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接觸相機的時候,作為一個數(shù)碼愛好者,我在挑選相機時完全陷入了選擇困難,看著購物平臺上琳瑯滿目的相機,根本不知道從何下手。陸陸續(xù)續(xù)的把玩了很多設(shè)備,總算可以說有一些感受可以分享給大家。
先來張全家福
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dāng)初的很多想法其實是錯誤的,對相機的選擇,其實沒有一個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更多的是看個人的選擇,甚至可以說不同的時間不同的狀態(tài),需要的相機是有所不同的。今天,我就從一部佳能600D來談?wù)勎覍ο鄼C選擇的一些想法。這部佳能600D完全可以說是從垃圾堆里淘出來的,當(dāng)時的機主甚至都忘記了它的存在,上面已經(jīng)落了很多灰塵,我淘來以后清理了一下,清理后的成色還算不錯。
一部飽經(jīng)風(fēng)霜的佳能600D配18-55mm套機鏡頭
佳能600D發(fā)布時間為2011年,到今年已有13年了,這是一部APS-C畫幅的單反相機,在當(dāng)年銷售的很好,也是佳能相機進軍輕量家用相機產(chǎn)品線比較成功的一款。目前在二手市場已經(jīng)成為千元機,對于小白入門練手是非常合適的。正趕上北京下大雪,我在夜晚到附近測試了一下相機夜景表現(xiàn),從照片來看,相機的色彩表現(xiàn)在可用性上還是不錯的,放大后銳度與主流相機仍有差距,畢竟是C畫幅,且已有十幾年“高齡”了,咱們要求也不能太高是吧。
佳能600D配18-55mm套機鏡頭夜景拍攝
其實可以說,在使用的幾部相機中,我最情有獨鐘的反而是這部佳能600D,為什么,我感覺它有幾個優(yōu)點值得我們關(guān)注:
第一是它的重量適中,不會因為過重而帶不出門,也不會因為過輕而沒有操作感。手里的A7M3作為一個全畫幅相機,它的成像素質(zhì)沒得說,但重量上讓你很難愿意真的帶它出門旅行。
第二是他的復(fù)古感,我說的復(fù)古感可不是富士相機或者尼康zfc的那種仿古,而是因為它是一部傳統(tǒng)的單反相機,與現(xiàn)在主流微單或者說無反相機相比,雖然在AI計算、對焦速度、連拍速度上遠遠落后,但正因為它功能簡單,手動操作較多,讓你更加有那種機械操作感,讓你更加愿意深入學(xué)習(xí)攝影知識。
第三是因為他該有的都有了,現(xiàn)在你花高價購買一些無反相機,你會發(fā)現(xiàn),閃光燈甚至電子取景器是需要單獨配備的,而佳能600D機身集成了閃光燈,也擁有一塊所見即所得的光學(xué)取景器,如果你需要一些人像攝影,而又不愿意使用難度系數(shù)更高的燈光,那么有一個閃光燈(雖然不是那么好用),但也絕對是有比沒有強的!
使用了一段時間的佳能600D,感覺18-55mm套頭成像素質(zhì)有限,我又給它配上了一個新的鏡頭,礙于囊中羞澀,為了最大化的利用自己的鈔票,我在二手網(wǎng)站上淘到了一個50mm f1.8 STM鏡頭。這塊餅干鏡頭小巧易用,光圈較大,非常適合人像攝影。由于這個鏡頭是全畫幅鏡頭,在佳能600D這部C畫幅機身上會等效為75mm-85mm之間的一個焦段,這樣在f1.8光圈下的虛化效果無疑是很棒的。
廣受贊譽的第三代佳能“小痰盂”,50mm f1.8 STM鏡頭
由于這個鏡頭是全畫幅鏡頭,在佳能600D這部C畫幅機身上會等效為75mm-85mm之間的一個焦段,這樣在f1.8光圈下的虛化效果無疑是很棒的。其實我們也不必拘泥于人像焦段只能拍攝人像,廣角焦段只能拍攝風(fēng)光一類的固定思維,作為業(yè)余創(chuàng)作者,只要喜歡,怎么拍攝都沒有對錯之分。在2023年的最后一夜,人們既有對新年來臨的喜悅,也有對未來不確定性的擔(dān)憂。我用50mm鏡頭等效到75-85mm,在人群中拍下一張?zhí)貙懯降恼掌?/p>
佳能600D配50mm f1.8 stm鏡頭室內(nèi)拍攝
言歸正傳,說到挑選相機這個主題,我個人認(rèn)為主要還是看你的需求是什么,以及你的愛好是什么。其實近幾年大家一直對相機有很多爭論,比如相機品牌之間的爭論、單反與無反的爭論、畫幅之爭、手機是否可以取代相機等等等等,由于這里面要說明的太多了,我在后面會逐個出專門的文章來探討這些問題。
