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價格:479元
M.2 SSD的傳輸速度一再飆升,而入手一款高速硬盤盒來打造SSD移動硬盤也是不少玩家追求的目標。目前來看,市場中支持USB4的筆記本、主板也越來越多,因此支持USB4標準的M.2移動硬盤盒無疑值得優先選擇。ORICO推出的風冷大師M.2硬盤盒(ACOM2-U4)則是一眾USB4硬盤盒中表現相當突出的一款代表作,值得重點關注。
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賞析
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采用了ASMEDIA的ASM2464PD方案,可以兼容Thunderbolt 3/4和USB4傳輸協議,最高帶寬高達40Gbps,支持最大8TB容量,充分滿足用戶高速大容量的存儲需求。
硬盤盒標配了Type-C to Type-A/Type-C雙接口USB4數據線,支持40Gbps數據帶寬,對使用環境的適應性更好。
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配備了全鋁合金外殼,表面設計了大量凹槽,形成密集的散熱鰭片,從而提供了強大的散熱性能。
同時,在硬盤盒內部的PCB板上,ORICO還給它配備了主動散熱風扇,此外,隨硬盤盒還額外附贈了M.2導熱墊和散熱馬甲,機身兩端還設計了進風口和出風口。
因此,在四重散熱設計的加持下,它可以充分滿足高速SSD滿載工作時苛刻的散熱需求,大大減少M.2 SSD過熱掉盤的情況。那么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看看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的實戰表現。
完美兼容主流平臺USB4接口,性能滿血不打折
▲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采用了ASMEDIA的ASM2464PD方案
▲雷蛇Blade 14筆記本正確識別了風冷大師M.2硬盤盒的設備信息,并成功實現USB4握手
▲安裝在硬盤盒里的WD_BLACK SN850 1TB也正確地工作在PCIe 4.0×4模式下
我們的測試平臺選擇了配備銳龍9 7940HS處理器的雷蛇Blade 14筆記本和技嘉B650E冰雕X主板(搭載銳龍7 8700G處理器),兩者都提供了帶寬40Gbps的USB4接口,經初步嘗試,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與測試平臺的兼容性非常不錯,可以成功握手達成40Gbps傳輸,使用也很穩定不會出現設備突然丟失的情況。此外,SSD方面我們選擇了WD_BLACK SN850 1TB和梵想4TB,這兩款高速SSD足以跑滿40Gbps帶寬,而且持續滿載工作的情況下的發熱量也可以充分考查ORICO風冷大師M.2硬盤盒的散熱能力。
▲在不安裝附贈的導熱墊和SSD散熱馬甲情況下,內置SSD的最高溫度為78℃,此時讀寫速度大約為3.6GB/s~3.8GB/s
▲安裝導熱墊和散熱馬甲之后,四重散熱同時作用,內置SSD最高溫度暴降至55℃,帶寬又有小幅提升
▲在銳龍7 8700G平臺上,風冷大師M.2硬盤盒也可以跑出3.7GB/s以上的讀寫速度
先看看風冷大師M.2硬盤盒在筆記本上的表現。如圖可以看到,WD_BLACK SN850在風冷大師M.2硬盤盒中的讀寫速度超過了3.7GB/s,已經非常接近USB4 40Gbps的理論極限帶寬(考慮編碼效率)。此外,我們還對比了安裝與不安裝附贈的導熱墊與SSD散熱馬甲狀態下的散熱效果,在未安裝散熱馬甲的情況下,WD_BLACK SN850 1TB的滿載工作溫度已經達到78℃,而安裝之后暴降到55℃,可見風冷大師M.2硬盤盒的導熱墊+散熱馬甲、主動散熱風扇、散熱風道和密集溝槽金屬外殼四重散熱設計是非常有道理的,強烈建議大家在使用裸盤SSD的時候一定要安裝附贈的導熱墊和散熱馬甲,可以巨幅降低工作溫度,減少掉盤的概率。
