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各位小伙伴開始學習編程之前,掌握計算機基礎知識十分重要。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計算機基礎知識及概念,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一、計算機的概念

    Computer,全稱電子計算機,俗稱電腦。是一種能夠按照程序運行,自動、高速處理海量數據的現代化智能電子設備。由硬件和軟件所組成。

    二、計算機的分類

    常見的形式有:臺式計算機、筆記本計算機、大型計算機等。

    硬件:是指計算機中由電子、機械和光電元件等組成的各種物理裝置的總稱。這些物理裝置按系統結構的要求構成一個整體為計算機軟件運行提供物質基礎。

    計算機硬件的五大組成部分: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運算器和控制器是計算機的核心,合稱中央處理單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或處理器,也就是我們常說的CPU;存儲器用來存儲數據,比如內存、硬盤;輸入設備和輸出設備,是用來向我們展示信息和對計算機進行操作的。常見的輸入設備,比如鼠標、鍵盤;常見的輸出設備,如顯示器、打印機等。

    軟件:按照特定順序組織的計算機數據和指令的集合。計算機軟件是使用計算機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東西,通俗來說,計算機軟件就是使計算機按照事先預定好的完成的特定的功能。計算機軟件按照其功能劃分為系統軟件與應用軟件。

    三、計算機語言

    計算機語言:人與計算機之間進行交流溝通的一種特殊語言。可以通過計算機語言與計算機傳遞信息。計算機語言的分類:機器語言,匯編語言和高級語言。

    機器語言:是直接用二進制代碼指令表示的計算機語言,指令由0和1組成,它們有一定的位數,并分成若干段,各段的編碼表示不同的含義。閱讀和編寫都很麻煩,非常不利于開發工作。

    匯編語言:使用一些特殊的符號來代替機器語言的二進制碼,計算機不能直接識別,需要用一種軟件將〉匯編語言翻譯成機器語言。相對于機器語言,可讀性大大提升,但編碼量依然非常大。

    高級語言:開發的程序使用普通英語進行編寫,編寫完成的內容我們稱為源代碼,通過編譯器將源代碼翻譯成計算機能夠直接識別的機器語言,之后再由計算機執行。常見的高級語言就很多了,如:C,C++,Java等。

    軟件開發:借助開發工具與計算機語言制作軟件的過程

    四、計算機功能鍵

    Tab 制表符,用于縮進

    Shift 上檔鍵

    Ctrl 控制鍵,和其它鍵配合使用

    Alt 改變,單獨使用可以調用窗口菜單,一般和其它鍵配合使用

    space 空格鍵,輸入一個空白字符,即空格

    Enter 回車鍵,用于換行

    Windows 呼出系統菜單

    五、計算機常用快捷鍵

    全選文本Ctrl + A

    字體加粗Ctrl + B

    復制文本Ctrl + C

    查找文本Ctrl + F

    查找替換文本Ctrl + H

    新建文檔Ctrl + N

    打開文件Ctrl + O

    打印選項Ctrl + P

    保存文件Ctrl + S

    下劃線Ctrl + U

    粘貼文本Ctrl + V

    關閉當前網頁Ctrl + W

    剪切文本Ctrl + X

    重做文本Ctrl + Y

    撤銷文本Ctrl + Z

    F1 幫助

    F2 重命名

    F3 搜索助理

    F5 刷新

    F8 Windows 啟動選項

    F12 另存文檔

    F4 “地址”欄列表

    F10 激活菜單欄

    F11 切換全屏

    WIN 顯示或隱藏"開始"菜單。

    WIN+ D 顯示桌面。

    WIN+ M 最小化所有窗口。

    WIN+ Shift + M 還原最小化的窗口。

    WIN+ E 打開"我的電腦"。

    WIN+ F 搜索文件或文件夾。

    WIN+ F1 顯示 Windows 幫助。

    WIN+ L 切換用戶。

    WIN+ R 打開"運行"對話框。

    WIN+ U 打開"工具管理器"。

    依托二十余年的豐富教育經驗,中軟卓越一直致力于數字化人才的培育工作,助力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升級,在不斷壯大的同時,也擁有了深厚的產業理解與豐富的產業資源。中軟卓越投重金研發了“5R(5Real)”實訓課程體系(5R即:真實的企業環境、真實的項目及管理、真實的項目經理、真實的工作壓力、真實的就業機制)。“5R”人才培養體系,從企業及行業實際用人需求為出發點,精專理論知識、強調實戰操作、還原生產場景、聚焦綜合能力培養。


