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于AMD銳龍6000系列移動處理器的筆記本已經開始在市場中熱賣,產品型號也在逐漸增加,給玩家的選擇變得更加豐富。華碩旗下天選3代銳龍版以其獨特的二次元風格外觀、出色的性能釋放、散熱設計與規格配置,獲得了玩家的一致認可,再加上特別突出的性價比,讓它成為了銳龍6000游戲本中的爆款甜品。之前我們已經針對天選3銳龍版做過不少應用測評,而這一系列中還有一款“高刷大屏”成員天選3 PLUS,它的銳龍版使用體驗到底爽不爽呢?和我們一起來看看!

    高刷大屏加持,銳龍游戲本中的超大杯誘惑

    規格參數

    處理器:AMD銳龍7 6800H

    顯卡:RTX 3060/6GB GDDR6

    內存:DDR5 4800 8GB×2

    硬盤:M.2 NVMe 512GB(PCIe 4.0)

    屏幕:17.3英寸/360Hz/FHD/100% sRGB

    網絡:Wi-Fi 6/藍牙5.2(雙頻)2×2

    電池:90Wh

    適配器輸出功率:240W

    機身重量:2.5kg

    參考價格:8499元(日蝕灰)

    華碩天選3 PLUS銳龍版之所以相比天選3多了一個“PLUS”,當然就是因為它配備的17.3英寸360Hz高刷大屏了。對于游戲玩家來講,大屏游戲本不但提供了更寬廣的視野,也意味著鍵盤區域更寬敞,操控無需縮手縮腳。這塊屏不但擁有360Hz高刷新率,也具備100% sRGB色域與75.35%的Adobe色域表現,3ms響應時間能給玩家提供更流暢的動態畫面效果,而DC調光也避免了屏幕閃爍對眼睛的傷害。

    外觀方面,天選3 PLUS當然就是天選3的“放大版”,整體的二次元風格濃厚,同時也保持了出色的質感。先來看看主要的硬件配置,處理器方面當然是采用了當前“人氣之王”AMD銳龍7 6800H,采用6nm領先制造工藝和全新優化的 ZEN3+ 架構,能效比相對上代ZEN3的銳龍5000進一步提升,8核16線程,最高加速頻率4.7GHz,內置的RDNA 2架構Radeon 680M集顯性能超越入門獨顯。雖說天選3 PLUS本身配有RTX 3060獨立顯卡,但在一些只能依靠電池供電的使用場景下,切換到核顯既能滿足流暢運行電競網游的需求,也能提供更長的續航,所以對于銳龍游戲本來講,集顯也是很有實用價值的。當然,天選3 PLUS也提供了“雙顯三?!惫δ埽谧詭У膴W創智控中心軟件中即可實現獨顯模式、混合模式和集顯模式的快速切換。

    功率輸出部分,天選3 PLUS銳龍版搭載的銳龍7 6800H默認45W輸出,最高輸出可達80W,RTX 3060顯卡也是140W的滿血版。因此從性能上限來講,天選3 PLUS銳龍版已經是這個組合的“全力輸出版”,性能沒有半點縮水。此外,玩家也可以在奧創智控中心軟件中手動設定處理器與顯卡的功率輸出水平,這一點和之前測試的幻14 2022、天選3一樣,就不再贅述了。筆記本配備90Wh大電池,進一步增強了不插電玩游戲的續航能力。

    其它硬件配置部分,天選3 PLUS搭載了兩條DDR5 4800 8GB內存組建雙通道系統(最多可升級為32GB×2),通過支持DDR5內存,帶寬和頻率都相對DDR4有了明顯提升,這一點也是全體銳龍6000游戲本的優勢所在。存儲方面,銳龍6000移動平臺支持PCIe 4.0,自然就搭配了PCIe 4.0的NVMe SSD,我們這一款是512GB的版本,筆記本也預留了PCIe 4.0 M.2插槽供玩家擴展,兩條M.2插槽還可以組建RAID 0。

    作為17.3英寸的“超大杯”游戲本,天選3 PLUS自然擁有更大的散熱空間,它配備了升級版的冰川散熱系統,具備4個出風口和5條熱管,兩個ArcFlow絕塵風扇,保持靜音的情況下提供更好的散熱效果。

    鍵盤方面,天選3 PLUS配備RGB炫彩影刃鍵盤,WASD鍵帽采用高亮透明材質,支持多種RGB炫彩燈效,自帶數字小鍵盤,按鍵采用Overstroke技術提升響應速度,1.7mm舒適鍵程,操控更流暢。接口部分,4個USB接口全部是3.2標準,并且提供了兩個Type-C接口,其中一個支持DP 1.2獨顯輸出,可以說是毫無短板。

    接下來就看看這款“超大杯”銳龍游戲本的實際表現吧。

    滿血性能全能通吃!全大核銳龍7 6800H不同凡響

    為了發揮全部性能,我們在奧創智控中心中將筆記本設置為“增強模式”,從而讓處理器和顯卡的輸出功率上限都達到最高。此外,我們也將顯卡輸出設置為獨顯模式,保證獨顯直連顯示器。

    奧創智控中心中可手動設定處理器功率輸出上限為80W

    天選3 PLUS銳龍版PCMark10總分高達7080,在性能本中也相當突出

    之前我們已經針對天選3搭載的銳龍7 6800H進行過測試,天選3 PLUS擁有更大的散熱空間,因此性能輸出就更無壓力了。從實測成績來看,6800H性能相對上代產品5800H以及競品,都有明顯的優勢。從奧創智控中心也可以看到,天選3 PLUS搭載的銳龍7 6800H功率輸出上限可達80W,所以性能釋放部分是無需擔心的。

