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更新,該系列處理器更專注于AI性能的提升。這意味著在處理復雜的機器學習任務和其他AI相關工作時,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能讓用戶體驗到更加流暢和高效的性能。簡單來講,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在CPU架構、NPU架構以及GPU架構上都帶來了重磅升級。
CPU架構方面,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采用臺積電領先的4nm生產工藝,CPU升級到Zen 5架構。作為AMD重磅打造的新一代CPU架構,Zen 5相比Zen 4,整體架構做出了巨大改進和調整,尤其是浮點部分、前端部分的改進尤為巨大,這意味Zen 5在性能表現方面相比Zen 4有很大的提高。AMD表示Zen 5相比Zen 4帶來了16%的IPC提升。
NPU架構方面,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采用XDNA 2架構,該架構針對生成式AI的支持更為全面和豐富,AMD也在軟件優化上做了不少工作。在新架構的優化下,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中內置的基于XDNA 2架構的NPU,最高算力已經達到驚人的55 TOPS,完全能夠滿足類似微軟Copilot+PC的要求,為用戶帶來更出色的AI表現。
GPU架構方面,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升級到全新的RDNA 3.5圖形架構,提供Radeon 800M系列整合顯卡。RDNA 3.5架構在RDNA 3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了能效并提升了性能。根據AMD公布的數據,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54W)內置的Radeon 890M顯卡配合AMD Fluid Motion Frames技術,在1080p中等游戲設置下甚至可以大幅戰勝RTX 2050獨顯(60W)。
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家族目前有三個型號:銳龍AI 9 HX 375、銳龍AI 9 HX 370、銳龍AI 9 365。大家在購買筆記本的時候認準這三個型號就行,這里再簡單介紹下AMD全新處理器的命名方式,“AMD銳龍AI”代表處理器的品牌;“9 HX”和“9”代表品牌的等級,目前只有銳龍AI 9 HX和銳龍AI 9兩個等級,之前的銳龍9、銳龍7、銳龍5等系列分類和HX、HS、H、U等后綴可能不再適用;后面的數字“3”和“7”代表銳龍AI處理器的代數及產品系列,目前是第三代銳龍AI處理器;最后的“0”代表具體的產品SKU。
目前,眾多筆記本廠商已經宣布推出首發搭載AMD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的筆記本新品,比如微星將帶來Summit 16 AI+銳龍版2024、尊爵16 AI+銳龍版2024、創造者16 AI+銳龍版2024等新品,宏碁也宣布了即將帶來的宏碁傳奇Go Pro AI系列機型。對消費者來說,目前已經上市、能夠購買的銳龍AI 300系列處理器機型主要以華碩和ROG筆記本為主,其產品類型涵蓋超輕薄本、設計本、全能本和游戲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因此我們本次搜羅起來推薦給大家,如果你打算購機的話,不妨關注一下。
華碩無畏Pro16 2024
華碩無畏Pro16 2024搭載AMD銳龍AI 9 365處理器,Zen 5架構大幅提升了處理器性能和能效比。處理器集成基于RDNA 3.5架構的Radeon 880M顯卡,其配備12組CU單元,性能接近40W的RTX 3050獨顯,能夠提供更清晰、流暢的視覺畫面。銳龍AI 9 365處理器的NPU升級到XDNA 2架構,算力提升到50 TOPS。在CPU、GPU、NPU三大AI引擎助力之下,這臺機器還能夠暢玩AIGC應用。此外,這臺機器還配備高規格的OLED華碩好屏、USB4、HDMI 2.1 TMDS、SD讀卡器插槽等常用接口,以及75Wh大容量電池,完全能滿足輕薄本用戶的使用需求。
華碩天選Air 2024
繼16英寸和15.6英寸的機型之后,華碩天選系列迎來了14英寸的版本——華碩天選Air 2024。這是一款14英寸的全能本,其采用輕量化設計,1.46kg的重量和16.9mm的厚度帶來了很好的便利性。硬件配置上,這臺機器首發搭載基于最新Zen 5架構的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NPU算力高達50 TOPS,同時采用RTX 4060 Laptop GPU,AI性能實現了飛躍,玩家能夠獲得全方位更先進的AI體驗,加速游戲、創作、日常工作和開發。這臺機器還采用2.5K、165Hz高規格屏幕,能夠滿足游戲、創作、觀影等各類視覺需求,搭配齊全的接口和73Wh電池(支持PD快充),平時攜帶出門時也不必有低電量焦慮。
華碩靈耀16 Air
