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作站說白了也是臺式機的一種,也屬于一臺電腦,只是與普通電腦定位不同而已。從外觀上來說,正常人無法從外觀上區別工作站和普通電腦的差別,外觀基本與普通臺式機一致。那么工作站和臺式機的區別?下面分享一下工作站與普通電腦有什么不同。

    工作站與普通電腦用途定位:

    普通臺式機電腦一般適用性廣泛,例如玩游戲、辦公、影音娛樂等,適用于大部分場景的臺式機。

    普通臺式電腦

    而工作站一般是專為科研單位而研發的微型計算機,可以為用戶提供更強大的性能,尤其是圖形處理及任務并行方面的能力,從而有效提高硬件運行的效率及穩定性,這類需求一般在企業中使用較多。

    高端工作站會搭載一個或者兩個CPU,普通電腦再高的配置基本只有一個CPU。內存方面,也會配備穩定帶校驗的ECC內存,而顯卡標配quadro或者firepro顯卡,從而保證了工作站在長時間高負荷工作狀態下的穩定。而低端工作站與普通電腦幾乎是一回事,沒有本質區別。

    工作站與普通電腦有什么不同呢?

    區別一:CPU

    工作站的CPU方面,多數選用的是擁有高性能多核心的志強處理器,實現更強勁的運算能力,或者支持多路處理器來滿足如圖形應用中的大量浮點運算和3D渲染工作等。而普通電腦,我們采用的都是家用級處理器,例如intel酷睿、奔騰、賽揚系列或者AMD銳龍系列處理器。

    區別二:內存

    工作站的內存方面,一般會選擇ECC糾錯內存,并提供海量內存以及更多的擴展性。對于設計、視頻編輯等專業應用需要更多內存容量需求,ECC內存可以檢測和自動糾正臨時的單位內存錯誤,提高數據完整性和系統可靠性。ECC內存與我們普通電腦的內存無法相互兼容使用。

    內存

    區別三:顯卡

    工作站的顯卡方面,一般會選用專業圖形卡,Nvidia quadro或者firepro專業卡,而普通顯卡一般是Nvidia geforce顯卡,兩者本質上就是顯卡驅動的不同,普通顯卡重點對DirectX及少部分使用OpenGL的游戲進行優化,而專業卡可高精度地顯示復雜的3D模型,全面支持OpenGL標準,并提供硬件加速。并且支持更多的多頭輸出以及更高的屏幕分辨率,更加適合建模設計、金融等用戶對大屏幕顯示的需求。

    區別四:擴展性

    除了更穩定之外,工作站的硬件擴展性方面十分強勁,內存插槽偏多、多路處理器、提供的PCIe插槽、硬盤位、USB端口等更多。

    區別五:穩定性

    工作站相比普通臺式電腦有著持續高負荷工作的穩定性,這也是工作站的明顯優勢。工作站需要長時間工作,對系統的穩定性要求更高,故而往往會選用具有更高可靠性的硬件。尤其在電腦電源方面,會采用高品質的電源保證在長時間工作中更為穩定。此外,在散熱與靜音方面也不惜工本,此外一些工作站還采用了成熟的液冷散熱技術,解決了“散熱”和“噪音”的矛盾。

    區別六:廣泛ISV認證提供更全面的兼容性

    作站擁有業界最廣泛的ISV認證,通過與諸如Adobe、Autodesk、Ansys、Avid等獨立軟件開發商的合作認證測試,專業軟件在工作站平臺上的表現更加穩定。即使是如夢工廠這樣的動畫制作巨頭,面對巨大的3D渲染與計算工作,工作站依然能在長時間高負荷的運轉中行云流水,有效地避免了因為宕機造成的工作延誤。

    以上就是在分享的工作站和臺式機的區別,總的來說,工作站在性能、擴展性、穩定性都優于普通電腦,在硬件上均才采用了服務器標準的硬件,例如志強處理器、Nvidia quadro專業卡、ECC糾錯內存等,自然價格上相比普通電腦貴上不少。

    四月是裝修的旺季,不少小伙伴都想趁著這個節點給家里裝飾一番或者購置一些電器什么的,特別是這段期間不建議外出,廚房電器大受歡迎,這不很多人都糾結說買烤箱好呢還是蒸箱好呢,抑或是功能更為齊全的蒸烤箱呢?

