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4年6月3日,AMD正式發布全新的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該系列處理器一經發布就引發大家的廣泛關注,不止是因為它采用了全新的命名方式,更重要的是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帶來了三大架構(Zen 5架構、XDNA 2架構和RDNA 3.5架構)上的重磅更新。而且該系列處理器不僅具備當前最強算力的NPU,更完全符合微軟Copilot+PC標準,它的到來將開啟AI PC時代的新篇章。
7月28日,搭載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新品全面上市,那么這一代全新處理器的實際表現如何呢?《微型計算機》已經提前拿到首發測試樣機,我們一起來揭曉答案吧!
AMD在2023年初發布的銳龍7040系列移動處理器中首次加入了獨立的NPU,正式開啟AI PC時代,所以銳龍7040系列移動處理器算是第一代AMD AI PC處理器,NPU算力為10TOPS。2024年初,銳龍8040系列移動處理器上市,它在前代處理器的基礎上進行優化,其NPU算力提升60%到16 TOPS,被稱為第二代AMD AI PC處理器。28日上市的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則是第三代AMD AI PC處理器,它在CPU架構、NPU架構以及GPU架構上都進行了重磅更新。
● Zen 5 CPU架構:全面優化 IPC提升16%
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采用臺積電4nm生產工藝,CPU升級到Zen 5架構。這是是AMD重磅打造的新一代CPU架構,IPC性能再一次實現飛躍。
簡單來講,Zen 5架構主要有四大方面的提升,它們包括:加強分支預測的精確性,降低延遲;使用更寬的流水線和向量單元實現更高的吞吐量;通過更深的窗口尺寸設計來實現更高的并行度;以及加強對AI加速的支持。
相對于Zen 4架構,Zen 5架構中用于前端指令的指令帶寬、二級緩存到一級緩存、一級緩存到浮點運算單元的數據帶寬,以及與AI、AVX-512指令集相關的性能都有最高兩倍的提升。這些改進帶來的最終結果是:相比Zen 4架構,Zen 5架構的IPC性能平均提升多達16%。
根據AMD公布的數據,Zen 5架構在AI應用上的表現更出色,相對Zen 4來講,它在機器學習應用中的單核性能最高可以提升32%,而AES-XTS加密算法性能提升最高可以提升35%。
● XDNA 2 NPU架構:NPU算力暴漲至50 TOPS
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NPU采用全新升級的XDNA 2架構,帶來了AI性能和規格上的大突破。
與上一代XDNA架構相比,XDNA 2的AI引擎模塊從20個增長到32個,由于每個模塊具備兩倍的MACs、1.6倍的片上內存,同時支持Block Floating Point塊狀計算格式和增強的非線性支持,所以它的算力從之前的10 TOPS暴漲到50 TOPS,領先高通驍龍X Elite(45 TOPS)、英特爾Lunar Lake(48 TOPS)以及蘋果M4(38 TOPS),成為目前算力最高的NPU。
XDNA 2架構最多可以實現8個并發空間流,能夠更好地進行多任務處理,同時還有基于列的電源門控,和銳龍7040系列相比可以實現兩倍的能效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AMD加入對Block Floating Point格式的支持。這個格式既有接近8bit整數運算的高效性能,又有很接近16bit浮點運算的精確性。需要強調的是,得益于50 TOPS的NPU算力,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完全滿足微軟Copilot+PC的要求,能夠很好地支持微軟Copilot+PC帶來的AI功能,比如回顧(Recall)、實時字幕等。
● RDNA 3.5 GPU架構:GPU性能提升 能效提升
除了強大的Zen 5 CPU架構和XDNA 2架構,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整合GPU架構也升級到全新的RDNA 3.5圖形架構,提供Radeon 800M系列整合顯卡。
