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陽出發跑來跑去大概半個月了,終于找到了落腳的地方。
親愛的粉絲們,魔改君終于暫時落腳廣東,開始為你們尋找新的產品。
最近的散熱器市場,雅浚B3一直獨領風騷,據說跟利民也有點關系,不過跟利民有關系的其實還有一家廠商,就是【采融】。(老利民這是出了多少出色的設計師)
并且,對于喜歡裝小機箱的電腦粉絲,B3實在是太大了,很多機箱裝不進去,
于是,魔改軍就找了到它——利民B48散熱器。
年前的時候,魔改曾經開車的M40機箱和SFX HKC國產電源,當時就很郁悶,因為主流的4熱管散熱器幾乎全部因為高度陣亡,而雅浚沒有更小的散熱器,利民就算有也價格太高,所以就是隨便買個對付。
比如上面的M40機箱,散熱器最高支持135MM,B48 125MM的高度就剛好吻合,它還是有點另類的:
這貨是個老古董,一度跟老的反人類玄冰400四熱管散熱器打得難分難解,面對體積巨大的玄冰400,雖然打不贏,但也差距很小,實屬難得。
待機狀態下,風扇轉速=1100轉,非常安靜,直接用手將風扇停轉后噪音不變,電源使用的是微星的500BN,噪音覆蓋了采融B48的聲音,如果說微星的500BN電源算是靜音系列,那么B48的噪音就直接=0了!
FPU10分鐘之后的情況:
CPU核心最高溫度=82度
風扇轉速=1900轉左右
奇葩的是,這個9CM的風扇,即使達到了2000轉左右,依舊沒什么噪音。大家還記得雅浚G3嗎?那玩意是帶著官方減速線出來見人的,但即使加了減速線,噪音依舊偏大,而B48的9CM小風扇2000轉速的聲音,比G3默認的還小一點點。
就單純散熱效果而言,這貨比B3還是有差距的,同環境下,雅浚B3甚至可以低出10度之多,但對比其他的4熱管12CM風扇的散熱器基本不輸,確實也達到了越級的散熱效能。
雖說是個老古董了,但目前全網售價最便宜也要99元并且不包郵。
就上面的配置而言,使用B3散熱器,滿載可以到75度以下,還有RGB燈效加成,更加實用。
使用B48散熱器,則達到了82度,更小的體積可以設配更多的機箱,額外有個信仰絕版加成。
就安靜程度而言,也是半斤八兩。
反正都是庫存尾貨了,干嘛揪著100多元的價格不放,還不如粉絲人手一個收藏一下,感受下采融的實力!
朋友最近準備裝一臺過渡的小主機,又對顏值有一定要求,選擇的是圓滾滾的小胖子——海盜船的380T機箱,這個小機箱算得上是常青樹了,已經上市了7年多,設計感還是那么出色。配置是5600X+3060顯卡,上了全套利民散熱和風扇。
整機先來一張。
配置
CPU AMD 5600X
主板 玩家國度ROG STRIX B550-I GAMING
顯卡 索泰顯卡
機箱 美商海盜船380T
散熱 利民AK120 mini+
內存 宇瞻 8G*2 DDR4 3600-暗黑女神RGB燈條
SSD 希捷Seagate 酷玩520 FireCuda 520 SSD PCIe 4.0 1T
電源 美商海盜船CV750
顯示器是華碩的PA279CV
CPU
AMD的5600X,直接開啟PCIe4.0入門,而且還有官方PBO雞血加持。
顯卡
選擇的是索泰和小黑盒聯名訂制的RTX 3060 12G X-GAMING GOC H-BOX,限制過挖礦算力的非公卡。
開箱動圖先來一張,索泰的這張3060核心默頻為1320 MHz,可加速至1792 MHz,顯存頻率15000MHz,板載12GB 192-bit GDDR6顯存,TDP為170W。
3風扇設計,支持風扇智能啟停,尺寸上長度僅為279mm,風罩帶有類似沙漠迷彩的涂裝,看官方介紹是采用的水披覆工藝,應該是每張卡都有不一樣的紋理。
背板是鋁合金材質,和正面風罩一樣的涂裝風格。
厚度為43mm,雙槽卡,單8PIN供電。
接口為3*DP1.4a+1*HDMI2.1。
主板
主板選擇的是ROG STRIX B550-I GAMING主板,既支持PCIe4.0的M.2,又有2.5Gb網口和Intel WiFi6支持,搭配5600X非常不錯。
開箱動圖先來一張,依舊是經典的紅黑配色外包裝,除了ROG STRIX B550-I GAMING主板本體以外,配件非常豐富,WiFi天線,Sata數據線、Type-C轉3.5接口,M.2螺絲、擋板、ROG STRIX貼紙、用戶手冊和隨機光盤(在手冊里夾著忘記拿出來了),可編程LED擴展線、束線帶。
