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屁眼的视频在线免费看,日本在线综合一区二区,久久在线观看免费视频,欧美日韩精品久久综

新聞資訊

    不其然,昨天的文章有這樣的回復:

    難道就非得手把手嘴對嘴的告訴你具體要買哪個產品嗎?這件事沒必要吧?第一、iN就是上網來逼逼的;第二、不拿任何廠商的好處也就沒必要給廠商推薦他們的產品;第三、我就是想把一件事講一講而已……

    今天講的內容也不會讓你具體買哪塊板子,理由就是很多事情你如果知道了問題的核心,自己就可以有自己的選擇,獨立思考對于一個人來說還是有相當大的價值的,大家千萬別舍棄掉。

    說回正題:iN最煩的一件事就是很多數碼博主在網絡上給大家推薦具體的產品,因為這件事有相當大的誤導性。很容易讓他們的粉絲去購買到自己根本不適合的產品,這類的博主看看開箱視頻就可以了,后面的評測數據實際上一點雞毛用都沒有,畢竟每個人每個團隊搭建的測試平臺都有差異,他們的數據根本不可能代表你在使用期間的性能和感受——這就是唬人的東西。同時我們也無法排除很多博主的所謂“評測”就是“軟文”的可能性,他們嘴巴里的數據難道是真的嗎?不會為了帶貨給你虛假數據嗎?你能確認他們沒有被“包養”嗎?

    當你為一篇推廣軟文點贊的時候,這篇軟文的作者不會感激你,但大抵會產生“又一個小可愛被忽悠了”的想法。人嘛,都這種德行。這是現在網絡自媒體的一個亂象,iN就不說太多了,后面的事情遠比大家想的要復雜得多。

    但有沒有iN所推薦真正公平公正的且獨立的技術測試呢?也是有的,計算機行業里面有一桿大旗,但目前90%的計算機用戶還就真的不知道——這就是《PC Magazine》雜志。

    iN從1995年就一直在訂閱,直到紙版在2009年停刊,就改成了線上訂閱,可以說這么長時間了,這個雜志一直沒有離開iN的視野。

    原因很簡單,這件事基于道德。

    至今,iN是沒有得到任何關于這家雜志的道德問題的負面消息。為寫這篇文章也簡單快速的做了一個AI搜索:

    AI說沒有,當然了,大家如果知道這家雜志的任何道德上的負面信息請補充。如果有,iN會用腳投票,直接退訂。

    所以類似于這樣的“世紀罵戰”——不體面!

    哈哈,又扯了800字的閑篇兒。咱們來說正題吧:

    在選擇電腦產品的時候你完全沒有必要去聽別人說什么,或者不論別人怎么說,你都需要去了解這些產品的本質核心問題,也就是市場定位。

    今天咱們就以選擇一款主板為例子來說一下,主板這種產品也特別具有代表性恰好可以讓大家實踐一下。

    首先,計算機主板是什么?這個東西(Motherboard)也叫系統板,是由芯片組作為核心的一個計算機配件,通常在芯片組之外還包括電源插槽、CPU、內存插槽、外設連接器。它作為計算機各個部件通信的橋梁存在于計算機系統之中。對于一片主板,其功能和性能主要是由芯片組決定的。

    所以說,芯片組是主板的核心所在。劃定自己選擇主板的要素就是選一款適合自己的芯片組,這個和大家在選擇CPU的時候是選擇i5還是i7是有相似性的。

    以intel為例,目前常見的芯片組為B、H、Z三個系列,這三個系列的芯片組定位有所不同。其中B系列芯片組通常定位于商務和辦公應用。它們提供穩定性、可靠性和基本的功能,適用于一般的商務計算需求;H系列芯片組主要定位于高性能計算機,如游戲臺式機和一些專業應用場景;Z系列芯片組主要面向游戲愛好者和高級用戶,提供了最高水平的性能和靈活性。

    這三個芯片組之間的區別在于擴展能力和超頻性能,在intel的規劃中擴展能力是大于超頻性能的。

    以B系列的芯片組為例子,B系列芯片組的DMI通道數量為4個,可以同時滿足4個SATA 6.0 Gb/秒端口在最大速率上的傳輸。而到了H系列,DMI通道就擴展為了8個,可以滿足8個SATA 6.0 Gb/秒端口在最大速率上的傳輸,這就是一個區別。因此你如果看到了一個B系列芯片組的主板上有六個SATA接口,例如下圖:

    你就會發現,一般的情況下會有兩種不同顏色的ATA接口,其中四個是直接進入DMI通道的,另外還有2個走的是PCI-e通道。當然了,這是理論上的配置,DMI還有其他功能,不可能被全部用于SATA接口。但如果你看到了一個B系列主板提供了大量的SATA存儲接口,這就值得懷疑了。你如果按照它的設置把接口插滿,在運行大量磁盤讀寫程序的時候必定會擠占PCI-e通道,最終導致的就是系統響應不及時。

    到了H系列芯片組,芯片組本身提供了8個DMI通道,這種擴展存儲的能力就大幅提高了,并不會因為大量存儲系統的讀寫操作造成PCI-e通道的擠占。

    再到了Z系列芯片組,不僅僅保持了8個DMI通道,又在PCI-E通道數量上額外的增加了四條。

    這就讓你的主板可以先天性的增加一個4X PCI-e設備的接入能力。

    同時Z系列對超頻的支持度也在技術層面上做了更多的措施。

    從芯片的功能不同,也導致了價格上的差異:

    Z系列的芯片組價格將近B系列的一倍,而很多用戶在購買主板的時候往往僅僅會看主板上有多少插槽,例如NAS用戶往往希望一個主板上有12個SATA插槽,或者游戲愛好者希望主板上有2個顯卡插槽。主板廠商就會根據自己的主板的定位來借用這些系統資源,例如借用PCI-e通道挪做SATA存儲使用。但凡轉換芯片的價格低于不同等級的芯片組差價,這件事對于主板廠商來說就是血賺。

    但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你并不需要知道這些。你只需要給自己要購買的電腦一個定位即可,你是用來家庭辦公、看看網劇;還是用來打一些游戲;或者是當作生產力工具追求極致性能。這些確定的需求就已經將你的目標限定在來B、H、Z這三個產品線內,依據產品線來購買主板即可。

    同時,和CPU一樣,芯片組也有代次的區別。例如我們說的12代、13代、14代CPU,芯片組也有第5代、第6代、第7代的區別。不同代次的芯片組是技術升級和功能升級,這比CPU的代次升級更加重要,因此iN的建議就是購買當前最新代次的。例如現在intel芯片組出到了第七代,那么就考慮產品線標識BHZ后面第一個字母為7的即可。

    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需求,那么intel還有一個芯片組系列是W,是面向工作站的,比Z系列增加了多路CPU的支持。

    在你錨定了主板芯片組后你可以開始選擇主板廠商了。

    這個環節是個人喜好的選擇了,iN自己的御三家是超微、泰安和技嘉。一般的來說,iN是建議大家別太輕易去換主板的品牌,你如果用一個廠商的主板就一直用下去。這樣對于你自己可以更好的掌握廠商自己的產品線之間的微妙差異。例咱們以技嘉為一個例子:

    基本上到官網上搜索一下芯片組和尺寸就可以列出一大堆符合自己要求的產品。

    但是你會發現,即便是Z790,ATX規格這一個原本很狹窄的搜索范圍,在技嘉的官網上你也可以搜索出很多的主板產品。這時候我們就又回到了剛剛說intel的市場劃分問題上了。

    目前這個時間點上到了廠商的環節,廠商生產主板就是要考慮兩個要素散熱和功能擴展。大家都是出于intel給出的公板設計規范,在這個規范的指導下往往就會給你出散熱方案和功能擴展方案,例如在主板上加個額外的聲卡、配個2.5G網卡或者弄個Wi-Fi 7什么的。

    可是,到了營銷環節,這些東西就又形成了主板廠商的產品線。還說技嘉,技嘉一般分四個或者五個產品線。分別是AORUS、UD、Gaming和DESIGNARE,還有一些技嘉主板并沒有在以上四個分類里面,咱們就叫普通板吧。

    AORUS的定位是高性能計算,是目前技嘉最好的一個產品線,穩定,功能多,散熱好。

    UD其實就是“ULTRA-DURABLE”,翻譯過來叫做“超耐用”,是技嘉突出穩定性的產品線。

    Gaming不用多說了,就是游戲用電腦,只不過,Gaming在技嘉的排位中并沒有AORUS高,就是在普通技嘉板子上加上了一些散熱設計和光效接口,價格不貴照顧那些“臭打游戲”的人的情緒。