RDNA 3.5架構在RDNA 3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能效并提升了性能。RDNA 3.5架構的每瓦性能更強,主要體現在RDNA 3.5架構的紋理采樣率、矢量ISA的插值和比較速率是以前的兩倍。RDNA 3.5架構還改進了內存管理效率,包括改進原始批處理以減少內存訪問、采用更好的壓縮技術、優化LPDDR5內存訪問等。
根據AMD公布的數據,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54W)內置的Radeon 890M顯卡配合AMD Fluid Motion Frames技術,在1080p中等游戲設置下甚至可以大幅戰勝RTX 2050獨顯(60W)。
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家族目前有三個型號:銳龍AI 9 HX 375、銳龍AI 9 HX 370、銳龍AI 9 365。這里簡單介紹下AMD全新處理器的命名方式,首先“AMD銳龍AI”代表處理器的品牌;“9 HX”和“9”代表品牌的等級,目前只有銳龍AI 9 HX和銳龍AI 9兩個等級,之前的銳龍9、銳龍7、銳龍5等系列分類和HX、HS、H、U等后綴可能不再適用;后面的數字“3”和“7”代表銳龍AI處理器的代數及產品系列,目前是第三代銳龍AI處理器;最后的“0”代表具體的產品SKU。
7月28日,搭載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新品全面上市。我們在第一時間拿到的華碩靈耀16 Air就是首批上市機型之一。作為首發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新款高端輕薄本產品,華碩靈耀16 Air的實際體驗如何呢?
從產品的名字就能看出,華碩靈耀16 Air是一款超薄的16英寸筆記本。這臺機器由內到外都進行了全新設計,整體采用輕薄化設計,全金屬CNC一體成型工藝既帶來了穩固的結構,也讓機身變得更加小巧。作為一款16英寸的機型,這臺機器的重量輕至1.49kg,機身最薄處只有11.9mm,拿在手里能明顯感覺到非常纖薄,平時攜帶起來基本沒有負擔。
傳承華碩靈耀系列的經典外觀設計風格,這臺機器的A面很有辨識性——雪域白的整體配色加上A面標志性的幾何線條設計,讓人一看就知道是華碩靈耀筆記本家族中的一份子。另外,這臺機器的A面還采用了高科技陶瓷鋁材質,這是華碩投入4年時間研發出的最新成果,它有著類似陶瓷般的溫潤手感、紋理和使用壽命,不僅有著出色的顏值,還具備防污、持久耐用、堅固耐磨等特點。與其他金屬材質的輕薄本相比,華碩靈耀16 Air更典雅,更有時尚的味道。
華碩靈耀16 Air采用一塊16英寸的OLED華碩好屏,屏幕分辨率達到2880×1800。這是一塊影院級的高規格屏幕,支持最高1000000∶1的對比度,并通過DisplayHDR True Black 500認證,能夠顯示和播放高品質HDR內容。
此外,這塊屏幕還支持120Hz刷新率、0.2ms超快響應時間,具備10-bit色深,能夠顯示大約10億種色彩,峰值亮度達到550nits,出廠時經過逐臺精準調色,支持杜比視界,能夠帶來出眾的專業色彩和顯示效果。
同時,搭配智能環境光傳感器,這臺機器屏幕還能隨著環境光照自動調節亮度與色溫。而為了滿足用戶對專業色彩的需求,華碩靈耀16 Air還內置原生色域、sRGB、DCI-P3、Display P3等四種色域模式供用戶切換。實測在原生色域模式下,這臺機器的色域覆蓋面積達到99.9% sRGB、91.2% Adobe RGB、99.6% DCI-P3,表現相當出色。
華碩靈耀16 Air的屏幕頂部配備1080p IR紅外雙攝像頭,不僅能拍攝高清細膩的畫面,還支持多項AI人像處理功能、通過人臉識別登錄系統、自動暗屏等功能,對辦公人士很有幫助。
這臺機器的C面設計同樣簡約,白色背光鍵盤手感舒適,長時間打字不易疲勞。C面頂部采用了幾何格柵通風設計,通過CNC工藝加工的散熱孔有利于提升散熱效率,同時也能抑制灰塵和水進入筆記本內部。另外,這臺機器還采用7.1英寸超大觸控板,240Hz的觸控采樣率帶來了舒適的操作手感,而且對各種智能手勢的支持也大大提升了用戶的便利性。
華碩靈耀16 Air的機身雖然小巧輕薄,但是它的接口配置卻十分齊全。這臺機器配備一個SD卡槽、一個USB-A 3.2 Gen2接口、兩個USB4接口、一個HDMI 2.1 TMDS接口以及一個3.5mm音頻接口。顯然,這樣的接口設計不僅能滿足普通用戶的使用需求,也能滿足創作者的使用需求。