對于追求超薄機身的用戶來講,華碩靈耀16 Air不容錯過。這是一款具備強大AI實力的超輕薄本,機身厚度只有大約1.1cm,重量僅為1.49kg,對于一款16英寸的筆記本來說這是相當輕靈的,而且CNC一體成型機身加上獨特的材質帶來了高顏值和細膩親膚的觸感。這臺機器首發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得益于Zen 5架構的優勢,這臺機器的處理器性能領先酷睿Ultra 7 155H機型大約30%,實力可謂爆棚。此外,新處理器的NPU算力高達50 TOPS,疊加CPU、GPU的算力,平臺總算力達到80 TOPS,能夠輕松運行和部署各類本地大模型和AI軟件。如果你追求輕薄時尚、長續航、高性能的集顯輕薄本,那么華碩靈耀16 Air是不錯的選擇。
華碩ProArt創13 2024
華碩ProArt創13 2024是一款有著專業定位的可翻轉AI創作本,它的專業定位不僅體現在二合一可翻轉的設計本身,能夠適應不同的使用場景;還體現在對創意設計工作的支持上,比如它的ProArt創作者中心、華碩虛擬旋鈕、2.8K高規格的屏幕、齊全的接口等對創作者來說都大有裨益。更重要的是,升級到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之后,高算力NPU加上RTX 4060 Laptop GPU,能夠為用戶帶來出色的AI應用體驗,無論是讓AI加速創作軟件還是本地部署大模型,運行AIGC應用程序,華碩ProArt創13 2024都能一展實力,所以這款筆記本對于專業的創作者來講是值得一看的。
ROG幻16 Air銳龍AI版
ROG幻16 Air銳龍AI版最大的特點是輕薄全能,這臺機器的重量只有約1.85kg,機身最薄處只有14.9mm,這樣的數據是相當輕薄的,能夠和一些集顯輕薄本比肩。更重要的是,這臺機器還配備性能強大的RTX 4060 Laptop GPU,無論是玩游戲還是做設計、運行文生圖等AI應用,這款顯卡都能輕松應對。另一方面,這臺機器還首批升級到最新的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高達50 TOPS的NPU算力讓用戶在使用AI應用時更得心應手;而Zen 5架構帶來的高能效比和高性能既帶來了超長續航,讓這臺機器能夠真正像輕薄本一樣使用,也帶來了強悍動力,同時能輕松應對多任務運行、創作渲染、游戲等場景。此外,這臺機器在接口、屏幕規格、外觀設計、散熱設計等方面也沒有明顯短板,適合追求輕薄高性能的游戲玩家或者創作者。
華碩ProArt創16 2024
作為一款專業的AI創作本,華碩ProArt創16 2024具備一系列專為創作者設計的功能,比如深度適配眾多創作軟件的華碩虛擬旋鈕,以及包括色彩管理、性能優化等功能的《華碩ProArt創作者中心》軟件,能夠幫助創作者大大提升創作效率。華碩ProArt創16 2024還升級到最新的AMD銳龍AI 9 HX 370處理器,全新升級的Zen 5架構、XDNA 2架構以及RDNA 3.5架構不僅能夠大幅提升整機性能和能效比,更具備目前市場中最強的NPU算力,讓這臺機器為AI時代做足了準備。另外,RTX 4070 Laptop GPU、16英寸OLED華碩好屏、64GB內存以及2TB SSD的強大組合也為創作者帶來了更全面的體驗。毫不夸張地說,華碩ProArt創16 2024是一臺高性能的AI創意工作站,適合專業人士和創意愛好者。
說AMD銳龍平臺這一代的能效比好,但是到底好在哪呢?我們不妨通過一組對比數據來看看。
這次使用的測試平臺配置如下:
處理器:AMD銳龍7-7840H/英特爾酷睿i7-13700H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60筆記本電腦GPU(140W)
內存:16GB雙通道DDR5 5600MHz
硬盤:512GB PCIe4.0 SSD
可以看到,測試平臺除了處理器不同之外,內存、硬盤、顯卡配置都一樣,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展現出能效比給性能體驗所帶來的差異。
AMD銳龍7 7840H處理器擁有8核心16線程,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1GHz,三級緩存16MB,默認TDP為54W。
英特爾酷睿i7-13700H處理器采用14核20線程設計,三級緩存24MB,最大加速頻率5GHz,默認TDP為45W。
首先參考CINEBENCH R23跑分,AMD銳龍7 7840H單核得分1742pts,多核得分16709pts;而英特爾酷睿i7-13700H處理器跑分也差不多,單核略高一些1807pts,多核略低一些16662pts。兩顆處理器單核和多核跑分可以說是互有勝負。
不過如果查看跑分時的功耗表現的話,就能夠明顯看出二者的能效比差異。
銳龍7 7840H處理器是基于TSMC 4nm FinFET工藝打造的,而酷睿i7-13700H處理器是Intel 7工藝,也就是10nm制程,CINEBENCH R23單核和多核分數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銳龍7 7840H平均功耗在70-75W之間,而酷睿i7-13700H處理器基本在80W以上了,總體能效比自然是銳龍7 7840H要占一些優勢。
那么高能效比有什么好處呢?功耗釋放難道不是越高越好嗎?
