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拙見:蘋果靠的是專業的工業設計與自家系統的驅動上的支持、自己并沒有工廠生產任何商品、全部都是代工廠生產。歸結于獨立的系統與硬件配置結合起來的產物,是普通的pc機沒法比的。那一提到組裝機往往大家想到的價格實惠穩定性差,還是多花錢買品牌機靠些?PC背靠微軟系統軟件、與英特爾CPU主板、AMD顯卡GPU、NVIDIA顯卡等各廠家的芯片,才看到今天眼花繚亂的pc市場。各種品牌的出現、如主板廠商:華碩、技嘉、微星、七彩虹、梅捷等……其主板所使用的芯片歸英特爾AMD生產。
?
其它配件亦是如此……主板顯卡屬芯片級的整合、只有電腦配件生產廠商才能整合。組裝電腦屬板卡級的整合、其入門門檻極低……一般看看視頻教程都能將電腦組裝起來!電腦組裝的門檻低也因個人選購硬件安裝軟件水平差次。也意味著電腦硬件兼容與驅動軟件的結合上就差強人意了!
一臺好的主機需要滿足以下幾點
一、主板擴展能力強、接口齊全、方便日后升級。
二、機箱扎實、耐用、美觀、小巧。可裝12CM風扇 。
三、必須使用ATX標準電源。
四、必須使用12CM風扇的CPU散熱器,溫控有效降低噪音。
五、拆裝簡單方便日后維護清理灰塵、排除故障。
六、性能沒必要追新,符合自己要求的性能就好。
七、各配件選用一線大廠,不選購電商縮水版配件。
主板
支持內存雙通道,支持M.2 NVME協議 集成7.1聲道聲卡
集成千兆網卡,各種擴展跳線及接口齊全
散熱器
支持溫控(PWM)12CM 散熱器
不必要求太好,幾年后風扇老化了,噪音大,容易
拆下來換這才是關鍵.,側吹有效降低CPU積灰。
目前不建議水冷,理想中的水冷冷排是沒有風扇的。
內存
選用帶馬甲的金士頓正品內存,
有效降低內存熱量和積灰,減少內存出故障幾率。
電源
選用老牌大廠長城電源、內置溫控風扇有效降低噪音。
顯卡
顯卡主要看接口齊全、供電、散熱、PCB板質量,由于芯片
都是采用英偉達AMD的,同型號其它品牌性能基本上區別不
大。顯卡是最容易縮水的一個配件。
intel & amd
CPU是最不容易壞的,也沒有假貨,不過呢,因主板質量
問題燒CPU的是經常遇到,主要是底端產品上,主板壞、
CPU也壞夠悲催吧!
根據性能選擇,不必追新,不管到什么時候都跟不上硬件
更新的步伐……
diy
可安裝長顯卡、ATX標準電源、12CM散熱器、風道合理會
減少灰塵囤積、外形小巧的ATM機箱。機箱質量外觀很重要
以后的七八年里對著的都是她。
久沒裝機了,上次已經是一年半以前的事情了。最近的工作內容對整機穩定和數據安全要求越來越高,而Intel最近發瘋一樣的平臺更新進度讓人很不爽,Intel的更新進度越來越像國內某米了,新東西好不容易價格合適了剛到手沒熱乎呢,更新又來了。這一次的工作機在權衡了各方面需求后,在某站長的一再支(song)持(yong)下,最終選擇了2011接口的E5平臺。
硬件配置:
CPU:Intel Xeon E5-2620 v3(2.4G 6核心12線程)*2
散熱:貓頭鷹 NH-U12S *2
主板:華碩Z10PA-D8(雙路2011平臺,ATX架構)
內存:三星 DDR4 2400T 16G ECC內存 *4
顯卡:麗臺 Quadro K2200
SSD:Intel 750(NVME,400G)
SSD:三星 850 PRO(SATA3,128G)
硬盤:西部數據 1TB 企業級硬盤(128M緩存版)*4
電源:海盜船RM 850x
風扇:貓頭鷹 NF-P14r *3 + NFS12B *3
機箱:銀欣FT02
鳴謝:
山東省濟寧市惠彩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山東省濟寧市精誠科技(鑫宇商貿城1樓)
機箱選用了銀欣FT02,這款機箱已經上市多年,價格已經有了相當多的優惠。包裝箱相當之大,放一個飲料瓶做對比。
開箱的一瞬間,就讓我想起了8年前第一次使用銀欣烏鴉2的情景。是的,二者結構幾乎一致,而FT02的設計更為穩重。
前面板簡潔,5.25光驅位面板使用金屬拉絲的工藝,下部的銀欣Logo造型精致亦不影響整體美觀。
頂部IO相比銀欣烏鴉2有了較大改進,而且USB3和音頻接口可以隱藏。與烏鴉2一樣的是,容易誤觸開機和重啟鍵。
背面樸實無華,對比最近幾年流行的“雙面玻璃”機箱,FT02完全是另外一種路子和風格。
頂板很容易拆卸,拆開后可以看到朝上的“背板”。FT02與烏鴉2一樣均采用了垂直風道,主板90°旋轉后背部IO朝上。
電源位,后進風,上出風
拆下左右側板,發現內部增加了吸音棉。這一點對于我這種對噪音敏感的人來說是個非常棒的設計。
內部結構全圖(這當真就是把烏鴉2換了個殼子,改名FT02了嗎……)
底部三發18cm銀欣“穿甲彈”,可以形成高效的向上正壓垂直風道,這仍是個人所認為的目前最好的風冷散熱風道設計。
相比與烏鴉2,FT02的自帶風扇線路終于包了一層外皮,而不是幾根明線了。
背板空間還算寬裕,下圖有些視覺差,實際在1cm左右,畢竟還要考慮側板吸引棉所占用的部分厚度。
前部的5個可熱插拔硬盤位設計,可,僅僅是設計,這是個坑
5個熱插拔位,只提供了一個熱插拔模塊,其余需要購買……
唉,算了,直接拆掉吧,反正也用不著。而且真想熱插拔,最好是帶獨立電源控制的,帶電熱插拔普通硬盤最好別玩。
原廠這“理線”,嗯,基本就是把線捆上就完了……
底部三穿甲彈進風風扇,在機箱頂部設計了3個H/L開關,可調節低風速或者高風速。而坑的是,頂蓋該上之后,想調風速還得拆開頂蓋……
另一個角度看一下三個風速調節開關。到這里,我已經考慮將這三枚風扇替換成4pin的自動調速風扇了。
底部18cm風扇倒是很容易就能拆下來,但發現這個位置只提供了18cm和12cm兩種孔距。12cm風扇風量相比于18cm實在太小,而18cm這個大小上又沒有太合適的靜音調速風扇。再三考慮后,選用了貓頭鷹 NF-P14r,這是一種擁有12cm孔距和14cm口徑的特殊風扇,4pin自動調速扇、磁懸浮軸承,壽命、聲音、風量得到了一個較好的平衡點。
拆下3枚18cm銀欣穿甲彈,拆了又感覺有些可惜……
貓頭鷹風扇開始安裝,話說貓頭鷹現在灰色的這款風扇價格低了不少,就是配件太少,只有4個固定釘。
換裝完成,3枚14cm口徑貓扇待命!
哦,對了,順道把頂部(一般意義的背部)的這個12cm風扇一起換掉吧,統一顏色(強迫癥……)
使用12cm的4pin貓頭鷹NFS12B(名字好像怪怪的),替換銀欣自帶的12cm風扇(這款好像叫做銀欣高爾夫,可惜是3pin)
更換完成!好吧,風扇顏色統一了……
海盜船 RM 850x 電源終于到貨,自購自某東,某個摳門的站長不贊助,唉,悄悄的吐槽下。
順道說一句這圖正常,沒拉伸,這盒子本身就長,電源也長,拍成照片好像照片被拉伸了一樣。
上“賊船”容易,下“賊船”難……
包裝還是很專業的,說明書、配件,左側袋子里是各種線材,右側絨布袋里是電源本體。
RM 850x 和它的各類線材,一應俱全。選擇RM 850x的其中一個理由,是它支持雙CPU 8Pin供電,可用于雙路主板。
自帶線材雖好,但定制的線材更為合適。自費、自費、自費(說三遍給某站長聽)定制了一批線材,好貴,肉疼。
找了一套E3平臺和幾個就硬盤測試一下定制線是否正常,免得一會兒理好線再發現問題就真哭了。
E3平臺:我惹你了?你拿我測試??
