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用電腦連接HDMI線投屏時,投屏結束,你會選擇馬上拔掉線材,還是選擇先給電腦斷電后再拔掉線材?
選擇馬上拔掉線材的人,可能認為既然不用了,不拔掉留著不方便操作;而選擇給電腦斷了電再拔掉線材的人,則認為這樣比較安全,能夠保護電腦不被損壞。
究竟通著電拔掉HDMI線會不會傷害電腦呢?答案當然是不會!因為HDMI線是支持“熱插拔”功能的。
熱插拔,即帶電插拔。指的是在不關閉系統電源的情況下,將模塊、板卡插入或拔出系統而不影響系統的正常工作,從而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快速維修性、冗余性和對災難的及時恢復能力等。
而HDMI線之所以支持熱插拔,是因為在HDMI線接口內部,共有19個針腳。其中有一個針腳,也就是第19個,會比其它針腳略短。
當HDMI線拔出電腦的時候,這個針腳會先斷開與電腦的連接。設備在檢測到斷電之后,就會立即停止運行。
大家可能會提出疑問:既然HDMI線支持熱插拔,那為什么我直接拔掉線材,電腦還是損壞了呢?其實發生這種情況,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因為線材本身質量差!
現在市面上大部分的HDMI線都具備靜電保護功能,所以在熱插拔的情況下所產生的靜電,對設備也不會產生損害。但如果是劣質的線材,就不敢保證了。
如果為了節約生產成本,沒有給HDMI線增加防靜電設計,這樣才發生熱插拔損壞設備的情況,如果HDMI線的絕緣做得差,也極有可能會出現短路的情況。
一般而言,HDMI線的接頭要是沒有進行電鍍處理,就很容易造成接口的物理性損壞。這些都是導致HDMI線在具備熱插拔功能的情況下,還損壞設備的原因。
所以在選擇線材的時候,我們一定要選擇可靠的知名品牌商家,而且線材的防靜電、絕緣性和接口耐蝕性也需要考慮,這樣才能防止由于短路或接口生銹等原因導致HDMI線在熱插拔的情況下損壞設備。
既然HDMI線能夠支持熱插拔,那么同樣作為視頻線的VGA、DVI、DP線材,支不支持呢?
首先,DP視頻線是支持熱插拔的。因為DP接口和HDMI接口類似,它在設計之初就將熱插拔的功能加了進去,所以接口里面也包含了一根熱插拔檢測針,時刻檢測設備的連接狀態。
而VGA和DVI這兩種線材就不支持熱插拔功能。一方面,這兩種接口的兩側都設有螺絲固定錨點,大家可能會以為這兩個固定點只是為了加固線材接口與設備的連接。但實際上,這兩種接口本身就不支持熱插拔,所以才用這種方式來加固連接,避免意外發生。
另一方面,在VGA接口技術標準中,并沒有像HDMI線那樣明確標明它支持熱插拔功能。
在VGA接口中,彩色分量采用的是RS343電平標準,而電平標準的峰值電壓為0.7~1V。另外它還有5條地線,數字地、地址碼地、行同步地、場同步地、接外殼的公共地。
所以,如果在非正常情況下通電拔掉線材,電路中就會產生瞬間脈沖電壓干擾,而過多的干擾,很容易使接口芯片受沖擊而損壞。DVI線則和VGA線同理。
當然,具體問題需要具體分析。為了保障安全,無論線材是否支持熱插拔功能,出于謹慎的安全考慮,建議還是先將設備斷電后再進行插拔。
你有“熱插拔”的習慣嗎?
插拔就是指在設備通電時插拔使用的方式,支持熱插拔的接口和設備可以極大方便我們的使用。不過很多小伙伴肯定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插入最典型的熱插拔設備——閃存盤時,電腦首先彈出的是一個警告窗口,告訴你“驅動器存在錯誤”,需要進行掃描修復。其實這還只是熱插拔理解錯誤造成的小問題,因此造成的后果還有可能嚴重得多。
熱插拔≠直接拔
一些小伙伴對熱插拔的理解就是可以直接插拔使用,于是永遠都是直接上手拔,其實這完全是誤解。熱插拔功能雖然主要基于硬件設計,但這些設備是否正在使用?對其他設備的使用是否有影響,這一點仍然需要在操作系統中確認,確認的方式就是在操作系統中選擇相應設備,使用“卸載”、“彈出”等功能,如果系統提示可以卸載或已經彈出,才能夠將其拔出。
以閃存盤為例,當其中一些文件正在被讀寫時,系統會阻止用戶使用彈出功能,這也是保證用戶閃存盤文件完整性的措施。如果關閉所有文件仍然無法彈出時,可以將系統中駐留的看圖軟件等關閉,因為它們可能正在后臺對閃存盤的文件進行預讀取等操作。
另外現在的數據線也都比較精密,因此在熱插拔時不要野蠻操作,而且和安裝其他電腦硬件一樣要注意靜電,在插拔設備前最好能先觸摸一下電腦機箱、暖氣管、水管等放掉身上的靜電。
外設≠熱插拔
用慣了USB等新興外設接口的小伙伴,可能會習慣性地認為所有外設都能熱插拔,其實完全不是這樣,例如視頻接口中,HDMI和DisplayPort可以進行熱插拔,但VGA、DVI就不可以,如果小伙伴在電腦運行中直接更換VGA顯示器,就會發現電腦不會自動切換顯示器,最后還是不得不強制關機,重啟以識別新顯示器。類似的還有PS/2鍵鼠接口、COM(串口)等,不過它們已經瀕臨消亡,很少見到了。
