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類總是通過記住特征來在記憶中拼裝出事物。提到汽車,它一定要有輪胎;提到風扇,它一定要有葉片,提到電腦,它一定要有鍵盤。然而隨著無葉風扇、無氣輪胎、平板電腦的出現,我們發現這些事物最終被提煉出的“核心”并非我們記憶中所想象的那樣,尤其是電腦,越向著輕薄便攜的最終目標邁進,被省略掉的東西也就越多,原本以為鼠標變成了觸摸板和鍵盤融為一體已經是“生為電腦”的最后底限,“平板電腦”告訴我們原來和電腦交流可以跳過鍵盤直接使用屏幕。“觸摸”原本就是人類對世界實現“第一類接觸”的下意識方式,這種埋藏在神經末梢中的原始本能,令所有的操作形式在“觸摸”面前都顯得累贅與蒼白。

      但盡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覺得電腦和平板電腦是“兩個品類”的產品,究其原因,除了大家對“鍵盤”的執念,還有“操作系統”在20多年間對普羅大眾的潛移默化,熟悉的操作邏輯,這種堪稱“啟蒙式”的操作培養,也是后來平板電腦在系統方面遲遲無法追平的點,作為全世界影響范圍最廣的電腦操作系統,Windows,就像是傳統電腦堅守的最后尊嚴,也成為了“PC人”們最放不下的執念。深諳這一點的微軟,明白自己如今正處在新舊PC形態洪流的交匯點上,既不能逆著PC輕薄便攜的時代潮流,又不能將老PC的靈魂核心全部丟棄,在這樣的情況下,Surface系列誕生了。9年的時間,微軟用Surface系列中和了平板與傳統電腦之間的矛盾,也緩解了鍵盤與手寫筆之間的共存關系。如今Surface Pro 8系列問世,它要做的,是撫平“后疫情時代”人們對工作的焦慮,同時交出一份關于輕薄PC的優質答卷。

    主流與人性化 是Surface的堅持

      Surface從來都不是一般的平板電腦,因為鍵盤對于Surface來說是本體而非配件;Surface也從來不是守舊的傳統移動PC,因為它并沒有將自己的形態單一化:有鍵盤有筆有屏幕,能敲字能手寫能觸摸。而改變Surface的形態,也僅僅只需要掰一掰,折一折。所以Surface在外觀方面一直都沒有較大的改變,即使是如今的Surface Pro 8,也依然維持著這種穩定的形態。

      吸上鍵盤,抻開背板,這就是Surface Pro 8的完全體。今年的Surface Pro 8依舊精致,287mm×208mm×9.3mm的三圍加上891g的重量,單手抓取輕而易舉,放在包里也不會感到沉重,解放了肩膀的同時也解放了頭腦,在使用Surface Pro 8的這段時間里,我再也不用糾結每天下班,每次外出都是否要背電腦這件事,沒有體型和重量上的負擔,Surface Pro 8讓我體會到了工作中的信手拈來。

      整體結構上,Surface Pro 8的機身采用了特制的陽極氧化鋁材質,黑色磨砂噴漆令整個機身在光線的照射下顯得高級感十足,觀感上非常細膩,當然這份細膩也延續到了觸感上,只是整個機身以及標志性的微軟logo依舊非常容易沾染上指紋,如果不能保持對它的日常清潔,時間久了,一塊兒一塊兒的污漬還是蠻影響這份“高級感”的。

      支架依舊是Surface Pro 8上經典的體驗之一,它的最大開合程度可以達到165°,由于全阻尼特性的存在,Surface Pro 8的支架可以在任意角度懸停,自由度很高,對于每個人不同的使用角度都可以做到適配,當然經過我的實際體驗,如果你在使用手寫筆的狀態下,還是把支架開合到最大的角度比較舒服。

    Surface Pro 8支架的最大開合程度可以達到165°


      先別著急把支架蓋上,打開支架后,支架下面的空間還另有玄機。細心的你相信已經發現了,Surface Pro 8的支架下方還隱藏了一塊蓋板,當我們用卡針打開后,才發現是固態硬盤的接口。這一代的Surface Pro 8摒棄了之前通過MicroSDXC卡槽進行容量拓展的方式,轉而采用了可拆卸SSD的設計,不過這塊兒SSD的接口可并不常見,為M.2 2230,市面上同款產品還是比較少的,所以如果后續想通過更換SSD升級Surface Pro 8的容量,那還真是要費點心思去找找。

      收起支架,讓我們把目光轉移到機身的上半部分,Surface Pro 8配備了一枚1000萬像素的后置鏡頭,支持最高4K畫質的視頻拍攝。帶有后置鏡頭的筆記本,也算是Surface系列獨樹一幟的特點了。在散熱上,Surface Pro 8機身的散熱結構與之前的產品并無太大差異,散熱口依舊分布在后背頂部以及左右兩側,不過在機身按鍵與接口方面,Surface Pro 8可謂是迎來了大規模的升滿,令它更加能夠勝任主流的辦公需求。

      首先,Surface Pro 8終于取消了祖傳的USB-A接口,并且分別將音量鍵與電源鍵由機身頂部挪到了左右兩側,這種改動極大的提升了盲操時的效率,不用再像以前一樣要先小小心翼翼的摸索按鍵的長度,再來判斷是電源鍵還是音量鍵了。


    Surface Pro 8的音量鍵


    Surface Pro 8的電源鍵

      同時,由于有了Intel第11代處理器的特性支持,微軟在Surface Pro 8上新增了兩個Thunderbolt 4(雷電4)端口,不僅在外接屏幕,外接顯卡拓展塢時更加方便,同時數據的傳輸速度也有了較大的提升,當然,你還可以在充電器不在身邊,或者Surface Connect被拓展塢占用時,通過這兩個雷電口為Surface Pro 8進行充電。

