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柜子里面即可
除濕包:除濕包的原理與吸濕盒相似,但內容物以木炭、吸水樹脂為主,吸收了水分后就變成果凍狀,不易散成碎末。使用范圍也更廣泛,比較適合放置于空間較小的位置,比如衣柜、鞋柜等密閉的空間,可以掛一袋除濕包以祛除濕氣.家居里的皮具、紙質收藏品、相機、鋼琴、電腦等都可以找它幫忙除濕。如果放置在密閉的空間里,吸濕效果更佳.在衣柜、鞋柜里還可以放置一些玫瑰花瓣,它在變干的過程中間接除濕。
冬季衣柜除濕方法
石灰:陰雨天可用布料或麻袋裹裝生石灰后放置于室內各處,使室內空氣保持干燥。石灰應該是最便宜的除潮品了,而且 隨處可見,小區里賣水泥大沙的地方就可買到。
茶葉吸濕法:把茶葉(可買些便宜的干燥茶葉,如綠茶,為節省錢,不需要買那些太貴的)用宣紙或報紙包成一包包,放在衣柜每個角落,能起到吸濕除味作用,且對人體沒有副作用。然后,若想讓衣服芳香,可買些衣物固體芳香劑放在衣柜。
室內通風
自然通風是最簡單又非常有效的方法,通風能加快室內有害污染氣體的揮發,并能使室內保持著與室外一樣的清新空氣,在傳統的處理室內污染的方法中,通風法是最可取的方法活性炭吸附。
巧用活性炭或是菠蘿等粗纖維的實物來進行吸附。鳳梨會揮發香氣,起到一定遮蓋氣味作用,在每個房間放上幾個菠蘿可以消除油漆味,大的房間多放一些,分解清除有害物質。菠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可以起到溶解甲醛等有害物質的作用。
天油耗偏高一點是正常的,冷車啟動時聞到濃烈的汽油味也是正常的,因為天冷了,汽車發動機水溫也會偏低,啟動時發動機電腦根據水溫信號來決定噴油量,水溫過低噴油量也會加大,混合氣就會變濃,所以冷車啟動的時候會聞到濃烈的汽油味!
當然冬天也不排除是某個密封圈熱脹冷縮出現滲油的情況,比如說噴油嘴鑲嵌在噴軌里面的密封圈容易出現熱脹冷縮滲油,還有郵箱固定汽油泵的那個密封圈也可能會出現這個情況!
冷車啟動如果汽油味較大你可以這樣做:
1,啟動前先進駕駛室聞一下有沒有汽油味!(記住是發動機啟動前)如果有味那說明真有漏汽油的地方!
2,如果沒味道,再啟動發動機!如果這時候有濃烈的汽油味了,說明是發動機工況問題帶來的汽油味!這個就要檢查發動機燃燒工況了!
具體包括水溫傳感器信號問題,火花塞噴油嘴問題(噴油量過大是不是噴油嘴本身問題),空氣流量計/進氣壓力傳感器信號值大小,進排氣有沒有堵塞問題,積碳是否過多等等可以根據這些方面來維修車輛!
冬天油耗相對來說高一點點是正常的,因為暖風不會增加油耗,多的油耗只是因為水溫上升到理想溫度的時間長了所以油耗會增加,所以說如果油耗過渡虛高一定是某個傳感器有問題了!
還有一點就是冬季一定要熱車,熱車的標準就是高怠速降到正常怠速就可以行車了,注意熱車時間不要太長,長期太長的熱車時間會增加發動機積碳!
