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家生活#
房東五六年前從網吧轉讓的戴爾二手臺式電腦,在家里放五六年了。一直在用,從來沒有壞過也沒出過毛病,一點不卡,特別好使。而且非常適合打游戲,房東改造成小區電腦日租房,房東一天掙五六十塊錢,租客體驗過非常喜歡,小區在蘇州昆山高鐵站附近,一年四季有人租來玩。
我第一次到昆山進廠,找工作,因為讓黑中介騙了,住不起賓館,刷同城抖音短視頻,才知道昆山南站附近的楓景苑小區跟博悅電腦城的中華園小區有大量日租房,價格在25到60之間,沒有電腦的廚房改造間25一天,特別適合打工人過渡,小區門口很多中介所,找工作進廠或者打車接車送臨時工回血也比較方便。
這種兩個人的電腦房,一個人40塊錢,喜歡打游戲的住這樣的合租房挺好的。找到工作再離開。
這種戴爾臺式電腦,在昆山中華園小區很多,都是飯店賺錢的。
大神的最愛,夏天不吃飯也要打游戲,住這樣的房間比去網吧舒服省錢,旁邊還有床,困了就能睡覺。房間也有空調跟風扇。
現在的社會生活,離不開電腦,會電腦,對于我們越來越重要。
打工人舍不得買好電腦,差的,又害怕容易壞。其實買個網吧用的這種戴爾臺式電腦,非常耐用。
玩一天一夜,機器都不會發熱,沒有噪音,聽不到噪音,自帶的耳機也效果很好。
特別適合文員辦公或者剛掙錢的年輕人學習用一下,比如剪輯視頻,看電影,這種大屏幕看電影,體驗感非常棒。
打開戴爾電腦,吹著空調,玩著游戲,還一邊跟朋友視頻聊天,很享受。
010年1月,喬布斯在一場蘋果發布會上帶來了初代iPad,開啟了平板電腦這一新品類。當年iPad的定位很明確,即介于手機和PC之間的設備,它的使用場景主要是電子書閱讀、網頁瀏覽、電子郵件收發、照片查看等。喬布斯把9.7英寸成為平板的黃金尺寸,正如他認為手機最佳屏幕尺寸是3.5英寸一樣,喬布斯還出言嘲諷過小尺寸平板,認為其體驗糟糕。
(圖源:wikipedia)
當然,后面的事情我們都知道了,蘋果自己就推出了小尺寸的iPad mini。而最近幾年的安卓廠商紛紛搞起了“平板復興”,試水的產品也以小尺寸平板居多。不過,今年以來,部分知名廠商開始了超大屏平板的嘗試,比較有代表性的產品包括小米Pad 6 Max、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等。
這些產品的出現,突破了平板原來的“舒適區”,試圖打造出更多的使用場景,并且嘗試上探更高端的市場,以擴大品牌自身的受眾群體。
實際上,在華為、小米推出超大屏平板前,市面上已經出現過一批超大屏平板。以蘋果來說,早在2017年發布的iPad Pro,就已經有12.9英寸版本。配合外接實體鍵盤、手寫筆,超大屏iPad被賦予了更強的專業生產力屬性。目前,iPad Pro 12.9英寸已經進化到第六代,主打強勁性能、Mini LED屏幕等賣點。
而在Windows陣營,超大屏平板也不少。當年初代iPad發布后,行業內曾掀起過一陣平板電腦熱潮,紛紛下場的品牌中,有大量PC廠商,比如宏碁、惠普、聯想等。上網本的失敗,讓它們把目光轉向平板這一熱門品類。
微軟自己也曾熱衷過推出二合一設備,2015年發布的SurfaceBook,設計了精巧而復雜的屏幕和鍵盤連接機制,CPU放置在屏幕部件中,獨顯則藏鍵盤下。二者分離時,Surface Book就變成了一臺擁有13.5英寸屏幕的平板電腦。
(圖源:微軟官方)
同時,微軟Surface旗下還有更“純粹”的平板電腦,其中Surface Pro 3將屏幕尺寸升級到了12英寸,到了Surface Pro 8這一代,屏幕進一步增加到13英寸。