      值得一提的是,我們在Surface Pro 8的電源適配器上發現了一個傳統的USB接口,這個USB接口在日常使用中更多的是用來應急,以及外接第三方拓展塢,也算是進一步增強了Surface Pro 8的拓展性。不過,有條件的同學還是建議你們選購一下官方的Surface專用擴展塢,畢竟Surface Connect的數據帶寬很大,單口可以實現4×5Gbps USB3.0+1x4K@60Hz DP或者2x4K@30Hz的輸出,還內置了一個1Gbps的以太網卡,外接外接HDMI、千兆位以太網時,體驗上的優勢還是很大的。

      左側的機身上,和電源鍵同側,我們欣慰的發現了“極為先進”的3.5mm耳機孔,考慮到Surface Pro 8的定位依舊是一臺筆記本電腦,3.5mm耳機孔可以兼容更多類型的耳機,方便不同人群的使用需求,并且疫情下大家線上辦公的需求增多,無論是從功能覆蓋還是辦公私密性上來說,我覺得這個3.5mm耳機孔留的沒毛病。

      前置鏡頭方面,Surface Pro 8搭載了一枚500萬像素的前置鏡頭,音響方面此次也有增強,配備了支持杜比全景聲音效的2W立體聲揚聲器,這些,對于后疫情時代的在線辦公體驗,都是無形中的增強。

      可我還是要說,前面講的這些機身背面和接口的升級都只能稱得上是“小修小改”,因為Surface Pro 8在屏幕上的升級,或許更能令你感到興奮。作為Surface系列中的旗艦產品,本次Surface Pro 8將一塊13英寸的PixelSense Flow觸控顯示屏塞進了12英寸的機身中,屏幕尺寸和去年的Pro X一致,屏占卻較上一代的Surface Pro 7系列提升了11%,更窄的邊框帶來了的更高屏占比,也帶來了更加接近于“全面屏”的視覺效果。

      然而僅僅是這些,對于身兼筆記本與平板特性的Surface Pro 8來說,顯然還是“保守”了,所以這一次,微軟為Surface Pro 8的屏幕增添了120Hz高刷新率的選項,這也是目前已經發布的Surface產品中第一款搭載了120Hz高刷屏的產品。高刷新率對于Surface這種身兼多種操控方式的產品來說,能夠帶來的體驗紅利無疑是巨大的,它能令觸控更加順滑,使那些直接通過書寫與繪圖的體驗方式更加流暢。不過如果脫離電源使用的話,出于續航的考慮,我還是建議維持在60Hz刷新率的狀態比較好。

      不只是刷新率,在擁有120Hz的同時,Surface Pro 8還將屏幕的分辨率提升到了2880×1920,相較于上代的Pro 7有近10.8%的提升,亮度也相比Pro 7提高了12.5%,整塊屏幕的像素密度達到了267 PPi,搭配上3:2的屏幕比例,令Surface Pro 8在面對辦公場景時,能夠提供更好的屏幕體驗,一眼看得完的表格,不必再瘋狂向下巴拉的網頁,更加清晰的文字顯示,這些都是3:2的魅力。同時Surface Pro 8的屏幕還支持10點觸控,配合全新Windows 11操作系統的特性,Surface Pro 8的觸控表現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一同被Buff的還有觸控筆的體驗,簡單來說,因為它更好用所以我更愛用它了。

      毫無疑問,Surface Pro 8的屏幕應該是迄今為止Surface產品線的巔峰,不過我前面也提到過,Surface一定不是單純的平板電腦,Surface的完全體驗也并非僅靠一塊屏幕就能實現,保留鍵盤的同時加入觸控筆是Surface承接新舊交替時的態度,也意味著它并不想放棄任何一種能夠提高效率的可能,所以Surface Pro 8的鍵盤和觸控筆,又怎能不隨著一同更新呢。

      依舊是磁吸接口的設計,但是由于屏幕尺寸的增大,所以這一代的Surface Pro 8和上一代Surface Pro 7的Type Cover鍵盤蓋并不能通用,但是和Surface Pro X是兼容的,不過這并不影響Surface Pro 8外置鍵盤的出色手感,大面積Alcantara(歐締蘭)材料的使用,令這套鍵盤成為了一件輕奢藝術品。要知道,Alcantara是介于真皮和普通織物的第三種面料,它和翻毛皮不一樣,翻毛皮是牛皮,而采用了Alcantara的Surface Pro 8鍵盤蓋,擁有比皮質外殼更加溫柔的觸感,細小的絨毛會隨著皮膚的接觸義無反顧的順從你的神經感知,不會讓你產生不適和抵觸感。

      Alcantara的優點是手感較好、摩擦系數比較高、柔軟性佳、色澤飽滿、風格典雅、耐磨性強,它不僅被廣泛應用于高檔汽車內飾,還有服裝、首飾、箱包、頭盔上。Alcantara還基本綜合了織物和真皮的優點,尤其是冬天不冰,夏天不燙,由于Alcantara可塑性極強,所以有豐富的色彩可以選擇,并且顏色可以達到普通織物難以達到的極高飽和度,這次我們拿到的“波比紅”特制版專業鍵盤蓋2,它就呈現出了一種“真實的磚紅色”,它的色彩純凈度并非純色那樣高,但是“雜質”令這種顏色更加立體真實,避免了純色可能會導致的廉價感。合上之后,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能夠為Surface Pro 8提供不錯的抗污疏水能力,對于屏幕也能進行很大程度的保護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在常規狀態下,這個鍵盤的后方墊高了一個小角度,它其實是折疊吸附在屏幕底部的觸控筆收納凹槽,這就導致Surface Pro 8在桌面上使用時會比上一代感舒服很多,但是放在腿上時,就會出現輕微的晃動,所以還是不建議大家采用“膝上”的姿勢辦公。

