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在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對于影音的體驗追求也變的苛刻起來了。特別是隨著4K播放器的價格進入平民化后,原來的720P、1080P已經不能滿足現狀,更高清畫質的4K影視成了現在的主流。這次剛好在高清范的有范試玩活動中獲得了海美迪Q5 Plus超高清4K HDR播放器試用機會。Q5 Plus是海美迪精心研制的發燒級4K HDR播放器,它擁有強悍的硬件配置和豐富的外部接口。下面就來看看它能給我們帶來怎么的體驗感受。

    一、開箱:外觀簡潔內部藏料

    對于海美迪我還是比較熟悉的,之前體驗過其幾款產品。不過對于Q5 Plus的強悍配置還是非常期待的,我在收到產品后沒拍照就先體驗了一番,所以包裝及內部配件的塑料膜已被我撕下。Q5 Plus的包裝整體非常的簡潔,左上角紅色的芒果TV標貼代表著這款產品的片源出處。

    打開包裝,要不是看到盒子上有的PLUS的標簽,在外觀上還真難分清與四代的區別。在產品配件方面,除了電源適配器和遙控器外,還有一條HDMI線和硬盤連接線。值得一提的是,海美迪這條HDMI高清線要比一般的高清線要粗上許多,想必這條高清線的質量也是杠杠的。另外,電源適配器的輸出為12V 2A,而不是我們常規用的5V,這是因為Q5 Plus支持硬盤直插,驅動硬盤需要12V電源所致。

    Q5 Plus在系統和硬件配置方面都有所升級,特別是采用了16G的內存和雙頻WIFI。既能保證了大容量還可以提升盒子的無線傳輸能力。在價格方面,僅100元的差價還是相當有吸引力的。

    海美迪Q5 Plus全家福:

    二、外觀細節:接口豐富,新老通吃

    Q5 Plus的外觀依然延續著方方正正的風格,與普通盒子不同的是它周邊豐富的外部接口。盒子正面除了顯示屏外,還加入了電源鍵(內含指示燈),一下子讓我回想起了80年代我那臺DVD。

    在盒子背面,外置了雙頻WIFI天線,并且保留了AV接口。對于一些老電視或是AV接口的功放來說,這無疑就是個福音。另外,Q5 Plus還支持光纖音頻輸出。這樣豐富的接口讓你家中的影音設備無論老舊都能支持。

    在盒子左側除了提供了USB3.0和2.0接口外,還加入了TF卡接口,我這128G的TF卡看來又要發揮它的余熱了。

    盒子右側就比較厲害了,Q5 Plus在這里布置了SATA接口。對于現在動輒近百G的影音資源來說,可能硬盤是目前最好的保存方式。這也為Q5 Plus本地播放的性能提供了更強悍的保障。

    在使用外接硬盤時,需要使用配送的連接線連接硬盤。這里有個疑問,究竟能不能開機拔插硬盤?反正我是沒關電源。不過還是建議不要像我這樣操作,也建議廠家能夠在這里有相關的提示。

    最后再來看看這個遙控器,遙控器面板采用了金屬拉絲處理。在按鍵方面不僅安排了電視功能按鍵還有數字鍵等各種功能鍵。只是遙控器沒有配送電池。不過,在安裝電池時,發現個小驚喜,電池倉的后蓋與機身通過了柔性連接,這樣就不怕遙控器后蓋丟了。

    更多Q5 Plus外觀欣賞:

    三、使用體驗:超強性能,至極體驗

    其實從Q5 Plus的硬件接口就能感受到其強悍的性能。當然,強悍性能的背后能否駕馭全新一代的高清體驗還有待用事實來驗證。

    1、快捷設置

    在第一次使用時,系統會進入HiUI的設置向導界面。通過對語言設置、屏幕縮放和網絡進行設置及系統界面的介紹和海控APP的說明就可以進入系統主界面了。

    2、系統簡介

    我們可以看到Q5 Plus的界面非常簡潔,在之前也提到過,Q5 Plus的片源來自于芒果TV。打開芒果TV,默認進入的是精選界面。對于芒果TV海量的視頻資源這里就不做過多介紹了。

    芒果TV的視頻資源在畫質方面還是很不錯的,很多視頻都支持藍光或是4K的清晰度選擇。當然,要想觀看最新的視頻及高清畫質需要開通會員才可以。所以我更喜歡的是Q5 Plus超強的本地播放能力。