不過,超大屏Windows平板的嘗試并沒有取得成功。雖然說,Window系統和生產力屬性高度適配,看起來和超大屏平板更配。但是,Windows系統并未專門給觸控交互做適配,做筆記本的思路沒辦法做好平板。
總的來說,超大屏平板雖然早已有之,但大部分都未能在市場上掀起水花。現在回過頭來看,這些超大屏平板中,基本只有iPad Pro算是成功的。
超大屏Windows平板產品思路幾乎就是在做觸屏版的筆記本,但用戶并不買賬。而華為、小米的產品思路,顯然還是不一樣的,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小米Pad 6 Max搭載的仍然是鴻蒙或安卓系統,基本的操作邏輯仍然是觸控交互這一套。
當然,為了釋放超大尺寸屏幕的潛力,華為、小米不約而同均為對應設備打造了大量生產力場景,這部分和筆記本高度重合。比如說,這兩款平板上搭載的定制WPS,都采用PC級的UI界面和交互邏輯,接上鍵盤、掏出手寫筆,在文檔、表格編輯時就能獲得和PC高度類似的高效體驗。
(小米Pad Max上的WPS,圖源:雷科技)
平板屏幕尺寸的進一步增加,無疑就是在產品形態和使用場景上進一步向筆記本靠攏,甚至侵蝕PC的生存空間。相比傳統輕薄筆記本,超大屏平板的確擁有一些產品方面的優勢。
首先,平板明顯更便攜。以小米Pad 6 Max來說,它搭載了14吋屏幕,重量為750克。而同樣搭載了14吋屏幕的小米筆記本Pro 14,重量則來到了1.5千克。即便算上外接鍵盤,小米Pad 6 Max的整體重量也能控制在1千克左右。當然,重量輕至1千克左右的筆記本不是沒有,只是價格就要上天了。
其次,平板靈活性更高。平板理論上擁有手指觸控、手寫筆、鼠標鍵盤等多種交互方式,而主流筆記本通常只有鍵鼠這一種輸入模式。在影音娛樂場景下,平板往往有更舒適的體驗。
(圖源:雷科技攝制)
不過,超大屏平板決然無法替代筆記本電腦。原因也不復雜,超大屏平板可以擁有部分生產力屬性,但生產力這塊無法和PC真正的硬碰硬。畢竟,無論是芯片性能還是軟件生態,PC在生產力這塊還是吊打平板的。以小雷個人的經驗來說,超大屏平板適用于輕度辦公,但正兒八經的重度辦公、視頻剪輯、修圖等場景,還得要PC來。
對于超大屏平板,正確的認知應該是擁有屏幕優勢的、能干一點活的平板,而非真正的PC。有了這個認識,大部分人應該就會清楚自己是否需要一臺超大屏平板。
對于超大屏平板的特殊使用場景,前面已經說了不少。如果你下定決心想買一款超大屏平板,那么可能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第一,盡量選擇配置強勁的型號。超大屏平板的優勢往往體驗在辦公等場景下,但不管是文檔辦公還是多任務、多窗口切換,都會性能有更高的要求。芯片性能捉急、內存小,都可能導致卡頓、殺后臺等狀況出現。建議選擇旗艦或次旗艦芯片,比如驍龍8+、天璣9200等,內容容量也盡量不要低于8GB,最好選擇12或16GB版本。
第二,不要把超大屏平板作為第一臺PC。盡管品牌在營銷宣傳中會打出“你的下一臺電腦,何必是電腦”這種很有煽動性的口號,但對絕大部分人來說,PC中的很多場景,平板能無法勝任,包括PC游戲、重度生產力等等。即便是iPad Pro,也遠不如一臺普通的Windows筆記本。
(圖源:雷科技攝制)
第三,優先考慮大品牌,遠離“寨板”。小品牌的平板產品,往往價格很有吸引力,但潛藏的風險很多,比如元器件質量沒有保障、系統優化拉胯等。
小雷在此推薦幾款超大屏平板,以供參考。
小米Pad 6 Max
