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收音機評論譯介
不久前,我拍了一段戲謔的小視頻,講的是玩收音機從來都不僅僅是收音機本身的事。它還牽扯到了電池、充電器、天線、各種轉接線/轉接頭等,搞來搞去,整出了一大堆周邊玩物,正應了老祖宗的那句話:多個香爐多柱香。
在環繞收音機的這些周邊物品中,要說對接收性能影響最大的,肯定非天線莫屬了,在我看來,它就是接收效果的“倍增器”。普通收音機用上好天線,能有脫胎換骨的表現;優質收音機用上好天線,更是好上加好,真正讓你享受廣播。
近幾年,在國產民用收音機天線中,有一款明星產品,也就是本文的主角K-180WLA有源寬頻收音機小環天線。它不僅銷量高,民間保有量大,而且效果好,話題熱度高,基本上大家提到收音機天線的話題,它都是繞不開的那一個。
掛在書房一角的K-180天線
這究竟是怎樣的一款天線?它的效果到底如何?我就僅憑自己粗淺的使用經驗給大家掰扯掰扯,不對的地方,請大家輕點兒拍磚。
2020年4月29日,我入手了K-180WLA收音機天線。開箱時,它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老板在認真地做這個產品。因為它的零配件太齊全了,但凡你能在使用中需要的配件,老板都準備妥當。人們常說某個食品開袋即食,這款天線則是開箱即用。
與LNR對比的K-180天線
咱們一起來看看包裝箱里都有什么。直徑大約是55厘米的不銹鋼圓環振子一個、前置放大盒一個、饋電盒一個、支撐天線的PVC管、對接直通和管帽一套、把天線固定在PVC管上的金屬抱箍一對兒、連接饋電盒與前置放大盒的同軸線10米、長度為一米的充電線一根、長度為一米的雙SMA公頭轉接線一根、同樣長度為一米的SMA公轉3.5毫米插頭轉接線一根。
另外,還有一份彩色印刷的使用說明書,詳細演示了如何組裝和架設天線,怎樣使用以及注意事項,重點段落甚至用粉紅色字體做了強調。相比之下,2023版的K-180WLA天線新增了一個SMA母轉BNC公的轉接頭,專門來適配德生S2000等配有BNC母外接天線插口的收音機。
因為這是一款室內室外皆能用的產品,考慮到室外架設要面臨風吹雨淋日曬,所以各個部件的品質都很高,做工都很精致,也做了嚴謹的防水處理。
由上不難看出,老板做到了“應想能想,應備能備”,先行一步替大家做了周全的考慮,大家開箱就能使用。這份用心,值得稱贊!
或許是因為成本方面的考慮,國內其他天線產品在這個方面就差了一些。我記得自己購買元芳天線后,自行準備了可充電的9V電池2個、多根各種接頭的轉接線;入手旅行家天線之后,自行準備了多種饋線和外接電池盒;將LNR專業版天線收入囊中后,又自行準備了支撐天線的圓管以及三腳架等,后來為了把天線固定在窗戶上,還購買了免釘膠與掛鉤。兩相對比,是不是感覺入手K-180WLA天線很省心?