    3、第三方APP安裝

    當然,Q5 Plus還支持多方式安裝第三方APP,這里以最為常用的U盤安裝方式進行演示。可能是因為Q5 Plus支持多接口的原因,在插入U盤后,并沒有提示或跳轉到U盤管理界面。這里要通過媒體中心進入,然后選擇對應的移動存儲設備,找到應用的安裝文件,點擊進行安裝完成后就可以使用了。

    在安裝了多個APP后,可以將常用的APP添加到主頁界面。也可以使用一鍵直達,設置對應數字的快捷方式,使用遙控器來直接啟動設置好的應用。這點我還是非常喜歡的,特別是對于家中有老人的,可以教她開機后直接點擊數字鍵就可以打開要看的節目。當然,你也可以使用帶語音功能的藍牙遙控器,通過語音來控制。


    4、文件管理

    在文件管理方面,Q5 Plus除了以視頻、圖片、音樂等分類展示外,還可以通過菜單鍵完成文件的復制、粘貼等功能。這樣,我們就可以下載視頻資源到U盤或TF卡,然后再通過文件管理直接復制或剪切到硬盤里,或是通過Q5 Plus完成存儲設備之間的文件傳輸。這點對于我的日常工作也是非常有幫助的,特別是有時候U盤內的資料太多時,就可以將文件臨時剪切到掛在機子上的硬盤或是本地存儲器里,需要時再復制到U盤里。

    5、視頻播放

    Q5 Plus的本地播放性能是我目前所體驗到的盒子中最滿意的一款。它不僅擁有多種圖像模式及畫質引擎,還支持全格式解碼播放,特別是對于本地視頻還可自動生成海報墻及字幕下載、編輯等功能。

    對于海報墻的生成,這與文件的命名還有很大的關系。對于一些視頻文件如果不是以影片名字命名,有可能會生成錯誤的海報。在這里你可以選擇重新匹配、隱藏或是錯誤上報。還可以通過最新上映、電視劇等分類進行排序,方便后續播放。只不過要想生成海報墻,必須選擇高清影院應用進入,對于在媒體中心選擇的視頻文件是不會生成的,這點表示有點遺憾,希望后期升級能夠改善。

    對于畫質方面,Q5 Plus支持標準、鮮艷、電影、運動和自定義5種圖像模式和Imprex2.0圖形及顯示處理引擎。通過改變不同的圖像模式對比還是非常大的;對于圖形引擎及智能顏色的改變更多的是對畫像中細節方面的改善,可能從實拍的圖片對比變化并不明顯。但也能夠看到對應模式下細微的變化,特別是在大屏顯示設備上會更加明顯。

    在觀看4K視頻時,可能經常會遇到內置字幕沒有中文的情況。對于一般的播放器就要我們自己在電腦里下載字幕,然后再拷貝到移動硬盤才能播放。而Q5 Plus具有字幕下載功能,在播放視頻時,選擇字幕下載就可以通過網絡自動搜索對應視頻的字幕。選擇需要的字幕,下載完成就會自動加載到當前視頻。這樣就不用再去為字幕費事了。

    為了測試Q5 Plus的解碼能力及播放性能,我收集了我所有的4K資源,進行播放測試。僅有1個視頻出現在播放時有卡頓現象,其它視頻在播放過程中即使進行快進,直接點選等操作,都能快速響應。出現卡頓現象的視頻碼流為:96.56Mbps,圖像幀數為119.880fps。在正常播放的視頻中,最高碼流有高于100Mbps的,只是圖像幀數僅為29.970fps。這個超高圖像幀數的視頻在我的電腦里播放直接致命電腦死機,看來該視頻以后可以用來虐機了。

    6、其它

    Q5 Plus除了強悍的視頻播放能力外,對于本地音樂播放及圖片瀏覽也做的非常到位,目前最新版的系統已經完成對本地音樂以海報歌手和專輯圖片展示的支持。因為實拍的圖片還沒有升級,所以還是老版本的界面。

    總結:

    經過這段時間的體驗,單就本地高清視頻的功能體驗,特別是對本地硬盤播放的支持,就能讓你酣暢淋漓。其實對于Q5 Plus還有很多功能并沒有完全體驗,比如海控APP、局域網資源共享及投屏等功能。從這些功能體驗可見,這小小的盒子性能之強悍,功能之豐富。最后,也借著這機會,感謝高清范及廠家提供的試用機會。如果你也想有這一番酣暢淋漓的高清體驗,性能強悍的海美迪Q5 Plus既是首選。


    幾天在 B 站刷到「錢韋德」大佬關于 NAS 科普的視頻,里面的觀點對我很是受用——手機不單單是移動電話,而 NAS 也不只是網絡附屬存儲。

    個人雖然折騰 NAS 的時間不算很久,但也用過不少成品 NAS,群暉、威聯通、綠聯、華為、海康、極空間等等。

    目前個人主力機是撿二手的綠聯 DX4600 Pro 刷的黑群 SA6400,備用機的是首發沖的綠聯 DXP2800。

    黑群主要用來跑各種 Docker、虛擬機,DXP2800 主要就是存照片視頻、影音娛樂以及和黑群同步重要資料。

    因為目前個人使用場景下,綠聯的系統挺穩定的,沒啥致命問題,而且還自帶內網穿透服務,因為我沒有公網 IP,而且綠聯它這遠程目前挺快的。

    今天在這里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個人關于 NAS 使用上的一些心得,稍微會偏主觀點,如果你最近想了解或者購買成品 NAS,希望我的觀點能給你一些建議。

    先簡單科普下 NAS(網絡附屬存儲),現在大家可能會更常聽到另外一種說法——私有云。

    簡單來說,你可以將 NAS 看做是一臺特殊用途的電腦:它一般功耗很低、容量很大,本地保存,共享性強。

    很多時候你也可以將 NAS 看做是一臺 7*24 小時運行的「家用服務器」,或者是你專屬的「私人云盤」。所以 NAS 的使用場景很多:

    ? 替代網盤,充當個人/家庭數據存儲中心,照片、視頻存儲更安全,不用擔心畫質被壓縮或者資料被和諧

    ? 替代優愛騰,充當影音娛樂中心,倉鼠黨可以盡情下載各種高碼率、藍光原盤等資源,通過刮削各種信息,解鎖流媒體式觀影體驗

    ? 替代移動硬盤,充當團隊辦公數據中心,多人多設備跨平臺傳輸更方便,局域網下傳輸體驗很棒

    當然,你如果是極客玩家,那么通過 Docker、虛擬機等功能還可以延伸出智能家居統一管理、軟路由、私服服務器、all in one 等有意思的玩法。

    希望以上分享可以讓你對 NAS 有一定了解,如果了解完你開始對 NAS 感興趣了,那么就接著往下看吧。

    先來看 NAS 屆一定繞不開的「兩巨頭」:

    1.群暉

    作為最早開始打磨 NAS 的廠商,群暉依靠 20 余年的技術來告訴消費者一款標桿的 NAS 產品應該是怎樣。

    對于很多人來說,當你不知道怎么選 NAS 時,那就選群暉,穩定、安全、開放。網上很多關于 NAS 的使用教程,絕大部分也是基于群暉來制作的。

    但也不是說群暉一定就適合所有人,群暉(白群)這三方面是值得你了解清楚的。

    ? 硬件配置相對較低,性價比相當一般,也被戲稱「買軟件送硬件」;例如目前比較推薦大家入手的型號 923+,AMD 雙核+雙千兆+4G 內存的四盤位空盤就得賣到將近 5000 塊。

    ? 遠程訪問體驗真的很慢,如果你沒有公網 IP 的情況下,那么想要遠程進行大量文件傳輸或者是觀看視頻,那么體驗真的很卡。

    ? 需要一定的使用門檻,雖然網上很多群暉教程,套件也是很多,但如果你是純新手小白,那么需要折騰一段時間才能上手。

    當然,當你上手熟練后,那么群暉目前的 DSM7.2 系統也確實可以給你相當穩的體驗,特別是在數據存儲與管理方面,畢竟系統經過 20 多年的迭代,你完全不用擔心。

    另外群暉的優勢還有系統開放性、軟件生態,如果你本身是有一點「基礎」的,那么我是建議可以自己 DIY 整臺「黑群」,我自己就是用了一臺綠聯 DX4600 Pro 來刷黑群。

