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格參數
GPU:Navi 24 XL
流處理器:768個
游戲頻率:2039MHz(Game模式)
加速頻率:2321MHz(OC模式)
顯存類型:GDDR6
顯存位寬:64-bit
顯存容量:4GB
尺寸:201mm×124mm×40.5mm
輸出接口:1×HDMI 2.1、1×DisplayPort 1.4a
雙軸流風扇加持,用料做工出色
本次測評使用的產品是來自華碩的DUAL-RX6400-4G顯卡,作為產品線中主打性價比的系列,華碩DUAL-RX 6400-4G的外觀設計比較低調。顯卡正面用了斜條紋設計和黑色磨砂材質,左側頂部略微突出,視覺上很有層次感。外殼部分還配備了一條柔和的發光燈帶,能為玩家的主機增添一些個性化風格。顯卡的尺寸小巧緊湊,長度僅210mm,可以安裝進大多數小機箱中。
華碩DUAL-RX6400-4G采用雙風扇設計,風扇尺寸并不算大,但是采用軸流風扇設計,可以有效的增加向下的風壓,支持智能啟停技術,兼顧了風扇的高性能和低噪聲。散熱器配備了大面積的2槽散熱鰭片,可以將GPU產生的熱量快速散發出去。全尺寸金屬裝甲背板,有助于防止扭曲,顯卡也采用了華碩標志性的全自動化制程技術,每塊顯卡出廠前都經過144小時驗證方案,可最大化保證顯卡的可靠性。
規格方面,華碩DUAL-RX6400-4G默認頻率為2039MHz,BOOST頻率為2321MHz,配備了4GB GDDR6顯存,顯存速度為16Gbps,PCie供電設計,和公版方案保持一致。輸出接口部分,它提供了1個DP 1.4a和1個HDMI 2.1接口,最高可支持8K顯示輸出,足夠滿足入門用戶的需求了。
性能實測:中畫質暢玩1080P游戲無壓力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銳龍5 5600X
內存:威剛XPG DDR4 3600 8GB×2
顯卡:華碩DUAL-RX6400-4G
非公版GTX 1050Ti 4GB GDDR5
主板:ROG Strix X570-E Gaming WiFi II
硬盤:WD_BLACK SN850 2TB
電源:ROG STRIX 雷鷹1000W
操作系統:Windows 11專業版
在3DMark基準測試中我們可以看到,華碩DUAL-RX6400-4G顯卡實際表現均要強于GTX 1050Ti。對于Radeon RX 6400這樣的4GB顯存入門級顯卡來說,3DMark理論測試參考意義最大的就是Fire Strike項目,RX 6400相比GTX 1050Ti,成績領先56%。在基于DX12的Time Spy系列測試中,提升則接近60%。GTX 1050Ti由于不支持光追,只統計了RX 6400的成績,并且性能表現太低,只能說保留了光線追蹤特性。
游戲測試部分,考慮到這兩塊顯卡的實際性能,除了《CS:GO》之外,我們都將游戲設置為“中畫質”預設,不開啟光線追蹤以及FSR,關閉垂直同步和VRS,除此之外其他選項均為默認設置。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到,游戲性能方面華碩DUAL-RX6400-4G全面超過GTX 1050Ti,像《永劫無間》這種電競網游,RX 6400完全可以達到60fps的流暢幀率,RX 6400的平均領先優勢達到40%。不過面對《孤島驚魂5》《賽博朋克2077》這種3A大作時,即使在中畫質下也會爆顯存,幀率表現勉強能玩,如果細致調節畫質控制顯存的占用水平,依然能獲得流暢的幀率,而GTX 1050Ti即使再降一檔畫質也很難流暢運行。
由于AMD開源了FSR技術,所以N卡也是支持FSR的,這部分FSR的應用測試就不再重復對比兩張卡的性能,而是來看看在FSR技術的加持下,面對一些原本不能流暢或者勉強流暢運行的游戲畫面設置,RX 6400可以達到什么樣的體驗。所測幾款游戲的畫質設置不變,僅開啟FSR最高質量模式。
從測試的表現來看,開啟FSR功能之后的幀率提升確實很明顯,RX 6400的平均幀率提高了24%。后面三款游戲由于開啟FSR后緩解了顯存壓力,所以幀率提升很大,《孤島驚魂6》從從勉強流暢直接來到了84fps,《賽博朋克2077》可以選擇降一檔FSR畫質或者調低部分光影特效來保證60fps的平均幀率,在游戲提供FSR功能的情況下,流暢度得到大幅提升。
當然,如果僅靠FSR,RX 6400在運行部分3A大作時還是很有壓力的,畢竟支持FSR的游戲不算多,也不太可能專門再為老游戲適配FSR,這時就需要祭出AMD另一項幀率提升神器RSR(Radeon Super Resolution)了。從我們之前的實測來看,RSR的效果雖然不及原生FSR,但幀率提升還是非常明顯的,理論上可以“通吃”所有游戲,對RX 6400這樣的入門顯卡來說意義重大。