硬件配置方面,華碩靈耀16 Air首發搭載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AMD Radeon 890M顯卡。內存方面則板載32GB LPDDR5x 7500雙通道內存,從測試來看,內存的讀取速度達到86967MB/s,寫入速度高達101.51GB/s,延遲為113.8ns,這樣的表現很好地發揮出了高頻內存的實力,為整機強悍性能做足了保障。
我們拿到的測試機搭載一塊三星1TB PCIe 4.0 SSD,它在CrystalDiskMark 8.0.4中的順序讀取速度達到5062.67MB/s,順序寫入速度達到3874.9MB/s,這樣的表現能夠為用戶在加載軟件、拷貝資料時帶來疾速體驗。
華碩靈耀16 Air配備78Wh大容量電池,在“安靜模式”“最佳能效”“飛行模式”并且50%屏幕亮度、20%揚聲器音量、關閉節電模式的設置下,它在PCMark 10的“視頻播放”測試中取得16小時32分鐘的成績。這樣的表現非常出色,意味著平時帶著靈耀16 Air出門辦事,不用焦慮它的電量不夠用。
華碩靈耀16 Air搭載的是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這款處理器代號為Strix Point,采用臺積電4nm生產工藝,配備4個Zen 5核心+8個Zen 5c核心,組成12核心24線程。需要說明的是,AMD的Zen 5+Zen 5c的組合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大小核”架構,因為Zen 5c不是“能效核”,它只是采用了更緊湊的設計,但核心架構和Zen 5完全相同,IPC也完全相同。
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基礎頻率為2.0GHz,最大加速頻率為5.1GHz。這款處理器的默認TDP為28W,不過可配置cTDP范圍是15-54W,也就是說盡管在命名上沒有H、HS、U等傳統后綴的區分,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適用性也很強,既可以應用在游戲本、創作本中,比如華碩天選銳龍AI版游戲本;又可以應用在華碩靈耀16 Air這樣的超輕薄本中。
另外,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緩存容量提升到36MB,這是很大的提升,相比銳龍7 8845HS處理器的24MB來說,提升幅度達到50%,對比酷睿Ultra 7 155H(24MB緩存)同樣超越50%。
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整合了基于XDNA 2架構的AMD Ryzen AI NPU,NPU算力達到50 TOPS,處理器總算力最高達到80 TOPS。此外,這款處理器還內置基于RDNA 3.5架構的AMD Radeon 890M顯卡,其采用16組CU單元,顯卡頻率提升到2900MHz,新顯卡同樣支持AMD SmartShift MAX、AMD顯存智取、AV1硬件編解碼、光線追蹤、AMD FSR等技術。
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實際性能如何呢?搭載該處理器的筆記本的AI應用體驗如何呢?我們接下來通過華碩靈耀16 Air實測一番。
前文說到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適用性很強,可以用在游戲本中也可以用在超薄輕薄本中,而我們本次的測試樣機是超輕薄本華碩靈耀16 Air,受制于超薄機身,這臺機器的性能釋放保守,處理器在“全速模式”下的TDP為28W。
另外,因為不同筆記本廠商、不同機型、不同的性能調校模式,都會導致性能上的差異,所以就算是同一款處理器,在性能上也會出現“千機千面”的情況。因此本次測試的成績僅代表華碩靈耀16 Air的表現,并不代表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最高性能表現。盡管如此,我們的測試結果在搭載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超輕薄本市場中也很有參考意義。
為了更直觀地對比,除了28W TDP的華碩靈耀16 Air之外,我們本次還找來兩臺對比機型,一個是40W性能釋放的銳龍7 8845HS平臺,另一個則是同為28W TDP的酷睿Ultra 7 155H平臺。這三臺測試樣機都采用32GB LPDDR5x 7500/7467(酷睿Ultra平臺)雙通道內存,測試時都設置為最強性能模式。
