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西南地區重要的城市,成都的各大電腦商城一直以來和北京中關村,深圳華強北一樣在中國的電子市場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成都的各大電子市場是我國電子市場南上北下東西的紐帶。但隨著這幾年電商平臺的發展,逛電腦城的人越來越少。您有幾年都沒有去過電子市場了呢?今天51同城51shangmen.cc就帶您去探訪一下成都的各大電腦市場。
一般來說電子市場分為電腦市場,手機市場和家電市場。相對于手機電腦市場的沖擊,家電市場沖擊更大。至少作為80后的小編,我從來沒有去過傳說中的五塊石家電市場和城隍廟家電市場。作為手機專業賣場的太升南路,我倒是在幾年前有去過。但是后來手機都通過網上購買。反倒是宅男的DIY樂趣,促使我多次在成都磨子橋和跳傘塔多個電腦市場當中淘寶。
成都的電腦市場有磨子橋百腦匯,磨子橋新世紀(已關閉),跳傘塔數碼廣場和a世界資訊廣場,當然還有零星的電腦大廈。雖然這幾個數碼廣場都還在營業。但是其里面的布局已經過多次調整,典型的如百老匯和數碼廣場。曾經作為專業從事數碼類產品展示的樓層,已經嘗試經營培訓學校,餐飲,寫字樓等。目前格局基本沒有變化的東華電腦城現在叫東華安防市場和a世界資訊廣場。但是里面的客戶依然寥寥無幾。
小編一路從a世界電腦城1樓步行到4樓。除了a世界1樓有幾個明星顧客外,2樓3樓4樓基本上都沒有什么顧客了。我們通過和a世界4樓068a的蜀都筆記本服務的店員了解到,現在電腦城的現狀基本就是商家比客戶多。二手市場回收難度大,基本上都被愛回收,京東回收,閑魚回收等截胡了。而就算是像蜀都筆記本服務這種資歷比較老的商家,也在不斷尋求電腦出租,維修,典當業務來謀求發展。而這里面的商家也不能坐以待斃。他們也通過閑魚轉轉等平臺向外發貨。而和我們交流的這家蜀都筆記本服務,還提供了上門安裝蘋果電腦系統的服務。用他的話來說就是不能在電腦城等客戶了,而是要把生意做到客戶家里去。總之現在實體店生意不容樂觀。
都是一座古老而充滿活力的城市,雖然有2000多年的歷史,而且地處中國西南內陸。但是,歷來成都的思想意識就相當活躍和開放,這也造就了成都人幽默詼諧的語言和極其務實的生活態度。成都人絕不會因為面子觀念,而放棄買"相因"的機會。正因如此,成都二手物品的買賣,可以說歷史悠久,且長盛不衰。
說到成都的二手市場,必須要說到"會府",會府是成都歷史最久,最著名的二手市場。早在明代,這里有棟建筑叫"都會府",是一棟用于祭祀大典時向北京皇帝朝拜的宮廷建筑。民國初年,改建為紀念辛亥革命死難烈士的專用祠堂,于是這里正式改名為"忠烈祠",隨著周圍民居的修建,逐步發展成現在的東、南、西、北忠烈祠街,到民國后期,這里逐步形成一個舊衣服買賣市場,也是成都最早的二手貨交易市場,人們習慣的將之稱為“會府”。但是,據《成都通覽》記載"會府等處有賣衣箱者,多用皮紙糊面蓋土紅,加上油漆,與真皮箱酷肖"。可見,解放前和甚至解放初期的會府,魚龍混雜,這個市場,充斥著各種坑蒙拐騙的江湖伎倆,引用老一輩成都人的話"會府的東西有點燙",意思是這里的套路很深。
比如,到了70.80年代,隨著自行車的普及,這里成為了二手自行車交易的中心,但是,大家要知道,當時的生活水平,很少有人會把舊車賣了去買新車,一般一個車,都會準備要用一輩子,畢竟算是一個大件了。那么,會府的這些大量的二手自行車是哪里來的呢?其實,這些大多是被盜的自行車,俗稱"賊貨"。而老百姓也知道這些自行車,多半來路不正,但是,這里的二手生意仍然很好。以至于,當時誰的自行車被盜后,會專門到會府去尋找,如果看到自己的自行車,或連人帶車拉到派出所,如果不行,就只有以二手價再把自己的車買回來。當然,最可能發生的情況是這樣的,沒有找到自己的車,在二手商販的慫恿下,就買了一輛其他的二手車。這就形成了一個閉合的怪圈。一方面自己是受害者,另一方面自己也在暗中助長了偷車的行為。我相信,很多成都人都有此經歷。好在這種情況隨著政府的多次整治管理,人們的認識水平不斷提高,終于逐漸消失了。
有趣的是,不管時代的如何變遷,會府卻總能隨潮流而動,成為每個時期二手貨交易的先鋒。市場交易的二手商品,也由自行車,逐步擴展到賽車、電瓶車、家電、家具等等。后來,因為城市發展的需要,市場被逐步搬遷到了中心城區以外,會府這個成都二手市場的鼻祖,終于退出了歷史舞臺。不過,直到現在,一條街之隔的太升南路,就是成都最大的通訊商品市場,只要走進這片區域,仍然可以從收售二手手機的小販們的吆喝中,捕捉到一些當年會府市場的影子。
現在的二手市場中,名氣最大的還是要數的五塊石舊貨市場,因為建設最早,同時和周圍的五塊石電器市場等其他幾個專業市場混為一體,頗具規模。但是,目前這個市場主要以出售二手生產資料的商家為主。所以,知名度雖然高,但更像一個專業市場了。
