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book的屏幕突然出現(xiàn)的抖動的現(xiàn)象,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怎樣做才能修復呢?今天果粉幫就來說一下當你的Mac屏幕出現(xiàn)抖動的情況時,你應該如何處理?
1、由于屏幕排線松動引起的
2、顯卡的問題
3、屏幕的問題
1、首先你可以嘗試,重置您的系統(tǒng)管理控制器(SMC)和非易失的隨機訪問存儲器(NVRAM),查看是不是系統(tǒng)的問題。
重置 SMC:關(guān)機并連接電源,同事按下Shift-Control-Option 鍵和電源鍵,松開所有按鍵,開機。
重置NVRAM:關(guān)機,開機聽到啟動聲的同時按下:Command (?)-Option-P –R這四個鍵,一直到電腦重啟后松開。
2、如果以上方法不能解決,則說明是硬件問題。
你可以嘗試外接一塊屏幕,查看外接屏幕是否顯示正常,如果外接屏幕正常,則說明屏幕或者是屏線有問題,需要更換屏幕或者屏線;反之,如果外接屏幕也存在抖動的現(xiàn)象,則說明你的Mac顯卡可能存在問題。
按照我們的經(jīng)驗,閃屏的問題,80%是由于屏線松動問題導致的,需要更換屏線來解決,但是具體的你可以交給我們幫你來進行檢修。
秋名山上行人稀,常有車手較高低;如今車道依舊在,不見當年老司機。
果粉幫專注做全球最好的Mac服務商,我是蘋果老司機果小妍(guoxiaoyan009)你懂的!
何修復 M1 Mac 的外部顯示問題?M1 Mac 的外部顯示問題有一些修復和解決方法,如果您遇到這些問題,可以嘗試以下方法。
斷開并重新連接顯示器電纜
如果外屏閃爍或顯示白噪聲,您可以嘗試在 Mac 開機的情況下斷開并重新連接電纜。
這將導致 M1 Mac 刷新自己的顯示器以及外部顯示器,這通常會立即解決問題。
變化:從加密狗(不是從 Mac USB-C 端口)斷開/重新連接顯示電纜
對于我自己的 M1 MacBook Pro,簡單地從 Mac 斷開并重新連接 USB-C 適配器適配器并不能解決顯示屏閃爍或白噪聲問題。相反,我發(fā)現(xiàn)從 USB-C 加密狗適配器本身斷開并重新連接 HDMI 電纜是可行的。
重新啟動 Mac
重新啟動 Mac 似乎也經(jīng)常解決顯示閃爍問題,但這很煩人,對于大多數(shù) Mac 用戶來說應該沒有必要。相反,請嘗試斷開和重新連接電纜的上述方法。
如果顯示器根本無法喚醒,強制重啟 M1 Mac似乎可以暫時解決問題(直到它再次進入睡眠狀態(tài))。
解決方法:禁用顯示器休眠
防止顯示器進入睡眠狀態(tài)也可以防止顯示器閃爍問題。您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執(zhí)行此操作:
在 Mac 上完全禁用外部顯示器休眠
1.從蘋果菜單打開「系統(tǒng)偏好設置」。
2.選擇“電池”(M1 MacBook Pro、M1 MacBook Air)或“節(jié)能器”(M1 Mac Mini、iMac)。
3.M1 Mac 筆記本電腦選擇“電源適配器”,然后將“在…之后關(guān)閉顯示器”的滑塊拖動到“從不”。
使用熱角暫時防止顯示器休眠
設置一個 Hot Corner并選擇“Prevent Sleep”作為 Hot Corner 配置,然后記住將鼠標光標扔到那個角落,使用時將防止睡眠。
在可用時安裝 MacOS 軟件更新
盡管此問題在現(xiàn)代 macOS 版本(包括 macOS Big Sur 11.4、macOS Big Sur 11.5 和某些用戶的 macOS Monterey)中仍然存在,但安裝最新的可用 macOS 系統(tǒng)軟件更新最終可能會解決該問題,特別是如果這是 Apple 的錯誤固定的。
您可以通過蘋果菜單 > 系統(tǒng)偏好設置 > 軟件更新來更新 macOS 系統(tǒng)軟件。
macOS Big Sur 11.3 顯然已修復了 M1 Mac Mini 之前的顯示器無法從睡眠中喚醒的問題,但一些用戶仍然會遇到更高版本的 macOS 或該問題的變體(屏幕閃爍、白噪聲、顯示器卡在黑色等上),以及其他 M1 Mac 型號。
嘗試不同的電纜或連接方法
有時,特定顯示器的一根電纜可能會出現(xiàn)問題,而另一根則不會?;蛘哂袝r一種特定的連接方法可能有問題,而另一種則沒有。
例如,一些用戶可能對便宜的 USB-C 轉(zhuǎn) HDMI 適配器有問題,但發(fā)現(xiàn)另一個更高質(zhì)量的 USB-C 轉(zhuǎn) HDMI 適配器可能工作正常,或者如果 HDMI 不工作,則 USB-C 轉(zhuǎn) DisplayPort 電纜可能工作.