總結(jié),如果你是一個傳統(tǒng)相機愛好者,喜歡拍攝靜態(tài)的照片,對視頻沒有什么需求,想要學(xué)習(xí)攝影知識,我還真的建議你可以從價格低廉的C畫幅單反相機開始,它的輕便和單反的優(yōu)秀握持感會讓你體驗感十足。不必盲目的選擇全畫幅相機,我們在日常攝影中并不需要太大CMOS或者太高的像素,反而過重的機身會讓你負(fù)擔(dān)太多,你更加應(yīng)當(dāng)關(guān)注的是成像素質(zhì)好并且對新手友好的定焦鏡頭。但如果你對視頻需求較高,那么還是還是建議關(guān)注最新的無反相機,哪怕是一英寸的索尼卡片相機都能夠滿足你大部分的需求。
如果你對相機知識感興趣,可以關(guān)注我,我會在后面繼續(xù)發(fā)布文章,也歡迎大家留言評論,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最大動力。
#如何選擇照相機#
周狼族推薦了一款很好玩的產(chǎn)品,近攝鏡。這是一款很具有可玩性的產(chǎn)品。可很多人買了后不會使用,拍不出效果,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呢?今天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在家里就能輕松拍微距大片。
關(guān)于微距拍攝,你應(yīng)知道的
不知道大家平常拍攝過微距沒有?可能很多人用手機拍過,用相機比較少。原因有兩點:1.沒有專業(yè)的微距鏡頭;2.拍攝難度比較高,沒有經(jīng)驗。
手機拍微距很容易操作,相機拍微距難度要增加不少。但效果自然會好很多。拍微距首先你要有以下2個基礎(chǔ)條件。
1.三腳架,微距必不可少;
2.一只專業(yè)的微距鏡頭(沒有,可以用近攝鏡或者近攝圈);
近攝圈+70-200mm鏡頭+近攝鏡的安裝效果。
以上兩款產(chǎn)品二選一就能拍出很好的微距效果。沒有70-200mm鏡頭,有中長焦的套頭,比如18-105mm,18-200mm,加近攝鏡效果一樣很棒。
有了以上的硬件條件,就可以拍攝微距了。下面就教大家怎么用近攝鏡在家輕松拍出漂亮的微距。
在家搭建一個簡單的場景
下面的場景我只花了2分鐘時間完成的。
在路邊拔了幾根草,往電腦屏幕前一放,在草葉上噴一個水珠,基本場景就算完成了。
還有一個關(guān)鍵的道具,在草后面放一個補光燈,拍微距逆光的補光至關(guān)重要。下面先來試拍一張看看效果。
試拍的效果還不錯,雖然場景很簡單,但對新手來說容易操作。本期的目的是給大家講述清楚,怎么拍好微距,掌握了技術(shù),大家可以自己去發(fā)揮創(chuàng)意。
為何要選擇在電腦屏幕前搭建場景?看這張照片就知道為什么了吧?主要在于水珠中的圖案,需要用電腦屏幕來做背景,圖案可以隨時換。
放大水珠,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
作者@阿爾貝托
對于微距攝影來說,是一個非常有趣的課題。它能把不起眼小東西,拍出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創(chuàng)意就看自己了,下面講微距拍攝的基本技巧。
拍攝,掌握好這幾點就可以了
上周有不少購買了近攝鏡裝在70-200mm鏡頭上,說拍不了微距,對不了焦,拍什么都是糊的,很難用……下面老狼使用的是相同的產(chǎn)品,我們一起來總結(jié)一下看看問題出在哪里。
1.找到合適的對焦距離。
使用近攝鏡和專業(yè)的微距鏡頭有一些不同,微距鏡頭可以隨時自動對焦,無論拍攝距離遠還是近。在普通鏡頭上裝上近攝鏡后,需要在一個合適的對焦距離才能對焦。
以70-200mm鏡頭為例,經(jīng)測試,在22cm~30cm這個距離是對焦距離,其中25cm~30cm是可以自動對焦(反應(yīng)比較慢,建議手動對焦),在25cm以內(nèi)只能手動對焦。
對第一次使用近攝鏡的朋友來說,這點要弄清楚,不同的鏡頭對焦距離不一樣,焦段越短對焦距離越近,同時放大倍率越小。對不上焦,拍攝模糊,不是產(chǎn)品的問題,而是你沒有找到合適的對焦距離。
2.相信手動對焦。
對于微距拍攝來說,對焦是最重要的,差一點都不行。即使能自動對焦,建議還是手動對焦比較保險,對焦更加清晰。在對焦時可以使用屏幕顯示,放大5~10倍,可以更清晰地觀察對焦是否清晰,所以必須使用三腳架,用快門線(沒有可以設(shè)置延時自拍)。
對焦不準(zhǔn),畫面模糊
對焦準(zhǔn)確,畫面清晰
3.使用合適的光圈。
拍微距的景深很淺,一般都使用小光圈(F11~F16)。大光圈很難掌握好,需要對焦非常精準(zhǔn),難度較高。
F5.6的光圈,拍攝效果,有點失焦
F16的光圈,拍攝效果
拍微距很簡單嗎?掌握了上面幾個問題就很簡單。就比如像對焦,看似簡單,實際操作中卻比較難,需要不斷調(diào)整三腳架位置,仔細(xì)確認(rèn)是否達到最清晰的效果。拍攝一定要穩(wěn)定,手持基本上是失敗。
什么鏡頭適合拍微距?