安裝到機箱內,電源以一種懸吊的方式被固定
然后我在納悶這個小零件是做什么的……(機箱里的,不是電源里的)
讀了下說明書,發現這個小家伙可以固定并托住電源,避免電源太重引起問題,好吧,有總比沒有的好。
(n分鐘過去了……)初步理線完成:
這個理線扣相當有趣,利用了背板上沒有被使用的螺絲孔固定,理線更容易。
主板選用了 ASUS Z10PA-D8(下圖官方圖),這是一款緊湊型的雙路主板,12"*10" ATX架構,兼容ATX機箱。
這樣就可以選用普通機箱來組建工作站了,但緊湊型也有一些小問題存在,過會兒我聊一個苦逼的事兒。
主板本體如下圖,設計上將并不像很多高端民用級主板那樣堆料,而是很平實普通。
兩顆 Intel Xeon E5-2620 v3,單顆6核心12線程,總計12核心24線程……
南橋,支持LSI MegaRAID和Intel RSTe,總計10個SATA3接口(6個SATA、6個sSATA)。
有一個M.2接口,不過看長度貌似是2242的,不是常見的2280,服務器主板不太重視M.2可以理解。
充足的PCI-E插槽,畢竟雙路E5的PCI-E總線條數足夠多。
背部IO相對于普通主板而言可以用“貧乏”倆字來形容,但這對服務器主板而言無可厚非。
24Pin供電和雙8Pin供電,這里對應了我為什么電源要選擇雙路CPU供電的版本。
2011插槽的背板看起來十分扎實,同時也能看到背部電子元件排列非常整齊(強迫癥表示很舒服)
CPU散熱器選用了兩個貓頭鷹 NH-D9L,選擇這個散熱器我當時是看中了其雙塔+不擋內存設計。
NH-D9L是個正方形的3U散熱器,散熱器設計嚴格在CPU散熱器范圍以內,對周圍設備特別是內存不遮擋。
考慮到主板比較緊湊,擔心遮擋問題,所以最初在選擇散熱器時選擇了它,而問題也是從這里開始的。
(注意,這里提到的問題并不是散熱器的問題,而是DIY過程中常見的匹配問題)
NH-D9L是十分優秀的散熱器,散熱效率被多方測試認同,我的另外一臺機器上也在使用它。
配件十分齊全,工藝優秀,零件基本沒有公差(說到公差問題,真想吐槽某國產新興散熱器品牌)
統一一下顏色,使用貓頭鷹NF-B9替換了NH-D9L自帶的9cm風扇
一個首次安裝2011平臺的人表示,2011平臺的散熱器安裝反倒更為容易,不用考慮背板問題,4個螺絲釘固定即可。
而貓頭鷹散熱器的安裝幾乎不用考慮主板變形問題,重點螺絲都有彈簧作為緩沖,基本上只需將螺絲固定完畢就可以了。
安裝內存(就在這里,埋下了第二個問題,Una第一次給我的內存是 三星 DDR4 2133P 16G 2Rx8 的ECC內存)
存儲:4個1TB西數RE企業級硬盤 和 1個三星850 PRO 128G SSD。
原本的打算是128G SSD做系統,4個1TB硬盤做RAID10,然而后來老婆大人送我一個驚喜。
機械硬盤固定到硬盤架上:
SSD固定到FT02的專用SSD架上:
5根安費諾SATA線,注意有4根是反向彎頭的,非常適合FT02的這種硬盤位設計。
1個LG的DVD光驅(還是有個光驅比較好,有些不時之需挺麻煩,反正SATA插口足夠多)
1個ORICO的硬盤熱插拔盒(這才叫熱插拔好吧,機箱外部可操作、有獨立電源開關,開蓋帶電拔硬盤那也叫熱插拔??)
(又n分鐘過去了……)裝進機箱內,微調一下線路布局:
回到正面,調整一下各線的位置,準備放入主板等原件。
顯卡:麗臺Quadro K2200,專業制圖卡,低功耗、長壽命設計。
查了下某東,就這么一小家伙和GTX 1070一個價,那為什么不給我一個GTX 1070?防止我工作時玩游戲么?(我哭)
接口不算太豐富,不過有2個DP輸出,是不是可以拖2個4K屏了?
Quadro Logo 和一個小渦輪風扇,哪里像3000塊!我要GTX1070!1070!1070!!
一切都快完工的時候,快遞送來了這個……然后特地問了下快遞是不是送錯了,我沒買這玩意……
然后的然后,才知道這是老婆大人送的禮物……Intel SSD 750,400G,PCI-E 4X插槽,NVME總線。
這高端玩意造型真心不錯,金屬散熱器覆蓋,Intel的這設計感特別專業
估計這層金屬散熱片下方就是SSD芯片,在FT02里面這個開口正好朝向底部進風風扇,散熱效果應該有所提高。
背板也全部是金屬片覆蓋,應該是為了加強散熱和防止形變。
(又n分鐘后)全部安裝好了!
