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組了itx小機箱,對小的概念更加種草,小鍵盤、小機箱、小xx等,對于那種功能完備,體積又小的東西更是無法自拔。前段時間在瀏覽社區過程中被種草了1L小主機,看到那個體積就覺得臥槽,好小啊。而且經過了解,基本上能夠以較低的價格獲得一個性能夠用的機器,所以看著我雜物柜里的老筆記本、閑置的硬盤、鼠標、鍵盤,干嘛不搞一臺來玩玩呢。而且intel 3代到9代都是能夠支持的,區別在于價格。
所以以目前的資源和預算(低于1000),基本上只能從4代起手。
我基本上把所有社區里關于1L主機的文章看了一遍,只為了找有相似配置或者想要的相同配置,一開始我想上8代,因為用過4代的4130,性能相當差,而6-7代價格貴不少,但是性能提升一般。另外就是小機箱如果還追求極致性能,那散熱和功耗就沒辦法妥協,所以最終選擇了4670T。
從表格可以看出四代cpu價格在100-400之間,使用ddr3內存,有m2網卡接口,部分有m2硬盤位但是走的都是SATA協議,然后繼續逛。
我的需求是一塊2.5硬盤(有閑置)、一塊NV協議m2接口硬盤位(有閑置)、支持4代cpu、使用ddr3內存(從筆記本拆)、m2網口(有AX200,后面看能不能換)。
在瀏覽過程中發現小福粑粑的需求和我一致,所以決定機箱是HP 800G1DM。
明確了機箱和cpu,剩下就是買買買了,兩個渠道咸魚或淘寶,閑魚也逛了2-3天,不過沒有合適的價格,另外閑魚的交易方式在這方面比較捉急,也對比了價格,差不多的情況下還是選擇淘寶,萬一有問題可以走運費險退貨,所以選擇淘寶。
在瀏覽過程中看評論也有不少人上車,所以挑選了一些評論區里出現的店家,買買買,最終430拿下機箱,300拿下CPU,合計730元。
還沒有確認收貨,不過已經確定一切正常了。另外可以看到我買的800g1是帶wifi、電源和刷好NV的,電源是肯定要帶了,雖然如果有閑置筆記本可以不買,不過我閑置的筆記本接口不是圓口,另外是帶wifi,聽說買不帶wifi的會連接的線都給你搞沒了,所以保險起見還是帶wifi,NV是懶得折騰了,直接買刷好的。
最終配置:
CPU:i5-4670T
主板:惠普Q87
內存:聯想 DDR3L-1600 4g+寨條 DDR3L-1600 4G
顯卡:HD4600
散熱:自帶
硬盤:東芝Q系列 128G+海康威視C2000 PRO 512G
機箱:惠普800G1DM
電源:90W
合計:730元
京
這玩意兒拿到手真的是不敢想象的小,又小又精致的感覺,不過沒裝配件的情況下重量也不輕,加上電源其實也還是比較費力的。前端有2個usb3.0接口和1個耳機孔、1個耳麥孔。
背面有電源口、網口、4個usb3.0接口、音頻輸入接口、VGA接口、2個DP接口,對于一個小主機而言接口還是比較齊全的。
底部有2條增高棱,上面有2個防滑墊,還有幾個銘牌和一些基本信息,沒什么特別的。
對比其他物體,和帶殼的iPad mini4差不多大小,比兩個G304大一點,所以是真的很小。
從之前升級的那臺筆記本拆下來兩條4g ddr3l的內存條做好準備。
老古董東芝Q系列MLC,128g,用了6年了估計,上了各種各樣的設備,最終閑置,因為接口有問題,SATA接口壞了只剩金屬觸點,而且容量太小。
AX200預定,之前想體驗一下wifi6裝在我以前那塊大板上,現在換成ITX機箱有網卡,所以還是閑置下來了。
