網游的起步卡,比較適合1080P高畫質玩玩絕地求生、CSGO、APEX英雄、彩虹六號、鬼泣5、生化危機7之類的游戲完全沒有問題,中畫質玩玩古墓麗影、GTA5、孤島驚魂5、戰地5之類單機游戲也沒有問題。同價位,注重性能建議上RX6500XT,性能強于GTX1650S,近乎GTX1660。
A卡:
RX6400:RX 6400對標的就是GTX1650,兩者性能水平近似,參考GTX1650的性能即可。
第二階梯:(1080P分辨率下玩主流游戲)
目前NVIDIA已經官宣停產RTX2060、RTX2060S、GTX1660、1660S,等到AIC品牌消耗完庫存后,RTX30系列、RTX40系列顯卡將成為出貨主力。
所以有如果有考慮GTX1650S和GTX1660的顯卡,可以選擇RX6500XT,如果考慮GTX1660S、GTX1660Ti,可以選擇RTX3050,而選擇RTX2060和RTX2060S,可以考慮RTX3060 8G和RTX3060 12G或者RX6600和RX6650。
N卡:
RTX3050:RTX3050性能介于GTX1660S和GTX1660Ti之間,至于RTX3050性能,你可以理解為GTX1660S升級版,性能僅有一點點小優勢,多了一個光追和DLSS技術,還有一個優勢就是無礦卡風險。
RTX3060 8G:RTX3060 8G相比RTX3060 12G縮減的有點多,不僅僅是顯存容量,包括顯存位寬和顯存帶寬均縮減,實測性能落后于RTX3060 12G大概20%左右,建議考慮RTX3060 12G或者新出的RTX4060 8G。
RTX3060 12G:12G大顯存優勢,適合游戲和生廠力,性能介于RTX2060S和RTX2070之間,1080P分辨率通吃3A游戲,2K分辨率部分3A游戲。
RTX4060 8G:RTX4060 8G相當于RTX3060 12G的升級版,隨著RTX4060的來到,逐漸會取代RTX3060,RTX4060在性能領先了15-18%,并在功耗上更低,游戲功耗僅為115W,更安靜清涼,并且支持全新的DLSS3技術。
A卡:
RX6500XT:游戲的表現也是RX6500XT是要略強于GTX1650S,領先6%左右的樣子,定位1080P主流網游的顯卡,在1080P高畫質下滿足大多數網游和部分單機,玩玩絕對求生、守望先鋒、德軍總部:新血脈、古墓麗影:暗影、巫師3,部分要求略高的游戲開到中畫質也可以暢玩了,例如孤島驚魂5、戰爭機器5、地平線:零之曙光,無礦卡風險,對于千元級顯卡,性價比還是不錯的。
RX6600XT、RX6650XT:RX6650XT性能相比RX6600XT略有升級,主要提現在頻率、顯存頻率以及顯存帶寬上稍微提高,對標的顯卡是RTX3060,其性能介于RTX3060與RTX3060Ti之間,意味著在1080P分辨率下基本通吃游戲了,2K分辨率下也可以滿足大多數游戲需求。但是RX6650XT由于是礦難后全新發布的,一般考慮這款顯卡的人群主要是避礦卡。
RX7600:AMD新發布的RX7600是一款用于替代RX6650XT的一款顯卡,性能略超RTX3060,對于這樣的性能,高畫質下滿足1080P和2K下部分3A游戲完全足夠了。
第三階梯:(2K分辨率玩游戲)
N卡:
RTX3060Ti:目前電競酒店使用最多的顯卡,性價比較高,顯卡到了這個級別建議上2K顯示器,在2K下滿足大多數的單機游戲,2K最高畫質,例如全面戰爭:三國、幽靈行動、刺客信條:奧德賽、刺客信條:英靈殿、無主之地3、荒野大鏢客:救贖、全面戰爭:特洛伊、 幽靈行動:斷點、殺出重圍:人類分裂、殺手2、孤島驚魂6等等,不一一舉例了。建議考慮RTX3060Ti G6X新款,也就是搭載GDDR6X新顯存的RTX3060Ti,性能也有6%左右的提升,也是無礦的選擇。
RTX4060Ti:用于取代RTX3060Ti的一塊顯卡,性能相比RTX3060Ti G6X領先了10%左右,僅落后RTX3070大概3%左右。
