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銷產品: 海信VIDAA PAD
熱銷價格:1299元【購買入口】
海信VIDAA PAD在厚度方面不止于薄,6.35mm的厚度讓它超越iPad,親民的價格更是贏過小米。現在平板流行的一體機身不同,這款機器,采用了拼接的三段式機身,上下與均采用與正面相同的玻璃材質,顏色也一致,配有香檳金、玫瑰紅、泰坦灰、酒紅四色外觀,是一種非常漂亮的造型,而整機重量僅為320g。
海信VIDAA PAD四色外觀
這款平板看上去很簡潔,而且給人的感覺也是棱角分明的,非常硬朗的感覺,正面純黑色面板也很精神,而且正面棄用了實體電容鍵,屏幕的觸控層與顯示層特別近,第一眼看過去正面渾如一體,它搭載了一顆200萬像素前置攝像頭,可用于自拍或者進行視頻聊天,成像效果同樣驚人。正中間是一塊分辨率為2048×1536的7.85英寸IPS顯示屏,顯示效果非常出眾。
海信VIDAA PAD側面
海信VIDAA PAD的邊框設計很有意思,是一種梯形的設計,讓人手持的時候很有手感。不僅如此,整機的按鍵和接口也很全面,機身的接口按鍵開孔主要集中在了機身頂部和底部。底部對稱的開孔為雙Box揚聲器,音質不錯。 其高速的處理器,平滑的視覺感,超薄的炫外觀,可謂真正做到了更高、更快、更強。
海信與小米的對比圖
海信VIDAA PAD不僅整體機身用料和做工都是頂級水準,最薄最清晰,在價格方面也讓我們感受到了海信的誠意,目前京東售價1299元,并且支持白條分期付款,值得購買。
熱銷產品: 蘋果iPad mini2
熱銷價格:2198元【購買入口】
蘋果iPad Mini2平板電腦配備了7.9英寸觸摸屏幕,分辨率為2048x1536,極其細膩。背板采用不銹鋼材質,磨砂的表面處理使得觸感更佳,邊角處的圓滑處理,頗具時尚美感。前置120萬像素攝像頭,后置500萬像素攝像頭,支持播放2060P視頻,支持錄制1080P視頻。蘋果iPad Mini2絢麗奪目的Retina顯示屏擁有超過 310萬的像素數量,強勁、節能的A7芯片采用 64位架構,令一切響應都異常靈敏。
iPad Mini2
蘋果iPad Mini2屏幕尺寸依然為7.9英寸,但分辨率提升到2048×1536,ppi高達326,使用2380毫安電池,續航能力約10小時。采用A7雙核處理器,運行iOS 7操作系統,極大的提升了性能。邊角處的圓滑處理,頗具時尚美感。
側面圖
雙手持握
蘋果iPad Mini2搭載了與iPhone 5s相同的64位A7處理器,同時也擁有了M7運動協處理器,性能大幅提升。該機還搭載了500萬像素主鏡頭,前置鏡頭仍為120萬像素,可以實現720P畫質的Facetime通話,相信廣大消費者們已經準備好掏腰包了。
熱銷產品 : 小米(MI)7.9英寸平板
熱銷價格:1699元【購買入口】
小米首款平板電腦Mi Pad(小米平板)。它搭載了7.9英寸顯示頻,有六色可選。外形與蘋果iPad非常相似,但是相比蘋果的單調色彩搭配,小米的青春靚麗色彩更是贏取了廣大萌妹子的心,相信男生們也準備好送各自的女神啦。
小米六色青春色彩
這款平板電腦屏幕分辨率為2048×1536,是由夏普和友達推出的全貼合視網膜屏。它搭載了2.2Ghz的Tegra K1四核處理器,是首款采用英偉達(Nvidia)處理器的平板電腦。
小米正面
小米平板擁有2GB內存、16GB存儲空間,并支持擴展到最高128GB。它還配備前置500萬、后置800萬攝像頭。
小米屏幕
如此簡單時尚,大氣優雅,性能速度兼具的小米平板,相信已經給大家帶來了新的購物方向,尤其是對于臭美的女性,拿著絢麗的外觀,很是奪人眼球啊。
熱銷產品: 酷比魔方(ACUBE)
熱銷價格:379元【購買入口】