強行熱插拔不支持這一功能的接口,不僅會造成系統識別問題,嚴重的還可能因為電流沖擊而毀壞接口、設備,甚至主板。小編在開機插拔VGA連線的測試中,曾經明顯感受到接口傳來的電流(小編哥哥是有練過才敢這樣做,大家千萬不要嘗試),人都能明顯感覺到的電流,對電腦和設備的沖擊當然是很具有破壞性的。
會電到人的VGA接口
怎樣辨別熱插拔接口
所有的熱插拔針腳都會將金手指設計得長短不一,其中最長的針腳大都是供電線路,而短針腳有些是數據傳輸線路,有些則是斷路檢測針腳,又或者是對電流比較敏感的線路。這樣在拔出接口時,在接口斷電前就可以停止數據讀寫,或者自動檢測到拔出動作,并且在斷電前先斷開敏感線路,保護數據和設備的安全。
USB接口的長短針腳設計非常明顯
其實通過這一識別方式,我們還會發現機箱內也存在著一個可以熱插拔的常用接口——SATA。較新版本的Windows系統中,在控制面板-系統設備-硬盤上右擊選擇“卸載”,即可對SATA硬盤進行熱插拔。但需要注意的是,熱插拔硬盤必須使用電源提供的原生SATA供電接口,不能使用大4Pin供電接口進行轉接。
總之,熱插拔雖然極大方便了我們使用電腦,但卻并不表示可以隨便插拔,希望小伙伴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既能享受到方便,又能最大限度保護我們的愛機。
硬盤存儲
印象里可能只有服務器SAS硬盤支持熱插拔,其實家用SATA設備也早就支持熱插拔了,但為了保險起見默認都沒給你開啟。
SATA的接口設計已經考慮到了熱插拔,針腳長短不一,為的就是能在插拔時有接通斷開的順序延遲,短的是數據和供電,長的是接地線(預通電容降低峰值電流);
機箱就算有硬盤盒也不意味著能支持熱插拔,這個功能需要主板廠商支持,在BIOS中開啟“ACHI”模式,并在副項目中開啟“熱插拔(HotPlug)”功能,電腦系統中也要安裝ACHI驅動程序,
這樣一來,系統右下角就會有和U盤一樣的彈出選項,我們只要點擊“彈出設備”后(同時,磁頭歸位),再拔硬盤就行了。需要注意的是,機械硬盤彈出后不會停轉,需要額外拔掉SATA供電線才能斷電。
但熱插拔是要軟硬件結合的,就算主板能開,但不意味著沒有風險,這需要主機、設備、系統三方面支持,缺一不可。主板支持的熱插拔是指數據線、而非電源線,很多家用電腦、硬盤的線路中沒有保護機制,插拔電源線可能引起電涌、燒毀硬件,這就是廠商默認不給你開熱插拔的原因。而服務器或者一些NAS的硬盤架里,都有一些保護性設計,問題不大。
(如果要用熱插拔,記得:插——先插電源、后插數據;拔——先拔數據、后拔電源)
▌USB設備
USB在針腳上也有類似SATA的設計,在在四根基礎針腳上也有長短腳,以常見的Type-A為例,外側兩個長針腳是供電用的,內側兩個短針腳是傳數據用的,
因為很多意外都發生在讀寫數據的時候突然斷開,很容易導致邏輯分區表損壞,甚至燒芯片,所以這么設計可以在拔出時,優先停止數據讀寫,再斷開供電,提供基礎的安全保障。
在Windows中,菜單欄右下角一般會給你“安全彈出xxx設備”的功能,可以進行讀寫檢查再斷電,較大幅度保證數據安全。如果出現U盤被占用而無法彈出的情況,可以通過LockHunter之類的軟件找出占用進程,手動關閉他們,再進行安全彈出。
考慮到讀寫性能,系統會默認開啟外置存儲設備的讀寫緩存功能,所以你可能讀寫完了之后,U盤依然在進行讀寫,不在意速度的話,可以手動設置關閉外緩功能:右鍵[U盤]-[屬性][策略]-選擇[快速刪除](如果是硬盤則是直接寫了是否啟用寫入緩存)。
(另外有個冷門小知識:USB3.0接口慢慢插是USB2.0,快速插是USB3.0,因為2.0有四個觸點,3.0的額外五個觸點在內部,由于Windows識別硬件有一點延遲,慢慢插入會觸發外部四觸點,識別成2.0。)
▌視頻接口
HDMI和DP在理論上是支持熱插拔的,有防靜電設計,也專門設計了一個針腳來檢測連接狀態,一旦斷開可以第一時間中斷傳輸。但很多廉價線材可能不會考慮到這些細節,品質不達標依然存在風險,所以能不熱插拔還是別熱插拔吧。
比較年邁的DVI和VGA都先天不支持熱插拔,所以用老接口的朋友們建議還是電腦和顯示器都關機了再進行插拔操作,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隨便插拔的危害
危害其實說大不大,說小也不小,如果設備壞了大不了走個售后完事兒,但重要數據丟了那可能永遠無法挽回,所以凡事留一線、要慎重起見。切記,在讀寫數據的時候千萬不要插拔設備,存有重要數據的設備一定要在系統中彈出后再進行插拔操作。
▼
向親朋好友推薦一下我們的文章
或者贊賞一下
我們下期再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