14吋高刷大屏幕、驍龍8+加持,配置有一定優勢。官方推出了專門的觸控鍵盤和手寫筆,可以按需選擇。辦公軟件有部分適配,輕度辦公體驗不錯。
小米Pad 6 Max售價3799元起,頂配16GB+1TB版4799元。
(圖源:雷科技攝制)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
OLED高刷屏幕加持,重量輕至580克,有便攜優勢。這款平板有配套鍵盤和高精度手寫筆,鴻蒙生態提供了部分PC級應用,支持多屏協同、超級終端等功能,能和智能手機、筆記本、智慧屏等設備聯動。
華為MatePad Pro 13.2英寸起售價5199元,頂配6999元。
(圖源:雷科技攝制)
iPad Pro 12.9
M2芯片帶來強勁性能,Mini LED屏幕在同類產品中幾乎是獨一份。iPadOS為專業生產力場景做了一定的優化,專業繪畫、視頻剪輯等應用,能有比較不錯的體驗。當然,iPad Pro的價格也比較夸張。
iPad Pro 12.9 2022版起售價9299元,1TB版則來到15199元。
(圖源:雷科技攝制)
就像開頭說到的那樣,各家品牌紛紛推出超大屏平板,試圖通過講好生產力這故事來擴充自家平板的受眾群體。但作為用戶,面對這類產品,仍然還是要從自己的實際需求出發,審慎考慮是否需要。即便確定購買意向,也盡量挑選大品牌的高配置產品。
為一名網站編輯,筆者日常上班所使用的辦公機一直是一臺14英寸筆記本。而近期,由于海爾天越R8一體電腦送測到筆者手中,讓筆者有幸長時間體驗了一回利用一體電腦辦公的樂趣。不用不知道,這款一體電腦用起來明顯要比筆記本給力多了。
提到一體電腦,它是傳統臺式電腦和筆記本電腦的混合產物,集成了臺式機的大屏幕和筆記本緊湊的優點,非常適合桌面空間比較小、喜歡簡潔明快生活的人,或者是對3D游戲等大功耗應用沒有過高要求,主要用來辦公,不打算帶著電腦走動的用戶。
追求極致纖薄的機身
除了上述這些一體電腦的基本特質之外,海爾天越R8還加入了很多亮眼且實用的設計。例如追求極致纖薄的機身設計,令其擺放在工作桌面上更顯時尚美觀、精巧干練。國際知名的JBL音箱以及23.8英寸1920*1080分辨率高色域顯示屏的加持,還能夠滿足用戶較高的視聽需求。
核心配置方面,海爾天越R8搭配了Intel賽揚N4100處理器、4GB DDR4內存、128GB固態硬盤等等,整體性能足夠滿足一般人的日常辦公需求。并隨機標配無線鍵鼠套裝,附帶電池,開箱即用。
目前,這款一體電腦已經上架京東商城海爾電腦官方旗艦店,參考價格為2998元。接下來,根據這些天本人在日常辦公過程中的使用感受,筆者將好好地介紹一下這款物美價廉的產品。
纖薄機身 精巧干練
在剛拿到海爾天越R8一體電腦的時候,筆者曾對其做過一次開箱點評。此次,讓我們再來欣賞一下這款機器的外觀。
這臺機器的屏占比超過了90%,能夠讓用戶暢享無拘無束的視覺體驗,看著更爽、更舒適。上、左、右這三邊的屏幕邊框均為超窄邊框設計,讓視線范圍更敞亮。黑色邊框采用烤漆工藝設計,彰顯品質,并可有效提升機器的手感。
超窄邊框設計,帶來超高屏占比
與大多數一體電腦不同,海爾天越R8的屏幕不僅支持仰角調節,還支俯角調節,讓你坐在電腦前擁有更舒適的視覺感。
最大仰角姿勢
最大俯角姿勢
從機器側面看,機身厚度最薄處達到了8mm,讓整體機身更顯纖薄,擺放在工作桌上可以節省更多的桌面空間,讓你的桌面更加簡潔明快。
坐在這臺一體電腦面前,JBL音箱底座設計很是醒目,其采用了銀色金屬拉絲設計,質感十足。該音箱擁有一組5W的陣列式高音喇叭單元,和一組5W的低音喇叭單元,能夠提供品質較高的音質輸出效果,在工作之余聽聽音樂,看看電影,都非常的不錯。