拍微距,首選自然是首選微距鏡頭。沒有微距鏡頭,近攝鏡和近攝圈也能達到接近甚至超越(更大的放大比)微距鏡頭的效果。那么什么鏡頭效果比較好呢?下面,老狼對幾個常規(guī)鏡頭裝上近攝鏡做了一個簡單的體驗測試。
本次測試鏡頭:17-40mm、18-200mm、50mm、18-105mm、70-200;幾只鏡頭。說明:18-200mm、50mm這兩只鏡頭的口徑與近攝鏡不匹配,測試時,只是把近攝鏡放在鏡頭前拍攝的效果。
17-40mm。這是一只廣角鏡頭。
這是不裝近攝鏡,最近對焦距離拍攝的效果
裝上近攝鏡,使用40mm端拍攝的效果,對焦距離大約5cm左右,很近距離的拍攝。17mm端基本無法拍攝,對焦距離太近,基本貼著才能拍。
50mm定焦鏡頭。
跟使用17-40mm鏡頭的拍攝基本接近,50mm端拍攝,對焦距離很近,不容易拍攝。
18-200mm。這是一只很老的超大變焦的鏡頭,而這支鏡頭只有配備老機器,佳能600D。
這臺機器,躺在防潮箱快10年了,今天是第一次拿出來用
不裝近攝鏡拍的效果,200mm最近對焦距離
裝近攝鏡拍的效果,200mm最近對焦距離,別小看這個鏡頭,裝近攝鏡真有狗頭變牛頭的感覺。焦段占優(yōu)勢,成像其實600D拍微距效果還是不錯的。
18-105mm。這是尼康鏡頭,下面的測試由狼妹小Y提供。
不裝近攝鏡拍的效果,105mm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效果
裝近攝鏡拍的效果,105mm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效果
不裝近攝鏡拍的效果,105mm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效果
裝近攝鏡拍的效果,105mm最近對焦距離拍攝效果
70-200mm。
對70-200mm裝近攝鏡拍攝的效果,參考《裝上它,70-200秒變微距鏡頭,戰(zhàn)斗力翻倍!》。
總結(jié):對以上近攝鏡在不同鏡頭上的效果,可以看出,和焦段有很大關(guān)系,焦段越長,對焦距距離越遠,放大倍率越大,操控更方便。經(jīng)過測試,焦段在100mm以上是微距拍攝很理想的焦段。對焦距離在15cm~25cm之間。
用近攝鏡,在狗頭和牛頭之間的成像差距并不大,原因在于,微距拍攝使用小光圈;在F11之間,狗頭和牛頭的差距并不大(肉眼很難分辨),差距主要在色彩和焦外的效果上。如果你有18-105mm或者18-200mm這樣的鏡頭,用近攝鏡是非常理想的。
近攝圈比近攝鏡的效果好?
