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相對于風冷來說,CPU水冷的安裝往往讓不少人頭疼。其實,水冷的安裝也比較簡單,并沒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復雜。最近,正好入手了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360水冷的全部安裝環節。希望看完之后,大家也能夠自己安裝水冷。
【一、開箱、外觀、配件】
因為是360水冷,所以整個包裝也顯得比較長,包裝的的正面有水冷點亮的燈光效果圖,很漂亮;除此之外,還標示了其他的一些參數信息。包裝的各個側面同樣標示了產品的一些主打特點、品牌LOGO等信息。
打開包裝,我們先看到保修卡、安裝指引、使用說明書,下面有一層泡沫,可以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
拿掉表面的保護泡沫,我們就可以直接看到水冷的所有配件了。我們可以看到,水冷排、水冷頭采用一體式設計,并且均被放置在塑料袋中;三個風扇表面也有紙盒保護。
風扇正反面特寫。附贈了3個12cmRGB風扇,扇葉為純白色設計,風扇的中央有超頻三的LOGO圖標。
配件包也放在小紙盒中,打開之后可以看到,有主板扣具、intel平臺扣具、AMD平臺扣具、散熱硅脂、各種螺絲等等。而且,各個配件均放在小袋子中,小袋子上有標示,方便我們區分,很貼心。
線材和控制器被單獨放在了塑料袋中。
水冷排整體和細節特寫,冷排尺寸為394*120*27mm,散熱片材質為鋁。冷排采用經典的S型散熱鰭片,并且35%增厚,散熱效果更好。
水冷頭采用1680萬色ARGB全面屏燈效設計,擁有很漂亮的燈效外觀,并且支持目前所有的主流平臺。冷頭的背面采用純銅底座,有保護貼保護,注意使用前一定要撕掉。整個水冷頭采用三相無感電機,陶瓷軸心,噪音更小,使用壽命更長。注意,水冷頂蓋支持自由旋轉(360°調整 logo 位置)。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水冷管采用FEP耐高溫波紋管,不僅耐腐抗氧化,還能夠有效的降低蒸發率,而且彎曲的時候還不容易斷,更加結實。
【二、安裝】
1、安裝風扇
水冷我習慣先安裝風扇。超頻三凌鏡360水冷附送了3個皓月內光圈風扇,并且風扇的四個角均設計有減震墊,靜音效果更好。
我們先從螺絲包里找到標有"水排螺絲包"的袋子,很長的的那種螺絲就是將風扇固定到冷排的螺絲。使用螺絲刀將3個風扇固定到水冷排上即可。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風扇的線最好朝一個方向(結合自己的機箱走線確定方向),這樣方便線材收納,更加美觀。
2、水冷排固定到機箱水冷位置
風扇安裝完成后,我們需要將水冷排固定到機箱上,使用步驟1中螺絲包相對短的螺絲,使用螺絲刀將水冷排固定到機箱上即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螺絲都要用上,只要保證水冷排能夠穩固的固定到機箱上即可。
3、安裝背板
找到標有"背板安裝螺絲"、"墊片包"的袋子,然后找到最長的螺絲,安裝到背板上(根據不同平臺略有不同,具體參考說明書)。注意,這里每個螺絲要使用一個塑料墊片固定。
螺絲安裝好之后,因為我的是AMD平臺,所以將背板帶有"AMD"標志的一面朝向主板,然后安裝到電腦主板上。
螺絲穿過主板之后,同樣需要使用塑料墊片固定。
墊片固定之后,使用柱形螺絲將背板更牢固的固定,并且為安裝水冷頭做好準備。
4、安裝水冷頭
背板固定好之后,就是安裝水冷頭。切記,水冷頭底座上的保護膜一定要撕掉!!!
