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好,我是葉子,一個喜歡分享網文圈各種趣事的老書蟲。今天偶然發現《我有一座恐怖屋》的電腦版游戲在三月十二日就已經在Steam上線了啊,售價33元人民幣。
小說現更名為《我有一座冒險屋》,具體情況下面會說到
本書是由我會修空調創作,作者本人也是靠著這本書成功拿下大神約,算是目前靈異類網文的扛把子存在。這書因為之前起點撤銷靈異區,大規模下架各種擦邊球小說也被404整改了一段時間,再出來時就改成了現在的書名《我有一座冒險屋》,里面的內容也被改了很多。
主要講的是主角陳歌在父母失蹤后接手了家里的恐怖屋,還是快破產的那種,在收拾東西時無意間發現一部父母留下的神奇手機,只要完成一系列恐怖(捉鬼)任務就能解鎖恐怖屋場景,為了經營鬼屋,尋找父母,陳歌毅然踏上了游走在人鬼邊界的旅途的故事。
作者的文筆挺好(之前是磨鐵的作者,后來才跳槽來起點的),小說前期恐怖的氛圍做得很好,后期由于主角成長,恐怖氛圍逐漸轉向反派和配角,不錯的解決方法,畢竟恐怖主要來源于未知和實力不足,主角支棱起來后還要為了營造恐怖而小心翼翼那才是真的崩了。
情節非常好,信息安排合理且綿綿不絕,每一個靈異任務副本,都牽扯到一組現實發生過的血腥懸案,重點是都特別貼近生活,鏡子、床底、布偶、學校…于細微處見大恐怖,將人性的暗面與鬼祟的恐怖緊密聯系在一起,虛幻與現實完美交融。而且還把許多多鬼故事重新包裝,讓鬼背后的真相得以展現,讓正義得以伸張。
此外更是巧妙地加入了直播流的元素(作者前作超級驚悚直播就是靈異直播類的),在令人驚悚的劇情之外增添了不少舒緩心情的笑點。同時,攻略靈異副本和鬼屋驚嚇客人之間輪流交替也可以調節恐怖和搞笑氣氛,令讀者不會感到很壓抑。
小說主要看點就是看在任務推動下膽大心細的主角如何作死,還有各種身份的游客玩恐怖屋的經歷反饋(因為恐怖屋的場景都是從主角親身經歷的任務中得來,所以游客經歷的和主角一樣,讀者也可以看到主角和其他正常人的不同)
作者在刻畫主要配角時,給予了單獨的故事線,而非臉譜化的炮灰角色。每一個鬼的故事背后都隱藏著一個人吃人的故事,對比人性的恐怖,鬼的詭異性反而變得不那么重要了。
缺點吧,也有,像合理性欠缺,鬼屋經營和警察的部分都比較兒戲,同時制造太多爽點導致很多情節不得不給許多配角進行降智打擊,并淡化處理掉一些明顯的邏輯漏洞。主線和支線交雜混亂,帶有克魯蘇式的神秘風格和搞笑、推理、游戲升級等多種風格交匯,并沒有獲得很好的效果等。不過在我看來都還好,喜歡看恐怖文的這不失為一本好書。
說完了小說,在談談游戲吧,游戲是(文字冒險)/(探索解密)的寫實2D劇情向解謎游戲,反正就是和小說一樣,玩家扮演陳歌然后解開小說里的一個個故事。從放出的視頻來看,人物畫的還是不錯的,說是和知音漫客進行合作,雙廚狂喜了屬于是。
因為剛找到的買了還沒玩,所以就先引用一下一位玩家歡歡的評論。
懼是一劑能讓人上癮的毒藥。這話說的一點也沒錯,很多童鞋其實膽子并不是那么大,哪怕長得虎背熊腰,一拳打死一頭牛的健壯體魄,在玩恐怖游戲的時候還是會被嚇的嚶嚶嚶,但越被嚇,還就越想玩,不光是被劇情牽制,恐怖游戲還有著不低的可玩性,讓人十分想一路玩到底(文章版權歸ACGN網站“悠妮克”所有)。
今天就讓小編給大家盤點幾部非常經典的恐怖游戲吧!
依然是慣例,像《寂靜嶺》,《生化危機7》或《死亡空間》之類的游戲過于出名,所以小編就不介紹了,只介紹在大家看來沒那么大眾的恐怖游戲!