首先,高能效比就相當于“少花錢多辦事”。
其次,功耗釋放越高越好的前提是要做到更好的能效比,比如看著功耗跑到了150W,但實際性能相當于70W處理器的性能水準,這顯然就是既浪費電,性能還沒達到高標準。
因此,在性能達到高水平的前提之下,能效比越高所帶來的實際體驗也越好。我們用《無畏契約》游戲測試來看看能效比的好處。測試時分辨率為1920×1080,最高畫質。
可以看到,在1080P最高畫質下 ,銳龍平臺運行幀數是非常讓人滿意的,基本都能達到200fps以上。
通過測試可以看到,整個游戲的平均幀數達到了231fps,CPU占用率30%,平均溫度71℃。顯存占用率也比較低,只有27%,平均溫度48℃。因此可以看到,得益于高能效比,銳龍平臺在運行游戲時核心占用率更低,溫度更低,但幀數一點都不差。
我們拉出游戲時的能效曲線來看看,下圖中GPU(黃色)初期功耗在70W附近,但是進入游戲穩定之后,只需要20-50W功耗就可以完美運行了。再看CPU功耗(藍色),全程基本在30-45W之間,甚至還沒有達到銳龍7 7840H處理器的默認功耗。這意味著銳龍平臺只需要最高50-90W的功耗就能讓《無畏契約》的畫面流暢度達到平均231fps,這樣的能效比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優異。
高能效比除了會起到“少花錢多辦事”的作用,更為重要的還是體現在溫度方面。從下圖溫度波動來看,CPU基本在60-80℃之間,GPU則基本在50℃上下。所以,省電、高性能、低溫度,是高能效比帶來的最為直觀的體驗提升,這也是為什么半導體廠商始終在致力于提升制程工藝,以讓芯片在更小體積、更低能耗的情況下達到更加強悍的性能。
·評測總結
銳龍平臺在解決積熱問題之后,這一代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尤其是能效比優勢更為凸顯。以較低功耗和溫度來運行游戲,并確保足夠流暢的畫面幀數,可以說是充分體現出了硬件制程工藝發展的核心目標。
(8339455)
·18大促又到了,許多電腦硬件產品都會有比較大的折扣,正是用戶裝機的好時機。AMD銳龍處理器一直以超高的性價比深得玩家的喜愛,而成為他們裝機時的首選。面對型號豐富的AMD銳龍游戲處理器,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銳龍7 7800X3D
參考價格:2399元
初代銳龍7 5800X3D的成功,讓AMD一口氣推出了銳龍7000X3D系列三個型號,其中銳龍7 7800X3D是最值得推薦的一款。其優勢在于將所有的64MB 3D V-Cache緩存設置在單CCX上,在享受到超大容量三級緩存對游戲性能加成的同時,又完全不存在緩存CCX與高頻CCX的調度操作,對系統、驅動和游戲的優化度要求更低,出現兼容性問題的幾率也比較低。
同時超大的三級緩存,再加上Zen4架構帶來的更高IPC性能,結合8核16線程的規格以及4.5GHz的最高加速頻率,總的來說游戲性能更加強悍。
從實測來看,銳龍7 7800X3D在《DOTA2》《博德之門3》《孤島驚魂6》《地平線:零之曙光》《荒野大鏢客:救贖2》中相對i9-14900K的幀率優勢都超過了10%,在《地平線:零之曙光》《荒野大鏢客:救贖2》中的優勢甚至超過了20%。綜合17款游戲的成績來看,銳龍7 7800X3D相對i9-14900K的優勢達到了6.64%,基本上等于是完勝了。而且最近i9爆出了運行不穩的問題,采用新設置之后,性能還會有所折損,這就導致兩者之間的性能差距進一步拉大。