●處理器基準性能測試
從處理器基準性能測試成績來看,銳龍AI 9 HX370處理器的表現非常亮眼。直面40W功耗的銳龍7 8845HS平臺,只有28W功耗的銳龍AI 9 HX 370平臺完全無所畏懼,它在CINEBENCH R23中得到單線程1917pts、多線程17239pts的成績,分別領先銳龍7 8845HS平臺大約11%和14%。在CINEBENCH 2024的多線程測試中,銳龍AI 9 HX 370平臺也有大約13%的領先優勢。畢竟這兩款處理器的最高頻率都是5.1GHz,然而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在單線程上最多仍然有大約11%的領先優勢,這就是全新Zen 5架構帶來的好處了,而且銳龍AI 9 HX 370平臺的功耗還更低,這確實是能效上的巨大進步。
對比同為28W TDP的酷睿Ultra 7 155H,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也展現出了極大的優勢,它在CINEBENCH R23的單線程上領先大約9%,在3DMark CPU Profile的單線程上的領先幅度更是達到夸張的12.55%。多線程方面,銳龍AI 9 HX 370在CINEBENCH 2024的多線程測試中取得了巨大優勢,領先幅度達到更夸張的28.92%;它在CINEBENCH R23的多線程測試中也有大約18%的領先優勢。
●實際應用測試
在x264視頻編碼測試中,銳龍AI 9 HX 370平臺對比銳龍7 8845HS平臺提升不大,但是在目前更高效率的x265視頻編碼測試中,性能優勢便展現出來。銳龍AI 9 HX 370平臺領先大約9%。在更依賴處理器多線程性能的7-Zip壓縮/解壓縮測試中,本來多線程性能就更強的銳龍AI 9 HX 370的優勢更大,在測試總成績中領先銳龍7 8845HS大約12%。
對比酷睿Ultra 7 155H,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在x264視頻編碼測試中的優勢為大約5%,不過在7-Zip和x265視頻編碼測試中,銳龍AI 9 HX 370完全碾壓對手,最大差距達到33%。這么大的差距相信用銳龍AI 9 HX 370去對標酷睿Ultra 9 185H也恐怕沒有什么問題。
接下來看看三個平臺在網頁瀏覽、3D渲染以及照片編輯等場景中的表現。不出意外,銳龍AI 9 HX 370平臺全面碾壓另外兩個對比平臺。與銳龍7 8845HS平臺對比,銳龍AI 9 HX 370平臺在V-Ray 5.0.20 CPU Benchmark中領先大約19%,在UL Procyon 照片編輯測試中領先大約17%,在WebXPRT 4中領先大約13%。
對比酷睿Ultra 7 155H平臺,銳龍AI 9 HX 370平臺除了在網頁瀏覽中的優勢不明顯之外,它在V-Ray 5.0.20 CPU Benchmark和UL Procyon 照片編輯測試中的表現可以說相當突出,分別領先大約39%和27%。
我們通過Blender 4.2軟件來手動渲染“BMW27”模型的圖片,看看兩個銳龍平臺完成渲染需要多長時間。結果顯示有著40W性能釋放的銳龍7 8845HS平臺耗時168秒,而僅28W性能釋放的銳龍AI 9 HX 370平臺耗時140秒,少用了28秒。由此可見,全新銳龍AI 9 HX 370不僅效率更高,能效也更好。
處理器部分總結來看,全新的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有著相當出色的性能和能效比,就算以28W TDP的性能釋放水平讓它可以輕松“入駐”在華碩靈耀16 Air這樣薄至1.1cm的超輕薄本中。即使如此,它也能迸發出強大的力量,遠遠領先于前代產品和競品。這也就意味著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到來為“高性能+超輕薄”的筆記本打開了新的發展空間。
● AMD Radeon 890M顯卡測試
再來看圖形性能。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內置基于RDNA 3.5架構的Radeon 890M顯卡,其配備16組CU單元,顯卡頻率提升到2900MHz。RDNA 3.5架構進一步優化了能效并提升了性能,那么Radeon 890M顯卡的表現如何呢?
