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PC對技術創新更為敏感,同時也注重投入與收效,降低管理成本同時提高效益,是戴爾對用戶的承諾。
Precision、OptiPlex、Latitude、Rugged、成銘、Wyse到Vostro,這些品牌都來自戴爾商用PC家族,面向特性迥異卻又需求一致商業用戶。9月23日,戴爾科技集團商用終端產品及研發團隊分對商用市場的洞察及用戶需求的解讀,并帶來了一款全新的“隱形”產品。
調研結果顯示,辦公設備的緩慢和不穩定會給員工的積極性和敬業度帶來消極影響,影響直接損害業務運營。如今,大多數企業技術決策者已經意識到,提高用戶體驗是他們工作的一項關鍵任務,因為這將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敬業度、積極性和滿意度,對企業而言也正在形成一種獨特的競爭優勢。通過這些調研,戴爾提出大多數商用終端用戶全天候工作中的三大訴求——隨時隨地就緒、沉浸式工作體驗以及協同工作。
基于不同的用戶需求,戴爾提供了豐富的商用終端產品組合和解決方案,協助用戶完成不同工作場景下的創作內容。其中包括適用于移動辦公、超長續航的Latitude商用筆記本系列;為應對嚴苛環境工作而研發的Rugged堅固機系列;可靈活部署,提供多重模塊選擇的OptiPlex臺式機系列;專為中國用戶量身打造的成銘臺式機系列;提供專業級工作體驗的Precision工作站系列;針對醫療、零售、政府、財務等場景而設計的Wyse瘦客戶端,以及顯示器、配件和軟件等產品組合。
戴爾的每個品牌都有著自己的關注重點,如工作站(包括移動工作站)第一關注的就是性能。戴爾科技集團商用終端專業計算副總裁Tom Tobul表示,戴爾設計Precision工作站的理念首先是要滿足性能的需求,即性能第一,其次才是散熱以及靜音等等。如果做不到最好的性能,消費者大可轉去購買普通的筆記本電腦或是臺式機電腦。在設計過程中,設計師會通過仿真來模擬數十乃至上百個由用戶需求所轉化的規格點,在留有余量的情況下優化相關設計,即當產品參數達到最頂級的性能時,它的散熱能力還是留有空間。在軟件方面,戴爾還提供戴爾工作站性能優化軟件Dell Precision Optimizer。該軟件會根據每臺工作站運行的應用軟件,以及軟件對硬件的不同要求,幫助工作站進行自動調整設置參數,使得工作站在運行這些軟件的時候處于最佳的配置狀態。
在這次活動上,戴爾發布了“隱形”的OptiPlex 7070 Ultra的臺式電腦,并宣布它于9月24日起在中國正式發售。
新款OptiPlex 7070 Ultra將精巧和強大的技術縱向置于纖薄輕巧的顯示器支架中,實現了零空間占用的臺式電腦設計,開創了全新的臺式機產品形態。全面模塊化的架構讓用戶能夠在該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中根據需要隨時配置和升級。這意味著這款零占用空間臺式機中的主機和顯示器 可以各自獨立地升級和維護。
該機采用一系列可選配件實現了超高的靈活性和更佳的用戶體驗:最多可支持三臺顯示器,搭配戴爾USB-C顯示器時,只需一根線纜即可進行數據傳輸與供電,簡化工作空間、提高工作效率。雖然擁有超小機身,性能卻未做妥協,并可根據用戶需求擴展——最高可搭載英特爾酷睿i7博銳、64GB DDR4、1TB NVMe SSD和2TB 2.5英寸HDD。目前戴爾提供了酷睿i7-8665U、酷睿i5-8265U和酷睿i3-8145U等3款處理器,價格覆蓋5000元~14000范圍。
央視財經:記者劉娜 楊健志)而立之年的聯想集團,可謂經歷過大風大浪。亞洲金融危機的1997年,剛剛合并了香港聯想的他們曾身處風暴中心;華爾街動蕩的2009年,剛剛躋身全球500強的他們,也曾經歷過懸崖邊緣的斷腕重生。三十年創業、拚殺,終于成為全球第一的PC王者,然而王冠剛剛戴上頭頂,世界卻風云突變——曾經的IT先鋒領域被歸為傳統,不斷崛起的互聯網新貴攪動時局;產業界線不斷模糊,市場格局極速改變。面對眼前的這一次風浪,他們如何應對?手里到底還有什么絕殺武器。
【PC到底還行不行?】