雖說銳龍7 7800X3D擁有當前頂級的游戲性能,但是實際游戲功率還不到70W,可見在能效比方面5nm工藝Zen4架構的銳龍7 7800X3D同樣非常的優秀,甚至搭配A620都能讓其火力全開。
銳龍5 7500F
參考價格:1099元
別看銳龍5 7500F只是銳龍7000系列中定位最低的一款產品,6核12線程、3.7GHz~5.0GHz、32MB三級緩存的核心參數似乎也“平平無奇”,但是憑借著強悍的5nm Zen4架構,以及厚道的超頻能力,搭配一線品牌B650/A620默認全核頻率都能達到5.1GHz,簡單設置也能將全核頻率提升至5.5GHz,即便是面對賬面規格相當猛的i5-14600K,銳龍5 7500F完全不虛對手。
在測試的12款游戲中,銳龍5 7500F除了《極限競速:地平線5》和《中土:戰爭陰影》兩款游戲以1fps告負之外,其余10款游戲7款領先3款戰平,平均領先幅度為1%,也算是綜合小勝。在全核5.5GHz的頻率下,銳龍5 7500F在所有游戲中的成績均實現了領先,綜合領先幅度為3%,性能差距進一步拉大。
銳龍5 7500F性能強悍,滿載功耗也不過95W,并不會對散熱和供電有太大的壓力。而且在筆者的印象中這款產品自從上市以來價格一直都很穩定,直到6·18大促,終于跌破1100元,搭配平臺、店鋪的活動,相信價格更實在。
銳龍7 5700X3D
參考價格:1229元
銳龍7 5700X3D是AMD在今年剛剛推出的一款新品,別看其還是采用了7nm Zen3架構,但是通過3D V-Cahce緩存技術,將三級緩存的容量從32MB提升到了96MB,使得該CPU相較于競品i5-14600K 有了兩大優勢:首先其三級緩存的容量達到了后者的四倍,在絕大多數游戲中帶來的超大緩存的收益是遠高于高頻率帶來的收益;其次,i5-14600K核心雖多,但參與游戲運算的只有6個性能核,還不如8個大核的銳龍7 5700X3D。
在13款測試游戲中,銳龍7 5700X3D憑借超大的三級緩存容量綜合表現勝過了最高加速頻率超過5GHz的i5-14600K,特別是《DOTA2》和《CS2》兩款電競游戲,優勢特別明顯。就只從游戲性能來講,游戲裝機選擇銳龍7 5700X3D是更好的選擇。
同時銳龍7 5700X3D的滿載功率不到95W,這就意味著它用一個百元風冷就可以搞定散熱,而且主板有靠譜的6相供電就能滿足供電需求。而且這款CPU近期的售價從1599元降到了1229元,降幅達到了370元,特別適合用來升級AM4平臺或者打造高性價比的中端游戲平臺。
銳龍5 5600
參考價格:749元
雖說銳龍5 5600還是上一代7nm Zen3產品,但是其價格降到750元以內之后,憑借在這個價位上依然領先的6核12線程規格、32MB三級緩存以及3.5GHz~4.4GHz頻率,性能依然出眾。而且銳龍5 5600還能支持超頻,且因為成熟的7nm工藝,其普遍體質不錯,具有優秀的超頻能力。只要搭配一線B550主板上默認都是全核4.4GHz,手動超頻實現全核4.65GHz也不是什么難事。在如此高的頻率下,就算是面對較新的i5-13400F,也完全不落下風。
在默認頻率下,8款主流游戲測試中銳龍5 5600有5款游戲勝出,1款打平,綜合表現已經好于酷睿i5 13400F。要是超頻之后,此時銳龍5 5600游戲幀率進一步提升,在7款游戲中實現了領先,優勢非常明顯。
另外,銳龍5 5600的7nm工藝雖說不算最先進,但是在能效比方面依舊很有優勢,散熱方面更是用盒裝贈送的幽靈散熱器即可搞定。就算搭配一線豪華版B550主板,板U套裝價格也不過1500元水平,可以說做到了極致性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