層層恐懼2
2016年發售的《層層恐懼》其實是一個口碑兩極分化的游戲,點贊的人認為這個游戲有著天馬行空的視覺詭計以及非常高超細膩的敘事手法,而點踩的人則認為這個游戲流程過于拖沓,嚇人手段不夠高明。2019年發售的《層層恐懼2》將故事背景放在了一個航行中的郵輪,有了第一部的經驗,這部的敘事更加爐火純青。玩家的內心在游戲過程中被孤獨感以及幽閉恐懼時刻拉扯并撕裂。玩家扮演的主角是一個演員,在對場景的逐步探索中,并可通過對游戲中信件以及物品進行調查來逐步揭開謎底。當然,游戲中沒有什么戰斗元素、追逐戰這些熱門玩意,有的只是玩家在步行模擬中一步步探索真相。
逃生1和2
慚愧的是,小編并沒有通關《逃生2》,甚至都沒玩《逃生:告密者》,因為已經被《逃生1》嚇得達到了能承受的恐怖閾值。對于小編來說,《逃生1》是第一個接觸的主角不能反抗只能跑的游戲(并非首創,但發揚光大了)。游戲中,玩家所處在一個被"廢棄"的精神病院,雖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鬼魂(游戲結尾那個高能先不算進去),但由于主角手里拿的不過是一個有夜視功能的攝影機,所以在遇到變態殺人狂時,那種恐懼感和壓迫感是難以言喻的,更何況攝影機的電池隨時會沒電,還需要玩家四處搜索電池。而《逃生2》的舞臺明顯更大,放在了一個村莊中,在黑暗中躲避瘋狂的村民和不死老太,那就真的是只能自求多福了,心臟不太好的朋友千萬別玩!
給攝像機換個電池,就有人進來了
布萊爾女巫
其實小編在不同文章里安利這個游戲不止一次了,之所以總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安利,實在是因為這個游戲的質量過硬。并且創新的加入了一人一狗設定(恐怖游戲帶個能互動的狗,這游戲是首創)。先刨去那些恐怖元素,單單說說主角的狗,主角的狗叫"子彈",玩家可以進行撫摸、喂它吃餅干等多種互動方式,不僅如此,主角還有一個功能強大的諾基亞手機,功能強大到,這個諾基亞手機玩家可以進行換壁紙,換鈴聲等操作,還可以玩貪吃蛇和另一個手機自帶的小游戲。當然,還可以打開通訊簿給朋友打電話,并且還有海量對話。游戲中沒有什么jump scary元素,有的是一點點滲透進玩家內心的恐怖!
并不是說加入了一條狗就能減輕玩家的恐懼感,其實正相反,狗的存在反而更加烘托出游戲的恐怖氣氛,想象一下,玩家和狗在夜里穿行于一片森林中,突然狗開始對著林深處狂吠,并表現出恐懼的反應,這時候就算心理素質再強大的人也會有一絲動搖吧。
狗朝哪叫,哪里就有危險
惡靈附身1
這里小編只推薦《惡靈附身》的第一部,作為三上真司親自參與的作品,《惡靈附身》當時的知名度其實并不低,甚至一度成為現象級的恐怖游戲,但這次之所以小編會推薦這部游戲,是因為沒有三上真司的參與,導致《惡靈附身2》變成了一個純粹的突突突游戲,恐怖氣氛大打折扣。也讓這個系列一下子從神的殿堂跌落到了地獄深處。
當然,《惡靈附身1》的故事發生在人的大腦之中,所以很多場景極其天馬行空,并且加上黑漆漆的畫面風格以及有點寂靜嶺風格的場景和怪物,讓這個游戲的氣氛營造登峰造極,自始至終都能給玩家一種極為沉重的壓抑感。
斯蓋爾之女
這款游戲作為今年新發售的恐怖游戲,自然一下子成為了眾多恐怖游戲粉絲眼中的佳肴。游戲取材自真實的英國傳說故事,根據英國本地傳說,莊園里徘徊著一個叫伊麗莎白·威廉姆斯的女鬼,她還在世的時候是一個美麗的女孩子,喜歡跳舞,在舞會上認識了年輕的豎琴師,托馬斯,但由于伊麗莎白的父親看不起這個窮小子,所以阻擾二人的愛情。托馬斯試圖帶著伊麗莎白私奔,但被伊麗莎白的父親逮到,從此,伊麗莎白便被父親軟禁在了斯蓋爾莊園中很長一段時間,最終死去,而托馬斯遠走他鄉。伊麗莎白死后,鬼魂回到了莊園,期待著與愛人再次見面。