    作為游戲本,當然游戲性能是大家最關注的部分。AMD銳龍7 6800H采用ZEN3+架構,IPC效率進一步提升,再加上增加了對PCIe 4.0的支持,所以能更好地支持新一代顯卡,搭載目前任何一款GPU都堪稱“門當戶對”,不會拖累顯卡的發揮。從基準測試來看,銳龍7 6800H完全HOLD住了140W的RTX 3060獨顯,測試分數在同顯卡游戲本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由于天選3 PLUS提供了一塊FHD分辨率的高刷屏,而1080P分辨率游戲對RTX 3060顯卡的負載是比較輕松的,所以這就更考驗處理器的數據處理能力了,處理器具備更高的IPC才能提供更高的游戲幀率。從實測來看,銳龍7 6800H確實沒讓我們失望,即便是最高畫質,也可以讓主流的幾款3A游戲大作保持60fps甚至是80fps以上的流暢幀率,而電競網游《CS:GO》更是跑到了379fps的極高幀率,和360Hz高刷屏搭配正好可以享受絲般順滑的操控體驗。

    在之前的發布會中,AMD也介紹過銳龍6000游戲本得益于極高的能效比和出色的電源管理甚至可以在僅使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提供流暢的游戲體驗,所以我們也想看看天選3 PLUS不插電的游戲體驗如何。實際使用中,拔掉充電器,天選3 PLUS可選的最高輸出模式就從“增強模式”變成了“性能模式”,我們測試了性能模式和靜音模式還有Windows自帶的最佳能效模式,三者的游戲幀率相差并不大,但性能模式的表現依然是最強。同時,我們也發現在僅使用電池供電的情況下,天選3 PLUS依然可以讓《孤島驚魂6》這樣的3A大作跑出60fps以上的平均幀率,看來AMD所言非虛,銳龍6000游戲本果然可以不插電暢玩3A大作。同時,在幾乎滿血輸出的性能模式下一直運行《孤島驚魂6》,天選3 PLUS的續航時間也可以接近70分鐘,這已經讓我們很滿意了。

    銳龍7 6800H號稱“大核配大顯”,內置了AMD Radeon 680M集顯,6nm RDNA 2架構相對上代Vega集顯做到了性能翻倍,搞定熱門電競網游毫無壓力。雖說天選3 PLUS已經配備了獨顯,但玩家如果出門在外不方便插電卻又想和朋友開黑的話,用奧創智控中心切換到集顯模式無疑是個好辦法。從實測來看,僅靠電池供電,Radeon 680M也可以讓《CS:GO》跑出超過120fps的平均幀率,達到了電競級流暢度,而一直運行《CS:GO》對戰,續航時間也達到了90分鐘左右,可見銳龍7 6800H的能效比真的非常驚人。

    雙考情況下,處理器最終輸出功率保持在42W出頭,顯卡則保持在137.5W的水平

    最后來看看考機的情況。我們使用Cinebench R23對處理器進行考機,用FurMark對顯卡進行考機??梢钥吹?,處理器爆發期峰值功率為71.664 W,隨著時間推移最終來到42.436 W,基本符合默認45W輸出的設定。而顯卡最高輸出功率則為137.5W,也符合140W功率的設定。當然,實際使用中并不會頻繁出現處理器與顯卡同時滿載的情況,具體的功率分配會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變化。此外,不得不說銳龍6000系列的游戲本在表面溫度控制方面的優勢確實明顯,由于整體能效比有優勢,再加上華碩冰川散熱系統的強大散熱性能,即便是滿載考機,天選3 PLUS銳龍版的C面鍵盤區域都不會特別熱,這也就意味著玩家長時間玩游戲也不會因為鍵盤區域過度發熱而影響體驗。

    總結:

    銳龍6000游戲本中的“超大杯”甜品,高性價比游戲利器值得入手!

    先說結論,“懂性能,選銳龍”,天選3 PLUS銳龍版對于喜歡高刷大屏幕游戲本的電競玩家來說絕對是值得入手的高性價比游戲利器。它毫無短板的規格配置、通吃1080P高畫質3A游戲的強大性能以及可控性極高的智控功能樣樣都是拿得出手的賣點。之所以天選3 PLUS銳龍版能提供如此出色的體驗,當然是因為它搭載了采用6nm制造工藝及ZEN3+架構的銳龍7 6800H處理器,極高的能效比和IPC保證了游戲的流暢度,同時也真正實現了“不插電”流暢運行游戲大作的功能,電競網游玩家甚至可以在任何地方打開筆記本和朋友開黑。

    總之,如果你要尋找一款性能足以通吃主流游戲大作,并且能夠提供360Hz級別高刷、高幀率電競游戲體驗的高性價比大屏游戲本,那么天選3 PLUS銳龍版可以說是當下最佳選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目前6·18大促期間,AMD游戲本也有大幅度的優惠活動,像這款銳龍7 6800H/RTX 3060/16GB+512GB的天選3 PLUS銳龍版,京東秒殺價僅為8499元,想要的朋友可以趕緊下手,最近AMD銳龍7 6800H游戲本可以說是非常搶手,真的是手慢無噢!

