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晚間,方正證券(SH601901,股價6.9元,市值568億元)發布公告稱,已與瑞信簽署協議,轉讓所持有的49%瑞信證券(中國)(下稱瑞信證券)股權。
瑞信證券為方正證券與瑞信于2008年共同投資設立的證券公司。本次交易前,瑞信持有瑞信證券51%股權,公司持有瑞信證券49%股權。本次股權轉讓完成后,瑞信證券將由瑞信全資控股。
圖片來源:攝圖網-500914858
早在2021年12月2日,方正證券已經公告將出售瑞信證券49%股權,其目的“為盤活公司資產,合理配置資源,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經過了九個月時間,該交易終于即將落地。
根據中聯資產評估集團有限公司出具的評估報告,截至評估基準日2021年12月31日,瑞信證券的股東全部權益評估價值為23.25億元,評估增值8.1億元,增值率為53.38%;瑞信證券49%股權對應的評估價值為11.39億元。
最終,方正證券和瑞信以上述評估結果為基礎,協商確定本次股權轉讓對價為11.4億元。
追溯歷史,2008年,方正證券與瑞信共同投資設立瑞信證券,方正證券持股占比66.70%,瑞信持股占比33.3%。2020年6月,瑞信以非公開協議方式單方面向瑞信證券增資后,瑞信持股占比51%,方正證券持股占比49%。本次轉讓完成后,方正證券徹底徹底退出瑞信證券,而瑞信證券也成了一家全外資控股證券公司。
近年來,外資投行一直看好內地資本市場機會,并借資本市場深改東風在內地布局。不過,從目前情況來看,外資投行在內地經營仍處于起步階段。
本次方正證券的公告也透露了瑞信2021年和2022年上半年的經營情況。
截至2021年12月31日,瑞信證券凈資產為15.16億元。2021年瑞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4.97億元,凈利潤為4518.58萬元。
從2021年年報來看,投行業務是瑞信證券目前最大的收入來源。年報顯示,2021年,瑞信證券實現投資銀行業務凈收入2.51億元。其中,公司作為保薦機構及獨家主承銷商成功完成浙江華康IPO的發行,發行規模15.04億元。此外,公司作為聯席主承銷商成功完成了四維圖新40億非公開發行和順豐控股200億非公開發行項目。
但2022年上半年瑞信證券由盈轉虧。截至2022年6月30日,瑞信證券凈資產為14.11億元。今年上半年瑞信證券實現營業收入1.32億元,凈虧損達到1.04億元。
方正證券同時指出,因瑞信證券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虧損1.04億元,按照股權轉讓協議約定的價格調整機制,公司預計將至少收回股權轉讓金10.88億元。經公司初步測算,如交割日在2022年12月31日之前,本次股權轉讓將增加公司本年度凈利潤約 2.9億元;如交割日在2022年12月31日之后,受公司權益法核算所持瑞信證券股權負收益影響,本次股權轉讓將增加公司交割日所在年度凈利潤不低于2.9億元。
東方財富Choice金融終端數據顯示,目前瑞信證券的從業人數為247人。在徹底外資控股后,瑞信證券在華展業的經營戰略將發生哪些改變?值得業內繼續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
聯社(上海,記者 劉超鳳)訊,7月1日證監會官網顯示,科拓生物連同保薦機構瑞信方正、保薦代表人均被出具監管警示函,主要原因是未披露真實降價幅度,且無法對與蒙牛乳業交易的定價機制進行說明。
蒙牛乳業是科拓生物的大客戶,銷售收入約占科拓生物營收的八成。而2020年的降價幅度從3%調整至6%,對科拓生物當期凈利潤將產生一定影響。
科拓生物是瑞信方正近兩年來的唯一一單IPO項目,一個多月就成功過會,可未曾想到不到兩個月就收到監管警示函。
降價不披露,保薦機構和發行人均收罰單
證監會表示,瑞信方正保薦北京科拓生物生物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科拓生物”)創業板IPO申請過程中,存在以下問題:
科拓生物與蒙牛乳業在2019年12月簽訂的購銷合同中約定,向蒙牛乳業銷售的主要產品于2020年從降價3%調整為降價6%,但瑞信方正在發審會前報送的文件中,未勤勉盡責,未督促科拓生物披露上述降價幅度從3%調整為6%的變化情況及其對科拓生物持續經營的影響,在發審會聆訊環節對科拓生物與蒙牛乳業交易的定價機制問題發表核查意見時也未進行說明。因此,證監會決定對瑞信方正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科拓生物也因為沒有披露該降價事宜,以及在發審會聆訊環節回答與蒙牛乳業交易的定價機制問題時也未進行說明。故科拓生物連同保薦代表人袁建中、韓衛國一起被采取了出具警示函的監管措施。
科拓生物是一家復配食品添加劑、食用益生菌制品制造商,蒙牛乳業是其大客戶。去年對蒙牛乳業的銷售收入占其主營業務收入的76.18%,而2017年、2018年的該銷售收入占比分別為81.90%、76%,因此科拓生物的利潤對蒙牛乳業有較強的依賴性,蒙牛乳業的議價權也很高。
根據二者的《戰略合作協議書》,科拓生物在 2018 年至 2020 年每年給 予蒙牛乳業 3%的降價。而科拓生物2020年實際上降價6%。若以蒙牛乳業2019年2.35億元的銷售金額粗略計算,3%的差距意味著約705萬元的價格空間,約占當年主營業務收入的2.3%,占當年歸母凈利潤(9328萬元)的7.6%。
科拓生物兩次沖擊IPO,2020年4月3日再次提交招股說明書,經發審委5月14日審核后,科拓生物首發獲通過。尚不滿兩個月,科拓生物就因披露不合規等被出具警示函。
瑞信方正兩年來唯一一單IPO
而在不久前,瑞信方正剛完成增資,成為繼瑞銀證券、摩根大通證券(中國)、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高盛高華證券之后的第六家外資控股券商。
方正證券6月5日晚間公告稱,瑞士信貸對瑞信方正的單方面增資已于6月1日完成交割,瑞士信貸持股51%成為控股股東,瑞信方正不再納入方正證券的合并報表范圍。6月15日,瑞信方正取得了北京市市場監管局換發的《營業執照》,注冊資本由8億元變更為10.89億元。
瑞信方正2008年在北京成立,專營投行業務;直到2016年,才獲得深圳市前海地區的證券經紀業務牌照。2016年2月24日,深圳前海證券營業部正式設立,也是其目前唯一的一家營業部。瑞信方正無法像全牌照券商一樣經營全國范圍的經紀、資管、自營等業務,因此規模一直難以增長。
瑞信方正的業績落后于行業平均水平。2019年,瑞信方正實現營收1.53億元,同比下降15.13%;凈利潤-4183萬元。而同期行業平均營收為45.90億元,同比增長40%;行業平均凈利潤為11.72億元。而規模小、利潤薄正是外資合資券商的普遍處境。
香頌資本執行董事沈萌曾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合資券商因一般只能局限在投行業務,無法涉足利潤豐厚的經紀等業務,因此長期發展跛腳。”
而瑞信方正的投行業務進展并不理想。2010年至2020年這十年來,瑞信方正保薦11家公司上市,8家成功過會。科拓生物是瑞信方正近2年來保薦成功的唯一一單IPO。
證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此前就創業板改革并試點注冊制有關問題答記者問時表示,在壓實中介機構責任方面,一是完善履職要求,強化保薦職責。二是細化責任分工,提升保薦效能。三是加大監管執法力度,嚴懲違法違規行為。
搞自媒體的如果沒有收到視覺中國的律師函,說明做的不夠大;搞設計的沒有收到方正字體的律師函,也說明影響力不夠。自己反思下”。在某知名網站上,一名網友的這條評論得到了頗多的贊。
e公司注意到,這兩天視覺中國因為版權“黑洞”站在了輿論的風口浪尖,而往往被同時提起的,還有北大方正的字體版權糾紛“黑洞”。
其中,以Windows內嵌字體微軟雅黑等字體的版權的爭議最多。有專業人士指出,方正的字體維權與視覺中國的維權不可混為一談,但在維權方式上值得商榷。方正應在用戶使用其收費字體時就明確收費標準,避免事后追責。
使用微軟自帶字體被指侵權用戶多不知情
“太郁悶了,那天一大早就接到方正人員的電話,說我們公司使用了他們的收費字體,涉及到侵權了,給我們發了律師函。”深圳一家創業公司的負責人秦先生日前對e公司表示。正處于創業期的秦先生第一次收到類似律師函,到公司查詢發現,由于公司使用了微軟雅黑的字體,進行公司VI系統設計,以及微信公眾號、網站設計等,沒想到,被方正取證,認為是侵犯了方正的版權。
秦先生向e公司記者展示的這份函件中,內容列舉了公司使用過微軟黑體的微信推文的時間、推文內容,以截圖的方式發出,非常詳實準確,且有的推文早至2017年。秦先生表示他非常驚訝,“維權居然到了如此準確的程度,足以見對方是調查取證很久了。”