      雖然是外接鍵盤,但是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依舊支持背光功能,這讓我在夜間使用時感到方便很多,鍵盤按鍵的手感非常清脆,回彈利落,用它來敲字給人的感覺很扎實,完全不同于以往薄膜鍵盤那種“懶得回彈”的手感。此外,大尺寸的玻璃觸控板響應精準,操作靈敏,整個操作體驗非常的順滑。

      隨著微軟重新為Surface Pro 8設計了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以往吸附在機身側邊的超薄觸控筆如今也有了“新家”,在鍵盤蓋的頂部,Surface Pro 8專門為觸控筆預留出了收納筆槽。筆槽依舊是通過磁吸的方式固定觸控筆,除了收納作用外,還可以為Surface Slim Pen 2提供充電功能,甚至經過我的實際使用,還發現了微軟為這個筆槽埋下的兩處巧思。

      第一處就是,當我們放置觸控筆時,無論最終是以正面還是背面下落,在磁力的作用下,觸控筆最終都會正面朝上;第二處,就是這個筆槽是可以“隱藏”的,用不到時我們輕輕向內推一下鍵盤,筆槽部分就會和機身吸附閉合實現隱藏,當我們需要用到觸控筆時,只需要展開鍵盤后再二次拉一下,筆槽部分就出現了。

      所以我推測,微軟希望我們實現的理想狀態是這樣的:在桌面辦公時,我們可以抻開支架,接好鍵盤,以一種舒適的方式通過Surface Pro 8進行辦公,往往在這個狀態下時,觸控筆的使用頻率是很低的,此時將筆放進筆槽中隱藏,既節省空間不會顯得累贅,又能讓我們更加集中注意,不會分心;而當我們身處匯報、講述等站立的辦公狀態下,往往會將鍵盤拉伸到和機身重疊,令Surface Pro 8切換到平板狀態,那么這種狀態下,筆槽就會自然而然的暴露出來,方便我們隨時取放觸控筆。

      不得不說,在鍵盤上“挖”筆槽,這一個創意就解決了很多實際使用上的痛點。以往側吸的方式,在你將Surface放入包包之后,經過一路的顛簸,大概率最終筆和Surface會分家,結果就是還要狼狽的把包翻個底朝天去找筆,如今將觸控筆放置在筆槽中,專物專歸,方便又安全,這就是人性化的改動,說明微軟,真的有設身處地的為用戶著想,這也不失為一種溫暖的關懷吧。

      既然說到了筆槽,那就順帶聊聊這只新推出的Surface Slim Pen 2,它采用了扁平的超薄設計,內置了微軟自研的Microsoft G6芯片,因為它的實際體驗要大于外觀設計,所以我會在下面的辦公體驗部分著重的介紹它,這里就不再過多的著墨了。當然,和過去一樣,Surface Pro 8的特制版專用鍵盤蓋2和Surface Slim Pen 2都屬于“必選”的額外選購配件,不包含在Surface Pro 8的標準配備中,不過我覺得,Surface的忠實用戶們,應該不會有人不想體驗這套“船新”的鍵盤與觸摸筆吧。

      更加主流,一點超前,更加人性化,這就是Surface Pro 8此次在外觀方面為我們帶來的驚喜。

    好驕傲 是首個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的Surface Pro

      如今的輕薄本,總是在體積與性能上相互糾結,那些圖片、視頻、PPT還有文檔表格的處理,其實并不比運行游戲簡單,所以輕薄本上體現的是性能的濃縮,做輕薄本本身,就是一件處處需要拿捏得當的事情。

      Surface Pro 8,以“首個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的Surface Pro”頭銜,證明了自己在兼顧輕薄的同時,也能將性能做的優秀。英特爾Evo認證是Intel在發布11代CPU之后,針對輕薄筆記本,根據實際體驗不是冷冰冰的參數所制定出的套標準。想要獲得Evo認證,那么這臺輕薄本就必須滿足以下三點:

    ·快:更快的處理速度(必須配備Intel 11代處理器 i5&i7均可),更快的連接速度(持wifi 6),更快的接速度(雷電4),更快的喚醒速度(秒內喚醒);

    ·長:續航時間要能達到9時,且性能在是否插電的狀態下均要保持一致,半時充電,要能滿足4小時的作需求;

    ·炫:采銳炬Xe顯卡,畫炫麗,另外外觀設計定也要輕薄時尚。

      如果有筆記本滿以上的條件,那么就是通過了intel的EVO認證,此時intel會允許你的產品貼上Evo認證的小標志,其實達成的條件還蠻苛刻的不是嗎?可以這么認為,不能說沒有EVO認證的都是爛機器,但是有EVO認證的定差不了。這個認證對于消費者來說,最直接的好處就是能夠讓你在茫茫機海中,一眼就能挑出真正具備高素質的輕薄本,防止被坑。

      本次Surface Pro 8全系都搭載了Intel Tiger Lake-U 11代酷睿低功耗版芯片,我有幸體驗到了它的頂配版本,處理器為酷睿i7-1185G7處理器。這塊處理器采用了TGL-U架構,在工藝上采用了更先進的10nm SuperFin晶體管工藝。四核心8線程,有12MB的三級緩存,默認主頻為3GHz,最高可睿頻至4.8GHz,并且支持12-28W的動態TDP調整以及基于深度優化的Willow Cove微架構設計,處理器內部集成了intel Iris Xe Graphics核顯,這也是目前旗艦級輕薄本的首選,總的來說相較10代酷睿,最大的提升還是在主頻和睿頻方面,可以說是當下Intel最強的輕薄本處理器。