    *版權聲明:轉載文章和圖片均來自公開網絡,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推送文章除非無法確認,都會注明作者和來源。如出處有誤或侵犯到原作者權益,請與我們聯系刪除或授權事宜,感謝原作者。

    文是 Calligraphy 初探 一文的下篇。

    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了解了 calligraphy 是什么,其中一些常用的技術手法,以及伴隨著字形演變的傳統 calligraphy 字體。雖然 calligraphy 近幾年在國內越來越流行,但對于大多數想要學習的人來說,它仍然是一門完全陌生的技術。從頭入門一件事無疑是一項挑戰。在本文中,我會介紹如何從零開始入門 calligraphy。

    本文中將出現的一些 calligraphy 專用名詞和術語:

    • 百樂平行筆 Pilot Parallel Pen
    • 蘸水筆 dip pen
    • 點尖 flexible pointed nib
    • 游絲 hairline
    • 點尖的粗筆畫 shade
    • Engraver’s Script(一種字體,簡寫為 ES)
    • Ornamental Penmanship(一種字體,簡寫為 OP)
    • Business Penmanship(一種字體,簡寫為 BP)
    • Italic(一種字體)

    如果這些詞匯讓你感到陌生,可以查看 前一篇文章。

    準備你的學習材料

    在開始學習 calligraphy 之前,你需要做的兩類準備包括工具和范本。當然,詳盡的教材常常能幫助我們更直接地理解運筆的方法,讓初學者少走很多彎路。

    紙張和墨水

    無論學習哪一種風格的 calligraphy,紙張和墨水都是必不可少的材料。表現良好的紙墨組合會讓你感受不到它們的存在,但不合適的紙墨會從始至終地妨礙你的書寫。

    選擇紙張和墨水的原則是,不能讓它們拖累書寫工具。除了暈染以外,墨水在紙上的表現還可能受到紙張親水性的影響。完全疏水的紙(比如鍍膜的光滑相紙)會讓你無法留下墨跡。一般來說,盲選 100 g/m2 的道林紙不太可能讓你踩雷。

    和紙質同樣重要的是網格(guidelines)。和漢字書法不同,就算最有經驗的 calligrapher 都常常需要在書寫作品之前,利用紙上的網格(有時可以擦除)來為每一個字母定位。雖然我們可以用平行尺或專用的劃線器來在白紙上畫出網格,但使用印刷有網格的紙能節省大量的精力。

    某店主自己設計的劃線器

    這里我推薦 5mm 網格紙:如果用任意的一格作為基線,再根據筆尖寬度計算字母的高度,就可以大概估計需要占幾格。比如,如果筆尖寬度是 2.4mm,而一個字體對某個字母高度的要求是「5 倍筆尖寬度」,那么這個字母高度為 12mm,大概就要占據兩個半方格。于是,5mm 的網格大小能讓我們很容易地大概看出各條參考線的位置,從而省去「打格子」的麻煩。需要注意,如果你想要練習帶有一致斜度的字體,那么或許你還需要獨立的斜度線

    對于墨水,如果你使用鋼筆或百樂平行筆,則任何鋼筆墨水都適合它們的供墨系統,所以只要不洇,想用什么都行。如果你使用蘸水筆,則需要格外注意——有些鋼筆墨水的流動性較好,從而容易在你用力按下筆尖時,一整滴都流到紙張上,毀掉一幅作品。對于蘸水筆來說,特制的蘸水筆墨水當然是最省事的選擇,但毛筆墨汁或者自己調配的廣告畫顏料也都能牢固地掛在筆尖上,這使得它們成為了經濟的選擇。

    點尖筆的準備

    首先我們來討論點尖,并借此討論所有的蘸水筆使用者都需要關注的問題。

    筆尖的選擇

    我們理想中的蘸水點尖是這樣的:

    • 足夠薄,從而可以寫出極細的游絲。
    • 軟硬適中,施加一定的壓力即可使筆尖兩葉分開,從而寫出 shade。
    • 彈性適中,當壓力減小時筆尖能夠敏捷地恢復到分開之前的狀態。
    • 在向上運筆時足夠順滑,不會掛住紙張纖維。

    在實際的使用中,以上的諸多「適中」是由我們的需求來決定的。當我們書寫較大的字體,或者需要書寫大面積的 shade 時,較軟的筆尖能讓我們不那么費力;而當我們需要書寫 3mm 的 ES 時,筆尖太軟會讓我們難以控制 shade 的形狀。

    LEFP 和 Hunt 22b 是我們常用的兩款筆尖。

    Hunt 22b 筆尖

    Hunt 22b 筆尖是最常用來書寫 Engraver’s Script 的筆尖之一。其編號中的 b 是指,它是一款古典(Vintage)筆尖的復刻版。總體來說,Hunt 22b 繼承了母版的優良彈性和極其纖細的游絲表現。

    LEFP 筆尖

    LEFP 筆尖(LEONARDT EXTRA FINE PRINCIPAL)是一款常用來書寫 OP 的筆尖。運筆時,你會感受到它顯著優于 Hunt 22 的順滑度。同時,LEFP 筆尖能讓你更容易地寫出大面積的 shade,從而實現極高的筆畫對比度。

    一般來說,一枚蘸水點尖的價格在十幾元到二十幾元不等。同時,探店是很有必要的。一些店家提供的筆尖雖然便宜,但品控糟糕,常常買來就是報廢狀態。所以,第一次消費時切勿一口氣屯夠一年的筆尖。

    新筆尖的油層

    為了防銹,出廠的蘸水筆尖都會經過涂油處理。這個油層能夠有效地防止筆尖氧化對性能的影響。但是,在蘸取墨水時,這個油層的疏水性會使得墨水無法掛住筆尖,從而在筆尖觸紙時導致墨水作為一個水珠流到紙上,毀掉一張紙(甚至是一幅作品)。

    所以我們需要為新買的筆尖做去油處理。筆尖廠商也很少給出正統而體面的去油方法,而我們常用的三種去油方法看起來都有些奇怪:

    1. 用打火機燎去油層;
    2. 用棉簽蘸取牙膏刷走油層;
    3. 把筆尖浸入某品牌以傷尖著稱的墨水。

    這里我推薦第一種,因為它幾乎不會損傷筆尖,雖然它會在筆尖上留下「烤藍」的痕跡:

    燒過的筆尖

    具體操作時,可以把筆尖和法蘭都安裝在筆桿上,但只把法蘭放入筆桿凹槽一小部分(而不是推到底)。然后一手持筆桿,另一手用打火機的火苗在筆尖尖端迅速輕掃兩三個來回,見藍就停。燒完冷卻之后,再把法蘭推到底就可以寫字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用火燎過筆尖之后,不要急著蘸取墨水——這一過程相當于淬火,會給筆尖金屬的性質造成不可逆的改變。

    用棉簽加牙膏來刷的方法容易掛傷筆尖,去油效果也常常不盡人意。

    第三種浸入「傷尖」墨水的方法常常會損傷筆尖的鍍層,從而也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金屬的性質。

    筆尖是消耗品

    蘸水筆的筆尖最顯著的特征是,薄,而這使得它們非常的脆弱。粗暴的運輸非常容易導致蘸水筆尖受到損傷,從而嚴重地影響書寫表現。

    與此同時,「正常」的使用也并非不會造成筆尖的磨損。一些字體,比如 Ornamental Penmanship(OP)的確會比較「費尖」。如果書寫強度大的話,一枚嶄新的 LEFP 筆尖很可能只需要一個星期就會變得無法恢復原狀,從而常常卡住紙張纖維或者無法寫出細筆畫。這時,我們就可以認為筆尖報廢了。

