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在此簡單介紹一下幾款新產品:
該散熱器采用避讓內存的“歪脖子”雙塔結構,搭載 6 條熱管,前風扇為較薄的 12015 規格,兩個塔體中間的風扇則為 12025 標準厚度。
▲ 圖源 Hardware Canucks▲ 圖源 Hardware CanucksRoyal Knight 120 定價約 35 美元(IT之家備注:當前約 254 元人民幣)。
PA140 同樣是雙塔結構,包含 6 條 6mm 熱管,雙塔之間為一顆 140mm 風扇,外部掛載一顆 120mm 風扇(展示版本取下了外側風扇)。
▲ 圖源 Hardware Canucks雖然采用了 140mm 風扇,PA140 高度也僅有 159mm。該散熱器定價同樣約為 35 美元(當前約 254 元人民幣)。
該系列包含標準版本和 Ultra 版本,均為雙塔設計,其中標準版本塔體內含 6 根熱管,Ultra 版本增至 7 根。
▲ 圖源 Gamers NexusRoyal Pretor 130 Ultra 配備的風扇組合是塔體中部一顆 28mm 厚度 130 風扇,外部一顆標準 25mm 厚度 120 風扇;普通版本則是雙 28mm 風扇,同樣分別為 130 和 120 規格。
該散熱器采用焊接而非穿 Fin 的方式實現熱管和鰭片的連接。
T之家 6 月 6 日消息,人工智能芯片初創公司耐能(Kneron)周三在 2024 臺北國際電腦展推出了其下一代 AI 產品 —— KNEO 330 服務器和搭載第三代 NPU 芯片 KL830 的 PC 設備。
據悉該公司由 CEO 劉峻誠和張懋中創立于 2015 年,是一家提供邊緣運算人工智能(edge AI)技術的公司,其投資者主要包括李嘉誠旗下的維港投資、高通、鴻海集團、阿里巴巴創業者基金、中華開發資本等知名集團。
耐能 CEO 劉峻誠在發布會上表示,目前使用生成式 AI 功能和應用的公司,云業務依賴于微軟和亞馬遜等巨頭,并從英偉達或是 AMD 等公司購買大量芯片。企業出于數據隱私和安全的考慮,可能不愿意將自身數據交給外部公司,并通過其 AI 工具進行模型訓練,因此可借助耐能的技術來建設企業內部的服務器,用來構建企業專屬的 AI 應用程序。他希望耐能從企業的 AI 業務中獲利,并成為英偉達和 AMD 等巨頭的替代方案。
此次發布會上共發布了兩款產品 —— KNEO 330 服務器、搭載第三代 NPU 芯片 KL830 的 PC 設備,官方還計劃在 2025 年推出自研第四代 NPU 芯片 KL1140。
KNEO 330 服務器有 48TOPS 的 AI 計算能力,最多可支持 8 個并發連接,支持 LLM 和 Stable Diffusion。在較低的硬件條件下,其 RAG 精度與云端解決方案相當,降低了小型企業 30%~40% 的整體 AI 成本。
搭載第三代 NPU 芯片 KL830 的 PC 設備未透露具體細節,發布會上使用了一臺搭載第三代 NPU 芯片 KL830 的惠普設備進行演示。耐能表示,目前正在與幾家最大的 PC OEM 廠商密切合作,這些廠商將成為其最新芯片的首批客戶(IT之家注:未公布具體名單)。
KL830 芯片是神經處理單元(NPU),與中央處理器(CPU)和圖形處理器(GPU)協同工作,來實現運行人工智能(AI)任務,最高可提供 10eTOPS@8bit 的綜合計算能力,峰值功耗僅為 2W,支持許多相對低參數的大型語言模型。
耐能表示,KL830 也可通過 USB AI 加速棒使用,使得任何設備,無論是寬帶路由器、物聯網攝像頭還是傳統電腦,都可以成為邊緣 AI 設備。