      內存方面,我手上的這臺Surface Pro 8為16G LPDDR4x內存版本,硬盤容量為256G,微軟官方最高為我們提供了32G(LPDDR4x內存)+1T的組合,方便需求更高的用戶予以選擇。

      既然是輕薄本,那么跑分測試就不用那么“專業復雜,“上綱上線”了。首先,在CPU-Z的基準測試中,我手上的這臺Surface Pro 8單核跑分為612.2分,多核跑分為2934.5分;

      在考驗CPU渲染計算能力的Cinebench R20測試中,Surface Pro 8獲得了2292的CPU總分;而在標準更為高階的Cinebench R23測試中,Surface Pro 8取得了單核1453pts,多核5406的成績,可以說是十分亮眼了。

      對CPU最后的一項測試來自Geekbench 5,Surface Pro 8取得了單核1489,多核5720的成績。

      而在GPU方面的表現,在Geekbench 5的GPU數據運算測試中,Surface Pro 8的Iris Xe Graphics核顯取得了18806的成績,說明擁有擁有96個執行單元的Iris Xe Graphics核顯,在性能上足以媲美一些入門級獨顯,日常拿來娛樂,玩個LOL這種普通網游還是能輕松應對的,大型單機游戲在低分辨率普通畫質下也能跑起來,幫助用戶完成一定的復雜工作自然也是不在話下的事情。

      在進行跑分測試的同時,我還用溫槍順手“biu~”了一下Surface Pro 8看看在滿載狀態下的整機溫度,發熱點主要集中在屏幕的中上部,最高溫度為41.7的溫度,平均36.1°,說明Surface Pro 8的散熱性能還是令人稱贊的,放在腿上,肚子上使用,絕對不會產生被“灼傷”的感覺。

      內存速度上,AIDA64測試顯示,Surface Pro 8的內存讀取速度為56273MB/s,寫入速度為59329MB/s,復制速度為54105MB/s,表現非常不錯。

      在固態硬盤的讀寫速度方面,Surface Pro 8配備的是鎧俠256GB的硬盤,硬盤順序讀取速度為2375.81MB/s,寫入速度為1602.67MB/s,傳輸速度非常快,能夠極大的提升辦公時數據傳輸的效率。

      這樣的硬件性能表現,Surface Pro 8獲得英特爾Evo認證當之無愧,那么它在實際辦公中,又能為我們帶來怎樣的體驗呢?

    真實的書寫與夢幻的續航 還有Windows 11所帶來的美好

      輕薄本,從來都是實際體驗大于紙面參數的產品,因為在很多情況下,高效率處理工作的歡愉感總是能讓你忽略它在硬件上可能會存在的短板。文章開頭我曾提到過,120Hz高刷屏結合Windows 11在觸控操作上的邏輯優化,讓Surface Pro 8的觸控和手寫體驗一同上升了不少,而如果你有能力不錯過微軟全新推出的超薄觸控筆Surface Slim Pen 2的話,那么它和Surface Pro 8的結合,堪稱美妙。

      扁平化的輕薄機身,令你在使用Surface Slim Pen 2時可以獲得更多的抓取著力點,握持體驗更加穩定,滑手脫手的情況出現的更少。同時,Surface Slim Pen 2針對筆尖進行了專門的優化設計,使其具備了更高的精度表現。通過內置的微軟自研的Microsoft G6芯片,Surface Slim Pen 2實現了觸覺信號功能,可以在書寫的同時帶來震動反饋,模擬真實書寫時筆尖與紙張之間的摩擦感,甚至還可以識別你用筆的動作與力道,通過內置的震動馬達模擬出觸覺,換句話說就是,就是你下筆的力道越大,反饋的觸感就越強,這個力度還可以自由設置。

      不同于傳統觸控筆那種由于“塑料摩擦玻璃”而導致的令人別扭又尷尬的“0筆阻體驗”,如果蒙上眼睛用Surface Slim Pen 2在Surface Pro 8上書寫,你甚至都無法分辨究竟是真紙真筆還是振動馬達模擬出的效果,這不僅是一種觸覺上的反饋,同時也是一種情緒上的反饋,在人類的靈魂深處,對筆尖劃過紙張的那種微小阻力總是難以戒斷,它是大腦對人體神經細胞實現精準控制的體現,它也有可能在不經意間激發你的創作靈感,所以Surface Slim Pen 2搭配Surface Pro 8,能夠讓你的書寫和繪畫手感的大幅提升。

    在Surface Pro 8上練字


      除了真實的紙張觸感,Surface Slim Pen 2在Surface Pro 8上還可以實現墨跡書寫,還原真實的書寫痕跡,你甚至可以用它內置的“字帖”,在Surface Pro 8上練字,無論是大人小孩,這個功能都是十分實用的。另外,觸控筆的筆帽位置是可以按動的,按下后會直接開啟輸入界面;將觸控筆貼近屏幕時,屏幕上對應的位置會出現實體化的觸點,當我們需要查看一些資料信息的時候,無需點擊屏幕,只需要將觸控筆懸空移動到文件上即可。不過稍顯遺憾的是,Surface Slim Pen 2的完整體驗目前支持的應用還比較少,期待以后更多的應用對其進行適配,另外Surface Slim Pen 2的觸控反饋功能目前支持的設備也僅有Surface Pro 8和Surface Laptop Studio,Surface Pro X的用戶就只能看看了。