    一枚幾乎已經報廢的筆尖,可以看到它的尖端已經合不攏了

    筆桿和法蘭

    在搞定筆尖之后我們來看筆桿。之前提到過,為了在書寫 shade 時更順手,我們幾乎總是選擇斜桿。一根斜桿需要搭配一個連接裝置來固定筆尖,而這個常常由黃銅制成的金屬夾就是法蘭。

    市面上也有非金屬制的法蘭,但這通常意味著它們是塑料材質的,而塑料是無法被塑性彎曲從而調節的。在選擇時,應該最好避開塑料法蘭。

    塑料法蘭和金屬法蘭,圖源:塑料、金屬

    為了讓筆尖以恰當的角度和力度被夾住并固定在筆桿上,法蘭可能需要調節。我們在這里不過多說明調節與校準的方法。一般來說,搭配筆桿買來的法蘭是調節好的,只要在裝配時下手輕一些,就可以使它一直保持在初始的合適狀態,從而避免需要自己調節。

    有趣的是,雖然市場上好用的筆尖總是那么固定的幾款,但是筆桿的形狀和材質卻千變萬化,常常作為工藝品出現。各種實木、樹脂,乃至動物骨骼質地的筆桿都已經被玩出了花。或許,它們是最類似于魔法棒但又有實用價值的物品了吧(誤)。

    幾根基礎樣式的斜桿,圖源

    平尖筆的準備

    對于初學者來說,我最推薦的工具是百樂平行筆,因為它是常見的平尖中最易于控制的一種。得益于獨特設計的供墨系統,百樂平行筆的側鋒可以無限出墨,從而允許書寫者將筆尖立起來,使用其直角頂點進行書寫。這個特性看似沒什么用,但正是它使得百樂平行筆的整個筆尖像鉛筆一樣,只要觸紙就能留下筆跡,完全不需要使用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避免不出墨」這件事上。

    出于對筆畫鋒利度和筆尖彈性的要求,很多學習平尖的人,會在基本掌握了字形和運筆方式后選擇上手蘸水平尖筆。這時,你需要分別購買筆桿和筆尖,有些筆尖可能需要單獨的儲墨器,以延長一次蘸取墨水后的書寫長度。

    平尖儲墨器(下方黃銅色物體),圖源

    我認為平尖鋼筆只適合用來書寫 Italic,其優點是書寫時的感受順滑,從而適合長篇書寫。但是平尖鋼筆的供墨系統決定了它無法為較寬的筆尖供給足量的墨水(經驗表明,1.5mm 的筆尖就已經十分吃力)。

    范本和教材

    在工具準備就緒后,你需要一份符合你自己審美的范本。當然,復刻一份炫酷的范本所需的書寫技巧可能遠遠高出一般初學者的水平,所以,一份循循善誘的教材或許是更適合初學者的選擇。

    近年來,有很多國內的高手都出版了自己的 calligraphy 教材。一般來說,一份教材是否足夠淺顯易懂不是我們需要擔心的事——因為基本的 calligraphy 本來也沒有那么多的理論可講。如果你喜歡一位作者的作品,而這位作者又碰巧編寫了教材的話,那就大膽地用吧。當然,這里建議你找一位有經驗的 calligrapher,幫你評價一下你準備購買或使用的教材,尤其是該教材的作者是否能寫出不錯的作品。

    著手練習 calligraphy

    當一切所需的準備都已經做好后,我們就可以著手來試一試了。通常來說,平尖書寫不需要特別精細的力度控制,從而對初學者友好一些(但是不難想到,真正難的還在后面);點尖書寫需要書寫者對觸紙力度非常精準的控制并保持力度的連續性,從而在開始練習字母寫法之前,需要更多的基本筆畫練習。

    漫無目的地亂畫是不會帶來進步的。所以,在動筆之前,我們需要目標,而這個目標就是范本。

    如何對待范本

    Study as much as you practice. ——L. Madarasz

    「練手也練眼」是學習 calligraphy 的一大重點,但卻十分容易被忽視。簡單來說,想要寫出一個完美的字母,你得知道什么才是完美的字母。「胸有成竹」是開始著手書寫的前提。

    一個常用的「練眼」方法是畫字母。對比范本,用削尖的鉛筆在紙上緩慢運筆,勾勒出字母的框架,并用橡皮來修改。如此一直進行到畫出的字母與范本完全相同,這時你可以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了「這個字母長什么樣」。