此外,我們還在銳龍7 8700G桌面平臺上測試了風冷大師M.2硬盤盒(搭配梵想4TB PCIe 4.0×4 SSD),將它連接到B650E冰雕X的后置40Gbps Type-C接口上,也能跑出超過3.7GB/s的讀寫速度,可見也是滿速的狀態。
總結:兼容性出色,散熱強悍的USB4硬盤盒
從測試來看,風冷大師M.2硬盤盒在提供USB4接口的筆記本和桌面平臺上都表現出了不錯的兼容性和穩定性,同時性能方面也能完全發揮出40Gbps傳輸帶寬的實力,做到了極速傳輸不虛標。此外,風冷大師M.2硬盤盒的散熱設計也相當給力,像是WD_BLACK SN850這樣的發熱大戶在它四重散熱設計的壓制之下滿載溫度也只有55℃,充分保證了使用中的穩定性與可靠性,這也點對于追求數據安全性的用戶來說也是非常重要的。總而言之,如果你想入手一款支持40Gbps傳輸帶寬的USB4硬盤盒,那么風冷大師M.2硬盤盒確實是個非常靠譜的選擇。
對于戶外移動辦公人士來說,最主要的就是資料隨身行,而存儲設備要兼顧高速、小巧易攜帶特性;今天,充電頭網帶來的是阿卡西斯 2230 磁吸硬盤盒,它除了擁有10Gbps高速率傳輸規格和輕靈小巧的金屬機身外,更可支持 MagSafe 磁吸功能,也可吸附在金屬外殼的機箱、主機上,可滿足更多場景下的用戶傳輸、更換及備份等使用需求。
包裝盒采用白底黑字的簡約設計風格,左上角為“ACASIS 阿卡西斯”品牌字樣及產品名稱:2230 磁吸硬盤盒,中間區域為硬盤三維外觀圖示,左下角為硬盤盒特色要點:10Gbps、2TB、免工具安裝。
包裝盒背面印有硬盤盒相關參數信息銘文。
型號:EC-6609Air;
支持協議:NVMe 協議,M-Key/B&M Key ;
上行接口:1*USB-C 3.1(10Gbps)
適配硬盤:2230;
支持容量:最大 2TB;
兼容系統:Windows 7/10/11,Linux,macOS 10.2及以上;
品牌商:深圳菲德越科技有限公司。
取出包裝內物品,除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外,另擁有 C to C 類型數據線、螺柱、散熱硅膠貼等物件。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采用鈦灰色的鋁合金外殼一體成型設計,蓋板表面擁有多溝壑式散熱設計,增強金屬背板均熱散熱能力,持續為硬盤降溫,在進行傳輸時減少卡頓現象;同時,精致小巧的機身設計,用戶收納、攜帶更便捷。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背板為磁塊材質本色,它將一塊磁鐵打造為蓋板鑲嵌而成,磁力均勻且強勁。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擁有 1*USB Type-C 端口和 LED 指示燈,并擁有“Type-C”標識,它可適配主流手機、平板以及筆記本電腦的 Type-C 物理端口,正反盲插,物理兼容性表現優異。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在正確連接設備并讀取到硬盤后,LED 燈顯示藍色燈效。
此外,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側面中框處擁有矩形凹槽設計,并鐳刻“OPEN ↑”字樣。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可免工具輕松更換 SSD 硬盤,只需從“OPEN”槽口處揭開后蓋,打開安裝艙,45°方向對準卡槽插入 2230 尺寸的 M.2 NVMe 硬盤,最后蓋上蓋板即可。
同時,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可安裝 NVMe M.2 接口(M&B Key 類型)固態硬盤,但僅適用于 2230 尺寸的固態硬盤。
配件套中擁有多塊硅膠散熱貼及兩顆橡膠柱。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安裝對應硬盤后如上所示,配件帶中擁有SSD固定橡膠柱,對硬盤進行固定;同時,可以看到卡槽上部分的元器件高度集成,上下部分擁有特制凹槽,與蓋板相咬合,增強磁吸力。
硬盤盒配套 C to C 類型數據線材,可以看到線材線身為 PC 材質外被制作。同時,Type-C 子端外殼表面細砂紋理處理,與黑色線身連接處為模內注塑的加厚設計,更耐彎折。