      作為微軟的“親兒子”,Surface Pro 8在軟件以及生態方面也自然享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預裝最新的Windows 11自然是不必多言,此次Windows 11對比Windows 10可以說是又進行了新一輪的大改,系統本身的操作邏輯也更加向“觸控”的形式傾斜,對于Surface Pro 8這種支持觸控的PC設備來說自然是更加友善一些。全新的任務欄與開始按鈕,相較于Windows 10的任務欄作了中心化處理,非常顯眼;多主屏、多種分屏模式、多種操作手勢以及小組件的加入,都令Windows 11成為了最有可能打破傳統PC與觸屏PC操作壁壘的操作系統。

      還有我們的好朋友Office,伴隨著Windows 11的到來,Office 2019也升級為了全新的Office 2021。此前在Office 365上只有付費才能體會到的諸如云備份等高階功能,如今下放到了Office 2021上,全新的Office 2021采用了新的界面,實現了多人跨設備協同編輯等新的功能,并且擁有豐富的模板供用戶選擇,預裝了正版Windows 11的Surface Pro 8同樣預裝了Office 2021,不多說了,這生產力都要冒出來了。

      最后就是大家最最最關心的續航,Surface Pro 8在提供了比Pro 7更加優秀的性能同時,也搭載了更大的電池組,可以為我們帶來最高16小時的續航時間,而Pro 7的續航時間最高為10.5小時,所以安穩處理一天的工作是完全沒有問題的,并且Surface Pro 8還支持65W的快充,經過我們的實測基本上一個小時左右的時間就能夠將Surface Pro 8的電量從0%充至80%,那些對輕薄本抱有續航焦慮的朋友,這次可以放心大膽的入手了。

    Surface Pro 8是微軟對后疫情時代的思考

      我在Surface Pro 8的身上,看到了滿滿的希望。這是我在體驗完這臺機器后腦子里留存的第一印象。它的硬件足夠主流,體驗足夠精致,軟件生態足夠堅實,這些都足夠令Surface Pro 8躋身主流輕薄本的行列,高刷、快充、觸控筆和Evo認證,這臺體型上看似單薄的Surface Pro 8,正在肆無忌憚的揮發著十足的競爭力。這是微軟在面對“后疫情時代”時,對人們辦公狀態的思考,也是在“后疫情時代”下,微軟面向輕薄本市場所拿出的誠意。

      也許在此之前,微軟有許多判斷出現了失誤,但是如今隨著Surface系列逐漸被主流消費者所接受,微軟也在逐漸證明著他們的堅持是成功的,微軟通過Surface系列對行業發展的預判,也在一步步切入到時間線中。Surface Pro 8進一步證明了平板和傳統PC并非沒有互為一體,相互轉化的可能,也正因為此,Surface系列保持著自己獨有的產品魅力,成為了如今PC市場中獨樹一幟的存在。

      我仍記得去年在面對Surface Pro 7時,我將它稱之為璞玉,而到了今年的Surface Pro 8,我可以有信心的說,微軟已經將它打磨成了一塊精彩富有光澤的潤玉,它改變的不止有你的工作生活,還有微軟今后的道路,如今的Windows 11,或多或少都有些Surface 的靈感啟發,所以為什么不選擇一臺Surface Pro 8,來打磨打磨你有些黯淡無光的職場生活呢?

    著Intel國產平板的不斷熱銷,也讓Win8+Intel這一平板組合看到了對抗Android平板的信心!前日,國內平板領導品牌昂達電子,聯合微軟召開新品發布會,發布了兩款基于英特爾64位四核處理器與最新正版Win8.1系統的新品"昂達V819w四核"與"昂達V975w四核"。筆者受邀參與本次發布會,并第一時間拿到了昂達首款Win8平板"V819w四核"進行評測。與前作V819i四核一樣的配置,搭載不同的系統,運行Win8.1的操作體驗究竟如何呢?下面一起來看看這款799元的Win8.1平板的具體表現吧!

    一、包裝及外觀

    昂達V819w四核的外包裝非常簡約,與之前的全白包裝不同,新包裝以藍白配色為主,這也突出了這是一款微軟Win8平板。包裝正面印有產品圖,型號與賣點表現清晰。左、右下角分別印有"Windows"和"intelinside"標志,表明了這款機器是昂達聯合微軟、英特爾兩大國際巨頭而打造。包裝四周標有V819W四核的詳細產品信息及廠商信息。側面是微軟的標志,看起來醒目而高檔。

    外包裝

    昂達V819w四核的正面設計非常簡潔,用料和做工非常出色,毫不夸張的說這是目前國內做工最好的8吋平板之一。頂部為前置攝像頭,不過并沒有傳統的Win8按鍵。它擁有5mm的超窄邊框與8.5mm的超薄機身,體現了這款新品在設計上的極致追求。昂達V819w四核出廠自帶貼膜,方便用戶使用,顯示出廠商的貼心。

    機身正面與背面

    機身背面采用磨砂處理鎂鋁合金,手感持握舒適,使用時不會留下指紋。背面鐫刻"ONDA"標志,底部標示了一些產品信息,下方的兩側各放置了揚聲器。開機鍵與音量鍵均放置于背面左上角,弧形的背面設計,符合人體工學設計,單手即可輕松操作。背面下方為雙揚聲器,立體聲效果不錯,音量和音質都調試得很好,沒有毛躁和爆音。

    昂達V819w四核后置500萬的美國OV自動對焦像素攝像頭,成像效果不錯,并支持高清視頻錄制,不過遺憾沒有配備閃光燈。前置200萬像素攝像頭,基本的視頻聊天、自拍已足夠。機身頂部集中了所有接口,包括麥克風、耳機孔、HDMI、MicroUSB和TF卡槽。