RTX3070:性能相比老款的RTX3060Ti提升大概10-15%的樣子,適合2K下玩游戲,建議考慮RTX3060Ti G6X新版,性能差距不大,關鍵無礦之選。
RTX3070Ti:RTX3070Ti相比RTX3070性能提升大概6%左右,適合2K下玩游戲。
RTX3080:RTX3080性能強于RTX3070Ti大約15%-18%,適合2K和大多數的4K游戲。
RTX4070:RTX4070定位在2K分辨率下追求高幀率的游戲玩家,游戲性能表現與RTX3080互有勝負,性能取代上一代RTX3080,不過RTX4070是支持DLSS3技術的,借助DLSS3這樣的黑科技可以實現游戲幀數暴增。
RTX3080Ti和RTX3090:RTX3090相比RTX3080Ti只有3%左右的性能提升,游戲性能差距很小,不過RTX3090擁有24G大顯存,更適合生產力需求,而RTX3080Ti更適合游戲玩家。到了這個級別不建議考慮RX30系列,建議上RTX4070Ti。
RTX3090Ti:屬于RTX30系列時期性能最強的顯卡,雖然性能相比RTX3090領先了5%-10%,但是這張顯卡也是避礦的首選高端顯卡之一,也是礦難后推出的一款顯卡,適合2K和4K玩游戲,4K下像賽博朋克2077、模擬飛行2020這樣游戲需要開啟DLSS才可以過60幀以上。到了這個級別不建議考慮RX30系列,建議上RTX4070Ti。
A卡:
RX6700XT、RX6750XT:RX6750XT相比RX6700XT也是略有升級,性能大致相當于RTX4060Ti和RTX3070的檔次,適合2K下暢玩各類3A游戲大作。
RX6800XT:對標的N卡是RTX3080,是RX6800XT性能基本與RTX3080互有勝負,算是打了一個平手,不過光追性能落后RTX3080。
RX6900XT、RX6950XT:RX6950XT性能相比RX6900XT略有提升,主要也是避礦的型號,性能對標RTX3090,性能介于RTX3090與RTX3090Ti之間。到了這個級別不建議考慮RX30系列,建議上RTX4070Ti。
第四階梯:(4K分辨率玩游戲)
N卡:
RTX4070Ti:2K分辨率下,RTX4070Ti的游戲性能表現與RTX3090Ti互有勝負,基本屬于同一水平,不過在4K分辨率下,RTX4070Ti的性能只能與RTX3080Ti相當,適合2K通吃,4K分辨率下勝任絕大數3A游戲。
RTX4080:RTX4080性能相比上一代卡皇RTX3090Ti強了大概25%左右,RTX4080完全可以勝任4K分辨率游戲需求。
RTX4090:RTX4090性能很強悍,相比上一代旗艦卡皇RTX3090Ti提升了70%左右,4K分辨率下游戲通吃,包括賽博朋克2077這種游戲大作,4K最高畫質不開DLSS都可以達到80多幀暢玩,全面開啟4K時代。
A卡:(高端考慮A卡的人群比較少)
RX7900XT:與RX7900XT對標的顯卡是RTX4070Ti,7900XT在2K分辨率比4070Ti要強10%左右,4K下性能差距會進一步拉大到17%左右,不過光追不如RTX4070Ti,如果考慮到光追無疑是RTX4070Ti,買不買RX7900XT還是要看價格行情。
RX7900XTX:和RTX4080同一個檔次,傳統性能相比4080性能強5%,不過光追性能和生產力落后太多,二者基本差不多水平,在游戲上基本互有勝負,買不買RX7900XTX,還需要看行情,價格要比RTX4080便宜多少,畢竟光追等技術和游戲優化還是N卡好。
以上就是裝機之家分享的桌面版顯卡天梯圖2023年7月最新版,通過顯卡天梯圖能夠快速的幫助我們對比出顯卡之間的性能強弱,對于顯卡品牌可以考慮華碩、微星、技嘉、影馳、七彩虹、銘瑄、耕升、索泰、藍寶石、迪蘭等,當然每個品牌相同芯片型號都有旗艦版與丐版之分,所以千萬不要以品牌來區別顯卡好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