玩家可以在RX 6400的驅動界面,選擇開啟RSR功能
功耗與溫度測試:涼快又節能
與其他RX 6000系列的顯卡相比,RX 6500 XT/RX 6400采用了更先進的6nm工藝制程。在先進制程的加持下,RX 6500 XT不僅擁有3 GHz的最高頻率,在溫度和功耗控制方面也有著很不錯的表現。而RX 6400不僅規格更低,頻率方面也設定得很保守,我們自然對它的功耗表現充滿期待。
我們使用FurMark讓華碩DUAL-RX6400-4G顯卡滿載運行15分鐘左右,在室溫26℃的環境中,其最高溫度為58°,不過這是在默認風扇設置下,此時風扇轉速只有1722RPM,噪聲水平很低,甚至沒有CPU風扇的噪聲明顯。接著又將風扇轉速手動拉到最大,得益于DUAL-RX 6400-4G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和軸流風扇,考機溫度進一步下降到52°,作為一張風扇直徑不到9cm的小卡,這樣的散熱性能算得上十分優秀了,日常使用默認的風扇設置完全足夠。
功耗方面,雖然RX 6400的典型板卡功耗設計為53W,但華碩DUAL-RX6400-4G的FurMark考機功耗甚至不到50W,而參與這個測試項目的GTX 1050Ti的功耗則有69W。RX 6400在性能領先GTX 1050Ti 40%的情況下,功耗水平只有后者的62%,可以說相當節能環保了,很好地發揮了RDNA 2架構的能效比優勢,降低了舊平臺升級的電源門檻。
特別測試:支持4K H.265視頻解碼
從官方公布的規格來看,RX 6500 XT和RX 6400采用的Navi 24的視頻編碼器不是完整的,除了不支持AV1格式編碼解碼之外,還精簡掉了H.264/H.265視頻的編碼能力,僅支持H.264/H.265視頻視頻的解碼。AV1視頻視頻編解碼器其實對國內用戶來說并沒有什么影響,愛奇藝、B站這種視頻網站雖然提供了AV1視頻,用戶依然可以自行選擇編碼格式。未來的在線8K視頻可能會強制使用帶寬占用更低的AV1編碼,但在這塊顯卡的生命周期內不太可能實現。
移除編碼功能的影響倒是比較大,意味著不能使用入門級顯卡進行對視頻編輯/解碼進行加速,全靠CPU軟件編碼,換句話說使用核顯的來編輯視頻效率都要更高,屬于“只有游戲性,沒有生產力”的定位。還有一部分用戶以為RX 6500 XT和RX 6400是被完全砍了視頻編碼解碼功能,實際上解碼能力是保留了的,只是官方給出的解碼支持格式比較模糊,只提到支持H.265/HEVC解碼,沒有具體列出支持的H.265編碼分辨率是1080P還是4K。
針對這個情況,我們簡單測試了RX 6400的視頻解碼能力,我們選擇測試視頻的編碼格式為4K H.265 10bit,這是目前Netflix、Disney+等流媒體和4K REMUX藍光資源中最主流的視頻規格。可以看到使用PotPlayer播放視頻時支持開啟顯卡硬解解碼,此時CPU的負載很低,觀看正常,更不用說播放以H.264視頻為主的國內大部分網站的視頻了。
總結:打造輕度游戲主機,主流玩家的新選擇
作為RDNA 2家族最新的成員,Radeon RX 6400同時具備 RDNA 2架構和6nm新制程的優勢,擁有相對不錯的游戲性能表現。從實際測試結果來看,RX 6400在面對主流熱門游戲時,能在1080P分辨率、中等畫質下獲得流暢的幀率,而在FSR和RSR的加持下,暢玩最新3A大作不是什么問題。這款卡在功耗表現上也很亮眼,華碩DUAL-RX6400-4G的考機功耗不到50W,溫度控制同樣優秀。不需要外接供電的設計,適合應用在看視頻專用的HTPC小主機中或者電源功率不高的入門配置用戶以及核顯用戶,打造一臺輕度的游戲主機。如果你對顯卡性能有更高要求,建議再觀望一段時間,而近期有購買入門游戲顯卡剛需的玩家,則可以考慮一下華碩DUAL-RX6400-4G。
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
近日,AMD Radeon和游戲事業部產品營銷經理 Adit Bhutani 在推特上稱4G顯存的顯卡已經無法承擔運行3A游戲大作的任務了,通過他的測試,RX5500XT 8GB 對比 RX5500XT 4GB 在運行如無主之地3、使命召喚16現代戰爭、極限競速 地平線4、幽靈行動 荒野、德軍總部2新巨人 五款3A大作有較為明顯的提升,據此可見4G顯存已經成為了發揮顯卡性能的一個瓶頸。
第一張4G顯存游戲卡皇是如何誕生的呢?