游戲中,玩家扮演主角托馬斯·埃文斯(真實歷史人物),受未婚妻伊麗莎白·威廉姆斯之托,幫助她解除斯蓋爾莊園的詛咒。游戲中,玩家不光可以體驗主線劇情,還可以體驗多條線索的穿插路線,制作組對游戲的劇情描寫充實且細膩。
玩法上,玩家在游戲中要躲避邪教徒的追捕,可以藏在柜子里或奔跑躲避,真的被敵人貼臉了,需要玩家屏息來逃過一難。
后期隨著游戲進程,敵人會越來越難以躲避,甚至要保持屏息在敵人之中穿行,這大大的增加了玩家的壓力和恐懼感,不過缺點就是,主角沒有體力值設定,遇到心理素質好的玩家可能會跟邪教徒秦王繞柱的同時再來一段BBox,可敵人就是抓不住主角。當然這對恐怖游戲玩家但非核心愛好者來說可能是個福音,不過真正的恐怖游戲愛好者可能會對這個設定嗤之以鼻。
游戲中期玩家會獲得一個武器,雖然不能殺敵,但可以通過聲音讓敵人暫時失去追捕能力,讓本來難度不算很高的游戲變得更加簡單。
結語:關于恐怖游戲,奈何小編膽子小,玩的其實不是很多,所以就先推薦5個吧!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我哦!后期還會更新更多福利。
些年來,有很多精彩的恐怖游戲出現,但玩家真的全部都體驗過嗎?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這些被人“遺忘”的經典小眾恐怖游戲,全部玩過的話你真的可以向朋友炫耀了。
《異形:隔離》改編自1979年雷德利·斯科特的經典電影《異形》。在《異形:隔離》中,玩家將扮演主角Amanda Ripley,在外星怪物異形的恐怖和威脅中求生存。
流暢的開場,懷舊的敘事風格,強烈的鏡頭感,《異形:隔離》前五分鐘給人感覺非常美好,讓人徹底忘掉之前那部渣作《異形:殖民軍》。當異形正式出場,開始在Sevastopol太空站里獵殺你的時候,《隔離》的游戲就正式開始了,從游戲設計的角度講,這款游戲絕對能給人帶來緊張刺激的體驗。
聽起來克蘇魯作為一個互聯網的產物比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飽受折磨的精神世界里的邪神更臭名昭著,不過這部作品的原型是1928年霍華德·菲利普·洛夫克拉夫特的作品,自從那時起,克蘇魯這個怪物就被用在各種恐怖題材的作品里,包括很多游戲。我想最出名的應該是2006年發行的PC版《邪神的呼喚:地球黑暗角落》。
《邪神的呼喚:地球黑暗角落》是一款射擊加冒險游戲,游戲的故事取材克蘇魯神話,整體玩法偏向于解謎,游戲中的怪物長相十分詭異,喜歡克蘇魯神話的朋友可以玩玩。
相信不少玩家都看過《沉默的羔羊》這一經典恐怖電影,對于安東尼·霍金斯扮演有殺人嗜好的精神病理學家漢尼巴爾·勒克泰博士映象深刻,《罪惡起源》的創作靈感也源于這部經典的驚悚懸疑片,在游戲中,你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故事情節等都帶有《沉默的羔羊》的影子。
作為一款第一人稱動作冒險游戲,該游戲最大的特色在于近距離作戰的游戲方式,游戲為玩家提供了豐富的武器道具,其中近距離作戰的槍械就有20多種,包括斧頭、鐵錘、手槍、步槍、霰彈槍等等,而用于隱秘行動的特殊裝備也多達6種。此外,游戲場景的互動性頗高,很多場景環境中的布局道具也可作為攻擊型武器使用。