    直接粗暴拋出結論:對于家庭廚房烹飪,功能更為豐富的蒸烤箱更適合?。?!

    其實原因很簡單:

    第一,功能更多。相比單獨的蒸箱和單獨的烤箱,蒸烤箱有它們所沒有的功能,蒸烤箱的高溫蒸和嫩烤模式可以同時賦予食物鮮嫩和烘烤的滋味。

    第二,節約空間。其實蒸和烤兩個功能對于現在的家庭廚房來說都是有需求的,畢竟人們對味覺的要求越來越挑剔了嘛。而同時入手蒸箱和烤箱,則至少需要兩個機器的位置,在寸金寸土的當代社會里還是蠻浪費的,因為蒸烤箱一體機這樣的產品更適合。

    第三,烹飪的專業性。隨著技術的進步,蒸烤箱的蒸和烤功能其實和單獨的蒸箱、烤箱相比已經區別不大,拋開商用來說,僅在家用這一塊是可以媲美的。

    相比嵌入式的電器來說,臺式電器的普及性更加廣泛,可以應用到非常多的場景里面。就拿我家來說,廚房裝的電器不算多,煙灶、凈飲機、洗碗機是一開始想好要裝的,蒸烤箱屬于后面才想要的電器,所以入的是臺式,直接放煙灶旁邊就可以了,因為我家是二字形廚房,還有一個大的操作臺,不怕影響到。

    臺式機的好處是可以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來調整放置的位置,可以放灶臺的右側也可以放左側,純粹看個人喜好吧。有趣的是我入手的這臺蒸烤箱跟我裝修預訂的嵌入式凈飲機是同一個牌子,真是有緣啊,都是daogrs家的產品。


    要裝修的朋友也可以考慮一下,吊柜做成這種翅膀形狀,開起來順暢很多,而且自帶感應燈,不用在黑燈瞎火下面找東西了。

    自帶美顏鏡子效果的daogrs G7蒸烤箱,放這里特別好看。這臺蒸烤箱的厚度是457mm,因為之前聽別的朋友說要考慮機器厚度溫度,所以我的地柜也沒有說做的太窄,所以還是能放得下。

    這樣看是不是超級有質感,我家燈光設計本來就是偏暗一些,喜歡深邃藍的感覺。機器自帶三個配件,烤架、蒸盤、烤盤,可以在不同的烹飪環境下使用。

    蒸烤箱機器內膽的正面圖,由上下發熱管、背部風扇、蒸汽孔、層架、爐燈等組成。

    旁邊的層架數量挺多的,四個小點之間也可以配合長突出來卡住配件,所以實際可以有七個位置可調,還是比較可觀的,相比一些只有3-4層的層架來說,可操作性要強。

    上下發熱管都是多M字形結構,目的是為了可以覆蓋更多的加熱區域,獲得更好的烘烤效果吧。以前那種老烤箱用的就是一根根直線的發熱管,所以在加熱上有時候會出現不均的問題。

    底部的發熱管是可以進行翻轉的,這樣有利于清潔工作的開展,因為貼著底部的發熱管是非常難以清潔的,可翻轉就解決了這個難題。

    這里是機器的背部,里面有一個發熱管以及風扇,比單獨只有一個風扇的熱風功能來說,這個設置可以加強蒸烤箱的加熱效率。

    在上下發熱管的右側,分別有一個不銹鋼小柱子形狀的東西,這個就是控制溫度的感應元件了。這個小東西可以分別感應區域的溫度并做出調整,以前在買烤箱的時候經常聽到的獨立控制上下發熱管的溫度,其實就是這個小元件實現的。

    俗話說得好,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來做幾道菜來體驗一下機器的性能吧:

    清蒸黃花魚

    先來嘗試的是蒸魚,因為很多人想買蒸箱、蒸烤箱回來也是為了蒸一下魚、排骨、包子這些家常菜,所以蒸魚還是有必要的。

    蒸魚的痛點其實在于要么魚蒸不熟,要么魚腥水很多,這其實跟蒸制器皿有關系了,蒸汽太多、看不到蒸制情況也是影響口感的元素,畢竟我們不是專業的廚師嘛。

    蒸魚做法很簡單,這次做的是清蒸黃花魚,把江姜蔥段放到魚的底部,可以起到去腥的作用。

    直接把盤子放蒸盤上,給蒸烤箱的水箱加滿水,根據不同大小的魚所需要的時間也是不同的,做過好幾次的蒸魚,200克的黃花魚用100度大約蒸7分鐘,而500克的黃花魚則需要8-9分鐘,這個多弄一次就有經驗了。

    才啟動程序沒多久,蒸烤箱的玻璃門就已經霧氣一片了,差點看不到里面的魚,說明蒸汽還是很給力的。

    準備好姜絲、蔥絲以及醬油、花生油。

    蒸好的魚取出,腥水較之蒸鍋來看是要少的,倒掉腥水,放上準備好的蔥絲和姜絲。

    最后淋上醬油和滾熱的花生油就可以啦。

    從蒸的效果來看,可能由于蒸烤箱的蒸汽顆粒比較小,不容易形成大量積水,而同時它的蒸汽量也相對較大,所以蒸食物的速度也可以得以保留,還是不錯的。

    北海道吐司

    剛才我們有說到上下獨立控溫的功能,這個功能更常見于在一些烘焙制作當中,所以這次就做了一道烘焙面包(好歹我也是考過證的人,可不能拉下技能了)。

    【中種】

    高筋面粉 250g,糖 8g,酵母 2g,牛奶 60g,淡奶油 80g,蛋白 20g,無鹽黃油 5g

    【主面團】

    蛋白 20g,糖 37g,鹽 3g,酵母 1.5g,奶粉 15g,無鹽黃油 5g,刷面雞蛋液 少許

    北海道吐司是采用種面的方法進行制作的,整體口感會比較綿軟,面包的彈性也會更強。有廚師機、面包機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用它來替代揉面的過程,沒有的話就只能手揉了。

    把中種部分的所有材料,放在面包機或者廚師機,全部混合,揉成一個光滑的面團,滾圓后放在大碗中,蓋好保鮮膜,放在冰箱冷藏發酵12小時左右,發酵至2-3倍大小。

    取出中種面團,撕成小塊,與主面團除黃油外的原料,一起揉成容易破的大片薄膜后,再加入黃油,揉至完全擴展狀態,就是能拉出大片不容易破的薄膜。然后把面團平均分割成3份,滾圓后蓋好保鮮膜,室溫下(30℃-35℃)松弛45分鐘。

    松弛好的面團,輕輕排氣后,用搟面杖從中間上下搟開,成牛舌狀, 翻面后,整理成長方形,自左右兩邊折起,各折1/4大小折到中間,再用搟面杖從中間上下搟開,并壓薄底部。從上往下卷,不要卷太緊,力度要輕一些,底部收口捏緊,卷的圈數2.5-3圈,不要超過3圈。每個面團卷好后,排入吐司模具,放在烤架上,置入蒸汽烤箱下層進行2次發酵。

    蒸汽烤箱的水箱加滿水,選擇”發酵”功能模式,設置時間1小時,溫度35℃,讓面團發至模具8成高。發酵好的吐司拿出來,輕輕在表面刷上一層薄薄的雞蛋液。

    PS:酵母要選擇耐高糖干酵母,否則難以發酵起來。

    以170度提前給蒸烤箱進行預熱,達到溫度后放置到機器里面,使吐司模整體居中位置。選擇上下烤功能模式,設置上火160度下火170度,烘烤40分鐘。烘烤中途面包上色后,需要加蓋一層錫紙,以防上色過深。

    吐司烤好后,馬上取出脫模,在晾架上晾至微溫后,可放入保鮮袋中保存。

    制作小貼士:

    1、做吐司的面團,必須要揉到完全擴展階段,出現手套膜,否則無法支撐面團膨脹,影響吐司的高度。

    2、酵母需要用到耐高糖干酵母。

    3、山峰吐司屬于頂部上色比較快的面包種類,加上刷了蛋液,上色尤為迅速。分別設置不同的上下火進行烘烤可以把面包的表面控制在一個比較良好的上色狀態上,因此會用到機器的獨立控溫功能。