優秀的顯示能力——TALK 7X搭載了一塊7英寸16:9比例的IPS材質屏幕,1024×600的分辨率雖然不高但可保證較低的硬件壓力需求與耗電量表現。
酷比魔方正面照
夠用的硬件性能——搭載聯發科MT8312芯片方案,Cortex-A7雙核CPU搭配Mali-400MP2 GPU,28nm工藝制程是高能低耗的很好保證。
平板背面
實用的通話設計——TALK 7X具備雙卡雙待能力,支持WCDMA+GSM網絡下的通話需求。并且機身上面帶有通話需求的一切要素,包括了聽筒、MIC、距離感應器、光線感應器等。
豐富的功能配置——聯發科方案的最大優勢就是高集成度,由此讓TALK 7X也擁有了藍牙4.0、GPS定位模塊、FM廣播等功能,特別是具備了GPS定位模塊能夠讓TALK 7X在無網條件下起到導航儀的作用,實用性大增。
7英寸的黃金尺寸,無論是雙手操作,還是單手握持打電話都沒有太大壓力。它具有優越的便攜性,既能在閑暇時光在咖啡店里播放電影,也能裝進兜里,隨時跟朋友收發信息,打電話。現在京東379元的售價實在是誘人,值得購買。
熱銷產品: 聯想LenovoS5000
熱銷價格:1188元【購買入口】
整個平板行業經過了半年時間的發展后,目前許多廠商都推出了更輕更薄工業設計更加出色的產品,聯想作為國內數一數二的科技產業巨頭自然不會落后于人,于是乎在今年下半年我們看到了聯想另一款通話產品——S5000。
S5000
聯想此次新推出的S5000共發布了兩個版本,一個是不具備3G通話功能的WiFi版本,另一個則是配備了單通信模塊的3G版本。
聯想S5000的外觀高端、大氣、上檔次,烏黑的IPS屏幕與四周黑色的邊框很好的融合在一起,看上去十分的渾然一體,WiFi版本在屏幕的上方有聽筒的設計,這讓我們在WiFi環境下使用微信等軟件時,依然可以用聽筒接收語音。
聯想正面高大上的外觀
為了讓機身整體的重量保持足夠輕便,聯想S5000的機身后殼采用的依然是塑料材質。不過雖然是塑料材質,但無論是質量還是烤漆的工藝都要比市面上采用塑料材質的其它品牌平板要優秀的多,細致紋理的處理也讓我們擁有十分出色的持握手感。這種輕盈的金屬材質不但可以讓機身變得更加的堅固,也可以保證產品出色的便攜性。
達 18 個月沒有更新的 iPad 系列,終于在今晚迎來了大更新。
作為喬布斯生前發布的最后一款主要產品,iPad 的確創造并定義了一個全新的設備類別。然而關于「生產力」和「愛奇藝」的爭議至今依然不斷。
今晚庫克在發布會上,再次隔空回應了喬布斯 2010 年對未來計算機的想象。
蘋果首次將自家最強芯片放在 iPad 系列中首發,讓 iPad pro 作為首款真正由 AI 驅動的蘋果設備,拉開這家科技公司擁抱 AIGC 浪潮的序幕。
這也是在告訴人們,即使 iPad 如今可能不是一款革命性的產品,但依然匯聚了蘋果最先進的技術,也是蘋果未來 AI 版圖內的重要拼圖。今晚這場發布會更是對 6 月 WWDC 最好的預告。
斷更一年半后,蘋果扔出了 iPad Pro 六年來真正意義上的「王炸」。
作為 iPad Pro 的門面,新款全系標配 OLED 顯示屏,前代采用的 LED / mini-LED 顯示屏開始退出歷史舞臺。
作為參考,前代 iPad Pro 11 英寸采用的是 LED 顯示屏,支持 P3 廣色域,最大亮度為 600 尼特;而 12.9 英寸 iPad Pro 采用的是 mini-LED 顯示屏,支持 P3 色域,最大亮度高達 1600 尼特。
得益于 OLED 顯示屏具備的自發光特性,轉投 OLED 陣營的 iPad Pro 能夠讓黑色顯示更加深邃,對比度極高,從而提供更為鮮艷和真實的色彩表現,暗部和低光下的細節也遠超前代 iPad。