    一個字母輪廓的樣子示意圖

    間距

    前面我們介紹的主要是運筆的相關技術,但對于一幅作品來說,宏觀的版面與字形同等重要。對于我們來說,一份古本中的字形或許并不總是完美無瑕,但在大量的書寫中,抄寫員(scribe)對于版面,尤其是各類間距的精準掌控可以讓作品整體顯得壯觀而嚴肅。

    間距的基礎是 x-字高。所謂 x-字高(x-height),是指小寫字母 x 的縱向高度。一般來說,小寫字母 x 兩個筆畫的下端點坐落的線稱為基線(base line),而頂端坐落的線稱為頂線(mean line),而兩條線的垂直距離就是 x-字高。

    在平尖書寫中,為了保證合適的粗細比例,我們根據筆尖的寬度來確定字母大小。比如,如果一個字體的要求是「五倍筆尖寬度」,那么我們在一行的開頭處首先用五個小方塊確定這個高度:

    確定 x-height

    在點尖書寫中,由于各種筆尖的尺寸和彈性都相差不大,我們一般采用固定的 x-字高,比如 3mm,5mm 是兩種最常見的 x-字高。

    圖中有 x-字高各不相同的字母

    在掌握了書寫時的幾何尺度后,我們需要討論的是間距,尤其是筆畫的間距,同一篇作品中需要保持大體上的一致。

    和很多初學者認識中的不同,間距所指的不是一個距離,而是一片空白區域。為了使著墨點在頁面上均勻分布,我們需要盡可能保證每兩個筆畫之間的空白區域差不多大。顯然,這和每一對筆畫組合的具體情況有關。如果兩側都是弧形筆畫,則它們的距離應該比兩個直線筆畫更近:

    不同形狀筆畫的距離

    上圖中,藍色的一對虛線和紅色的一對虛線具有相同的間距。左側的三組字母具有恰當的間距,但你會發現它們筆畫外側的距離各不相同;右側的三組字母筆畫外側的距離完全一致,但顯然,最后的兩個 O 離得太遠了些。一般來說,筆畫向外凸出意味著我們需要縮短該側的距離。

    給平尖初學者的建議

    在平尖書寫中,觸紙力度不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尤其是對于百樂平行筆這樣的工具來說。在一定程度上這可以理解為「減少了一個難度維度」,但很快你會發現,水比你想象得深。

    在用平尖書寫的過程中,間距是一個需要我們大量注意力的部分。過分糾結一個字母的字形也是沒有必要的,除非你對它產生了審美上的懷疑,或者打算創造自己的字形。盯緊范本,循序漸進是我在這里練好平尖的主要建議。

    給點尖初學者的建議

    或許因為我最早一直自稱「點尖黨」,我總覺得點尖黨新手會有更多需要囑咐的問題,因為你從一開始就不能像平尖一樣「壓實了寫」,這使得你的力度總是處于「懸浮」狀態,需要非常精準的控制。

    常見的點尖字體都是「連筆」的,而連接兩個字母的游絲一般也被視作字形的一部分,也就是說,同一個單詞中的兩個字母總是緊貼的。如此一來,間距將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我認為學習 Engraver's Script (ES) 是每個點尖初學者的必經之路。通過學習 ES,一位初學者能在緩慢的節奏中逐漸熟悉筆尖的彈性,從而學到分別控制筆尖兩葉的能力。

    基本筆畫

    ES 的基本筆畫:依次是直線、下轉角、上轉角、二次轉角

    為了初步學習對彈性點尖的控制,每個新人都需要學習如何書寫基本筆畫。這種嚴肅的設定常常會勸退一些人,但如果不這樣入門,你的進度將遲滯不前。

    除了運筆上的訓練,練習基本筆畫也是訓練「眼力」的重要步驟。必須承認,這些規矩的確十分刻板,但或許是因為 ES 這樣的字體已經十分接近完美,才讓我們不得不去學習如何復刻范本。