秦先生說,根據函件上提供的聯系方式,他與方正公司取得了聯系。對方公司表示除非購買公司的收費產品,否則會與公司直接打官司。這一度令秦先生有點慌張,我們是小創業公司,打官司耗不起,所以只好自認倒霉,先把公司以前所有的品宣內容都刪除。
與秦先生有著類似遭遇的其實不只一個。搜索上稍微搜索會發現,被方正下發律師函要求停止侵權的不在少數。有淘寶店主也貼出了自己被方正維權的案例。
在多起涉及著作權的糾紛中,被吐槽最多的是微軟雅黑。微軟雅黑作為Windows操作系統的內嵌字體,雖然可在微軟系統內使用,但其實版權已在微軟公司進入中國,歸了北大方正所有。而用戶如果在非Windows操作上顯示以及打印,均涉及版權,需要維持支付一定的版權費。但很多用戶在使用微軟雅黑字體時,并不會仔細閱讀相關收費條款。因此在使用了方正的收費字體后,對方正發律師函維權表示不滿。
今年3月,一條微博傳言更是將方正的字體維權送上了熱搜。截圖顯示,一名公司實習生用微軟雅黑和盜版PS,被方正集團和adobe起訴。樣稿印刷廠印了5000張已全國商用,公司損失了2860萬,裁員8個主管43人。
后來雖然方正字庫官方微博回應解釋稱,授權費和印刷數量無關,廣告的字庫授權費4500元。
維權為推銷?方正被爆套路滿滿
“我的感覺就是推銷(他們家的收費字體)。用的時候一點沒看到提醒,用了之后被告知侵權,釣魚執法的目的,其實就是要買他家字體。”秦先生表示。
天眼查查詢發現,方正與諸多公司都發生過著作權糾紛,一年涉及的官司數十起,均是方正為原告,訴企業侵犯著作權,而大部分最終的結果是以方正撤訴而宣告結束。
而在此前,方正曾與廣州寶潔、《失戀33天》制作方、《九層妖塔》制作方就字體侵權起訴。其中,2008年,方正起訴廣州寶潔因其飄柔等產品包裝上使用了倩體字,并索賠134萬元,但最終敗訴。而《失戀33天》,因片頭字幕、短信字幕等使用了未授權字體,最終賠付版權方2萬元。
有相關人士指出,方正對著作權的起訴呈現出幾個特點,一是索賠金額與實際法院判處的金額差額比較大,比如此前曾有索賠過億元但最終法院判決賠償方正200萬元的案例,二是一般是方正起訴大的公司比較多,而小公司一般都以方正維權與銷售相結合的方式,雙方盡量在法庭之外以合作的方式了結。“其實可以理解。因為侵權行為廣泛存在,小公司違法使用了收費字體,方正也沒辦法,畢竟這種公司太多了”。
涉及港股公司方正控股
e公司注意到,廣大網友所廣泛提及的字體維權的主體,是北京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官方資料稱,方正電子作為方正字庫系列字體的著作權人。是中國最早從事中文字庫開發的專業廠商,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字庫產品供應商,現擁有中文字體452款,民族文字體97款,有88款包含21003個漢字的GBK字庫,36款包含27533個漢字的GB18030-2000字庫,有5款包含70244個漢字的超大字庫。
而北大方正電子有限公司是港股上市公司方正控股(00418.HK)的全資附屬公司。據方正控股2018年年報顯示,方正電子已經在字庫市場占據了絕對的引領地位。
方正電子為母公司方正控股貢獻頗豐。截至2018年12月31日,方正控股實現收益10.59億港元,毛利5.16億港元。
專業人士認為字體版權正當導向值得商榷
關于視覺中國對圖片的維權,和方正對于字體的維權,雖然近日連續被網友提起,但e公司從多名法律專業人士處獲悉,兩者不可混為一談。有法律專業人士認為,較之于此次視覺中國對于黑洞圖片的版權而言,方正對自家開發的字體的著作權的確定性顯然更高。因此,可看到在法院判決中,大部分是支持了方正擁有合法著作權的。
不過在維權方式和導向上,多名專業人士認為值得商榷。萬商天勤(深圳)律師事務所律師趙波認為,對于著作權人的維權行為,應當理性看待。享有知識產權的權利人,在法律框架內可以依照法律進行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但不能以虛假的方式主張虛無的“權利”。在維權方式上,方正字體在客戶使用前應當使用更加清晰、明顯的方式進行提醒,比如在下載使用時進行溫馨提示收費標準,避免出現事后追責的情況發生。
本文源自證券時報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