iPad Pro 新 OLED 屏幕還采用雙層串聯結構,相較于傳統的單層像素結構,這種設計能夠顯著提升屏幕的亮度和耐用性。
更重要的是,這種技術通過增加額外的一層像素來分擔顯示負荷,從而減少了每個像素點的工作強度,能夠有效緩解傳統 OLED 屏幕上經常出現的「燒屏」問題,這對于延長 OLED 屏幕的使用壽命尤為重要。
AI 是今年蘋果打出的明面牌,如何實現 AI + iPad Pro 是擺在牌桌上的頭等大事。
新款 iPad Pro 直接在芯片選擇上「踩了一腳油門」,跳過蘋果目前最新的 M3 系列芯片,首發搭載由第二代 3 納米制程工藝打造的 M4 系列芯片。
M4 芯片的 CPU 速度比 M2 芯片快 50%,整體表現比如今的 iPad Pro 快 4 倍,并且首度支持光追。
同時,蘋果宣稱,其神經網絡引擎是有史以來最強大,運行速度每秒可達到 38 萬億次,是 A11 的 60 倍,其性能強大到足以傲視當今所有的 AI PC。
為了提高 iPad Pro 的散熱能力,蘋果還在外殼堆了石墨散熱,并在蘋果 Logo 的位置上覆銅。蘋果表示,這種設計與 M4 結合,使得 iPad Pro 的功耗達到 PC 級的四分之一。
搭載全新的神經引擎的 M4 系列芯片,還顯著增強 l AI 的能力。比如 iPadOS 能夠和相機實時聯動,直接掃描現實中的文檔,從而變成電子文檔。
比起前不久發布的「用于 AI 的全球最佳消費級筆記本電腦」,新款 iPad Pro 更稱得上蘋果首款真正由 AI 驅動的設備。
新款 iPad Pro 在尺寸上進行了微小的調整,將延續 9 年的 12.9 英寸拓展到了 13 英寸,真·一點點小改動。
另外,新款 iPad Pro 還對邊框做了一次成功的「微整形」,使得收窄后的正面視覺觀感更加清爽。由于 OLED 屏不需要背光模塊來提供屏幕的照明,新款 iPad Pro 在去除這一層結構后,整體厚度有所下降,從而成為蘋果有史以來最薄的 iPad Pro。
其中 11 英寸 iPad Pro 厚度從 5.9 毫米下降至 5.3 毫米;而另一個版本的厚度從 6.4 毫米下降至 5.1 毫米。
前置攝像頭的移動也是一個小亮點,現在新款 iPad Pro 在橫向方向下使用更為適宜,搭配全新發布的妙控鍵盤,雖說「里子」和筆記本還有著天壤之別,但「面子」屬實是有莞莞類卿那味了。
值得注意的是,新款 iPad Pro 最高存儲容量依然保持在 2TB,看完發布會的同事都忍不住表示,家里的 iPad Pro 似乎還能再戰幾年。
罕見不「擠牙膏」的 iPad Pro,也意味著售價的飆升。
蘋果官網顯示,11 英寸 iPad Pro 國行起售價為 8999 元、13 英寸 iPad Pro 國行起售價為 11499 元,其中 13 英寸 2TB 蜂窩標準玻璃頂配版售價為 21699 元。
近幾年平板的發展趨勢一直是越來越大,iPad Air 尺寸也來到了史上最大的 13 英寸,并且 iPad Pro 系列一樣,蘋果發布了兩種尺寸的 iPad Air。
其他方面 iPad Air 基本上延續了蘋果的傳統設計,但前置攝像頭也和 iPad 10、iPad Pro 一樣,轉移到了長邊上,還擁有更出色的立體聲音效果,可以說是中規中矩的升級。
新 iPad Air 也為我們帶來更多的顏色選擇,新 iPad Air 推出了藍/紫/星空灰/深空灰四款配色,讓它能夠更好地服務于專注「愛奇藝」的用戶。此前海報剛出的時候就有評論認為顏色或許會成為蘋果新 iPad Air 重點內容,目前來看確實如此,
除了外觀方面的改變以外,新 iPad Air 在性能方面也有一些提升。M2 作為上一代 M 系列芯片,不得不說相比 M3 提升要小得多,不過由此而來的是更低的成本,這對于很多價格敏感性用戶而言絕對是好事,也與屏幕一同成為了 iPad Air「等級森嚴」的證明。