通過從帶有加密狗的 HDMI 切換到與我的外部顯示器兼容的 Warky USB-C 到 DisplayPort 電纜,我能夠完全修復 M1 MacBook Pro 上閃爍的外部顯示器和嘈雜的外部顯示器。軼事,但這是需要考慮的,特別是如果像拔下和重新插入電纜這樣的臨時修復變得煩人的話。
M1 Mac 外部顯示器問題的其他解決方案
混合報告還提到以下內(nèi)容可能會有所幫助:
使用不同的 USB-C 端口、電纜或適配器
使用不同的連接方法(即:顯示器上的 DisplayPort 而不是 HDMI)
將外接顯示器設置為Mac 上的主顯示器
“我的 M1 Mac 與外接顯示器配合良好,但刷新率太低”
一些 M1 Mac 用戶還發(fā)現(xiàn)外部顯示器使用的可用刷新率是 30hz,而不是更流暢的 60hz、120hz、144hz 或更高的選項。
某些 HDMI 電纜、適配器和加密狗可能是顯示器未顯示 60hz 或更高作為選項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為大家分享的內(nèi)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想了解更多關(guān)于Mac相關(guān)知識,請關(guān)注macz.com吧!
indows 用戶會羨慕 MacBook 用戶什么呢?
觸控板絕對是排名前幾的理由之一,對比 MacBook 反饋迅速、震動真實、豐富手勢的觸控板,大多數(shù) Windows 電腦都難望其項背。
自 2015 年蘋果為 MacBook 換上 Force Touch 觸控板,已經(jīng)過去了 6 年多,Windows 陣營終于出現(xiàn)了幾款用上壓感觸控板的電腦,更重要的是,它們背后的新技術(shù),有機會革新 Windows 電腦的觸控體驗。
討論 Windows 電腦觸控板體驗是否能追上 MacBook 之前,我們得首先了解為什么 MacBook 能做得如此之好,以至于人們交口稱贊。
其實 MacBook 和傳統(tǒng)的 Windows 電腦一樣,大家用的都是電容式觸控板,由于人體是帶電的,手指在接觸觸控板時會影響當前的位置的電荷分布,電腦會識別電荷變化進而定位手指的操作,最終以光標點擊的形式反饋。
▲手機和電腦觸控板一樣,用的都是電容觸控技術(shù)
手機、平板等設備的觸控原理也是一樣,真正讓 MacBook 大幅領(lǐng)先 Windows 電腦,其實是跟手的滑動、點擊體驗和點擊自帶震動反饋。
前者源自蘋果為觸控板研發(fā)的滑動軌跡預測軟件,后者則源自我們都已經(jīng)很熟悉的觸覺引擎(Touch Engine)。
觸覺引擎說起來并不算很復雜,就是在觸控板上安裝由電磁鐵和線圈組成的震動模塊,同時觸控板四周配有力度傳感器識別按壓力度,這樣一來觸控板便可以識別手指重壓,進而通過電磁鐵模擬震動,達到類似機械按鍵結(jié)構(gòu)的按壓體驗。
▲ MacBook 觸控板內(nèi)部結(jié)構(gòu). 圖片來自:iFixit
電容式觸控板的觸控精確度其實不算特別高,而且普通人在滑動觸控板時,手指滑動并非是線性的,這就需要軟件來輔助,預測人手指滑動的軌跡,進而通過電腦模擬出鼠標滑動或網(wǎng)頁內(nèi)容滑動。
要做到跟手,軌跡預測算法就必須得精準,蘋果在這方面付出了巨大努力,這才有 MacBook 好用的觸控板。
實現(xiàn)震動并不算難,難的是精確的軌跡預測算法,其他公司要做出好的觸控板,就必須得在蘋果的專利之外,提出新的技術(shù)解決方案,現(xiàn)在確實已經(jīng)有公司做到了。
▲ 你甚至可以用 MacBook Pro 的觸控板玩手游
Sensel 是一家專門研究壓感觸控的公司,它們提出了一種新的技術(shù)方案——力敏電阻傳感器(FSR),手指按壓時會導致觸控板中力敏電阻層的電導率發(fā)生變化,電腦識別到這個變化后將其轉(zhuǎn)換為光標點擊或滑動。
由于 Sensel 采用的是毫米級的力敏電阻傳感器,用大量傳感器覆蓋觸控板,將手指滑動、按壓轉(zhuǎn)化為更精確的輸入數(shù)據(jù),最終帶來更精確的觸控體驗,讓滑動操作更跟手。
本質(zhì)上來說 Sensel 就是用更好、更精確的傳感器,與蘋果的滑動軌跡預測軟件競爭。
▲ Sensel 測試觸控板
類似的,Sensel 也在觸控板背面安裝了一個由線圈和磁鐵組成的震動模塊,力敏電阻傳感器可以識別手指按壓的力度,進而以震動形式反饋,同時還會發(fā)出咔噠咔噠的聲音,盡可能地模仿機械按鍵結(jié)構(gòu)。
Sensel 壓感觸控技術(shù)的另一優(yōu)勢是足夠薄,整個觸控板可以做到 3mm 薄,可以讓電腦做得更輕薄。