曾經的天線五環之歌
K-180WLA天線的標稱使用范圍是0.1—180兆,覆蓋了長波、中波、短波、調頻和航空波段。因為我國沒有長波電臺,也收不到多少長波信號,所以暫不討論。僅就剩余的四個波段而言,K-180WLA的中波表現差,但短波、調頻和航空波段的性能符合大多數用戶的預期。
幾年來,通過在不同平臺的觀察,我發現K-180WLA遭受的批評大多數都來自于中波性能表現。而我的實際玩兒機體驗也證實了這一點。幾年間,我曾把它與MLA-30、飛魚版小環、youloop、德仕博GA800、LNR旅行家、LNR專業版以及美國環天線進行中波性能PK,K-180WLA鮮有勝績。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在網上搜索相關對比視頻。
最近,這個老板又推出了一個新品——K-480WLA,聲稱是K-180WLA的超越升級版。不過,我的關注點是K-480WLA的中波接收性能相比K-180WLA有沒有明顯提升?經過我使用收音機、SDR接收機搭配這兩款天線反復對比收聽,可以肯定地告訴大家,K-480WLA天線的中波改善明顯。使用RSP1A接這兩款天線收中波,當使用K-180時,SDRuno的瀑布圖上有些區間沒有豎紋,也沒有電臺播音的聲音;換上K-480后,瀑布圖上新增了很多豎紋,每個豎紋就對應一個中波臺,電臺聲音隨之飄出,收聽質量能達到可聽級。這個事實一方面說明K-480的升級在中波波段是成功的,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家批評K-180的中波效果差也不是空穴來風。過幾天,我會奉上這兩款天線在RSP1A接收機上的對比視頻,屆時,就一目了然了。
至于調頻和短波性能,可以說達到了我對一款售價為188元的有源小環天線的心理預期,它能有效提升電臺信號的信噪比,讓從前猶如聲若蚊蠅的電臺信號變得聲音洪亮、可懂度更高。盡管它也不可避免地放大了背景噪音,但電臺信號切切實實變得更清晰,更耐聽了。我在網上分享了很多K-180WLA天線與其他產品的橫向對比評測,誰高誰下,盡收眼底,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特別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我使用環境的局限,大多數情況下我都把K-180WLA掛在室內使用,盡管表現也令我滿意,但是偶爾幾次放在室外使用,它的表現更好。真心建議有條件的朋友盡量把天線架設在室外,它會令你眼前一亮的。
另外,不容忽視的一點是,這款小環天線自帶方向性,在接收信號時,適當調整環邊的朝向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也正因為此,前一段時間,我用軸承和廢棄的木地板做了一個旋轉底座,計劃搭配K-180WLA、MLA-30、youloop天線使用。這也算是在我當前使用條件下挖掘天線極限能力的一種嘗試吧!
各種亂入的K-180天線
我不清楚其他玩家如何,但總感自己有一種低電量或低電壓焦慮癥。不管是手機電池、收音機電池還是有源天線的電池總能引起我的不安和焦慮。
使用說明書上提到,這款天線內置了一節平頭18650鋰電池,至于容量是多大,沒有詳細注明。為了保證天線的完整性,我也沒有拆開查驗過。不過,2023版的K-180WLA天線的商品介紹中有這樣一句話:“全部依舊還是贈送高容量實標2750MAH鋰電池,已安裝在饋電盒內”,由此可以推斷,我的K-180WLA天線內置的鋰電池容量也應該是2750MAH。
在將近3年多的使用中,我沒有感覺K-180WLA天線很吃電,當然,這也與我不太經常用它有關系,其實這幾年我用的最頻繁還是LNR系列天線。反正到目前為止,我感覺它的續航能力還不錯。
這個天線的做工很扎實,也很精致,非要找出一個不足的話,那就是橫向左右撥動的電源開關算是一個易損件。我看后期版本的K-180WLA天線將這個撥動開關修改成了按鍵式的,耐用性和易用性更好了。
與美國環、S2000在一起的K-180
1、調頻、短波、航空波段表現不錯,能切實提高信號的可聽度與可懂度,尤其是將天線架設在室外,它的表現更加突出。
2、各種零配件齊全,適配機型眾多,到手即用,不用額外購買其他零配件,用的安心、舒心。
3、做工扎實,完成度高,較為精致。
4、能利用小環天線自帶的方向性,屏蔽或壓制一些干擾信號。
5、價格實惠,我的是200元包郵到手的。
6、拆裝方便,也適合出行攜帶。
7、續航能力有保障,說明書上給出的指標是1A的電流充電4小時即滿,可連續使用約40個小時。用戶可更換內置的18650平頭鋰電池。
8、配有醒目的工作指示燈和充電指示燈,工作狀態一看便知。
9、工作范圍很寬,適用波段多,免調諧,適合“懶人”。
10、饋電盒有防過充、過流、過放和電池反接功能。
11、說明書為彩色印制,編纂詳細,誠意滿滿。
1、中波表現不佳
2、橫向左右推動的電源開關損壞風險高。
3、制作周期較長,不是現貨現發,我的這個天線從下單到貨物到手,耗時17天,等待周期較長。不知道現在改善了沒有。
4、充電插口為micro USB類型的,如果是Type-C型的則更佳。
5、如果充電時使用天線,過流和短路保護電路不起作用,不建議邊充邊用。
在過去的三年里,每當我新入手一款天線,都會把K-180WLA拿出來橫向PK一番,無一例外,其實這說明我無意中已將它看作了有源小環天線的標桿之一,它在我潛意識中已經是一把尺子了。
以前,我說過下面這句話;現在,我依舊堅持這種觀點:雖然K-180WLA天線的中波表現不佳,但它是目前國內200元價位上的首選有源小環天線。
另外,幾天前我又入手了最新的K-480WLA天線,近期也會奉上它與K-180WLA天線的各波段接收性能對比。感興趣的朋友,先別沖動,看完我的對比試驗再做定奪也不遲。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下,K-180WLA是純粹的接收天線,不能用于發射信號,否則你的電臺和天線都將受損,得不償失!