Type-C 公頭端子內部采用24針滿 PIN 腳設計,連接主設備或可實現更多功能。
使用 POWER-Z KM003C 測試儀讀取線材的 E-marker 信息,實測并無顯示任何信息。
C to C 線材長度約為17cm,或在硬盤盒磁吸手機背板時,連接長度恰到好處。
C to C 線材線身直徑約為4.16mm。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長度約為61.68mm。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寬度約為61.83mm。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高(厚)度約為12.46mm。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重量約為82.5g。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與 1元硬幣相比,其體型小巧且方正設計,可隨手放進口袋,攜帶更便捷。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放在成年男性手掌中,體型依舊小巧,與日常便簽本類似。
既然是作為硬盤盒,自然是要測試一下傳輸速度如何。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官稱其接口類型為 USB 3.2 Gen2(10Gbps)規格,下面,將 2230 尺寸的 SN740 固態硬盤正確裝載后進行實測驗證。
將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通過配套線材與 MacBook 筆電的雷電端口進行連接,并使用 Disk Speed Test 測試硬盤盒的傳輸速度。在 macOS 系統中實測寫入速度約為849.6MB/s,讀取速度約為882.9MB/s。
并與上面同樣的測試條件,將筆記本電腦更換為機械革命無界Pro 14,它同樣配備了雷電4接口。使用 CrystalDiskMark 測試,實測讀取速度約為1068.94MB/s,寫入速度約為1052.41MB/s,速率表現符合官稱,而由于系統和測試 APP 算法不同,macOS 平臺的讀寫速度與 Windows 平臺會有一定差距。
將阿卡西斯2230磁吸硬盤盒連接筆記本電腦后,進行數據讀寫、編輯等操作模擬用戶日常使用場景,同時傳輸容量約為50GB的混合文件從電腦本地寫入到硬盤里面,同時,在寫入過程中使用熱成像儀拍攝硬盤盒表面的溫度。
在寫入完畢后,使用熱成像儀拍攝硬盤盒表面的最高溫度約為23.7℃。
使用熱成像儀拍攝硬盤盒底面的最高溫度約為24.3℃。
接下來就看看實際使用下的情況如何。
通過配套的數據線連接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和 iPhone 15 Plus手機進行連接,并且硬盤盒磁吸在手機背部,可以看到【文件】中完美識別硬盤,用戶在進行數據交互時更快速便捷,同時連接線材長度十分合適。
此外,iPhone 15 系列手機可直連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根據用戶需求,搭配對應容量的硬盤,實現 4K60Fps ProRes 視頻邊錄邊存。
在使用 MacBook 筆記本進行編輯工作時,連接后屏幕上顯示外置硬盤圖標,用戶可直接讀取、導入、編輯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內的數據內容,可讓用戶能便捷快速地處理視頻、圖像、文件數據。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吸附在 iPhone 手機上時,可以看到其小巧的體型設計,不會出現任何阻擋攝像頭模組的情況。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的磁吸功能目前可適用于支持 MagSafe 功能的 iPhone 12-15系列機型,或是可使用磁吸手機殼,也能達到吸附效果,可以看到吸附力強勁,不易脫落。