    練習 muscular movement

    如果你想學習 Ornamental Penmanship 或 Business Penmanship,那么學習用手臂和肌肉記憶的運筆方式,即 muscular movement 是必要的準備。

    你可能聽說過它很難,但事實上這個難度并沒有到讓人望而卻步的程度。這里將盡可能詳細地為你解釋,我們費勁練習 muscular movement 究竟是為了什么。當你理解了它的作用之后,你就不會盲目地覺得它很難從而因為久久沒有成效的練習而選擇棄坑。

    Muscular movement 的必要性在于:它能在大的運筆范圍內有效提升筆畫的流暢性。

    想象你需要在紙上畫一個圈。為了讓這個圈足夠的圓,從而符合你對它在形狀上的預期,你需要仔細地考慮運筆的方向,再慢慢按照腦海中的預期來完成這個圈。但是另一方面,你又不能畫得太慢,否則這個筆畫看起來會哆哆嗦嗦的,不夠流暢。

    除了流暢度之外,運筆范圍也是我們需要考慮的問題。我們要書寫的筆畫常常超出了「只是動動手指」就能夠得著的范圍。在「即將夠不著」的時候才調整手的位置顯然會導致筆畫的不連續。因此,如果從一開始就使用整條胳膊帶動筆尖,這個問題就能被有效地避免。

    精進的 Muscular movement 可以解決這些矛盾。但是只有大量的練習才可以讓你在快速運筆的同時保證筆畫形狀的精準。你可能見過這樣的畫面:

    圈圈和拉線

    這是 muscular movement 的一項基本功練習,旨在幫助初學者找到用手臂帶動筆尖的感覺,并初步訓練我們的「畫圈」能力。

    但這并不是說,你需要把圈畫得這樣完美才能繼續下一步的練習。畫圈旨在讓我們「感受」muscular movement,而真正的肌肉記憶是用來書寫字母的。如果你已經找到了用手臂帶動筆尖的感覺,并已經切實地感受到你的運筆范圍和流暢度(如果不考慮字形)都因此有了大幅的提升,那就去練字母吧。

    國內外的 calligraphy 社群

    由于被打印機所替代,calligraphy 在 20 世紀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相當的沉寂。至今看來仍然神奇的是,互聯網的發展讓 calligraphy,尤其是點尖 penmanship 這樣一門一度只在美國繁榮的技術再次火了起來,甚至使它中國落地生根,成了一項非常流行的閑暇活動。

    近幾年,有許多優秀中國內地 calligrapher 都出版的教材和譯著,并在多個城市組織了習字工坊(workshop),有些還在網上以網課和答疑的形式創辦了不少線上的習字工坊。

    說起 calligraphy 作為一門愛好在國內的早期發展,我想將其歸功于「SR 小組」——國內兩位 calligraphy 組成的興趣小組,一位叫 Simon,另一位叫 Ritchie。他們做的一件大事是將 W. A. Baird 的 Engraver’s Script 教材翻譯成了中文,加上了許多頗為有用的注解(因為該教材年代久遠,所以其中很多工具已經絕跡于市場),還制作成了一份極其精致的 TeX 文檔。

    Lessons in Roundhand 譯注的封面和前幾頁

    由于這個愛好起初在國內真的太小眾,直到現在我們都無法確定是不是還有其他平行研究 calligraphy 的圈子。作為當時比較適合只是推廣和討論的平臺,百度貼吧成了國內 calligraphy 愛好者的聚集地。后來,大家逐漸從百度貼吧轉移到了各種即時通訊軟件的群組。

    不過,時至今日,你還是能在百度貼吧找到大量前人留下的硬核知識。各個字體都有詳細的教程貼和練習貼,如今依然是非常值得參考的內容。

    The Fountain Pen Network(FPN)是外網對應于百度圓體英文吧的論壇。它的主要話題還覆蓋鋼筆、墨水和其他一切手寫相關的領域。如果你想找更多 calligraphy 的作品圖片,可以上 FPN 試試,但由于中文網絡的資料已經夠多,我不推薦你把 FPN 當作主要的參考資料來源。