    DESIGNARE,面對設計師的主板產品線。這個產品線挺怪異的。是早期雙顯卡時代魔改出來的一款主板,能更好的支持雙顯卡交火或者SLI性能。但現在雙顯卡的配置不多了,這個產品線就開始玩顏色設計了,叫做AERO了,還是定義在設計師和視頻創作者。最新的版本有更多的M2固態接口,而且采用更大的被動散熱,就怕你跑了幾個小時的渲染忽然果然死機……

    無論廠商怎么規劃自己的產品線,實際上就是在搞差異化來賣出更細分的價位賺取更多了利潤。所以iN就建議大家別輕易換品牌,綁定在廠商的大車上買的更準確。iN自己的技嘉主板這支就是從皇家系列一直過渡到了AORUS,圖的就是一個穩定、功能多,而且散熱能力過得去。

    到了這個檔口其實還是看你的需求定位。例如iN自己,電腦裝好后基本上24小時不關機,會有各種折騰,插入各種稀奇古怪的板卡……穩定和擴展性也就成了硬需求。當然了,現在家里的大部分連技嘉都不用了,直接上了更穩定的泰安。

    大家自己的需求是什么,自己搞清楚,然后對照產品線看一下,這樣你就可以找到芯片組產品線和廠商產品線的交匯點,直接選一個價格合適的產品也就沒什么問題了。

    至于廠商們玩出花的額外功能,大可不必在意,主板基本功能之外的額外的功能沒有一種是一張擴展卡不能解決的。但對于過分強調額外功能的品牌就小心一點吧,我們都是管這些東西叫做“妖板”的。如果你真正看明白今天文章芯片組的部分,你就會理解,這些都是拆東墻補西墻的設計。

    如果還搞不懂,也別聽自媒體的,去《PC Magazine》,反正每年都有類似的編輯選擇內容:

    剛截了一個圖,你看,第一名不還是“技嘉 Z790 Aorus”嗎,只不過是這個產品線里面Micro ATX規格的“Elite AX”。

    月20日晚8點,2024年618大促拉開帷幕。想要裝機、升級的玩家朋友們可要抓住促銷的機會。說起主板的選擇,一線品牌華碩肯定是很多玩家的首選。在618年開門紅活動當中,華碩旗下多款熱門Intel芯片組主板都開啟了特價促銷,那么有哪些值得購買的呢?我們一起來看看。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

    618單品價:1449元

    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S是吹雪系列的第二款mATX板型的主板,其沿用了標志性的銀白二次元設計風格。主板上的銀白色散熱片造型與前作基本相同,不過上面的裝飾元素經過了重新的設計,讓整個主板更具二次元風格,更符合年輕群體的審美。

    供電部分,主板采用的是12(60A)+1(60A)+1相供電模組,算得上是比較強悍的配置,可以輕松支撐高端處理器全力輸出。在此基礎上,主板支持APE 3.0技術,可以實現一鍵解鎖處理器功耗,更強悍的供電為處理器性能的極致釋放提供了保障。ROG STRIX B760-G GAMING WIFI S小吹雪S對內存部分也進行了升級。產品依然提供了4條DDR5內存插槽,加入了AEMP II優化技術,通過自動檢測內存芯片的體質,優化頻率、時序和電壓參數,將支持的最高頻率從前作的7800MHz(OC)提升到了8000MHz(OC),充分滿足用戶對于高頻內存的使用需求。

    同時在易用性方面,ROG B760小吹雪在顯卡易拆鍵、M.2便捷卡扣等貼心設計基礎上加入了易拆式天線,多維度讓用戶的裝機操作更加的便捷。總的來說,ROG B760小吹雪S是一款顏值、做工、性能以及易用性等方面表現都很不錯的產品,如果你想要打造高顏值的中端游戲平臺,這款主板是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重炮手

    618單品價:1299元

    重炮手一直是中端市場上賣得最火的產品之一,最近B760重炮手也迎來了更新,打造出了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重炮手二代。

    仔細對比了一下新舊主板的規格,發現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重炮手二代也加入了APE 3.0功能,也能通過解鎖處理器的功耗墻,實現更強的性能釋放,這對于非K處理器來說非常實用。