小結
從上述使用場景下,可以了解到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的表現相當優異,它可適用于 MacBook、USB Type-C 端口臺式機、平板電腦及手機等多種設備,便攜小巧的同時也無任何兼容性問題。
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采用一體式鋁合金外殼設計,同時可支持 MagSafe 磁吸功能,可隨意吸附 iPhone(12-15系列)手機、金屬機箱、主機、冰箱或是金屬置物架上,能適配用戶大部分外出辦公、數據存儲交換及收納等場景;此外,它可支持 2230 規格的 SSD, 兼容主流 Type-C 端口連接,支持 10Gbps 傳輸規格,數據存儲更快速。
從性能方面來看,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搭載 SN740 固態硬盤(2230)后,與在 macOS、Windows兩大平臺的筆記本進行實測,其讀取寫入速度可達在1000MB/s左右,符合官方宣稱 10Gbps 傳輸規格,而由于系統和測試 APP 算法不同,macOS 系統的讀寫速度會比 Windows 更慢一些。
整體來看,阿卡西斯 M.2 2230 磁吸硬盤盒在兼容性及速率方面的表現都能達到官方宣稱,并且表現優異;此外這款硬盤盒可隨意更換 2230 規格 SSD,再多存儲空間都不在話下,同時在進行 iPhone 拍攝時,也不再擔心手機容量問題。
個人都有存儲資料的需求,尤其是喜歡拍攝、看電影的機友特別需要用到移動硬盤。不過近年來,越來越多人喜歡自己動手,用電腦硬盤加硬盤盒的方式替代移動硬盤,不僅在使用體驗上和移動硬盤沒什么區別,還有成本低、廢物利用、舊資料無需轉移等優勢。如果你也有舊電腦,或者需要升級你的電腦配置,那閑置出來的電腦硬盤不妨好好利用,不過在選購硬盤盒時需要注意幾點,不然可能會吃虧。
電腦的硬盤有不同的類型、尺寸大小和接口,如果在選購時沒有搞清楚就貿然入手,很可能買來的硬盤盒就不能適用。硬盤的類型從載體方式來說,分為固態(SSD)硬盤和機械硬盤。
固態硬盤方面,從接口方式分為PCI接口和SATA接口;機械硬盤方面,從接口方式分為SATA接口和PATA(IDE)接口及SCIS與SAS接口(后兩者主要用于服務器)。非PCI接口硬盤,從尺寸方面分:5.2英寸(已經淘汰退市)、3.5英寸、2.5英寸和1.8英寸。
目前比較主流的硬盤一般都是SATA接口,臺式機的硬盤一般是3.5英寸,筆記本的則一般是2.5英寸,上網本一般是1.8英寸。
所以需要根據你的硬盤類型、尺寸以及接口選擇硬盤盒,可以選擇兼容機械及固態硬盤的硬盤盒,尺寸主要也是分為2.5英寸或3.5英寸,也有些是兩種尺寸通用的,價格也相對較高。而接口方面,大部分硬盤盒都是主流的SATA接口。
我們知道在給電腦更換硬盤時,需要知道你的電腦能支持最大多少容量的硬盤,如果你的電腦最大只能支持4TB,那你裝個8TB的硬盤就是浪費。硬盤盒也一樣,有最大支持的容量,在使用大容量硬盤時需要供電。
很多人會擔心使用硬盤和的傳輸速度不給力,其實目前大部分硬盤盒都支持USB3.0了,傳輸速度理論上都能達到300Mb/s,1G電影5秒即可完成,不過具體還需要看你的電腦設備。而且支持USB-IF傳輸協議的話可以降低CPU的占用率,降低數據延遲盒等待時間,實現大文件快速傳輸。
資料誠可貴,所以硬盤盒的安全防護能力一定要重視。硬盤盒的外殼要堅固,另外最好是有內置抗震軟墊,避免使用過程中晃動導致接口損壞。除了基本的防摔抗震,還要求具備散熱保護和短路保護。
硬盤盒長時間運作,硬盤容易磨損,具備智能休眠功能硬盤盒在3分鐘沒有操作時就會自動進入休眠狀態,減少硬盤的磨損,降低硬盤損耗,在讀寫數據時自動喚醒硬盤。
兼容性當然是越強越好了,除了支持Windows、Mac OS、Linux系統的電腦外,還支持Android系統的智能電視的話,應用場景就非常廣。比如連接電視機、路由器、PSP游戲機等。
以上就是選購硬盤盒時需要注意的細節了,是不是沒想到看似簡單的硬盤盒也有這么多學問?
如果你有閑置的硬盤會選擇使用硬盤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