找到標有"AMD支架"、"冷頭螺絲包"的袋子,取出來。然后將AMD水冷頭支架安裝到水冷頭上,然后使用螺絲固定即可。注意,AMD支架標有"AMD"字樣的一面朝上。
我的華碩主板上原來有預裝的一種AMD支架,直接用螺絲刀去除即可。
取出硅脂,然后涂抹到CPU的表面,然后將水冷頭安裝到CPU上面,注意水冷頭固定到螺絲上后,需要把金屬墊片放在支架上。
下面使用四個手擰螺絲將水冷頭固定好,注意,當手擰不動的時候即可。水冷頭安裝好之后把表面的保護貼膜撕掉。
5、連接線材
將線材包里的線材、控制器拿出來,然后使用轉接器將水冷頭、水冷排的線材連接好即可;線材連接好之后,將RGB燈光的接口插到主板的5V RGB接口上即可。
當然,如果想要使用控制器也可以不連接主板的5V RGB接口,直接使用控制器控制燈光。至此,整個水冷安裝完成。
【三、燈光效果】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支持華碩主板的燈光控制軟件,可以通過軟件進行燈光控制。
主機接通電源通電,整個水冷的燈光效果還是非常漂亮的,直接上圖。
全面屏水冷頭燈光效果。
水冷排風扇燈光效果。
同時,超頻三凌鏡360水冷的水冷頭支持360度旋轉,可以根據需要調正燈光效果,如下動圖。
【四、散熱效果】
CPU為AMD 3700X,主板為華碩(ASUS)TUF GAMING X570-PLUS (WI-FI),日常辦公,使用PS軟件溫度穩定在36攝氏度左右。
使用軟件烤機,單烤FPU10分鐘,CPU溫度穩定在57攝氏度左右,散熱效果不錯。
而且,在烤機結束之后,CPU溫度立馬就降到了35攝氏度左右,降溫效果不錯。
噪音測試。烤機時,距離機箱大概2cm,噪音在47.7dBA,噪音控制還可以。注意,測試是在烤機時,而且本次測試的距離也非常近,所以日常使用噪音會比這個小不少。
【總結】
超頻三凌鏡360水冷使用已經2周了,最讓我滿意的就是它豐富的燈光效果,不僅水冷排風扇燈光效果豐富,冷頭的燈光效果同樣可玩性很高,并且還可以通過主板或者控制器進行控制;散熱效果上,AMD的處理器以高溫著稱,在日常使用PS時,超頻三凌鏡360水冷可以將AMD 3700X的溫度控制在37攝氏度左右,整體表現不錯;同時,在單烤FPU時,CPU的溫度也在57攝氏度左右,散熱效果還是很給力的。如果最近你打算裝機的話,超頻三凌鏡360水冷會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聲明:筆記本DIY后,就不在維修三包范圍了!老本就不用說了,新本還請君斟酌…
以下筆記本電腦改裝(加裝)水冷思路,是給那些動手能力不強、又很喜歡自己DIY的,并對改裝水冷沒有什么這方面經驗的小伙伴準備的。DIY高手與專業改裝水冷的大神,請別笑話…[奸笑]
提到自己DIY,就不得不說材料采購與時間成本問題。我的筆記本裝水冷因為經驗不足,是裝了后不滿意再拆、拆了再裝,總共重裝不下三次。
零件全網購,前前后后不下于10個快遞……
寫本帖就是為了把我改裝的錯誤方向與采購原料的經驗全部分享給你們,讓你們少花沒用的錢、少走彎路…
先爆個美照
廢話不多說,直奔主題。
原料采購:
1、銅管。(重點)
我選擇的是毛細管。為什么不選擇專業的銅管?網上確實有大把賣制作好了的水冷扁銅管,也可以買粗銅管回來自己砸扁。由于是自己DIY,那些制作好的銅管長短、造型可能不是我想要的,買回來再改裝怕不配套。粗銅管自己造型砸扁也可以,但怕水路不通與漏水…所以放棄了而選擇毛細管。毛細管的優勢在于價格低廉,不用砸且隨便造型,而且導熱效果足夠。