    同時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重炮手二代支持的最高DDR5內存頻率也提升到了7800+(OC)MHz,對高頻內存的支持更好。該主板還提供了2個PCIe 4.0×4 M.2 SSD插槽和1個PCIe 4.0×2 M.2 SSD插槽,擴展能力更強。而且華碩TUF GAMING B760M-PLUS WIFI II重炮手二代還支持WiFi6E并升級了易拆天線。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S吹雪

    618單品價:2899元

    作為吹雪系列主板的最新之作,華碩Z790吹雪S在各方面的表現并沒有讓我們失望。產品在保留標志性的銀白裝甲配色、電競潮流文字等元素的基礎上,將雪舞戰姬的形象完全印了上去,再加上有層次造型設計,帶來了更具層次感的立體效果,視覺體驗更出色。

    同時華碩Z790吹雪S的“硬”實力依然出色,其采用的16+1+2相供電模組以及搭配的散熱配置,面對旗艦處理器的高負荷運行也游刃有余。內存方面,DIMM Flex功能的加入,讓主板在搭配高頻內存使用時,更穩定、性能釋放更充分。同時主板的無線網卡升級到了新一代WiFi 7,為支持下一代WiFi網絡做好了準備。

    此外,之前華碩吹雪主板廣受好評的一些易用性設計,比如M.2便捷卡扣、ROG顯卡易拆鍵等,以及AI智能超頻、AI智能散熱2.0之類的智能功能,在華碩Z790吹雪S上得到了保留,大幅簡化了用戶裝機操作以及提升了用戶的使用體驗。

    如果你想要打造一套高性能和高顏值的酷睿14代白色信仰游戲主機,那么不妨關注一下華碩Z790吹雪S。

    華碩TX GAMING B760M WIFI

    618單品價:1189元

    作為華碩推出的又一款主打二次元風格的主板,TX GAMING B760M WIFI天選配備了大面積月光銀裝甲,和“天選姬”的戰甲相呼應,PCB上專屬的魔幻青配色更是體現了該主板的主題,處處顯現出與眾不同的二次元風,將主板設計帶進了次元美學新高度。

    用料方面,華碩TX GAMING B760M WIFI天選采用12+1 Dr.MOS整合型高效供電解決方案,同時還具備8+4 Pin ProCool高強度供電接口和6層PCB設計,具備更好的電氣性能。主板VRM和電感區域都覆蓋了碩大的高質量散熱片,有助于提高供電區域散熱效率。

    主板可以支持到DDR5 7200(OC)內存,還加入了華碩OptiMem II內存優化技術。主PCIe插槽為PCIe5.0×16插槽,使用了SMT生產工藝,并集成金屬強化層提高穩定性。主板提供了2個2280規格PCIe4.0×4的M.2 NVMe SSD插槽,均搭載了華碩M.2 Q-Latch便捷卡扣設計和散熱片。

    主板預裝了一體式I/O背板,提供了包括USB 3.2 Gen 2x2 Type-C接口在內的諸多接口,配備了2.5G有線網卡和Intel WiFi 6無線網卡以及藍牙5.1。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

    618單品價:2799元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是一款相當華麗的高端主板,其擁有層次感、炫酷值都很出色的電競潮流外觀,極具辨識度又有電競范。整塊主板的用料非常豪華,又有AI智能超頻以及DIMM Flex等黑科技的加持,能夠讓處理器和內存能沖擊更高的頻率,帶來更為出色的使用體驗。

    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不僅擴展能力強悍,而且各插槽、接口不僅種類豐富,而且性能也很強大,為發燒友和專業玩家提供了當前頂級的功能體驗。另外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還加入了一系列的DIY人性化設計,簡化了裝機操作、提升了使用體驗,這種高易用性的設計也是ROG主板的一大賣點所在。

    總的來說,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的外觀、做工、使用體驗以及功能完全符合大家對于一款高端ROG主板的期待。如果你要打造一套豪華的酷睿14代游戲主機,ROG STRIX Z790-F GAMING WIFI II是個不錯的選擇。