    「黑群」其實就是有點類似「黑蘋果」那種開心版,自己購買更強的硬件配置+刷群暉系統組成的「黑群」,也是很多人的第一臺 NAS。

    當然,網上也有一種說法,黑群的終點都是白群,這是因為黑群雖然性價比高,但對比白群是有「閹割」一些體驗的,在穩定性上也遠不如白群,所以怎么選還是得看你使用場景了。

    2.威聯通

    作為僅次于群暉的「萬年老二」,威聯通在折騰性、專業度上甚至是比群暉還要高的,當然缺點就是使用門檻比群暉還要高,而且網上教程不如群暉那么多。

    不過威聯通的優勢在于同價位上,硬件配置和性價比要比群暉要高,以目前威聯通最暢銷的型號 464C 來說,2000 元出頭就有 N5095+雙 2.5G+8GB 的配置。

    雖然這套配置比不上目前大陸 NAS 產品,但比起群暉還是要高上不少的。

    而且在軟件方面 QTS 5.1.0 大家也完全不用擔心功能撿漏啥的,如果將其類比手機系統的話,那它還挺像三星 OneUI 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會玩,QTS 系統絕對夠你折騰一壺了;同時,QTS 也有一個 App Center,上面同樣有各種非常有意思的應用。

    QTS 系統同樣是大而全的,只要你愿意折騰、研究,那么威聯通 NAS 確實很值得你上手體驗。

    當然威聯通還有另外一個「缺點」,它在遠程訪問方面的體驗和群暉可以說是「臥龍鳳雛」。如果你有公網 IP 的話,那可以直接忽略這個「缺點」。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威聯通的 HBS3(Hybrid Backup Sync)集數據備份、同步、復原等功能于一體。

    支持的協議很多,像 RTRR、 Rsync、FTP、CIFS/SMB 等,也支持很多云盤,像百度網盤、Google Drive、OneDrive,也可以通過 clouddrive 將 115 網盤、阿里云等加上。

    配合它家的 HybridMount 工具,可以把云盤直接掛載成本地文件夾來使用!總的來說,HBS3應該是把 3-2-1 備份原則結合得最好的工具了。

    3.綠聯

    綠聯應該近幾年討論度相當高的 NAS 廠商了,憑借簡單易用、自帶遠程訪問,硬件配置給力,性價比高等特點吸引了很多人。

    不過目前綠聯 NAS 在系統方面也有較多爭議點,它家的 UGOS 和 UGOS Pro 系統我都有用過。

    今天就聚焦在 UGOS Pro 系統上體驗。先上結論(我為自己結論負責):

    6 月初剛收到貨時,上手體驗確實比較一般,但也遠沒有網上傳得那么嚴重,很多時候是操作不當造成的。

    我也進了用戶群跟他們技術反饋了很多問題,所以這一兩個月綠聯 NAS 可以說是「腹瀉式」更新了。

    最新的應該是 1150 版本,雖然離我的「養老版本」還是差很多,但給個「差強人意」的評價完全沒問題。UGOS Pro系統值得夸贊的有以下幾點:

    ? 優秀的賬號體系,注冊使用可以純本地局域網下進行,手機號綁定可以跳過,也就是說如果你單純就是想在局域網下使用 NAS,那么 UGOS Pro 系統是沒有任何閹割的。

    ? 完善的權限管理,管理員最大,可以針對不同角色創建不同權限的用戶組、文件夾,讓指定用戶只能訪問對應的目錄甚至單個文件。

    ? 開放的系統架構,UGOS Pro 基于 Debian 框架、Linux 內核打造,很多折騰教程可以直接按照群暉的走,例如 ssh,也可以輕松刷成其他系統。

    ? 簡單的遠程訪問,這點對于沒有公網 IP 的人來說真的是剛需,不用額外購買第三方穿透服務,目前綠聯家的速度也挺不錯的,基本拉滿我家的上傳帶寬。

    硬件部分,綠聯這方面絕對沒有二話說,拿我的備用機(DXP2800)先和之前同樣入門NAS的極空間看一下,有一個前提這里我先闡述:為了直觀,所以用我自己在用的來以小見大對比,極空間目前沒有更新雙盤NAS,所以用之前的老款,畢竟Z2Pro目前仍然是極空間的雙盤扛把子,價格也與DXP2800相當。