我們的核心就是五環內的人理解不了的”---拼多多CEO 黃崢
我90后,一個朝九晚五的北漂上班族,收入不高不低,可能是一部分人眼中的白領,也可能是一部分人眼中的IT民工。如果不是拼多多的上市,我想我一輩子都不會接觸這個APP,社交裂變的模式讓拼多多成功吸引到了一大批三四線城市的用戶,最火的時候,微信群總能收到各種各樣要求拼團的信息,不勝其擾。
在電商模式愈發成熟的今天,拼多多能在淘寶和京東兩大巨頭的夾縫中殺出一條血路,并在短短3年就成功IPO,算的上是資本驅動下的商業奇跡。但當深入了解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后,我只能留下不屑,甚至是譴責。
我為什么理解不了拼多多?首先不得不佩服社交裂變模式的威力,拼多多絕大部分的用戶積淀和品牌認知都來自于【我正在0.01元拼XXX,……】拼團鏈接的微信分享,大到手機電腦、小到廁紙牙簽,只要是能占到便宜的,每天都會有人樂此不疲的分享。我對拼多多的第一印象也是來源于此。
友誼就是我們加微信后說的第一句話就是讓我幫你砍價?
對于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輕人來說,對互聯網公司的運營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了解。天上不可能掉餡餅的道理大家也都知道。所以最早看到這些拼團信息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某個三流公司在騙轉發。
第二次再見到拼多多的身影是在某個綜藝節目的串場廣告片里:“拼多多、拼多多、拼的多、省的多”,膾炙人口的旋律加上洗腦般的重復,拼多多就像腦白金一樣深入人心。在QuestMobile發布的2018年上半年互聯網廣告里,拼多多在TOP20熱門綜藝節目品牌植入中名列前茅。
三年IPO 市值240億美元 但這是我見過最不理解的上市
就懷著這種態度,我與市值超過240億美元的電商巨頭拼多多的緣分擦肩而過,再次重新認識拼多多已經是7月26日晚敲鐘上市的新聞里,不敢想象,第一印象如此廉價的公司竟然可以以這么快的速度獲得成功。
終于,我也成為了拼多多的用戶,當然,純粹是為了好奇。第一次的APP體驗讓我回到了現代版農村的大集上,32英寸的電視只要400多元,新款耐克球鞋只要69元,低廉的產品圖片設計,不符合這個時代的商品價格,讓我不敢想象這里賣出的產品究竟是什么樣的品質。
在追求消費升級的大潮下,不敢說自己生活一定要有品有味,但很顯然,這種屬性的商品對應的目標用戶也一定不是主流收入群體。因為沒有人敢買200塊的無牌電熱水器洗澡,也沒有人敢喝8塊錢一桶的奶粉。
185塊錢拼團價的熱水器 9.9的奶粉 安全能保障嗎?
馬云曾說“有人想花58塊錢買勞力士手表,我也沒辦法”,可見人性的貪婪和電商平臺對假貨的無奈。電商經過多年的發展雖然已經趨于成熟,但假貨這種不和諧的音符卻是藏在陰暗深處的頑疾,難以根治。假貨在市場滅絕這幾乎是不可能會發生的事情,所以大家都順勢學會了預防假貨的網購方法,那就是別過分貪圖便宜,加上現在電商平臺對假貨的屏蔽手段,目前在主流電商平臺買到假貨的幾率已經降低了不少。
但在拼多多的購物體驗則是完全相反的,只要價格便宜很多,那么山寨貨或者次品貨的幾率就會很大,所以在拼多多購物的感覺就像是古董市場里淘金,茫茫贗品找真跡。以至于后來出現逢買必坑的錯覺。
搜索電視和手機 排在最前面的都是山寨貨 假康佳 假VIVO
尤其對于朝九晚五工作繁忙的五環內上班族而言,我并不會選擇浪費一天的時間,笑臉相迎的邀請微信好友來為我砍價,對我而言這樣做沒有任何性價比可言。更何況屢次看到了拼多多正品的價格要比官網還貴的情況出現。另外,對于家電和數碼產品,所謂的便宜更多的是以次充好節省了產品的硬件成本,實際上并未真正的做到物美價廉。
關于優惠和便宜,我想不僅僅是普通的四五線城市的人群需要,甚至五環內的人群也需要。如若不然,在雙11、618這些重要的優惠購物節點也不會產生過千億的交易額。畢竟跟實現財富自由的大佬比,絕大部分人還是“差錢兒”的。
為什么說“假實惠”害人,舉一個可能不恰當的例子,目前新大米的市場價是6元/斤,舊大米的市場價是1元/斤,假設有一天某人跟你說3元/斤就可以買到新的大米(實際上是把舊大米賣給了你),你覺得你是賺到了么?