海康威視C2000 PRO,10年質保還行,不過最近出了點事,好在這款東芝顆粒的沒事,自從用了西數1T,這款就閑置了,畢竟m2口不多。
準備就緒。哦,忘了還有CPU。
i5-4670T,成色一般還有劃痕。
擰開機箱尾部的螺絲后往機箱前端推動上蓋滑出就能看到里面了,整體來說還是比較干凈,成色蠻新的。另外可以看到內存條什么的在硬盤支架下面,所以要把硬盤支架拆了。
擰下3顆硬盤支架螺絲輕松取出可以看到內存插槽和無線網卡,右邊是sata接口和風扇接口,拆風扇需要把風扇接口拔了。
網卡是7260,相對來說還是差了點。
主板上有個小黃點,是清bios按鈕,相當于拔紐扣電池。
散熱器有三顆螺絲,按順序擰出來即可,和筆記本的散熱類似,擰出來不會掉固定位置的。
打開之后可以看到CPU座和散熱風扇。
檢查一下針腳有沒有問題,沒問題就繼續。
風扇是12V0.95A,轉速還是很高的,高速起來像坐直升機一樣直接起飛。風扇上有4顆螺絲,繼續拆。基本上整個主板都暴露出來了,另外m2接口也在風扇下面。
對準cpu的口放入即可,勿要大力出奇跡,接口不對強上是要出問題的。
m2接口,安排,之前還擔心有個散熱馬甲裝不裝得下風扇,后面發現是我多慮了,完全沒有問題。
CPU扣好、m2固態、內存裝好,接下來是涂散熱硅脂。
注:一定要確認內存已經完全接入扣緊,我踩過這個坑。
拿出我幾塊錢包郵的導熱銀硅脂,現在1600x還用著,問題不大。
涂抹均勻,搞定。
裝好風扇,接好散熱,看看貼不貼合。
接回風扇供電線。
之前打開上蓋看到有4個藍色的東西被包起來粘在主板上,這4個藍色的東西就是用來給SATA固態做固定用的。全部擰上,感覺有點好笑,小車車?
用法是掰開支架長處來的貼片,讓硬盤4個輪子順著軌道滑入,還需要用點力,安裝完后是這個樣子,但是這個樣子裝進機箱是不對的,還是需要先固定硬盤支架,不然有2顆螺絲擰不了。
對好螺孔直接擰螺絲即可。
然后把應該卡入,但是這里發現主板sata口擋住了往下壓的路,硬壓是要出事的,所以要把主板sata口拔出來放好硬盤再插回去。
最終的亞子。
接電開機。
安裝完之后開機發現風扇直接以最高速度起飛,原因不明,溫度暴漲,后來試過換內存、清bios,后來風扇正常了,但是顯示器無信號,問客服折騰半天無果,選擇放棄,全部拆出來打算退貨。第二天起床還是不服氣,不知道是不是顯卡接線的問題,全部帶去公司搞一遍,公司有dp口也有vga口,試試再說。
后來裝完開機風扇依然起飛,關機在開機恢復正常,接VGA口出現畫面,但是bios有錯誤,需要按按F1啊什么的,具體忘記了,2個報錯,一個是低電量,另外一個是bios時間錯誤。按著操作成功開機,因為東芝之前在筆記本里是由系統的,所以開機正常進入系統。
后來試試DP接口,同樣可以顯示,所以接口沒有問題、CPU沒有問題、內存沒有問題(之前好像確實沒有接好)。下班回到家里接DP又正常顯示了,就是看不到bios畫面。
所以推測:
sata固態里的系統和小機箱不匹配導致bios報錯。
bios有點問題開機需要操作。
我的顯示器是4k屏,4代u對4k的支持不是很好,bios本身在4k不能正常顯示(這里我之前用4130的時候出現過),后來成功進入系統后按F10進bios結果屏幕一直是黑的,按電源鍵直接關機(這個和在bios界面或者未進入系統界面按電源鍵直接關機的現象一致)開機再進入正常進系統。
所以綜上可能就是sata固態系統和bios里硬件變化導致bios報錯,而4k顯示器無法顯示bios,報錯期間風扇以最高轉速運轉,直到接1080p操作后恢復正常。4K的朋友一定要注意這點。不過我的思路可能也是錯的,還是請大佬做更加專業的解釋。