2015年10月19日,聯想集團一年一度的全球高管會議,級別最高的122位企業主管全部趕往總部,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會議議程里取消了所有輕松的娛樂活動,未來72小時內,他們要在高度密集的18場業務討論中,為眼下的一些棘手問題找出解決方案。
就在兩個月前,2015年第二季度財報,聯想集團出現了六年來的首次虧損。
對聯想來說,一場硬仗即將到來。全球個人電腦市場,其實早已是秋風瑟瑟——2015年已經是這個市場連續第四年出現整體下滑。此時,距離聯想超越惠普,登頂全球PC業王者之位,不過才短短兩年。聯想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元慶表示,PC市場的下滑,其實反映了IT技術的進步,以及這個進步給IT產品的應用帶來的更廣泛的、更廣闊的這樣一個空間。芯片越做越小,功耗越來越低,所以連一個小的智能手機都可以具有更多的智能。
任何一個產業都有其客觀發展規律,隨著芯片性能提升周期的延長,主導PC乃至整個高科技產業的摩爾定律,對技術提速的影響正在削弱,而大數據、云計算的興起,豐富了引領科技的動力,幾乎所有IT企業、創新企業都將被裹挾其中。對于已經是全球PC老大的聯想集團來說,最先面對的是彌漫在IT業已經長達三年之久的發問——PC還能活多久?聯想集團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蘭奇認為,PC永遠不會被淘汰,過去人們習慣了PC產業多年以來呈兩位數的增長,現在呈下降趨勢,也可以說是像其它成熟市場一樣開始趨于穩定,在市場占有率和收益方面,聯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要想打破PC下滑的魔咒,聯想需要偉大的產品,一款至少能像ThinkPad一樣,保持二十多年長盛不衰,任憑市場起落,笑看對手沉浮的偉大產品。楊元慶的底氣在于,十余年在全球征戰,他們已經把中國制造的根,牢牢扎在了美國、歐洲、日本這些IT業高端市場的最前沿,從而擁有了與巨頭們比肩的話語權。
從收購IBM個人電腦業務,到陸續將IBMX86服務器和摩托羅拉移動業務收入囊中,將全球生意,做成全球戰略,聯想想要積蓄的實力,已經開始在全球架構。
【小小鍵盤三代人開發】
日本的這間實驗室里,聯想正嘗試將“偉大產品”的基因,注入自己體內。
深沉內斂的黑色外觀,經典的小紅帽,歷史上沒有任何一款筆記本電腦能像ThinkPad這樣令消費者著迷。粗略估算,使用ThinkPad的全球用戶,已經數以億計。中國的消費者,喜歡把它叫做小黑。它的設計和理念,源自著名的大和實驗室,現在,這間實驗室已經隨著IBM個人電腦事業部,被聯想收入囊中,大和實驗室完整的技術研發團隊和硬件設施全部得以保留。
新款ThinkPad電腦,從設計到出廠,要經過20到30項類似這樣的超嚴格檢測。防摔、防壓、防靜電,所有測試,都針對用戶日常使用最可能出現的問題而設計。
在大和實驗室,創造一款偉大產品的秘訣,就是不厭其煩地琢磨用戶的需求。
被稱為“ThinkPad之父”的內藤在正,是大和實驗室里的靈魂人物。在他看來,滿足用戶需求并不是一種簡單的服務,而是企業要畢生追求的一種信仰。
鍵盤手感好,是很多人選擇ThinkPad的一個重要原因。但并沒有太多人知道,這超好的手感是怎么來的。按下一個鍵,到底讓人感覺最舒服的力是多少克?為了尋找這個最合適的力度,工程師們做了上億次的機器測試,最終他們確定的力度是60克,而這個數字機械是沒有辦法測出來的,更多的是靠工程師的手來不停的測試。
機器試驗,附加數萬次的人工手感測試,筆記本越變越薄,鍵盤厚度的每一次改變,都意味著這一系列測試需要再來一遍。
最初,鍵盤按下去的距離是3毫米,現在縮減為2毫米。為了縮短這一毫米,工程師們花了整整十年。十年時間,意味著一位工程師可能一輩子就只做這一件事。大和實驗室專注研究鍵盤的團隊,已經傳承了三代人。
未來PC什么樣,內藤正在帶領大和實驗室,為聯想開拓出新的可能。2016年1月,他們采用碳纖維和超級鎂材料,研發出了全球最輕的14寸超級本,在CES展上獲得了30多項創新大獎。
【神奇博士與“魔鏡”】
大洋彼岸,另一位研發領域的傳奇人物。此時,也在為聯想的未來PC而籌謀。