上一篇文章《輕薄本進化之路英特爾Evo平臺的前世今生——迅馳平臺和超極本》中,PConline帶大家回顧了筆記本市場的發展歷史,以及奔騰M處理器、迅馳平臺和早期酷睿處理器之間的關聯。伴隨著超極本概念的推廣和持續發展,筆記本輕薄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同時續航時間也做到了普遍增強,當然產品形態與操作方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可以說英特爾的超極本概念開辟了如今輕薄本這一品類。
進入“后超極本時代”,筆記本電腦依舊是工作和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設備。為了幫助用戶應對新的需求與挑戰,英特爾也順勢開展了新的產品創新、標準制定和品牌規劃。
第10代酷睿IceLake拉開雅典娜計劃的序幕
無論在哪一個時代,硬件都是決定計算機性能和使用體驗的基礎,對于筆記本特別是輕薄本來說,處理器的性更是至關重要的。回顧歷史,早期迅馳平臺所搭載的奔騰M處理器、酷睿2雙核處理器,性能與能耗比在發售時遙遙領先,稱得上引領時代;2011年到2015年期間,從SandyBridge、IvyBridge到Haswell再到Skylake,每一代酷睿處理器的微架構或工藝制程升級,也都促進了超極本的開展了新階段的進化。
在2019年,歷經多次延期后英特爾完成了10nm工藝制程的批量生產,首批產品是面向消費級客戶端市場的IceLake-U系列。IceLake-U系列隸屬于第10代酷睿處理器,提供Type3和Type4兩種封裝方式,面向輕薄本市場。
第10代酷睿處理器IceLake-U不僅是英特爾首批大規模量產的10nm工藝制程產品,同時也在芯片架構設計方面做了大量改進,帶來了全面的性能提升以及眾多新功能。
采用了SunnyCove內核微架構取代服役數年的Skylake,帶來了平均18%的IPC改進,通用計算性能進一步提升;GPU也就是核顯部分,升級為Gen11架構,規格最高為64EU,圖形性能達到前代的兩倍;改進的內存控制器以支持DDR4-3200或LPDDR4x-3733內存,用于全面提高帶寬;原生集成多達4個Thunderbolt3控制器,相比外掛PCH帶來更高的效率。
此外與第10代酷睿IceLake配套的14nmPCH部分,也集成了CNVi2模塊,能對新一代的Wi-Fi6無線網卡有了新的支持。
得益于第10代酷睿處理器IceLake的全面進化,英特爾也得以大展拳腳,以此為基礎對筆記本電腦的發展做出更多的創新規劃,雅典娜計劃得以開展。
雅典娜計劃是基于英特爾對筆記本用戶的需求和使用場景、進行長期研究后所提出的計劃,目標讓筆記本擁有更廣泛的適應性、即開即開即用的性能,最大化激發每一個用戶的創造力以及生產能力。在2019年舉辦的臺北電腦展上,英特爾提出了雅典娜計劃目標規范1.0作為整個雅典娜計劃的基礎,致力于在“即時工作、性能和響應能力、智能性能、電池續航時間、連接和外觀規格”等六大關鍵領域做了持續創新與優化。
在雅典娜計劃開展的第一年,很多標準都處于探索階段,英特爾也并沒有同步推出獨立的品牌運行。當然在中國市場,通過雅典娜計劃目標規范1.0的筆記本電腦將使用視覺標識“酷睿移動超能版”這樣一個全新標識。可以說在2019年到2020年初期,雅典娜計劃可以說是剛剛起步,還處于探索階段。
雅典娜計劃的持續發展——第11代酷睿TigerLake與英特爾Evo平臺認證
雅典娜計劃其實是一個長期的、不斷發展的目標規劃。在經歷了2019年的起步階段后,2020年的下半年,英特爾開始大展拳腳,不但推出了第11代酷睿處理器TigerLake,同時也對雅典娜計劃及其目標規范的發展開展了下一輪推動。
在經歷了第10代酷睿IceLake的批量生產后,英特爾10nm工藝制程的良率和產能逐步提高。而第11代酷睿TigerLake是第10代酷睿IceLake的直接繼承者,它在各個維度都做到了全面增強。