主板正面,IO上覆蓋著黑色的金屬透風擋板,下面還有一個小風扇幫助散熱,只露出一角的CPU供電接口依舊是外包裹金屬裝甲的ProCool II高強度供電接口,采用特制實心結構設計,確保與PSU電源線連接更充分,提升電源效率,降低阻抗,可提供額外的穩定性和散熱能力,更加堅固耐用。
背面來一張,背面的M.2接口是PCIe3.0的。
取下帶ROG之眼的M.2散熱片,就能夠看到M.2插槽,支持PCIe4.0*4,散熱片背面是Laird硅膠散熱貼。
雖然沒有一體式I/O,但是接口還是足夠的,從左往右依次為包括了HDMI、DP1.4顯示接口、1*USB2.0接口、BIOS Flash Back按鈕、2*USB3.2 Gen 2(10G)Type-A接口、2.5Gb網口、1*USB3.2 Gen 2(10G)Type-A接口、1*USB 3.2 Gen 2 Type-C接口、ASUS Wi-Fi 模塊、1*USB2.0 Audio USB Type-C接口、音頻插孔。
內存
宇瞻的8G*2 DDR4 3600-暗黑女神RGB燈條,直接偷懶用老圖。
包裝正面以黑底搭配NOX藝術照,支持燈效在右下角列了一排。
常規造型來張,金屬散熱片有細磨砂效果加持。
硬盤
希捷Seagate FireCuda 520,折騰過好幾塊希捷的這個FireCuda 520,作為系統盤非常不錯。
電源
從性價比考慮,選的是海盜船的CV750,80PLUS銅牌非模組電源,搭配的120mm風扇支持低負載智能降噪,一般應用的時候是沒啥聲音的。
開箱動圖,非模組線設計。
電源接口部分,常規的電源接口和開關。
散熱
朋友不打算上水,走原教旨風冷路線,所以散熱選的是利民的Assassin King 120 MINI,也就是AK120 Mini,壓5600X綽綽有余,后面有壓力測試。
包裝純黑底色,右側是20周年、135mm高度、逆重力熱管等標識。
開箱動圖先來一張,利民買硅脂送散熱算是傳統藝能了。
AK120 Mini的頂蓋有陽極黑化+細磨砂處理,頂部有利民全英文LOGO,顏值不錯,邊角有倒角處理,圓潤不割手。
AK120 Mini的44片全鋁鰭片規整,單塔5熱管的本體三維為135*46*120mm,這個身段放進380T肯定沒啥問題。
5*6mm熱管這個角度看起來更帶感,穿FIN工藝規整。
隨機附帶了一個1500轉的TL-D12B風扇,S-FDB軸承+9扇葉噪音控制在25.6DBA以內,四角都有柔軟材質硅膠減震墊。
按照朋友要求進一步加強散熱,所以額外加了一個TL-D12B,用上全部4個扣具。
機箱
機箱這個比較有意思,朋友選了一款已經上市了7年多的機箱——海盜船的380T,胖墩墩的體型,外觀設計據說由BMW設計團隊操刀,融入了跑車風格,但是我個人他入手的這個黃顏色的版本覺得更像是大黃蜂的風格~,還有黑白兩色可選。
外包裝一面是外形線稿,另一面是爆炸式結構圖。
正面先來一張,前臉是可拆卸的大面積全沖網設計,可惜海盜船的LOGO沒有燈效。
360°動圖來一張。
前面板和兩側的側透+沖網側板輕松卸下,前面板按壓頂部,側板拉動扣手即可,前面板自帶了一個海盜船自家的14cm風扇,最高可以安裝20cm的散熱風扇。
菊花部帶了一個12cm風扇。
I/O區在頂部正前方,除了電源開關,兩個USB3.0接口,重啟按鈕,還有耳機和麥克風接口,以及一個風扇調速按鈕,可以控制3個風扇的風速,頂部設計有鏤空的提手,極大的提升了便攜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沒安裝3.5寸硬盤的話,重心是偏后的。
側面可以上240水冷或者兩個12cm風扇加強散熱,3.5寸硬盤倉里有一個小紙盒存放著附送的螺絲和扎線帶,注意這個方向能夠看到內側的頂部有一個開關,用于控制380T內部的一個小LED燈。
380T是上下分倉設計主板橫置結構,電源和3.5寸硬盤和2.5寸硬盤倉在下部。
隨機附送的說明書、扎線帶、電源和主板和硬盤固定螺絲。
支撐腳設計的像是直升機起落架,而且有大面積橡膠防滑墊加持,電源進風口的防塵網是抽拉式設計,隨時可以拆卸下來清理。
其實要加SSD而且不經常大挪動機箱的話,連螺絲都可以不上,卡扣就能起到足夠的固定作用。
側面板來一張,垂直面是大面積的沖網結構,斜面是側透設計,扣手部分一拉就能打開側面板。
380T的防塵網是雙層設計,外層是金屬沖網,內層是細防塵網,還有亞克力骨架加固。
