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目新聞記者 梁傳松

    通訊員 陳緒江 柯常松

    勤勤懇懇、埋頭苦干,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這是袁建平留給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湖北黃石石油大冶分公司30個加能站站長的第一印象。

    “我們大冶分公司缺誰都可以,唯獨袁師傅不能缺。”4月11日,提起袁建平,大冶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袁建平是大冶分公司的安全質量管理員兼維修工,雖然只有55歲,頭發卻有些花白,黝黑的臉龐也爬滿了皺紋,平時他總是身著藍色工裝,看起來普普通通,可他卻是該公司30多人加能站的“及時雨”。

    他的電話被30個站長記在心中

    “叮叮叮……”2024年2月3日,正是小年夜,夜半11時許,袁建平被一陣手機鈴聲驚醒,“袁師傅嗎?我站92#汽油加油機剛剛出現故障,不能加油,請你明天盡早來站維修。”

    聽到汪仁站負責人急促又焦急的話語,袁建平心頭一緊,已近年關,汪仁加能站是黃石大冶分公司的汽油大站,近幾天每天都突破10噸,“今天晚上必須馬上搶修好!”袁建平心里暗暗道。汪仁站距離大冶縣城20多公里,袁建平穿衣下樓拿起工具箱、騎上“小電驢”,頂著寒風,趕往汪仁站……

    袁建平在對加油槍進行檢測

    “袁師傅,我站的油槍不自封了,請求維修。”“袁師傅,我站油罐操作井油氣較重,請來檢查一下。”“袁師傅,我站加油機三角法蘭出現滲漏,請盡快來維修。”……像這樣的電話,袁建平每天應接不暇。作為大冶分公司兼職維修工和設備管理員,他負責管理30個站點、90多臺加油機、190多支加油槍和幾千個大小設備,這些設備都裝在他的心里,他最清楚。

    “不論早晚,不論白天黑夜,只要一個電話,袁建平就會趕來維修。”就連大冶銅都站的一名普通員工柯水蓮對袁建平也是再熟悉不過。她介紹,在大冶各加能站中,袁建平的電話被各個站長熟記在心,也是被各個站長撥打電話最多的一個。

    他是加能站站長心中的老黃牛

    “吃苦耐勞、任勞任怨、默默無聞地奉獻。”這是大家對袁建平的評價。

    “袁師傅,這兩天我站92#汽油損耗偏大,不知是不是加油機的計量器出現了偏差,請盡快來做下自校。”4月11日,接到新監站站長的電話,正在金牛站的袁建平立即轉向陳貴鎮的新監站。到達該站后,袁建平迅速投入到工作中,檢測、數據比對和分析、調試,一陣忙碌之后,袁建平初步診斷問題所在,主動與職能檢測部門聯系,要求對92#汽油槍進行再強檢,調整多發的油品偏差。

    對190多把油槍自校,袁建平每月要開展一次。像這種突發的自校都是計劃之外的。以一把油槍自校15分鐘計算,190把油槍自校就要花去2850分鐘,這還不包括路途來往時間。

    袁建平下到地下油庫對設備進行檢查

    “袁師傅,剛接到應急局電話,打非治違專班在靈鄉鎮查獲一臺非法加油車,請我們中石化前去協助工作,你是加油設備專家,對方點名讓你去。”這是大冶分公司經理劉兵4月初的一天夜晚10點15分打來的電話。“好,我馬上趕到公司……”借助手電筒微弱的燈光,袁建平仔細檢查著非法改裝的加油車、油品抽樣、拆卸電源、設備施封、油品轉運,協助處理完已是凌晨2點。

    “這次真的多虧了你們中石化、非常感謝袁師傅,以后打非治違活動還請袁師傅參加協助,有他在我們就放心安心了。”袁建平就是這樣的人,盡管設備維修、數質量管理、資料收集整理填報等超負荷工作壓得他喘不過來氣,但對公司交辦的臨時性工作,總是二話不說,圓滿完成。