這并非是存在于 PPT 中的技術(shù),ThinkPad X1 Titanium Yoga 5G 已經(jīng)用上了 Sensel 提供技術(shù)支持的壓感觸控板,整塊觸控板都可以點擊,提供震動反饋,而非傳統(tǒng)的 T 字形觸控板。
▲ThinkPad X1 Titanium Yoga . 圖片來自:PCMag
微軟最近推出的 Surface Laptop Studio 電腦同樣也用上壓感觸控板,由 Sensel 提供觸控技術(shù)支持,外媒 Windows Central 在評測中稱其為「Windows 電腦中最好的觸控板」,這多多少少提供了一個體驗參考。
▲Surface Laptop Studio . 圖片來自:微軟
但毫米級的力敏電阻傳感器并非是完美的,它的問題在于成本高,這也是為什么 ThinkPad X1 Titanium Yoga 5G 的觸控板不大的原因,畢竟更大的觸控板需要的傳感器數(shù)量更多,而且無論是 Thinkpad 還是 Surface,兩者價格都不低,屬于高端電腦。
對此,Sensel 的解決方案是雙層面板,在觸控板同時安裝力敏電阻層和傳統(tǒng)的電容層,降低總體成本。
市面上也不止 Sensel 一家公司推出壓感觸控技術(shù),最近 Boréas 和 Cirque 也宣布合作,共同推出相應的壓感觸控技術(shù),與蘋果的 Force Touch 技術(shù)直接競爭。
▲Boréas 壓感觸控板結(jié)構(gòu)
Boréas 和 Cirque 與 Sensel 的區(qū)別在于,前兩者組成的合作聯(lián)盟與供應鏈廠商有長期合作關(guān)系,能夠大批量生產(chǎn)壓感觸控板,而電腦廠商可以直接采用它們提供的技術(shù),推動壓感觸控板普及,無論是高端還是中端電腦都可以安裝更新更好的觸控板。
明年,或許我們能看到更多搭載壓感觸控板的 Windows 11 電腦。
用上新的傳感器,Windows 電腦的觸控板體驗,就能與 MacBook 齊平,甚至超過嗎?
這還需要再觀察觀察,目前使用 Sensel 壓感觸控技術(shù)的觸控板,大多都來自高端電腦,真正批量生產(chǎn)、普及到中低端 Windows 電腦中,是否會因工藝各家調(diào)教不同而導致體驗差距還不一定。
▲圖片來自:Notebook & PC – Asus
壓感觸控板在 Windows 電腦中普及也離不開微軟的推動,Windows 本身是提供了 Precision 觸控驅(qū)動程序,讓普通觸控板也可以實現(xiàn)精確的觸控體驗,并提供有多指操控手勢。
只是部分電腦廠商因為成本等原因,沒有在中低端產(chǎn)品采用這一驅(qū)動,現(xiàn)在微軟要求安裝 Windows 11 的筆記本電腦都要使用這一套標準,無論是高端還是低端電腦,基礎觸控體驗是一致的。
有了好的觸控板硬件、微軟的觸控驅(qū)動還不夠,MacBook 使用 Force Touch 已經(jīng) 6 年多了,這期間有大量第三方應用對觸控板進行過適配,就比如 Chrome 無論是 Windows 端還是 Mac 端,都支持觸控快捷切換網(wǎng)頁,滑動就能切換到歷史網(wǎng)頁。
在 Final Cut Pro 等專業(yè)剪輯應用中,觸控板也有著比鼠標更便捷的優(yōu)勢,不僅可以左右滑動瀏覽剪輯工程,還可以上下翻動瀏覽,提升操作效率。
▲ Final Cut Pro 可以上下、左右多方向瀏覽剪輯文件
觸控板不應該只是鼠標的替代品,觸控和手勢作為一種新的人機交互方式,提供了更多交互可能性,需要廠商們?nèi)グl(fā)掘、應用,Windows 陣營需要更多像 Chrome、Final Cut Pro 這樣的應用,適配觸控手勢、多指操作等。
退一步說,Windows 11 支持各種 Android 應用,未來也可以借助更精確的壓感觸控技術(shù)獲得更好的體驗,甚至直接還原手機、平板等移動設備上的操控手勢。
▲ 羅技 T650
除了筆記本電腦本身,壓感觸控技術(shù)也可以改造更多產(chǎn)品,Sensel 本身也面向移動設備、醫(yī)療乃至汽車領(lǐng)域提供解決方案。
往近了說,壓感觸控其實是可以改造電腦外設的,蘋果的 Magic Trackpad 觸控板一直以來都頗受好評,但 Windows 陣營中這樣的產(chǎn)品卻很少,羅技推出的 T650 觸控板已經(jīng)是 Windows 8 時代的產(chǎn)物了。
▲ 羅技 T650
有了壓感觸控技術(shù),或許羅技 T650 能再次更新,Windows 陣營中也能出現(xiàn)越來越多像 Magic Trackpad 觸控板這樣的產(chǎn)品。
題圖來自:ChromeUnbox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