說起彼得,整個美國IT業都會告訴你這是個有魅力的神奇博士。先天的身體殘缺,不僅沒有成為他人生的障礙,恰恰相反,在他為IBM效力的十七年里,造就了IBM品牌的一系列享譽世界的創新。作為聯想集團首席技術官,彼得認為IBM真正的根基是產品,更重要的基礎是研發團隊。聯想收購了IBM個人電腦業務最大的優勢就在于擁有了全球化的能力,可以讓全球最頂尖技術為聯想所用,以此提升了聯想的整體優勢。
彼得對未來產品的一些構想,正在這間實驗室,由這些擁有數據結構、軟件工程等十余個基礎學科背景,從事研發在10年以上的工程師們,變為現實。
他們現在想要做的,是一種叫“魔鏡”的未來電腦。彼得講述了未來魔鏡的樣子:“那是一大塊玻璃,我們每天早上起床的時候都要面對,要照一照。如果有一種東西可以用傳感器和動作檢測,很快地判定這是我,而不是我的妻子和孩子。它可以很快弄清楚我的身體狀態,它能了解我的很多情況。它還會向我推薦今天要穿的衣服,因為它了解天氣,它還可以在你做準備的時候向你播報新聞。我認為可以開始用一個不會移動的、“隱形”的設備改善體驗。”
除了“魔鏡”,正在試驗當中的還有能漂浮在空中的“虛擬顯示屏”,以及下一代YOGA技術。在彼得看來,所有偉大的技術創新,都遵循產品以人為本的規律。中國人更貼近市場、日本人更專注于精細,而美國人則擅長基礎技術開發,聯想將三個國家的實驗室彼此融合,創造出讓市場追捧的“YOGA轉軸”就是最符合這一規律的創新。
【摩托羅拉實驗室的秘密】
一年一度的CES國際消費電子產品展覽會,被認為是新一年科技產業發展趨勢的風向標。
2016年的這屆CES展,機器人大行其道,無人機火得不行;而智能裝備則嵌入到了人們所有的生活細節;虛擬與現實難以分開的仿真裝備很可能將成為下一代超級終端;萬物互聯的核心——數據交換與處理,讓云計算作為基礎設施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雖然跨界創新能不能成為更多創新型公司的必由之路還不能確定,但可以肯定的是循規蹈矩的公司沒有未來。
來自中國的企業聯想集團憑借新材料電腦拿下了本屆CES的64項創新大獎,他們還宣布將聯手谷歌推出一種具有虛擬增強現實功能的智能手機,它配備特制的傳感器,每秒能進行至少1500萬次的3D測量,給周圍的真實世界標注出所有你可能會需要的數字和信息。
面對新的智能時代的到來,聯想需要一款王牌產品來為自已贏得移動市場的地位。而這張王牌,可能就在美國芝加哥的實驗室里。通常一款手機的樣機最多做7、8次,但陳旭東寄語厚望的這款手機已經做了22次,它到底什么樣,依然需要高度保密。
盡管在移動終端市場,摩托羅拉被擠出第一梯隊,但80多年積淀起來的技術研發能力,仍然讓他們的移動技術實驗室,處于通信業全球五大實驗室之列,而這恰恰是聯想并購摩托羅拉的時候最看重的。
摩托羅拉獨有的防摔手機不碎屏的專利技術就是在這間實驗室里攻克的。之所以防摔,是因為手機采用了一種稱為極御的技術,手機屏幕結構一共有五層,其中,可彎折的柔性顯示面板,是最核心部分。當柔性屏幕遭遇碰撞時,會通過扭曲形變吸收一部分震動,避免屏幕出現碎裂。
為了確保任何角度的跌落,都不會碎屏,工程師們要不斷測試,通過高速攝像機,捕捉手機跌落的受力點。
這里3500名工程師,移動通訊領域21000多項的交叉專利使用權,現在都已經成為聯想的一部分。擁有這些可以生產王牌產品的專利技術,是聯想移動業務進入全球高端市場的敲門磚。聯想集團移動業務集團總裁陳旭東認為,如果只在低端市場做,肯定沒有出頭之日,因為上面只要往下一壓,底下就全沒了。就像古代那個羅馬竟技場一樣,蘋果現在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它有點像站在看臺上那個觀眾,然后其它的安卓的這些品牌的手機,都在里面拿著武器互相廝殺。可能會有一些活下來,但是每家都不安全,你可能是斯巴達克斯,最后你還是有一個比你更厲害的把你干掉。所以要想脫穎而出,一直坐到看臺上,必須有非常創新的產品,能夠跟其他人區隔開來,否則永遠在里頭做角斗士的角色。
實際上,面對全球經濟隨時可能襲來的風浪,面對市場前沿層出不窮的新技術,需要時刻做好應對準備的不僅僅是聯想移動業務。移動互聯大潮襲來,全球IT產業和市場面臨新格局的再建,聯想集團在PC時代賴以成功的商業理念和商業模式也正在發生著改變,作為全球PC老大,他們如何應對眼前的變局?利用全球資源和市場,又能否為他們贏得未來?