    除了以上介紹的幾款產品之外,華碩還有多個型號的Intel芯片組主板參與促銷,大家可以去華碩京東自營旗艦店查看。

    板是連接電腦各個硬件的重要部分,就像人的身體一樣,它為CPU、內存、硬盤、顯卡、鍵盤、鼠標、顯示器等部件提供了一個安裝平臺,讓這些部件聯系在一起

    因為要與CPU配對,所以主板也分為Intel主板和AMD主板。同時由于不同代CPU針腳的不同,選購主板時還要選擇與之配對的某系主板。比如6系7系對應LGA 1155針腳的2代3代CPU,8系對應LGA 1150針腳4代5代CPU,100系和200系對應LGA 1151針腳6代7代CPU,300系對應就8代CPU。

    先用一張圖學會區分英特爾平臺主板和AMD平臺主板:

    當然,只是區分了兩個平臺的主板還是不夠的,還要看CPU和主板的兼容性:

    最重要的是芯片組:英特爾和AMD這兩家公司每次發布新的CPU的時候,都會向各大主板廠家發布適配自己CPU的芯片組,意思就是說:“ 我這CPU已經做出來,你們主板廠得按照我的這個標準,做出來的主板才能用。”

    先說英特爾平臺:

    英特爾的芯片組有 B150、B250、B360、Z370、X299等等一大堆,別急我先給你們分分類。

    芯片組也是分等級的,而開頭的這個字母就代表了芯片組的等級(也可以理解為主板的等級)。目前英特爾的芯片組有4個等級,X、Z、B、H分別適配不同的用戶

    X:是最高等級的,這類主板有2066個針腳,也就是只能用英特爾后面帶X的CPU。如i9-7960X、i7-7800X。當然這類主板和CPU價格都高的嚇人,市場很小眾。

    Z普通民用級里檔次最高的,這類主板價格也會貴一些,一般在1000左右或更高,這類主板的芯片組支持更多原生的擴展卡槽的接口,而且天生支持超頻功能,并且大多數配備RGB信仰燈。(需要CPU支持,英特爾CPU后面帶K的都支持超頻,如i3-8350K、I5-8600K、I7-8700K),當然這類主板通常也支持非常高的內存頻率。

    B:定位中低端,這類主板有很高的價格優勢,價格在500元左右,這類主板幾乎不能超頻(有特殊幾個主板能通過人工破解來進行超頻),而且僅支持最高DDR4 2666MHz的內存條,所以如果你買的CPU是不帶K的如 i3-8100;i5-8500這類不支持超頻的CPU,或者本身沒有超頻需求,B系主板是非常劃算和有性價比的選擇。

    H:同樣定位中低端,售價普遍在400左右,有的甚至能賣到300元不到,同樣不支持超頻。

    然后是字母后面的數字,看完這一部分之后,我們就能自己選擇合適的主板了。

    我們看到這些數字基本都是三位數的:一百多,兩百多,三百多, 那么思路就已經很清晰了:

    數字是一百多兩百多的是支持英特爾6代7代CPU的主板,如B150、B250芯片組支持i5-6500、i5-7500、i7-6700等。

    數字是三百多的自然就是支持現在8代CPU的主板了,如:B360芯片組支持i3-8100、i5-8500、i7-8700等

    至于后面個位和十位數上的數字,越高代表主板在同等級中越高端。

    有人會問了:“那還有像H61、H81這類只有兩位數字的,怎么不說?”答:這類主板都是前幾年的型號了,現在不流行了,新裝機還用這種停產主板,那肯定是遇到奸商清庫存或賣二手了,所以就不說了

    說完英特爾平臺我們再說說AMD平臺

    AMD平臺的主板芯片組命名規則與英特爾類似,有X、B、A三個檔次。

    X:高端系列,芯片組支持更多可以擴展的接口,可以超頻。

    B:定位中端,這類芯片組的主板也能超頻,但對比X系列,高性能的接口數量要少一些,不過對普通用戶來說,幾乎沒有區別。價格在500元左右,是普通裝機用戶的性價比選擇。

    A:定位低端,這類芯片組的主板不能超頻,普通用戶使用也足夠了。價格低廉,大多在500元以下。

    同樣的是字母后面的三位數數字,這里我們只說說AMD的銳龍系列CPU,老式的APU我們就不說了。

    AMD還是很良心的,銳龍一代、二代CPU全都支持AMD 300 400系列芯片組(400系列芯片組主板完美支持一代二代銳龍,300系列需要更新BIOS才能支持二代銳龍)。所以銳龍二代或一代的用戶買300 400系列芯片組的主板都可以,如A320、B350、X370、X470都可以。

