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樣!沒聲音,再好的戲……啊不對,是沒有好的散熱,再牛的CPU也得憋屈,所以你知道散熱器的重要性了嗎?
如果準備上水冷,我勸你還是先等等,除了水冷散熱器更貴之外,水冷后期維護和漏液隱患都需要玩家具備一定的知識,所以風冷才是適合大多數玩家的選擇。可是風冷散熱器從單熱管到8熱管都有不少產品,我們應該選哪款呢?
四熱管散熱器可以用于大多數場景
其實搭配散熱器很簡單,只要根據其定位即可,如果想要散熱效果更穩妥,或是想獲得更好的靜音效果,那就用CPU級別數減去1即可。
舉例來說,i5-12600F是5級別的,減1之后得到的4就是適合搭配4熱管的散熱器,銳龍7 5700X是7級別的,減1之后得到6就是適合搭配6熱管的散熱器,以此類推,老舊CPU同樣可以適用。
這就是給i9設計的
對于熟悉DIY的老玩家來說,散熱器的搭配就用不著這么保守了,只要不長時間高負荷運行,散熱器就還可以再降一個級別,i3、i5什么的用盒裝送的散熱器也可以滿足日常需求。
你以為這就完了?非也。
蓋不上側板才想起來去貼吧
散熱器的挑選還要注意兼容性,尤其是和機箱以及內存的兼容。對于小尺寸的機箱來說,要看散熱器限高,如果散熱器尺寸過大,就會導致側板蓋不上,你不想因此去貼吧賺經驗對吧?
另外,如果搭配的內存是馬甲條,還得看大尺寸的塔式散熱器是否會阻擋主板上的內存插槽,有些散熱器一下就能擋住2條插槽,你就直接告別雙通道了。
最后一個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CPU的TDP只是散熱設計功耗,并不是實際功耗,比如酷睿 i7-11700K標稱TDP為125W,實際功耗可以達到225W之多,接近TDP的兩倍,所以不要將TDP作為搭配散熱的基準。
(7918618)
多玩家在為CPU搭配散熱器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兩難境地:買高端的會花冤枉錢,低端的又怕壓不住,那你的CPU應該搭配什么級別的散熱器才能讓預算更好地發揮出價值呢?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看熱管數。
目前英特爾和AMD的CPU都有一個定位的系列代號,比如酷睿i5,銳龍7等等,不管新老平臺,這個數字都是通用的,而這個數字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點。
選散熱器就很簡單,將代號中的數字減去1,就是要搭配的散熱器熱管數量。比如你的平臺用的是銳龍5 7600,那么選擇4熱管的塔式散熱器就壓得住,而酷睿i3用2熱管或者盒子里自帶的下壓式就足夠。
可能有玩家提出了疑問,難道水冷散熱器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嗎?其實不是。水冷散熱器的優勢在于可以擴展更大的冷排以及更炫酷的光效,如果使用i7/R7以上的平臺而且有超頻的需求,那么用水冷散熱器是很有必要的。
但對于絕大多數玩家來說,風冷散熱器就完全夠用,不需要買更貴的水冷散熱器,而且水冷散熱器安裝更加繁瑣,需要用戶有一定的相關知識,避免后期維護出現故障。
另外,同價位的水冷散熱器散熱性能其實不如風冷,追求炫酷光效的玩家不如把省下的預算買3把ARGB風扇,一樣可以打造出個性的光效同步,同時還能優化機箱內的風道。
最后要提醒大家的是,散熱器的兼容性同樣重要,包括散熱器的高度會影響和機箱的兼容,寬度會影響和內存的兼容,所以下單前也要留意哦!
(8123577)
T之家 8 月 13 日消息,快睿 Cryorig 本月 8 日推出了入門級的 CR401 風冷散熱器。該散熱器采用單塔單風扇結構,根據風扇光效是否可調整分為 12V RGB 和 5V ARGB 兩個版本。
CR401 整體設計風格簡潔,頂部印有快睿商標。其塔體高 148mm,搭載 4 根 6mm 直徑熱管和 43 片加固型散熱鰭片,底座部分為直觸式設計,整體標稱解熱功耗為 200W。
快睿 CR401 散熱器配備了一顆 12025 標準規格的風壓均衡型 FDB 軸承風扇。此顆風扇搭載 9 片高傾斜角度扇葉,支持 PWM 控速,具體參數IT之家整理如下:
最大轉速 1930 RPM,最大風量 58.47 CFM,最大靜壓 1.35 mmH2O,最大噪聲 30.2 db (A)。
快睿 CR401 風冷散熱器具有較好的兼容性:其既兼容英特爾 LGA 1700 / 1200 / 115X 和 AMD AM5 / AM4 平臺,還支持英特爾 LGA 1851 平臺和 AMD 較為久遠的 AM3 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