進入系統使用HWIDGEN數字激活系統。
下個魯大師看看配置
看看cpu-z,45W的TDP,四核四線程,不知道比我的老筆記本好到哪里去了。
跑個cpu-z,單核326,多核1232,比7600k差億點。
在跑跑國際象棋,17.11倍。
魯大師跑個分,總分差不多有10w,性能還是非常滿意的,寫寫文辦辦公都是不錯的選擇。
在看看m2接口的速度,相比正常的m2,順序讀寫能做到1200mb/s已經很不錯的,比正常的低了800mb/s,4k也是有所下降,但是依然真香。
最后看看溫度,平時最高61℃,平均50℃,還是很低溫的。在跑分的時候最高71℃,比較高,不過很少會整天高壓工作。所以還是以平均50℃為主。
拿功率表測過一段時間,最高會有50W,平時都是20W左右,低的16W。然后開了一晚上大概7-8個小時,基本上待機加休眠,耗電也就0.1度電,所以耗電還是讓我非常驚喜,讓我想做點事情,這個后面再說。
現在接家里的4k屏顯示正常,可以正常使用,不過4k只能30幀,聽說最高就是40-50幀,所以還是降分辨率使用,或者用其他形式使用。
其實裝這個機子沒想著拿來干嘛,可以給老婆上上網,辦辦公,不過估計老婆都搶著用我這臺itx,就很難受,另外確實還缺一個屏幕,不然只能公用屏幕,或者閑置。
其實也有點想搞黑果,所以綜合種種原因我弄了這臺1l主機,通過后面的擴展使用,發現是真的香!
論是日常辦公還是玩游戲或者看視頻,選購一款好用的顯示器可以說非常有必要的。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三款價格在一千元左右的顯示器,具有不錯的性價比。
01 小米27英寸2K顯示器
首先給大家推薦這款小米的27英寸2K顯示器,售價為1099元。這款小米的顯示器采用了27英寸的屏幕尺寸,加持上2K的超高清分辨率,在日常辦公和看劇時能夠獲得不錯的使用體驗。同時為了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這款小米的顯示器支持上下升降、豎屏旋轉、左右旋轉以及前后俯仰,能夠為用戶提供多角度的調節。不僅如此,這款顯示器還為用戶搭載了三微窄邊框的設計,讓視覺感受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02 AOC27英寸2K顯示器
接下來給大家推薦這款AOC的27英寸2K顯示器,同樣是個不錯的選擇。這款AOC的顯示器采用了IPS炫彩硬屏,能夠為用戶提供178度的可視視角。同時這款顯示器還為用戶搭載了95%的NTSC廣色域,讓用戶無需再擔心偏色的問題。而在接口部分,這款AOC的顯示器為用戶搭載了豐富的接口設計,其中就包含了DP接口、HDMI接口以及音頻接口,完全可以滿足日常的使用需求。
03 優派28英寸4K顯示器
最后給大家推薦這款28英寸的4K顯示器,到手價為1899元。如果說對于屏幕尺寸和分辨率有著更高的要求,那么不妨看看這款優派的顯示器。在色彩方面,這款優派的顯示器搭載了HDR400顯示技術,能夠為用戶帶來更為出色的色彩表現。同時擁有豐富的接口設計,能夠充分滿足用戶的日常使用需求。無論是日常辦公還是游玩主機游戲,這款顯示器都能夠輕松應對。并且這款顯示器的支架采用了人體工程學的設計,支持傾斜、升降以及旋轉等操作,日常使用起來會更加便捷。
(8014205)
尋找熱愛表達的你#
昨天,游戲科學,突然放出性能測試工具(免費),真是良心之舉!