    兩年輕薄本一直在朝著兩個方向迅速發展,一是機身厚度越來越薄,部分機型已經邁進了10mm大關,二是當初驚艷的窄邊框逐漸成為標配。這兩方面的利弊我們暫且不表,但輕薄本似乎都存在著同樣的問題,那就是性能夠用但不夠強勁,尤其是顯卡方面,幾乎都是采用的核心顯卡方案。有沒有一款機身夠薄、擁有窄邊框,同時能夠運行主流游戲的輕薄本呢?搭載了獨立顯卡的華碩U4000U就是這樣一款機器。

    整體外觀上,可以說華碩U4000U很好的延承了華碩的經典設計,包括A面的同心圓發絲紋處理、轉軸設計及四周邊緣的弧線走勢,這種外觀延續做法的前提是之前的設計是被市場所認可的,很顯然華碩的經典設計是非常成功的,體現在U4000U上就是,該機外觀靚麗時尚,搭配玫瑰金機身更顯可愛。

    整機延承了華碩的經典設計

    外觀靚麗時尚

    在機身材質方面,除底部外,該機其余部分均采用的是鋁合金材質,兼顧輕盈。雖然同為鋁合金材質,但A面和C面的處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風格。A面采用了金屬一體化成型技術,比較扎實。同心圓發絲紋處理在光線的反射下能清晰看到紋路的走向,配合玫瑰金的配色,視覺上有一種美麗時尚之感。

    同心圓發絲紋處理

    機身為鋁合金材質

    C面的處理則更加照顧到觸感上的體驗。其表面進行了比較細膩的噴砂處理,視覺上會有比較強的細微顆粒感,但手感上卻十分細膩光滑,不易沾染指紋。而且C面的一體性做的非常不錯,即使是鍵盤位也依然是一體化設計,給人一種扎實之感。

    C面表面進行了比較細膩的噴砂處理

    在輕薄方面,由于該機搭載了獨立顯卡的原因,所以輕薄化上相比沒有獨立顯卡機型優勢不大,但在厚度和重量方面依然控制的不錯。首先是重量方面十分優勢,僅有1.4kg,要知道很多13.3英寸的輕薄本(該機為14英寸)重量也在這個范圍左右;其次是厚度,由于獨立顯卡的散熱模組原因,該機厚度為18.85mm,依然處在輕薄本的范疇內。

    厚度和重量控制的不錯

    玫瑰金配色

    從外觀設計上我們可以看出,該機試圖在輕薄本的的市場做出一些差異化來,很明顯該機的切入點是游戲性能。通過犧牲了部分機身厚度來換取游戲性能的做法是否能獲取市場,我們目前還不得而知,但即使如此,該機在外觀設計、輕薄設計上依然做到了輕薄本應該有的成績,從一點來看,華碩U4000U表現非常不錯。

    相比外觀設計,該機的窄邊框可能更讓人覺得驚艷。初次接觸該機的時候,你可能會覺得這是一臺13.3英寸的筆記本,事實上,這是一臺標準的14英寸筆記本。之所以能做到將14英寸的筆記本塞進13.3英寸的機身內,主要得益于采用了窄邊框設計。

    6mm窄邊框設計

    窄邊框設計讓14寸機身只有13寸大小

    該機左右邊框的寬度僅有6mm,不及小拇指寬度的一半。窄邊框設計讓屏幕在顯示內容的時候有一種無邊際的視覺感受,這種感受不是單純提高屏幕尺寸所能得到的。除了窄邊框外,該機的屏幕素質也非常不錯,通過軟件Spyder5測試可以看出,該屏幕色域達到了97%的sRGB、73%的NTSC,色彩漂移控制的非常出色,屏幕亮度最高能達到376尼特,從測試數據上看這是一塊非常出色的屏幕。

    Spyder5測試數據

    屏幕實際顯示效果

    屏幕參數方面,該機屏幕為14英寸的IPS全高清顯示屏,物理分辨率為1920×1080,像素密度達到了每英寸276像素,顯示效果非常清晰。實際觀感上,該機屏幕色彩還原準確,可視角度比較大,并未出現漏光現象,是一塊綜合素質極佳的屏幕。同時該機還有光線感應裝置,能夠根據環境光自動調節屏幕亮度,非常人性化。

    背光鍵盤

    觸控板特寫

    鍵盤方面,按鍵采用了扎實的剪刀腳設計,鍵程1.6mm,能夠提供比較優異的打字體驗。該機鍵盤單個鍵帽面積比較大,按鍵也比較輕柔,反饋迅速跟手。同時鍵盤為背光鍵盤,亮度3檔可調。綜合來看,由于機身厚度原因,該機的鍵盤在輕薄本當中算是非常優秀的了。該機觸控板表面由一塊透明的玻璃版覆蓋,從而形成一種透徹的視覺感受,觸控時仿佛浮在上面一樣。在觸感上比較光滑,有類似觸摸到皮膚的感覺,比較舒服。左右按鍵比較輕柔,聲音清脆。

    接口布局

    與著名音響廠商Harman Kardon合作

    接口方面,該機左側分別為電源接口、USB3.0、HDMI、Type-c接口、耳麥;右側分別為2×USB2.0、SD卡插槽,接口數量和種類上都比較齊全。音響方面,該機喇叭位于機身前方兩側,聲音表現比較洪亮,中高音表現出色,這與著名音響廠商Harman Kardon的合作有很大關系。

    雖然為輕薄本定位,但該機依然搭載了NVIDIA GeForce 940MX獨立顯卡,該獨顯雖定位中低端,但對比核顯依然有數倍的提升。那華碩U4000U的圖形表現如何,我們通過理論測試和實際游戲體驗兩個方面進行深入了解。

    GPU-Z截圖

    從GPU-Z截圖中我們可以看到,這顆GPU的流處理器為384個,64bit顯存位寬、采用2GB DDR3顯存,核心頻率1122MHz。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塊顯卡的理論性能表現。

    3DMark 11的Performance模式得分

    我們使用3DMark 11對該顯卡的理論性能進行測試。通過在3DMark 11的Performance模式下測試可以看到,GT940MX的分數達到了P2393,圖形得分為2305,這個分數足以滿足目前主流網游的硬件要求。為了印證對這塊顯卡的定位,我們通過運行目前比較主流的網游《英雄聯盟》進行實際游戲體驗。

    《英雄聯盟》是當今世界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網絡游戲之一,受到了許多游戲玩家的追捧,每年與其相關的大型賽事也是層出不窮。本次測試我們將采用《英雄聯盟》的最高畫面設置,來測試一下GT940MX的具體表現。