TigerLake的內核升級為WillowCove微架構,繼承了SunnyCove微架構的眾多設計理念,同時改進了緩存結構,并讓二級緩存、三級緩存容量變得更大,也支持更豐富的AVX-512指令集拓展子集。更為重要的是,TigerLake采用的10nmSuperFin工藝制程實現了極大的節點內性能增強,在頻率方面獲得了巨大突破,首批上市的型號最高單核睿頻可達4.8GHz,后期的Refresh型號更是達到了5.0GHz,創下了輕薄本處理器的新高度,通用計算性能相比IceLake帶來了高達兩位數的性能提升。
核顯方面,TigerLake升級為XeLP架構,并最多擁有96EU規模,相比IceLake的64EUGen11再次帶來了翻倍的提升,圖形性能可以媲美低功耗獨立顯卡。IO部分同樣全面升級,內存控制器持續改進,同時支持DDR4-3200和LPDDR4x-4266、直連4條PCIe4.0通道、集成4個Thunderbolt4控制器等,比IceLake更加完善。
與此同時,第11代酷睿TigerLake還集成了3大AI加速引擎,分別是處理器內核WillowCove的AVX-512VNNI、銳炬Xe核顯的DP4A、以及獨立的GNA2.0低功耗人工智能加速器模塊,為筆記本電腦的智能化體驗提供基礎。
基于全面提升的第11代酷睿處理器TigerLake,英特爾結合市場中廣大用戶對筆記本電腦的痛點需求,推出了全新的EVO平臺認證標準及品牌標識;簡單來說,作為雅典娜計劃2.0版本,Evo平臺認證致力于讓筆記本做到更小巧、更輕薄、更高性能、更快響應速度、更長續航、更短充電時間,提供毫不妥協的使用體驗。
當然英特爾EVO平臺認證有著極高的標準規范,例如對硬件方面的要求就是非常全面的。除了搭載第11代酷睿處理器以外,還強制要求搭載256GB以上容量的PCIe/NVMe高速固態硬盤、大于8GB的雙通道高速內存、支持藍牙5.0和Wi-Fi6無線網絡、配備Thunderbolt4接口等,在各個方面都沒有短板。
符合Evo平臺認證的筆記本將滿足以下標準,即使喚醒能力、非凡的性能、強大的人工智能支持、良好的電池續航時間、超快的連接以及具有創新的外形設計。此外英特爾基于市場調研后,在Evo平臺認證評估過程中,采用模擬筆記本電腦最常見的應用場景進行測試,例如模擬Office辦公、收發郵件、網頁瀏覽、電商購物、視頻會議等,還有移動辦公場景下的不插電性能;這種方法需要耗費大量時間,但相比于運行單一的基準測試軟件,卻能夠更為準確的對應廣大用戶的日常使用體驗,帶來更好的真實性能表現。
經過了1年多的時間發展,目前中國市場符合Evo平臺認證的筆記本機型數量大幅增加,無論是定位萬元以上的高端商務本、還是主流5000元價位的輕薄本,都有眾多符合Evo平臺認證的機型供廣大消費者選擇。
總結與展望——AlderLake即將登陸移動端,輕薄本的進化之路還在繼續
可以說,Evo平臺認證的推出不但讓雅典娜計劃得以持續發展,也讓輕薄本市場的產品平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即便是一個對電腦硬件參數了解不多的外行人,也能通過Evo品牌表示輕松選購一臺產品力全面的輕薄本。
目前英特爾已經發布了第12代酷睿處理器AlderLake,采用比10nmSuperFin更加強大的Intel7工藝制程(之前的名字是10nmEnhancedSuperFin),并引入了Hybrid混合架構設計,提供GoldenCove性能核與Gracemont能效核兩個新微架構,并通過ITD調度器在Windows11操作系統中協同運行,支持DDR5-4800或LPDDR5-5200內存,以及下一代PCIe5.0協議。
AlderLake對英特爾意義重大,甚至稱得上繼酷睿2雙核系列之后升級幅度最大的一代產品。目前代號為AlderLake-S的桌面版已經上市發售,解禁后的性能表現確實稱得上非常驚艷!面向于移動平臺的AlderLake-P和AlderLake-U將于明年CES期間發布,而英特爾的下一代Evo平臺認證標準也在同步制定中,我們也期待著AlderLake登錄移動端后為筆記本電腦市場帶來更大的變革與進化!