    所以仍舊給硬件結論在先:綠聯的硬件為性能帶來了一定的加分

    ? 單從CPU跑分中看,N100:5511,Rockchip:4424,Z2Pro比DXP2800速度慢了至少18.7%;

    ? DXP2800中DDR5和Z2ProDDR4的傳輸速度數據上基本是翻倍的提升,況且還支持擴展內存來實現更高的性能;

    ? M.2的加速緩存也為DXP2800的讀寫性能帶來顯著區別。

    數據來源:Intel N100 vs Rockchip RK3588 [cpubenchmark.net] by PassMark Software

    那最后,對于綠聯nas的產品,我覺得還是直觀的呈現一下他家今年DXP系列NAS規格給大家,有種四盤的卷二盤,Plus卷普通,Pro更碾壓的感覺。

    1. 極空間

    專做NAS,雖然新但是比較專一,入局就進軍NAS的易用賽道,也因為用戶對于影音娛樂功能的認可,為其市占率的提升是有明顯的幫助。

    但是作為個人使用,選擇一個高價并長期使用的NAS,考慮需要全面且綜合,所以我們還是依次來看優劣勢。依舊先上結論:易用好入門,影音好搭檔,但權限及賬號體系做得比較差,穩定性也一般。

    優勢很明顯:

    ? 影院玩家會更偏好他家的【極影視】功能,杜比、HDR這類解碼能力對于重度影視愛好者來說確實是超出同類NAS的,而且支持在線字幕這一點也擁有絕對優勢;

    ? 網盤目前支持的比較多,百度網盤、天翼云盤、OneDrive、阿里云盤、中國移動共5個,基本可以滿足日常使用的網盤。

    ? 更新頻繁,這一點有好有壞,好處在于團隊一直在努力更新,對于很多人在擔心的會跑路問題其實是一種回應。

    但劣勢確實影響比較大:

    更新雖頻繁,但bug總復現,實際問題無法解決且穩定性欠佳,畢竟是NAS,安全和穩定總是第一要義,作為用戶因為個人素質高,就只能體諒新品牌,所以抱著只要別跑路一切都好說的心態,讓自己寬心一點吧.......

    ? SSH和root權限的不開放會直接限制用戶對于系統配置和管理的可能性,自行使用特殊方法獲取,不僅復雜容易失敗,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風險。

    但官方應該有看到廣大群眾的呼喚,8月1日小極君發布的更新計劃中,預計在Q3季度開放Root權限與SSH功能,上線SSH安全功能,所以可以淺等等看是否會有翻新,畢竟之前Q1計劃里的一些功能還沒有實現,但如果確實可以上線,那就是一大進步了。

    ? 稀爛的賬號體系,完全不符合用戶習慣。不同設備同一個手機號,由于在線賬號不互通,他會在你手機后面增加一個字母.....不理解是什么體系,反正就是導致管理員、普通用戶、本地帳號各玩各的。

    ? 以及一些文件管理、使用細節和售后客服的問題,也很一言難盡,外網文件傳輸速度直接打斷腿比剛到手的時候弱很多。

    總而言之,如果是只用NAS來搭建家庭影院或只用于影視娛樂,那極空間絕對是首選,超過群暉這類老牌NAS,畢竟NAS的影音功能只能算是附屬價值,如果用NAS只為當影視庫,不如把AppleTV玩透,搞一個infuse emby在線資源庫那不是更爽。

    最后,給重度影視用戶推薦一個型號:Z4Pro(普通版),性能版我覺得可以放一放,因為用阿極的話基本是沒有專業訴求的,花三四千買性能版不如直接入群暉。

    1. 海康威視

    老大廠出身的海康NAS,做工相當抗打,性價比超高,比如新出的R1搭載Intel N00處理器附帶一個觸摸屏和側透設計,而且有雙M.2和雙2.5G網口,實話說外觀就很有特色,拓展接口也很NICE!價格也和綠聯差不多,直接懟到1799元還可以刷黑裙(就是好像沒開放SSH)。

    可能因為早年攝像頭為主,所以NAS的軟件方面一直處在一個入門早但很基礎的階段,比如功能少、穩定性欠佳、傳輸速度有待考究等使用問題......