    二、屏幕表現

    昂達V819w四核采用了一塊8.0英寸超高清IPS屏,8.0英寸屏幕適合單手持握,也非常便于攜帶。筆者的手掌較小,也能容易單手握穩V819w,弧形背面設計、8.5mm超薄機身、超窄的側邊框以及354g超輕重量,功不可沒。

    8.0英寸屏幕加上輕薄機身,更適合單手持握

    昂達V819w四核搭載的8.0英寸IPS硬屏,擁有1280×800的超高分辨率,188PPI屏幕細膩度不俗,色彩和亮度表現相當不錯,且可視角度接近180度,體現了昂達對新品成本的整體把控和企業良心,筆者于是對屏幕進行了測試。

    圖片/視頻/游戲屏幕顯示效果

    昂達V819w四核的色彩還原較為準確,各種色彩過渡自然,色域范圍也很好,屏幕亮度和色彩飽和度非常高。筆者接著測試了視頻播放和游戲顯示效果。昂達V819w四核在視頻播放時表現不俗,畫面響應迅速,顏色飽滿真實,層次通透明亮,暗處也沒有明顯的色塊,整體的視頻畫面渲染效果較好。

    在游戲試玩中,筆者對屏幕的響應和拖尾做了測試,V819w能快速響應各種復雜畫面,色彩和光影都表現得非常好,沒有任何拖尾現象。

    可視角度測試

    昂達V819w四核由于采用了IPS屏幕,可視角度非常大,接近180度,在不同角度觀看都能獲得絕佳的視覺體驗。

    Win8.1多任務分屏操作

    使用昂達V819w四核瀏覽MSN電腦版首頁,無論豎屏還是橫屏瀏覽,得益于V819w內置最新的IE11瀏覽器,縮放相應非常快,載入速度也是極為迅速,瀏覽網頁與普通電腦的體驗是一致的,同時多頁面分屏操作也完全沒有壓力。

    總體上,昂達V819w四核這塊屏幕各方面都變現得非常出色,在對比度、色彩飽滿度、灰階和亮度上都很突出,799元的價格搭載了優質IPS屏幕,使得低價Win8平板也有上佳的視覺效果。

    三、硬件、系統及視頻播放測試

    昂達V819w采用正版Win8.1操作系統,采用最新Metro風格,可以獲取一個美觀、快捷流暢的界面和大量可供使用的新應用程序。

    Windows8.1界面

    "昂達V819w四核"搭載英特爾BayTrailZ3735E四核64位處理器,最高主頻可達1.83GHz,配以英特爾第七代PC級的顯卡。雖然只配備1GB內存和16GB存儲空間,但采用了DDR3L內存與eMMC存儲保證了一定的存儲性能,并且支持TF卡擴展。如此配置應付日常辦公與娛樂需求綽綽有余。V819w搭載了正版32位Win8.1,整體運行流暢,下面來看看其各種性能測試。

    未安裝任何的軟件,Win8.1系統占用硬盤6.21G,硬盤剩余容量4.21G,剩余的硬盤空間還是相當充裕的,能夠安裝數十個常用軟件和數個中小型游戲。不過還是要利用好V819w四核可擴展32GB甚至更高的內存。

    魯大師性能得分

    打開魯大師可以查看更多硬件信息,與官方標稱參數一致。筆者使用魯大師對平板進行了跑分測試,V819w獲得了46474的超高分數,這相當于PC平臺AMDX64雙核處理器測試的分數。英特爾64位四核CPU表現強勁,得到了42907的高分,顯卡性能獲得1674分,內存性能獲得843分。雖說顯卡和內存性能略遜一籌,但是這臺平板定位是低價的Win8.1平板,且滿足日常辦公娛樂等需求,性價比十分高。

    前,微軟正式在中國推出了全新的Surface Pro 8,這也是迄今為止最強大Surface Pro產品,不但具備強悍的性能表現,同時也具備了便攜的優勢。作為一款二合一筆記本電腦,Surface Pro 8也可以作為平板電腦使用,為用戶帶來更豐富的使用場景。

    在后疫情時代,移動辦公成為新的趨勢,Surface Pro 8也將成為辦公人士新的選擇,你可以將Surface Pro 8放入背包中,輕松的攜帶到任何地方,需要辦公時也可以快速進入到工作狀態,高效的辦公效率也會讓你在工作時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

    當然,熟悉微軟Surface Pro系列的用戶也應該都了解,Surfce Pro系列的產品在價格上并不便宜,此次推出的Surface Pro 8的起售價格也達到了8088元,如果是再加上專業鍵盤蓋,價格也達到了1萬元以上,那么價格過萬的Surface Pro 8的表現是否匹配它的價格呢?今天我們就來看一下Surface Pro 8的評測內容。

    外觀——輕薄便攜 出行更方便

    Surface Pro 8采用了二合一的設計,機身主體和鍵盤是分開的,單看機身的話就像是一款平板電腦。

    Surface Pro 8的尺寸為287mm × 208mm × 9.3mm,重量為891g,13英寸的屏幕足以滿足日常的辦公需求。從尺寸上來看,9.3mm的厚度也是非常的纖薄,達到了普通手機的水準,輕薄是Surface Pro 8的一大優勢,即使與其他的輕薄筆記本電腦相比,Surface Pro 8在機身尺寸及重量上依舊有著優勢。

    輕薄的設計也讓Surface Pro 8更適合女性用戶使用,可以將其輕松的放入挎包中,攜帶電腦變得更加從容。

    從側面來看,Surface Pro 8有著類似雙層的結構,其中上半部分是散熱孔,主動散熱可以提升設備的散熱效率,從而保證Surface Pro 8在運行時更加穩定高效。