    獨立控溫功能除了常用于面包的制作上,還可以用到蛋糕的烤制,像戚風蛋糕、海綿蛋糕這種細嫩的蛋糕,蛋糕表面的上色也是非常迅速的,但此時蛋糕還沒完全熟透,此時就可以用獨立控溫功能,降低烘烤的上火,保持烘烤的下火溫度來繼續烘烤,以此來達到完全的熟透。

    酥皮泡芙

    蒸烤箱除了純蒸以及獨立控制的烘烤功能之外,還有一個功能也是讓我比較心動的,那就是大廚功能,它可以把機器的幾個程序連續使用。就好比我們做烘焙的時候,經常需要用到前后不同的溫度去進行烘烤,需要隔一段時間去手動調溫,也是蠻麻煩的。

    拿很多人喜歡吃的泡芙來說,酥脆的外殼里面是空心的,里面可以擠上喜歡的醬料,像香草卡仕達醬、鮮甜奶油味,而我則比較喜歡甜酒奶酪奶油餡,有一種淡淡的咸味和甜味,口感很豐富。

    泡芙的制作需要前期用高溫使泡芙快速膨脹定型,后期轉中溫度烤熟,以免上色過深,所以一般制作中需要人工在中途的時候調節機器的溫度。這次用大廚功能來做酥皮泡芙,設置了兩段連續工作的程序,程序一是上下烤190度烤20分鐘,程序二是上下烤160度烤25分鐘,省去了二次操作的環節。

    【酥皮】

    黃油 54g,糖粉 30g,低筋面粉 66g

    【泡芙糊】

    牛奶 114g,無鹽黃油 50g,細砂糖 一小撮,鹽 一小撮,低筋面粉 70g,雞蛋 2-3只

    先制作酥皮。黃油室溫軟化后,加入糖粉,攪拌均勻,篩入低筋面粉,壓拌至沒有干粉,根據你制作泡芙的大小,用保鮮膜整成圓柱形,放在冷凍室冷凍30分鐘后,再放入冷藏室冷藏備用。


    下面來制作泡芙糊。面粉先過篩一次,雞蛋打散。牛奶、無鹽黃油、細砂糖、鹽放在奶鍋中,加熱至完全沸騰,轉小火,一次性倒入篩過的面粉,用手動打蛋器迅速攪拌均勻,進行糊化,然后用刮刀以按壓的手法,檢查面團有沒有干粉。這時候鍋底結了一層薄薄的面皮,關火。

    倒入一半的雞蛋液,用手動打蛋器打均勻,剩余的蛋液要分數次加入去面糊,每次加入都要攪拌均勻后再加第二次,直至用刮刀提起,面糊呈4cm垂直倒三角狀即可,即使有多余的雞蛋液也不要再加入。

    裝入裱花袋中,在不粘烤盤上均勻擠出面糊,每個直徑大概是3cm,需要留有間距。把冷藏的酥皮拿出來,切成約0.3cm厚的片狀,覆蓋在泡芙面糊上,速度要快。

    把烤盤放在提前190度預熱好的蒸烤箱上,置入中層,選擇大廚功能模式,程序一設置上下烤190度20分鐘,程序二設置上下烤160度25分鐘,待程序結束后取出即可。

    做好的泡芙涼透了,就可以擠上自己喜歡的夾餡食用了,這里提幾個小制作技巧:

    1、制作面糊的時候,黃油在牛奶沸騰前必須先融化;

    2、把面粉加入沸騰的牛奶中,讓面粉燙熟發生糊化作用,是泡芙成功的關鍵之一;

    3、不同面粉的吸水性不一樣,會影響到雞蛋的使用量。所以當達到面糊的最佳稀稠狀態,就不需要再加入雞蛋液;

    4、烤泡芙的前30分鐘,不能打開爐門,否則泡芙會塌下去。

    用大廚模式去做這個酥皮泡芙確實省去操作的時間,同樣的也可以應用于其它類似的多端程序操作的食物制作,可以省心不少。這里提及一下,每一個機器都有自己的脾性,在使用新配方制作前建議先測試兩次,效果穩定后再用大廚模式制作會更好。

    一點小體驗:

    機器整體使用下來還是蠻流暢的,作為一臺可蒸可烤的蒸烤箱,它完全可以替代蒸箱、烤箱的作用,如果要微波爐熱飯,也可以用蒸烤箱的翻熱功能,效果還更好。

    容量上來說還算可以,有34升,夠4人家庭使用,一般家常菜的制作是沒問題的,蒸魚可以做3斤左右大小,蛋糕可以烤10寸的大蛋糕,平常跟孩子一起做烘焙也是一種樂趣。

    用和家用的邊界正在變得越來越模糊。

    以前,Windows 還比較愣頭愣腦,千禧年之初的病毒也還停留在破壞而不是控制肉雞為自己所用的層面,硬件廠商們需要各種各樣的自定義驅動和配套軟件才能實現特殊功能,比如一鍵備份還原,自定義設置電池閾值,自定義不同地點默認連接Wifi的優先級,又或者是打開WiFi熱點。

    ThinkVantage

    現在,Windows 越來越完善,一方面 MicroSoft 對于硬件廠商的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另一方面 Windows 本身已經加入了很多實用的,以往屬于硬件廠商特殊定制的功能,那么一部分原本屬于商務級產品的優勢也就沒有那么明顯了。

    Windows 10 越來越完善

    在 Windows 10 上,可以輕松的利用系統自帶的功能重裝系統恢復備份,也可以直接分享熱點,打開操作中心之后便捷的操控數據連接,WLAN 定位等等開關,所以原本每個開關一個獨立功能按鍵的設計自然而然地被拋棄了,就像汽車內飾的按鍵越來越少一樣。

    更簡潔的汽車中控臺

    同時,隨著技術的進步,以往脆弱的硬件部件變得更耐用可靠

    機械硬盤就是其中最好的例子之一,世紀初的機械硬盤容量小往往不到 50GB 速度也很不理想,同時機械硬盤也極其脆弱,輕微的震動和溫度變化都會導致最為寶貴的數據被損壞并且很難恢復。

    8寸,5.25寸,2.5寸磁盤驅動器

    硬盤燈這個東西,也是早期為了方面觀察硬盤活動而出現的,如果硬盤燈滅了程序還沒有相應,用戶就知道是死機了。硬盤燈亮時絕對不要移動電腦,也是那時候的金科玉律。

    硬盤減震防護沖擊保護

    所以那段時間的 APS (來自 ThinkPad), SMS(來自 Apple)這樣搭配加速度和運動傳感器的硬盤自動掛起保護技術極為重要,也會增加額外的成本。同時硬盤的外部也都需要加上額外的硬件保護來最大化的減少震動和沖擊給硬盤帶來的影響。

    不過這一切都被固態硬盤改變了,固態硬盤擁有著機械硬盤無法企及的速度,更能抵抗脆弱機械硬盤無法承受的沖擊和震動,幾乎不需要額外的硬件防護就可以得到比機械硬盤更強的穩定性。

    另外,商用產品穩定性有一個較為重要的決定性因素:可移動部件數量。而伴隨著這幾年高端家用產品輕薄化和 Intel 處理器集度能越來越高的風潮,內存、硬盤等原本會設計成為可自行更換的的部件都被集成在主板。

    至此,在企業用戶最看重的部分:數據安全。商用級產品和家用級在硬件層面已經沒有辦法拉開質的差距。

    對于「生產力工具」的定義,也早不僅僅局限于最開始的「商用機器」,Mac 成為了很多行業的標配,淘寶小店的店主一個人依靠四千的中低端家用機也照樣能經營下去,這些產品對于他們來說都是生產力工具。

    商用級產品的未來

    雖然一部分以往商用產品才能滿足的需求已經能被家用產品勝任,但高端商用產品在傳統領域的優勢依舊明顯。

    1) 除了單純的存儲部件物理層面數據保護之外,高端商用產品在其他軟硬件層面的數據安全保護仍然有著絕對優勢。例如 TPM(Trusted Platform Module)或是國內的TCM(Trusted Cryptography Module)安全芯片,除了存儲指紋等等敏感數據之外,還可以保證硬盤即使被拆解之后仍然無法被讀取數據。