在上周的:《裝上它,70-200秒變微距鏡頭,戰(zhàn)斗力翻倍!》,有很多用戶提出:近攝圈的效果比近攝鏡的效果好。這周老狼也做了測試。
從大家的猜想來說,近攝圈的效果應(yīng)該比近攝鏡的效果好。因為近攝圈可以接在鏡頭的后面。但實際測試并不是大家想象的這樣。
本次測試的近攝圈是一個很便宜的近攝圈,只有幾十元。測試效果不理想(正在尋找更好的近攝圈)。
70-200mm裝上近攝圈和近攝鏡的效果。
關(guān)于近攝圈有1個很明顯的問題:不能變光圈大小,只能調(diào)快門速度,景深極淺。
使用近攝圈只能用默認(rèn)的光圈(沒有顯示光圈值),景深極淺,拍葉子,可以看到只有葉子的邊緣是清晰的。
使用近攝近光圈可以隨意調(diào),可以自己控制景深大小。
對于兩者的畫質(zhì),由于光圈不同,畫質(zhì)很難比較。近攝圈也有很多種,也有那種帶電子觸點,可以調(diào)光圈和對焦的。這樣的產(chǎn)品我們還在尋找中,有好的產(chǎn)品會告訴大家。
有人關(guān)心,近攝圈和近攝鏡同時使用會是什么效果?上周也有人問:近攝鏡和微距鏡頭同時用會是什么效果?這里一并回答。
這張就是70-200mm裝上近攝圈和近攝鏡拍攝的效果,光圈不能調(diào),景深薄如紙,對焦難度極高。拍攝這張照片,并非我不想拍清晰,確實盡力了。有這種想法的基本可以放棄了。可以肯定的是,放大倍率更大。
微距鏡頭+近攝鏡,同樣可以有更大的放大倍率,但一個問題是,對焦距離很近,畫質(zhì)會降低。微距鏡頭已經(jīng)有很強的微距效果,不需要再增大放大倍率,拍攝難度很大,同樣不建議這樣使用。
常都會有人在后臺問“自己該買什么樣的相機”,這個問題呢說簡單也簡單,說難也難。關(guān)鍵看你有多少預(yù)算,相機的用途是什么,是家用?還是商用?當(dāng)你搞清楚這些問題后,就可以去選相機了。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些常用的相機和鏡頭,都是佳能的,因為尼康的我用的比較少,看的資料也少,不敢瞎推薦。
[入門機身]: 760D、800D
我的第一臺佳能相機是250D,現(xiàn)在應(yīng)該是買不到了。后來佳能逐漸推出了500D、600D、700D,現(xiàn)在市場上最常見的應(yīng)該是760D和800D。這兩款相機雖然有一些不足之處,但作為入門已經(jīng)足夠好了;你不能拿幾萬的相機和幾千的相機比,一分錢一分貨。
[中端機身]:70D、80D、77D、7D2、6D
這些都是中端相機,在以前還有什么40D、50D、60D,不過早已經(jīng)被淘汰得差不多了。我自己有一臺6D,用著還不錯,成像好,高寬容度,高感表現(xiàn)卓越,就是對焦不怎么好。像什么70D、80D、77D、7D2、6D這些相機都能在市場上買到,還能在網(wǎng)上查到資料。
[專業(yè)機身]:5D3、5D4、1DX2、5ds和5dsr
從事商業(yè)人像攝影的用5D系列的比較多,5D3和5D4的區(qū)別在于5D4是5D3的升級版,還更新了coms和像素。
從事紀(jì)實攝影的用1D系列的比較多,因為1D系列的相機連拍能力和高感非常好,很適合紀(jì)實攝影。
從事商業(yè)攝影和大幅打印拍攝的用5DS、5DSr比較多,因為這些相機的像素非常高。
[佳能鏡頭]
如果你是入門新手佳能的“50mm、F1.8”鏡頭是不錯的選擇,這是一只中焦段鏡頭,卻有著1.8的光圈,非常的不錯,性價比也高。
還有佳能的50mm、F1.4和50mm、F1.2都是非常不錯的鏡頭,這兩款鏡頭的視角是一樣的,但拍出來的照片成像和色彩會有一些差異,畢竟1.4的要便宜很多,自然比不了1.2的。
佳能35mm、F1.4這款鏡頭各方面都不錯,很適合拍環(huán)境人像和紀(jì)實,還防塵防滴濺。
佳能85mm、F1.2是拍人像的利器,被眾多人像攝影師稱為“人像之王”。我曾向我朋友借來用過,拍人像效果真的非常好,不過拍其它題材就稍微差一點。
[常用變焦]
佳能24—70mm、F2.8鏡頭是很常用的鏡頭之一,很多人第一臺專業(yè)相機配的鏡頭應(yīng)該就是這只。這只鏡頭之所以很常用,主要因為它的焦段跨度很兼顧,適合拍人像,也適合拍風(fēng)光,很大眾。
佳能16—35mm、f2.8鏡頭適合拍風(fēng)光,因為這只鏡頭的視角很大,透視關(guān)系也非常的明顯。
70—200mm、F2.8是一只長焦鏡頭,適合拍多種題材,拍出來的照片不錯,價格也不錯。
無論是相機還是鏡頭都是數(shù)碼產(chǎn)品,更新?lián)Q代快,建議“買新不買舊”。買相機不要老是去問別人“自己該買什么樣的相機”,因為你自己的需求別人不知道。根據(jù)自己的需求和經(jīng)濟預(yù)算,買個適合的就行了。照片拍的好不好不是由相機決定的,而是你自己的攝影技術(shù)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