    之前有幸體驗過一次,2000兆環境下壓縮文件包傳輸沒有超過1M/s的,嗯....可能這也是b站很多人說【文件同步備份不好用】的原因之一吧。

    而且他家的NAS沒有自己的影視管理軟件,播放器效果比較普通,這點跟極影視相差絕對是天壤之別。

    總而言之,非專業用戶或者說想入手試試NAS的,基本就是輕度使用需求,所以我覺得可以入一個海康的基礎款幾百大洋或者用綠聯的DH2100+這種幾百就能搞定,兩個都是老廠出身,售后不愁而且夠便宜,不會肉疼,家里用的正好是海康或螢石的攝像頭的話就會享受一個小生態,不至于直接勸退NAS(比聯想的優勢也在于此:生態)。

    綠聯的DH系列反正比較順手,上線的時間久,并且像DH2100+這款無Docker NAS,對于純基礎使用是可以完勝一些雙盤的穩定性和易用性。用個兩年真的覺得NAS很實用,無法脫離NAS工作、生活或者娛樂的時候轉身入手專業級NAS我覺得可能更王道一些。

    六.華為智能存儲

    我偏向說它是一個不算NAS,但因圍繞者華為鴻蒙的產品輻射圈,所以擁有了NAS在中最強生態的智能存儲。主要就體現在綁定華為家庭存儲后,【相冊無感備份】是原生系統級別,與華為的云空間完全一致,不需要單獨打開app,手機圖庫的內容就是華為家庭存儲的內容,可以有效釋放手機存儲空間。

    絕對優勢:

    ? 依托于Hamony OS4.2系統升級,可以【全量備份微信數據】支持7天一周期自動備份,還支持數據恢復至華為的手機或平板。想我們平時微信的存儲空間占比其實很大,而且文件又多又碎,手一抖刪了文件或者圖像過期是常態。所以這一點是我真實羨慕華為的一點,也是NAS界獨一無二的特點。從這也能看出來華為針對【鴻蒙系統】的用心,兄弟們未來又可期了。

    缺點對于生態來說雖然有但都不是大問題,畢竟真正長期使用華為的用戶,愛的就是鴻蒙系統!其他的影視、娛樂類功能重要度一般般,而且主要需求也就集中在了數據擴容存儲、簡單方便的角度:

    ? 功能匱乏,只有備份、存儲、同步功能,且僅對鴻蒙友好,對于想要使用NAS的用戶其實并不建議購買,不然人家為什么只叫【華為家庭存儲】?

    ? 無感備份實則【有感】,速度有限且非局域網讀取卡頓;

    ? 無性價比,下單就肉疼,目前與華為功能類似且超出其功能性的nas,譬如我上面推薦的價格最多三位數,華為的無盤版1899元毫無優勢。

    ? 對非鴻蒙手機用戶不夠友好,尤其是M.2處理器以上蘋果電腦甚至都沒有客戶端可用,像我這種蘋果手機+ipad+mac用戶來說,直接給我勸退,我不可能為了一個存儲設備把所有電子設備都換了吧?這一點我覺得華為日后會調整的,只是不知道要多久而已。換句話說,華為不做說不定哪天庫克大哥看到了要做,那就糟了(來自被ios困死的內心吶喊)。

    總之,華為全家桶用戶,一家多人用華為的手機、pad、電腦這種情況,那擁有一個家庭存儲后,可以試試文件共享、多設備擴容(總而言之就是只有存儲功能好用)來提高華為智能存儲的性價比和實用性,而且全家一起用使用率還挺高。

    今年5月15日華為家庭存儲雖然新升級了一個版本,但總感覺會有二代出現,所以華為鴻蒙全家桶用戶們可以等等,避免49年入國軍的情況;如果是非華為用戶,建議你羨慕羨慕得了,實用性不強友好度不高而且性價比很低,看看玩客云或者自己DIY都至少有價值。

    最后,還是開篇的那句,手機不能單單是移動電話,而 NAS 也不能只是網絡附屬存儲。這幾年大陸的NAS新興廠商崛起不易,對于極空間這種新牌也好或者是大廠綠聯、海康久攻的NAS品類也罷,需要一些磨合,如同華為家庭存儲與其他系 統的磨合,我們可以在各取所需的基礎上給予些時間和耐心。