    15年為公司節省300余萬元

    “陳站長,我現在趕往金時代加能站,站里存放的舊加油機有拉斷閥,我拆卸2個,馬上到你站。”在設備維修中,袁建平堅持“能修則不換和修舊利廢”的原則,維修中利舊率達60%。每次站長一個電話,袁建平都是及時趕到,碰到沒有現存的配件,袁建平就會趕到其他加能站,卸下停用加油機里的配件,再進行維修更換。從事維修工作15年來,袁建平將廢舊零部件視為寶貴的資源,多次二次利用廢舊加油機零件進行更換維修,為公司節省了近300萬元的維修費開支。

    “做事吃苦耐勞,同時還是我們身邊的大孝子。”劉兵說,百善孝為先,認識袁建平的人都知道,他父親生前常年臥床,生活不能自理,這么多年來,從未見袁建平在外吃過一頓晚飯,不管多辛苦,總是要趕回家為父親擦拭身體、端茶送水,十幾年如一日,直到2022年父親去世。為企業盡職盡責,為父母盡心盡力,袁建平用自己的信念和堅守詮釋著自己的人生。

    袁建平對加油槍進行檢測

    “同事們給我這么高的評價,其實我只是做了我自己分內的工作。”在大冶分公司召開的“學模范、找差距、促提升”工作會上,袁建平樸實地說。

    30多年來,袁建平與中石化一起成長,將自己的青春和忠誠奉獻給了企業。兼職維修工15年來,無論風吹雨打,袁建平隨叫隨到,365天“白+黑、5+2”,穿梭于大冶分公司30個站點之間。無論年齡日漸增長、身體機能明顯下降,但他總是默默無聞地履職盡責服務基層、任勞任怨辛勤付出,2019年,袁建平被授予黃石市“五一勞動獎章”。

    (通訊員供圖)

    (來源:極目新聞)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采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

    楚網(湖北日報網)訊(記者 呂鑒蕾 通訊員 陳煒蓉)10月的黃石鐵山,陽光普照、街道整潔,一派歲月靜好。

    在礦山路社區,一位老人顯得格外忙碌。“只要居民有維修需要,我隨時都可以幫忙!”說話的老人叫董宏才,今年79歲。20多年來,他發揮自己電工特長,為轄區居民提供免費電器維修服務,被大家親切地稱為“社區里的義務維修工”。

    “社區里的義務維修工”董宏才。呂鑒蕾 攝

    退休后維修成“主業”

    雖然年近八十,但老人的手腳依然麻利,一些小電器、小配件在他雙手的巧妙組合下,不斷煥發出新生。

    “退休前,我在大冶鐵礦負責維修電力機車,主要是跟大機器打交道,業余愛好就是擺弄、折騰各種小家電。”董宏才笑著說。

    退休后,董宏才的業余愛好儼然成了自己的“主業”。因為維修技術好、而且不收錢,就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周邊社區居民時不時上門找董宏才幫忙。不管是白天黑夜,還是節假日,他都來者不拒。

    就這樣,董宏才的小居室漸漸成了遠近聞名的“義務維修店”。2013年前后,為了更方便服務居民,在社區的關心下,以他名字命名的董宏才紅色工作室掛牌成立。

    “有了工作室后,整個條件好多了,也更規范了。”老人拿出一疊記錄本向記者展示道,“夏天的時候,主要是維修電風扇、空調。現在天氣轉冷了,維修最多的是電水壺、電飯煲。”

    董宏才制作的維修記錄本。呂鑒蕾 攝

    小維修幫老人“大忙”

    別看只是維修一些小家電,但對社區老人們來說,這可是幫了大忙。

    據了解,礦山路社區主要由武鋼大冶鐵礦家屬區組成,現有常住居民2711戶4555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超過1700人,是黃石市一個典型的老齡化社區。

    “老人們手上普遍不寬裕,而且生活精打細算慣了,可不像現在的年輕人。”董宏才呵呵一笑,“以前的人是縫縫補補,東西壞了就修一下,現在的人嘍,東西壞了就立馬換新的。”