歡迎關注、點贊、評論、轉發!
我們一起把玩收音機,一起傳播無線電文化!#尋找數碼點評派#
體一直是Wi-Fi信號傳播的一大克星,不少網友經常會抱怨購買的路由器信號穿墻性能不好,影響無線上網的體驗。對此,斐訊推出了可“一鍵穿墻”的斐訊K2雙頻智能無線路由器,讓網友們輕松解決信號覆蓋難題。
斐訊K2雙頻千兆無線路由器不僅外置4根5dBi高增益天線,為2.4G&5G雙頻段獨立適配天線,內部還選用了性能卓越的PA+LNA模組,讓無線信號發射功率和接收靈敏度雙向增強,可輕松滿足大戶型家庭的Wi-Fi網絡覆蓋需求。
頗為亮眼的是,當用戶想拓展Wi-Fi信號時,還可以通過斐訊路由APP中的“一鍵穿墻”功能,快速強化無線網絡信號,讓覆蓋面積一鍵增強,為手機、平板、筆記本電腦等終端提供快速的信號增強服務。
斐訊K2支持802.11AC無線協議,2.4G&5G雙頻并發最高可達1200Mbps無線速率,輔以新一代 MIMO架構,讓無線信號的覆蓋范圍、傳輸速率都獲得大幅提升。那么這款信號強勁的斐訊K2無線路由器,要多少錢呢?399元!不過令人驚喜的是,現在斐訊K2正在京東、亞馬遜、飛牛、有贊微商城等平臺上展開 “0元購”活動,參與活動即可免費入手這款無線利器喲!快去看看吧。
斐訊 K2(PSG1218) | |
產品類型 | 家庭路由器 |
網絡標準 | IEEE 802.11n、IEEE 802.11g、IEEE 802.11b、IEEE 802.11ac、IEEE 802.3、IEEE 802.3u |
最高傳輸速率 | 1200Mbps |
傳輸速率 | 2.4G:300Mbps |
頻率范圍 | 雙頻(2.4GHz,5GHz) |
信道數 | 2.4G:1-13 |
網絡接口 | 1個10/100M 自適應WAN口 |
天線類型 | 外置天線 |
天線數量 | 4根 |
是否可拆卸 | 否 |
VPN支持 | 否 |
Qos支持 | 支持 |
防火墻功能 | 內置防火墻 |
WPS功能 | 支持 |
WDS功能 | 支持WDS無線橋接 |
無線安全 | 無線安全功能開關,不加密,WPA/WPA2-PSK,WPS |
狀態指示燈 | 智能指示燈 |
其它性能 | 基本功能:無線開關;隱藏無線網絡;SSID隔離 |
其它特點 | 工藝:鏡面拋光 |
包裝清單 | 雙頻無線路由器 |
斐訊 K2(PSG1218)
[經銷商] 京東
斐訊K2雙頻千兆無線路由器
斐訊K2外置4根5dbi高增益天線
斐訊K2可“一鍵穿墻”,也有“健康節能”模式
啟動認證到現在還不到2年,大批Wi-Fi 6路由器、手機經已上市。Wi-Fi 6的普及速度遠超我的想象。
而我們的“老朋友”銳捷,現在也加入了民用Wi-Fi 6路由器市場——就是這款星耀X32 Pro。
看著AX3200這么個規格,我想很多朋友已經懵了。“1800”、“3000”、“3200”,如今路由器上常見的這些數字,到底是怎么來的,有什么含義?