其實市場就是這樣,一分錢一分貨,拼多多的商家正是借助普通老百姓對低價商品的需求以及對品牌和產品信息認知的不對等,借此打著低價的幌子來欺騙消費者。尤其是像小米新品、索尼優創、創維先鋒這樣打高仿擦邊球的“碰瓷”品牌更是讓人憤恨。而拼多多一位早期投資人更是借著這種“優秀”的模式用“洞察人性”來形容其創始人,并大力表揚了社交+電商的創新思路和近乎病毒式營銷的拉新手段。
老百姓真的可以買到實惠嗎?答案是否定的!在明眼人看來這些都是十足的山寨貨,但拼多多上的低價電視、冰箱等家電為什么還能好評如潮?第一,購買他們的人群普遍都是低收入人群,對產品及行業了解度不夠,只看到了價格比正規渠道便宜,以為撿到了便宜。第二,短期內低價購買的產品不會出問題,對于文化和收入水平不高的老百姓來說很開心,但很可能這些商品再過2個月、3個月以后就會出現損壞的風險。后期售后、投訴、維權都是很麻煩的事情,最終最底層的消費者默默吃了啞巴虧。
為什么拼多多上的產品可以做到正品一半的價格,你可能聽到的官方版本是,我們采用了目前最科學的銷售模式,大大降低了從廠商到消費者中間的利益環節,廠商直發消費者,中間省掉的代理商等成本和利潤,所以消費者可以低價拿貨,也就是現在流行的F2C模式。這就是我們要做的Costco + Disney。
但實際上呢?實際上這個產品可能就是一個三流家庭作坊的作品,老舊二手配件匯集、不符合標準的拼裝流程,這樣的模式下省掉硬件成本幾百元、省掉人工成本幾十元,市場價1000元的電視,你終于可以用500元的價格收入囊中了。
再算一筆經濟賬,首先硬件上你買了正品電視花掉1000元(含5年保修100元),可能它的硬件成本就要價值600元,而你500元買的山寨電視,硬件成本也就值300元。如此說來看似撿到了的便宜其實根本就不存在。
其次山寨電視使用壽命完全依賴運氣,運氣不好可能幾天就壞了,雖然商家提供質保,但對于沒有正規品牌和公司的山寨產品而言,商家的信譽度和社會責任感又能有多少?基本算是500元買了一個短期使用權。而正品電視通過售后保障,可以輕松用5年以上,假設過保就壞那你也可以省心的用5年,每年僅200元。這樣的經濟賬算完,不知道你是否還會為買到500元的電視而沾沾自喜。
就像拼多多所言,這是商家的緣故和我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根據近日券商機構統計數據顯示,在拼多多家電銷售額排名TOP100的商品中,前30個交易日的交易額合計7923萬元,銷售量13.71萬臺;涉嫌假冒品牌的商品共39個,這些品牌銷售額合計占比57.82%,銷售量占比63.37%。也就是說,拼多多上家電銷售額的6成來自山寨、假冒產品。面對這樣讓人咂舌的高比例售假行為,敢問平臺是否應該有關系和有責任?