不過從價格方面來看,新的 iPad Air 并沒有帶來太多實惠。11 英寸 iPad Air 國行售價 4799 元,13 英寸 iPad Air 國行售價 6499 元。
總的來說,新款 iPad Air 在保持其輕薄便攜的特點的同時,也擁有了更強大的性能和更豐富的功能,當然也更加「等級森嚴」,不過這卻讓 iPad Air 在更多不同的用戶群體中擁有新的生命力。
對于追求高品質輕量辦公及娛樂體驗的普通用戶而言,涵蓋更多配置的新款 iPad Air 毫無疑問,提供了更加多樣化的選擇。
對于這幾款新 iPad 的更新,在這里重新梳理一些重點,或許有助你更好地了解這幾款新品的特點和差異。我們很快也會為大家準備一份更詳細的 iPad 選購指南,敬請期待接下來的推送更新。
新款 iPad Pro:
新款 iPad Air
在此次產品升級之后,蘋果現在擁有多年來最清晰簡單,同時也是最等級森嚴的 iPad 產品線。
這從發布會預告的海報上都是 Apple Pencil 的圖案,可見蘋果對其重視程度之高。
而此次 Apple Pencil Pro 也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不少驚喜,首先就是首次搭載的振動反饋功能,不僅能帶來更接近真實紙筆的書寫體驗,還使得繪畫、繪圖等操作更加精準,讓用戶能夠更加深入地沉浸在創作中。
除此之外,為滿足不同形式與內容的創作需求,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Apple Pencil Pro 推出不同形態和功能的「筆尖」,通過輕捏手勢彈出工具盤,實現快速更換工具、線條粗細和顏色。
不過除了這些以外,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 Apple Pencil Pro 新增的一系列擠壓/旋轉手勢。
事實上,在第二代 Apple Pencil 中就已經出現了通過輕觸筆側平面切換工具的功能,但實際上筆部側面并沒有傳感器,這一操作僅僅是依靠筆尖的傳感器檢測的。
而新的 Apple Pencil 則在筆桿增加了全新的傳感器來檢測壓力,在保留現有手勢的同時,實現更多功能。
開發者還能對交互進行設置,激發更多創造力,讓這支筆擁有更多可能性,以更好地適應復雜多樣的繪畫等使用場景。
除此之外,Apple Pencil 3 還自帶了「查找」功能,幫助用戶輕松追蹤和定位丟失的 Apple Pencil,這個功能此前在 AirPods 上可謂備受好評,也確實對于這類小配件而言非常具有實用價值。國行 999 元的價格也使其更容易成為普通用戶的選擇。
事實上,無論是不同形態的「筆尖」,還是很有蘋果風格的多樣化擠壓手勢,都在試圖將 Apple Pencil 打造成為一款更加全面、更加專業的生產力工具。
既然是生產力工具體系,那么鍵盤也必不可少,一同發布的還有 iPad Pro 專屬 Magic Keyboard。
它采用鋁制外殼,更加輕便,還擁有更大的觸控板,能夠使 iPad Pro「看起來更像一臺筆記本電腦」,2399 元和 2799 元的價格也算中規中矩。
不得不說,無論 Apple Pencil 還是妙控鍵盤,都在為 iPad 增加砝碼,使其成為一種除電腦以外的新生產力工具形態,但卻比一般筆記本電腦更加輕便。如果 Pro 上面是 Max、Ultra,那這套圍繞 iPad、Apple Pencil 和 Magic Keyboard 的體系或許就可以被稱為「least」了。
在第一代 iPad 發布時,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曾表示,iPad 將是計算機的未來。