    20多年來,董宏才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免費電力電器維修服務3萬小時,惠及1.5萬人次。即便是疫情期間,他的維修服務也沒有斷檔。

    “2020年,疫情正吃緊的時候,當時有孤寡老人反映,自己家的電飯煲壞了,沒辦法做飯。”董宏才回憶,“我們就通過不見面傳遞的方式,修好后第一時間送還給她,解了居民燃眉之急。”

    董宏才正在為居民維修電熱壺。呂鑒蕾 攝

    更多愛心志愿者“涌現”

    歷經幾十年的修修補補,董宏才也給自己定下了“維修鐵律”。

    “一是安全第一。如果小電器維修后還是存在安全隱患,那就堅決不能交給居民使用,這可不是修修補補的問題。二是急事急辦。比如居民家里急等著電飯煲做飯,就是加班加點也要第一時間修理好。”董宏才說。

    如今,董宏才工作室,被居民親切地稱為“家電小診所”,有什么電器壞了,都拿到這里來維修。有時居民不方便出門,一個電話, 董宏才只要有空,就會立刻收拾好工具,前往維修。79歲高齡的他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現在大家都叫我董師傅,也有喊老董頭的,有喊董哥的。”這讓董宏才覺得非常親切。他說,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將繼續為社區出一份力。

    在董宏才的帶動下,身邊越來越多的人加入了志愿服務隊伍,他們幫助他人、溫暖他人的同時,也不斷實現自我價值。其中,董宏才先后榮獲2017年礦山路社區“最美老人”、2018年度鐵山區最美志愿者、2018年第二季度“黃石楷模好人”、2022年度開發區·鐵山區優秀志愿者等榮譽稱號。

    楚網(湖北日報網)訊(通訊員 石曉梅)7月24日上午,全省首家汽修鈑噴工序共性工廠大冶市汽車維修鈑噴中心“綠島”項目在大冶湖高新區正式開工,將徹底解決城區汽車修理鈑金、噴漆工序“小、散、亂、污”現狀。

    近年來,大冶市嚴格貫徹落實中央、省、黃石市打好藍天保衛戰的有關精神,出臺《中心城區汽修行業鈑金噴漆工序集中整治工作方案》,對中心城區近50家汽修經營門店鈑金噴漆工序進行全面整治,大力推進揮發性有機物和氮氧化物協同減排。

    同時,該市針對重點地區、重點行業,構建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常態化、網格化大氣監測體系,通過“人防+技防”模式,對大氣污染源實行“多點包抄”,推動大氣污染治理向精準化轉變。

    據悉,該項目由大冶市興達機動車輛安全技術檢測有限公司投資興建,總投資1.2億元,建筑面積約2萬平方米,是黃石市生態環境局大冶市分局招商引資、撬動民間資本介入“藍天保衛行動”的一大創舉。

    項目將采用國內最先進的高效節能揮發性有機物(VOCS)治理系統,從源頭控制揮發性有機物(VOCS)對空氣環境質量的影響,減少臭氧和PM2.5的生成,努力做到廢氣及粉塵顆粒物應收盡收,從而實現環境空氣質量“只能變好,不能變壞”的目標。

    黃石市生態環境局大冶市分局主要負責人表示,該局將以此項目開工為契機,深入開展“下基層、察民情、解民憂、暖民心”實踐活動,進一步加大藍天保衛戰攻堅力度,切實改善空氣質量。同時常態化開展環保服務企業行動,以高水平環保服務促進高質量發展。

    “今天的項目,就是明天的財富。”大冶湖高新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許加兵表示,高新區將圍繞全市“八大行動”,始終貫徹“項目為王,干事為先”的發展理念,主動作為、搶干快干、靠前服務,當好企業服務“金牌店小二”,盡心盡力、盡職盡責幫助企業排憂解難,以最大的熱誠,最優的服務,最佳的環境,最高的效率為企業保駕護航,確保項目早開工、早建設、早投產,以高質量項目支撐全市高質量發展。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