成本7.5元
一定要先買毛細管,確定好粗細后再來買管路配件。此毛細管直徑為2.5mm。
我的筆記本是顯卡跟CPU都獨立的兩個常規散熱,所以需要兩根水管。1.5米長足夠。
2、水泵
網上大把這種潛水泵,不用買太大的。因為是毛細管,大流量的你根本用不上。我這個買的一套還算實惠,USB供電5W潛水泵。
一套成本30左右
最最重要的還是水管的口徑、口徑、口徑……
記住配套水管內徑3.5mm
3、水管與接頭(重點)
選好毛細管跟水泵后買配套水管前,一定一定要區分好材料的內徑與外徑。
切記、切記、切記……
確定好毛細管直徑為2.5mm,水泵配套水管內徑3.5mm了,就可以采購水管了。
此水管內徑為2.4mm,剛剛好套在毛細管上而不用加裝接頭,我買的直通根本沒用上。
其次是我的CPU與顯卡是兩個獨立的散熱器,所以需要兩套獨立的散熱管路。那么兩套管路連接水泵就需要通過三通來解決。
成本5元左右
直通沒用上,建議3mm*4mm*3mm這個異型三通買兩個。
思路是三通口徑比水管略粗即可。
我采購的時候怕不配套,異型三通一樣買一個,現在湊合用。
4、冷排系統
其實改裝前我根本沒有考慮過上水排,直到我1.5升的水箱水溫可以泡腳了……
游戲特效全開很吃水溫,我也曾勤換水來冷卻,可麻煩不說,二十分鐘左右1.5升的循環水就燙人。所以決定必須加裝水排散熱。
我買了最小的80m的水排,足夠用。風扇跟水排我是單獨采購的,你也可以圖省事直接買一套。就是貴一點點不算多。
風扇加單面護網9.9元
水排22.8元
若要單獨買一定要看好直徑,80mm水排就配8mm風扇。90的就不行了…
以上是基礎材料成本,大概80塊左右搞定。
水排成本對我來說算是個意外…[機智]
下面來算算安裝耗材成本。
1.導熱硅脂
加裝銅管的時候是要把散熱系統拆下來的,正好也給CPU跟顯卡換換導熱硅脂。
這個東西用不多少,就別吝嗇了,買好的、買好的、買好的……
日本原裝進口銀硅脂30元
我買的是導熱系數1800、3克裝,CPU跟顯卡兩次都用不完,你還想啥那?
2、導熱硅膠
千萬別搞錯了,這個是“導熱硅膠”,可不是“導熱硅脂”,不能用于CPU跟顯卡。商家宣傳可以用,你用一個試試,除非你想換顯卡跟CPU……老老實實買個好點的導熱硅脂用真的很香。
此導熱膠用于水管與散熱模組的接觸面。
3元左右
此導熱膠買多了用不到,一支足矣。我買了三支,現在兩支半在長期放假中。
3、銅箔膠帶
建議還是少買點,我買了30米花了18塊,用不到那么長。5米就夠了。
這個說起來挺搞笑的。我用銅箔膠帶纏繞散熱模組跟銅管,以為不用上導熱硅膠了……可光靠銅箔導熱是遠遠不夠的。必上導熱硅膠,銅箔的作用是封住導熱硅膠不亂流。上完硅膠得等好久才能干燥,我這暴脾氣可等不及,上完導熱膠直接銅箔纏繞、裝機、開機、嗨……
10元左右
4、扎帶
可有可無,但還是有最好了。
可以去別的地方要幾個,用不多少,四五個足夠了。要小的哦。我是看網上便宜就買了點,結果跟我用量來對比還是太多太多了…
1000根3.98元
耗材成本就這么多,多買瞎買沒有用。
總共47左右。
再次重申,買導熱硅脂一定不能貪便宜!!!
安裝
來幾張材料圖
扎帶、銅箔膠帶
毛細管、三通接頭、水管
水泵套裝
由于水排是后來購買的,忘記拍照了。
先看看我的失敗作品!