PC 和筆記本就像卡車一樣完成一些重型任務,而平板將是轎車,滿足大多數人的日常需求。
對于這種介于手機和 PC 之間的計算終端,喬布斯認為必須要在某些關鍵特性上比前兩者要明顯出色才能成立。
然而近 20 年來,智能手機無疑才是真正的大眾計算機。即便人們開始談論下一代計算終端,被想到的往往是 Vision Pro、Ray-Ban Meta,甚至一些不成熟的 AI 硬件,鮮少有人會提及 iPad 。
近幾年 iPad 系列的更新節奏也開始變慢,距離蘋果上一次更新 iPad 已經過去了一年半,這也是 iPad 自 2010 年面世以來最長的更新周期。
如今,蘋果最強的 M4 芯片首次搭載在 iPad Pro 上,也基本表明了蘋果對這款產品定位的態度,不再避諱可能和 Mac 形成的競爭,而是要在某些生產力場景提供 PC 級的體驗 。
在一些人看來,強到有點過剩的性能,或許也是蘋果為即將在 WWDC 發布的一系列 AI 更新在做準備。以蘋果對于安全和隱私的重視程度,大概率會有不少功能依賴端側的 AI 模型實現,這就離不開強大的芯片支持。
其實蘋果在 2015 年推出 iPad Pro 后,就一直想讓它成為媲美 PC 的個人生產力設備,哪怕會影響一些入門級 Mac 的銷量。
雖然 iPad Pro 對大多數普通用戶來說依然是「買后愛奇藝」的存在,對其生產力的質疑一直不絕于耳,但這幾年來 iPad Pro 的確在朝一個生產力工具靠近。
2018 款 iPad Pro 干掉 Home 鍵讓屏幕邊框更窄,率先將 Lightning 接口換成 Type-C ,兼容了更多設備,也為更多專業的工作流提供了基礎。
而蘋果將 iPadOS 從 iOS 獨立出來之后,開始在軟件交互上讓 iPad 與 iPhone 或 Mac 有了更高的區分度。
2020 款引入了 Magic Keyboard 和觸控板, iPadOS 13.4 既實現了光標精準地操控,又以手勢延續了多點觸控的直觀,平衡了 PC 和平板兩種交互形式。
iPadOS 16 上線的「臺前調度」的功能,以及對外置顯示器的優化支持,讓一些使用場景甚至與 Macbook Pro 這類個人「電腦」重合。
雖然平板和 PC 類似,整個市場這幾年已經很難有大幅的增長,但依然存在一些讓平靜湖面泛起漣漪的產品。
iPad 和其他平板產品,無法替代大多數現在以 PC 或 Mac 為主要生產力工具的需求,可總有一些需求無法被現在的 PC 很好地滿足。
文字工作者在外的輕辦公場景,大學和講座的筆記,攝影師戶外拍攝的實時修圖,設計師手繪插畫……喬布斯的話或許也沒錯,iPad 是一輛汽車,但它是一輛性能車或瓦罐車,它們注定無法像家用車一樣成為主流的代步工具,但卻滿足了一些用戶對駕駛樂趣的追求。
作為一個用戶,真正需要的不一定是顛覆式或革命性的產品,產品的多樣性也能讓這個世界更有趣一點。
本文由 超凡、 崇宇、 王萌合寫
#歡迎關注愛范兒官方微信公眾號:愛范兒(微信號:ifanr),更多精彩內容第一時間為您奉上。
愛范兒|原文鏈接· ·新浪微博
ntel去年在CPU方面頗為隆重地推出了全新的KabyLake,但是隨后Intel還低調地推出了并不被人所熟知的ApolloLake,它主要針對小型迷你機以及便攜式計算設備等低功耗應用場景,此前我們評測的昂達推出的首款筆記本電腦小馬41便采用了這款處理器。今天,我們將會為大家帶來昂達小馬系列的又一款產品,小馬11二合一平板電腦。
●這樣的外觀很昂達
香檳金目前已經成為了昂達的標準配色,從之前的oBook系列到如今的小馬系列,香檳金已經成為了昂達的一塊招牌,在國產平板電腦中相當有辨識度。當然小馬11也不例外,通體的香檳金配色延續了昂達此前的產品設計風格,同樣的金屬機身和偏硬朗的倒角工藝都顯得一如既往的美觀大方。