在3DMark圖形測試中,酷睿Ultra 7 155H內置的英特爾銳炫顯卡總算扳回一城,它在在基于DX12、1440p分辨率的3DMark Time Spy中領先大約6%。不過在基于光追的3DMark Port Royal中,英特爾銳炫顯卡遠不如Radeon 890M,落后大約17%。看來Radeon 890M在玩游戲時,對光追性能的支持會更棒。
對比前代Radeon 780M顯卡,Radeon 890M在Time Spy和Port Royal中有著巨大的領先優勢,其中在Time Spy中的領先優勢達到19%。
3DMark跑分是一個理論測試,我們還是要通過熱門游戲來判斷真實游戲中的實際性能表現。可以看到在1080p分辨率之下,Radeon 890M顯卡在《守望先鋒“歸來”》中的表現最為突出,它在高畫質下的平均幀率達到112.88fps,領先Radeon 780M大約18%,領先英特爾銳炫顯卡大約54%。除了RDNA 3.5顯卡本身的性能提升,我們認為這還跟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的36MB大緩存有關系,畢竟《守望先鋒“歸來”》是個網游,游戲過程中數據會存在緩存中,從而降低訪問內存的次數,提高游戲的性能表現。當然,也不排除游戲本身對顯卡的優化帶來的影響。
除了《守望先鋒“歸來”》,Radeon 890M在另外多個游戲中的實際幀率也是完全領先Radeon 780M和英特爾銳炫顯卡的,雖說有的游戲領先幅度不算很大,但是這也表明RDNA 3.5架構確實帶來了圖形性能上的提升,不出意外的話,Radeon 890M又將獲得“最強集顯”的稱號。
D5渲染器是一款知名的通用渲染軟件,它利用DirectX光線追蹤技術在移動平臺上實現了強大而出色的渲染體驗。Radeon 890M顯卡支持光線追蹤技術,它在D5渲染器中會不會帶來更出色的表現呢?我們在D5渲染器中渲染一個8K圖片,最后Radeon 890M顯卡僅耗時348秒就完成了任務,而Radeon 780M顯卡耗時370秒,可見Radeon 890M的效率更高。
在AI PC時代,僅靠CPU和GPU強大的性能遠遠無法帶來更出色的AI使用體驗,必須加上AI PC時代的主角——NPU。對于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來說,正是Zen 5架構的CPU加上RDNA 3.5架構的GPU再加上XDNA 2架構的NPU,三大引擎協同才帶來了出色的AI體驗和整體使用體驗。
作為最早具備內建NPU的x86處理器廠商,同時也是率先通過NPU來驅動Windows Studio Effects的廠商,AMD已經與世界上絕大多數主流AI生態伙伴一起為超過100款應用提供AI加持的性能體驗。對于華碩靈耀16 Air搭載的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AMD內置了基于XDNA 2架構的新一代NPU,其算力達到50 TOPS,融合CPU和GPU的算力,平臺整體算力達到80 TOPS,完全為AI PC時代做足了準備。我們以華碩靈耀16 Air為例,帶大家簡單感受下基于新一代AMD AI PC處理器的AI體驗。
首先,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完全滿足微軟Copilot+PC的要求,所以可以隨時啟用微軟推出的Copilot+功能套件。不過微軟的這部分功能還沒在國內正式啟用,如果未來正式啟用這些功能,那么搭載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將是完全準備就緒的。以上圖片僅是示例。
另一個顯著的變化就是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NPU終于能在Windows任務管理器中呈現了,用戶能夠更便捷地查看NPU的實時使用情況。
另外,通過AMD與ISV的廣泛合作和深入協同設計,AMD攜合作伙伴為用戶帶來了多款好用的AI軟件,其中最重磅的有一個名叫“Amuse”的軟件。Amuse 2.0.0是一個集Stable Diffusion AI繪圖、文生圖、圖生圖于一身的軟件,它只是一個單一的安裝程序,安裝起來非常簡單,不需要額外下載任何依賴插件,“傻瓜式”安裝之后即可在電腦上快速啟動Stable Diffusion等AI繪圖應用。