    《英雄聯盟》畫面設置

    在《英雄聯盟》的畫面設置中,我們選擇1080P全高清分辨率,然后將圖形設置為最高,同時關閉垂直同步??梢钥吹皆诔跏籍嬅鏁r,畫面幀數能夠穩定在125幀左右,游戲表現非常流暢。

    游戲初期125幀

    游戲中能夠維持在95幀以上

    大規模團戰也依然能夠維持在80幀以上

    在整個的游戲運行過程中,我們能夠明顯感受到GT940MX的性能,大部分時間都能夠維持在100幀以上,小規模團戰幀數會降到95幀左右。整個游戲已經運行了30分鐘以后,即使大規模團戰也依然能夠維持在80幀以上,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輕松應對了。由此可見華碩U4000U的游戲性能還是毋庸置疑的,能夠應對絕大多數的主流網游。

    華碩U4000U配置了英特爾酷睿i5-6200U處理器,4GB DDR4內存,硬盤方面該機配備了256GB的SSD固態硬盤,顯卡方面則是采用NVIDIA GeForce 940MX獨立顯卡。下面通過詳細測試來看看整機的實際性能表現。

    整機硬件配置詳情

    從AIDA 64 CPUID可以看到本機搭載的英特爾酷睿i5-6200U處理器,基于14nm制程,核心代號為Skylake-U,采用雙核心四線程設計,默認主頻為2.3GHz,支持睿頻至2.8GHz,3級緩存3MB,TDP為15W。

    CPU詳情

    處理器性能方面我們采用三款同系列測試軟件CINEBENCH對其性能測試,得出的結果僅供參考。首先是CINEBENCH R10的測試結果,該處理器獲得單核5745分,多核12775分;在CINEBENCH R11.5測試中,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3.20pts,單核心1.16pts;最后在CINEBENCH R15測試中,該處理器多核心獲得280cb,單核心117cb。處理器單項測試結果表明該處理器定位于移動平臺處理器中高端型號。

    CINEBENCH R10測試數據

    CINEBENCH R11.5測試數據

    CINEBENCH R15測試數據

    固態硬盤對體驗的提升有目共睹,該機搭載了256GB固態硬盤,通過AS SSD Benchmark測試可以看到,該機所搭載的固態硬盤的讀取速度為493MB/s,寫入速度為315MB/s,硬盤整體表現不錯。

    固態硬盤測試結果

    續航方面,我們通過PCMark 8對產品續航進行了評估,測試項目為Work accelerated。整個測試過程采用系統默認設置,亮度為75%并打開連接網絡,整個過程未進行人為干擾。最終該機續航成績為5小時3分鐘,這在輕薄本里已經算是非常不錯的了。

    PCMark 8電池續航測試成績

    我們還采用了PCMark 8對產品的整體性能進行了評估,性能部分測試項目為Home accelerated,其主要包括Web瀏覽、文字處理、圖片處理、視頻處理、游戲等幾個方面,貼近用戶的實際應用模式,從最終3177分的成績來看,華碩U4000U是一款性能不錯的筆記本。

    PCMark 8 Home模式性能測試得分

    評測總結:華碩U4000U是一款擁有窄邊框屏幕設計,同時能夠流暢運行主流網絡游戲的時尚輕薄本,其窄邊框和獨顯的特性在輕薄本中做出了差異化。輕薄和游戲性能看似兩種不可兼得的屬性,在華碩U4000U身上有了更好的融合。

    、前言:日盼夜盼的銳龍4000系列筆記本終于駕臨!

    原本沒有意外的話,新一代的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應該會早一點和大家見面了。這段時間的等待看似漫長,但這樣一款足以引爆PC產業的革命性產品終究還是來了!

    自從2017年3月第一代銳龍處理器發布之后,AMD的份額連續10個季度上升,在DIY領域叫好又叫賣,不過到現在依然僅僅只占據了整體PC市場2成左右的份額,最關鍵的原因就是銳龍筆記本的銷量與對手的差距是在太大。

    不過沒關系,這一切都會因為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的到來而發生改變!

    銳龍4000系列移動APU的代號為“Renoir”,基于7nm制程工藝,由于沒有多核拓展的需求,因此就沒有采用桌面版Zen2處理器的Chiplets封裝設計,而是將CPU Die、I/O Die、Vega GPU以及各種多媒體引擎整合在一起,成為了一顆高度集成的SOC處理器。

    從規格來看,Renoir APU最多能擁有2個CCX也就是8個CPU核心,8個CU單元(512個流處理器)。稍顯可惜的是PCIe版本依然是3.0,一共有16條,8條連接獨顯,另外8條則有筆記本廠商自行分配。

    此外,Renoir APU能原生支持Type-C、USB 3.1。

    Renoir APU每個CCX依然是4個核心,2MB L2緩存,不過三級緩存就只有4MB,僅為桌面版Zen2處理器的1/4。AMD這也做的目的應該是為了控制核心面積、降低運行功耗。

    內存控制器同時支持LPDDR4x和DDR4,前者規格可到LPDDR4x-4266,后者原生支持DDR4-3200,與桌面版相同。LPDDR4x-4266最高能帶來68.3GB/s的內存帶寬,這對于Renoir APU游戲性能的提升能提供莫大的幫助!