目前國產平板電腦在模具的選擇方面差異性并不大,有時不同品牌的兩款產品如果拋開顏色和Logo不看,你甚至難以分辨究竟他們之間有哪些不同。不過筆者細數了從2015年底至2017年初國產二合一平板電腦,單論外觀,國產平板電腦廠商在這一年中都獲得了不小的進步,此前從不在意細節處理的國產二合一產品如今在整體和細節上的把控都有了質的飛躍,某些方面已經有能力與國際一線品牌正面競爭。
小馬11機身接口一覽
當然本期評測的主角是昂達的小馬11,我們還是來聊聊它在設計方面有哪些獨到之處。首先在平板電腦部分,昂達并沒有一味地追求機身的輕薄,11mm的機身厚度為接口提供更多的空間。筆者曾經向某品牌負責人談起為什么你的產品接口設計不能多給用戶提供一些便利,對方直言由于機身厚度控制,內部沒有多余的空間來設計更多的接口,只能通過外接HUB等方式來進行拓展。昂達在這一方面顯然更加注重用戶的實際使用需求,而沒有過分追求那些超薄機身。
平板部分一個USB 3.0接口、一個TF卡插槽、一個Mini HDMI接口、一個3.5mm耳機接口、一個電源接口,外加鍵盤部分兩側的USB接口構成了小馬11所有的接駁端,日常使用筆記本電腦的朋友應該有體會,一般三個USB接口已經能夠滿足絕大多數的應用場景,外加一個視頻/音頻輸出的HDMI接口向投影儀或者電視輸出信號,工作中常用的不過如此。
小馬11采用了11.6英寸屏幕
11.6英寸的屏幕對于每天都看慣了桌面PC至少24英寸屏幕的人來說的確有些不適應,但是對比15.6英寸甚至17.3英寸的筆記本電腦來說,11.6英寸的昂達小馬11在便攜性方面可以說是完勝,即便一個非常小的背包也可以輕松裝下,而855克的重量同樣對比筆記本電腦在便攜性方面優勢明顯。
●誰說國產體驗差?
總有人帶著有色眼鏡來看待國產,誠然我們不能忘記在某一歷史時期國產品牌由于種種原因對于消費者帶來的巨大傷害,但是我們同樣要看到在國產廠商不斷進步的時代中一步步實現追趕超越的新國貨。
昂達小馬11擁有出色的應用體驗
經常有朋友對國產二合一平板電腦所用的CPU性能表示懷疑,不過隨著Intel核心性能的不斷提升,即便是在主打移動辦公和便攜的低功耗設備上也擁有可以令人接受的性能。相信很多用戶對于當年Intel的Atom系列還印象深刻,因為性能問題導致設備不時出現卡頓嚴重地影響了實際使用體驗。而小馬11采用了Intel最新的ApolloLake的N3450處理器,性能和功耗上都有著不錯的表現,外加4GB RAM,保證系統和應用的流暢運行不成問題。
Office在小馬11上策馬奔騰
對于日常所用的Office系列辦公軟件,筆者在實際使用中發現全新的Office 2016無論是在易用性還是流暢度方面都較此前的2013版本有著明顯提升,所以這里還是建議大家使用最新版本的Office軟件。使用過程中,筆者發現小馬11由于機身面積有限,所以鍵盤的設計略顯局促.可能是由于筆者前不久剛剛測試完小馬41的緣故,小馬41由于鍵帽尺寸較大,在輸入準確度方面與我們日常所用的鍵盤沒有什么差別,但是小馬11在輸入過程中筆者的錯誤率有所上升,不過好在適應一段時間后情況有很大改觀。在輸入手感方面,小馬11的鍵盤與眾多國產平板電腦相比相差不大,手感比較柔和,但是面積較小的觸摸板在使用時與傳統筆記本存在較大差異,用起來并不十分順手。
偏小的鍵盤和觸摸板需要一定的適應時間
至于編輯日常使用最多的圖片處理軟件Photoshop,小馬11能夠較好駕馭,不過11.6英寸的屏幕對于處理圖片來說并不算友好,不過外出臨時處理一些圖片什么的還是能夠很好勝任。1920×1080的分辨率在11.6英寸的屏幕上會讓PS的圖標變得非常小,如果實在看不清,別忘了將Windows可以將畫面以150%的比例放大,這樣看就舒服多了。