更多精彩,敬請關注1月23日21:50財經頻道播出《解密聯想(上)》。
工甲:“大佬,你作為程序員,幫我看看唄,我電腦開不開機了。”
程序員:“沒辦法,我試了所有方法,都不好使,重裝系統也不行了。找行政換個電腦吧。你有沒有備份?”
員工甲:“備份倒是有,但是也只是截止到上個月的,我一個月備份一次。那這個月的文件豈不就都沒了。”
員工乙:“你還好,上次我兒子在家里瞎搗鼓,不小心把D盤格式化了,我們家存在電腦的照片都沒了。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隨時備份?“
程序員:“有,本地存儲。現在市面上很多這種產品,防止的就是這種問題。可以隨時備份文件,相當于文件的克隆技術,換臺新電腦,導出備份文件夾,就仿佛看到了舊電腦的模樣。”
聽了這段對話,我趕緊搜了搜相關產品。最近六中全會的會議精神在被廣泛學習。作為一名文秘,我也免不了主持會議整理資料,這要是萬一哪天出岔劈了,可就麻煩了。作為初購者,沒有經驗,那就隨大溜,看看哪個買的多,我就買哪個。看了看雙十一戰報,發現極空間私有云銷量名列前茅。為了文件的安全,毫不猶豫地入手了一臺,使用后的感覺就兩個字:安心。
我買的這款是極空間私有云Z2,同時買了1個2T容量的存儲硬盤。打開包裝后,第一感覺十分清新,綠色的外殼,類膚材質,安裝簡便,非常容易上手。俗話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使用起來感受如何呢?
極空間私有云Z2是硬件和軟件搭配使用的。除了硬件主體外,手機、平板、電腦端都可以下載極空間客戶端。下載安裝完成后,注冊賬號登錄,就會看到界面。無論哪個客戶端的界面,都十分簡潔,文件夾一目了然,通俗易懂,沒有什么花拳繡腿的名字。
今天解決的痛點就是電腦端文件隨時備份的問題。電腦端登陸客戶端后,找到文檔同步文件夾,選擇需要同步的電腦文件夾。我的工作文件都是放在D盤,所以選擇了備份D盤。
在同步方式上,選擇自動同步,這一同步模式,可以根據電腦端文件的變化而隨時變化。
下一步,我選擇的是選擇“刪除電腦中的文件后,極空間自動同步的文件不刪除”,防止自己手殘誤刪文件,這樣極空間私有云還可以給自己”留條后路“。如果是選擇”同步臨時文件及文件夾“,那么電腦端刪除后,極空間私有云也會同步刪除。這就看自己的喜好和選擇了。但是無論那種,只要在極空間客戶端刪除文件,電腦端也會同步刪除。
怕我們不清晰內容,極空間私有云客戶端還會友情提醒,可以說是非常得人性化了。
同步開始后,會顯示同步的信息。 關鍵點,會以紅色字體提醒,非常醒目。
同步存儲完成后,避免我們誤刪,在極空間私有云客戶端刪除時,還會有提醒。這些提醒,避免我們走彎路,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問題,不影響文件的正常同步存儲。這么多提醒,我們都能巧妙避過,那么兄弟,送你一首歌“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丟失文件的向往”。
工作的文件,老老實實放在D盤,這樣我就非常安心了。退一萬步來說,即便馬上換臺新電腦,也會不慌不忙,從容應對。而且如果哪天需要加班,回到家還可以從極空間下載文件,完成工作后,上傳同步更新,絲毫不耽誤工作的進度。極空間私有云Z2的這一文件同步功能,就像是一個克隆技術,只要能連網,給我一個終端登陸,仿佛就看到了自己工作用的電腦,真的是非常便捷、令人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