    2) 在產品耐久性與穩定性測試上,家用與商用的差距依然很不小。例如 MIL-STD-810G 美國軍標依然代表了商用產品的最高水準,一般的家用產品雖然也有跌落測試,但都跌落高度大都在 50cm,跌落角度只有 4 個。屏幕轉軸開合的家用標準是 13000~15000 次,頂級的商用產品例如 ThinkPad 可以達到 30000 次。這些都是日常使用中產品穩定性優劣的決定性因素。

    3) 另外商用級產品在后期維護和售后支持方面也擁有著家用級產品所不能項背的水平,城市覆蓋率,服務站數量,售后工程師數量,都是家用級產品無法承受的負擔,其中管事維修備件的物流管理就算得上一個巨大的難題。

    根據 IDC 的數據也可以印證這一點,全球 PC 銷量六年以來第一次在第四季度出現了正成長,雖然只有 0.7% 但是相對于前幾年動不動 10% 的下跌似乎是讓我們看到了一絲曙光。而在這部分增長里,提供增長動力的主要是商用和高端游戲這兩個細分定位市場的需求。

    高端游戲產品的思路會在另一篇細說,商用產品隨著新一代處理器不支持 Windows 7, 因此沒有了微軟服務支持,也就等于失去了商業保障,所以商用客戶不得不考慮購買新產品,那么在這一次的采購潮里,商用級產品必須要抓住幾個關鍵的趨勢,才能從商用與家用之間越來越模糊的邊界中找到一條出路。

    趨勢已經逐漸顯現:

    ·不論是家用消費類還有商用企業級產品,更大的屏幕在全球范圍內都更受消費者歡迎

    屏幕作為目前最重要的內容輸出設備,尺寸越大則能輸出更多內容,加之窄邊框設計的價格底線不斷下探,輕薄便攜筆記本的主流已成為 13 寸,未來還會進一步向更大尺寸過度,商用筆記本受到消費慣性和設計影響,14 寸這個便攜與兼容性兼顧的尺寸仍然會占主流。

    ·對更輕薄卻能提供相同性能的產品需求不斷增長

    相對于絕對性能表現,每瓦性能表現(performance per watt)對于商用客戶更加重要,也就是說在同樣的功耗下,可以得到更高的性能,這也就相當于成本不變的前提下,能獲得更多收益。

    ·對更輕薄卻能提供相同續航的產品需求不斷增長

    除低端產品受制于制造成本限制,消費者對于更輕薄產品的需求以及周邊設備與接口的不斷更新還貸,讓大多數定位的產品都不斷輕薄化,每瓦性能表現的提高也使得續航在機身尺寸減小的前提下有提升空間。

    ·企業采購決策權逐漸放開給個人,產品的外觀和便攜性等因素越來越重要

    以往提到商用,大部分企業采購都是由統一部門固定的,這樣的好處除了前期采購更透明之外,在后期的使用與維護過程中也會更便利。而現在的企業中 PC 的購買決策權趨于個人化,那么以往只考慮工作的產品就會失去競爭力,消費者將會把個人需求和工作需求綜合考慮來選擇產品。輕薄便攜的機身,觀感優秀的屏幕,更好看的外觀和獨特的設計將會擁有更高的權重,與堅固耐用的機身,手感優秀的鍵盤這類傳統商用需求一同納入考慮范圍。


    高端商務市場依然是一個準入門檻很高的領域:

    在產品硬件本身上,商務級產品的數據安全與產品耐久性穩定性都遠超同價位家用產品,在周邊配套服務上,各大品牌常年積累的渠道與服務覆蓋率在較長的時間內仍然會成為一道堅實的護城河。

    與此同時,幾大商用品牌都抓住了商用產品的未來趨勢,除了特殊專業商用產品之外,我們能看到 ThinkPad 這幾年推出了更多的配色,設計更加簡約的產品。

    HP 在自身高端商務系列 ELITEBOOK 中采用了 360° 翻轉的設計。

    DELL 也早就把自身消費系列產品 XPS 的設計搬到了 Precision 移動工作站上。

    在未來,在保證渠道服務優勢和產品本身質量的前提下,如何提供更吸引人的設計(輕薄的機身,簡約外觀等等)會是高端商用級產品的下一個競爭重點。

    同時,傳統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提高定價然后讓一線銷售用「我來給您最高折扣」 這種方法賣出去的產品會越來越少,這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事情。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