    目前銳龍4000系列標壓處理器一共發布了6款,我們收到的華碩天選筆記本搭載的是銳龍7 4800H處理器,基于臺積電7nm制程工藝,8核心16線程,基礎頻率2.9GHz,加速頻率最高4.2GHz。至于最高全核頻率了,雖然AMD未公布,但根據我們的測試,應該能達到8核4.1GHz。

    在GPU部分,內置7個Vega CU單元,一共是448個流處理器,頻率為1600MHz,在性能上可以直面25W版的滿血MX250獨立顯卡。

    銳龍7 4800H處理器的TDP為45W,可調整范圍(cTDP)是35W~54W,另外還有一個短時功耗(PPT FAST)為65W(可持續5秒)。

    二、華碩天選筆記本圖賞:三面窄邊框 144Hz電競屏

    華碩天選游戲本突破了以往游戲本的刻板印象,機身線條利落霸氣,提供元氣藍、鈦空灰兩種專屬配色,我們拿到的是鈦空灰版,另外底部還有獨特的量子蜂巢進氣口設計,未來科技機甲風。

    華碩天選游戲本的B面為三面6.5mm窄邊框設計,采用了一塊15.6英寸IPS電競屏幕,45%NTSC色域,分辨率為1920*1080,刷新率高達144Hz,并且支持Adaptive-sync技術,相比傳統的60Hz屏幕可以帶來更流暢的游戲體驗。

    鍵盤按鍵采用了0.25mm的鍵腹曲線,讓使用手感更加完美。同時按鍵還采用了Over stroke精確按鍵技術,讓每一個按鍵的峰值壓力都在62克,觸發更迅速、精確度更高,給玩家帶來了更快速、更流暢的使用體驗。

    機身左側從左到右依次是電源插孔,千兆LAN口,HDMI 2.0,2個USB 3.2 Gen1 ,一個USB3.2 Gen2 Type-C(支持DP1.4)以及一個耳麥合一接口。

    機身右側只有一個USB 2.0接口和安全鎖孔。

    A面上方特寫,在結合處有“TUF GAMING” LOGO。

    后部出風口特寫,可以看到純銅散熱鰭片。

    筆記本的內部構造,雙風扇+3熱管的散熱系統,電池容量為52Wh。內存是一條三星DDR4 3200MHz 8GB,時序為22-22-22-52,電壓1.2V,想要在低壓下實現3200MHz頻率,只能在時序上做一些讓步了。

    另外擴展性還算可以,有2個SO-DIMM插槽,以及一個2.5寸的硬盤擴展位。

    這就是Intel H10傲騰混合硬盤,采用了32GB 3D XPoint內存+512GB 3D QLC閃存的搭配,內置256MB 海力士 DRAM緩存。寫入壽命為150TB,與240GB的TLC SSD相當。

    三、銳龍7 4800H理論性能測試:i9-9900K九成以上的性能

    華碩天選筆記本有“靜音”、“性能”以及“增強”三種模式,靜音模式下顯然無法發揮銳龍7 4800H的實力,不過性能與增強模式下的理論測試項目經過我們多次對比測試,發現成績并無多少區別。在這里,我們使用性能模式進行測試。

    由于友商的十代標壓酷睿處理器還未發布,銳龍7 4800H目前的主要對手是九代酷睿i7-9750H與酷睿i9-9980HK。對比的筆記本我們選擇了小米游戲本2019款與華碩靈耀X2 Pro。

    此外,華碩天選筆記本自帶是一條三星DDR4 3200MHz 8GB內存,但預留了第二條空閑插槽,所以我們自己又加入了一條美光DDR4 3200MHz 8GB內存組成雙通道模式。

    以下成績基于雙通道模式測試,不過在小結部分我們會加入單通道的成績,以便大家知道二者之間的性能差異。

    1、CPU-Z v1.91

    銳龍7 4800H處理器的單線程分數為521,多線程分數為5515。

    銳龍7 4800H的成績與桌面版的銳龍7 3800X、i9-9900K非常接近,與移動處理器相比,能比i7-9750H強50%以上,比同為8核16線程的i9-9980HK也快了將近20%。

    2、wPrime v2.10

    在wPrime 32M單線程性能測試中,銳龍7 4800H耗時30.3秒;多線程跑完wPrime 1024M則用掉了85.6秒。

    與CPU-Z類似,銳龍7 4800H的成績也同樣可以媲美桌面版的頂級8核處理器。與i7-9750H相比,多線程快了將近1倍了;比i9-9980HK也要強40%以上。

    3、7-zip

    銳龍7 4800H的多線程成績為66894MIPS,單線程則為6194MIPS。

    和i7-9750H相比,銳龍7 4800H的單線程略弱,但是多線程快了50%以上。

    4、CineBench R15

    銳龍7 4800H單線程分數為185cb,多線程成績則為1861cb。

    單線程性能方面,銳龍7 4800H與i9-9750H相當,略弱于i9-9980HK。

    至于多線程性能,銳龍7 4800H比i7-9750H快了58%,比i9-9980HK快了17%左右。‘’

    5、CineBench R20

    銳龍7 4800H單線程分數為478cb,多線程成績則為4621cb。

    在CineBench R20測試中的銳龍7 4800H單線程性能反超了i7-9750H與i9-9980HK處理器,雖然領先幅度并不大。

    到了多線程測試中,銳龍7 4800H徹底甩開了2款酷睿處理器,領先對手分別有72%與30%。

    6、POV-Ray

    銳龍7 4800H的多線程成績為4029PPS,單線程則為459PPS。

    這一次,銳龍7 4800H的單線程分數比i7-9750H強了將近10%,多線程性能幾乎翻倍。

    7、X264 FHD Benchmark

    銳龍7 4800H的幀率為50.6FPS。

    X264 FHD Benchmark為酷睿處理器稍稍扳回了一些顏面,i9-9980HK與銳龍7 4800H的差距只有剛好10%,i7-9750H落后則能達到對手7成的性能。