    知道要選擇哪種芯片組的主板后,我們還要看主板尺寸:

    主板有幾種常見的版型 E-ATX加強型、ATX標準型、M-ATX緊湊型、MINI-ITX迷你型

    主板的主要接口:

    目前,主板的重要接口主要是CPU接口(關乎兼容)、內存插槽(數量,關乎擴展)、M.2接口(這個接口最好是全速的,非全速的接口,無法滿足M.2 NVME高速固態硬盤需求,與普通SATA固態速度無異,另外Intel平臺M.2接口還可以安裝傲騰內存)、USB 3.1/3.0、千兆網卡接口等。

    最后說說主板品牌:

    華碩:三大板廠之一,強一線品牌。主板的BIOS界面做的超一流,簡單易懂,好用,而且功能很多。高端主板非常強,中低端主板與其他牌子拉不開差距。ROG玩家國度系列主板用料豪華,超頻能力非常強,是最高端主板的象征。

    技嘉:三大板廠之一,一線主板品牌。技嘉的主板一般比較耐用。AROUS系列主板定位高端,類ROG玩家國度。

    微星:三大板廠之一,一線主板品牌。微星的板子跟華碩技嘉都差不多,BIOS比華碩稍差一些,價格也低一點點。

    華擎:華擎是華碩的子公司,是華碩面對中低端市場與二三線品牌競爭的品牌,在低價位中用料算是不錯的,性價比高,價格比三大廠要低一兩百塊,被稱為價格屠夫。

    映泰:映泰也是臺灣的主板大廠,主板相對來說稍微低端一些,穩定性可以,價格也很低,屬于二線品牌。

    七彩虹:七彩虹的品牌宣傳做的好,線下電腦城賣的好,但線上銷量有點凄慘,屬于二線主板品牌。

    ?總結

    1.選主板先根據自己的CPU選擇英特爾或AMD平臺的主板。

    2.根據自己CPU,選擇合適的芯片組。英特爾300芯片組支持8代酷睿CPU,200系列支持7代、100系列支持6代。AMD銳龍一二代選擇AMD 300或400系列芯片組。

    3.選擇合適等級的芯片組主板。如果買的CPU是能超頻的,如i5-8600K,可以選Z系列的主板,如Z370。如果是i5-8500這種不能超頻的,那么選B360是最合適而且最有性價比的選擇。

    4.一般用戶買ATX(大板)或M-ATX(小板)都行,如果機箱允許,還是選ATX大板比較好,畢竟多出來幾個接口以后萬一用得著了呢。

    5.關于品牌,預算多了就買華碩技嘉高端的,預算少就買微星華擎,性能其實差不了多少。主板屬于有功能性但沒性能的配件,主板的高端低端并不會對CPU性能產生影響,也不會對顯卡性能產生影響。所以主板不像CPU,GPU那樣有性能天梯圖。選購主板時可根據自己的預算,可以選擇像華碩,技嘉,微星這樣的一線大公司,也可以選擇其他二線公司做的主板。

    6.高端主板和低端主板的差距在于做工用料,BIOS設計,功能性(超頻)和拓展性(更多接口),但即使是最低端的主板基本該有的接口都會有,不會出現低端主板沒有顯卡槽的情況。可以選擇H系這樣的入門主板,也可以選擇B系這樣的高性價比主板,只要主板本身質量過關,能適配上,接口夠用,不需要超頻,任何一款主板都行。考慮空間和散熱可以選擇大板,不考慮可以選擇小板。高端主板和低端主板我們可以用高端轎車和普通轎車來類比。

    7.就算同一個牌子的同一芯片組的主板,也會有多個型號,如微星b-350就有迫擊炮、大板、游戲版;技嘉會有D3HHD3D3V等,這些主板其實性能差別不大,主要區別是多幾個可擴展的插口,或者加個燈,供電模塊電容用料等,選購的時候不用發愁,可以根據預算和愛好隨便選。

    8.盡量選擇天貓旗艦店或京東自營旗艦店購買。追求性價比,可以優先考慮CPU主板套餐。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公司新聞   |    產品方案   |    用戶案例   |    售后服務   |    合作伙伴   |    人才招聘   |   

友情鏈接: 餐飲加盟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    電話:010-     郵箱:@126.com

備案號:冀ICP備2024067069號-3 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