我們知道類似Stable Diffusion這樣的AI繪圖軟件非常“吃”內存和顯存,在一些低配置的機型上,我們往往只能生成512×512分辨率的圖片,不能生成更大的分辨率的圖片。如何為用戶解決這個問題呢?AMD推出了基于NPU的AMD XDNA Super Resolution(超分辨率)功能。如果你在Amuse 2.0.0中打開該功能,那么在生成512×512的圖片的過程中,AMD XDNA Super Resolution會調用NPU幫你自動把圖片放大到1024×1024分辨率。就如上圖我們體驗的那樣,整個過程基本上是無感的。
由于銳龍AI 9 HX 370平臺具備強大的綜合算力,特別是GPU性能增強了,所以用華碩靈耀16 Air來完成文生圖的創作任務也十分輕松。我們在Amuse 2.0.0中通過SDXL模型生成一張512×512的圖片只需要2.2秒,生成效率能夠達到2.9it/s,整個過程相當快。
還有一個問題是,大多數集顯輕薄本都是共享顯存,在顯存不足的情況下用Stable Diffusion生成1024×1024之類的大圖片往往會報錯。華碩靈耀16 Air則不會出現這種問題,因為它的顯存大小支持手動分配,最高可以分配8GB給顯存。
手動分配8GB顯存之后,我們通過Amuse 2.0.0的SDXL模型來生成1024×1024分辨率的圖片時,重復生成數十次系統也不會報錯。
而借助Amuse Design功能,我們如果想要通過自主創作來生成圖片,只需要在Amuse Design中畫出一部分素材,本地大模型就能把圖片生成出來。
再一個是Camo Studio軟件,這個軟件支持基于AMD XDNA 2的NPU,能夠幫助用戶在視頻通話或者直播時增強視頻畫面效果。比如在“肖像”模式下,我們可以用手來制作表情符號,比如點贊、揮手等,它能實現的功能比Windows Studio Effects多得多。
最后一個需要介紹的AI軟件是Topaz Labs旗下的Gigapixel AI照片放大修復軟件。Gigapixel AI在最新發布的版本中引入了一種名為“Recovery”的Beta模式,這個模型主要在后端使用來Stable Diffusion來恢復圖片丟失的細節。我們用Gigapixel AI將一張512×512的圖片放大兩倍,最后執行下來,華碩靈耀16 Air耗時13分鐘23秒,雖然時間有點長,但好在放大后的效果還不錯,推薦有需要的用戶使用。
擁有全新命名方式的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對于AMD,對于PC市場來講都是一次超級重磅升級。縱觀AMD銳龍移動處理器的發展歷史,每次遇到這種跨越式升級的迭代,總會帶來驚喜,這次也不例外。
通過對全新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平臺的實測,我們確實感受到了Zen 5架構、RDNA 3.5架構以及XDNA 2架構三者合一所蘊藏的強大實力。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在多項測試中的表現不僅趕超了功耗比它更高的上一代產品,更以強勢碾壓的姿態將競品甩在身后。
更重要的是在新平臺上的AI應用體驗。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CPU+NPU+GPU”所帶來的超高算力,為AI應用體驗的提升打下了堅實基礎,也完全可以說是為AI PC的生態發展按下了快進鍵!相信在不遠的日子里,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AI軟件和應用場景,充分發揮AI PC的潛力,用戶的AI應用體驗將變得觸手可及。
搭載AMD銳龍AI 9HX 370處理器的華碩靈耀16 Air僅僅是一臺定位超薄的AI筆記本,它尚且能發揮如此強大的力量,那么在正常厚度的性能本或者在內部空間更大的游戲本上,留給我們猜想的性能空間就更大了。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或者說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性能上限又在哪呢?