和小牛穿越時空,一起回到那個AMD和NVIDIA打的熱火朝天的2011年,AMD在2011年年初發布了一款雙芯顯卡HD6990,由兩顆Cayman XT核心通過內部CrossFire交火構建而成,單顆GPU的體積為389 mm2,具備完整的24組SM,每組SM的流處理單元由之前VLIW5架構的80個相應地減少到64個,2個核心組成了高達3072個流處理單元。配備2x2 總共4G的GDDR5顯存。
配備4個MINIDP接口和一個DVI接口,9年過后,激進的設計并未使MINIDP接口普及,MINIDP接口已然被Type-C取代。
使用雙Bios設計,不過和如今的雙Bios的設計初衷不同,如今的雙Bios是給玩家刷Bios失敗之后一個搶救的機會,而HD6990的雙Bios則是給你一個超頻按鈕,俗稱一鍵超頻,被玩家戲稱為一鍵引爆。默認Bios下功耗達到375w,超頻bios下功耗達到恐怖的450w,是名副其實的雙芯卡皇,也是第一張顯存達到4G的游戲顯卡。
就連當時的顯卡殺手孤島危機也對它無可奈何,被HD6990輕松征服,穩定60幀。AMD,YES!
然而當時的英偉達的頂級顯卡也僅僅是GTX580,顯存只有1.5G。盡管緊追其后發布了雙芯顯卡GTX590,但顯存也只有1.5x2總共3G,英偉達也只能望洋興嘆,所以AMD當時可是搶足了顯卡市場的風頭,當年的輝煌昔非今比。小牛也為當前的AMD顯卡感到一絲絲的凄涼和擔憂呢。
在散熱設計方面也是使用了雙向出風設計,由中央的渦輪風扇進行吸風,然后經由兩顆芯片上方的散熱鰭片帶走熱量,進行前后出風,不會因為單向風道導致熱量堆積,從而影響散熱效果,不過雙風道散熱設計對機箱的風道設計卻是有很大考驗。之后發布的GTX590以及大名鼎鼎的GTX690戰術核顯卡也是采用這種散熱設計。
然而廉頗終是老矣,9年之后,HD6990被GTX1050TI輕松碾壓,其實際性能也僅僅達到GTX760水平。HD6990像一顆流星,迅速在DIY的天空中滑過,卻又在發展的洪流中隕落。
各位機友們都在用什么顯卡呢?你們覺得自己的顯卡還能再戰幾年呢?歡迎在評論區回復。
本文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想了解更多的電腦知識,歡迎點贊收藏加關注,有問題的小伙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優質的內容!我是小牛,下期再見!
近,聯想推出了新款筆記本ThinkPad T14,讓人產生了很多回憶。記得在2000到2010年這10年,ThinkPad T14、X13還是相當傳奇的機型,也是很多職場人最喜歡的兩款筆記本產品。
當然,回憶歸回憶,我們還是看看現在這款產品。這款ThinkPad T14(00CD)采用了i5-1240P新一代處理器,4個性能核心,8個效能核心,12核,16線程,處理器睿頻4.4GHz,集成銳炬Xe顯卡。
內存為16GB DDR4 3200MHz,512GB M.2 SSD。14英寸屏幕,16:10比例,1920x1200像素,84%屏占比,300nit亮度。
鍵盤上,帶有經典的指點桿,支持背光,具有杜比音效揚聲器,降噪麥克風。支持指紋識別,支持人臉識別。
接口上有兩個雷電4,網卡接口,以及兩個USB接口,十分豐富,右側則是碩大的出風口。
機身采用了聚酯碳酸,玻璃纖維,碳纖維材料,重量1.37Kg,52.5Wh電池,保證續航。
但看這個配置,似乎7999元有些貴,但這款不同之處在于內置4G SIM卡,支持4G上網,并且贈送12個月的國內流量套餐,每月15GB。當然不夠天天娛樂應用,但出差沒有網絡,或者網絡較差的情況下,也可以完成任務。
而現在,其還有一個限時降價的活動,從7999元降至7499元,似乎還是提升了一定的吸引力的。
曾幾何時,ThinkPad,戴爾Latitude、惠普EliteBook都是一代商務經典產品,但現在筆記本市場很多人已經不關注商務屬性了,所以這幾款的影響力也都有所下降。但總的來說,ThinkPad的特點還是很鮮明的,加上這款送1年4G網絡,用上了1240P處理器,還是有一定的吸引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