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 Mac 的散熱不好。其實看你怎么理解。Mac 有自己的散熱機制,而且蘋果的設計原則傾向于安靜,只有 Mac 內部元件溫度非常高的時候才會把散熱風扇轉速調到最高來快速散熱。CPU 也是所有內部元件里比較能抗熱的,極限溫度應該在 95-105 攝氏度,一般達到六七十度都比較正常。更高的溫度會讓 CPU 自動觸發保護機制而降頻。所以也不用擔心會燒壞 CPU。
比如接(4K)顯示器的時候,或者使用計算密集型(CPU占用高)的軟件,比如用 Final Cut Pro 渲染視頻、編譯開發的軟件、PhotoShop 操作非常多圖層、開很多標簽頁的 Chrome 瀏覽器等等,都會讓 Mac 變得更熱。Mac 會提高轉速,甚至能明顯的聽到分風扇高速運轉產生的噪聲。
雖說 Mac 有自我保護機制,正常使用不用擔心 Mac 會把自己燙死。但是人燙得難受啊!我夏天使用 Mac 發燙時,手一般是懸空的,盡量不碰到機身。
所以即使不是為了 Mac,就算為了我們自己的使用體驗,夏天散熱還是很必要的。
一種方法可以自己把風扇轉速臨時設置到最高。
Mac 不是風扇開得太保守嗎,那我們自己開。 比如使用 Macs Fan Control 這款軟件可以自定義 Mac 散熱風扇的轉速。轉速快了,散熱就快了。
軟件會顯示你 Mac 里的所有風扇(一般是兩個),默認「自動」是系統風扇策略。可以自定義轉速(四位數的就是風扇每分鐘轉的圈數),或基于自定義內部元件的溫度達到多少時就提高轉速到多少。簡單粗暴的就是設置到最大。比如 CPU 溫度升高到 80℃,風扇開到最大一般幾分鐘就能降到60以下。
但是也不建議把風扇常開,一來提高能耗,另外長時間高速運轉風扇不知道會不會有什么隱患,再說一直開著也吵不是。我一般降下來了就改成「自動」,讓系統繼續接管。
Mac 散熱原理很簡單,利用風扇從通風孔吸入冷空氣、然后通過散熱孔排出熱空氣。
MacBook Pro 16英寸的散熱架構
所以也可以通過一些小配件來提高散熱效率。比如用支架抬高 Mac 筆記本底部,讓進風孔和散熱孔周圍保持空氣暢通。也可以用小風扇對著兩側通風孔吹風。
兩者結合效果更佳 !
或者買那種帶風扇的散熱支架板,不用太貴的就行。
對了,軟件監測的溫度是內部元件,比如內存、CPU 的溫度,外殼溫度要低很多。(要是外殼達到 90℃ 那真是買 Mac 送電磁爐)
如果 Mac 沒有使用計算密集型(CPU占用高)軟件,或者風扇一直轉但仍然發熱嚴重。建議打開「活動監視器」檢查 CPU 占用。除 kernel_task 以外,其他任何 CPU 占用率持續高于 70% 的進程都會給 CPU 帶來大量負載,且可能會導致故障。建議退出軟件或關閉相關進程。
如果不能徹底解決,可以試試重置系統管理控制器 (SMC)。
使用「騰訊檸檬清理」這款軟件能在頂部欄顯示 CPU 溫度。
官方建議的 Mac 使用環境溫度是10℃~35 ℃。夏天太熱(超過35℃)能開空調就開空調吧。
不要把 Mac 筆記本留在車里,尤其是夏天。
保持通風孔附近通暢很重要。不要放在床上、被子上之類較軟的地方使用 Mac,尤其是夏天。
、屋里開空調,溫度打低一些。環境溫度很影響筆記本的溫度,開不開空調對于筆記本散熱和性能釋放都有一定的影響。
2、瓶蓋或者其它小物件墊高筆記本電腦(筆記本支架也可以)可以讓電腦風扇更好地散熱吸風,注意不需要買抽風式散熱器和底座散熱器,底座散熱器只會降低電腦表面溫度,電腦內部溫度不會降低的。抽風式散熱器更別買(除非你的電腦是那種老式的單風扇出風散熱口)會大幅縮短筆記本風扇壽命。至于網上說的那種半導體制冷筆記本支架更不推薦,又貴而且制冷板會擋住進風口出風口加劇熱量堆積使電腦更熱。
3、建議給電腦清灰換硅脂(這個不難,我是照著網上教程做的,或者找個靠譜的人給你換)而且筆記本端不建議用普通硅脂,更建議用相變硅脂(片)。這里我推薦霍尼韋爾7950相變片(淘寶極客溫控店)貴是有些貴但是壽命很長而且導熱效率很高的(我游戲本換完之后待機、日常使用、高負載玩游戲溫度都有大幅度降低,性能釋放有提升)。
總結:
對于筆記本散熱來說,最重要的是廠家對內部的風道設計,銅管數量。
筆記本發熱最主要的一點就是阻塞入風口送風,冷空氣吸不進來,熱空氣就排不出去。
而將筆記本放在桌子上,入風口就被桌面擋住,瓶蓋法與支架法都是讓入風口遠離桌面,達到擴大進風空間的目的。
然刷到了,就收藏起來吧!以備不時之需!
夏天一到,天氣一熱,我們的電腦又要遭殃了,相信大家責了解一些給電腦降溫的辦法,比如給筆記本清灰,換硅脂,臺式機還可以開蓋。
但是,如果說我這臺筆記本的散熱模具,本來就很爛,或者我用的CPU本來就是個大火爐,我換再好的硅脂也沒用,那怎么辦?尤其是現在很多筆記本廠商,散熱都不改,直接把原來壓7代U的模具來壓8代U,碰上這種機器你也是中獎了!