    FPN 首頁

    Calligraphy 或許不會作為一個學科出現。目前國際上看起來最正統,最嚴肅的 calligraphy 組織是 IAMPETH。如果你在尋找原版教材的掃描文件和 penmanship 珍本掃描件,IAMPETH 或許是唯一的選擇。

    現在的 IAMPETH「書法大師」們

    IAMPETH 有一套會員系統。只要交夠會費,你就可以參加 IAMPETH 在美國舉行的年會,類似于 WWDC。上面提到的 Ritchie 就參加過前些年的某一屆 IAMPETH 年會,并為我們帶回來了不少真跡的照片。

    令人遺憾的是,IAMPETH 的「書法大師」社區(Master Penmen Community)從 2015 起就停止了對新成員的認證。曾經,如果你想成為一位被認證的「書法大師」,你需要通過層層審核(這一過程通常由既有的其他大師完成),并制作自己的資格證書。

    最后認證的一位,Jake Weidmann 為自己制作的證書

    iPad 那么勁,不如我們……

    近年來,iPad App Store 出現了一大批的專業繪畫 App,這使得 iPad 成為了畫家和插畫師手邊可靠的工具。早年推出了 Sketches 的 App 開發者 Tayasui 甚至為 calligraphy 專門開發了一款 App,其中內置了非常便于調校的筆刷。

    上:Tayasui 啟動頁面,下:紙張網格設置界面

    可是這里得給有些朋友潑個冷水:我認為 iPad 不適合用來練習 calligraphy。如果你想要嘗試 brush 字體,那 Procreate 是一個可以嘗試的 App,但傳統的 calligraphy 字體是無法用 iPad 實現的,更別提一開始就用 iPad 來練習。

    原因很簡單:無論是平尖還是點尖,我們在運筆時控制的都是兩個點。對于平尖來說,它們是筆尖的左右兩個端點,對于點尖來說,它們是筆尖兩葉的觸紙點。但是 Apple Pencil 接觸屏幕的只有一個點,從而讓你沒有辦法練習對筆尖的控制力。

    不難想到,想在 iPad 上補筆,也是做不到的,因為你沒法確定筆畫會出現在 Apple Pencil 接觸屏幕點的什么方位。所以,在 iPad 上你得確保所有的筆畫都是一筆完成并達到它們的完美狀態。這很難。

    總之,iPad 上的 calligraphy App或許可以用來救急,又或許可以讓你在電子手帳里添上一些優雅的字母,但并不適合學習和練習 calligraphy。

    避坑指南

    這一節我會列出一些初學者常會踩到的坑,并解釋它們為什么是坑,以及介紹它們的替代品。

    商店里的筆套裝

    一套蘸水筆,攝于某文具店

    你可能在文具店里看到過包裝精致的一盒蘸水筆,其中可能有筆尖、筆桿、火漆等等高格調的文具。可是殘酷的現實是,它們通常都極不靠譜。除了筆桿,其他的一般都不適合用來書寫 calligraphy。尤其是其中的筆尖,一般來說基本等于三無產品。

    在選擇工具時,盡可能選擇來自 Hunt,Gillott 這樣大廠的產品。文章最后的延伸閱讀中會附上貼吧高手在多年前整理的「點尖知識庫」。

    MCC 等劣質范本

    MCC,即 Master Copperplate Calligraphy,是一本以 English Roundhand 為字體的教材。之所以說它是坑,是因為其中的字形實在是差:歪歪扭扭,shade 和粗細度也是把握不佳,完全沒有作為范本應有的水平。

    臭名遠揚的 MCC 封面及其中一頁,圖源

    如果你想學習 English Roundhand,不妨試試 The Universal Penman。

    出于字形不佳的原因,下面這份出自「V 博士」的 ES 范本也是不推薦的:

    出自「V 博士」的大小寫范本,不推薦,圖源

    果園

    果園,即「國產圓體」。作為 Roundhand 的不當翻譯,「圓體」在中國實在是存在了太久,也禍害了太多想要美化自己書寫的人。如果你忘了,下圖是一張 Roundhand 作品,這個字體的另一個名字是 Engraver's Script:

    W. A. Baird 的作品 Letter to Students

    可以說,任何一位認真學習過 ES 的人都會逐漸認識到 ES 的字形和筆畫形狀為什么被設計成這樣,從而對 calligraphy 的審美原則有更深刻的認識。在此意義下,任何一位認真學習過 calligraphy 的人都會對下面這篇字產生質疑,乃至厭惡的情緒:

    可以看到,上面這篇字不是個人的日常書寫,而是出自一份教材。它可能在嘗試用一支圓珠筆來演繹 ES 或者 Business Penmanship,但失敗了。失敗了,卻還在嘗試傳授給別人。稍微仔細觀察就可以看出這篇字里糟糕的筆畫形狀,無法統一的字形和間距,還有封不上口的 a 和 d。

    或許,這篇文字的作者想要反駁:這是個人喜好問題,你沒有資格站在審美高低上批評我。但是,我想說的是常識:我們不會在大街上隨便撿一本作業本,拿里面的字跡當成范本來練字。

    如果你不打算置辦 calligraphy 的工具,但仍想改善你的日常書寫,往下看。

    用 Italic 來改善日常書寫

    前面演示的字體都需要特殊的工具,但我們還是會希望能在生活中用 calligraphy 來美化我們的筆跡。

    毫無疑問,Italic 是最適合作為日常書寫原型的 calligraphy 字體。它沒有難認的字形,寫起來也可以做到足夠快。相比之下,雖然 Business Penmanship 也可以用圓珠筆書寫,但它有大量的連筆,在易寫性和易認性方面都不適合日常書寫。雖然想要寫好 Italic 不是短期能做到的事,但是,想要練好眼,知道什么樣的書寫是好的書寫,并不需要你花費太多工夫。

    首先,我們需要認識到所有字母的構成:

    • 除了 J 之外的所有大寫字母都具有同樣的高度。它們的底部應該落在基線(baseline)上,而頂端也都坐落在另一條固定的線上(稱為升部線,它與基線的距離稱為 ascender height)。
    • 小寫字母 b, d, f, h, k, l, 的頂部落在升部線上,底部落在基線上。
    • 小寫字母 g, j, p, q, y 的頂部落在頂線上,底部落在降部線上。
    • 其他的小寫字母的頂部落在頂線上,底部落在基線上。

    Italic 小寫字母的比例和占格,圖源(免費區)

    上面的圖已經展示了全部 Italic 小寫字母的字形。大寫字母總的來說和我們平時書寫端正一些的形狀沒什么區別。可以參考文章底部列出的延伸閱讀。

    對于字形,書寫時需要注意盡可能將每個筆畫寫得飽滿,并確保環形結構的閉合(比如,不閉合的 d 容易被認成 cl)。注意上圖中小寫字母 f 的寫法更有利于平衡性;還要注意, a, d 這些字母的環形結構上方是幾乎與頂線平行的直線段,而下方呈楔形(而不是圓形)。這些特征都使得 Italic 更容易讓我們把握整篇文字的排布。

    當然,間距是重頭戲。想要確保大段文字的黑度均勻分布,可以看上面對于間距的討論。

    最后附上一張 handwriting success 網站上的日常 Italic,既美觀又足夠易讀。最難得的是,可以看出它所采用的筆并不很順手:

    一張酷炫的日常 Italic

    彩蛋:Roman Cyrillic

    在剛開始寫這篇文章時,@Kostya 為我提供了一份俄語的字母表。借以展示印刷和手寫字體的區別能有多大。我接受了這份挑戰,叫他給我選幾個最讓人匪夷所思的印刷字形,于是就有了這段對話:

    我先來按照 Roman Square Capitals 的筆畫分析一下這些字母:

    • Д 的頂端和左邊是兩條細線,直接書寫;右邊是主筆畫(stem),用最寬的筆畫;下方則是字母 的上方一橫,左右分別帶有襯線。
    • Ж 中央的主筆畫和 一致,其他筆畫不太符合平尖書寫的習慣,我在這里改變了一些筆畫寬度。
    • Щ 有三個主筆畫,左下角有襯線,右下角有豎直的襯線。
    • Ю 可以看做是 的組合,很常規。

    所以……是這樣:

    圖:有道是「一斜遮百丑」,最后一個字母還暈染了墨水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