無論如何,AMD今天已經率先出招,現在壓力已經給到競爭對手。想要嘗鮮一臺綜合實力出眾的超輕薄本嗎?這個夏天,采用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產品真的值得關注!
為一款搭載了高通驍龍835處理器的筆記本產品,華碩暢370有著超長的待機、輕薄的機身以及可以360°折疊的觸控屏幕,既是筆記本,也是平板電腦。經過之前的評測,我們對這臺電腦的性能特性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今天,我們對華碩暢370進行一次拆解測評。
這就是我們今天要拆解的產品:華碩暢370驍龍筆記本。首先我們先關機,做拆機前的準備,斷開電源線,準備拆機。
華碩暢370驍龍筆記本拆解比較容易,后蓋一共有十根螺絲,四根短螺絲,六根長螺絲,不過螺絲并不是普通的十字花螺絲,是一種特殊的六邊形螺絲。
拿掉螺絲后我們沒辦法直接掀起后蓋,需要用一根撬棒從邊緣撬動后蓋,后蓋與機身連接處有一圈卡扣,用來卡住后蓋,這次拆解我是選擇了右下角后蓋邊緣使用塑料撬棒進行撬動。
后蓋掀起之后另一面是這樣的,銀色金屬薄片的部分對應的位置是散熱管,主要的作用是增強散熱效果,畢竟這款筆記本采用的無風扇散熱設計。
移除后蓋后,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電池、散熱管、均熱板、主板、副板以及其他線路。可以看出華碩對這臺電腦的內部設計非常嚴謹,元器件分布很合理,展現出華碩精湛的工業設計。雖然沒有散熱風扇,但是有一塊散熱組件覆蓋在主板的核心部件上,這一設計也有賴于驍龍835芯片較低的功耗和較低的發熱。
首先我們拆下散熱銅板,一共六顆黑色的小螺絲把這款散熱管、均熱板固定在主板上,拆下的時候要十分小心,螺絲很小,容易丟失。拆下之后可以看到散熱管、均熱板與驍龍835芯片接觸的位置上有著一層導熱硅脂,其他芯片都隱藏在金屬保護罩下面,稍后我們會拆下金屬保護罩,來看看這下面的芯片都有哪些。
下一步我們來移除電池,首先我們需要將電池與主板的連接分離,然后我們移除用來固定電池的九顆銀色小螺絲,同樣是很小的螺絲,拆下后需要小心的保存。在移除電池前,我們需要掀開電池中間的貼紙,將貼紙下的線路從電池外殼上剝離,同時需要把電池左上角那塊固定貼紙移除,電池下方黑色的線路也需要從電池上移除,這樣我們就可以把電池從機身上移出。
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塊52Wh的鋰電池組,作為一款13.3寸的輕薄筆記本,52Wh的電池所能帶來的續航時間是從電池大小上就能直觀感受得到的,至少14小時的續航能力這款電池是功不可沒的。
接下來我們來移除主板,移除電池前我們需要將左右兩側的屏幕連帶從主板上拆除,并將下方的三個連帶和四顆同樣細小的螺絲移除。然后我們可以取下主板,我們可以看到,這是一塊“L”形的主板,上圖是已經移除掉金屬保護罩的主板。
主板最右側是兩個USB3.0接口以及DCIN電源插口,中間區域去掉三個金屬保護罩所露出的芯片中,涂著硅脂的是集成了8GB內存的驍龍835芯片,驍龍芯片右側的則是電源管理芯片,下方貼著白色標簽的則是三星的256GB的內存芯片。
最后我們來拆下機身左側的副板,在拆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這款副板上貼有一張粘性較強的固定貼紙,需要小心的揭下來,固定這塊副板的螺絲并不多,只有四顆螺絲固定著。