    8、X265 FHD Benchmark

    銳龍7 4800H的成績為54.3FPS。

    i9-9980HK再一次落后銳龍7 4800H 10%左右。

    9、FritzChess Benchmark

    銳龍7 4800H的成績為29950千步。

    與i9-9980HK相比,銳龍7 4800H可以領先對手4675分,領先幅度為18%。

    與i7-9750H相比,領先幅度則高達85%。

    銳龍7 4800H處理器的性能真的讓人刮目相看,單核性能完全不遜于當前頂級的i7-9750H與i9-9980HK移動處理器,多核性能更是全方位碾壓。相比i7-9750H處理器,銳龍7 4800H擁有61%的領先優勢;和i9-9980HK比起來,也要超出對手20%以上。

    更要命的是,銳龍7 4800H與桌面頂級的i9-9900K之間只有9%的性能差距,要知道后者高負載下的功耗可是高達180W。

    四、獨顯游戲性能測試:可達桌面版RTX 2060 85%的性能

    華碩天選筆記本所使用的RTX 2060獨立顯卡是一個新版本,規格和以往不同,比如顯存頻率為11GHz而非 14GHz,另外在核心頻率與加速頻率方面也完全不一樣,TDP為90W,所以無法和現有的RTX 2060游戲本進行直接對比。

    測試中,我們只對比了該卡在標準模式下單雙通道的不同,以及在雙通道模式下標準、增強模式的不同,另外加入了一塊桌面級的RTX 2060顯卡作為參考。

    左邊是標準模式,右邊是增強模式。在增強模式下,RTX 2060的基礎與加速頻率為提升100MHz,顯存頻率也會小幅度從11GHz提升到11.2GHz。

    在本次中我們會測試標準模式(性能模式)下單通道與雙通道的游戲幀率,同時也會測試增強模式下的游戲幀率,另外還會拿出桌面版的RTX 2060成績作為對比。

    1、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

    在標準模式下,天選筆記本內置的RTX 2060最高運行頻率為1965MHz,最高溫度64度,圖形分數為7649。

    在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在增強模式下,這塊RTX 2060的最高運行可以達到2040MHz,最高溫度63度,圖形分數為7952。

    2、GTA V

    以下是我們在GTA V中的參數設置,1080P分辨率下,顯存占用為3442MB。

    《GTA V》是一個十分消耗CPU性能與內存帶寬的游戲,在使用單通道內存時,天選游戲本僅跑出了65FPS的幀率,比雙通道模式下少了13FPS。

    3、孤島驚魂5

    從測試結果也可以看出,單通道依然是嚴重制約了GPU性能的發揮,比雙通道模式下少了14幀,將近20%的差距。

    4、古墓麗影:暗影

    即便是在增強模式下,銳龍7 4800H也未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CPU的渲染耗時全程低于GPU。也就是說,銳龍7 4800H處理器完全可以搭載更強的獨立顯卡。

    按理說搭載的只是一塊11Ghz顯存版的RTX 2060,瓶頸應該在GPU這邊才對,不過單通道模式依然十分的影響性能,比雙通道模式下少了9幀,差距在12%以上。

    5、絕地求生

    由于本游戲沒有提供測試程序,我們選在訓練場中選擇了一塊無人場地,反復進行多次幀率測試,確認每次得到的結果差距都在2%以內。

    在增強模式下,天選游戲本的幀率可以達到112FPS,比桌面版的RTX 2060少了13幀,差距剛好為10%。

    6、坦克世界

    天選游戲本在極高畫質下的分數為22454,換算成幀率則是135FPS。

    在極高畫質下,《坦克世界》比較需求GPU。我們可以看到雙通道只比單通道快了5幀,但是開啟增強模式后,游戲幀率一下子就提升10幀。

    7、巫師3

    《巫師3》沒有提供測試程序,測試場景選在一處山坡,測試時騎馬直線奔馳,用Fraps記錄20秒幀數,手動調整為最高畫質。

    《巫師3》同樣也是需求顯卡,雙通道比單通道只快了1幀。但是增強模式下幀幀率可以達到65FPS,比標準模式下快了4幀。

    8、戰爭機器5

    增強模式下的幀率為72FPS,比標準模式(雙通道)下快了3幀。不過與桌面版的RTX 2060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落后了27幀,這也是所有測試項目中落后幅度最大的一款游戲。

    從整體來看,天選游戲本在雙通道模式下的的游戲性能比單通道時要快了7%左右,在使用增強模式后,游戲性能還能再提升5%。

    與桌面版的RTX 2060相比,在打開增強模式后,天選游戲本的性能可以達到對方的85%。能有如此的表現也說明了銳龍7 4800H完全有能力作為高端游戲本的處理器。

    五、核顯游戲性能測試:游戲表現強于跑分 但必須雙通道

    銳龍7 4800H內置一塊Vega 7核顯,擁有448個流處理器,頻率高達1600MHz。

    也許有很多人覺得,它的對手應該是滿血版MX150或者殘血版的MX250,我們一開始選擇的也是RedmiBook 14增強版,這款筆記本搭載了25W的i5-10210U處理器與25W的MX250獨顯。

    不過事實證明RedmiBook 14增強版的單風扇單熱管根本無法發揮它的性能,隨后我們換了一臺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它搭載的是15W的i7-10510U處理器以及25W的MX250,散熱則是雙風扇雙U型熱管的配置。除了CPU的略微差了點之后,其他沒什么問題。

    為了對比和上代的銳龍7 3750H相比進步了多少,我們選用榮耀MagicBook Pro銳龍版進行對比測試。

    1、3DMark

    首先是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銳龍7 4800H的Vega 7核顯的圖形分數達到了1561,在測試的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都能保持1600MHz的運行頻率。

    單通道下,銳龍7 4800H的圖形分數僅有877分,雙通道下可以拿到1561分,這個分數應該是可以略微超越25W的MX150,但是滿血的MX250可以拿到1800分,差距還是不小。