至于瀏覽網頁看看視頻什么的,當然不成問題,不過筆者這里還是要吐槽一下微軟的Edge瀏覽器,Edge瀏覽器的使用體驗實在是太過差勁,相比其他瀏覽器,體驗卡頓非常明顯,不過好在更換其他瀏覽器后,上網體驗便于普通電腦沒什么區別。
當屏幕開合到最大角度時容易發生后仰
當平板和鍵盤組合后,由于平板部分重量較大,所以當屏幕角度開到最大(約135°)時平置已經有些不太穩,比較容易出現“后仰”現象,在旅途中使用時很容易出現無法穩定放置的現象。這里筆者建議昂達可以考慮在鍵盤部分內置一塊電池來平衡配重,同時還能繼續延長設備的續航時間。不過這樣也會增加設備整體的重量,所以如何取舍也需要昂達認真考慮。
●喜聞樂見的跑分環節
又到了大家喜聞樂見的跑分環節,還是同樣的套路,筆者使用CPU-Z、國際象棋基準測試、3DMark、CINEBENCH R15以及AS SSD對小馬11的不同項目進行跑分測試,盡管跑分并不能完全反映一款產品性能,但它可以為大家提供一個可信的參考。
CPU-Z信息一覽
使用CPU-Z基準測試
國際象棋基準測試
CINEBENCH R15測試成績
3DMark測試
AS SSD磁盤讀寫測試
從跑分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小馬11雖然較此前采用Intel Atom Z8300處理器的oBook 10強上不少,但是其相較于Core M系列處理器仍存在差距,不過鑒于賽揚N3450在平衡功耗方面要比Core M做的出色,所以在滿足日常辦公需求的前提下提供更強的續航遠比更強的性能更具實際意義。
在續航測試中,筆者并沒有采用PCMark之類的跑分軟件,而是選擇循環播放一段在線720P視頻,屏幕亮度100%,音量10%,關閉節電模式狀態下,播放1小時50分鐘后剩余電量為50%,按此推算以這一標準進行視頻播放,小馬11的續航時間可以達到約4小時。當然我們很少會將屏幕亮度調整至100%使用,所以實際使用時續航時間會比這一時間更長一些。
●One More Thing
One More Thing是個什么鬼?這里是筆者需要重點說明的部分,盡管筆者手頭上并沒有對其進行測試,但這是昂達在2017年新品種重點突出的一項功能。可能有看過小馬41評測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沒錯,就是M.2固態硬盤拓展功能。
最大2TB M.2 SSD支持
SSD可以有效提升應用加載速度
在平板電腦中內置一個M.2插槽進行拓展,這也算是昂達的一個創舉了。筆者在評測時天真地認為小馬11與小馬41一樣,M.2插槽都在鍵盤部分,不過顯然這是一個無腦的判斷。小馬41作為筆記本電腦,其主板和芯片都集中在鍵盤部分,而小馬11則是以平板電腦的身份出現,M.2接口必然在平板部分無疑。當然筆者在拆解鍵盤部分時也頗為吃力,小馬11鍵盤部分拆解較為困難,并且腳墊下還有隱藏螺絲,卡扣設計也相當緊密,做工相當不錯。
雙頻WiFi網絡更加高效穩定
此外,2.4GHz+5GHz的雙頻WiFi為小馬11提供了更加高效穩定的無線網絡支持,此前曾有網友發帖稱國產平板電腦在網絡連接方面普遍存在問題,連接速度和穩定性方面都有缺陷。小馬11使用的雙頻WiFi可以有效提升網絡的接收效率,信號更穩定,傳輸速度也提升不少。
總結:
昂達小馬11在外觀方面追求更加精致和硬朗的風格,而實際使用則偏向于務實,在既滿足性能需求的前提下有能夠提供更長的續航時間。昂達在去年年底召開的新品發布會上表示要在2017年打造幾款真正讓消費者感到滿意的精品之作,小馬11無疑為昂達2017的精品路線開了一個好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