    下半部分則是支架,Surface Pro 8的支架最大可以達到165°,全阻尼的設計可以讓支架在任意角度懸停,無論是怎樣的辦公需求,總有適合你的角度。

    在支架開合最大的情況下,Surface Pro 8的角度更適合書寫,方便了觸控筆的操作。

    Surface Pro 8采用了特制版陽極氧化鋁材質,機身觸感細膩,具有高級感,也體現出其旗艦產品的定位。在設計和工藝方面,Surface Pro 8延續了微軟一貫的高標準。

    接口方面,Surface Pro 8也預留的較為充足,除了經典的 Surface Connect 端口外,還配備有兩個雷電4 USB-C接口,無論是外接顯示器還是用作額外的擴展接口都沒有問題,因此給用戶預留了充足的擴展能力。

    此外,Surface Pro 8的電源適配器上也設置有一個USB接口,可以用于連接USB設備。如果你對接口有更多的需求,那么還可以選擇Surface專用擴展塢,可以外接HDMI、千兆位以太網端口等更加豐富的接口。總之在擴展性方面,Surface Pro 8有著較為出色的表現。

    因為疫情的影響,很多會議都專為線上舉行,Surface Pro 8預留的3.5mm耳機孔可以兼容更多類型的耳機,便于用戶開會時使用。

    而且Surface Pro 8配備了支持1080P視頻的500萬像素前置鏡頭,如果是需要在線視頻的話,那么這顆攝像頭也可以讓畫面顯示更加清晰。

    同時,Surface Pro 8還搭載了一顆1000萬像素的后置鏡頭,支持最高4K規格的視頻拍攝,配備后置攝像頭的筆記本電腦,這可以說是Surface Pro 8的另一個優勢了。

    即使是沒有外接鍵盤,依靠系統的虛擬鍵盤,Surface Pro 8也可以完成輸入操作,Surface Pro 8的移動辦公能力大大提升。

    辦公之余,Surface Pro 8也是一臺娛樂設備,用它看視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一方面13英寸的屏幕看視頻尺寸足夠大,另外Surface Pro 8也配備了支持杜比全景聲音效的2W立體聲揚聲器,具備更好的音質表現。

    Surface Pro 8的揚聲器在機身兩側各有一個,別看揚聲器開孔不大,但是音量足夠大,而且音效表現也相當出色。

    鍵盤——除了一如既往的好手感還有小驚喜

    Surface Pro 8的鍵盤是可拆卸的,磁吸的方式可以讓鍵盤與Surface Pro 8穩固的連接在一起。雖然Surface Pro 8的鍵盤看上去和平板電腦的外接鍵盤近似,但是無論是從做工還是質感方面,Surface Pro 8的鍵盤都要更為出色。

    Alcantara? 歐締蘭? 材料覆蓋了整個鍵盤的非輸入區域,帶來非常細膩的觸感,這種材料也往往用于豪華汽車的座椅、內飾等部件,能夠呈現出高級質感。

    雖然是外接鍵盤,但是鍵盤依舊支持背光功能,在夜間使用的時候會更加的方便。此外,Surface Pro 8的鍵盤也配備與一般筆記本尺寸近似的觸控板,觸控精準,為用戶提供非常順滑的觸控體驗。

    筆槽打開狀態

    筆槽隱藏狀態

    此次Surface Pro 8的外接鍵盤在細節上進行了調整,在鍵盤頂部加入了觸控筆的筆槽,在平時不需要的時候可以將觸控筆隱藏起來,需要的時候只需要輕輕一拽,就可以拿出觸控筆,既方便,又對觸控筆進行了全面的保護,再也不用擔心觸控筆丟失的問題。

    觸控筆與筆槽采用磁吸的方式連接,無論我們怎樣放置,在磁力的吸附下,觸控筆始終會正面朝上,筆槽還支持給觸控筆充電,讓你再任何時候使用,觸控筆都是有電的狀態,這種小細節的設定,也會在日常使用中為用戶創造便利。

    屏幕——120Hz的刷新率來了

    Surface Pro 8的13英寸PixelSense Flow顯示屏,不但采用了窄邊框的設計,而且加入了120Hz的高刷新率,因此無論是在觀感還是操作方面,都會有全新的體驗。

    Surface Pro 8的屏幕分辨率為2880×1920,像素密度達到了267PPi,畫面也是非常精細的。3:2的屏幕比例對于閱讀以及辦公會有更好的幫助,無論是看網頁還是看文檔,3:2的屏幕比例能所呈現的頁面尺寸、文字顯示都要更為出色。

    如果是需要多個顯示屏協同辦公,Surface Pro 8的雷電4接口可以支持外接4K顯示器,滿足屏幕擴展的需求。

    Surface Pro 8屏幕還支持10點觸控,配合全新Windows 11操作系統,觸控表現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觸控操作甚至已經可以在很多場景替代鼠標或者觸控板,成為可以真正作為日常使用的操作方式。

    除此之外,Surface Pro 8配合全新的Surface超薄觸控筆2也會有著更好的輸入體驗。Surface超薄觸控筆2針對筆尖進行了優化設計,具備更高的精度表現。在觸控筆中還內置了微軟自研的Microsoft G6芯片,可以實現更加真實的輸入體驗。

    通過G6芯片,微軟觸控筆實現了觸覺信號功能,可以在書寫的同時帶來震動反饋,模擬真實書寫時筆尖與紙張之間摩擦的觸感。雖然是觸控筆在光滑的平面上書寫,但是卻能擁有真實書寫的感覺,這也是此次Surface超薄觸控筆2帶來的最大升級。配合Surface Pro 8還可以實現墨跡書寫,還原真實的書寫痕跡。