大家也不用太擔心,咱們還是有辦法的!
今天我就來聊聊,如何通過降低電壓的方式,來顯著改善筆記本以及臺式機的發熱!
我們今天的主角是一臺雷蛇的筆記本,大家都知道,雷蛇的散熱都很迷酸爽,有個綽號叫煎炸燒烤蛇
那我們看看怎么讓他不那么燒烤,要想做到降溫,你只需要下載一個軟件 intel XTU
這個是英特爾自己出的一個超頻軟件,不管你是臺式機還是筆記本,只要是英特爾CPU都可以用XTU。
同樣的AMD也有一個軟件叫RYZEN Master,適用于Ryzen平臺,用法跟XTU也是大同小異。
今天就拿英特爾平臺來舉例了,除了這個超頻軟件之外,我們還用到了AIDA64用來烤機
其實你自己在操作的時候不一定要用到AIDA64,XTU里是自帶一個烤機程序的,但AIDA64的FPU壓力更大,我們測出來溫度會更加爆炸!同樣地,咱們降溫的效果也能體現地更顯著。
作為對照組,我們首先看看在默認情況下的烤機情況
溫度直接飆到了97度,非常恐怖,頻率也略微降低到了3.1下面兩個墻的話 溫度墻不用想了黃燈常亮,功耗墻有時候也會撞到,畢竟咱們實時TDP也已經接近45W了,在這種極限負載下,我們機器的聲音自然也是飛起來了!
那么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把XTU里這個Core Voltage Offset往下拉一點,比如我這里可以降0.15V
這個值也不是固定的,要看你的芯片體質,如果你想保守一點的話可以先降0.1V這個樣子,然后我們應用一下,。別的什么都不用動
現在再來烤一下機
溫度立馬就下去了,再也沒有超過90度,我們的頻率也能維持在3.4G的默頻了。是不是很神奇呢?
除了筆記本之外,我們也可以試試臺式機,比如這套8700K平臺,我們使用采融B83作為散熱器,在默認情況下,我們進行FPU烤機
溫度已經達到80度了,實時TDP也達到了113W,看來六核跟硅脂真的很配哦!
那我們也和剛才一樣將電壓降低0.15V試試再來烤一下機
emmm……emmmm
看來這個設定還是太激進了啊那我們只降低0.1V看看
那么這下就能比較穩定地通過烤機了
并且溫度降低了10度有余,這下基本上可以控制在70度以內了,而實時TDP也降低到了95W以內,效果顯著啊!
那么大家在自己操作的時候,只要你給的電壓能夠通過一個小時的FPU烤機,就基本上能穩定使用了。
肯定有人要問了:"為什么降低電壓就可以降低溫度呢?這么搞會不會影響CPU的性能呢"?
我們首先跟大家解釋一下CPU發熱的原理:其實CPU的運算過程本身,是消耗不了多少電能的,但是在半導體電路中,我們是通過開關晶體管控制它到底是0還是1,而晶體管開關的過程,肯定是會產生損耗的,肯定會費電。在這里咱們的CPU就可以大致看作電阻了,電流流過電阻肯定就會發熱,而實際上CPU消耗的絕大多數電能,最后都光用來發熱了。
你把CPU當成電阻來看 這個問題就很好回答了,學過物理的都知道,一個電阻的功耗和兩端的電壓是成平方關系的,因此降低CPU的電壓就可以大幅降低其功耗,從而降低溫度。但是由于我們降低的只是電壓,電壓本身并不影響性能,它只是能支撐CPU達到更高的頻率而已,我們只要不降頻,對于性能就不會有影響的。
當然肯定還看官想把我批判一番,覺得廠商肯定比你懂,你這樣搞來搞去,瞎扯淡,肯定不行!
其實任何一款CPU,它都會有體質的高低,比如同樣是8700K,有些大雕 只需1.2V電壓就可以超頻到5.3G。而有些大雷可能加壓到1.4V,都未必能上5.3G。所有筆記本廠商和主板廠商,在研發產品的時候,都會按最壞的情況來設定,畢竟廠商必須滿足,市面上所有這個型號的CPU,都得在我家的主板或筆記本上穩定運行。因此,大多數PC的默認CPU電壓策略,都是給的比較保守的,往往會留出很多冗余。所以我們利用好這一點,稍微降低一些電壓,是不會對穩定性造成太大影響的。
當然,又想馬兒跑得快,又想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所以咱們降低電壓也會有個限度,如果降多了就會影響CPU的穩定,你可能會遭遇死機藍屏。
對于XTU來說,因為我們都是通過軟件修改設置,而不是直接改BIOS,所以出了問題重啟一下就能恢復了,所以我還是很推薦新手用這種風險比較低,比較簡單的辦法來降壓的。
其實除了降低電壓之外,XTU這個軟件還能實現一些別的操作,比如我們可以解除TDP限制,再配合ThrottleStop這個軟件。對于一些功耗墻設定比較保守的筆記本來說,是非常實用的。我們也可以用XTU來給內存超頻,或者降低內存時序,或者給核顯超頻。當然,如果你用的是不鎖倍頻的CPU,那自然也可以用XTU來超頻CPU,你不一定要折騰BIOS對吧?畢竟XTU本身就是超頻軟件!
以上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作者刪除。
如果喜歡此文,請記得點贊、轉發哦!關注@FORMAT,第一時間了解更多優質APP、軟件、網站、及系統應用技巧,精彩內容每日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