    只愛看電影試試極空間,喜歡成品擁有豐富NAS功能的試試綠聯DXP系列,看到這篇對NAS有興趣但預算有限的話看看海康和綠聯的基礎入門款,華為家庭用戶,沒用過NAS可以直接從華為家庭存儲直接上手。究竟哪家系統好用且適合自己,還是得買回來親身體驗才知道。

    如果是老玩家可能看到萬年老二時,就不準備繼續往下看了,畢竟老玩家心里除了群暉更愛DIY,也有可能會想試試綠聯DXP和海康的R1刷黑裙。

    那本篇內容,秉持著從個人觀點出發的角度,力求公平的為各位帶來心中的可選NAS,家家都有好用的,各個都有其所長,希望本老編的建議能夠為各位帶來實用的幫助,如有歡迎三連,那我們下期再見!



    VD在Windows10上處理起來相當簡單,但是藍光呢?藍光光盤現在已成為物理格式高清視頻的標準,并且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將電腦用作家庭娛樂,在電腦上播放藍光光盤就成了廣泛的需求,但這不僅僅是在驅動器中彈出光盤這么簡單,用戶需要類似Cyberlink PowerDVD19這樣的專門播放藍光光盤的播放軟件。

    如何將藍光光盤轉換為數字光盤

    這不是為想輕松的人準備的解決方案,主要是因為需要花費很長時間,而且很容易犯錯。但是有一個免費的方法可以用兩個軟件來實現。

    MakeMKV和Handbrake在我們之前的DVD克隆軟件綜述中已經有過介紹,理由很充分:兩者都是完全免費的。雖然MakeMKV在技術上仍是一個測試版,但它仍然非常強大。

    本質上,用戶可以使用MakeMKV從藍光光盤中提取數據,然后通過Handbrake把數據壓縮下來。當然,可以跳過Handbrake,但是藍光光盤中的每個文件都會很大,因此,除非你手頭有大量的存儲空間,否則使用Handbrake是降低文件大小的一個很好的方法,但會降低文件的質量。


    如何在Windows 10上觀看藍光光盤

    事實上,可以在Windows 10電腦上直接觀看藍光光盤,而不必將它轉換為數字文件(耗時又費力)。

    首先要提到的是老牌的播放器:瑞士軍刀VLC。VLC默認不會播放藍光光盤,因此需要進行一些調整。

    它不一定是最佳的選擇,但是如果你已經是VLC的忠實用戶,那么它至少是一個選擇。


    貍窩(Leawo)藍光播放器也許是一種更好、免費的方法。它還支持DVD,即使你不是付費用戶,也能得到一個非常基本的藍光播放器,用于播放藍光光盤沒有一點問題。

    如果你對功能更加豐富的東西感興趣,那么這里有許多應用程序。最好的是Cyberlink的PowerDVD 19。它支持3D藍光以及常規光盤,高幀率播放、HDR、投射和4K UHD藍光。

    此外,PowerDVD還將直接播放藍光光盤或DVD中的任何ISO文件。它是安裝在多媒體電腦上的一款非常便捷的播放軟件,你甚至可以使用它從YouTube和Vimeo提取內容,包括360度視頻。


    你需要的其它播放軟件

    觀看藍光光盤有多種免費的方法,但是除了訊連科技出色的PowerDVD 19外,還有其他應用可以選擇。

    MakeMKV (免費)

    使用簡單,將所有物理磁盤輕松轉換為數字文件。

    貍窩(Leawo)藍光播放器 (免費)

    基本但實用,如果你只想播放藍光光盤,那么這是個很棒的應用程序。

    VLC (免費)

    VLC是Windows中非常出色的一個老牌播放工具,通過一些調整,VLC幾乎可以播放任何可以想象的內容。

    Handbrake(免費)

    Handbrake會將藍光光盤中的原始文件轉換為可用于電腦或家庭媒體服務器的文件。而且是免費的!

    更多windows 10操作系統使用技巧,請關注→→#win10玩機技巧#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 @微課傳媒



    1.頭條號【微課傳媒】專注軟件分享,如果你喜歡玩軟件,歡迎關注、評論、收藏、轉發。

    2.在學習中有什么問題,歡迎與我溝通交流,號搜索【微課傳媒】,我在這里等你喲!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