《永恒的黑暗:理智的安魂曲》
《生化危機》總是自詡為恐怖生存類游戲的代表,但《永恒的黑暗》比Albert Wesker在實驗室里面對的那些東西要更加恐怖。游戲中的角色們跨越了幾個世紀,踏上了與超自然力量戰斗的宏大旅程。這樣一款讓人心臟都要跳出來的作品的銷量并不如人意,但其創意是不能忽視的。希望有一天我們能夠看到它重整旗鼓的作品。
《我沒有嘴,但我必須吶喊》
《我沒有嘴,但我必須吶喊》改編自美國科幻大師哈蘭·艾里森的同名小說,它告訴人們:游戲不僅僅是娛樂,更是一種媒體。它可以揭示現實世界的災難與罪行,更可以深入至傳統媒體所無法到達的區域。
由世界的三股主要的超級能力創造作為主計算機,這個在《我沒有嘴,但我要吶喊》里面,被稱為AM的AI是應勢而生。在所有惡魔般的AI中,AM認第一沒有人敢認第二了,他不僅要對人類趕盡殺絕,而且要保住5個活人給他任意蹂躪。真是有點變態傾向。
相信有不少玩家肯定仍然記得多年前的一款名叫《惡夜殺機(Obscure)》的恐怖冒險游戲。在當今快餐游戲橫行的時候,竟然出了一款被大家所遺忘的象樣的電影游戲。在《惡夜殺機》中,Leafmore High將上演一幕幕詭異事件,五位少年被困在這所高中里,周圍充斥著被感染的學生,你需要操縱這五位角色,設法生存下來。游戲中一個很有趣的光/暗設定,你可以使用光源來除掉追殺你的怪物;槍支在游戲中也有效。
《寂靜嶺:破碎的記憶》
恐怖游戲《寂靜嶺》系列是日本游戲大廠科樂美的看家之作,該系列從1999年第一代作品推出至今已經發布八代了,其最新續作為《寂靜嶺:暴雨》,不過該作品僅僅登陸了PS3和Xbox360平臺,喜歡該系列的PC玩家可能多少會有一些遺憾。在這款系列作品中有一些登陸過PSP平臺比如《寂靜嶺:破碎的記憶》,這是系列的第七作,
《活體腦細胞》像是一部深入人腦海的科幻題材恐怖小說,探討人類心靈與身體之間的關系。故事題材很沉重,游戲玩起來就更加壓抑了。開發商在這一題材上對故事的恐怖元素處理的很是到位,沒有任務狗血或者無用的內容。就像一部充滿創意和恐怖元素的科幻小說。雖然游戲有些地方處理并不完善,但是光憑它的故事就值得你去體驗一番了。
《沉睡》
《沉睡》是款“點擊型”科幻恐怖游戲,主要描述在遙遠的未來、在一個看似廢棄的太空船上,主角約翰從沉睡中醒來,他身處巨大的痛苦中,妻子與女兒都消失不見,海王星的甲烷云也正威脅著他的生命,約翰沒有多少時間能來解決難題。
《沉睡》結合了具有挑戰性與真實的謎題,經典的點擊互動玩法,有多個角色可以參與并合作,還有約翰可以用最可怕、難以想像的方式死亡等特色。研發團隊為了主角設計了相當多種類的死法,或許有玩家會為了找出不同的死法而加以“研究”。此外,《沉睡》的配樂也是頂尖水平,音樂制作人為玩家帶來了堪比《異形》以及其他恐怖電影的聽覺盛宴,恐怖的配樂甚至可以嚇得玩家生活不能自理。
《死亡之屋:趕盡殺絕》
《死亡之屋:趕盡殺絕》,由開發商SEGA世嘉,該公司出品《死亡之屋》系列深受大眾喜愛,內容均為拯救同伴與魔鬼、僵尸戰斗的故事,可以說該作品是從Wii 或者 PS3 衍生的小品,因為沒有完全移植,但是畫面還是非常震撼的,游戲的畫面做的還是比較精細的,保留了原版的那種顆粒感強烈的畫面效果,融合復古恐怖電影的情節也讓本作散發出一股濃重的 血腥風格。聲效與動作方面都做的很到位,玩家可以體驗到流暢的操作感,血腥的死亡瞬間,游戲商城的,游戲商城中武器的種類繁多,從輕武器到重武器應有盡有,作為一款射殺僵尸的游戲還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