創維、鄭淵潔、極米等品牌紛紛維權拼多多
就像創維維權拼多多一樣,據創維一內部人員透露的消息,此前像這種山寨電視由于電商平臺嚴格的監管機制,一般是無法通過正規電商渠道流入市場的,只能在小范圍的鄉村進行線下售賣,量不大,通常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而拼多多的出現,瞬間給這些山寨貨插上了翅膀,不夠嚴格的審核機制和寬容的上架政策,讓這些假電視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平臺上。不明真相的老百姓以為撿了便宜,實則吃了虧,產品返修率極高,當遇到維修售后得知是假貨不享有正規保修時,消費者傻眼了,同時也對正品品牌造成消極影響。這才是創維要去維權的根本目的。
偽劣商品橫行是拼多多最大的軟肋,7月31日面對一浪高過一浪的質疑聲,拼多多也坐不住了,首先是CEO黃崢發布題為《堅持本分,即使是惡意的攻擊,也要善意的解讀》的全體員工信。隨后聯合創始人達達和CEO黃崢先后出席在上海舉行的溝通會,來回應外界對假貨的質疑。但直至19點46分溝通會結束,兩位重量級發聲人僅對目前網絡上流傳的聲討做了回應,并未有任何實質性的行動。
五環外用戶的買家秀 :全新的空調裝在了毛坯房的墻上
對于媒體和消費者而言,大家的核心訴求是希望拼多多能夠將假貨和山寨貨掃地,還給消費者一個干凈、放心、實惠的購物平臺。沒有人會拒絕一個提供正品便宜貨的購買渠道,也沒有人會去污蔑一個遵紀守法、給消費者帶來便利的電商平臺。
從危機公關的角度去看,此次拼多多接二連三的回應可謂失敗,媒體和消費者并未因為拼多多的辯解買賬,因為大家都看不到一個誠懇的認錯態度,畢竟錯了就是錯了!
在黃崢的員工信中,他把此次輿論一邊倒的情況定義為競爭對手的監督,他把低廉山寨產品備受追捧定義為堅持消費者訴求導向。而關于拼多多出售山寨、盜版商品的事實卻只字未提。
而昨日本以為以整改為主的拼多多溝通會,全程變成了“我沒錯”的辯論會。大致意思可以理解為:拼多多年齡還小,犯錯誤很正常,應該得到大家的理解(240億美元市值,萬千股東的利益,允許犯錯嗎?);創維我們之前是有合作的,是他們一聲不吭的倒打了一耙,不仗義(只字未提拼多多賣創維品牌山寨貨的事);關于臨期奶粉和新鮮奶粉都是保質期內的奶粉,而且臨期的價格還便宜。(試問臨期奶粉您家孩子會買著喝嗎?);北京尿布生產商將我們告上法庭是來蹭我們熱度,因為他們銷量很低,所以沒理由起訴我們(請問拼多多銷售未經品牌授權的產品算不算違法?)關于銷售鄭淵潔盜版圖書的問題已經溝通解決了(但目前仍有盜版圖書在售);關于銷售白牌電視問題,首先它總量很低,其次我們是跟老大哥淘寶學習的經驗,現在來看效果不太理想(淘寶:我不想背這個大鍋)…………截止到發稿日,并未看到拼多多針對上述問題有任何實質性的行動。
五環外不是法外之地,底層人士的生活成本更不是擋箭牌,當真正剛需的老農知道他拼來的電視幾個月就會壞掉,當四線城市的打工仔知道他拼的熱水器沒有安全保護有漏電危險,當月均收入不足3000元的年輕夫婦知道孩子喝的奶粉是即將過期的臨期奶粉……如果這些事情他們都明明確確的知道,我想即便是社會最底層人民也不會去花這個冤枉錢來給自己添堵。而拼多多雖然不是始作俑者,但平臺依舊給這些三無產品、盜版產品、山寨產品提供了銷售便利,在產品信息告知上,拼多多本應主動承擔責任,告知消費者真相,但以“拼的多省的多”的拼多多平臺在阻攔次品貨,維護消費者合法權利上又做了多少?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無關收入,任何階層的消費者都應該受到尊重和保護!
APP商店搜索中關村在線,看2018年最新手機、筆記本評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