我記得這時已經是深夜11點多了,特別累,但我還是把整個機器都裝好,插好線,接顯示器、接鼠標鍵盤。
然后,開機點不亮、機點不亮、點不亮、不亮……一腦門的黑線……
洗把臉,精神一下,仔細看了看錯誤碼(主板自帶偵錯燈),ASUS官網查詢后發現,問題直指內存。
再然后,我就把給我內存的某站長深夜喊醒了,我睡不著,起碼也不能讓這貨睡清靜了……
第二天,某站長換了4條內存給我。仔細看了看型號,這4條內存是 三星 DDR4 2400T 16G 1Rx4。
疑似E5 v3的CPU或主板不支持2Rx8類型內存,暫無條件詳細測試。如果有朋友想選用類似配置,請注意這點。
更換內存,成功點亮。
然問題還沒有前部結束。
測試中發現,CPU溫度比較高,特別是靠上的那顆CPU溫度更高。手觸CPU散熱片能感覺到明顯的熱度。
回看兩個CPU散熱器,靠的實在太近,導致第一個風扇的風吹不透后面兩層散熱片,而第二個風扇吸不到冷空氣。
低負載工作還好,但如果長時間高負載工作勢必造成問題。這是我在此次選擇散熱器時欠考慮的一點。
好吧,拆!絕不湊合!發現問題就要解決問題!
更換兩個貓頭鷹 NH-U12S 散熱器。單塔5熱管、12cm風扇散熱。
之前沒有選用它,最大的一點顧慮是擔心其遮擋內存。畢竟這個主板的設計上,CPU與內存之間的距離較為緊湊。
更換NFS12B風扇,統一顏色。
安裝入位,非常非常慶幸,雖然遮擋了內存位置,但沒和內存形成沖突!
更近一點看,內存散熱片大概于內存上方不到1cm,對拆卸內存會造成一定阻擋,但至少沒沖突,萬幸。
好了,再次重新裝好!一次點亮!!CPU溫度控制在了正常范圍內!
搬到辦公桌一旁,連接好各個線材。(陽光不錯,心情也不錯~)
順道拍一張工作臺,LG 34UM68-P顯示器、微軟4000鍵盤和羅技G400s鼠標。
最后感謝一下兩塊5年前的Intel SSD在這次轉移數據中的卓越表現!
其他幾個說明:
(1)所有風扇都是4pin的,自動調速,ASUS的這個主板所有的風扇接口都是4pin,這點設計真心贊!基于這一點,所有風扇都會根據機器實際的熱量調整轉速,就使用中的觀察發現,大部分風扇的轉速維持在600轉左右,高負載工作時部分風扇會提升至800~1000轉,不熱時又自動降速,靜音和散熱兼顧。
(2)聲卡問題?是的,這款主板的確不自帶聲卡,但顯卡是DP輸出,會同時輸出畫面與聲音。顯示器自帶音箱,亦可輸出音頻。
(3)服務器主板、CPU與ECC內存,穩定性較高,適合長時間開機和高負荷工作。
(4)總計12核心24線程,壓縮驅動包、跑虛擬機特別爽!
(5)為什么用機械硬盤?存儲空間充足、穩定性高。相比現在TLC當道的SSD,數據還是機械硬盤RAID靠譜。
(6)其他問題歡迎提問!
這不是一次輕松順利的裝機經歷,好在最終所有的問題得以解決。
就寫到這里,希望這次裝機過程能給大家帶來一些經驗收獲!感謝觀看!
.問題點
Excel表格想必大家都很經常用到,來幫助我們記錄大量的數據,所以能夠快速的來進行Excel表格的新建,無疑在很大程度上能提示我們的工作效率,但是很多朋友還不知道如何在Mac上快速的進行Excel表格的新建,不用擔心,跟著下面的方法,你也能輕松學會!
2.具體操作
適用型號: Mac/Mac book/Mac Book Pro/iMac/蘋果電腦
應用:超級右鍵
超級右鍵的主要功能操作就是用來幫助我們Mac用戶快速的進行右鍵新建文件,當然也包括一些復制、粘貼文件,隱藏、顯示文件等等操作,很適合我們對于文件這一塊內容的操作,超級右鍵可以做到一步到位,能說是一款裝機必備的應用了。
3.下載
超級右鍵確實是很不錯的,需要的朋友打開 App Store搜索超級右鍵安裝使用,更多功能等你解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