第一次改裝
這是我沒有把CPU跟顯卡管路分開,只用了一根水管。左進右出,蠢的不寒而栗…
也沒有買水泵,用的是虹吸效應(用嘴吸,然后讓水管往低處流)。進水管在筆記本電腦上面放了個水盆,出水管直接排到腳下的水桶里。水盆里的水快流沒了就在水桶里舀上去。效果也不錯,就是麻煩……
除膠頭疼死
拆了以后開始除導致硅膠,這時候我很氣憤,因為特別難弄下來,以至于我后來裝的時候直接用銅箔膠帶纏繞而沒有上導熱硅膠,才導致了第三次拆解……
CPU與顯卡硅脂都硬了
別提多難扣了
只能打磨成這樣了
改兩套管路,重新裝。
扎帶的用處
銅箔膠帶
扎好,纏銅箔膠帶
注意:纏銅箔膠帶的時候,一定不能拖泥帶水。因為銅箔導電,如果有多余的挨上電子元件,或者掉到、沾到電路板上,后果不堪設想。
CPU與顯卡上導熱硅脂我忘記拍照了,千萬別上多。很簡單,不會的自己找下教學。
沒上導熱硅膠直接裝機
管路連接
進水管用的水泵連三通,兩根出水管直接插盆里。[吃瓜群眾]
兩根排水管
現在已經可以了,散熱效果不錯,但不是很理想。我玩游戲效果全開,可能坦克世界太吃CPU了,散熱風扇轉數居高不下。拆開后兩個散熱模組都加注導熱膠,這回CPU出水口燙手,能有50-60°。不過就是盆里的水溫一會就高了,必須換水,非常麻煩。我用自己喝水的瓶子,1.5升的水量堅持不了半小時就得換,燙人…
第三次改裝就是撕開銅箔,加注導熱硅膠。再貼上銅箔、OK!!!
所以建議你們扎帶把水管跟散熱模組捆扎牢固后,少上一點導熱硅膠,再纏繞銅箔膠帶。以導熱硅膠不外流為宜。而后再涂抹顯卡、CPU硅脂,裝上散熱模組。最后把主發熱區多上點導熱膠,銅箔封住即可。
成品圖:
這是我裝了水排后,用水排當水箱,散熱足夠,直接放棄外置水箱了。但有個問題,時間長了會產生氣泡,由于沒有排氣口,水泵還小,氣泡進去以后就不循環了……我改、馬上改!!![白眼]
我媳婦的酸奶盒被我利用,做成小水箱
循環系統定型
開啟測試
兩段進出水路接口
最終成品
至此,大功告成。
我成本差不多花了不到200塊,其中包含瞎買沒用的東西。水排、水泵、導熱硅脂這是重點件,其實成本可以控制在100塊以內。
如果你嫌麻煩,可以網上買配套的散熱系統,水泵、水排、水箱、水管一體下來,銅管也可以買現成的,不過成本就有點高了,效果還不一定很理想。
我后期加的綠色水是車用水箱寶,以前車用剩下的。別聽網上忽悠的什么散熱液,別買,那都是交智商稅。普通水就可以了,喜歡顏色的可以去修車配件店要點水箱寶來。自己買一壺也不貴…
祝愿你早日成功!!!
017-10-31 05:13:00 作者:辛文輝
新手玩家通常在選擇散熱器等硬件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安裝起來比較簡便的,同時網上的參考資料也比較多的類型,主要是怕自己在安裝的時候不會手忙腳亂。
水冷頭安裝
現在市面上主流的散熱器分為塔式風冷散熱器和一體水冷散熱器,伴隨著很多的玩家對于散熱以及光效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玩家開始選擇一體式水冷散熱器進行安裝,但是很多的時候,新手對于一體水冷的安裝還是發怵的,擔心自己裝不好散熱器,影響散熱性能。
一體水冷
那么,散熱器是否也有人性化的設計呢?今天筆者就來為大家講解一下,安裝一體水冷散熱器的那些方法,讓小白玩家也能輕松安裝水冷散熱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