先做個簡單的科普!這是Wi-Fi 6(802.11ax)的速率參照表。在80Mhz頻寬、1024QAM調制下,Wi-Fi 6單條空間流(俗稱單天線)速率為600Mbps。而X32 Pro的5GHz部分有4條空間流,600×4=2400Mbps
而2.4GHz部分,沿用Wi-Fi 5(802.11ac)協議,搬出另一張表。在40Mhz頻寬、256QAM調制下,單條空間流速率為200Mbps。同樣是4條空間流,200×4=800Mbps
2.4GHz和5Ghz兩個頻段,8條空間流速率累加,正好3200Mbps。也就是AX3200的含義。
扯遠了繼續開箱。除了路由器本體外,還有電源和一根網線。電源是12V=2A合計24W功率,網線是CAT5e超五類級別,對付千兆速率還是綽綽有余的。
至于路由器本身嘛,比較常規。方方正正的造型,均勻排布8根天線。如果非要說的話,這個造型是不是有點像臺式機的CPU呢?
網口一共5個,都是千兆網口,經典的1WAN+4LAN組合。每個都配有指示燈,這個設計我喜歡。尤其是在調試網絡、排障的時候,可以很快地分辨是哪里出了問題,減少麻煩。
USB口是沒有的,在這個價位屬于正常操作,不算槽點。
路由器底部有大面積的散熱孔,把孔開在底部的好處就是不容易集塵。反面例子像是Redmi AX6,在頂部開密密麻麻的孔,吃灰太嚴重了。
X32 Pro還有一個Mesh功能專用的配對鍵,組網時無需APP操作。
外在的東西不多講。對于路由器,消費者最關注的還是信號、網速、穩定性。
在無線方案上,X32 Pro使用了MTK的“全家桶”:MT7622平臺(含雙核A53@1.35GHz處理器),無線主控MT7915,有線主控MT7531。8條空間流,各配有一顆外置放大器和獨立天線,也就是廠家所說的“8+8+8”組合。
這次為了測試Wi-Fi 6,我使用的測試機是小米10,支持2空間流+80MHz頻寬。搭配X32 Pro理論連接速率是1200Mbps。
路由器放在客廳,測試的4個點位參考上圖。使用內網Speedtest測速,可以排除運營商寬帶波動的干擾,直接體現路由器的內網效率和無線效率。
為了讓大家有直觀的體會,我還翻出了一臺TP的XDR3020路由器作為對照,兩臺機子在規格上較為類似:都是Wi-Fi 6協議、無線總速率都在3000Mbps左右。
鑒于測試的過程過于繁瑣,就不逐一展示了。直接上數據匯總:
網速測試的結果可謂一目了然。在離路由器非常接近的客廳(1號點),兩款路由器的表現都很出色,都跑出了接近千兆網口的網速極限。
但是隨著距離變遠、障礙物的增加(2號→4號點),兩者的差距逐漸顯露。在距離路由器最遠的陽臺,銳捷X32 Pro比TP-XDR3020快了接近40%。
只看數據可能還是太抽象了,這個速率到底意味著什么?在我家陽臺這個位置,過去經常是信號盲區。但換上X32 Pro后,在這個位置設備可以駐留在更快的5GHz頻段,上網也穩定多了。
“弱信號也能看高清視頻”,X32 Pro的這句廣告詞成功引起了我的注意。真有這么神奇?我設計了一個小實驗。
我拜訪了鄰居家,找到了一個位置,連上我的Wi-Fi(2.4GHz)后剛好保持在1格信號。點開視頻,還真能正常播放!
如果還不夠,X32 Pro也支持目前流行的Mesh功能。兩臺X32 Pro靠近,按一下“易聯”按鈕就能配對組網。
無奈我只有1臺X32 Pro,Mesh功能等未來有機會再給大家補充體驗了。
網絡對我們生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誰都不想Wi-Fi莫名其妙掉鏈子,經常需要重啟。在我體驗X32 Pro的這段時間里,帶機量10~15個,手機電腦和智能家居各占一半。目前X32 Pro穩定工作了3天沒有掉線、重啟。
最后講值得一提的小創新:銳捷給X32 Pro配套了一個小程序。不需要為了管理路由器安裝APP。而且這個小程序常用功能齊備,體驗不錯。
其實要總結X32 Pro很簡單:它是一款信號很強,速度不錯,價格也適中的路由器。作為銳捷第一款消費級Wi-Fi 6路由器,表現可圈可點。
現在發燒友玩路由、家庭網絡,Mesh組網是最熱門的方向,X32 Pro也趕上了這個潮流。希望銳捷未來能在自家的Mesh體系中,增加更多不同檔次、不同規格的路由器。
在組網時能有更靈活的選擇,銳捷的Mesh系統也許會釋放出更大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