    觸控筆的筆帽位置也是可以按動的,按下后會直接開啟輸入界面,在使用觸控筆的時候會更加的方便。

    將觸控筆貼近屏幕時,在屏幕上就會出現觸點,當我們需要查看一些資料信息的時候,無需點擊屏幕,只需要將觸控筆懸空移動到文件上即可。

    對于經常需要使用觸控筆輸入或者繪畫的專業用戶,Surface Pro 8配合Surface超薄觸控筆2將會是一個完美的組合。

    性能——首款英特爾EVO認證筆記本平板二合一電腦

    Surface Pro 8在側面、頂部都預留了散熱孔,因此對于機身內部的熱量控制會有比較好的表現,當我們處于高強度使用場景時,機身的內部的風扇也會幫助設備進行散熱。

    Surface Pro 8搭載了第 11 代英特爾?酷睿? i7-1185G7 四核處理器,采用TGL-U架構,10nm工藝,四核八線程,基準頻率3.0GHz,最高可睿頻至4.8GHz,并且搭載了intel Iris Xe Graphics核顯,這也是目前旗艦級輕薄本的首選。

    Surface Pro 8也是首款通過英特爾EVO認證的筆記本平板二合一電腦,英特爾EVO認證需要對于筆記本電腦的喚醒速度、續航、充電、網絡連接等關鍵體驗進行測試,通過EVO認證也意味著這臺筆記本電腦在體驗方面達到了行業領先的水平,

    經過CPU-Z基準測試,單核處理器得分529.7,多核處理器得分2773.3,這樣的成績表現也是相當不錯的。

    R20主要考驗CPU的渲染計算能力,經測試,Surface Pro 8上的多核成績為2033pts,單核為420 pts,這也意味著在日常使用中,Surface Pro 8可以幫助用戶完成一定的復雜工作。

    顯卡方面,i7-1185G7處理器集成了Iris Xe Graphics核顯,擁有96個執行單元,在性能方面的表現已經達到了獨立顯卡的級別,在日常辦公中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3DMark Time Spy是一個DX12基準測試,可分別測試GPU和CPU對DX12的支持,主要適用于游戲本,結果顯示綜合分數1801,顯卡分數1623,CPU分數4760。

    Fire Strike是對GPU性能的綜合性測試,使用DirectX 11引擎并且是專門用來測試DirectX 11兼容硬件的。Surface Pro 8的Fire Strike得分為4770分,顯卡得分5159,物理得分13566,綜合得分1880。

    Surface Pro 8采用了16 GB LPDDR4x內存,AIDA64測試顯示,讀取速度為54994MB/s,寫入速度為67930MB/s,復制速度為55629MB/s,時延為106.9ns,表現還是非常不錯的,在日常使用中會有優秀的表現。

    此次測試的Surface Pro 8配備的是鎧俠256GB的硬盤,硬盤順序讀取速度為2380MB/s,寫入速度為1599MB/s,傳輸速度非常快,日常使用也很不錯。

    Surface Pro 8可以更換硬盤,硬盤規格為M.2 2230,如果認為容量不足,可以自行升級,Surface Pro 8還可以選購512GB甚至1TB的版本。

    PCMark 10可以測試整機的綜合性能,尤其是在模擬現代辦公方面,代表在日常辦公環境下筆記本的性能表現。經過測試,Surface Pro 8的綜合成績為4346,對于一款輕薄便攜本來說,這樣的成績還是很不錯的。

    續航方面,經過測試Surface Pro 8的續航時間達到了11小時41分鐘,如果是需要攜帶筆記本外出,即使不帶電源也沒有問題。

    體驗——Windows 11加持更好用了

    Surface Pro 8出場即搭載了Windows 11操作系統,新的系統會帶來全新的體驗,不但界面煥然一些,在功能方面也更加的好用。

    首先,Windows 11支持多種不同的分屏模式,在辦公時,我們可以更好的對桌面文件進行分屏操作。并且在Windows 11系統中,可以設置多個主屏,并且可以在多個主屏之間進行切換,讓辦公更加高效。

    其次,Windows 11加入了小組件功能,可以進行個性化的定制,包括天氣、新聞、交通情況、股票等等信息都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集中在一起,閱讀信息變得更加簡單。

    Surface Pro 8還內置了全新的Office 2021,作為最知名的生產力軟件,Office系列在全球范圍內擁有廣泛的用戶,全新的Office 2021采用了新的界面,并且在功能上進行了升級,實現了多人跨設備協同編輯等新的功能,并且擁有豐富的模板供用戶選擇,在體驗上要比此前的Office 2019有了很大的升級。

    總結——輕薄便攜的旗艦之選

    通過一段時間的體驗,Surface Pro 8整體的表現還是非常出色的,特別是其便攜的優勢,即使每天通勤背著也并不會有負擔,這一點甚至比很多輕薄本都要出色。二合一的形態也讓Surface Pro 8有了更多的使用場景,除了工作外,也可以看看視頻,用平板形態刷網頁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當然,價格還是繞不開的話題,超過1萬元的售價確實有很多其他的輕薄本可以選擇,甚至一些輕薄本只需要Surface Pro 8一半的價格,但是從產品設計到質感來看,Surface Pro 8也是符合其定位的,在性能方面也達到了旗艦產品的水平,再加上微軟的品牌加持,Surface Pro 8的定價也并非無法理解,甚至可以說是情理之中。

    如果你追求的是極致的便攜、高效的運作以及更高級的質感,那么Surface Pro 8確實是值得推薦的產品。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