這塊副板上面上分別是3.5mm音頻插口、HDMI接口以及Micro SD卡和Nano SIM卡的插槽,華碩暢370可以使用SIM卡連接互聯網,Micro SD卡最大支持256GB拓展,可有效拓展機身內存。
至此這臺華碩暢370驍龍筆記本的拆解就告一段落了,從這次拆解我們可以看出,華碩此次推出的這臺驍龍核心筆記本做工優良,優秀的工業設計在這次拆解中得以體現,整機可維修性較高,維修難度較低,是一部值得信賴的高性能、長續航的輕薄筆記本產品。■
本文編輯:陳虹宇
關注泡泡網,暢享科技生活。
代軍事行業需要使用高性能電腦進行大量的數據采集和處理工作。在這種背景下,DTG-D177-WQ370MA三屏便攜式筆記本電腦成為了軍事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它擁有三屏設計、三個網口和高速處理器,可以滿足多設備聯網需求和處理各種復雜任務的需求。如果你需要一款高性能的三屏筆記本電腦來滿足你在軍事行業的工作需求,那么DTG-D177-WQ370MA是一個非常值得推薦的選擇。
一、外觀介紹
類型:三屏便攜式筆記本電腦
尺寸:430mm,340mm,213mm,重約18KG
屏幕:17.3英寸*3
整機顏色:黑色
材質:采用鋁鎂合金機身,機殼堅固可靠,機身四周八角具有護角,防撞膠墊厚實
二、性能介紹
系統:Windows 10、Windows server 2016CentosUbuntu
CPU:酷睿8/9代處理器
芯片組:Q370芯片組
內存:64G內容,4*288pin DDR4
三、端口介紹
DTG-D177-WQ370MA軍用電腦是一款功能強大的設備,它配備了豐富的接口,可以滿足軍事行業數據采集和處理的各種需求。該電腦擁有以下接口:
●USB接口:6個USB 3.1 Gen 2接口、2個USB 2.0接口、4個內置USB 2.0接口和1個內部TYPE-A接口,方便連接各種外設。
●COM接口:10個COM接口,其中2個支持RS232/422/485協議,8個支持RS232協議。
●其他接口:1個并口、1個PS/2接口、1個VGA接口、1個HDMI接口、2個DP接口和3個音頻接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DTG-D177-WQ370MA還配備了3個Intel千兆網口,可以滿足多設備聯網和高速數據傳輸的需求。這些強大的端口功能使得DTG-D177-WQ370MA成為軍事行業數據采集和處理的理想選擇。
四、拓展介紹
DTG-D177-WQ370MA是一款軍用電腦,除了豐富的端口功能外,還具備靈活的PCle插槽組合。該電腦配備了3個PCle x16插槽(分別為PCle1、PCle2和PCle3),支持多種插槽組合,包括:
●1個PCleX16插槽
●2個PCleX1插槽和2個PCleX4插槽的組合
●2個PCleX8插槽、2個PCleX1插槽、2個PCleX4插槽的組合
●1個PCleX8插槽、2個PCleX1插槽、4個PCleX4插槽的組合
五、應用行業
這款三屏筆記本電腦主機電腦產品在機器視覺、深度學習、缺陷檢測等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機器視覺是現代工業中不可或缺的技術之一,可以用于自動檢測、無人駕駛、安防監控等領域。而深度學習則是機器學習的一個分支,能夠通過模擬人類大腦的神經網絡結構,實現復雜的圖像識別和分類任務。缺陷檢測則是通過對產品表面進行圖像分析,檢測出其中的缺陷,以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