想8月20日,爽玩《黑神話:悟空》朋友,可以抓緊測試自己顯卡了。
到底是顯卡殺手,還是流暢絲滑?你的設備,卡成PPT,還是無限爽玩?
通過我的親身測試,發現:
黑神話:悟空,這游戲對顯卡的要求,簡直是顯卡界的“相親標準”,既要顏值高,又要性能強。
從老弱病殘的GTX 1050Ti,到高端旗艦的4090,無一不在它“審視”之下。
不過,別擔心,即使是老顯卡,也能在這場“相親”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只是畫質可能要稍微“素顏”一點。
至于光追,那簡直是顯卡的“高級化妝品”,用得好,畫面美如畫;用不好,可能就變成“畫美不看”了。
總之,想要在《黑神話:悟空》中暢游,選對顯卡,就是選對了“人生伴侶”。
一些個人見解,希望能幫到大家。
1:dlss條子實際欺瞞,各個檔位只按數字區間劃分,90基本可以等同于原生。
2:拖條時,注意右邊檔位顯示,dlss畫質檔和平衡檔調教的很好,不用非要追求原生,幀數提升非常足。
3:綜合體驗下來,對性能影響上——全局光照明≥陰影質量>毛發質量>植被質量≥反射質量,其余對性能影響不是特別大。
對畫面影響上——陰影質量≥全局光質量>細節距離>植被質量>毛發質量≥特效質量>反射質量≥后處理,抗鋸齒屬于局外,不在此討論。
值得提一嘴的是,如果電腦性能不是太差,不推薦把全局光和陰影拉到中以下,閃爍會很嚴重,毛發也會出bug。
4:光追觀感無敵,但光柵調教的也非常棒,不是追求極致體驗,完全沒必要硬拉光追,拉高全局光和陰影,已經有相當好效果了。
5:幀生成會產生拖影,并提高60左右的pc延遲,且補強不補弱,如果不是必要,在原生幀能在40以上時,才推薦開啟。
全局光照明和光追,也會極大提高pc延遲,動作游戲大手子要注意取舍。
6:小心動態模糊。
7:穩在一個幀率觀感上,總比在不同幀率上跳躍舒服多,推薦自己設定一個合適幀率,在此基礎上,調整幀平均程度,而不是無腦追高。
根據我的實測,全局光照屬性吃性能極大,當我把它調低后,發現釋放的性能,甚至能讓我把其他屬性,開到影視級或超高!
但是全局光照調低,并沒有畫質明顯縮水,相反因為其他畫質,拉到了影視級,反而整體觀感有了明顯提升。
而且還有個意外驚喜,最低檔的全局光照下,水體效果會明顯更好看!
這樣看下來,雖然虛幻5使用了大量革新技術,嘗試優化渲染壓力,但是還是杯水車薪。黑神話跟虛幻5有深度的合作,跟n卡也有深度的合作。
如果4090這樣的顯卡,都不能說完全征服這個游戲,那確實就是像2077一樣,要等待下一代的顯卡了。
不過另一方面也證明,這次畫質上限,應該會史無前例的高,畫質黨有福了。
還記得虛幻5之前上的黑客帝國demo嗎?已經有點讓人分不清cg還是游戲了,真的很期待黑猴的畫質!
不過,大家對畫質好、優化好的定義都不一樣。
有人覺得上古老顯卡,能1080p30幀以上穩定,就叫優化好,能讓最多的人玩到游戲。
有人覺得3060這類占有率高的卡,能影視級60幀穩定,就叫優化好。
高端卡覺得全影視級光追原生4k 60幀,補幀超分全關,才叫優化好。
一次線下試玩,一次閉門會,還有一個星期發售,給你個測試軟件,如果預購的,對幀數不滿意,完全可以退款,良心不?
最后,你預購了嗎?8月20日,嗨起吧!
#黑神話悟空##黑神話##爆料##游戲##顯卡##記錄我的8月生活##頭條創作挑戰賽##電腦##黑神話: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