5600X和Firecuda520在玩家國度ROG STRIX B550-I GAMING上安裝就位。
利民AK120 Mini安裝了兩個TL-D12B風扇成為完全體。
絲毫不擋內存。
按照朋友要求,為了過陣子可能的硬件升級,所以散熱一步到位,對380T的散熱進行全部替換,上了3個TL-B12(兩個安裝在側面,一個替換掉原來的菊花位12cm風扇)和1個TL-C14X(替換掉前面板的14cm風扇)。
TL-B12是全黑化設計,轉數2150RPM±10%,算是小暴力扇了(利民家還有一個更暴力的12cm風扇TL-B12 EXTREM,轉數3150RPM±10%,風量112CFM比B12的69CFM高了62%),噪音控制在≤28.1dBA,四角都有柔軟材質硅膠減震墊。
TL-C14X是9扇葉設計,風扇轉數為1800RPM±10%,噪音控制在≤30.2dBA,四角都有柔軟材質硅膠減震墊。
散熱全部替換完成。
側面兩個風扇安裝好之后已經看不到上層的主板部分。
另一側顯卡就位。
1T的希捷酷狼SSD安排上。
通電后不止顯卡和內存,連380T的I/O區功能圖標都有背光,效果很贊。
整機效果先來一張。
配置清單
娛樂大師578959分。
3DMARK Time Spy測試,分數8576,顯卡分數8663,CPU分數8115。
3DMARK Time Spy Extreme測試,分數4053,顯卡分數4080,CPU分數3909。
3DMARK Fire Strike測試,分數20342,顯卡分數22128,物理分數24924,綜合分數10815。
3DMARK Fire Strike Extreme測試,分數10082,顯卡分數10397,物理分數24869,綜合分數4758。
3DMARK Fire Strike Ultra測試,分數5188,顯卡分數4992,物理分數24877,綜合分數2743。
3DMARK PORT ROYAL測試,顯卡分數5120。
DLSS測試也跑了一下。
3DMARK CPU PROFILE測試。
古墓麗影:暗影,1080P分辨率,如上設置平均幀率82。
荒野大鏢客2,如上上圖設置,平均幀數58.8711幀。
眾生平等奧德賽,2K分辨率,畫質極高,平均幀率52。
孤島驚魂5,2K分辨率,畫質極高,平均幀率92。
吃雞全最高在93幀-105幀浮動。
AMD的PBO小試了一把,官方免費的超頻工具還是挺好用的,BIOS里。
5600X驗明正身。
開啟PBO之后5600X單核跑分由636.8提高至663.3,多核跑分由4781.6提高至4873.5。
開啟PBO之后5600X的R20測試由3988提高至4217。
開啟PBO之后5600X的R15測試,CPU由1756提高至1842。
室溫27℃,其他默認設置未超頻,單烤FPU10分鐘,全核4.13GHz,CPU溫度達到63℃,核心達到63℃,夏天這溫度算是很不錯了。
室溫27℃,PBO開啟,單烤FPU10分鐘,全核4.33GHz,CPU溫度依舊是63℃,核心達到63℃,溫度沒變,AK120 Mini在額外加裝一個TL-D12B 之后對5600X來說是碾壓式散熱,后面朋友打算搞得到合適顯卡進行CPU升級的時候應該也很難有問題,這個實力壓5800X都不應該是難事。
以上就是本次5600X+3060+利民散熱+海盜船380T裝機分享的全部內容,收工,感謝大家~
著電腦科技技術的發展,許多人為了移動便攜性都開始考慮入手筆記本電腦,其優勢自然不必多說,設計一體性強,移動便攜性高,對于多數人來說性能也是夠用的。
而筆記本也正是為了考慮便攜性,所以往往在散熱方面沒有臺式主機的散熱來的更好,尤其是在運行一些大型軟件或者游戲,室溫又比較高的時候,筆記本電腦內置的小風扇散熱往往不足,所以這時候許多人都會考慮怎么來進行電腦的輔助散熱。
于是乎許多人都會考慮筆記本電腦的散熱器,目前來說散熱器一般都是風扇式,抽風式或者渦輪式,基本上的原理都是使用風扇來進行外置輔助散熱,如果你的電腦散熱條件十分不理想的話,使用這些散熱器散熱支架是可以的。但如果你的電腦散熱沒有那么差的話,其實使用一般的物品將電腦底部排風口墊高一點也是一個非常有效并且不需要什么經濟投入的方法。
除此以外就還可以考慮進行筆記本電腦的散熱硅脂更換,這也是一個不錯的散熱方法。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