    這是3DMark Time Spy的跑分,銳龍7 4800的圖形分數為1068分,供大家參考。

    2、最終幻想15 BenchMark

    單通道模式下銳龍7 4800H只有1197分。

    雙通道模式下kiyomi跑到1826分。

    在最終幻想15 BenchMark測試中,銳龍7 4800H的分數略低于RedmiBook 14增強版,與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的差距約為10%。

    3、刺客信條:起源

    這是銳龍7 4800H雙通道的成績,最低畫質下能跑出30FPS。

    到了實際游戲測試,RedmiBook14增強版的表現有點慘不忍睹,居然只能跑出22FPS,和銳龍7 4800H之間有著超過30%的差距。

    換成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之后,MX250終于找回了顏面,比銳龍7

    4800H快了2幀。

    4、孤島驚魂5

    銳龍7 4800H雙通道在最低畫質下能跑出29FPS。

    《孤島驚魂5》的結果更是讓人大跌眼鏡,在最低畫質下,RedmiBook14增強版只有22幀。不要說和銳龍7 4800H比了,就是比起銳龍7 3750H,也有差距。

    換成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之后,MX250的表現可以略微超越銳龍7 4800H。

    5、坦克世界

    銳龍7 4800H雙通道跑出了11647分,換算成幀數為70FPS。

    這一次雙通道的銳龍7 4800H的成績最高,幀率為70FPS。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的成績有些反常,甚至不如RedmiBook 14增強版,應該是15W的i7-10510U處理器拖了后腿。

    6、巫師3

    《巫師3》不太需求顯卡,雙通道的銳龍7 4800H幀率為34FPS,比起小米比較Pro 2019款少了4幀。

    7、守望先鋒

    《守望先鋒》在達到一定幀率之后,既吃CPU,也吃顯卡。銳龍7 4800H的幀率表現最好,在中畫質下達到了86FPS,比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足足多了17幀。

    至于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表現不好的最可能原因,應該是15W的i7-10510U成為了系統性能的瓶頸。

    8、英雄聯盟

    《英雄聯盟》這個游戲變量太多,不太適合用于直接對比GPU的性能,這里我們只是單純的測試銳龍7 4800H的表現。

    銳龍7 4800H的表現有點出乎我們意料之外,在大多數時候,它的幀率都在160FPS以上。在最后決戰的時候,同屏的兵力遠遠多于此前我們測試的情況,但是幀率依然超過了100FPS。

    可以這樣說,銳龍7 4800H玩《英雄聯盟》的幀率表現不遜于任何搭載MX250獨顯的輕薄本。

    測試結果匯總如下:

    綜合上幾款游戲的測試結果,銳龍7 4800H在搭配雙通道DDR4 3200MHz內存時的性能表現是最好的。雖然3DMark的跑分不如滿血版的MX250,但是它在實際游戲中的表現卻超過了2款搭載MX250獨顯的筆記本。

    當然現在就下結論說銳龍7 4800H比25W的MX250更強還為時過早。我們測試使用的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雖然散熱沒有問題,但是15W的i7-10510U處理器在很多需求處理器性能的游戲中會拖后腿。

    如果換成MagicBook Pro酷睿版的話,效果會更好一些,只是我們手上暫時沒有這款筆記本。有的同學可以自己測試看看成績如何,在留言區告訴我們也可以。

    六、溫度測試:存在溫度墻

    此前的移動版的APU使用類似AIDA64以及HWMonitor這樣的軟件并不能準確查看其運行功耗,而從銳龍7 4800H這一代開始,終于可以了。

    1、性能模式下溫度測試

    首先是CPU烤機,使用AIDA64 FPU進行壓力測試。

    從上面2張圖可以看出,在AIDA64 FPU運行的前幾分鐘,溫度和功耗都非常穩定,但是當烤機進行了大約3分鐘之后,處理器溫度就在79度與90度這個數字上來回跳動。

    主要原因是,在性能模式下,筆記本限制了87度的溫度墻,一旦超過87度,功耗就會立刻降到29瓦。等溫度也下降之后,處理器滿血回到60W,于是溫度又超過了87度降頻,就這樣來回波動。

    在29W的時候,銳龍7 4800H的考機頻率為全核2.9GHz,在60W時,烤機頻率上提升到了全核3.7GHZ。

    2、增強模式下溫度測試

    在增強模式下同樣也存在著87度的溫度墻,不過最低功耗會比性能模式高10W。也就是說在溫度超過87度之后,處理器會立刻將功耗降到39瓦,而不是性能模式下的29瓦。

    至于運行頻率,在39W下,銳龍7 4800H的全核烤機頻率可以達到3275MHz,比29W的時候多了375MHz。

    接下來是雙烤,我們使用FurMark將處理器與GPU同時滿載。

    FurMark界面顯示了2個GPU溫度,上面一個是Vega 7 GPU,下面一個則是RTX 2060。

    由于是在增強模式下進行的雙烤,因此就遇到了一個問題,CPU與GPU共同的發熱量超過了散熱器的設計。即便是在增強模式設定的39W最低功耗下,CPU溫度也超過了87度,于是系統開始妥協,提高溫度墻上限的同時也在一點一點的降低處理器功耗。

    烤機測試進行到第30分鐘的時候處理器功耗已經降到了37W,溫度也達到了95度,并且不再上升,95度應該就是銳龍7 4800H的第二道溫度墻。

    七、頻率與續航測試:全核4.1GHz 續航4小時

    1、全核頻率

    目前沒有工具可直接查看銳龍7 4800H的最高全核頻率,下面我們試試wPrime能否讓銳龍7 4800H在滿載狀態下將功耗與溫度控制在墻內。

    在wPrime 運行的最初幾秒之內,我們在溫度達到87度之前馬上截屏,此時功耗是60瓦。可以看到銳龍7 4800H的8核頻率均為4.1GHz。

    另外有一點值得注意,就是在4.1GHz時,CPU-Z顯示處理器電壓為1.24V,不過AIDA64顯示的則是1.219V。不管是哪個電壓,都遠遠低于此前銳龍7 3700X/3800X運行wPrime 1024M的電壓。