精致的開機按鍵嵌入在音響底座中,輕觸開啟電腦,帶有時尚感的科技藍色指示燈會亮起,增加了整體科技感氛圍。
這款一體電腦的所有接口全部設計在了屏幕背面,便于連接網線、無線鼠標、攝像頭、手機、U盤、移動硬盤、校色儀等多種辦公設備,有助于提升用戶的操作效率。
SD卡讀卡器接口
從右到左看,依次為耳機接口、網線接口、HDMI接口、電源接口、4個USB3.0接口以及SD卡讀卡器接口。
標配的無線鍵鼠套裝(顏色隨機)
日常辦公 得心應手
作為一名網站編輯,撰寫稿件、photoshop修圖、瀏覽網頁都是筆者日常辦公時經常要做的事情。而這款一體電腦所搭配的23.8英寸1920*1080分辨率高色域顯示屏,則能夠為筆者帶來非常不錯的辦公體驗。
利用word撰寫稿件
利用photoshop修圖
瀏覽網頁
雖然現在的很多筆記本電腦也都搭配了1920*1080分辨率顯示屏,但是受到屏幕尺寸比較小的限制,辦公體驗真心不如這種擁有20多英寸大屏幕的一體電腦。
觀看視頻
在辦公的閑暇之余,筆者還能夠利用這款一體電腦看看視頻,緩解一下疲勞,放松一下工作的壓力。
96%sRGB顯示屏保證視覺享受
利用紅蜘蛛校色儀,筆者對這款一體機的顯示屏進行了色域測試。
色域值越高,代表顯示器能夠顯示更多的色彩,呈現出的畫質就越好!
顯示屏的色域表現無疑是這款一體電腦的一大亮點了,擁有96%的sRGB,74%的NTSC。
要知道,當今市面上,售價上千元的23.8英寸、1920*1080分辨率顯示器,很多才具備72%的NTSC。可見,海爾天越R8在顯示器的配置上已經算是非常厚道了。
核心硬件性能一覽
Intel賽揚N4100是一顆超低功耗的處理器,采用四核心、四線程設計,默認頻率為1.1GHz,睿頻高達2.4GHz,內建有UHD Graphics 600核芯顯卡。
賽揚N4100處理器的TDP只有6W,并且場景設計功耗僅4.8W。超低功耗無疑是這款處理器不可忽視的一個優點,也決定了這顆處理器對于發熱的控制會非常好,搭載在一體電腦或者筆記本上,在一定程度上也能避免風扇的高負荷運轉,帶來更安靜的使用體驗。
利用AIDA64軟件自帶的系統穩定性測試功能,筆者專門對這款一體電腦進行了散熱測試。
待機狀態
CPU滿載溫度
CPU滿載溫度維持在69攝氏度左右。可見這款一體電腦的散熱能力是值得信賴的。并且,無論待機還是滿載,這款一體電腦內置的散熱器均非常的靜音,不會在用戶專心辦公的時候騷擾到用戶,值得稱贊。
為了了解賽揚N4100的真實性能,筆者利用Fritz Chess Benchmark以及Cinebench R20這兩款軟件簡單測試了一下。
這款一體電腦搭配的是一塊建興的128GB M.2固態硬盤。通過AS SSD Benchmark測試來看,該硬盤的順序讀、寫性能比較好。
產品總結
欣賞完了,也測試完了,此次評測也就即將結束了。對于海爾天越R8一體電腦,精巧干練的纖薄機身、高色域顯示屏、JBL音箱、安靜又給力的散熱表現,等等這些設計,都給筆者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這里,筆者還要為這款產品提個建議。海爾天越R8作為一款非常適合日常辦公的電腦,希望能夠在未來升級換代的產品上增加濾藍光功能。濾藍光是目前業界公認的可以保護視力的有效功能,對于筆者這種天天坐在電腦前辦公的人群來說尤為重要。
總的來看,海爾天越R8無疑具有很高的性價比。對于這樣一款辦公利器,相當值得向追求時尚的辦公一族們力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