而現在比較火爆的二手生活品市場,要數亮佳鴻華和洪河二手市場了。這兩處市場,建成較晚,規劃相對規范,市場根據商品種類劃分了多個區域,如家電,家具,餐廚用品等,二手商品品種非常齊全,基本上可以做到,你來一趟,能夠把全套居家所需都買齊。
特別有意思的是,現在的這兩個二手市場的亮點,已經不是簡單的購買便宜二手物品的市場了。近年興起的收藏熱、舊貨熱,讓市場里面的很多老舊家具、物品,特別受人追捧。淘舊貨已經成為一種時尚,周日市場里隨處可見很多淘舊貨的人,各個年齡段的都有。人們購買這些二手物品,便宜實用并不是主要目的,更多的是為了懷舊的風格和復古的情懷。比如民國到60.70年代的東西,舊電視,舊電話,舊縫紉機等等。不經意間,一個紅燈牌的收音機,一個琺瑯彩的糖罐,一套三國演義的連環畫,都保留著滿滿的記憶和時代的烙印。這些物品都沒有任何使用價值了,但是,作為裝飾物、紀念品來說,卻正好物盡其用。所以,每次去這里,我都不會空手而歸。
但是,也因為這種需求,不是以使用和省錢為目的,所以,反而也抬高了這些物品的價格,目前在市場中,特別是這些二手老舊物品的價格,有些都高于新物品的價格,已經有些改變了購買二手物品的初衷。所以,前往購買時,必須具備過硬的砍價功夫。
另外還有一個極具特色的舊貨市場,就是送仙橋古玩市場。這個市場坐落在浣花溪畔,緊鄰杜甫草堂,天生具備了濃厚的文化氣質。這是一個比較專業的市場,主要以古玩、字畫、文物為主,各個店鋪的裝修雅致古樸,就是擺攤的小販,都是滿身文玩。當然,這里的東西大都價格不菲,需要認真鑒別,這里大部份物件,已經屬于收藏的范圍,已經不是通常意義上的二手舊貨的概念了。
成都人歷來崇尚節約,懂生活,會生活,巧生活,但決不鋪張浪費。因此,在這樣一片肥沃的土壤中,成都的二手市場一直生意興隆。但是,近年來,二手交易市場還是隱隱有走下坡路的跡象。首先,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現在人們轉讓的二手物品,大多是殘值比較高的電子產品了,如手機、電腦等。其他很多二手物品,已經一文不值,被人們棄如敝履。就像大家家中的老家具,老電視等,收廢品的已經不要了,只有自己花錢請人搬出去扔,可見二手家俱市場正在逐步萎縮。同時,隨著近年互聯網的興起,諸如"閑魚"、"轉轉"等二手交易app逐漸發展壯大,很多人都通過網上實現p2p的交易,即賣家直接面對賣家,兩個人借助平臺的擔保,就能夠完成交易。套用瓜子二手車的廣告詞就是"沒有中間商賺差價",交易非常透明,也有一定保障,所以深受年輕人的喜歡。這樣看來,也許,網上交易會慢慢的取代實體二手市場。當然,一些專業性的市場,如送仙橋古玩市場等,估計還是會保留下來。
我是非常推崇二手物品交易的,也常常樂此不疲。自從頭條推出二手物品交易后,我也就成了那里的常客。我認為購買二手物品,有兩個樂趣。
首先,能夠省錢,能夠物盡其用,避免資源浪費。特別是在物質極大豐富的今天,很多物品都被過度消費,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產品,這些產品的壽命本來足夠長,而且性能也完全滿足日常使用,但是隨著產品的更新換代,從而成為了二手物品。我認為,這些二手物品是物超所值的。當然,我購買這類物品還是有些竅門。以手機為例,我會去購買上一年出的產品,且使用時間未超過一年,因為這時它們的價格幾乎減半,但性能依然處于主流產品的水平,性價比很高。
其次,相當于購買一些紀念品。比新的紀念品,還更有歷史感。我們從二手物品的變化,就能夠直觀的感受到過去的時光中,人們生活質量的大幅提高和生活品味的轉換。有趣的是,當年炙手可熱的物品,現在可能已經無人問津,而當年無人問津的東西,現在卻炙手可熱。可見,二手物品,就像是一面鏡子,如實的反應了社會的發展以及各個時代的生活水平,記錄著每一代人的時尚、潮流和追求。所以,當你看到一個二手物品時,也許它會讓你想到童年的歡樂,青春的煩惱,或者是對上一輩人的懷念。那么,購買一些布滿歲月痕跡的二手物品,也頗有紀念意義。
所以,有空不妨去逛逛二手市場吧,除了能夠買個便宜實用的物件,還有可能發現一些老舊的東西,說不定,還能勾起你一絲塵封的記憶。
1.五塊石舊貨市場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區蓉北商貿大道1段-30北80米
2.亮佳鴻華二手市場
十陵公交站對面三環路內側
3.洪河二手市場
洪河大道半邊街
后兩個市場,建議周日去較好,有很多擺攤的商家會來,商品更加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