    這是我們在銳龍7 3700X首發評測中做的測試,銳龍7 3700X在運行wPrime 1024時的自動電壓高達1.352V。這個電壓有些過于保守了,其實新一代銳龍處理器完全可以在更低的電壓下穩定運行。

    此前我們做銳龍9 3950X測試的時候,曾嘗試將默認電壓從1.35V降到1.20V之后,性能不變,但是功耗與溫度大幅度降低。

    更低的運行電壓也是銳龍7 4800H在低功耗下性能如此強悍的原因之一。

    2、續航測試

    作為一款游戲本,華碩天選只配備了一款容量為52Wh的鋰聚合物電池,這個容量甚至比許多輕薄本都還要更低。

    下面我們用PCMark8來實際測試一下辦公續航。測試時選擇平衡電源管理模式、關閉所有其他進程,屏幕亮度調為50%。

    華碩天選游戲本在Work Accelerated模式下的續航測試成績為4小時03分,這個成績在游戲本中算是可以的。

    現在我們更想看到銳龍7 4800U在輕薄本中的續航表現。

    八、總結:最好的贊美獻給它也不為過

    在測試開始之前,我們就已經對銳龍7 4800H處理器充滿了期待!一個性能比i7-9750H更強,甚至可以比肩i9-9980HK的銳龍移動處理器,如果價格比i7-9750H更便宜的話,會給市場帶來怎樣的反應呢?想想都令人激動!

    測試的結果真的是超出了很多人也包括我們的意料,銳龍7 4800H不只是戰勝i7-9750H這么簡單,就算是此前最頂級的i7-9980HK也同樣被斬于馬下,而且差距還不是一星半點。

    但是價格呢,我們測試的這款華碩天選筆記本,首發預售價僅為6599元!同級別的i9-9980HK + RTX 2060游戲賣多少錢,我就不說了。雖然天選筆記本在配置上略有遺憾,不過用戶可以進一步升級,而且后期隨著越來越多的廠商加入AMD陣營,相信用戶能有更多的選擇余地。

    現在將我們測試的內容小結如下:

    1、銳龍7 4800H是否有資格成為高端游戲本的核心?

    華碩天選筆記本搭載的是頻率更低的RTX 2060移動顯卡,在標準模式下,可以達到桌面版RTX 2060的81%,在增強模式下甚至能超過85%。這樣的表現已經證明了如龍7 4800H并沒有拖RTX 2060的后腿。

    另外在《古墓麗影:暗影》的測試中,銳龍7 4800H的每幀生成時間是全程低于RTX 2060的,也就是說,瓶頸在于顯卡,而不是CPU。

    綜上所述,銳龍7 4800H完全有資格作為高端游戲本的平臺!

    2、移動版的銳龍APU是否真的高分低能?

    這個問題已經困擾大家很久了,很多時候看起來好像的確是這樣!

    不過在我們的測試中,銳龍7 4800H所搭載的Vega 7 GPU雖然跑分比不過滿血的MX250,可是在實際游戲測試中卻能有反超對手的表現。

    APU高分低能本身就是一個偽命題!如果沒有合理的散熱,沒有足夠的TDP,沒有足夠的顯存帶寬,即便是酷睿i7處理器+獨立顯卡也照樣會是高分低能。

    3、天選筆記本的單通道8GB內存夠嗎?

    不夠!先不說性能,8現在8GB內存應付3A游戲都略顯不足,如果后臺掛點其他東西內存一下就爆了!

    在我們又加了一條內存之后組成16GB雙通道之后,銳龍7 4800H的常規運算性能提升了5%、游戲幀率提升了6%、至于核顯,提升更是翻天覆地。

    4、銳龍7 4800H的能效比為什么會如此之高?

    一款TDP僅為45W的移動版標壓處理器竟然能達到頂級桌面8核i9-9900K九成的性能,實在是令人匪夷所思!

    此前我們所測試過的銳龍7 3700/3800X、銳龍9 3900/3950X處理器的默認電壓非常之高,在運行wPrime時自動電壓有1.35V,在運行CineBench R20的時候自動電壓同樣也超過了1.3V。而實際上,我們將電壓手動降到1.2V之后,這些處理器依然能夠穩定運行,并且性能不會打折扣。

    也就是說,新一代的銳龍處理器其實有相當大的可挖掘空間!

    此次AMD對于筆記本平臺異常重視,移動版銳龍4000系列處理器的電壓都經過了精心調校。銳龍7 4800H在運行wPrime時自動電壓僅為1.23V左右,在相同性能下功耗相比桌面平臺至少降低了20%,即便是在高負荷狀態下也能保持相當高的全核運行頻率。

    這也是銳龍7 4800H性能強大的原因之一!

    5、7nm的Vega 7性能比滿血版的MX 250更強嗎?

    這個不好說!雖然就我們的測試來說,Vega 7的確是強過了滿血版MX 250,不過我們所選擇的筆記本多少有些缺憾。RedmiBook 14增強版散熱不足,小米筆記本Pro 2019款的i7-10510U的功耗則是被限制在15W。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是銳龍7 4800U/銳龍9 4900H所搭載的Vega 8核顯,在流處理器數從448個量增加到512個、核心頻率從1600Hz增加到1750MHz之后,整體性能應該還能有20%的提升,戰勝完全滿血版的MX250不會有任何問題。

    現在,有點期待銳龍7 4800U低功耗筆記本的到來了!

    來源:mydrivers.com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